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问题式教学法教案

第一组

本组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 4 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不过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还能够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相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教时安排(合计11课时)

语文园地 5课时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实施策略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实施策略广东省顺德区大良实验中学聂胜华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提出 1(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背景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来创设问题情境,由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问题教学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通过师生探索性和求证性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是近些年来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1999——2002年,正当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时候,英特尔未来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大推动了问题教学在我国的开展。随着问题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应用。 2、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实施的新课标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实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探究教学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而且被列入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中,充分体现了政治新课程改革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思考的动力,问题教学对于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冲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学生设置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参与意识,同时也是完成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先决条件。好的问题情景的设置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的问题情景就是教师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整合教育资源、精心创设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思路。目的是营造一种质疑、探究、讨论、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在这种问题情景中,师生创设学习环境,学生自我激发兴趣、增强感受、唤起体验、深化理解、拓展思维、触发创意、调动表现欲望,从而促进自主学习和积极的探究行动。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课堂设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把学生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掌握知识和构建知识的目的。 1、问题情景设置的原则 第一、问题情景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设置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周边,并能感受到用政治课中相关的知识解决周边生活问题的乐趣。 第二、问题情景层级化 1 要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使之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既能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能力又能充分顾及学生实际水平。 2、问题情景设置的做法 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如何创设生活化、层级化的问题情景, 第一、社会、时政热点创设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英语) 探究学习是一切科学发展与新知识产生的基础,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我以六年级下册“Unit 3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A ”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会学生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的能力并谈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通过谈论让学生主要会运用以下功能句: Can you …?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二、教学设计思想 1、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探究的途径来获取,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根据新旧知识的冲突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关课堂、教材中的疑惑等提出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形成更多元、更自由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小组合作、查阅、收集、搜索资料,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然等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可能。同时教师也不再是学习的权威,彻底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3、体现“探究学习”与“问题解决”的互动。 探究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价值和方向,而“问题解决”是探究学习的目标和结果,通过个体或同伴合作探究,既解决问题,又进一步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更好的解决下一个“问题”打好了基础。因此两者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本课题的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浅谈提问式教学方法

浅谈提问式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9-12-04T15:28:07.85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作者:方雪 [导读] 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在问题引导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四川成都 摘要: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在问题引导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提问式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提问式教学 正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提问是学习的开始。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质疑,然后在问题引导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下面以《洛伦兹力的应用》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实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其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这一内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带着学生去探究,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思维流畅,逐步深入思考;探究过程先感性认识再理性认识。 在介绍质谱仪时先提问回顾下,温故知新,问题1:当带电粒子q以速度v分别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它们将做什么运动? 问题2:若在匀强电场范围内再加一个匀强磁场,使该带电粒子的运动不偏转,分析所加匀强磁场的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问题3:让不同速率的带电粒子从A板射入,是否都能从B板的小孔射出?(如图)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总结出只有具有特定速度的带电粒子才能通过B,由此介绍速度选择器。 然后接着提问:问题4: ①若将一个能通过某速度选择器的正电荷换成一个 电量相等速度不变的负电荷,它还能通过该速度选 择器吗? ②若将这个正电荷换成电量不同速度不变的正电荷, 它还能通过吗? ③若当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以相同的速度垂直进入速 度选择器,谁能通过? 通过这个问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速度选择器的用途和特点。 问题5:让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以相同的速度经过速度选择器后进入匀强磁场,会有什么现象? 同学们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知道不同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半径不一样,然后老师介绍粒子打在感光片上,测出半径可以测出荷质比,这就是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的教学也用提问式教学。问题6:为什么要加速粒子,获得高能粒子?(播放视频介绍粒子束武器)。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加速粒子,学生知道高速粒子的巨大用途了才非常有兴趣知道如何加速粒子。进而提出问题7:怎样才能产生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呢?学生很容易想到加速电场可加速带电粒子。那么问题8:带电粒子一定,即q、m一定,要使粒子获得的能量增大,可增大加速电场两极板间的电压。但是,在实际中能够达到的电压值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太高,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也越高。因而用这种方法加速粒子,获得的能量很有限。继续提问:我们能否设法突破电压的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呢?引导学生思考,可使带电粒子多级加速,介绍直线加速器。问题9:直线加速器往往很长,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制造直线加速器受到一定的限制。 能否寻找一种既可使带电粒子实现多级加速,又不必增加设备长度的方法呢? 引导学生思考:带电粒子从加速电场中出来后,能否改变其运动方向使它再次回到这个电场中加速。学生能想到利用磁场改变其运动方向。 在此基础上介绍回旋加速器就顺理成章了。 教学中如果直接把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拿出来,然后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进行理论推导显得比较枯燥,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容易掌握,完全是接受学习。如果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了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同学都能应用前边所学的知识解决,好像让学生经历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设计,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理解了质谱仪的用途,原理,理解了加速粒子的目的和方法。

讨论式教学法及其运用.

杭州市化学会 年年会论文 2004 讨论式教学法及其运用 桐庐中学姜永良 311500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该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本文就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基本条件、程序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运用 近几年来,我们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实验—讨论法”、“单元教学法”、“研究探索法”、“程序启发教学法”等,它们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的。课堂讨论在国外也十分重视。在美国和日本中学各年级的教学中,课堂讨论相当盛行;在俄罗斯的新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高年级必须更多地进行讨论式的课业。”奥斯本所创立的一种所谓“智力激励法”实质上也是讨论法。由此可见,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 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关键是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能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利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讨论式教学的信息交换模式是: 这种模式决定着讨论式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40分钟一节的课,许多教师常常是口干舌燥的讲上近40分钟,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些学生也几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近年来,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构建,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为突破口,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345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升。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一种与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即“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现学生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法,是围绕“激发兴趣,导教导学,师生互动,低耗高效”的方针,创新课堂教学,形成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反思”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主轴,教师“点拔、引领”为主导,以师生知识、情感合流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的基本操作流程为“七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宽松感、新奇感和成就感,就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如融入新知识的游戏、学生动手操作、实际问题设疑、多媒体动画等创新探究情境导入新课,能更好的激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2、目标呈现,整体把握 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具体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认知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出明

提问式教学法

对提问式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召陵镇沟李小学赵晓丽 教学模式是为课堂设置、教材设计、课堂教学建立的一种结构。它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变化的,它不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参照。它是用几个主要的变量来解释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活动,并假设这几个主要的变量之间具有前后一致、相互连贯的特点。 提问式教学模式是继承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及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而成的。它通过提问的方法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受罪,从而使学习变得既愉快又轻松,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落实素质教学的各项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独立的、能全面地考虑问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本文就提问式教学模式展开一些粗浅的探讨,重点是对提问式教学模式的优点、缺点及实行时应注意的事项展开一些讨论,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 提问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提问式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 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学生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问式教学模式强调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内容。 二、提问式教学模式符合科学教学的要求 科学教学的主要观点中其中一条为教学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教学手段要体现时代性。上述思想的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应随着教学的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化。当今具体的教学环境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知识更替迅速、学生求知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如何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知识、怎样去区别知识、怎样去实现知识的良性发展等都是现代教学必须刻不容缓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教学模式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明显的不适应性,从而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少年现象,当然教学模式并不是唯一理由。因此,科学教学要求教学手段要体现时代性。 三、提问式教学模式符合创新教学思想的要求 创新教学观念强调应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切不可遵循旧规矩、一成不变地沿用于实际教学环境已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问式教学模式是在结合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并

发现式教学法一

一、发现式教学法的历史探源 发现式教学法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很久.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提出:“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其后,英国的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也指出:“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些观点,无疑为发现式教学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倡导的.他认为:“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学生通过发现来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易理解、记忆,便于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由于他的倡导,使得发现式教学法引起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发现式教学法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建构主义学派的建构原理与顿悟学说. 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主动建构学习实际上就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所以,发现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质正是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还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与试误,而是突然的“顿悟”.人们从实践中认识到:试误与顿悟是学习中互补的两个过程,常常是穿插进行的.一般说来,在数学学习中掌握数学技巧、试解习题等常以试悟的形式出现,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及创造性地探索问题则多表现为顿悟.因此,发现式教学法否定通过大量练习与强化形式形成反应习惯,提倡主动地在人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三、发现式教学法的现代诠释 步入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要适应这种急剧发展变化的形势,人们必须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开拓创新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一种能主动探究问

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东门小学胡秀珍 一、模式的名称:“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操作程序 1.设疑导学

问题式教学法

摘要】依照新课标,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我常采用问题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采用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老师设问题学生思考解决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设置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重点讲解与点拨,当堂训练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的新式教学法。由于这一教学法的开放性,很适合现在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我在教学中也努力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改革,现将我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做法阐释如下。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对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细致分析,细化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应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并下发给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教材,思考教师设定的问题---教师巡回提问学生,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引导与讲解---对学生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寻求正确的解答---教师总结---教师给出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当堂训练---教师讲解巩固---课后师生再进行反思。 二、问题式教学法对问题设置的要求 1、问题的设置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疑难点设置问题,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留下深刻印象。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突出了。 2、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也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3、问题设置要由浅入深,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确实有能力解决。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不自觉的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再设置几个开放的、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 4、问题的设置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忘我,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解问题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回答为切入点,要充分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深化,切不可撇开学生回答的内容,只顾自己解答问题。 2、教师讲解要注意在充分引导的基础上予以阐发。引导是问题式教学法的基本做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讲解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强加给学生。 3、教师讲解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总结概括性。学生的回答毕竟是自己的日常语言,而学科语言对准确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语言予以提炼,以使它更精练更准确,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周密性的作用。 4、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他们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问题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与高效课堂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操作简便,适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实践效果良好。 第一步:提出问题、以疑导读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学生想要学习的心理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创设提问非常关键,一般要体现两个原则: (1)必须从教学大纲出发,围绕教学重点提问,这样问题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就掌握了。 (2)创设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制造教学兴奋点。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唯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 第二步,自学思疑、横向议疑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通览教材,理解、讨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显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一般学生不能独立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老师不能有计划地提供学习内容,恰当地引导,就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学。问题式教学法创设疑问在先使学生能够在疑问的引导下主动地去探求和思考问题,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做笔记,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打问号,教师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解答所设的问题,敞开思路,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2.教师组织讨论,学生横向交流,促进共同提高。在学生通过自学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第三步: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这一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但绝不是机械地回答所设问题。为了充分地解答所提出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有关材料,一方面,丰富课堂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从中体会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

对“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文档资料

对“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忽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和死记硬背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相距甚远。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成了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任务。 “探究式”问题教学法是在问题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在探究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究式”问题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探索与实践 1.案例设计 “探究式”问题教学的一般模式: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探究→解决问题→强化迁移,知识的再运用。 例如《钠》一节的教学。[创设情景]《广州日报》曾报道,广州市珠江河段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3个被成功打捞。一位群众反映,上午10点多,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群众议论说,“没有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铁桶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消防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提出问题] (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不下沉?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一种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基于问题式学习与杜威的“做中学”以及后来的发现式学习等思想有密切联系,同时,它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找到了更扎实的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比如: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起钩来;使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级思维;鼓励学习者之间讨论;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 2.教学环节 基于问题式学习在于通过让学生提出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经验的建构,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在动机。 基于问题式学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组织小组 在作为一个小组探索问题之前,学生们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的规则,创设舒适的气氛。学习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通常为教师)分别做自我介绍,互通姓名,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 (2)开始一个新问题 用少量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 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员,负责在一个白板上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活动计划。

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教师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如“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这类问题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照该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题来获得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或其他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教师可以问一些元认知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比如,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在开始时,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引导,比如,问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教师就要慢慢地“隐退”。当学生对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识的缺乏又严重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时,学生们就要分头去探索他们所确定的学习要点了。 (3)后续行动 小组成员再次集合,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4)活动汇报 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基于问题式学习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 (5)问题后的反思 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要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而且,在学生们评

问题教学法课堂模式

“问题教学法”课堂模式 一·核心理念是: 以优化课堂为宗旨,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努力体现“五化”、即 教学内容问题化 教学问题具体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具体问题简约化 多个问题少量化 抽象问题趣味化 理论问题生活化 二·总体构想 “问题教学法”可概括为“三问三议一测”。 通过“三问”形成问题,通过三次提问呈现问题,通过“三议”解决问题,通过“一测”整理问题,检查效果,加深巩固。 “三问”有两层含义: 1、问题的形成要通过问教材、问教师、问学生完成。 (所有问题的形成都要考虑教材有什么要求,会产生什么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不容易掌握,以什么方式掌握;教师应该要求什么,教师擅长的方法是哪一种,教师有哪些教学策略,教师该怎样预设问题,如何对待学生生成的问题;学生的状况,学生对教材内容能够掌握的上限和下限,学生的学习习惯、特点,会存在哪些困难等。 (总之,教材要求什么——教师的策略是什么——-学生能掌握什么,是设计教学问题的依据,也是设计问题呈现方式的依据。) 2、问题的提出分为三个阶段: 小组提出问题;(小组成员每人至少形成并提出一个问题) 全班提出问题;(小组内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讨论基础上教师提出更切近教材核心、重点或由教材延伸出的更有难度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在前面讨论基础上新生成的)

“三议”指三次讨论: 1.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各自提出的问题;(一般问题) 2.全班在教师的组织下讨论各小组提交的小组内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疑难问题) 3..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更切近教材或由教材延伸的问题,较难问题) “一测”指课堂检测: 问题可大可小,可多可少;采用试题形式;以学生自己制题,同学互相检测为主。三·课堂结构 【辅助环节】问题情境创设;(导入,1——3分钟) 1、(小组内)预习、质疑、讨论;(10分钟左右) 2、(小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质疑、讨论;(10分钟左右) 3、(教师)提出问题,全班讨论;(10分钟左右) 4、(考考你、难难你)学生制题、互相检测;(5分钟左右) 【辅助环节】(教师组织)小结。(2分钟左右) 四.“问题教学法”课堂流程图 五、基本要求: 1、要以问题的形成、提出、讨论为主线设计教学。 2、问题设置要力求做到“五化”,即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问题具体化,具体问题简约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多个问题少量化),抽象问题趣味化,理论问题生活化。 3、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实施教学,要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学生多讲,教师精讲;教师的讲以启发、引导为主。

问题教学模式

高效优秀教学模式之问题教学模式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的有创新能力的一代人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的信息社会。所以现代教育应注重于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而提出的提出,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教师要善于设定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一.问题式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知识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2、创新教学理论

从创新教学理论看,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潜能;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与研究,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三、问题教学模式的目标 这一模式突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1)培养学生强烈的自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推理等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最终在学生的思想、行为及作品中得以体现。 四.实现条件 在该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和“顾问”。其一,教师必须精通整个“问题”体系和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则等思维过程;其二教师又要容忍学生出错,而不是过早判断学生的行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这种模式要求教材必须是结构性的、发现式的,符合探究活动等高级思维方式;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材料和场所等。

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5358705.html, 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宇凝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08期 摘要:本文置身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了中职校实施问题导向 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有效推进课堂层面课程改革良性发展。 Abstract: This articl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mplementing PBL teaching method in vocational secondary school,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at classroom level.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问题;对策研究 Key words: problem-based; problems; 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78-02 0引言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并在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3]在当前课改模式下,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笔者在教学中也大胆尝试了该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应用的盲目性问题 从课堂教学层面上出发,姜大源研究员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才会产生问题得到较好应用:①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且无法观察得到的情景;②学生应对这一情境的手段与途径未知或者无法将相关的手段与途径迁移到这一环境中。[1-2]如在《气压传动与技术》的“双缸控制的气动回路的设计与模拟”一课题中,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情景,无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我迁移来解决问题,笔者采用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收效较好。但随着对这种教学方法应用“热”度的提高而也存在盲目使用的问题。

质疑式教学法

质疑式学习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可面对如今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动力,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教给的学习任务的现状,怎样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和解决,是我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我尝试着运用“质疑式教学法”改变原有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小班化条件下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案例 《伟大的友谊》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回家预习《伟大的友谊》这一课,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们有哪些不理解,读不懂的内容?把你的疑问放在小组内交流,尝试着互助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长把组员的所提的不同问题整理好。 老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汇报你们的交流结果。(老师板书)如果遇到其他组重复的问题就不要说了。 第一小组: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1、伟大的友谊究竟伟大在哪里?2、这个伟大的友谊具体指哪两个人之间的友谊?3、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这句话中“奠基人”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组: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4、为什么称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5、恩格斯是如何竭尽全力帮助马克思的?6、既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的好友,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激烈的争论? 第三小组: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7、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句中“毅然”和“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8、刚才这句中“毅然”“竭尽全力”能删去吗? 第四小组: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9、生活这样困窘,马克思毫不在意还是坚持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运动。这句中“困窘”这词能替换成“困苦”或“困难”吗?10、为什么恩格斯宁愿经营它十分厌恶的商业去支持马克思?11马克思生活如此困窘他为何不放弃? 老师: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梳理归类一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的问题分别从什么角度提出的,我们仍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

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课堂教学操作流程

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操作流程 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车琳 摘要:本文从化学学科发展的本源出发,结合学生事事探究的好奇天性,为落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提出分三步走来实现的举措;即由诱导学生上路,到陪伴学生走路,到放开学生自主寻路的探究过程,并提出课堂教学探究式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内核。 关键词:情境诱导、知识生成、创造性运用 化学是以生产、生活、自然现象为研究机体,通过实验探究为技法的一门富具假设、实践检验为特色、游离于宏观和微观双层面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从它的起源与人们认识研究发展的历程来看,离不开观察、实验、猜想、假设、论证、解释、应用及伴随曲折、玄妙、离奇、变化莫测并和客观世界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与思想。赋予人们认识它、学习它、研究它的特殊认识过程和方法。因此学习化学,尤其就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过程,更是和科学触摸、认识、内化、融合的过程,也是在科学世界里成长的过程。这是其它学科不能具备的独特条件与客观环境,按照化学独有的魅力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化学教学过程也应有自身特色,教学虽无定法,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反映在化学教学上就是人们的认识规律和科学的发展规律相融合的过程。是可操作的、也是可再现的、人们发现和探究事物且具原创性风格的自然过程。因此,教学模式也就是人们认识化学科学的再现过程,并且化学教学过程也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有相似的地方,这就孕育出了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认识论,本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概括出了“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认识论”的思想方法,通过具体的微格教学系列和宏观的控制,来探讨课堂教学的操作和生成,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和可操作化,从而来寻求新课改、新理念下化学教学的自身规律和提高实效性。 1课堂教学探究式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内核 学生心目中的一切疑团,对人类来说可能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的生活天性本身是好奇的,事事都在探索中,时时都在创新中,未见得学生只有全部掌握了人类的知识之后,才开始具有创造活动。因此,教学中就是要诱导学生很好地发挥创造力和张扬个性。 人的智力各有优势,尤其都具有不同创造性天赋,探究式教学就是在尊重学生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