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对动物胃肠道发育影响

的研究进展

摘要:1962年,Cohen等首次发现了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或其它动物体内的由53个氨基酸组成小分子多肽。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结合,共同调控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EGF;EGFR;胃肠道

1 EGF的发现

1962年,美国纳什维尔市范德比特大学医学院Steanley-Cohen等首次在小鼠颌下腺中发现了一种小分子蛋白,将其注入新生鼠,可使之眼脸早开、牙齿早萌、体重减轻和毛发生长延迟,将其加入培养液中培养表皮细胞时,发现其可直接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因此将其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1]。1975年Gregor从人尿中提取出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由于其可抑制胃酸分泌,又称抑胃素[2]。迄今为止,发现了许多与EGF同源的蛋白,包括EGF家族成员与EGF结构相似的蛋白,后者能结合EGF受体、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功能。EGF 家族包括TGF-α、HB-EGF(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AR(amphiregulin)、NRG(neuroregulin)、EPR(epiregulin)、HRG(heregulin)、BTC(Betacellulin)。现在还发现,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类似EGF的结构域,即大小在50个氨基酸残基左右,内部具有完全保守的3对二硫键[3]。这类分子从低等动物到哺乳动物均有发现。凝血系统中的凝血因子Ⅵ、Ⅸ、Ⅹ和ⅩⅡ中都含有3个典型的类EGF结构域[4,5]。

2 EGF的化学结构及分布

人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内含有3对二硫键,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EGF 序列位于前体蛋白肽链的C末端附近,分子量为6045Da,等电点PI4.6,具有热稳定性。EGF 含159个碱基对和6个半胱酸残基,从而在6~20、14~3l和33~42之间分别形成三个环,这些环状结构使EGF对蛋白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活性中心位于48~53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研究表明,该二硫键对EGF生物活性的发挥起重要作用[6]。

图1 hEGF氨基酸序列

(引自Savage CR Jr, Hash JH, Cohen S.(1973)248:7669-7672)

颌下腺是EGF的主要合成部位,而颌下腺中EGF是由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上皮细胞自身合成的[7]。除此之外,人的十二指肠黏膜Brunner腺和胰腺导管细胞、角膜上皮细胞、胃黏膜、肾、乳腺、卵巢、睾丸、前列腺、肝脏等处也可合成EGF。EGF合成后,释放到唾液、十二指肠液、尿液、乳汁以及血液等体液中[8]。

3 EGF的受体及分布

EGF的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最初是从人的磷状癌细胞株(A431)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成纤维细胞、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胶质细胞、角质细胞等[9]。在研究EGF对纤维原细胞增生的促进作用时,人们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实了EGFR及其与EGF的结合部位的存在。hEGFR基因位于人染色体7p,其编码产物为单链跨膜蛋白,含1186~121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134~135kDa,该肽链片断在第11~12个天门冬氨酸残基部位进一步糖基化后,分子量增加到170kDa,即成为成熟的EGFR。cDNA克隆显示,人和鼠的EGFR结构大约有80%的同源性,说明EGFR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EGFR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区,即第1~622个氨基酸序列有两个特点:①该部分氨基酸序列中富含半胱氨酸(51个),可形成25个双硫键,并构成一个与EGF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结合区域,这一特点与配体在细胞膜上的结

合有关;②含有高浓度的N连接寡糖,约占此区质量的30%。

4 EGF的作用机制

EGF是与靶细胞膜上EGFR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和癌变。二者的结合具有高亲和力、时间与温度的依赖性、饱和性和可逆性。

4.1EGF的信号传递过程

当有EGF存在时,EGF与其受体结合形成EGF受体复合物,此复合物有一个横向扩散的副效应,平均每50m/s相互碰撞一次,从而导致一些复合物相互聚集形成微丝。EGF受体被固定,经吞噬作用,微丛中的复合物被细胞吞饮形成吞饮小泡,吞饮小泡最后与溶酶体融合,EGF受体复合物经溶酶体中酶的降解产物不断地移行到细胞核内刺激DNA的合成。EGF的有丝分裂效应及细胞表面的EGF结合不成比例,而与EGF的信号传递的时间成比例,实验报道:应用于抗肿瘤反应的一种溶血磷脂酶的烷基化衍生物ET-18OCH对EGF的信号传递过程有抑制作用。

图2 EGF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

引自(冯俆化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英文版教材).2007)

4.2蛋白激酶的激活

4.2.1酪氨酸蛋白激酶(TPK)的激活

EGF受体的第三结构区具有特异性的TPK活性。此酶的主要底物也是在受体上的一个分子量为170kDa的蛋白质,对此酶底物的研究是了解EGF如何刺激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过程的中心议题,EGF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磷酸化,激活TPK、EGFR不仅能自身磷酸化,而且还使依赖于Ca离子的分子量为35kDa、36kDa的蛋白质或磷脂酰肌醇的磷酸化。EGF受体的第三结构区与erb-B蛋白的氨基酸顺序有高度的同源性,erb-B很象EGFR掐头去尾后而形成的产物。两者主要区别点是后者缺乏结合EG和酪氨酸自身磷酸化的部位,这就提出了erb-B蛋白即使是在EGF结合部位缺乏的条件下也能起传递促细胞分裂信号的癌基因活化模式的作用。由此推测,

如果EGF受体基因缺失了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区段将转变为一种癌基因。多种癌基因可以编码TPK,利用定位突变的方法已经证明:TPK磷酸化与否对酶活性有重要调节作用,高活性的TPK 可促使细胞增殖或癌变。

4.2.2C激酶(PKC)的激活

EGF与受体结合诱导受体变构,通过G蛋白而降低受体TPK活性,从而使EGF受体与EGF 的高亲合性结合快速下降,使受体受到功能上的下降调节,说明PKG活性与EGF关系密切,EGF 表现的促细胞增殖乃至促癌作用似乎都是通过激活PKC来表现的,也说明通过下降调节从而反馈是抑制EGF受体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正是由于PKC这种反馈抑制作用才使得正常细胞中EGF受体不会导致细胞异常增生。

4.2.3CAPK的激活

EGF可能核内受体或OAG(1-油酰-2-乙酰-消旋甘油)以外的其它第二信使来增加NC3H/10的染色体蛋白激酶(CAPK)的活性,且转化细胞CAPK活性对EGF刺激的敏感性较正常细胞低,EGF对CAPK的活性影响有助于阐明EGF的核内作用过程,因核内蛋白激酶在调节胞核的多种功能如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5 EGF对胃肠道的生物学作用

5.1EGF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影响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是一个多阶段和多因素参与的精确、有序的调节过程,包括细胞生长、DNA复制和细胞分裂3个阶段(Johnson,1995)。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乳中丰富的含量及其受体在肠道内的广泛分布,说明EGF与小肠黏膜的发育存在直接关系。研究表明,EGF能显著增加小肠黏膜DNA的合成与上皮细胞的增殖,调节肠细胞分化,刺激胃肠组织生长(Xu,1998),但这种作用可能受到EGF注射次数、注射剂量和动物所处的生理阶段等因素的影响(Christiane,1982)。EGF的作用包括谷氨酰胺非依赖期和谷氨酰胺依赖期两个阶段:①EGF与受体结合,激活酪氨酸激酶及其它第二信使系统,启动早期生长反应性基因的表达,使mRNA 的合成量增加,这一阶段无需谷氨酰胺参与;②mRNA的合成将增值信号传出,启动细胞的总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从静止期(G0)到间歇期(G1)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作为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所需碳、氢的提供者—谷氨酰胺缺乏,必然导致DNA合成受阻,使细胞无法从G0到G1,以致细胞有丝分裂停止、无法进行分化(Ko,1993)。

5.2EGF对小肠黏膜刷状缘消化酶的影响

利用外源EGF调节小肠黏膜刷状缘消化酶的活性,改善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利用是促进初生动物生长的有效措施(Odle,1996)。研究表明,EGF对消化道的发育有重要影响,EGF能增加胃肠道和胰腺的重量并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Avissar,2005)。Paul等在肠外营养鼠上的研究发现,注射EGF组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地增加了胃、小肠和结肠的重量,小肠的重量比对照组增加了43%。提高新生仔猪或小鼠小肠黏膜刷状缘水解酶及胰腺消化酶的活性,加强小肠和胰腺的分泌功能,从而明显加快初生动物肠道的成熟(O’Laughlin,1985;James,1987;Xu,1996)。

5.2.1EGF与激素的协同效应对小肠刷状缘消化酶的影响

EGF在发挥作用时与某些激素具有协同效应。例如,EGF与氢化可的松一起使用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蔗糖酶活性比单独应用EGF或氢化可的松可增加2~5倍(Charlotte,1993),与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抑素也有类似效果(Menard,1981;Martin,1984;Henning,1985;Taboada,1985)。这说明,EGF有可能是通过调节某些激素的水平来影响黏膜刷状缘水解酶活性,调控黏膜分泌功能,但这还有待研究证实。

5.2.2给药方式对EGF调控小肠刷状缘消化酶的影响

给药方式也影响EGF的效果(Charlotte,1990)。Zijlstra(1994)发现,口服EGF能明显加快受轮状病毒损伤的肠黏膜的恢复,能有效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提高乳糖酶的活性,而且这种效果呈剂量―效应关系。给哺乳仔兔口服EGF,可以促进黏膜刷状缘寡糖酶的发育,但经腹腔注射却没有效果(O’Laughlin,1985)。在哺乳小鼠口服EGF并未引起黏膜刷状缘水解酶活性的变化,但采用皮下注射方式则可以明显提高乳糖酶活性(Oka,1983;Pollack,1987)。研究证实,口服EGF主要是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寡糖酶活性;腹腔注射则主要增加胰腺淀粉酶的活性(O’Laughlin,1985)。

5.2.3不同肠段对EGF的敏感性与EGFR受体的分布有关

不同肠段由于EGFR分布情况不同,对EGF的敏感性也有差异(Charlotte,1990;Xu,1996,1998)。Charlotte(1990)发现,注射EGF会明显降低结肠乳糖酶和氨基肽酶的活性,却并不会影响空肠乳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对空肠氨基肽酶活性则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他在试验中还发现,EGF既能加强甲状腺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对乳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可增强这两种激素促进蔗糖酶活性表达的效果。这说明EGF除了通过与黏膜中的受体结合直接发挥作用外,还可

能通过其它途径(如以激素为中介)影响肠道的发育(Charlotte,1990)。

5.3EGF对胃肠黏膜的细胞保护机制

胃肠道的适应性细胞保护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自然适应现象。正常生理状态下,胃黏膜组织可不断合成和释放一些包括EGF在内的生长因子,以旁分泌或内分泌的形式发挥着各种重要作用(周吕,1990)。

EGF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有两个途径:一方面,EGF能直接抑制胃泌素和组胺对胃酸分泌的促进作用(Grupcer,1994);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与其它胃肠因子的协同作用间接影响胃酸分泌(Konturek,1997),还能预防如阿斯匹林所诱发的急性胃黏膜损伤、醋酸或半胱胺诱发的溃疡等造成的黏膜损伤,起到细胞保护作用(Bazas,1994)。此外,EGF还可以通过保护黏膜微血管、改善微循环(Hui,1993),或者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因子等途径对胃黏膜起作用,这也是胃黏膜适应性保护机制的一种体现(Kelly,1994)。

目前,有关EGF对胃酸分泌的调节机制,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①EGF抑制PKC的活性,从而抑制钙依赖性的酸分泌(Wang,1996);②激活磷酸二脂酶,增加cAMP的降解,从而抑制cAMP依赖性的酸分泌(Shaw,1987);③增加血液中神经紧张素和生长抑素的水平,从而抑制酸的分泌;④激活鸟氨酸脱羧酶;⑤抑制壁细胞底―侧膜Cl-/K+,从而抑制钙激活的酸分泌(Cuppoletti,1993)。

6应用前景及展望

表皮生长因子是动物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多肽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以刺激DNA合成、抑制胃酸分泌、调节消化液分泌,从而保护胃肠黏膜、促进黏膜损伤修复。目前,人重组EGF在市场上是最为活跃的细胞因子之一,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尽管EGF对动物消化道调控机制的大致框架基本清楚,但许多调控模式的细节仍需进一步探索。近年来,EGF与动物消化道关系方面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EGF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广阔的市场潜力必然会更加引人注目。

参考文献:

[1]Cohen S. Isolation of a mouse submaxillary gland protein accelerating incisor eruption and eyelid opening in the new-born

animal[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62, 237(5): 1555-1562.

[2]Gregory H.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urogastron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J]. Nature. 1975,257:

325-327

[3]席全胜、钱欣国、甘人宝. EGF家族研究进展[J],1999,19[3]: 135-137

[4]Johan Stenflo Yvonne Stenberg,Andreas Muranyi.Calcium-binding EGF-like modules in coagulation proteinases: function

of the calcium ion in module interactions[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77(1–2):51–63

[5]P A Handford, M Baron, M Mayhew et al.The first EGF-like domain from human factor IX contains a high-affinity

calcium binding site[J].The EMBO Journal.1990,9(2):475-480

[6]曾嵘、邵晓霞、夏其昌.人表皮生长因子胎谱及一级结构质谱法分析[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9, 31( 1):31-36

[7]贾雪梅、熊惠平、齐易洋.颌下腺的研究进展.解剖学杂志.2000,23(2):218~231.

[8]Ksaselberg AG、Orth DN、Gray ME et 1a.lmmunocy 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progesterone in several human tissues.J Histochemist Cytochemist.1985,3:315~319

[9]Cohen S. Recent studies on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ecent Prog Horm Res,1974,30(2):

551~556.

[10]Jon S. Thompso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hibits Somatostatin-Induced Apoptosis[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1999;81(1):95-100

[11]Jon S Thompso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 the short bowel syndrome [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1999;5(23):113~116

[12]Nelly E Avissar, et al;Epidermal Growth Factor and/or Growth HormoneInduce Differential, Side-Specific Signal

Transduction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in Enterocytes[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05;5(29):322~336

[13]Paul A Kitchen, et al;Intestinal Growth in Parenterally- Fed RatsInduc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 2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05;4(29):248~254

[14] B M Chung, L E Wallace, J A Hardin, D G Gall;The effect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GLT- 1 in

rabbit jejunum [J];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2;9(80):872~878

[15]范志勇,王康宁,周定刚;不同水平表皮生长因子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理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2005;17(3):39-43

[16]R. J. Farrell;Epidermal Growth Factor for Ulcerative Colitis [J];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2003;349(4):

1021-1029

[17]John M. Taylor, William M. Mitchell, Stanley Cohe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inding Protein f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J];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974;249(7):7780-7784

[18]John M. Taylor, William M. Mitchell, Stanley Cohen;Epidermal Growth Factor-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J];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72;247(18):5928-5934

[19]Lewis G. Sheffield ;Hormonal Regula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Content and Signaling in Bovine

Mammary Tissue [J];Endocrine Society;1998,139(11):4568-4575

[20]CA Miller and HT Debas;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timulates the restitution of rat gastric mucosa in vitro [J];Blackwell

Publishing;1995;80(6):1009-1018

[21]Ryoichiro Kageyama,Glenn T. Merlino,Ira Pastan;A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e o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J];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1988;85(14):5016-5020

[22]Kanae Oda,Y ukiko Matsuoka,Akira Funahashi,Hiroaki Kitano; A Comprehensive Pathway Map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 [J]; 2005;1744-4292

[23]张建福,郭世燕;上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生理科学进展[J] ;1984;15:151-155。

[24]王磊,王康宁;影响猪胃肠道发育因素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6 ;27(5):13-16。

[25]王睿智,尹逊河,王慧,成子强;青山羊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与毛囊发育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

45(6):1176-1182

[26]卿素珠,林吉茂,张灵枝,王磊磊,罗时双;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山羊胎儿皮肤发育中的表达特征[J];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酵母) (新增)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酵母) Chongzu Ren Biaopi Shengzhangyinzi Ningjiao (Jiaomu)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Yeast) 本品系由高效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酵母,经发酵、分离和高度纯化后,加入凝胶基质制成。含适宜稳定剂,防腐剂,不含抗生素。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工程菌菌种 2.1.1 名称及来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工程菌株,系由带有人工合成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整合到酵母菌染色体基因组中构建而成。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菌种检定 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的菌种应进行以下各项全面检定。 2.1. 3.1 划种BMG1琼脂平板 应呈典型酵母菌菌落形态,无其他杂菌生长。 2.1. 3.2 染色镜检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应形状规则,用次甲兰染色,无死亡细胞。 2.1. 3.3 筛选标志检查 应符合该基因表型特征。 2.1. 3.4 人表皮生长因子表达量 在摇床中培养,应不低于原始菌种的表达量。 2.1. 3.5 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稳定性检查 涂BMG1琼脂平板,挑选至少50个克隆,用PCR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阳性率应不低于95%。 2.2 原液 2.2.1 种子液制备 将检定合格的工作种子批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可含适量抗生素)中培养,供发酵罐接种用。 2.2.2 发酵用培养基 采用适宜的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培养基。 2.2.3 种子液接种及发酵培养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50例和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50例,观察组在初步清创基础上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湿敷,再予以敷料包扎;对照组采用5%呋喃西林或1%碘伏纱块湿敷后方纱敷料包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明显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创面平均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创面湿敷治疗,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且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压疮;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the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dressing therapy)50 cases,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debride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shi fu,again be dressing

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当中,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通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般来讲,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当中,将表皮生长因子当做外用制剂,红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而且均能耐受。本文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表皮生长因子;皮肤科;安全性 在很早的时期,相关专家在进行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过程中,在某些小动物的身上找到了表皮生长因子,通过实践发现,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表皮生长因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现代医学临床当中,表皮生长因子被广泛的运用到其中,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烧伤等疾病当中,表皮生长因子可以让创面达到愈合的目的,并且使得瘢痕组织形成进一步的降低。 美国FDA曾经表示,某医药公司研究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名称为促糖尿病溃疡愈合凝胶药Regranex,这种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造成致癌风险的发生。Regranex当中包含某种物质,如,贝卡普勒明,这种成分是血小板生长因子亚型,在治疗创面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此次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保险计划数据库中的成人糖尿病。结果显示,患者癌症死亡率有所上升。所以,表皮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临床应用当中被人们所质疑。但是,肿瘤和慢性创伤之间人们认为存在相应的关联性,如,溃疡。溃疡被定义为是一种皮肤恶性病变,属于慢性伤口或者是陈旧性瘢痕,对于其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关专家通过研究得出,肿瘤微环境存在慢性创伤的特性,创伤愈合时,Hedgehog、Notch等发挥效应的通路,对于肿瘤干细胞而言,促进其的进一步生长,另外,炎症反应过程中不同的炎症因子也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肿瘤干细胞的生长。所以,此次研究中,主要对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1 EGF及EGFR表达水平和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可能机制 在很早的时期,专家们对表皮生长因子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该方面能够诱导肿瘤进一步的生长,然而,该提出的内容在临床上不具有意义,这是由于人体内因为多方面的内源性机制,可以对正常细胞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使得非程序的有丝分裂情况不会出现。但是,EGF及EGFR和肿瘤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1-2]。 其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我们也可以将其叫做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对其进行配体,或者让其能够突变磷酸化,从而使其处于激活状态下,然后通过各种下游信号通路,将其进行核内传递,在上皮细胞增值等方面,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肿瘤来讲,预后不良的信号有EGFR过度表达,或者是过度活化,对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相关专家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很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当中,EGFR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肺癌等。可以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我国现代肿瘤医学临床治疗运用方面逐渐的成熟。

第六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第六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生存和凋亡、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是NSCLC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和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等)。小分子药物已作为晚期NSCLC的二、三线治疗方案广泛用于临床,EGFR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EGFR抑制剂(EGFR TKIs)无论是小分子药物还是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常见不良反应有皮肤毒性和腹泻,罕见不良反应有间质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口腔炎、脱发、口腔干燥等,无威胁患者生命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毒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同,应用此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并非停药的指征,反而是肿瘤对靶向药物敏感的临床信号。许多研究发现皮疹与EGFR TKIs治疗的疗效相关,中重度皮疹患者总体生存明显优于轻度或无皮疹的患者。因此,正确处理EGFR TKIs 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皮肤毒性 皮肤毒性是最常报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3左右,常见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甲沟炎及甲裂、毛发改变、皮肤干燥、超敏反应、粘膜炎等(表1)。EGFR TKIs的皮肤毒性/皮疹不属于过敏反应,而是皮肤EGFR受到抑制的结果。正常上皮和滤泡角细胞存在EGFR表达,EGFR在上皮细胞增殖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剌激表皮细胞生长,抑制其分化,保护细胞抵抗紫外线相关损伤,抑制炎症并加速创面愈合。有证据提示EGFR表达或活性改变可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和分化;皮肤毒性的机制还包括上皮角化过度和滤泡阻塞或炎症性反应。 表1 EGFR TKIs相关性皮肤毒性反应 EGFR TKIs引起的皮疹通常为痤疮样皮疹,呈丘疹脓疱样改变。皮疹的发生率随研究和药物而异,在BR.21研究中,皮疹发生率为79%,多为轻中度,3级和4级皮疹发生率分别为8%和1%。单抗皮疹发生率相对较高,在FLEX研究中,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痤疮样重度皮疹的发生率

EGF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 系于公元1962年由意大利女科学家Mantalcini教授和美国博士Cohen在实验中发现的,并因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生 理奬与医学奬,是在小老鼠的颔下腺发现了一种可以促使新生小鼠眼睑早开,牙齿早萌的活性成分,而将这活性成分加入培养皮肤表皮细胞的基质后,发现可以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生长,因此将此活性成分命名为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中文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并证实这种活性蛋白具有免疫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能加速表皮组织的新陈代谢,更新已老死及受损的细胞,原来人体器官和发肤的自我修补功能是由一组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s)的活性蛋白互相协调而成,而EGF是其中的一种因子。主要作用是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新细胞在皮肤中所占的比例,从而使皮肤变得年轻,微量的EGF可赋予衰老细胞全新的生命力,促使各种受损皮肤修复和再生,它还能刺激细胞外一些大分子(如透明质酸、糖蛋白等)的合成与分泌,滋润皮肤,是决定肌肤活力和健康的源泉。EGF又被称为"美丽因子",人体EGF的含量决定着皮肤年轻的程度。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 肽,分子量约6000道顿,分子内有三对二硫键结构,因此对酸、热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很稳定。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与细胞表面的接受器结合后,刺激细胞产生一连串的细胞增殖与分化,正常细胞要增殖非有生长因子的刺激不可,皮肤的细胞需要生长因子的刺激来加速更新与再生。EGF是一个相当特殊的3D结构,主要的动作是刺激纤维母细胞上的接受器,结合后,开始制造合成各类纤维和细胞间基质,它的重点在激化细胞的新生、活化纤维母细胞,也就

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纯化及浓度在线检测

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纯化及浓度在线检测 童望宇1, * , 姚善泾2, * , 朱自强2 (1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 200237; 2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杭州 310027) 摘要 在分离纯化快速开拓系统(?KTA explorer 100)中用凝胶(Sephadex G-50 superfine )纯化人表皮生长因子,并在优化条件下对其纯化过程中的hEGF 进行定量测定。用标准人表皮生长因子经离子交换柱、蛋白质扫描分析系统及SDS-PAGE 间相互印证,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可得到在SDS-PAGE 上与标准样品hEGF 一样清晰的单条带,其产品纯度高于94%,回收率高于36%;其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μg/ml 。该法不仅对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在线检测行之有效,而且对其它蛋白质纯化的在线检测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层析,检测,纯化 中图分类号 TQ0333 Q819 引言 人表皮生长因子(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EGF )是由53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 的多肽生长因子,分子量约为6200D [1]。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在体内刺激皮肤组织、角膜、肺、气管上皮组织的生长繁殖及抑制胃酸分泌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因而可应用于外科伤口的愈合及溃疡病的治疗等医疗领域[2-5]。自1975年Cohen 等人[1]从尿液中首先分离纯化得到人表皮生长因子以来,有关研究的进展很快,除了继续研究从天然来源中分离纯化以外,基于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也已问世[6-7],但是不管是从天然资源,还是来自基因工程菌发酵液,hEGF 的浓度总是偏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分离和纯化流程,才能得到相对较纯的产品。为了设计一个高效和可控的纯化过程,hEGF 的在线分析和检测就成为非常重要。 目前,hEGF 的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Radio immuno-assay, RIA )[4]、放 射受体分析(Radio receptor assay, RRA) [8]、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9]、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 EIA )[10]、反相HPLC [11]和免疫荧光技术[12]等。以上各种方法均有其特点和不同的条件局限性,但均难用于过程的在线检测。 我们在使用?KTA explorer 100进行蛋白质纯化时发现,该系统通过本身带有的软件, 不仅可以与各种层析柱结合进行多种生物质的分离流程研究,而且还可以比较精确地通过出峰面积表示蛋白质量的多少。利用这种定量关系,就为定量确定生物质含量提供了基础。以此为依据,对hEGF 这个比较难于定量与分离的多肽,进行了凝胶层析中在线检测与纯化工艺的优化,达到了纯化与在线定量检测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联系人:童望宇,姚善泾, E-mail: tongwy@https://www.360docs.net/doc/53159147.html, , yaosj@https://www.360docs.net/doc/53159147.html, 第一作者:童望宇,男,40岁,博士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973618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s://www.360docs.net/doc/53159147.html,

表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对动物胃肠道发育影响 的研究进展 摘要:1962年,Cohen等首次发现了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或其它动物体内的由53个氨基酸组成小分子多肽。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结合,共同调控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关键词:EGF;EGFR;胃肠道 1 EGF的发现 1962年,美国纳什维尔市范德比特大学医学院Steanley-Cohen等首次在小鼠颌下腺中发现了一种小分子蛋白,将其注入新生鼠,可使之眼脸早开、牙齿早萌、体重减轻和毛发生长延迟,将其加入培养液中培养表皮细胞时,发现其可直接促进表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因此将其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1]。1975年Gregor从人尿中提取出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由于其可抑制胃酸分泌,又称抑胃素[2]。迄今为止,发现了许多与EGF同源的蛋白,包括EGF家族成员与EGF结构相似的蛋白,后者能结合EGF受体、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功能。EGF 家族包括TGF-α、HB-EGF(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AR(amphiregulin)、NRG(neuroregulin)、EPR(epiregulin)、HRG(heregulin)、BTC(Betacellulin)。现在还发现,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类似EGF的结构域,即大小在50个氨基酸残基左右,内部具有完全保守的3对二硫键[3]。这类分子从低等动物到哺乳动物均有发现。凝血系统中的凝血因子Ⅵ、Ⅸ、Ⅹ和ⅩⅡ中都含有3个典型的类EGF结构域[4,5]。 2 EGF的化学结构及分布 人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内含有3对二硫键,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EGF 序列位于前体蛋白肽链的C末端附近,分子量为6045Da,等电点PI4.6,具有热稳定性。EGF 含159个碱基对和6个半胱酸残基,从而在6~20、14~3l和33~42之间分别形成三个环,这些环状结构使EGF对蛋白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活性中心位于48~53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研究表明,该二硫键对EGF生物活性的发挥起重要作用[6]。

易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易孚(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易孚 通用名称: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英文名称: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 【成份】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Π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 【用法用量】 常规清创后,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取本品适量,均匀涂于患处。需要包扎者,同时将本品均匀涂于适当大小的内层消毒纱布,覆盖于创面,常规包扎,一日一次或遵医嘱。推荐剂量为每lOOcm2创面使用本品10g(以凝胶重量计)。 【不良反应】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 本品为无菌包装,用后请即旋紧管口,以防污染。本品无抗菌作用,但不会增加创面感染机会。对感染创面,在进行创面清创的前提下,可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于各种慢性创面,如溃疡、褥疮等,在应用本品前,应先行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有利于本品与

创面肉牙组织的充分接触,提高疗效。当本品的外观、性状发生改变,如出现霉变、变质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无禁忌。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无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遇酒精、碘酒等,可能会使EGF变性,而使活性降低。因此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后,应再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然后使用本品。 【药理作用】 1.药理作用:本品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可促进动物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2.毒理研究:(1)重复给药毒性:家兔背部破损皮肤涂抹本品(6g凝胶/次,每日1次,浓度200μg/g,相当于临床用药浓度的20倍),连续36天,给药局部皮肤及各脏器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本品较长时间局部应用对愈合后创面的远期影响不清楚。 (2)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尚无动物研究资料。(3)致癌性:研究文献提示,EGF有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动物和体外研究文献提示,EGF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以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对于烧伤患者(尤其是较大面积烧伤时)局部较长时间使用本品的影响尚不清楚。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提示患者烧伤面积达5~10%时,

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及机理探讨

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溃疡愈合的促进作用及机理探讨* 杨海玲 孙 正 刘晓勇 王凤光 汪育苗 摘 要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对口腔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及其受体在溃疡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金黄地鼠125只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采用EGF,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局部喷涂,以正常动物组作为基线对照。观察溃疡愈合天数、溃疡面积变化及局部组织EGFR 的表达改变。结果:实验组EGF 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局部新生组织EG FR 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至溃疡愈合时恢复至正常动物水平 结论:EGF 可通过刺激局部组织EGFR 的表达从而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口腔溃疡; 药物治疗 中图号 R78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673X(2004)02 0070 03 THE MECHANISM OF ORAL ULC ER HEALING AC CELERATION BY EPIDERMAL GROWTH FAC TOR YA NG Hai ling et al.Faculty o f Stomatology ,Capital U niversity of M 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0 ABSTRAC T Objective:T he purpose o f t he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GF for treatment of or al ulcer and the expression of EGFR in the duration of ulcer healing.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seven golden hamster w er e div ided into three groups:EGF group (EGF applied for local treatment);N S group (N S applied);control group (animals without treatment).T he ulcer heal ing time,chang es of ulcer area and the ex pression o f EGFR in healing tissue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EGF tr eatment effectively ac celer ated the oral ulcer healing time.T he healing rate o f the EGF g roup w as hig her than that of N S g roup.T he expression of EGFR in ulcer tissue of EGF group show ed significantly more intense than in N S group dur ing t he healing process and returned to t he lev el of normal animals in t he end of healing.Conclusion:EGF can accelerate oral ulcer healing by stimulating EGF R ex pr ession. KEY WORDS 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EGF); Or al ulcer ; T reatment *北京市中医局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100050)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牙周黏膜科 病理科 联系作者:孙 正,T el:(010)67012781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 th Factor,EGF)是最早报道的一类多肽生长因子,对多种细胞都具有促增殖作用。目前,EGF 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创伤的治疗以促进创面愈合。EGF 喷雾剂也已应用于口腔粘膜糜烂病损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EGF 在促进口腔粘膜愈合方面的机制却未见报道。特别是口腔粘膜有其自身生理特点,了解口腔粘膜在应用EGF 时局部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 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变化规律,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材 料 与 方 法 1 实验动物:叙利亚金黄地鼠(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125只,6~8周龄,雌雄各半,体重80 ~100g 。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6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0只,健康对照组5只。 2 材料:EGF(河北华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号990420);S P 超敏试剂盒(华生原试剂公司)。 3 实验方法 3 1 溃疡模型制造:在各组金黄地鼠的舌背部剪去直径约6mm 的上皮组织,造成创伤性溃疡,深约1mm 。第2天创面有黄白色伪膜覆盖,形成溃疡面,周围粘膜充血水肿。正常动物不予处理。3 2 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1 g/ml EGF 生理盐水治疗,140 l/喷,每天3次;对照组给与生理盐水;正常动物组不予药物处理。 3 3 临床观察:致创次日起,每日观察地鼠舌背创面愈合情况;捏住地鼠颈部使其舌体自然前伸,用透明玻璃纸轻压溃疡表面,描记溃疡面积;记录溃疡深度、水肿、充血、伪膜等情况。 3 4 组织学检查:治疗开始后第1、3、5、7、10、14天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第1天处死对照组5只,切取标本,4%多聚甲醛固定72h,常规切片、H E 染色,EGFR 免疫组化染色:微波修复抗

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说明书

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大鼠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用纯化的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再与HRP标记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 试剂盒组成: 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 封板膜2片(48)2片(96) 密封袋1个1个 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5400ng/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 样本处理及要求: 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 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 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测定法 (细胞增殖法/MTT比色法) 本法系依据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3T3细胞)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Balb/c3T3细胞的生长状况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的不同而异,以此检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试剂: (1)RPMI 1640培养液: RPMI 1640培养基粉末1袋(规格为1L),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加青霉素105U/ml(1ml),链霉素105mg/ml(1ml),再加碳酸氢钠2.1g,溶解后,混匀,除菌过滤,4℃保存。 (2)维持培养液: 量取新生牛血清4ml,加RPMI 1640培养液到1000ml。 (3)完全培养液: 量取新生牛血清100ml,加RPMI 1640培养液到1000ml。 (4)PBS: 量取氯化钠8g、氯化钾0.2g、磷酸氢二钠1.44g、磷酸二氢钾0.24g,加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的溶液,经121℃,15分钟灭菌。

(5)噻唑蓝(MTT)溶液: 取MTT粉末0.10g,加PBS20ml使溶解,经0.22um滤膜过滤除菌。4℃避光保存。 标准品沉沦的制备: 取理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标准品按说明书复溶后,用维持培养液稀释至每1ml 含50 IU。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浓度做2个孔。以上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按标示量复溶后,用维持培养液稀释成每1ml约含50 IU。在96孔板中,做4倍系列稀释,共8个稀释度,每个浓度做2个孔。以上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测定方法: Balb/c3T3细胞株用完全培养液于37℃、5%二氧化碳培养,控制细胞浓度为每1ml含1.0 X 105 --5.0 X 106个细胞,传代后24—36小时用于生物学活性测定。弃去培养瓶中的培养液,消化和收集细胞用完全培养液配成每1ml含5.0 X 104 --8.0 X 104个细胞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100ul,于37℃、5%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换成维持培养液。置37℃、5%二氧化碳培

EGF表皮生长因子

EGF表皮生长因子 EGF表皮生长因子是天津迦妮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中主要所含成分,主要针对女性皮肤,有着美白、保湿、祛斑、尤其针对妊娠斑、妊娠纹以及身体受外界影响产生的伤疤效果显著,那么,什么是EGF,为什么EGF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呢?今天迦妮就和你一起系统的去了解其中的奥秘,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会钟爱EGF。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小肽,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类EGF大家族的一个成员,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在体内体外都对多种组织细胞有强烈的促分裂作用。EGF同应答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根据《斯。诺美-走在生物医学美容最前沿》A10文献记载,一旦结合,便促进受体二聚化并使细胞质位点磷酸化。被激活的受体至少可与5种具有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结合,进行信号转导,在翻译水平上对蛋白质的合成起调节作用。此外EGF 可提高细胞内DNA拓扑异构酶活性,也可促进一些与增殖有关的基因表达,如myc 、fos 等。 中文学名表皮生长因子 拉丁学名Epidermal augmentum factor 别称epidermal growth factor 简称EGF 性质一种小肽 作用多功能的生长因子 发现时间1974年 1974年从人尿中提纯出人的表皮生长因子(hEGF),其结构由5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6201道尔顿,分子内有6个半胱氨酸组成的二硫键,形成3个分子内环型结构,组成生物活性所必须的受体结合区域。EGF无糖基部位,非常稳定,耐热耐酸,广泛存在于体液和多种腺体中,主要由颌下腺、十二指肠合成,在人体的绝大多数体液中均已发现,在乳汁、尿液、精液中的含量特异性地增高,但在血清中的浓度较低。众多的实验研究表明,EGF 可刺激多种细胞的增殖,主要是表皮细胞、内皮细胞。用于角膜损伤、烧烫伤及手术等创面的修复和愈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Montalcini 和Cohen教授因为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并分析其结构和作用机理,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获奖。 2来源与机理 编辑 表皮生长因子: 一种可刺激表皮和其他多种细胞分裂的蛋白质。

人表皮生长因子(EGF)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人表皮生长因子(EGF)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供应商:上海乔羽生物有限公司 人表皮生长因子(EGF)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Elisa Kit规格:48孔配置/96孔配置 标准品稀释液:1.5ml×1瓶 酶标试剂:3 ml×1瓶(48)/6 ml×1瓶(96) 【人表皮生长因子(EGF) elisa试剂盒】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试剂盒组成: 封板膜:2片(48)/2片(96) 说明书:1份 密封袋:1个 标准品:2700ng/L 0.5ml×1瓶 0.5ml×1瓶2-8℃保存 酶标包被板: 1×48 1×96 2-8℃保存 样品稀释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显色剂A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显色剂B液: 3ml×1瓶 6 ml×1瓶2-8℃保存 终止液: 3ml×1瓶 6ml×1瓶2-8℃保存 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表皮生长因子(EGF) 水平。用纯化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 ,再与HRP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EGF) 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

警惕你用的9291可能是原料药副作用竟有这么大

警惕!你用的9291可能是原料药,副作用竟有这么大! 近年来有很多的商家利用广大肺癌患者急于治病的心理,用这种工业原料混合一些可食用的粉状物(比如淀粉)打着9291原料药的旗号来大肆宣传。 所谓的原料药9291甲磺酸盐其实只是一种工业原料,多用于一些化工试剂的生产,或者称其为中间体9291更为恰当。即便是其纯度达到了99%以上离真正的原料药标准也还有 较大的差距,否则有如此成熟的原料药早就可以批量上市生产了! 9291(奥西替尼)与9291原料药的区别 服用易瑞沙后耐药或肺癌脑转移患者最佳之选就是9291(奥西替尼)。奥希替尼是英国阿斯利康研发的针对非小细胞晚期肺癌靶向药——一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它能特异性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的某些突变形式(包括T790M,L858R和19号外显子缺失),适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790M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对服用一、二代靶向药物的晚期肺癌患者耐药后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而所谓的原料药9291甲磺酸盐其实只是一种工业原料,多用于一些化工试剂的生产,或者称其为中间体9291更为恰

当。9291甲磺酸盐中间体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其9291的含量及纯度一般只有15%-30%,而想达到原料药的标准至少其纯度要保持在99%以上。而目前国内根本没有提供这种原料药的厂家,且要将9291甲磺酸盐提纯至99%以上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及设备要求,由于国内还没有这类相关的任何检测标准及相关资料可查阅借鉴所以难度更大。即便是其纯度达到了99%以上离真正的原料药标准也还有较大的差距,否则有如此成熟的原料药早就可以批量上市生产了! 9291原料药为什么有一定的效果呢? 相信很多肺癌患者会在选择上犹豫不决,或因他们听说9291原料药确实有了效果。可既然是工业原料,为什么服用这个药还有一定的效果呢?大家有所不知,9291甲磺酸虽说只是一种工业原料,但如果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变相的来将其药效提高(例如:英国阿斯利康的奥西替尼建议用药剂量为:80mg/天(一天一片),空腹服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3小时),标注的80mg,其实是指净含量80mg。而私人调制的工业原料9291可以用200mg-300mg的剂量来增加其含量值。这就好比一般混凝土的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是1:1,而用劣质的水泥就要用3:1的水泥来配比沙子,以达到优质水泥1:1调配沙子的效果。 所以有些患者服用后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效果建立在盲目的增加药剂基础上,这样的混合药物虽说暂时会有一定的效果

表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近期研究概况及展望

表皮生长因子类药物近期研究概况及展望 1 表皮生长因子作用及特点 表皮生长因子系列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碱性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bFGF)、酸性纤维原细胞生长因子(aFGF)。其有滋润皮肤,消除皱纹,修复创伤,预防色斑等作用,另外对于人体骨骼系统、血液、呼吸、分泌、生殖、免疫和神经系统均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但表皮生长因子作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存在分子量大,难以透过皮肤角质层,稳定性差,半衰期短,对温度、PH等外界环境敏感等缺点。 2 表皮生长因子类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内市售生长因子类产品概况 目前,国内市售的生长因子及其衍生物剂型均为外用制剂,包括溶液剂、冻干粉、凝胶剂、滴眼液等。具体如下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2.2表皮生长因子传统剂型研制及应用概况 由上海大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公司于2002年研制了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并申报国家一类新药。2003年由上海信谊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出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雾剂的制备方法。2009年由河北东方康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了外用冻干鼠皮生长因子。2009年由第四军医大学研制出了一种多肽、蛋白类药物口腔黏膜吸收剂型的组方及制备方法。有关生长因子溶液剂、乳膏剂、凝胶剂临床应用及其与其他药物连用治疗皮肤创伤等报道较多,暂不详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陆兵选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稳定性,并将其分别制备成亲水性凝胶剂及W/O型乳膏剂,工艺简单,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此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也有见报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耐药研究进展

?8l? doi:10.3%9/j.issn.1674-0904.2009.01.02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耐药研究进展 陈萍,李慧艳综述,侯梅△审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成都610041) 【关键词】EGFR抑制剂;耐药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0#(2009)oi—0081—03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现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不论是单用还是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作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最终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产生耐药,限制了其长期疗效。因此,对其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阐明耐药机理、克服耐药以及研发新的抗肿瘤药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GFR抑制剂耐药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酪氨酸受体高表达,下游效应蛋白活化;非依赖于EGFR的血管生成增加;下游区介质活化,信号途径激活以及EGFR激酶区域特异性继发突变。现就EGFR抑制 对EFG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与IGF一1R受体增加有关【1J。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使用EFGR抑制剂时,可以诱导EGFR:IGF—lR异二聚体形成,IGF-IR及其下游的信号调节物活化,细胞凋亡减少,导致肿瘤细胞对EGFR耐药,而抑制IGF—lR受体表达可以预防或延缓对EGFR的耐药…2。另一项研究用人转化生长因子.acDNA(一种EGFR的配体)转染结肠癌细胞,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Ot的组成型表达以及它之后的EGFR激活,可导致下游的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丢失及Akt的激活,这又使得减少增殖、增加凋亡的异种移植物减少【3J。 剂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酪氨酸受体高表达,下游效应蛋白活化 2非依赖于EGFR的血管生成增加 细胞内存在许多转导增殖刺激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受体,包括EGF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受体(IGF一1R: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以及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其中,IGF—lR途径是相当重要的一条途径。 人IGF.IR是一种跨膜的酪氨酸蛋白受体,对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增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IGF-1R与其配体结合通过启动2条信号传递链:Ras/Raf/MEK/ERK和P13K/PKB/AKT,促进有丝分裂及细胞生长。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激酶)途径,在导致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方面至关重要,且常被成倍增加的致癌性因子(ras、raf、mos等)所激活。IGF—IR诱导肿瘤生长的另~个机制是P13激酶途径。另外,IGF-lR受体途径还与其他生长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收稿日期】2008—08—20;[修回日期】2008—09—24[作者简介】陈萍(1984一),女,四川遂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肿瘤多药耐药及其逆转。 【通讯作者】△侯梅,教授,E—m蚰:hotmall8@咖.COin 人体大部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病理条件下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肿瘤血管生成有别于生理条件下严格受控的血管形成过程(Vasculo-genesis)。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调节血管生成的最主要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而EGFR能调控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包括VEGF和bFGF【41。EGFR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EGFR活化从而下调肿瘤诱导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但肿瘤细胞具有较大的易变性,并且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不止一种,采用抗VEGF处理后,可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突变,分泌其它血管因子替代VEGF诱导内皮细胞生成血管,导致肿瘤耐药性的产生。Viloria.Petit等在动物体内培育出耐EGFR抑制剂的细胞株,体外分离培养后,耐药株对EGFR抑制剂非常敏感,而将耐药株注人动物体内却显示出较强的耐药性,他们的研究也提示了血管生成调控的改变可能会诱导肿瘤对EGFR抑制剂产生耐药【5|。

EGF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xx(EGF) 系于公元1962年由意大利女科学家Mantalcini教授和美国博士Cohen在实验中发现的,并因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生理奬与医学奬,是在小老鼠的颔下腺发现了一种可以促使新生小鼠眼睑早开,牙齿早萌的活性成分,而将这活性成分加入培养皮肤表皮细胞的基质后,发现可以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生长,因此将此活性成分命名为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中文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并证实这种活性蛋白具有免疫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并能加速表皮组织的新陈代谢,更新已老死及受损的细胞,原来人体器官和发肤的自我修补功能是由一组称为细胞因子(cytokines)的活性蛋白互相协调而成,而EGF是其中的一种因子。主要作用是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新细胞在皮肤中所占的比例,从而使皮肤变得年轻,微量的EGF可赋予衰老细胞全新的生命力,促使各种受损皮肤修复和再生,它还能刺激细胞外一些大分子(如透明质酸、糖蛋白等)的合成与分泌,滋润皮肤,是决定肌肤活力和健康的源泉。EGF 又被称为"美丽因子",人体EGF的含量决定着皮肤年轻的程度。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分子量约6000道顿,分子内有三对二硫键结构,因此对酸、热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很稳定。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与细胞表面的接受器结合后,刺激细胞产生一连串的细胞增殖与分化,正常细胞要增殖非有生长因子的刺激不可,皮肤的细胞需要生长因子的刺激来加速更新与再生。 EGF是一个相当特殊的3D结构,主要的动作是刺激纤维母细胞上的接受器,结合后,开始制造合成各类纤维和细胞间基质,它的重点在激化细胞的新生、活化纤维母细胞,也就是他会下达命令给细胞来执行生长胶原蛋白的工作,以激化细胞的在生,达到修复功能。EGF是一种酵素,可快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作用,提供细胞核信号,启动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对于受损肌肤的修护有强大活性。 EGF在美容方面的作用 1.嫩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