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验方

脾胃虚寒验方
脾胃虚寒验方

脾胃虚寒验方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主虚寒。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5、理中丸(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原方丸剂各用90克}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治: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作丸剂,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6、厚朴温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方》

方1: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各5g)干姜七分(2g)

方2:厚朴、陈皮各30g 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15g 干姜2g生姜3片(本方为研末为散,如作汤剂则用方1剂量)

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解】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楼

2.加减变化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7、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温里剂-温中祛寒)

炙甘草(君,二两,约6克)干姜(臣,一两半,约9克)附子(使,一枚,生用,破八片,约12克)

治:病危。本方乃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方。主治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本方具有抗休克、强心、升血压之作用,用治危症病人之少阴大寒者,少阴者,肾脉也。《南雅堂医案》云:少阴为病,内寒外热,腹痛下利清谷,四肢厥冷,恶寒不渴,拟用四逆汤主治。附子1枚(生用)、干姜1钱5分、炙甘草3钱。《伤寒论汇要分析》:苏某妻,30余岁。月经期间不慎冲水,夜间或发寒战,继即沉沉而睡,人事不省,脉微细欲绝,手足厥逆。此乃阴寒太盛,阳气大衰,气血凝滞之故,拟大剂四逆汤:炮附子25g,北干姜12g,炙甘草12g,水煎,分4次温服,每半小时灌服1次,此为重药缓服办法,如1剂顿服,恐有“脉暴击”之变。服全剂未完,四肢转温,脉回,清醒如初。此大剂量使用者,须辨证施治。

心肌梗塞治用

《伤寒论汤证论治》云:赵某某,男,58岁,农民。胸闷气短年余,服冠心苏合丸可缓解。突然心痛难忍,心神不安,冷汗出,四肢冰冷,神昏欲睡,面色赤,唇紫甲青,四肢逆冷,冷汗不止,下利,臭味不浓,舌质淡,脉微欲绝。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塞伴休克,中医诊为少阴病,当即针人中、内关,神渐有爽。急以回阳救逆:制附子18g,干姜10g,炙甘草25 g,肉桂3g,急煎,冷服。良久,四肢渐温,冷汗消,面色已复常态,口语已利,脉复渐有神。《天津医药通讯》(1972;11:1):在治疗的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23例并发休克,经治无一例死亡。其中亡阳型用四逆汤治疗。认为本方有升压、强心作用,如与生脉散等合用,可解决较长时间用升压药以后停药血压下降的问题。

高血压治用

《广西中医药》(1980;1:30):刘某,女,55岁,高血压病十余年,服滋潜清降药反剧。精神萎靡,步态蹒跚,面赤颧红,彻夜难寐,口干不渴,身着棉衣,四肢逆冷,大汗淋漓,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血压20.0/14.7kPa。证属阴盛格阳。拟四逆汤加味:熟附子9g,干姜6g,炙甘草6g,党参12g,龙骨12g。一剂后手足转温,仍心烦难寐。上方加黄连3g,服3剂,诸症悉除,渐能入睡,血压18.7/12.0kPa。

8、参附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世医得效方》卷六

方:人参12克炮附子9克

另方:人参附子(炮,去皮、脐) 青黛各15克

主治:病危。元气大亏,阳气暴脱,汗出粘冷,四肢不温,呼吸微弱,或上气喘急,或大便自利,或脐腹疼痛,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现用于心力衰竭见有上述症状者。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见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9、大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金匮要略》

川椒(6克)干姜(12克)人参(6克)

治:此方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症见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及胸脘,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迟者用之。

10、附子汤(温里剂-温经散寒)出自《金匮要略》

方:炮附子(12g) 茯苓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白术四两(12g) 芍药三两(9g)

主治:温经助阳,祛寒化湿。凡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但因风湿关节肿痛者,不宜用本方。

注明:附子汤与真武汤组成药物仅一味之差,均主治肾阳虚衰兼水湿泛溢之证。不同之处:附子汤重用附、术,并伍以人参,重在温补脾阳而祛寒湿;真武汤附、术半量,更佐生姜,重在温补肾阳而散水气。《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脾胃虚寒调理之饮食篇

脾胃虚寒调理之饮食篇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 其一、揉带脉。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俺这人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俺在给女儿捏了一阵子后,发现不如用手搓她的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她发热为止。所以俺在此提醒列位一句,世上之事凡事皆无定法,杀猪也可杀屁股,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杀脖子的。总之一句话,养生也好,做事也罢,凡事应先悟“道”,悟道之后再找“术”,万事不必过于拘泥!所以俺一看到有人问俺,诸如如何喝当归粉,梳理腋下应梳多少下等等,俺就直摇头!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女人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教你补脾有3招

女人脾胃虚寒怎么调理埤泰茶教你补脾有3招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机体必须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从饮食中吸引营养物质和精微以供机体的生命运动,保证气血的生成和功能的发挥,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机体机能的盛衰,从而影响人体衰老的进程。 简单来说,脾胃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只要它能保持正常运转,汽车才能驶动,假若动力不足,自然越开越慢,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身体的发动机调理到最好状态,这样才能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也能让衰老延缓到来。 现代女性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经常要熬夜,过度疲劳,容易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现脸色萎黄、嘴唇暗淡、舌苔较厚、指甲灰暗等症状。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养好脾胃是很重要的,告别脾虚,使机体真正获得脾脏的滋养,才可以拥有健康和美丽容颜。那么怎么补脾才能健脾又养颜呢? 第一招、与其他脏腑相同,脾脏的亏损也是由我们平时的不注意引起的,但也可以通过我们平日的某些好习惯进行保养。平时可以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芡实、山药。而当天气转凉,则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被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病,从而间接损害脾脏。另外,少吃寒凉食物和大量瓜果也十分重要,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而消化道不适的人则可以选择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 第二招、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因此不妨试着配合随草记的埤泰茶调理,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深层滋养脾脏以及改善脾胃虚寒所引起的疾病作用,由开水每天泡上一小袋茶包,让你轻松焕发朝气! 第三招、在食物的问题上,脾虚者一方面忌食性质寒凉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也应该列为禁忌。而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也应该少吃。另一方面,则应多吃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脾胃虚寒及调理

脾胃虚寒的人常常表现以下的症状: 1、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按喜暖,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则剧,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其痛时轻时重,数年不愈,严重者可兼呕血或便血,偏于气虚者,可见面色不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甚则兼见少腹坠胀,久泻不禁,脱肛。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或濡弱。 2、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3、饮食无味,不知饥饿,进食稍多则脘腹闷胀欲呕,脘腹隐痛或阵痛,喜暖畏寒,按之则舒,疲倦气短,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 4、腹中满胀,乍作乍止,乍轻乍重,喜暖喜按或进热饮、热食则舒,神疲乏力,纳榖呆滞,舌胖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迟。 对于以上脾胃虚寒的的症状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应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参考以下方剂:理中汤、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等加减。 在中医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症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 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閟,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理中汤症,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痛比前症为重。痛甚于胀是辨症要点。 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香砂养胃丸证:系脾胃虚弱,痰湿中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嗳气呕秽,胸中痞閟,或脘腹胀满、肠鸣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以胃脘隐隐作痛,大便时溏时泻,进油腻后加重,干呕泛酸为辨证要点。 上述四方,同治脾胃虚寒症,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症,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症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脾胃虚寒的治疗多数采用中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两种: 1、白酒烧鸡蛋治脾胃虚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 2、鲜姜、白糖治脾胃虚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另外,春季已经来临,天气越来越热,吃东西的时候“加块冰”是许多时尚男女的热衷选择―――喝冰啤、吃冰粥,蔬菜、水果、海鲜,全都扔到冰块里给“冰一

脾胃虚寒西医的治疗方法

脾胃虚寒西医的治疗方法 在中医看来脾胃虚寒,多数是由于平日里食用了太多凉性的食物,大便稀薄,加上平时过度的压力所造成的主要疾病,会引起四肢浮肿口腔溃疡,肠胃不消化和肾阳亏虚,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一般通过于中西医两种治疗,中医可通过食物治疗,而西医则是药物治疗,毕竟是药三分毒,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脾胃虚寒,西医中医的治疗方法。 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杜仲腰花:取杜仲、川断各15克,猪腰子1对,白酒25毫升,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加白糖、盐、酒;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烧热锅,倒入腰花速炒熟,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1次。 二、茴香炖煮肾:取小茴香20克,猪腰1对,葱、姜、盐、酒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腰(即猪肾)洗净后,在凹处剖一口子,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用白线缝合剖口后,放入锅内,加葱、姜、

酒、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后食用。 三、杞地山药粥:取生地黄20克,山药、杞果各50克,大米100克。制法:将生地黄切碎,山药捣碎,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 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每日1次。 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生活当中的脾胃虚寒,确实可以利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脾胃虚寒

痞满:先生对食入不化,得嗳则畅的痞满证,根据《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的启示,以及《张氏医通·腹满》所云:“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以脾胃虚寒立论,注意湿滞,选用附子、干姜、荜茇、吴萸之属以温中散寒,二陈汤化湿。如”张,女,早食,暮亦不能消,得噫与呕,即见舒畅,古人所称之胃寒,此症最吻合。炮附块、荜茇、淡干姜、橘皮、赤石脂(包)、淡吴萸、姜半夏、肉桂末、云茯苓、姜汁”。 寒凝气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说明胃脘之所以作痛,是由于肝木横逆,乘侮中土,气机阻遏不通而成。《景岳全书·心腹痛》云:“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又云:“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此三滞概括了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又论痛证之因云:”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张氏之言,符合于临床习见。先生治数年间胃痛作止无常,脘部拒按之寒凝气滞者,用附子配荜拨温胃,厚朴、杏仁、谷麦芽消食导滞,灵丑散消导行滞,通便止痛。如”闵,女,全症为胃脘痛,迄今数年,时作时辍,发则手不可近,而转动其痛尤剧。痛剧时拊其背部,则痛稍减。炮附块、杏仁泥、厚朴、赤石脂、荜拨、谷麦芽。另:灵丑散吞服”。灵丑散即五灵脂、黑丑等分研末,每服3~6g。 胸满少食不孕(三十二) 妇人有素性恬淡,饮食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泄,胸膈胀满,久不受孕。人以为赋禀之薄也,谁知是脾胃虚寒乎。夫脾胃之虚寒,原因心肾之虚寒耳。盖胃土非心火不能生,脾土非肾火不能化。心肾之火衰,则脾胃失生化之权,即不能消水谷以化精微矣。既不能化水谷之精微,自无津液以灌溉于胞胎之中,欲胞胎有温暖之气以养胚胎,必不可得。纵然受胎,而带脉无力,亦必堕落。此脾胃虚寒之咎,故无玉麟之毓也。治法可不急温补其脾胃乎?然脾之母原在肾之命门,胃之母原在心之包络。欲温脾胃,必须补二经之火。盖母旺子必不弱,母热子必不寒,此子病治母之义也。方用温土毓麟汤。 巴戟(一两,去心,酒浸)覆盆子(一两,酒浸蒸) 白术(五钱,土炒)人参(三钱) 怀山药(五钱,炒)神曲(一钱,炒) 水煎服。一月可以种子矣。此方之妙,温补脾胃而又兼补命门与心包络之火。药味不多,而四经并治。命门心包之火旺,则脾与胃无寒冷之虞。子母相顾,一家和合,自然饮食多而善化,气血旺而能任。带脉有力,不虞落胎,安有不玉麟之育哉! (少食不孕与胸满不思饮食有间。一补肾中之气.一补命门与心包络之火。药味不多.其君臣佐使之妙。宜细参之。) 资生肾气丸 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证,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白茯苓(三两)牡丹皮(一两)泽泻(一两)干山药(一两)车前子(一两)山茱萸(一两)牛膝(一两)肉桂(一两)附子(五钱)

脾胃虚寒者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注意 冬天吃什么好?饮食注意事项又有哪些? 1、平常出现容易燥热、手脚心发热等阴虚症状的人,此时就应该选择一些“甘寒”的食物。例如伴随着虚弱、食量变小、出现水肿的心血管病人在冬天的饮食就可以吃凉性的鸭肉,这样就可以起到进补改善身体虚弱的作用。 2、如果脾胃虚寒的人在秋末冬初的时候不适宜吃寒性食品,反而要多吃一些热性的食物,但是要注意不要进补过量,否则会让过多的热量积聚在体内,导致阳气外泄,破坏人体的内平衡。 3、在天气开始转冷的时候,人们可以将凉性食物和温性食物相互搭配来吃。凉性食物如兔肉、鸡肉、鸭肉、鸡蛋、海带、大白菜、芹菜、香蕉、苹果等,就可以搭配这温性食物一起吃。例如萝卜牛杂,就是典型的凉性搭配温性食物的菜式。萝卜味辛甘、性平、具有下气、消积、化痰的作用,与牛肉的“温燥”形成平衡,起到补气消食的作用。 4、天冷喝白开水对身体很有好处。不仅可以预防感冒、改善咽喉炎,而且还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和肾脏的排洗能力,帮助身体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

的免疫功能。同时还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塞。 5、冬天怕冷的人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含碘、含铁的食物。例如维生素A可以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而维生素B族有利于人体的正常代谢,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含碘、含铁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 茶疗养生 茶疗——指以茶作为单方或配伍其他中药组成复方,用来内服或外用,以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这是最书面的说法。众所周知,茶叶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自从茶被发现和利用以来,茶与茶疗一直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以茶作为单方或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用来内服或外用,以此作为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茶疗。 茶疗是关于用茶以及相关中草药或食物进行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学问,既保持了茶的特色和作用,又有茶本身所不具备的功效,可谓中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脾胃虚寒调理之功法篇

脾胃虚寒调理之功法篇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每天大便都基本成形了,而且也不再粘马桶了。 其一、揉带脉。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

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俺这人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俺在给女儿捏了一阵子后,发现不如用手搓她的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她发热为止。所以俺在此提醒列位一句,世上之事凡事皆无定法,杀

脾胃虚寒的辩证治疗

脾胃虚寒的辩证治疗 脾胃虚寒,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编辑本段症状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症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编辑本段治疗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汤,或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治脾胃虚寒3法 ①鲜姜、白糖治脾胃虚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 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②白酒烧鸡蛋治脾胃虚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 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③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 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

脾胃虚寒验方

脾胃虚寒验方 1、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厚朴12克(炙,去皮) 生姜9克(切) 半夏6克(洗) 甘草6克(炙) 人参3克 原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斤(洗) 甘草3两(炙) 人参1两 治: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脾满便难,脾实虚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主虚寒。亦用之治“发汗后腹满者”[1]。 2、附子粳米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制附子15克,半夏、甘草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15克 原方:附子一枚,半夏半斤,甘草2两,大枣10枚,粳米半斤。 治: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也。 3、小建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饴糖(30克)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 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理中汤(温里剂-温中祛寒)出自《伤寒论》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治:本方功效类同小建中汤。方原出自《伤寒论》,同名类方又有29首。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脾胃虚寒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6400435.html,/ 1 脾胃虚寒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中医名词,同脾阳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脾胃虚寒主要的症状是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阳虚寒症。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脾胃虚寒症,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症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316400435.html,/fx/2014/0806/188600.html

脾胃虚寒者

脾胃虚寒者 脾胃寒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同时喝养胃茶,让脾胃温暖起来,现在较为推崇的芝元古方楂脾cha,融合现代工艺,适用于脾胃虚寒人群饮用。 脾胃虚寒食疗方-胡椒猪肚汤 〖原料〗:胡椒12克,猪肚1个(约600克),蜜枣5枚。〖做法〗: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将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时,调味后,饮汤吃猪肚、蜜枣。〖功效〗:温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属脾胃虚寒者,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欲呕、四肢不温、形寒怕冷者。 治胃寒3法

生姜水 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 此外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 寒性胃痛忌食下列食物。 猕猴桃 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当忌。 甘蔗 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则不宜食。《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胃寒呕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 莼菜

调理脾胃虚寒十步法及灸法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不能伤了。伤了调理起来就会比较慢,而且很不容易。关于日常脾胃调理的一些方法,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调理脾胃——十步法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 另外,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2饭后慢慢走 道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3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4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方。 5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6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 了! 7跪膝法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方1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

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5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6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7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8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

治疗脾胃虚寒的十大中成药方

治疗脾胃虚寒的十大中成药方 经过酷夏高温的烘烤后,天气也慢慢凉爽下来,虽然天气凉爽下来了,可是人们的身体受到高温影响留下很多后遗症,很多人都会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其实治疗脾胃虚的方法有很多,中医药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下面就给大家推荐治疗脾胃虚寒的十大中成药方。 1、炙甘草汤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2、陈皮鸡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

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3、高梁甘蔗汁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4、肉桂红糖汁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5、小茴胡椒酒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6、猪肚粥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7、鲫鱼汤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

脾胃虚寒的调理方法

脾胃虚寒的调理方法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每天大便都基本成形了,而且也不再粘马桶了。 其一、揉带脉。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俺这人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俺在给女儿捏了一阵子后,发现不如用手搓她的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她发热为止。所以俺在此提醒列位一句,世上之事凡事皆无定法,杀猪也可杀屁股,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杀脖子的。总之一句话,养生也好,做事也罢,凡事应先悟“道”,悟道之后再找“术”,万事不必过于拘泥!所以俺一看到有人问俺,诸如如何喝当归粉,梳理腋下应梳多少下等等,俺就直摇头!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治疗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方1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5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腹痛。 方6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7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8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9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 方10 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腹痛。

改善脾胃虚寒的8个有效法

改善脾胃虚寒的8个有效法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不能伤了。伤了调理起来就会比较慢,而且很不容易。关于日常脾胃调理的一些方法,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方法 其一、揉带脉。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其二、爬山。 《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 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 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 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 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 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 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调理脾胃虚寒的方法

调理脾胃虚寒的方法 脾胃虚寒症状: 1、畏冷,很容易手脚冰凉,尤其是冬季; 2、舌苔较厚,有齿痕;肤色暗黄,缺乏红润与光泽;胖的较 虚,皮肤松弛,尤其是腹部,经常感觉无力;经血少,不 规律; 3、体重很难减轻,即便是吃的很少,仍然收效甚微,多吃一 点体重就会增长;经常出现饱胀感,不易消化…… 胃寒,是一种病症名,主要是指胃部受到了寒邪侵袭,或者因为在饮食方面不无规律,进食了生冷食物,导致出现胃痛,导致出现胃寒的最主要病因就是在饮食方面的不规律,经常不定时吃饭,或者冷热交替一起吃,特别在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导致人们精神上紧张,造成胃寒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胃寒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饮食要定量 首先当然是要注意饮食方面,需要定时定量,千万不要经常吃过冷过热或者冷热交替的食物,经常选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这样对于减轻胃部负担,减少胃病发病率是非常有效地。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另外尽量避免一些刺激性、辛辣性食物,例如酒精、咖啡、生的食物,也要避免一些过于硬酸辣咸的食物,尽量选择一些温和的,不会对胃部造成压力的食物。

三、戒烟 吸烟是对于胃粘膜一个非常大的伤害,不但会损害胃粘膜,还会阻碍胃粘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为此,吸烟一定要注意好,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酸碱平衡,当胃酸太多时,可以选择一些牛奶、豆浆来中和一下。 四、注意保暖 需要注意保暖,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对于胃部的保暖,更是要注意好,除此之外,可以选择一定的食疗来辅助治疗,例如茴香狗肉汤、高良姜粥,对于一些西瓜、猕猴桃等水果一定要注意好,这些都是性寒水果,胃寒患者一定不可使用。 相关食疗方法: 1,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可治脾胃虚寒,久泻,饮食减少. 2,鲢鱼一条去鳞,鳃及肠杂,切片,干姜6克,食盐适量,同煮熟食用,有温补脾胃之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症. 3,羊肉50克煮熟,加入豆腐200克,生姜15克,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月经不调,脾胃虚寒. 4,治老年人脾胃虚寒,反胃食少,呕吐清水,腹痛泄泻以及肺寒喘咳:鲜生姜10克切片,大枣5枚,粳米150克,同煮粥,适量油盐调味佐膳. 5,生姜粥:鲜生姜5-10克切片,大枣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暖脾养胃,祛风散寒功效,适用于病后或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