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活动方案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活动方案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活动方案

“让爱不再有缺憾,关爱单亲家庭学生”活动方案

1、时间:2013年12月16日下午二节课后

2、地点:三楼多媒体教室

3、组织:教务处

4、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

参加的学生:各班单亲家庭的学生

5、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活动,让这些单亲孩子感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关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和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努力克服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刻苦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6、活动内容:(1)学校涂校长讲话。

(2)学生代表发言。

(3)学生表演节目。

(4)团体游戏活动。

教务处

2013年12月9日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 德行为都存在很多问题,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班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帮助单亲 家庭孩子走出困境,使他们顺利成长,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一、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 为使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必须从分析其心理特点入手。 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在思想、心理、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上,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孤独、自卑 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新鲜 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精神。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封闭退缩, 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情绪苦闷。他们的这种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是百事通,是万能者, 是了不起的人。而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没有这种优越感,因而产生自 卑感。生活的不顺导致他们上课时情绪很难调动起来,反应也没有其他同学强烈,课后言语 较少,极少参与同学们的活动,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失落感很强。 2.疑虑、敏感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褒贬不理不睬,但对涉及自身的一些 问题又相当敏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爱说谎话,有时又表现得自尊心特强,受不了外界 的任何意外刺激,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尊重关爱。在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 况下,情绪波动明显,对自己灰心失望,无精打采,心情抑郁,严重的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或行为。 3.逆反心理和反向行为 有的单亲家庭学生因为觉得父母离异很不光彩,再加上受到同学的歧视,就会慢慢地对父母、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尤其是当重新组合的家庭里有偏心的现象出现时,就会产生更大的逆 反心理,比如不愿同父母谈话,执意不听父母的忠言劝告,一味地与父母对着干,甚至产生 对父母的报复心。有时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有些同学把不满压抑在自己的心头,但压抑过久,超过了心理承受的临界点时,反而会 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在教室里最安静的时候突然大叫,或搞恶作剧作 弄他人,或在活动中过分显示自己,想以此吸引他人的注意,存在严重的人格裂变倾向。 二、采取的教育策略 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单亲家庭幼儿的特点,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选择适合学 生特点的方法进行教育,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1.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进行教育 如同治病,教师如同医生。好的医生治病应是一人一方,而不是千人一方。因而在摸清学生 家庭背景详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因人制宜的办法制定出具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达到教育 效果的关键。孤僻、冷漠型的孩子大多处在单亲离异家庭,我们应该视之为子女,当他们的 父母亲,从学习、生活上主动关心爱护他们,充当他们家庭的一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用 和风细雨的工作方法,滋润他们的心田。还要从他们父母身上着手,通过家访,端正其父母 对待孩子的态度,说明不论后父后母都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都有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教

班主任如何关爱单亲家庭的几个方法

班主任如何关爱单亲家庭的几个方法 一、了解有哪些是单亲的学生 从入班起就开始了解这类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从其他学生那里得知。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跟科任老师说明,让他们与班主任一起关注这些学生。对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出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的情况。 二、用爱心去化解他们心中的压抑 对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容易受伤的就是他们的心灵。只要我们班主任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就可能会让他们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在这个班级过得快乐。 三、用友情弥补亲情 学生每天与自己的同学所处的时间是最长的,那么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与所生活的班集体以及与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有良好班风的班级中,单亲家庭学生就会感觉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 另外,班干部是班主任非常好的助手,教育和帮助这些单亲子女离不开班干部。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就是单亲家的孩子,她做事很认真,积极负责,而且她的语文成绩也很好,很多学生都挺佩服她的。但是有一次她也犯错了,不想念书了。由于她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母亲在她刚出生时就离开了她,她一直与她的爷爷住在一起,她爷爷说什么她也不听。后来我通过我们班的学生与她聊QQ,在学生们的深

情劝说下,她选择了回来,这仅仅与她不想念书的想法相隔半天。由此可见,这些单亲孩子还是向往集体生活的。 四、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消除自卑 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他们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如安排值勤、担任科代表、主持班内事务等等,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我班单亲家庭子女中有个男生,在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他的父亲经常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他。因此,他养成了上网吧的习惯。他上课打瞌睡,学习习惯差,作业也经常不完成或字迹潦草,成绩一踏糊涂。而他的父亲对此除了批评还是批评,甚至对他讲只要他把高中上完就行了,结果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我除了在生活上关心他外,还安排班上的一些任务给他。每天的课表由他写在黑板上,讲台脏了由他来整理,慢慢的,他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欣赏,渐渐的,他上课也能主动学习了,连学生都感觉他变了,特别是小高考他也顺利通过了。 “委以重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克服自卑感,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五、教育他们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有一位学生的父母正在闹离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摘要】很多单亲学生的教育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这些孩子的成长必须被学校、社会所重视,我校通过一些特色活动、追求实效德育,引导单亲家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单亲学生教育;德育教育;实效德育 继“单身贵族”之后,“单亲家庭”又成为一个流行词汇。据中国妇联统计,在中国离婚家庭中,约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对这部分人中的学生进行教育将是学校德育教育、实效德育的一个重点。 一、特色创新工作的开展 (1)以专题班会及表演的形式跟广大学生家长充分接触,加强学校、家长、孩子的三边活动。具体实施:活动一:召开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学校、社区、家长、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有针对性题材的表演、才艺展示、互动游戏、心语星愿等,渲染情感氛围,让三方充分互动,拉近多边关系。 活动二:召开“爱的承诺”签约仪式,召集单亲学生亲生父母一同到校,首先通过观看视频渲染气氛,然后通过学

校、社区的呼吁,公安部门的义务要求进行签约,签约内容主要包括爱的承诺、父母的权利义务方面。增强家长的责任心,单亲“不单情”。 (2)以学校德育特色《家校联系本》及《德行考核》工作为依托,加强家校联系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具体实施:学校每天通过《家校联系本》工作积极的与家长交流信息,并且通过家校联系本上的10大常规行为自评栏目严格的约束学生,学生自评打分,教师监督检查。此外,家校联系本设置了每天与家长聊天、每天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栏目,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感恩心态。 《德行考核》工作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全校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德行考核手册,对学生德行进行考核,考核分数每月一统计公示,分数与其他主科成绩一样,期末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3)以家校互动日为纽带,使所有任课教师都加入到此项活动中来。具体实施:每个月由班主任发邀请函,请部分家长到校,与学年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 (4)建立班主任杂记,通过工作记录进行反思,拓宽管理思路,追求实效德育。具体实施:学校统一制定杂记手册,主要内容如下:个别生的教育、学优生的提拔、中等生的提高、学差生的进步、易辍生的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浅谈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时间:2011-10-12 11:57:10 来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者:仲秀红付辉 浅谈学校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 仲秀红付辉 (嘉峪关市胜利路小学甘肃嘉峪关735100)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异或其他变故形成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目前学校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比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成绩、品德行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学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应引起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师应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发展,了解他们的特点,并施以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顺利成长。 一、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 第一,失落、自卑 这一点大多体现在女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身上。这些学生常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兴趣明显减退,不仅对学校、社会中的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提不起精神。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封闭退缩,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情绪苦闷。他们的这种退缩往往出于自卑和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帮助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了不起的人。而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没有这种优越感,同时,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件不光彩的事,因而产生自卑感。生活的不顺导致他们上课时情绪很难调动起来,反应也没有其他同学强烈,课后言语较少,极少参与同学们的活动,整天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失落感很强。 第二,疑虑、敏感 有些单亲家庭学生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褒贬不理不睬,但对涉及自身的一些问题又相当敏感,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爱说谎话,有时又表现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王化胜 青州市弥河初中

特别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一些经历了家庭裂变的后进生,心理缺陷十分明显,往往表现为冷漠、孤僻、放纵、任性等。他们很容易采取自暴自弃等极端的人生方式,如离家出走,甚至犯罪。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后进生犯罪70%以上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因此,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后进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也应当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成长教育。 有这样一个案例:15岁的少年满某,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父母离婚、母亲再婚。继父对他非打即骂,他从未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因此经常夜不归宿。不幸的家庭使他自卑感很强,致使他在校无心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很差。因此,老师看不起他,同学冷落他,初一后他就辍学了。他开始游荡在社会上,经常光顾游戏厅、录像厅,在那里结识了许多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用满某自己的话说:在游戏厅里玩游戏的孩子有的不太好,我就是在游戏厅里学会了抽烟、打架,直至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进了监狱。 在这个案例中,家庭的分裂和错误的教育方法是满某走上歧途的开始,而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过早地步入社会,又进一步把他推上了犯罪的深渊。学校对于满某这样失去家庭温暖、心理上很自卑的学生,不仅没有采取适当的关怀和教育措施,反而歧视,导致该生辍学。辍学后的满某闲散在社会上无人管理、无人教育,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成了他的栖息之处,而这些场所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使他受到了不良影响,因而走上犯罪道路就是难免的了。 学校对于离异家庭的学生,主要是情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如通

过各种主题班会、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等有益的集体活动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摆脱消极卑微的个人情感体验。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对待这些心灵受到伤害的学生,经常与这些学生谈心,使他们懂得家庭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但人生的道路却可以选择,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当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融于集体之中,与集体一道前进。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摘要】一个人要想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儿 童来说,他们缺少来自父亲或者母亲的关爱,很可能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本 文首先分析了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然后针对如何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 理辅导工作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04-01 前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要比普通儿童经历更多的磨难,在心理上也会承受一些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如果单亲家庭儿童在成长的过 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得不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及时疏导,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上的缺陷。因此,加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态 单亲家庭的儿童长期生活在破碎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在性格上比 较敏感、脆弱。与普通家庭的儿童相比,他们成熟的要更早,但是,他们这种成熟状态是一 种不健康的成熟状态。比如,他们在看待事物时的态度常常很固执、片面,他们害怕与别人 相处,而且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因为长期处于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这些儿童的 性格常常比较封闭、自卑,还有一些儿童会表现出叛逆甚至扭曲的心理,做出一些违法乱纪 的事情,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单亲家庭的儿童会有一种父母背叛自己的意识,他们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1]。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在遇到委屈的事情时无人诉说,于是他们在自己的主观世界理构建了一个自我世界,他们常常需要通过游戏或者其他对身心 发展不利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逐渐形成消沉的心态。另外,单亲家庭儿童常常处 于一种不安和焦虑的状态中,他们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家庭,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们的思想意识也会变得不健全。同时,单亲家庭儿童往往缺少安全感,他们具有更加丰富 却孤独的内心世界。 二、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 (一)在班级生活中抚慰伤痕 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内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单亲 家庭的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应该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消除单亲家庭 儿童与同学之间的隔阂,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班集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同伴的关爱 对于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创造更多与同学 交流的机会[2]。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 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忘掉生活中的不愉快。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单 亲家庭儿童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篮球比赛,让他们通过与 同学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来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单亲家庭儿童在心灵上得到慰藉。 (二)在教师的关爱里淡化创伤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单亲家庭的儿童来说,他 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健全的爱,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温暖学生的内心。在 学生的眼里,教师和父母一样,都是自己的长辈,他们在内心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单亲家庭儿童的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3]。当学生遇到问 题时,教师要及时的为他们进行排解和疏导,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尊重和关爱,使他们能够快速的 从孤单和伤痛中恢复过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 的进步,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长 处的平台,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班级内的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互相之间团结友爱,不能对单亲家庭的同学有嘲笑或者戏弄的行为,使单亲家庭儿童感受到 来自班集体的温暖,回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生活中,家庭闹“地震”、“后院”“着火”屡见不鲜,其后果是导致家庭的解体,父母分道扬镳造成一个个健全的家庭。儿童心理学家查索克说:“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离婚率逐年上升,而孩子在3—15岁期间,尤其是监护孩子的一方,处于对孩子的考虑,再婚比较难,成家的比较少,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逐年增多。单亲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和周围单亲家庭孩子的情况,就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及教育进行一些粗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分析 据统计,我班就有8名。这些单亲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大多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而影响其健康成长。掌握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及产生一些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对辩证施教,加强管理和教育,促其健康成长,很有必要。 单亲儿童自身的心理比较复杂。一个家庭解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必定是孩子,一般又以学龄前期(3—6岁)到青春期(15岁)的孩子受影响最大。一个在备受父母关爱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突然间失去(死亡)或离去父母,孩子会在心理上有一段混乱期,在行为、态度、气质等方面随之会发生许多变化。 单亲家庭生活的儿童心理障碍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抑郁;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伙伴相处不好,攻击性、破坏性和捣乱行为比较严重。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儿童在失去双亲中的一方时,一段时间里,有强烈的恐惧、愤怒和羞愧、自卑感;近一半的儿童出现厌食、哭闹等不良行为反应,有的甚至对他人怀有敌意,或是有攻击性,有的怀有戒备心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因而变得异常冷漠,凡事无动于衷。有的儿童在受到父亲或母亲不良情绪影响之后,会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有时感到孤独无助,生怕别人取笑他(她),久而久之,有的心理发生畸形,没有长大成人反先走上犯罪的道路。在我曾经带过的班级里,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常常为一件小事而打架吵闹,有的甚至偷拿、损坏同学的东西而宣泄心中的不满。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倾向如不及时地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出现偏差,轻者表现为孤独、固执和不合群,如:我班有个女孩的家庭里,在一个学期里既然换了六个保姆,在谈心中得知每次都是因为她不满意而炒保姆鱿鱼的,重者会对别人产生忌妒和仇恨,或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不良心态。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秩序性的连续过程,身体器官的发育也有一定的秩序。在3—15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成长中往往会有几个生理上、心理上的转折期,无论在哪个时期父母不幸离异或意外伤亡,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 1.单亲前期潜在的因素。有的家庭在成为单亲家庭以前,就潜在着一种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紧张气氛,有的父母经常打架、吵闹、相互挖苦、讽刺、辱骂,有的夫妻在受到挫折时迁怒于孩子。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儿童从2岁起便能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儿童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儿童在家庭中感到愉快和安全,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工作方案

关爱单亲家庭学生 苏州市姑胥小学陈梦霞 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单亲家庭学生也越来愈多。儿童时期正是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父母和睦相处,并给孩子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就容易使儿童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而父母离异,往往会祸及子女,使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这样的孩子大多具有攻击性、行为怪异、感到孤单等等,因为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享受不到完整的爱。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我们班就有两个单亲家庭的案例。而我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后,酌情进行教育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一些错误行为也得到及时纠正。 案例一: 学生Z在一年级刚入学时,十分活泼,但是注意力不太集中。刚学拼音时,她是全班同学中学得最不好的一个,因此我每天都将她留下来为她单独补课,后来从她奶奶那得知,她父母很早就离婚了,妈妈在乡下,她由爸爸抚养。而爸爸是个出租车司机,工作较忙,没有时间管她的学习,平时都由奶奶照顾。奶奶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督促她的学习。在与奶奶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奶奶对她很溺爱,她在衣食方面的要求都满足她,而对于她的学习跟不上的情况,奶奶只是以粗暴的打骂来处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这个孩子做任何事都很不认真、不用心,总觉得凡事都由奶奶善后。根据她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对策: 1、加强辅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在单独辅导她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东西很快,但由于没有家长在边上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她学习十分马虎,成绩落后。在每次单独辅导时,我观察到她读完一个拼音马上就会用小心翼翼的眼神看着我,对自己很没信心,也可以看出她十分缺乏安全感,怕自己做错了被批评。我就跟她沟通,让她了解只要自己认真跟着老师在学,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而在她读正确时,我及时的表扬她,鼓励她,让她了解学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她也可以做得很好。 2、与家长多联系,共同商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这位同学十分贪玩,偶尔会出现说谎、拖拉作业的情况。有一阶段严重到一上学就说自己肚子疼,哭着不愿意到学校。而她每次都肚子疼的那天,总有作业是没有按时完成的。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以离婚来解决夫妻关系的不和,尽管这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对他们的子女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而言,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对这些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也自然不同,要想教育他们,首先必须真正了解他们。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著名心理学家下帕金斯曾形象地把家庭喻为“制造人格的工厂”。家庭的教态、育人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生活、社会地位地子女的心理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正由于不同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况。家庭离异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现例举几种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 1、低情绪,失信心 有些生活在离异家庭里的学生,认为自己像只无“巢”的鸟,从此美满的现实生活与美好的理想都成“泡沫”。于是内心十分苦闷、沮丧、悲观、情绪低落,没有了正常学生的那份热情,丧失了一切信心。 2、放荡不羁,与恶为伍 这种学生出自放任自流型与无力管束的离异家庭为多。虽是个别,但影响大,校纪校规观念淡薄,常违纪又屡教不改,言行损害班级荣誉。课外喜欢三个一伙、四个一群地东游西逛,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搞得火热,干些有损社会公德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不思进步,虚度光阴 这种学生以放任自流家庭为多。家庭裂变解体后,一方面他觉得前途渺茫,学习上没有奋斗目标,丧失了上进心;另一方面家长对其也不负责任,又不作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使这类学生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学习得过且过,成绩由原来的中上直线下降。 4、贪安逸,图享受 这类学生以溺爱型或经济收入高的离异家庭(单母)为多。对孩子过分宠爱,百依百顺,无原则地满足他(她)的物质要求,使他(她)滋生了享乐思想,成了“小皇帝”。 除以上几种心理状态外,还有综合性的,即几种心理状态夹杂、成交叉性的,形成较复杂的心理。另外,有的离异家庭中由于家长教育得法,督促、引导正确,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沈荡中学姚培坤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学校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适时的和适度的心理辅导。 现在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树立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对人生和未来的追求和奋斗,以便使他们能健康成长,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 小H(请允许我隐去她的名字,用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称谓),女,16岁,独生子女,离异型家庭。个子瘦小,行为迟钝,智力反

应也很一般。上课不敢发言,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做任何事都显得信心不足。 在对她进行家访以后,了解到小H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居住。母亲有一男友同住,周末有父亲接去住,孩子的学习,生活主要有母亲来管。但事实上母亲没有很好地负起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孩子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备忘录经常没人签名。多次跟她家长联络,均无回音。在备忘录上留言,也无法见到小H家长的踪影。后经多次催促小H,母亲才来了一张回条,声称工作忙,连孩子的晚饭也常常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关心她的学业了,没空到学校来联系。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造成小H性格和学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家庭。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家庭生活不稳定,学业上无人督促帮助,造成学业方面的问题成堆,学习成绩差,以至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导致小H不敢与同学交往,变得更加自卑,更加孤僻胆小。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艰辛,在生活中,她无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无能的信念。 了解了小H的情况以后,我深深地震动了。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家庭,没有母亲关爱的女孩会怎样成长,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将怎样面对她今后的人生。我对自己说,我一定

班主任如何关爱单亲家庭的学生

班主任如何关爱单亲家庭的学生 单亲家庭是父母一方亡故或离异的家庭,单亲子女指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单亲家庭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教育形成缺陷,单亲子女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儿童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被同学接纳程度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均明显较差,在品德、性格、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明显较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可悲的是他们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单亲学生的增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 一、了解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 单亲家庭的学生或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下面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 1、自卑型: 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2、孤独型: 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活动。 3、渺茫型: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就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 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跟科任老师说明,由他们帮助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用爱心抚慰创伤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为此我们跟学生打交道最多的班主任就要让他们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班主任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带他们出去游玩等。还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去玩,以真情来感动他们。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通过一系列活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 导案例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国民固有的婚姻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这种反传统的新潮思想使得离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单亲家庭孩子的数量已成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也是滋生问题学生的温床。 家是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家庭的破裂、残缺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的问题。因此,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基本资料 姓名:小L 性别:女年龄:15岁 外形特征:体型壮实,身高168cm,体重90kg,无生理缺陷,视力正常。爱好上网,逛街。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小L在小学三年级时经受家庭离异变故,经法院判定,随母亲生活。母亲40岁,是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月收入1800左右,无其他经济来源。小L与父亲有强烈的敌对情绪,其父属无业人士,无经济来源,且有入狱经历,故无力支付每月的抚养费。 小L母亲因为工作性质,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且闲暇时间爱好麻将,忽视孩子心理成长,使得她心理叛逆,不服家长管束。她母亲为弥补离婚对女儿的愧疚心理,对其百般宠爱,缺乏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小L的舅舅也曾经是工读学校学生,进入社会后仍有不良行为,先后入狱多次。她因其舅舅,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并得到“庇护”,同学不敢招惹她,人称“金刚”。 2、受教育情况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龙塘乡中心学校封进军 关键词:离异表现影响原因教育方法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本校离异家庭学生的问卷调查,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家庭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影响,然后从五个方面具体详细的论述了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当今社会,离婚现象日益普遍,有社会学专家统计: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的离婚率以每年二百万对的速度递增。日益上升的离婚率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异子女的教育问题便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孩子是家庭与婚姻的产物。家庭离异对子女心理的负面影响已日趋严峻,并对这些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学习以及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如果引导不当,极有可能使他们未来的人生滑向深渊。因此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那如何引导和教育好离异家庭子女,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本人结合本校实际,从微观的角度,对离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谈一点体会和心得。请同行不吝赐教。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中29名离异家庭子女和部分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个案分析法。 二、调查内容分析 1、离异家庭学生人数在全校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的调查 ○1、单亲家庭学生人数占学校学生人数的6.7%;○2、各校各班人数分布不均,最多者竞占总人数的16%以上;○3、99%的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2、父母离异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 离异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94%的离异家庭子女知道父母离婚后自己感到愤怒、痛苦,极易产生恐惧、羞愧和攻击性行为;96%的学生对父母离婚感到不理解,认为父母自私。离婚子女一般都有情绪低落、烦躁、冷漠、孤独、受压抑的特征。例如:一名班主任介绍,在开“感谢父母”的主题班会课上,班里一名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离异家庭学生,整节课始终低着头,表情很冷漠和痛苦。92%的离异家庭学生在父母离异后,在集体活动中胆怯、懦弱、有自卑心理,生怕同学看不起自己。父母在离异过程中,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受刺激,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父母离异后,孩子缺少父母一方的关怀照顾,深感压力大。父母再婚后,有些学生不习惯新的家庭,背上包袱,学习精力分散;98℅离异家庭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正如上面所说的,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孩子大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率会大大降低。对离异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致观察,了解心理特征,把握教育契机 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家庭变化感受不一,但都是一个被迫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1)愤怒、痛苦阶段。父母离异初期,孩子表现为极度失望,想哭,心情烦躁,成绩下降,对朋友具有攻击性。 (2)盲目或麻木阶段。孩子对什么都无所谓,做错事不感到羞愧,处于一种莫名的“亢进”状态。 (3)流动出走阶段。孩子往往行踪不定,到处乱走,最显著的特征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处于上满弦的状态,这是一种近乎癫狂的时期,孩子的注意力高度分散,心理负担过重,如果在这阶段再遭受打击,将产生严重后果。 (4)终日忙碌,足不出户阶段。孩子常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最害怕外界提到他父母离婚的事,精神很紧张。 (5)渴望、思索阶段。孩子渴望得到朋友,希望有人陪伴他战胜困难。同时,他们会设法了解父母离婚的原因,心理上趋于早熟。 (6)获得新生阶段。在经历了上述几个阶段以后,心理上得到了新的平衡,恢复了原来的兴趣,又重新有了生活目标。 父母离异,使得子女经历着痛苦、复杂、漫长的感情磨砺。在1~4阶段中,孩子需要关心、爱抚、帮助,在5~6阶段中,除了继续需要关心、爱抚外,还需要悉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困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情感特点,因“段”施教,把握最佳教育契机,把父母离异给他的心理、学习、品德、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保证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及人身安全。 2.给予关爱和情感补偿,培养健康心理 “师者父母心”。教师要给单亲学生更多的爱抚,在衣、食、住、行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尽量补偿他们失去的亲情,使他们不受歧视和冷落而感到处处有温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消除其自卑感、孤独感;注意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并创设机会,让他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积极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激发单亲家庭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抑郁情绪;细心发现他们的特长,加以积极引导,并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取得好成绩。当他们有了兴趣爱好,有了追求目标,就会淡化消极情感,产生愉悦情绪,陶冶性情,获得健康发展。 3.树立信心,正视挫折,培养顽强的意志力 单亲学生失去了父亲或母亲,生活的信心受挫。而信心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之一。对于单亲学生,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对生活、人生的信心。多给这些学生讲一些名人故事,如面临失学挫折而奋发成材的爱迪生、高尔基,笑对挫折的毛泽东、周恩来,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通过这些故事告诉单亲的学生,卓越人才的成长必先经过意志磨练的过程,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现实,正视挫折。通过一些专题活动,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从困难挫折中领会人生的真谛,培养他们奋发图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意志力。 4.亲近家长,加强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 学校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分析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6520136.html,2010-8-30 9:57 王玉兰>>进入论坛 内容提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的一般方法是不够的,教师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更新观念,改变行为,是做好转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工作保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一个案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分析和辅导。说明教师更应该下功夫去设计与学生交往,处理问题,改变学生不良习惯与行为的教育方法,措施,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健康情绪诚实倔强措施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的一般方法是不够的,还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是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分析和辅导。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孙XX 性别:女年龄:10岁籍贯:广东班级:三(4)班 家庭住址:南海市桂城兴业新村C4华箢604 二、问题行为概述 (1)行为方面: ①学习成绩差,经常拖拉作业,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②经常说谎,为人不诚实。 ③对同学无礼貌。 ④脾气倔强,经不起批评。 ⑤做事懒散,每天上学总是不能和大家按时到校。 ⑥班主任找其谈话,态度一般,总不吭声,不正面抵触,对科任老师的批评教育总不服气,且对老师的爱憎表现过分了些。

(2)学习方面: 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高兴时喜欢与同学讲话,影响周围同学学习。 ②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常欠交作业,经常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 (3)性格方面: 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散漫任性;有时情绪好起来会帮助别人;爱发脾气;有缺点或错误难以承认,对别人的指出千方百计找理由狡辩,说别人的不是,把所有的错误和责任都强加在别人身上。 三、个案生活背景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母:中年、离异,姐姐未完成初中学业休学在家。 2、母亲整天忙于生意,无时间管教孩子。 3、家庭教育的意识相当淡薄,平时只顾忙着挣钱,对孩子物质上的需要求尽量满足,但几乎是没有时间与她谈心,有时处理问题时态度粗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之间几乎成为陌路人。 4、母亲与她沟通不足造成拒学心理加上母亲文化水平低,看不懂孩子的作业, 给了她有机可乘。 5、对她的教育不得法。平时对她百依百顺,造成了她脾气任性,而有时又为了种种事情,对她要么就是管不了,要么就是大打出手。 6、由于她脾气倔强,任性,家长管不了,使她养成了种种不良的习惯,性格和行为,学习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再加上自己贪玩,最后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脾气倔强,任性。 四、教育措施

用关爱的心教育单亲家庭学生

用关爱的心教育单亲家庭学生 沂源县韩旺中心学校孟凡叶家是爱的港湾,是教育的先天土壤,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温暖的家庭和父母的关爱下由呀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加上车祸、疾病等非自然死亡因素,一批学生的家庭不再完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不少单亲家庭的学生,受家庭不良影响和学校教育不当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产生心理异常,行为表现让人难以理解,形成所谓的“后进生”或“”特殊群体。这类学生往往衣着不整洁或者奇装异服,不讲卫生,易冲动好幻想,经常逃学,深夜不归,甚至于数天不归家在外流浪,剐小同学的钱物,经常毁坏公共财物,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书籍、文具也不爱惜,经常损坏或丢失,对生活、学习玩世不恭,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复杂的新问题。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性格怪癖,不善于与他人友善交往,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成为学校里“独特的一道风景”,。单亲家庭子女也是社会和祖国的未来,随着数量的上升,做好这部分孩子的教育工作已经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应多给单亲家庭子女一点理解和关爱。 1、用理解和关爱的心去认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特殊性。单亲家庭是残缺的家庭,其子女享受不到完善的爱和系统的教育,作为教师要带着理解和关爱的心去对待他们,做他们的工作,联系实际,力争工作的实效性,为祖国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守纪律、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用理解和关爱的态度去了解单亲家庭子女,做到因材施教。要对单亲家庭子女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和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象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3、用关爱和理解来实现单亲家庭子女“家庭爱的弥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老师怎样关爱单亲家庭子女?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生下来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

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一个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案例 一、案例 马晓,在我班里是一个性格内向行为怪异的女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内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也独来独往。她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 长期得不到友谊和温暖,使马晓更加内向,更加孤独,也更加我行我素。一天到晚,她不是坐在位置上闷闷不乐,就是看着窗外发呆,慢慢的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屑一顾了。有一次,她竟与一个男生打了起来,而且伶牙俐齿毫不怯懦。我发现后,对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并从同学们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进行了一次家访,了解造成她这样孤僻犀利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从其他老师和学生那里掌握了更多有关马晓的信息,通过了解,我发现造成马晓“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的原因,但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 马晓是个独生女,在她两岁的时候她父母就离婚了,而她爸爸因此患上了抑郁症,并且越来越严重,后来连抚养她的能力也没有了。她就跟着婶婶生活,有时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婶婶家有自己的孩子,对她照顾有限,而奶奶又一味的溺爱,有时爸爸看见她,就表现出惊喜,让她感到害怕,同时,让她感到深深地自卑。父亲没文化,很少也不能与女儿进行过正常的心理沟通,婶婶有心关心她,但是孩

子多,经济压力大,而且时常要外出打工,奶奶对孙女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马晓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得不到关爱理解,成长中的烦恼也无人诉说,慢慢养成了孤僻,自卑,我行我素的性格。 三、教育策略 (1)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马晓这样的学生仅仅依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了解了她的家庭状况后,并分别和她父亲奶奶和婶婶进行了沟通。我发现她奶奶年事较高,不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我就和她婶婶沟通,希望她能多点时间关注关注这个不幸的孩子,给她一个人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她打开心扉,没想到马晓的婶婶很是深明大义,十分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表示不再外出打工,在家里干点零活,争取多陪陪孩子,这为我的学校教育工作打好了后方基础。 我和马晓进行过多次深入地交流。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悟性高于其他学生,而且知识面较广,非常喜欢读书,爱好写作,画画。凭着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我能跟她做较深入的交流,谈我们共同读过的书,谈理想,写读书笔记,然后我给她指导,我写的一些随笔也给她看,并且把她喜欢看的书借给她看,若有疑难,我便和她一起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在答疑解惑中师生共同学习,也融洽了彼此的关系,提高了她求知的热情,主要是她不再封闭自己,有时候也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其他同学看我们在一起谈文学,也参与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