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指6m以上的挡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如何科学地、合理地选择挡土墙的结构形式,是挡土墙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稳定,因此,体积、重量都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太高,它耗费材料多,也不经济。当地基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应当首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内配以少量的钢筋,墙高在6m 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经济效益明显。

重力式挡土墙的尺寸随墙型和墙高而变。重力式挡土墙墙面胸坡和墙背的背坡一般选用1:0.2~1:0.3,仰斜墙背坡度愈缓,土压力愈小。但为避免施工困难及本身的稳定,墙背坡不小于1:0.25,墙面尽量与墙背平行。

对于垂直墙,当地面坡度较陡时,墙面坡度可有1:0.05~1:0.2,对于中、高挡土墙,地形平坦时,墙面坡度可较缓,但不宜缓于1:0.4。

采用混凝土块和石砌体的挡土墙,墙顶宽不宜小于0.4m;整体灌注的混凝土挡土墙,墙顶宽不应小于0.2m;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顶不应小于0.2m。通常顶宽约为H/12,而墙底宽约为(0.5~0.7)H,应根据计算最后决定墙底宽。

当墙身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基底压应力往往是控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地基压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可在墙底加设墙趾台阶。加设墙趾台阶时挡土墙抗倾覆稳定也有利。墙趾的高度与宽度比,应按圬工(砌体)的刚性角确定,要求墙趾台阶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θ(图6—3),对于石砌圬工不大

于35°,对于混凝土圬工不大于45°。一般墙趾的宽度不大于墙高的二十分之一,也不应小于0.1m。墙趾高应按刚性角定,但不宜小于0.4m。

墙体材料:挡土墙墙身及基础,采用混凝土不低于C15,采用砌石、石料的抗压强度一般不小于MU30,寒冷及地震区,石料的重度不小于20kN/m3,经25次冻融循环,应无明显破损。挡土墙高小于6m砂浆采用M5;超过6m高时宜采用M7.5,在寒冷及地震地区应选用M10。

1 常见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与墙正面结构形态

1.1 挡土墙墙背结构形态

重力式挡土墙可按墙背的坡度分为仰斜式、垂直式与俯斜式3种形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目前工程上应用较多的有库伦理论和朗肯理论,但郎肯理论假定墙背和填土间没有摩擦力,即设墙摩擦角d=0,计算得出的主动土压力偏大,设计偏于保守,可以认为朗肯理论是库伦理论中的一种特例。库伦理论揭示了挡墙内各种受力因素的规律,即墙摩擦角、墙背仰斜角及填土表面倾角越小,产生的主动压力越小,反之,主动土压力就越大。据此可知仰斜式墙背所产生的主动压力最小,俯斜式最大,垂直式介于两者之间。当然,不能单凭主动土压力的大小来选择挡墙形式,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如挡土墙建造时需要挖方,因仰斜式墙背可与开挖临时边坡结合,施工方便,而俯斜式须在墙背回填土,因此仰斜式比较合理;反之,如墙背需回填土则宜采用俯斜式和垂直式,使填土易于夯实。

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有一些特定条件(如水流等)的限制,实际运用中常采用俯斜式挡墙,并且一般把挡土墙的下部做成底板形式,底板有利于其稳定性,

从而可相应减小挡土墙的结构尺寸,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1.2挡土墙的正面结构形态

挡土墙就正面形态而言可分为挡墙外墙垂直与仰斜两种。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外墙面垂直的挡墙基底压力大,稳定性较差,而外墙面仰斜的则要好些。因此在公路挡土墙中普遍采用的是外墙面仰斜的挡土墙。但是用于城市市政建设中的挡土墙是以外墙面垂直居多,这是因为:

①墙面垂直形式挡土墙占地面积小,节约宝贵的城市用地,相对来讲更经济;

②外墙面垂直的挡墙在外观上与周围城市建筑物更显得和谐统一;

③在水闸、船闸闸室岸墙以及其他一些水利工程中,由于设置闸门或水流等条件的限制,挡土墙外墙面必须做成垂直形式。

2 超高重力式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性

2.1 半重式挡土墙

半重力式挡土墙墙身截面较小,常用混凝土建造,并在强度不够的地方配置钢筋,可进一步提高挡土墙的高度,但其底板需要有足够的宽度来满足稳定性,其耗钢量比较大、造价较高,而且其墙体均为立模现浇,装模难度大,施工不易,因此工程实际中较少使用。

2.2衡重式挡土墙

衡重式挡土墙的最大优点是可利用衡重平台上的填土重、迫使墙身整体重心后移,使基底应力趋于均衡,增加了墙身的稳定性、这样可适当提高挡土的高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衡重式挡墙的构造形式又限制了其基底不可能做得很大,因此就扩散挡墙基底应力而言,衡重式挡土墙反而不如其他形式的挡土墙,其提高挡土的高度也是比较有限的。

2.3 带卸荷板的重力式挡土墙

带卸荷板的重力式挡墙,既可以利用卸荷板上的填土重来迫使墙整体重心后移使基底压力趋于均衡,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土体对挡墙的主动土压力,如能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可大大地提升挡墙的高度,因此在港口工程中此种挡土墙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在墙背为填方的超高挡土墙中,这是一种非常经济和适用的挡土墙。1996年,湛江市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的市区20万t/d供水工程,其泵站厂区建于一山坡处,最高填土超过8m,需建长达100 m、高8.5 m的挡土墙。

经过多个方案比较后,采用了带卸荷板形式的重力式挡土墙,此挡土墙建成至今已运行7年多,使用效果非常好。

3重力式挡土墙的构造措施

挡土墙的构造措施对其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绝对不可掉以轻心,现实中有些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并无差错,砌筑方法又遵规守法,可是一旦雨季来后,就出现挡土墙失稳,甚至崩塌事故,原因是忽视了挡土墙构造措施的规定。在挡土墙前无水的情况为了降低挡土墙墙后的水压力,通常在墙身布置适当数量的泄水孔,使墙后积水或地下水易于排出,墙后泄水孔进口位置要求做反滤体,以免淤塞。另外,由于墙高、墙后土压力以及地基压缩性的差异必须设置沉降缝,同时为避免因混凝土及砖石砌体的收缩与温度变化等作用引起的破裂,需要设置伸缩缝。通常将这两种缝结合在一起,每隔15N25 m设一道,缝宽约20 mm,内填沥青油毛毡或嵌入沥青砂板等材料用以防止墙后填料流失。对高度较高或特别重要的挡土墙,施工时要慎重选定回填土容量、内摩擦角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为了防止墙后积水渗入基础,应在最低泄水孔下部设粘土层并夯实,同样为了防止墙前积水渗入基础,应将墙前回填土分层夯实。在靠近挡土墙处不宜采用大型机械碾压,可用人工分层夯实,以免机械碾压时对墙体产生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挡土墙的工程质量。

挡土墙设计

1 重力式挡土墙的一般形式及常用结构尺寸

①重力式挡上墙主要依靠墙体自重,来保持墙体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因体积和自重较大,不宜修筑太高,一般不超过5m为宜。根据墙背的坡度分成仰斜式、垂直式及俯斜式。这3种形式中,仰斜式及垂直式受力条件较好,但实际应用要根据具体条件拟定。比如墙背要与开挖的临时边坡相结合.宜采用仰斜式挡土墙;若墙背需填土,用地紧张,宜采用俯斜式较好。

a.俯斜式挡土墙,墙底宽约为墙高的1/2左右.墙预宽度按构造确定,一般为30cm~50cm。

b.垂直式挡土墙,墙面坡度可采用20:1~5:1

c.仰斜式挡土墙,墙背坡度愈缓,土压力愈小,但墙背不宜缓于4:1.墙

面与墙背应保持平行.

d.挡土墙基础,墙基伸入地面下80cm~100cm.这样对平面滑移及防冲有一定保障.

2 应用假定断面的基本设计理论

从重力式挡土墙的受力分析看,挡土墙设计主要考虑下列3种情况需要满足:

①基础满足基上压应力,合力作用点不超出底宽中心1/3。重力式挡土墙

一般均属于偏心受压,故截面强度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验算:通常选

择一两个控制性断面进行墙身应力和偏心距验算,如墙身底部、二分之

一墙高和断面形状突变处。

1.法向应力验算

如图2-5-17所示,断面1—1为验算截面。若截面以上墙背受的主动土

,其水平与

压力为E

1

当墙身断面出现拉应力时.应考虑裂缝对受剪面积的折减。一般情况下,由于墙身截面的切应力远小于其容许值,可不进行这方面的验算。

②满足倾倒安全性,如图2挡土墙的倾斜,以绕A 点可能性为最大,土压力E 对A 点的力矩为主动旋转力矩E M ,所有垂直力(1G 2G 为挡墙自重.G3为墙背竖直上方堆土重量)对A 点的力矩总和G M ∑为反抗旋转力矩,只要反抗旋转力矩G M ∑大于主动旋转力矩E M ,则墙不致倾倒。

③满足滑移安全性,如图2.水平力E 的作用,可使墙滑移,只要所有垂直力G 对基础底面产生的摩擦阻力R 大于E ,则墙不致滑移。

3 假定断面的简易验算方法及举例

3.1验算公式 ①基土压应力26()6

N d e d δ=±小于基础的安全载重。 其中:N ——垂直总力∑G;

d ——墙底宽度。

合力作用点与底脚中心线的偏心距e<6

d (即作用点要在核心3分点内)。 ②倾倒安全率/ 1.5G E M M ∑>(通常取1.5可以,取2.0足够)。

③滑移安全率/ 1.5R E >>1.5。

3.2应用举例(假定断面的数据如图3)

已知:土壤容重a γ.=1750kg /m3浆砌块石容重b γ=2400kg/m3土壤的天然坡角33?=。土壤的安全载重δ=2kg/cm2

验算如下:

土压力:21tan(45)64.522

a E h KN ?γ=-= 土压力作用点对A 点的垂直距离.

L= 1/3×h=1.667m

则主动旋转力矩:

E M E L ==64.5×1.667=107.5kN -m

1G =3.0×0.9×2.40=64.8kN

2G =0.5×4.1×2.40=49.2kN

3G = 1/2×2.1×4.1×2.40=103.3kN

4G = 1/2×2.1×4.1×1.75=75.3kN

5G =0.2×4.1×1.75=14.35kN

∑G=306.95kN

对A 点的力矩:

11G M G =×1.5=97.2 kN m

22G M G =×0.45=22.1 kN m

33G M G =×1.40=144.6 kN m

44G M G =×2.1=158.2 kN m

55G M G =×2.9=41.6 kN -m

G M ∑ =463.7 kN -m

合力离A 点的垂直距离:

/X X M G =∑=(463.7-107.5)÷306.95=1.16m

合力作用点的偏心距:

e=1.50-1.16=0.34< d,/6=0.5m(作用点在核心3分点内)

基上压应力:

26()6

N d e d δ=±= 171.9÷ 32.7kN/m2<200 kN/m2(土壤的安全载重) 倾倒安全率:/G E M M ∑=463.7/107.5 =4.31>2

滑移安全率:R/E= nN/E=0.5×306.95/64.5=2.38>1.5

其中摩擦系数n=0.5,以上假定断面经验算完全合格。

4重力式挡土墙应用假定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综上所述,重力式挡土墙断面设计的一般步骤为:

①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比如墙背的坡度以及实际用地与施工难度等,选定挡土墙形式.

②根据现场实地测量数据,参照选定形式所常用的结构尺寸,拟定断面尺寸. ③验算杭倾覆抗滑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

④根据验算结果,调整断面尺寸或采取措施.如稳定验算达不到完全系数,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宽墙的底板.增加底板上的填土:将底将下面做成锯齿形,提高抗滑能力:增加墙后的排水措施,减少对墙身的倾向水压力:墙后填充松散

或容重较小的上料。另外,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采用人工地基。

⑤根据调整后的断面尺寸,重新验算直到断面合格。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衡重式挡土墙例子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 (1)挡墙的基本资料如下图所示 图3-10 挡墙基本资料图 1)墙身构造:拟采用浆砌片石衡重式路堤挡土墙,如上图所示,单位(m )。 2)设计荷载:公路二级,车辆荷载作用在挡土墙墙背填土上所引起的附加土体侧压力,可按式(8—1)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γ q h = 0 (8—1) 式中: 0h ——换算土层厚度(m);

q ——车辆荷载附加荷载强度,墙高小于2 m ,取20kN/m 2 ;墙高大于10 m ,取10kN/m 2;墙高在2m ~10m 之内时,附加荷载强度用直线内插法计算,此处墙高为10m ,q=10kN/m 2。 作用于墙顶或墙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载强度规定为3kN/m 2;作用于挡墙栏杆顶的水平推 力采用0.75kN/m ,作用于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采用1kN/m 。 γ——墙背填土的重度(kN/m 3 )。 3)填料:碎石土湿密度m kN 3/18=ρ,计算内摩擦角33φ=?,填料与墙背的摩擦角2 ? δ= 。 4)地基情况:中密碎石土,容许承载力[]kP a 500=σ,基底摩擦系数5.0=f 。 5)墙身材料:5号水泥砂浆砌片石,砌体毛体积密度m kN a 3/22=ρ,容许压应力[]kP a a 1250=σ,容许切应力[]kP a 175=τ (2)车辆荷载的换算 010 0.51319.5 q m h γ = = = (1) 上墙土压力计算 图3-11 上墙荷载作用示意图

1)根据边界条件,计算破裂体(包括棱上荷载)的重量G 图中单位(m ) 棱体面积: )tan (tan 2 12 0αθi i H S += )tan (tan 2 12 αθγγi i H S G +=?= 2)根据力三角形求E x 的方程,即 ) 2sin()90sin(?θα?θ++=--?i i i a G E [] )()(sin ) cos(?α?θ?θ++++= ?i i i a G E )cos(?α+=i a x E E =)sin()cos()cos()sin() cos()cos(?α?θ?α?θ?α?θ++++++?+i i i i i i G = ) tan()tan(?α?θ+++i i G

挡土墙计算

6.2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 6.2.1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 挡土墙设计关键是确定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其中主要是确定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J力和特殊力. 主要力系是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如图6—11所示, 它包括: 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 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包括作用在墙后填料破裂棱体上的荷载,简称超载); 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 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 对浸水挡土墙而言,在主要力系中尚应包括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 附加力是季节性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例如洪水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动力压力、波浪冲击力、冻胀压力以及冰压力等。 特殊力是偶然出现的力,例如地震力、施工荷载、水流漂浮物的撞击力等。 在一般地区,挡土墙设计仅考虑主要力系.在浸水地区还应考虑附加力,而在地震区应考虑地震对挡土墙的影响。各种力的取舍,应根据挡土墙所处的具体工作条件,按最不利的组合作为设计的依据。 6.2.2 一般条件下库伦(coulomb)主动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是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荷载。挡土墙的位移情况不同,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压力(图6—12)。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主动土压力;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上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采用哪种性质的土压力作为档土墙设计荷载,要根据挡土墙的具体条件而定。 路基档土墙一般都可能有向外的位移或倾覆,因此在设计中按墙背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且设计时取一定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墙背土体的稳定。对于墙趾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在挡土墙基础一般埋深的情况下,考虑到各种自然力和人畜活动的作用,一般均不计,以偏于安全. 主动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在土力学中已有专门论述,这里仅结合路基挡土墙的设计,介绍库伦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各种边界条件下主动土压力计算 路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兹分述如下: 1.破裂面交于内边坡(图6—13) 这一图式适用于路堤式或路堑式挡土墙。图中AB为挡土墙墙背,BC为破裂面,BC与铅垂线的夹角θ为破裂角,ABC为破裂棱 体。棱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即破裂棱体自重G、主动土压力的反力Ea和破裂面上的反力R。Ea的方向与墙背法线成δ角,且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 R的方向与破裂面法线成φ角,且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取挡土墙长度为1m计算,作用于棱体上的平衡力三角形abc可得:

衡重式挡土墙施工方法

蔡家组团P标准分区道路工程 P1路3#、4#衡重式挡墙 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承包合同书 2、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99 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B 29-202-2010) 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09)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重庆市蔡家组团是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都市圈范围内的十一个外围组团之一,位于重庆市主城区北部,北碚区的东南部,距北碚城区16公里,距重庆市中心35公里,处于北碚区、沙坪坝区、北部新区的“金三角”地带的核心位置。蔡家组团东临嘉陵江,与渝北区悦来镇隔江相望。南、北、西三面分别与童家溪镇、施家梁镇、龙凤桥镇接壤。蔡家组团的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规划城市人口45万。已建成的重庆市快速路一横线(蔡家段)东西向穿过组团中心。

蔡家组团是重庆市主城区主要的城市拓展空间,是北碚区、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北部新区经济联动和功能衔接的枢纽。蔡家组团规划面积为48平方公里,有约20公里长的江岸线;西靠中梁山脉,有20公里长的绿色走廊;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大多在250~380米之间。 蔡家组团P标准分区位于蔡家组团东南部,P标准分区东侧即为嘉陵江,因此发育多条冲沟,区内多陡坡台地地貌。P1路,是P标准分区道路中的一条支路。 3#挡墙起止桩号为K0+028.024~K0+225.360,全长197.336m,挡墙高度12.065~26.285m;4#挡墙起止桩号为K0+285.360~ K0+340.000,全长54.64m,挡墙高度12.788~9.800m。 2、衡重式挡墙设计要求 3#、4#挡墙均为衡重式挡墙,其设计要求如下: (1)挡墙材料采用C25片石混凝土,石料强度不低于MU30;墙身高度超过19m,基础采用C30砼扩大基础。 (2)挡墙在施工前做好地面排水工作,清除挡墙后背坡面堆载,保持基坑和边坡坡面干燥。 (3)挡墙施工必须采取分段分层跳槽开挖的方式,土层、强风化及中风化岩石临时开挖坡率为1:1.0、1:0.50、1:0.25,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施工时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开挖边坡安全。 (4)挡墙基底纵坡i不宜大于5%,当大于5%时,应在纵向将基础做成台阶式。地基承载力大于0.5Mpa。 (5)基础底应嵌入稳定中风化基岩至少1 m,挡墙每隔10m~15m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弃渣场挡土墙设计 3.1. 设计资料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土墙,墙高H=8m ,填土高a=26m ,填料容重3 /18m KN =γ,根据内摩擦等效法换算粘土的?=42?,基底倾角0α=5.71°圬工材料选择7.5号砂浆砌25号片石, 容重为3 /23m KN k =γ,砌体[]kpa a 900=σ,[]kpa j 90=σ ,[]kpa l 90=σ, []kpa wl 140=σ,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4300=σ,设计荷载为一般荷载,填土宽度路基宽 21m 。 3.2. 断面尺寸(如图1) 过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衡重式,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据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如下: H=8m ,H 1=3.18m ,H 2=4.52m ,H 3=0.7m ,B 1=1.948m ,B 2=2.46m ,B 3=2.67m ,B 4=2.6m ,B 41=2.61m ,B 21=0.35m ,B 11=1.27m ,h=0.26m ,311.0tan 1=α 2tan α=-0.25 j tan =0.05 βtan =1:1.75,b=8×1.5+2+6.2×1.75=24.85m ; 图1挡土墙计算图式: 3.3. 上墙断面强度验算 3.3.1 土压力和弯矩计算: 3.3.1.1 破裂角 作假象墙背 18 .327 .1311.018.3311.0tan 1111'1+?=+?= H B H α=0.71 ?=37.35'1α ?=74.29β

假设第一破裂面交于边坡,如图2所示: 图2上墙断面验算图式: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手册》表3-2-2第四类公式计算: ()()βε?θ-+-?= 219021 i =33.1° ()()βε?α---?=2 1 9021i =14.9° 其中? β εsin sin arcsin ==47.85° 对于衡重式的上墙,假象墙背δ=?,而且' 1α>i α,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设衡重台的外缘与边坡顶连线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0θ,则: 0tan θ= a H B H b +--111tan α=2 .1418.327 .1311.018.385.24+-?-=1.3>i θtan =0.65,所以第一破裂 面交与坡面,与假设相符。 3.3.1.2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系数:K= () ()()()()2 22cos cos sin 2sin 1cos cos cos ? ? ? ???-+-++-βα?αβ???ααα?i i i i i =0. 583 ' 1H = β αβ αtan tan 1tan tan 1'11 i H ++=3.88(m )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

1.1 挡土墙设计 1.1.1 挡土墙的类型 挡土墙具有阻挡墙后土体坍滑,保护与收缩边坡等功能。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常用来防止路基填土或挖方坡体变形失稳,克服地形限制或地物干扰,减少土方量或拆迁和占地面积,避免填方侵占河床和水流冲淘岸坡,整治滑坡等病害。 按照墙的设置位置,路基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和路堑墙等。 挡土墙按结构形式与特点的不同可划分为重力式、薄壁式、锚固式、垛式和加筋土式等。重力式挡土墙验算 现拟定采用俯斜衡重式路堤墙。墙高H=15.9m ,上墙H1 =6.4m ,墙背俯斜1:0.33 ( ! = 18o15 ),衡重台宽d=1.0m,下墙H2=9.5m,墙背仰斜1:0.25 ( 2 二—14o02 ' ) d 0.5m墙面坡度1:0.05,墙身分段长度按沉降伸缩缝的要求进行。取此处挡土墙为例,验算拟定尺寸是否满足强度、稳定性等要求。 山坡基础为砂、页岩,查得摩阻系数f 0.6 ,地基容许承载力0 800kPa 填土边坡为1 : m = 1 : 1.5,路基宽度为12米。墙背填料为就地开挖砾石土, 容重为 =18.6 KN /m3,内摩阻角35。墙体用50号砂浆砌片石,容重为 =22.5 KN/m3,容许压应力a600kPa ,容许剪应力j 500kPa ,外摩阻 角3= /2=17.5 ° 稳定系数:滑动稳定系数[Kc]=1.3, [Ko]=1.5. 。计算图示见图4。

图7.2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图示 、上墙土压力计算 设计荷载采用公路U 级,采用双车道布置,选取分段长度 L=12m ,车辆荷 1、计算破裂角,判断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 假象墙背倾角为: 载换算等代土层高度为h o G 200 4 b o L 18.6 5.5 12 0.651,分布宽度取5.5m 。同 理,验算荷载用挂车车辆荷载换算等代土层咼度为 h o = 0.75m, 分布宽度为5.5

挡土墙的计算方法

挡土墙计算方法 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重力式、衡重式、轻型式、半重力式、钢悬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及垛式等类型。当墙高<5时,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可以发挥其形式简单,施工方便的优势。所以这里只介绍应用最为广泛的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 一:基础资料 1. 填料内摩擦角。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填料的内摩擦角可参照表一选用。 表一:填料内摩擦角ψ 3. 墙背摩擦角δ(外摩擦角) 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应根据墙背的粗糙程度及排水条件确定。对于浆砌片石墙 体、排水条件良好,均可采用δ=ψ/2。 1)按DL5077-199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及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 ??? ?? ? ?-=-=-=-=?δ?δ?δ?δ)(时:墙背与填土不可能滑动)(时:墙背很粗糙,排水良好 )(:墙背粗糙,排水良好时 )(:墙背平滑,排水不良时 0.167.067.05.05.033.033.00 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应要求施工时尽量保持墙后粗糙,可采用δ值等于或略小于?值。 ξ:填土表面倾斜角;θ:挡土墙墙背倾斜角;?:填土的内摩擦角。 ` 4. 基底摩擦系数 基底摩擦系数μ应依据基底粗糙程度、排水条件和土质确定。 5. 地基容许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可按照《公路设计手册·路基》及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6. 建筑材料的容重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7. 砌体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8. 砼的容许应力和设计强度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规定选取。 二:计算 挡土墙设计的经济合理,关键是正确地计算土压力,确定土压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布。土压力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墙身、填土与地基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计算土压力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由于库伦理论概念清析,计算简单,适用范围较广,可适用不同墙背坡度和粗糙度、不同墙后填土表面形状和荷载作用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且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果均能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库伦理论和公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土压力计算方法。填土为砂性土并且填土表面水平时,采用朗肯公式计算土压力较简单。 土压力分为主动、被动、静止土压力,为安全计,应按主动土压力计算。 1)库伦主动土压力公式: a K H F 22 1 γ= )cos(δε+=F F H )sin(δε+=F F V 2 2 2)cos()cos()sin()sin(1)(cos cos ) (cos ? ? ? ???-+-+++-= βεδεβ?δ?δεεε?a K ε:墙背与铅直面的夹角,β:墙后回填土表面坡度。 2)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 a K H F 22 1 γ= )2/45(2?-=o a tg K 注意:F 为作用于墙背的水平主动土压力,垂直主动土压力按墙背及后趾以上的土重计算。 3)回填土为粘性土时的土压力 按等值内摩擦角法计算主动土压力,可根据工程经验确定,也可用公式计算。 经验确定时: 挡土墙高度<6m 时,水上部分的等值内摩擦角可采用280 ~300,地下水位以下部分的等 值内摩擦角可采用250 ~280。挡土墙高度>6m 时,等值内摩擦角随挡土墙高度的加大而相应降低,具体可参照SL265-2001〈水闸设计规范〉。 公式计算时:

衡重式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

中国剑门蜀道文化博览园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 衡 重 式 挡 墙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四川长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剑门大道南延线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图纸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拟投入得设备 (3) 五、施工部署 (4) 六、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 七、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1) 0 八、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2) 九、成品保护措施措施 (13) 一、编制依据 1、规范规程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二、图纸依据 《中国剑门蜀道文化博览园剑门大道南延线建设工程挡土墙施工图》 三、工程概况 1、挡土墙工程量及形式 K0+500—K0+985右侧段长565米,地面到顶面高度为9--10米,基础埋深不小于1米,承载力为350kpa,砼标号C25; K1+134—K1+226右侧段长92、5米,地面到顶面高度为13米,基础埋深不小于1米,承载力为350kpa,砼标号C25; K0+465—K0+573左匝道右侧段长108米,K0+788—K0+806左匝道右侧段长58m,墙高为3--5米,基础埋深不小于1米,承载力为150kpa,砼标号C25。外侧为1:0、05斜面,内侧呈1:0、25斜坡形,顶宽500㎜,断面:基

本形式见下面附图: 2、挡土墙各分项工程得做法特点及要求 挡土墙地基开挖及处理:中风化或强风化地基,开挖过程会出现局部基础不平整,暂定为C20混凝土找平至设计标高。对边坡不稳定得沟槽采取挖完一段验收后不支模一次性浇筑至495标高。 模板工程:由于该断面上部呈梯形,基础呈不规则形状,采用钢模板不合模数,采用定型钢模板费用太高,为此选用木模板:即木质多层板与35×85得木方配合钢管得体系结构。 混凝土工程:挡土墙要求为C25素混凝土,要求设置泄水孔,孔眼尺寸为50㎜,孔眼间距2、5米,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得出水口应高出地面300㎜;留设伸缩缝,每10-20米一道,缝宽20~30㎜。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第三章 挡土墙设计 3.1. 设计资料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土墙,墙高H=7m ,填土高a=14.2m ,填料容重3 /18m KN =γ,根据内摩擦等效法换算粘土的?=42?,基底倾角0α=5.71°圬工材料选择7.5号砂浆砌25 号片石,容重为3 /23m KN k =γ,砌体[]kpa a 900=σ,[]kpa j 90=σ ,[]kpa l 90=σ, []kpa wl 140=σ,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4300=σ,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路基宽32m 。 3.2. 断面尺寸(如图1) 过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衡重式,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据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如下: H=7m ,H 1=3.18m ,H 2=4.52m ,H 3=0.7m ,B 1=1.948m ,B 2=2.46m ,B 3=2.67m ,B 4=2.6m ,B 41=2.61m ,B 21=0.35m ,B 11=1.27m ,h=0.26m ,311.0tan 1=α 2tan α=-0.25 j tan =0.05 βtan =1:1.75,b=8×1.5+2+6.2×1.75=24.85m ;

图1挡土墙计算图式: 3.3. 上墙断面强度验算 3.3.1 土压力和弯矩计算: 3.3.1.1 破裂角 作假象墙背 18 .327 .1311.018.3311.0tan 1111'1+?=+?= H B H α=0.71 ?=37.35'1α ?=74.29β 假设第一破裂面交于边坡,如图2所示:

图2上墙断面验算图式: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手册》表3-2-2第四类公式计算: ()()βε?θ-+-?= 219021 i =33.1° ()()βε?α---?=2 1 9021i =14.9° 其中? β εsin sin arcsin ==47.85° 对于衡重式的上墙,假象墙背δ=?,而且' 1α>i α,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设衡重台的外缘与边坡顶连线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0θ,则: 0tan θ= a H B H b +--111tan α=2 .1418.327 .1311.018.385.24+-?-=1.3>i θtan =0.65,所以第一破 裂面交与坡面,与假设相符。 3.3.1.2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系数:K= () ()()()()2 22cos cos sin 2sin 1cos cos cos ? ? ????-+-++-βα?αβ???ααα?i i i i i =0. 583

衡重式挡土墙墙身设计12m全解

衡重式挡土墙墙身设计12m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衡重式挡土墙 1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总高: 12.000(m) 上墙高: 4.000(m) 墙顶宽: 0.600(m) 台宽: 2.500(m) 面坡倾斜坡度: 1:0.100 上墙背坡倾斜坡度: 1:0.500 下墙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700(m) 墙趾台阶h1: 1.0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踵台阶b3: 0.600(m) 墙踵台阶h3: 1.000(m) 下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力多边形法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3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砂浆标号: 5 石料强度: 3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22.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1.000(度) 地基土容重: 19.8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300.000(kPa) 墙底摩擦系数: 0.3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12.500 0.000 1 第1个: 定位距离0.000(m) 汽车-超20级(计算荷载)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基础类型: 钢筋混凝土底板基础 悬挑长度: 1.200(m) 根部高度: 0.750(m) 端头高度: 0.500(m) 榫头宽度: 0.000(m) 榫头高度: 0.000(m) 基础容重: 23.000(kN/m3) 钢筋容许拉应力: 150.000(MPa) 混凝土容许主拉应力: 0.530(MPa) 混凝土容许剪应力: 0.800(MPa) 钢筋合力点到基底距离: 50(mm) ===================================================================== 第 1 种情况: 计算荷载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12.0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计算上墙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4.000(度) 汽车-超20级(计算荷载) 路基面总宽= 12.500(m), 路肩宽=0.000(m) 安全距离=0.500(m) 单车车辆外侧车轮中心到车辆边缘距离= 0.350(m), 车与车之间距离=0.600(m) 经计算得,路面上横向可排列此种车辆 4列 布置宽度= 7.198(m) 布置宽度范围内车轮及轮重列表: 第1列车:

衡重式挡土墙计算实例

第三章挡土墙设计 3.1. 设计资料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土墙,墙高 H=7m ,填土高a=14.2m ,填料容重 18KN/m ‘, 根据内摩擦等效法换算粘土的 42,基底倾角 0=5.71。圬工材料选择7.5号砂浆砌25 3 号片石,容重为 k 23KN /m ,砌体 a 900kpa , j 90kpa , i 90kpa , wi 140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 430kpa ,设计荷载为公路一级,路基宽 32m 。 3.2. 断面尺寸(如图1) 过综合考虑该路段的挡土墙设计形式为衡重式, 初步拟定尺寸如下图,具体数据通过几 何关系计算如下: B 4=2.6m , B 41 =2.61m , B 21 =0.35m , B 11 =1.27m , h=0.26m , tan 1 —0.25 tan j =0.05 tan =1:1.75 , b=8 X 1.5 + 2+6.2 X 1.75 = 24.85m ; H=7m , H 1=3.18m , H 2=4.52m , H 3=0.7m , B 1=1.948m ,B 2=2.46m ,B 3=2.67m 0.311 tan 2 =

假设第一破裂面交于边坡,如图 2所示: 图i 挡土墙计算图式: 3.3. 上墙断面强度验算 3.3.1 土压力和弯矩计算: 3.3.1.1 破裂角 作假象墙背 1 tan -1 H i O'311 Bn 3 ?18 O'311 -.27=0.71 H i 3.18 , 35.37 29.74

2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手册》表 190 2 1 丄 90 2 1 2 1 2 其中 .sin arcsin =47.85 sin 对于衡重式的上墙,假象墙背 图2上墙断面验算图式: 3-2-2第四类公式计算: =33. 1 =14.9 ,而且1> i ,即出现第二破裂面。 设衡重台的外缘与边坡顶连线与垂直方向的角度为0,则: tan 0= b H 1 tan B1 = 24 ? 85 3 ? 18 。 311 估 H1 a 3.18 14.2 =1.3> tan i=o.65,所以第一破 裂面交与坡面,与假设相 符。 3.3.1.2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系数:K= 2 CO S =0. 583 2 COS i cos i sin 2 sin cos cos

重力式挡土墙及衡重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指的是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块石、片石、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或采用片石混凝土、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半重力式挡土墙可采用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浇筑。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它的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好。所以,重力式挡土墙在我国铁路、公路、水利、港湾、矿山等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指6m以上的挡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如何科学地、合理地选择挡土墙的结构形式,是挡土墙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重力式挡土墙靠自重维持平衡稳定,因此,体积、重量都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如果墙太高,它耗费材料多,也不经济。当地基较好,挡土墙高度不大,本地又有可用石料时,应当首先选用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内配以少量的钢筋,墙高在6m 以下,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经济效益明显。 重力式挡土墙的尺寸随墙型和墙高而变。重力式挡土墙墙面胸坡和墙背的背坡一般选用1:0.2~1:0.3,仰斜墙背坡度愈缓,土压力愈小。但为避免施工困难及本身的稳定,墙背坡不小于1:0.25,墙面尽量与墙背平行。 对于垂直墙,当地面坡度较陡时,墙面坡度可有1:0.05~1:0.2,对于中、高挡土墙,地形平坦时,墙面坡度可较缓,但不宜缓于1:0.4。

采用混凝土块和石砌体的挡土墙,墙顶宽不宜小于0.4m;整体灌注的混凝土挡土墙,墙顶宽不应小于0.2m;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墙顶不应小于0.2m。通常顶宽约为H/12,而墙底宽约为(0.5~0.7)H,应根据计算最后决定墙底宽。 当墙身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基底压应力往往是控制截面尺寸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地基压应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可在墙底加设墙趾台阶。加设墙趾台阶时挡土墙抗倾覆稳定也有利。墙趾的高度与宽度比,应按圬工(砌体)的刚性角确定,要求墙趾台阶连线与竖直线之间的夹角θ(图6—3),对于石砌圬工不大于35°,对于混凝土圬工不大于45°。一般墙趾的宽度不大于墙高的二十分之一,也不应小于0.1m。墙趾高应按刚性角定,但不宜小于0.4m。 墙体材料:挡土墙墙身及基础,采用混凝土不低于C15,采用砌石、石料的抗压强度一般不小于MU30,寒冷及地震区,石料的重度不小于20kN/m3,经25次冻融循环,应无明显破损。挡土墙高小于6m砂浆采用M5;超过6m高时宜采用M7.5,在寒冷及地震地区应选用M10。 1 常见重力式挡墙的墙背与墙正面结构形态 1.1 挡土墙墙背结构形态

挡土墙设计实例

挡土墙设计实例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地;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本实例中主要讲述了5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1、重力式挡土墙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6.500(m) 墙顶宽: 0.660(m)

面坡倾斜坡度: 1:0.250 背坡倾斜坡度: 1:0.200 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 墙趾台阶b1: 0.300(m) 墙趾台阶h1: 0.500(m) 墙趾台阶与墙面坡坡度相同 墙底倾斜坡率: 0.200:1 物理参数: 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 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 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 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 砂浆标号: 5 石料强度(MPa): 30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0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0(度) 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50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5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2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3.000 2.000 0 2 5.000 0.000 0 坡面起始距离: 0.000(m) 地面横坡角度: 2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 组合1(仅取一种组合计算)

挡土墙施工设计说明书

挡土墙施工设计说明 (1)材料及要求: 砌筑挡土墙所用石料分为片石、块石等,浇筑墙身材料有片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一般原则:1)石料比较充足的地区,当挡土墙高度≤4米时,可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片块石,其比例为片石占70%,块石占30%计;2)4米<挡土墙高度≤12米时,采用C20片石混凝土。3)挡土墙高度>12米时,原则上应采用C20水泥混凝土。4)有影响景观的全段应采用同一墙身结构。5) 为方便施工,同一分段挡土墙宜采用同一种材料施工。 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MU40。强度等级以5cm×5cm×5cm含水饱和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为准。 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滤层可选用砂砾石等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透水性材料。 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标号大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或旋窑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并在缝内填塞填缝料。为保证变形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整齐垂直、上下贯通,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

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紧,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 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多于挡墙体积的20%,片石的强度不得低于MU50,片石混凝土施工时,应用质地坚硬、密实、耐久、无裂纹和无风化的石料,片石的厚度应为150~300mm。在混凝土中埋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注时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2)当气温小于0摄氏度时,不得埋放片石。 3)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物侧面和顶面的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不得触及构造钢筋和预埋件。 4)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浇(砌)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超过300m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加片石。 片石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相关规定。 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缝和衡重式挡土墙的变截面处,应采用短钢筋加强、设置不少于占截面面积20%的榫头等措施提高抗剪强度。 (2)施工准备及放样: 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必须对设挡土墙段落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当挡土墙位于平

衡重式挡土墙说明

衡重式挡土墙 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采用库仑理论公式计算,衡重台以上和以下土压力分别进行计算,下墙土压力采用校正墙背法计算。 K h H H E )2(2100+= γ γq h = αδαβαδαβφδφαφ222cos )cos(])cos()cos()sin()sin(1[) (cos ?+?-?+-?++-=K 抗滑稳定系数: ∑∑?=x f y K c 抗倾稳定系数: ∑∑=o v M M K 0 基础应力: )61(B e B G ±= σ γ -- 土容重 q -- 填土面荷载 0h -- 荷载换算填土高 φ-- 墙背填土内摩擦角 例题: 衡 重 式 挡 土 墙 计 算 程 序 ********************************************************************* 工程名称:《水工挡土墙设计例题》

一、输入数据 墙顶宽度(m) B0=0.50 墙体总高(m) H0= 10 墙体容重(kN/m3) C0=24.00 墙趾长度(m) B1=0.30 墙趾高度(m) H1=1.00 土湿容重(kN/m3) C1=19.00 墙前坡宽(m) B2=0.00 墙趾高度(m) H2=1.00 土饱和容重(kN/m3) C2=20.00 墙后坡宽(m) B3=1.20 墙踵高度(m) H3=6.00 土饱和容重(kN/m3) C3= 墙踵长度(m) B4=2.50 墙踵高度(m) H4=10.00 水上摩擦角(度) φ1= 35 墙踵长度(m) B5=1.80 墙顶直段(m) H5=0.00 水下摩擦角(度) φ2= 35 摩擦系数 F=0.35 墙前水深(m) HW=1.00 墙后水深(m) HH= 3 墙后填土(m) HA= 10 荷载(kN/m) Q=0.00 地震烈度: 不抗震 二、计算方法 土压力采用库仑理论公式计算,衡重台以上和以下土压力分别进行计算,下墙土压力 采用校正墙背法计算。 三、计算成果 抗滑系数 K1= 1.250 抗倾系数 K2= 2.122 墙体体积 CV= 24.500 (m3) 基底应力 UA(kN/m2) UB(kN/m2) M(kN.m) N(kN) Q(kN) 365.208 196.223 102.658 757.931 212.225 墙趾应力 UE(kN/m2) UD(kN/m2) M(kN.m) N(kN) Q(kN) -79.056 89.056 -14.009 5.000 -99.879 上墙底断面应力 UC(kN/m2) UQ(kN/m2) M(kN.m) N(kN) Q(kN) 209.899 -17.478 54.760 163.557 41.190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地形 中浅切割褶皱剥蚀中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耕植土,厚约0.9m ,黄褐色,含大量有机质。 ②号土层,中风化砾岩,厚度未揭露,地基容许承载力R=800kPa 。 (3k j (4(521:0.273(1'1tan =0 .3133.00.3tan 1111 H d H =0.67 则'1 = 82.33 假想破裂面交于荷载内,按表5.6第一类公式计算,得 验核破裂面位置如下:第一破裂面距墙顶内缘距离为 )tan (tan '11 i H =3.0×(0.521+0.67) =3.573m <0b =5.5m 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与假设相符,而且也不可能出现其他情况,故采用此类计算公式。因为i <'1 ,故出现第二破裂面。

(2)计算第二破裂面上的主动土压力1E 有表5.6第一类公式,有 K=)2 45cos()245(tan 2 =) 5.1745cos()5.1745(tan 2 =0.587 1K =1+1 02H h =1+0.355.02 =1.367 1E =122 1KK H =0.5×18×3.0×3.0×0.587×1.367=64.98kN (34(122 =235061435' ='3666 tan 2 =-tan +))(tan tan (cot A =-2.311+)27.0311.2)(311.2428.1( =0.795 2 = 48.38 验核破裂面位置:堤顶破裂面距墙顶内缘的距离为 =3×(0.67+0.521)+5.1×(0.795-0.25) =3.573+2.779 =6.353m >0b =5.5m

衡重式挡土墙施工方案

挡土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巴中市境内,地貌形态以构造侵蚀高中山,构造溶蚀中山地貌为主,在填方坡脚与构造物、河渠发生干扰路段以及在稳定性差的斜坡路段,设置路肩墙(含护肩)或路堤墙,以收缩坡脚、防止冲刷及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共计13段,分别为:K85+495- K85+499.47 路肩墙,K85+499.57?K85+589.57 路中墙,K86+100.53?K86+160路中挡墙,K86+160.53?K86+300路肩墙,K86+30C?K86+360路中挡墙, K86+878?K86+930 路中墙,K86+938 ?K87+175 左侧路肩 墙,ZK87+175?ZK87+357左侧路肩墙,K87+568?K87+612左侧路肩墙, K88+095.5?K88+104.5 路肩挡墙,ZK87+63?ZK87+648左侧路肩墙, ZK88+00C?ZK88+055路肩挡墙,LK0+209.224?LK0+289.224 右侧路肩墙,LK0+449.224?LK0+494.224右侧路肩墙,共计1019.13m。另有k87+050弃土场挡墙95.81m 路堑墙4段,分别为:K85+53(?K85+620 路堑墙, K86+935- K86+995 路堑墙,K89+782- K89+866 路堑墙,ZK88+00C?ZK88+055路堑墙,共计289m 二、编制说明 1 )、综合考虑本路段的地形地貌特征,为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对路段范围内,按设计文件要求规定的路段采取衡重式挡土墙。 2 )、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 3)、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2、w桃巴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技术规范》

衡重式挡土墙结构设计计算书

衡重式挡土墙验算书 墙身断面尺寸: 墙身高(m): 9.00 (m) 顶宽: 60.00 (cm) 面坡倾斜坡率 0.05 上墙高400.00 (cm) 上墙墙背倾斜率 0.40 衡重台宽110.00 (cm) 下墙高(不包括趾高):500.00 (cm) 下墙墙背倾斜率: -0.25 墙趾1高:120.00 (cm) 墙趾1宽: 80.00 (cm) 墙趾倾斜坡率: 0.05 (cm) 墙底倾斜坡率: 0.10 墙底水平宽度:298.54 (cm) 墙底斜宽度:300.03 (cm) 物理参数: 填土高度: 0.00 (cm) 填土宽度: 0.00 (cm) 墙后填土容重: 19.00 (kN/m3)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7.50 圬工砌体容重: 23.00 (kN/m3) 基底摩擦系数: 0.40 地基填土容重: 19.00 (kN/m3) 地基填土摩擦系数: 0.60 受到地震因素影响: 地震级别: 8级地震 重要性修正系数: 1.30 地震角: 3.00 其他参数: 墙体布置长度: 10.00 (m) 路基宽: 12.00 (m) 路肩宽: 0.75 (m) 荷载算法:新规范 汽车荷载级别: 公路Ⅱ级 计算上墙土压力: 受力情况:(采用公式): 计算高度: 4.00 (m) 1.是否产生第二破裂角:是 2.无荷载时破裂角: 31.62 3.荷载在破裂体上的布置宽度B0: 5.16 (m) 4.换算成土柱高度: 0.58 (m) 5.第一破裂角: 28.70 (m) 6.第二破裂角: 20.49 7.土压力:104.59 (kN) 8.作用点高度(相对于衡重台截面): 1.48 (m) 作用点高度: 1.48 (m) 作用点水平距离(相对于衡重台截面外侧): 2.95 (m) 计算下墙土压力:

衡重式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分析实例

衡重式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分析实例 摘要:衡重式挡土墙是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下压作用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增加墙身稳定,节约断面尺寸,适用于山区、地面横坡陡峻的路肩墙。本文以某工程衡重式挡土墙为例,利用理正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对验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衡重式挡土墙稳定性重力式挡土墙 Abstract: retaining wall is to use the platform under the pressure of filling the role of the Ministry and the whole center of gravity moved back wall. It can be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wall and to reduce the section size. So it apply to the mountains on the ground cross slope steep shoulder wall. This text Based on a retaining wall, using of LIZHENG software to check its stability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for checking.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Weighing retaining wall ;stability; gravity retaining wall 一、衡重式挡墙土压力计算基本原理 衡重式挡土墙等折线形墙背挡墙不能直接用库仑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这时,应将上墙和下墙看作独立的墙背,分别按库仑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然后取两者的矢量和作为全墙的土压力。计算上墙的土压力时,不考虑下墙的影响,采用一般的库仑理论公式计算;若上墙背或假象墙背倾角较大,出现第二破裂面,则按第二破裂面求主动土压力。 下墙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如:延长墙背法、校正墙背法、等效超载法(将上墙墙后的填料视为下墙土体上的均布超载,而影响下墙土压力的计算)、力多边形法。其中前三种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力系不能自相平衡。因此本系统采用力多边形法。 力多边形法的计算原理为:首先按上述方法求计算上墙土压力,得到上墙的第一破裂面及作用于第一破裂面上的作用力R,然后将R反作用于下墙的破裂楔体上,下墙的破裂楔体作用有上墙的作用力R、楔体自重力G、作用挡土墙下墙的主动土压力反力Ea、下墙破裂面上的反力R1,这些力共同作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这种假设下求解第二破裂面。图1 衡重式挡墙计算简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