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2.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人工诱变可培育出合成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C.种子长成植株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D.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成原理为基因突变

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5.“嫦娥1号”胜利奔月,神五神六胜利返回,这些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物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

B.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

C.航天育种技术作为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是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D.“太空种子”都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

6.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B.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C.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7.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育种方法中,连线不正确的是()

A.中国荷斯坦牛——杂交育种 B.三倍体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C.“黑农五号”大豆——诱变育种 D.抗虫棉花——基因工程育种

8.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较高,如果想要培育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品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A.单倍体育种B.人工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

9.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A.杂交育种法

B.诱变育种法

C.单倍体育种法

D.多倍体育种法

10.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讲就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这里所说的重组与下列哪项本质相同()

A.细胞工程

B.太空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基因工程

11.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

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

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体

C.既可从子二代中选出,也可从子三代中选出

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12.下图①→⑤列举了五种作物育种方法,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方法①一般从F1开始选育

B. 方法②能产生单倍体

C. 方法③的秋水仙素能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方法⑤比方法④优越的是基因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转移

13.关于DNA分子探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分子探针检测疾病时应用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一种DNA分子探针可检测多类疾病

C.制备DNA分子探针时要知道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

D.DNA分子探针是标记的DNA分子

14.下列各项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a一质粒RNA B.b一DNA连接酶

C.c一限制性内切酶 D.d—外源基因

15.某植株的基因型为Bb,将其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将其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

A.Bb

B.BBbb

C.BB、bb,比例为1∶1

D.BB、Bb、bb,比例为1∶2∶1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6.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育新的优育品种。下列图表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依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方式Ⅰ中F2矮杆抗病的基因型是,F2表现型中需淘汰的类型点总数的比例是,选育过程中可采用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品种,植物的锈病是由于霉菌的感染,霉菌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育种方式Ⅱ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基因的表达。

(3)育种方式Ⅲ获得单倍体细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从花粉粒到单倍幼苗形成,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是。

(4)图A,B中所示的技术名称分别是、。

(5)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几种不同方式

17.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请回答: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2)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最少需要几年?

(3)如果要缩短获得 aabbdd 植株的时间,可采用什么方法?(写出方法的名称即可)

19.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常用的方法为。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

(5)由G→J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 和______ _。20.(11分)下图为五种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原理是____。A、B、C 的途径表示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2)B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F1的基因型为Aa,则B、C形成的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E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

(4)C、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

(5)G~J的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________。

21.(9分)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

①甲品种×乙品种→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若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幼苗应有种类型(理论数据)。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机理是。(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5)第⑤种方法培育的新生物个体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此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同一氨基酸的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具盲目性,与其他几种育种方法相比其独特之处就是能够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考点:诱变育种的特点

点评:要分清各育种方法之间的不同。

2.C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育种方法的原理。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产生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考点:育种方法的原理

点评:属于基础题,学生必需掌握区分清的内容。

3.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适用对象及结果。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染色体数目为正常植株的一半,应为染色体数目变异。人工诱变产生新的基因,但不会产生另一个物种的基因。种子长成植株的过程为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成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考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适用对象及结果

点评:可深入理解该部分知识,好题。

4.D

【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各种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用X射线处理后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选项A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选项B、C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考点:各种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

点评:结合实例,辨析清楚各种育种的原理。

5.ABC

【解析】航天育种是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可缩短育种周期、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D项由于突变是不定向,不一定能产生好的产品。6.AD

【解析】诱变育种对真核、原核都适用;无子番茄通常是用生长素来获得的。

7.B

【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多倍体育种。

8.C

【解析】

9.B

【解析】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使后代性状稳定。

10.D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育种原理的理解,中等题。因为病毒无细胞结构,只含有核酸,病毒的重组只能类似于基因工程里面的重组。

11.C

【解析】杂交育种从F2代才出现性状分离。

12.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各种育种知识的过程、原理以及各种育种的优缺点比较。属

于分析比较层次。方法①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选种是从性状分离时开始选种,从中选择所需要性状,连续自交纯化,A是错误的。方法②是单倍体育种,用F1 的花药培养成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对其幼苗进行处理,得到正常的植株,从中筛选。方法③是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方法④是太空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方法⑤是基因工程育种,比方法④优越,它能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优良基因转移,从而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13.B

【解析】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一种DNA分子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14.D

【解析】a一质粒DNA;b一限制酶;c一DNA连接酶。

15.C

【解析】基因型BB的植株花药基因型为B、B,且比例1/1,发育成的单倍体基因型为B、B 比例1/1,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基因型为BB、BB比例1/1

16.(1)ddtT,ddTt;13/16;病原体感染;寄生(2)RNA聚合酶(3)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4)克隆(或细胞核移植);人工诱变(5)单倍体育种(或育种方式Ⅲ)

【解析】育种方式Ⅰ是杂交育种,最终应选择矮杆抗病的纯合体。矮杆肉眼即能观察,抗病与否应用病菌感染鉴别;育种方式Ⅱ是诱变育种,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选育优良品种;育种方式Ⅲ是单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细苗后可直接获得纯合子,并能缩短育种年限。17.(1)A与B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C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可以得到基因型为 aabbdd 的种子,该种子可以长成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2)4年(3)单倍体育种技术。

【解析】(1)答案不唯一,还可A与C或B与C (2)杂交二代自交到种子长成植株就需两年,故4年。

18.(1)杂交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形成,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5)基因工程或DNA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或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

【解析】方法1应为杂交育种,它的可操作性最强,但育种周期最长;方法2为单倍体育种,其最大优点为明显缩短育种周期;方法3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获得新品种的速度最快,但因有利变异往往不多,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方法4为多倍体育种,它可获得性状改良的多倍体;方法5为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育种,它可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获得新品种;方法6为细胞工程育种,它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培育生物新品种。

【类型】综合题

【适合】高考复习

19.(1)杂交单倍体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从F1→F2的过程中发生基因(性状)重组,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 (3)基因突变 (4)秋水仙素 (5) 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

【解析】主要考查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优点等相关知识。

20.(1)杂交基因重组单倍体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法AA 或aa (3)基因突变(4)秋水仙素(5)基因工程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全能性

【解析】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几种育种方式的原理、优点、过程。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因为后代获得的是纯合体,所以明显地缩短了育种年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生物的性状。

21.(1)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2)2 n

(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4)萌发的种子有旺盛的细胞分裂能力,DNA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基因突变

(5)转录和翻译密码子

【解析】本题以生物育种方法为核心命题点,考查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的表达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据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植株表现显性性状,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故从F2代开始选种;多倍体育种通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促使染色体加倍;只有萌发的种子才有旺盛的细胞分裂能力,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高中生物《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育种》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和生物学教学都提 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生物学教师要通力打造一个融启发性、创造性、自主性、交互性 于一堂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并达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呢?在 教学中认真落实主体性教学,注重课堂动态生成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切实提高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2) 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 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在学习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了解遗传变异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而且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 的学习主线之一,还 与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 的知识是怎样用于指导生产实践、提高和改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 需要的,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考纲展示】 本节课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五年两考(全国卷2 014:32;2015:40),考试题型为非选择题的形式。命题的角度主要是结合实例进行考查。考纲要求;知识内容: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 用。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 课时,复习课。 【教学过程】

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基因工程又叫做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通俗地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基因工程是在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_____________水平的设计施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 3.基因的“剪刀”是指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针线”是指_____________。当用_____________切割两种来源不同的DNA后,露出的末端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黏合起来,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仍有缺口,该缺口就需要靠_____________来“缝合”。 5.基因的运载体是指_____________的运输工具。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必备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有标记基因,以便筛选 6. 质粒存在于细菌以及等生物中,是细胞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状DNA分子。 7.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1.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需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的 DNA分子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获得抗虫基因的常用方法是“鸟枪法”。具体做法是:用_____________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分子切成许多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与 _____________结合,再通过_____________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它们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 _____________,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分离出来。 (3)写出“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经过的四个步骤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 摘要: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已经在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方面,而且也是花卉改良的主要手段。本文简述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对花卉基因工程相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简单评述了花卉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花卉育种基因工程 应用 花卉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而花卉育种是花卉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花卉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对花卉的色、香、形等标新立异的新品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花卉基因工程通过抑制内源基因或导入外源基因定向改变花卉的某一性状而不影响其它性状,并且缩短育种周期,为花卉的性状和品质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 一、基因工程概述基因工程是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经细胞复制增殖,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继而它再生为工程植株,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

术。它是在基因水平上来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因此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育种速度也大大加快能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植物基因工程大大地扩展了育种的范围,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共用性,丰富了基因资源及植物品种。 二、二、基因工程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已广泛应用于月季、香石竹、菊花、郁金香、百合、扶郎花、火鹤花、金鱼草、石斛、草原龙胆、唐菖蒲和满天星等几乎各种重要花卉,下面主要就基因工程对花卉花色、花型、株型、花香、花期、延长鲜花寿命以及和提高抗性等方面做一论述。1.基因工程改变花色 自然界中的花色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一些重要花卉却有限,如玫瑰、康乃馨、郁金香等缺乏蓝色和紫色,天竺葵、仙客来、非洲紫罗兰等缺乏黄色,球根鸳尾、仙客来、紫罗兰等缺乏猩红色或砖红色。因此,花色的改良是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1.1 影响花色的因素花色是一种复杂性状,影响花色的主要因素是花色苷类型及相互作用。花色苷由三大类群色素组成,即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甜菜色素。类黄酮类色素包括花青苷、黄酮、黄酮醇等,都是溶于水的,存在于植物细胞液泡内,其中花青苷可以反映花中大部分红、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案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课标定位】 1.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 2.了解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材回归】 一、杂交育种 (一)杂交育种的实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P高产不抗病小麦×低产抗病小麦 F1 F2 新的优良品种 (二)杂交育种的概念 将同一物种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生物新品种的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三)杂交育种的原理 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四)杂交育种的过程 选择同一物种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或杂交得F2,从F2中选择具有所需优良性状的个体。 (五)杂交育种的优缺点 1.杂交育种的优点 可将同一物种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而且操作简便。 2.杂交育种的缺点 (1)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因而杂交育种只能出现新的性状组合,而不会出现新的性状。 (2)由于杂交过程中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因而育种进程缓慢,所需时间较长。 (3)亲本的选择范围比较局限:亲本的选择一般限制在同种生物范围之内,而且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六)杂交育种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同时也可用于家畜和家禽的育种。 二、诱变育种 (一)诱变育种的原理 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二)诱变育种的方法 利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三)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诱变育种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是,有利变异不多,需大量处理供应材料并且具有盲目性。 (四)诱变育种的实例 “黑农五号”大豆、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等。 (五)诱变育种的应用 诱变育种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 【要点突破】 一、杂交育种过程分析 1.杂交育种过程图解(假设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和aaBB ,欲获得双显性优良性状的纯合子) 2.有关杂交育种的几点说明 (1)若亲本是不同纯种,则F 1往往表现一致,但从F 2开始便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选择往往从F 2开始。 (2)若需培育显性纯合子,应让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连续自交,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才能推广使用。 (3)若需培育隐性纯合子,从F 2中选出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即可推广使用,因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4)若需利用杂种优势,选取亲本杂交,将母本所结种子直接利用即可,但需年年育种。 (5)植株抗病性的检测: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环境中,需用相应病原体感染植株,以检测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性。 (6)在进行动物杂交育种时,若需选育显性纯合子,一般采用测交的方法检测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 (7)杂交育种的适用范围:①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②能进行有性生殖;③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在中一个个体上。 二、诱变育种 1.人工诱变的最佳处理时期是细胞分裂间期。 2.人工诱变只能提高突变率,而不能决定生物产生的突变是否有利,因而人工诱变不能提高生物有利变异的频率。 P AAbb × aaBB F 1 F 2 A-bb aaB-aabb AABB 淘汰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

基因工程育种技术 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受体),使受体按人们的愿望表现出新的性状。 基因工程诞生于1972年,在其后几年中由于担心重组生物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曾一度受挫。但随着人们对DNA重组所涉及的载体和受体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性改造,以及相应的DNA重组实验室设计和操作规范的建立,再加上重组DNA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的诱惑,重组DNA技术迅速发展,现在,基因工程已成为生物学实验室的一项常规技术,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环保等许多领域。 第一节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基因工程最典型的操作如图6-1所示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外源DNA的获得与酶切; 2.外源DNA与经同样酶切的载体的连接; 3.连接产物转化受体细胞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分离D N A 酶切酶切 供体细胞 重组转化子 图6-1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由图6-1可见,基因工程操作过程需要以下基本材料:外源DNA(基因)、载体、DNA 体 外重组用的酶以及宿主细胞。 一、 载体 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一般都要借助于载体,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载体。图6-2所示pUC19就是最常用的载体之一。

图6-2 载体pUC19及其多克隆位点 载体一般含有以下几个基本元件: (一) 复制原点 载体在宿主细胞中要独立存在则应具有独立复制的能力,复制原点又称为复制起始位点(Origin,简称ori),控制载体复制。不同生物的载体复制原点不同,同一种生物的不同载体拷贝数和稳定性有很大差别,这主要决定于载体的复制原点的性质。图6-2所示的pUC 系列载体的复制原点是pAM1的一个突变体,在合适的大肠杆菌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JM109)其拷贝数可达500。整合型载体的复制原点被整合位点的同源序列替代。 (二) 筛选标记 一般是载体上的一段编码酶的基因,能赋予转化子新的性状,便于转化子的筛选。载体pUC19的筛选标记是β-内酰氨酶基因(常简写为bla或Amp r),能分解氨苄青霉素中的β-内酰氨环使其失活,因此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平板上,只有含质粒的转化子能生长而不含质粒的宿主细胞不能生长。抗药性是细菌载体中最常用的筛选标记,除氨苄青霉素抗性外,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抗性也常用作载体的标记。另一类常用的标记是营养缺陷型互补标记,在真核生物载体中更常用。 (三) 多克隆位点(multi cloning site, 简写为MCS)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练习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2/16 C.3/16 D.4/16 3.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基因工程B.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5.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辐射育种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6.下列方法不能导致人工诱变的是() A.X射线B.激光C.亚硝酸D.低温 7.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八倍体小黑麦 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 8.诱变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A.方法简单易行 B.能产生很多有利的个体 C.节省实验用的材料 D.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9.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型 ③能形成新基因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B.幼苗成活率高 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高中生物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处理杂交→自交→选优→ 自交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基因重组,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染色体变异,破坏纺锤体 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 倍 染色体变异,诱导花粉直 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组合优良性状,方法简 单,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只能利用已 有的基因重组,不能创 造新的基因。 提高突变率,产生新基 因,加速育种,改良性 状,但有利变异少,需 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 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 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水稻的育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无子西瓜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 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

精心整理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处理杂交→自交→选优→ 自交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基因重组,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染色体变异,破坏纺锤体 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 倍 染色体变异,诱导花粉直 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组合优良性状,方法简 单,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只能利用已 有的基因重组,不能创 造新的基因。 提高突变率,产生新基 因,加速育种,改良性 状,但有利变异少,需 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 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 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水稻的育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无子西瓜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 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 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 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 序列,并在G 和A 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 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 切断,对自己的DNA 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 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 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 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可能使疾病的散播跨越物种障碍;可能损害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认为创造新物种,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的构成是一样的;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产量。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官玲(GUAN Ling) (莆田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基因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已经在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断成熟的基因工程技术它解决了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 基因工程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定向修饰植物的某些目标性状并保留其它原有性状通过引入外来基因扩大基因库。本文主要综述了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和花卉植物育种中的研究状况及对以后的发展现状进行的展望。 关键词:基因工程;植物育种;基因芯片技术;前景展望 基因工程是指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使受体细胞遗传物质重新组合, 经细胞复制增殖, 新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最后从转化细胞中筛选有价值的新类型, 继而它再生为工程植株, 从而创造新品种的一种定向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相比, 植物基因工程具有以下特点植物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来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 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育种速度也大大加快能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 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植物基因工程大大地扩展了育种的范围, 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障碍, 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共用性, 丰富了基因资源及植物品种。 1.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由于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野生药材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尤其是许多原料性药用植物资源已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加之人工驯化和栽培的药用植物物种退化和濒危的问题极为突出。根据这些中药资源的活性成分、生长规律、生产特性,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保存性研究, 从而保护濒危紧缺的药用植物资源.。 通过遗传转化, 将目的基因(如抗逆、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等相关基因)导入药用植物以改变传统遗传性状, 培育优良品种, 增强药用植物抗病毒、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 利用植物生产异源蛋白及改变植物质量性状、保护和繁殖濒临灭绝的植物材料[1]. 1.1优良品种的培育 刘建勋等[2]利用PCR 技术克隆出青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和东北红豆杉中紫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限速作用的紫三烯合成酶基因, 该基因cDNA 片段由2586 个核苷酸组成, 将该cDNA 片段导入红豆杉细胞后, 影响紫杉醇含量。NSFC 资助的“银杏内酯合成二萜环化酶基因克隆与生物转化研究”、“水母雪莲P 基因克隆及其对3-脱氧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丹酚酸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调控研究”、“重组蝎毒素

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练习题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 基因型的生物:①;②;③;④。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3.下列关于限制酶和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连接酶可以恢复分子中的氢键 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聚合酶代替连接酶 4.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5.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6.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 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 )) (花药) (单倍体) 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7.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 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8.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无子西瓜 C.诱变育种可以定向地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 D.目前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9.如图为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解旋酶 10.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本章提要: 选择育种:方法、缺点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 选择育种: 1、方法:利用生物的变异,通过长期选择,汰劣留良,来培育优良品种。 2、缺点: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二、几种育种方法归纳: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基因工程概念: (1)别名: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 (2)方法: 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原理:基因重组(不同生物之间的基因组合) (4)操作水平:DNA 分子水平 (5)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6)优点:目的性强,定向改造生物性状;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特点:具有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②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③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上图)。 ④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两个具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②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①作用:能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②种类:质粒(细菌及酵母菌等生物细胞质中小型环状DNA)、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3、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最终形成重组DNA。(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①检测:根据受体细胞是否表现标记基因表现的性状,判断目的基因导入与否。 ②鉴定:受体细胞表现出目的基因特定的性状,如抗虫棉是否表现出抗虫性状。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三、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一生物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 单倍体育种原理 C.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多利”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解析无子番茄是利用生 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子房获得的。无子西瓜则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出的三倍体西瓜。“多利”羊是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的克隆羊,与杂交育种无关。答案 C 2.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下列有关此育种 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 F1 雄 配子幼苗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 A.过程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 变异 B.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 苗 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解析图示为单 倍体育种,过程①原理为基因重组;③是将花药培养为幼苗,属于 植物组织培养;④过程应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答案:D 3.(2009?浙江理综,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 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 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 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解析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 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只有经过一定的物质激活以后,才有生物活性;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是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不能促进目的基 因的表达。所以D错误。答案:D 4.(2008?全国理综Ⅰ,4)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下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 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 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A.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2.对下列有关育种方法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利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利”羊的诞生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人工诱变可培育出合成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 C.种子长成植株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D.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成原理为基因突变 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 ) A.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 B.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 C.用花药离体培养小麦植株 D.用X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5.“嫦娥1号”胜利奔月,神五神六胜利返回,这些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生物育种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会,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育种可缩短育种周期 B.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下发生基因突变 C.航天育种技术作为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是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D.“太空种子”都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 6.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B.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C.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7.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育种方法中,连线不正确的是() A.中国荷斯坦牛——杂交育种 B.三倍体无子西瓜——单倍体育种C.“黑农五号”大豆——诱变育种 D.抗虫棉花——基因工程育种 8.有两种柑橘,一种果实大但含糖量不高,另一种果实小但含糖量较高,如果想要培育果实大且含糖量高的品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 A.单倍体育种B.人工诱变育种 C.杂交育种D.多倍体育种 9.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2017届 人教版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单元测试题

2017届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单元测试题 (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西宁模拟)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人工诱变育种 B.基因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解析】选D。欲培育aabb隐性类型的新品种,只需将两亲本杂交所得的F1自交,从F2中直接选育即可。 2.(2016·天水模拟)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 A.青霉素高产菌株 B.八倍体小黑麦 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克隆牛 【解析】选A。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A正确;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培育原理是基因重组,所用技术是基因工程技术,C 错误;克隆牛的培育原理是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所用技术是细胞工程技术,D错误。 3.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从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 C.从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 D.从大肠杆菌体内获取胰岛素 【解析】选C。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来生产转基因产品,A、B、D均为外源基因的表达;青霉菌产生青霉素是自身基因的正常表达,故青霉素不属于基因工程药物。 4.下列育种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 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无子西瓜 C.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 D.水肥充足条件得到穗大粒多的小麦 【解析】选D。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太空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它们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5.(2016·六盘水模拟)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育种一定能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 B.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的变异原理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均为基因重组 【解析】选C。人工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而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无子西瓜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

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教学目标: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 学法指导: 1.根据P98“本节聚焦”中的问题,阅读98-100页的内容,并认真思考99页和100页的“思考与讨论”部分。 2.独立完成导学案;不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双色笔标出,留到课堂解决; 3.正课结束后及时整理导学案,进行纠错反思,课后认真完成练习题。 阅读指南: 1、杂交育种的概念: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______ 通过集中在一起,再经过,获得的方法。 育种过程:(一两对相对性状为例)将两个亲本_________,得到F1_________,选择F2中的所需类型逐代________,直到得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的理想纯种。 2、诱变育种的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或_______(如)。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这种方法可以提高________,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如“___________”大豆品种。 合作探究: 1.P99思考与讨论:杂交育种的优点是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请从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以及育种时间等方面,分析杂交育种方法的不足之处:(1)杂交育种只能利用产生的变异,不能产生新。 (2)杂种后代要发生,选育时间。 2.在育种上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的稳定,最好采用育种。(1)理由是,由于且所以能得到更多变异类型,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的是 A、棉珠中含有杀虫蛋白基因 B、大肠杆菌中具有胰岛素基因 C、酵母菌中产生了干扰素 D、抗病毒基因导入土豆细胞中 4.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21.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⑤D.①④③③ 27.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A.基因工程技术B.诱变育种技术C.杂交育种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5.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 C.避免氮肥过多引起环境污染D.改良土壤结构 6.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合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B.由配子发育成的生物体,细胞中无论有几个染色体组也只能叫单倍体 C.单倍体一般高度不孕,多倍体一般茎秆粗壮,果实、种子较大 D.单倍体都是纯种,多倍体等位基因至少有三个 1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 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基因工程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基因工程又叫做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通俗地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基因工程是在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_____________水平的设计施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 3.基因的“剪刀”是指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针线”是指_____________。当用_____________切割两种来源不同的DNA后,露出 的末端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黏合起来,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仍有缺口,该缺口就需要靠_____________来“缝合”。 5.基因的运载体是指_____________的运输工具。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必备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保存并大量复制B、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C、有标记基因,以便筛选 6. 质粒存在于细菌以及等生物中,是细胞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_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_状DNA分子。 7.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是: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