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垄断

第15章 垄断
第15章 垄断

第15章垄断

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

关键术语定义

-------------垄断企业1、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

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自然垄断2、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价格歧视3、垄断者可以向美和顾客准确地收取其支付意愿的

情况

-------------套利4、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

-------------完全价格歧视5、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买进一种物品并在另一个市

场上以高价卖出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

-------------1、垄断者是价格接收者

-------------2、垄断市场进入壁垒最常见的来源是,垄断者拥有生产那种物品所必需的一种关键资源

-------------3、垄断是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一种物品的唯一卖者

-------------4、自然垄断是把其自然资源所有权作为其市场进入壁垒的垄断

-------------5、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其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

-------------6、对于垄断者来说,边际收益总是低于物品价格

-------------7、垄断者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然后用需求曲线找出将消费者购买这种数量的价格

-------------8、垄断者的供给曲线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9、垄断者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10、只有没有套利活动,价格歧视才是可能的

-------------11、价格歧视可以提高经济福利,因为产量增加到大于垄断定价下的水平

-------------12、完全价格歧视是有效的,但所有剩余由消费者获得

-------------13、当大学对穷学生和富学生收取不同的学费时,大学就是在进行价格歧视

-------------14、用管制迫使自然垄断者收取等去其生产边际成本的价格将使垄断者赔钱,并退出该行业

-------------15、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垄断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将垄断企业公有化。

三:单项选择

1、以下哪一项不是垄断市场的进入壁垒()

A、政府给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州物品的权利

B、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其他生产者更有效率

C、一种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D、一个企业非常大

2、在能供给整个市场的产量时,其平均总成本一直下降到最小的企业称为()

A、完全竞争者

B、自然垄断

C、政府垄断

D、受管制的垄断

3、当垄断者多生产一单位时,那一单位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必定()

A、高于价格,因为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

B、高于价格,因为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

C、低于价格,因为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

D、低于价格,因为价格效应大于产量效应

4、垄断生产的产量处于以下哪一种情况时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A、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C、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D、边际成本等于需求

E、以上各项都不对

5、以下哪一种关于竞争与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和边际成本的表述是正确的()

A、在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B、在竞争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C、在竞争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D、在竞争市场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垄断市场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6、西南公司是生产你的教科书的一个垄断者,因为( )

A、新昂纳公司拥有教科书生产的关键资源

B、西南公司是一个自然垄断

C、政府赋予西南公司排他性地生产这种教科书的权利

D、西南公司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

用下图回答第7——10题

7、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所代表的价格数量由以下哪一点代表()

A、A

B、B

C、C

D、D

E、以上各项都不是

8、利润最大化垄断者所赚到的利润由以下哪一块面积代表()

A、P4ABP2

B、P4ACP1

C、P4AQ1O

D、P3DQ2O

E、以上各项都不是

9、与垄断定价相关的无谓损失由以下哪一块面积代表()

A、P4ABP2

B、P4ACP1

C、ABD

D、P2BCP1

E、以上各项都不是

10、有效的价格与数量由以下哪一点代表()

A、A

B、B

C、C

D、D

E、以上各项都不是

11、与垄断相关的无效了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物品的过度生产

D、物品的生产不足

12、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通常会引起()

A、高价格和高产量

B、高价格和低产量

C、低价格和地产量

D、低价格和高产量

13、垄断者的供给曲线()

A、是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

B、是平均总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

C、是平均总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那一部分

D、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那一部分

E、不存在

14、用政府管制迫使自然垄断收取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将()

A、提高效率

B、提高物品价格

C、吸引企业进入市场

D、引进垄断者退出市场

15、反托拉斯法的目的是()

A、管制垄断者收取的价格

B、通过组织合并和打破大企业来增进一个行业内的竞争

C、增加合并活动,以有助于引起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

D、创造自然垄断的公有制

E、以上各项都是

16、自然垄断的公有制()

A、倾向于无效率

B、通常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C、引起新批准的企业与其他政府拥有的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D、以上各项都不是

17、以下哪一项关于价格歧视的表示不正确()

A、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

B、价格歧视要求卖者能根据买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C、完全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D、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E、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买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18、如果管制者把自然垄断分为许多小企业,生产成本()

A、将下降

B、将上升

C、将保持不变

D、极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这取决于垄断者的供给曲线的弹性

19、在长期中垄断者能一直得到经济利润是因为()

A、潜在竞争者有时没有注意到利润

B、存在进入这个市场的壁垒

C、垄断者有强大的财力

D、反垄断法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消灭了竞争者

E、以上各项都是

20、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垄断者应该()

A、增加产量

B、减少产量

C、保持产量不变,因为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D、提高价格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进入壁垒?使企业可以在一个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地位的进入壁垒的三个来源是什么?

2、如果通过管制迫使自然垄断企业收取等于其边际成本的价格,结果将有效率吗?为什么?

3、垄断者能对其物品收取最高可能的价格吗?为什么?垄断者如何选择对其物品所收取的价格?

4、为什么垄断者生产的产量总会少于社会有效的产量呢?

5、垄断者的利润是垄断社会代价的一部分吗?解释之。

6、完全价格歧视是有效的吗?解释之。谁得到了剩余?

7、垄断者能实行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8、决策者可以对垄断问题作出反应的四种方式是什么?

9、应该用反托拉斯法来组织合并吗?为什么?

10、与管制自然垄断所收取的价格相关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答案:

一:2、1、4、5、3

二:1、错:垄断者是价格制定者

2、错:拥有关键资源是进入壁垒最少见的来源

3、对

4、错:自然垄断是平均总成本曲线一直下降到能满足整个市场的企业

5、对

6、对

7、对

8、错: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

9、错:垄断的无效率产生于垄断者不能生产消费者评价等于或大于生产成本的产量。垄断者的利润并不是社会代价,而仅仅是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的再分配

10、对

11、对

12、错:所有剩余由生产者获得

13、对

14、对

15、错:经济学家通常对私有制的偏好大于公有制,因为私人所有者有更大的降低成本的激励

三:1、D

2、B

3、D

4、A

5、C

6、C

7、A

8、B

9、C

10、D

11、D

12、B

13、E

14、D

15、B

16、A

17、C

18、B

19、B

20、A

四:1、任何限制先企业进入一个市场的事情。进入壁垒的三个来源:一种关键资源由唯一一个企业所拥有,政府赋予一个企业生产一种物品的排他性权利,或生产成本使单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效率更高

2、结果是无效率的。垄断者将发生亏损,而且,将退出市场

3、不能。即使是一个垄断者也要受其物品需求的限制,因此,高价格将引起买者很少买这种东西。垄断者首先根据MR和MC相交选择最优数量,然后收取与这种数量一致的价格

4、对于一个垄断者,P大于MR,因为一个垄断者要再卖出一个单位,它就应该降低边际单位以及以前所有单位的价格。因此,垄断者使MR和MC相等,它收取大于MC的价格,这使消费者购买的量少于物品的有效量

5、不是、垄断者的利润是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的再分配。垄断的社会代价是与产量减少相关的无谓损失

6、是的。买者的评价大于或等于生产者的成本的所有单位都被生产出来,但是,整个总剩余由生产者(垄断者)获得

7、垄断者必须根据买者的支付意愿把他们进行划分

8、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管制垄断的行为,把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或者不作为

9、不应该。许多合并会带来合并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会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效率

10、垄断者可能亏损并退出市场。阻止这种情况的补贴要通过税收来筹集,税收也引起了无谓损失。受管制的垄断者没什么降低成本的激励

微观经济学第十五章垄断

第十五章垄断 问题与应用 1?一家岀版社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 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200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1100美元。 A ?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岀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 答:岀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 000本。它收取的价格是50元每本。 表15- 1岀版社的成本、收益表 B ?计算边际收益。(回想一下,MR =△ TR/△ Q)。如何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 答:岀版社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书的价格。因为岀版社是一名垄断者,它面临着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为了增加销售量,一个垄断企业必须降低其物品的价格。因此,为了多卖一单位产品,垄断者得到的收益必须低于前面所销售的物品的每个单位。 C ?画岀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交点表示什么? 答:在500 000本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图15-3岀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 D ?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 答:无谓损失的产生是由于当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一些潜在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这些消费者最后不购买物品。由于这些消费者对物品 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垄断定价使一些有益于双方的交易无法 进行,产生无谓损失。 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岀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解释原因。 答:如果对作者写一本书支付300万美元,岀版社的总成本提高,但是它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 益不变。岀版社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仍然应该生产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产量,并实行该产量所对应的价格。只要原来的价格不低于现在的平均可变成本,岀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 决策不变。 F.假设岀版社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对这本快收取的价格 是多少?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多少利润? 答:如果岀版社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对这本书收取的价格应该是10美元。在这一价格,岀 版社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 200万美元的利润。 2?假设法律要求自然垄断者收取的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在图上标岀收取的价格以及与边际成 3?假定清洁矿泉水公司对加利福尼亚销售的瓶装水有垄断。如果瓶装水的价格上升,清洁矿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有害垄断初探.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有害垄断初探 内容摘要:知识产权有害垄断和传统意义上的垄断并无二致,有理由将其纳入反垄断法的视野进行合理规制。从知识产权保护与规制知识产权有害垄断的价值取向入手,二者都具有公益性,这一价值上的一致性为两种制度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有害垄断价值取向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垄断的联系 作为科技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知识产权强调的专有性使其与垄断有了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所赋予权利人对智力成果独占使用的权利本质就是一种垄断。一般来说,权利人的垄断如没有损害公共利益的不良后果,可以凭借对于技术等知识产品的垄断来刺激、激励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行使知识产权而构成的垄断行为长期处于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的规制之外。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自身不具备拒绝知识产权垄断的能力和空间,在知识产权制度之下难免会滋生一种滥用专有权的有害垄断。该种垄断在危害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垄断并无二致,所以有理由将其纳入反垄断法进行合理规制。笔者认为,思考规制知识产权有害垄断问题应以与之关系密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着眼点。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力成果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其重要性不断提升,各国鼓励创新、丰富智力资源的途径就是加强对知识产权人的权利保护,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同时全球化趋势也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适用趋同的标准管理社会资源。在知识产权领域就是在签订国际条约的前提下来修改、制定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TRIPS条约中明确说明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核心的私法,而对于知识产权的垄断规制则着眼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应当属于公法的范畴。在这个层面上对知识产权垄断的规制和贯彻知识产权制度必然有所冲突。然而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同样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的,二者存在统一起来的可能性。这个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提供了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背景下对知识产权的有害垄断进行规制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应当以知识产权作为权利的客观情况进行分析。 在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它所确立的独占权不再是洛克的“财产权劳动说”的反映。根据该学说,所有的劳动(含智力劳动)付出都需要以确认产权的方式予以补偿。而在知识创造领域,许多付出了劳动的智力创造,如发现权却并未被赋予独占性保护。即使对于所有的发明创造国家也并非一定会授予专利权,而是出于功利选择遴选适宜用产权制度予以保护的权利客体。

互联网垄断与反垄断法的困境

互联网垄断与反垄断法的困境 厦门大学郑鹏飞 【摘要】2008年8月起开始施行的《反垄断法》在日趋市场化的中国经济市场扮演着遏制垄断,维持公平竞争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互联网经济独有的运行特点使得《反垄断法》在该行业的施行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2008年的“唐山人人——百度”案到2010年“奇虎360——腾讯”案,互联网反垄断案总能引发社会各层对互联网垄断的激烈争论。《反垄断法》能否对于互联网行业做出有效调整成为互联网市场公平竞争,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经济的特点,总结其对《反垄断法》的制约,试图探索《反垄断法》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垄断;《反垄断法》;相关市场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放松对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管制,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作为经济市场化的结果,我国经济在数十年间实现飞速增长。然而随着市场自由竞争的加剧,优胜劣汰,市场上出现了少数实力强劲的企业,他们掌握着相关市场内最重要的资源,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形成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产生了垄断势力。更有甚者,利用市场主导者地位提高价格或者采取不正当方式阻碍公平竞争,从中获利。为了限制市场垄断势力,维护公平竞争,提高市场效率,我国于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并于2008年8月开始施行。 然而《反垄断法》的施行从一开始便遭遇了诸多挫折,集中体现在其对于近十年来发展壮大的互联网行业的不适应。 过去十多年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迅猛发展的互联网行业,互联网经济也随之扬帆起航。互联网经济以其独特的运行模式和灵活的商业体验迅速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竞相争夺的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形成了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性企业的诸强割据,激烈竞争的局面。然而随着强者越强的局面的形成,互联网行业屡屡传出起诉垄断的不和谐声音,并且社会上的激烈争辩并未随着审判的结束而终结,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工作的质疑与思考。 一、《反垄断法》及相关解释 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国于2008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第二条规定,《反垄断法》适用于阻碍市场公平竞争或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垄断行为而并非由于市场自由竞争形成的垄断势力。 《反垄断法》第三条规定了具体的垄断行为,它们是: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通过制定协议抬高产品价格,从而通过损害消费者或公众利益而获得较高利润。这是垄断行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然而由于互联网行业内,许多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是免费向消费者开放的,所以该垄

微观经济学第十五章垄断

第十五章垄断 问题与应用 1.一家出版社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 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200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1100美元。A.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 答: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 000 本。它收取的价格是50 元每本。 表15-1 出版社的成本、收益表 B.计算边际收益。(回想一下,MR=△TR/△Q) 。如何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答:出版社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书的价格。因为出版社是一名垄断者,它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为了增加销售量,一个垄断企业必须降低其物品的价格。因此,为了多卖一单位产品,垄断者得到的收益必须低于前面所销售的物品的每个单位。 C.画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此交点表示什么? 答:在500 000 本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曲线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图15-3 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需求曲线 D.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 答:无谓损失的产生是由于当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时,一些潜在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这些消费者最后不购买物品。由于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垄断定价使一些有益于双方的交易无法进行,产生无谓损失。 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解释原因。 答:如果对作者写一本书支付300 万美元,出版社的总成本提高,但是它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变。出版社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仍然应该生产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产量,并实行该产量所对应的价格。只要原来的价格不低于现在的平均可变成本,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不变。 F.假设出版社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对这本快收取的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多少利润? 答:如果出版社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对这本书收取的价格应该是10 美元。在这一价格,出版社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200 万美元的利润。2.假设法律要求自然垄断者收取的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在图上标出收取的价格以及与边际成本定价相比的社会无谓损失。 答: 图15-4 平均总成本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

垄断产生的原因、组织形式、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进入障碍的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垄断组织主要形式 垄断组织是在资本主义生产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社会化和生产集中的发展程度的不同,资本主义大型企业之间互相勾结或联合的程度和具体目的也不一样,因而垄断组织便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卡特尔是最早出现的、也是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比较流行的卡特尔有三种:①划分销售市场的卡特尔;②规定统一价格的卡特尔;③规定生产规模的卡特尔。 辛迪加 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通过签订关于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其商品销售、原料购买,都必须由总办事处统一办理。 托拉斯 托拉斯是由若干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产品有密切联系的大企业互相联合而组成的垄断组织。在托拉斯内,一切有关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等业务,均由托拉斯理事会统一处理,而原来的企业主则成为托拉斯的股东。 康采恩 康采恩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参加康采恩的既有单个的企业,又有其他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既有工业企业,又有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其中最大的银行或企业则是这个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非法经营者破坏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现象日趋严重。虽然我国在2008年施行了新的《反垄断法》,但是目前我国研究与探讨在反垄断法视野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并不成熟。有鉴于此,笔者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垄断法》被认为是经济法的核心和龙头,是维护正常、稳定、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的保障。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经营者之间争夺市场、交易机会,实际上就是争夺消费者,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的垄断行为,实质上就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反垄断法》为出发点,以消费者权益为落脚点,在反垄断法视野下研究与探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具有深远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反垄断法》与消费者权益的基本问题 (一)《反垄断法》的基本问题 反垄断法是指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规制经营者为排斥市场竞争而实施的垄断过程中所发生的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实体性和程序性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可知,其所规制的对象主要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 (二)消费者权益的基本问题 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因该权利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内容是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知权、维护尊严权和监督批评权。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涉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包括:物价、质量、标准、计量、安全、商标、广告、药品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文件。 (三)《反垄断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 《反垄断法》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虽然二者的立法目的不同,但两者在内容和功能上却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一方面,《反垄断法》中包含着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例如:第13条~第15条的垄断协议、第17条的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第27条的审查经营者集中的因素、第32条行政垄

反垄断机构三合一,应避免隧道视野

反垄断机构三合一,应避免隧道视野 根据今年3 月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分散于三个部门的反垄断机构将合并为一,目前正有序推进。 具体而言,是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反垄断执法职责(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商务部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执法(反垄断局)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办公室等职责整合,统一归属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中,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将继续保留,具体工作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2007 年反垄断法颁布后,采用三分法进行机构设置,但这种“三驾马车”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设置,一直被学界所批评 时至今日,“三合一” 的理论变为现实,尽管此轮机构改革的内容庞杂,不过在全球化背景下,反垄断法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展日趋重要,甚至和中美贸易战也直接相关,这场三合一改革在整个机构改革中显得极其亮眼。

此次合并,需要“审查”其理性,并借此展望中国反垄断法的未来。统一还是分立,各有利弊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我国政府机构变动的传统一致,某种意义上是历史的再次轮回。在新中国的70 年历史中,差不多每十年就进行一次精兵简政,此次改革的例外仅仅是间隔时间较长而已。 传统大陆法模式的“大行政”思维下,政府职能随着经济和市场导向而不断扩展,长期积聚的职责切割、推诿扯皮,只能通过不断增加协调机构、小组来完成有效决策。 从本次改革方案来看,改动幅度相当之大,不过很难说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改革,比如并没有坚持”(监管 和经营分开)等,而更世纪90 年代改革的“ ?企分开 多是基于事权进行整合,这可能更多是出于精简目的,合并同类项的作业结果。 反垄断执法机构“分割为三”长期遭受诟病,理论界言必称“不合理设置” ,分权也缺乏“正当性” ,这样的背景下,机构调整就成为必然。 因此,“三合一” 改革来自于两个动力:合并同类项的就事论事调整背景,以及反垄断法原有的不合理职权配置,缺乏正当性。如果从原理来说,执法权应统一还是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陈丽洁(法学博士、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副司长) 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和保持一个有效的竞争政策。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离不开有效的竞争政策。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就是保护和促进竞争,使市场竞争与价格机制发挥有效的调控功能。当然,保护和促进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任务,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实现的,贯彻实施竞争政策的主管部门也要依法行事。因此,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垄断法律制度,就成为建立有效竞争制度、保护和促进竞争的基础和起点,这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目前尚无一部专门的反垄断法。但是,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已对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作出一系列法律规范,分布在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之中,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相关的《价格法》、《招标投标法》、《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等,它们涉及到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卡特尔(限制竞争协议)和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等方面。虽然这些法律规定是不系统和零乱的,但表明中国的竞争法规范已具有雏形或者说已经初步形成。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负责起草《反垄断法》草案。下面我就中国的反垄断立法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一关于垄断的界定 如何界定垄断是中国反垄断立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关系到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对垄断的定义,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垄断立法中,垄断的定义都是指经济性垄断,我国的立法应与国际惯例接轨。行政性垄断是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问题,可通过在适用范围中增加相关规定加以解决,不必给垄断自制一个新的定义。另一种意见认为,行政性垄断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垄断形式,送审稿中也设专章对行政性垄断进行了规制。因此,垄断的定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溶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转变,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早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初期就已经产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国营铁路、国有土地基金等,但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整个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还很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战争形势所迫,几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空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许多国家实行了生产和分配的国家调节。战争结束后,随着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就削弱了。 20世纪30年代初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次得到显著发展,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如美国出现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实行严厉的统制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再次出现高潮。二战结束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有所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一次进入低潮。 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猛烈发展阶段,而且具有新的特点。此时,不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增加,一般已达到40%左右,而且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不再是作为一种短时期的“战时 状态”或“反危机措施”,而是发展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经常性需要,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已经发展到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包括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垄断资本主义具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 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同进也迫使私人垄断资本运动依赖于国家政权,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起来,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具体说来,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有下列原因: (1)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私人垄断资本的积累已无法满足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必须由国家进行投资或者由国家给予私人资本以资助。

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垄断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垄断状况调 查及对策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垄断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报告目录报告摘要................................................................. ..................................................................... ..... 2 前言............................................................... ..................................................................... .............. 4 第一章互联网行业垄断概况............................................................... .......................................... 5 1 互联网垄断发展历程............................................................... ........................................ 5 2 互联网垄断的市场基础............................................................... .................................... 5 第二章互联网

中国反垄断法的难题

中国反垄断法的难题 ;现行反垄断法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逐步颁布了一些涉及反垄断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1993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价格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第15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1999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也有禁止串通投标招标的规定。 ; 此外,国务院及其部委也发布过很多涉及反垄断的行政法规,特别在反对地方保护主义方面。 ; 虽然在反垄断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规章制度,而且通过执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法律制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和完整的反垄断体系。 ; 反垄断法在反对私人垄断方面至少应当规定三个方面的任务: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企业合并。这三个方面也被称为反垄断法实体法的三大支柱。但是,中国现行反垄断法在这三

个方面都没有完善的规定。 ; 例如,1998年中国彩电业生产显像管的八大企业联合限产是严重损害市场竞争的行为,但中国目前对此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中国也没有禁止地域卡特尔的规定。这即是说,生产企业如果划分销售市场,尽管这种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会限制企业的生产规模,影响规模经济,但中国目前还没有惩罚这种行为的法律制度。; 除了禁止公用企业滥用行为的规定外,中国还没有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普遍性规定。因此,尽管微软公司的捆绑销售行为和价格歧视行为在很多国家被视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而被提起反垄断诉讼,但是中国的用户和消费者则不得不在微软公司垄断的阴影下叫苦连天。 ; 此外,中国也没有关于控制企业合并的规定。1986年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经委发布的《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中虽然提出“一个行业一般不搞全国性的独家垄断企业集团”,但这只是表达了政府的反垄断意向,在实践中却没有可操作性。 ; 2.对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制裁不力。 ; 由于中国当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政企不分的情况尚未彻底改变,中国旧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垄断行为目前仍然很严重。 ; 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 ; 行业垄断即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经营者的市场准入,排斥、限制或者妨碍市场竞争。这特别表现为一些集行政管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国家产生了垄断企业。垄断企业在控制产品价格、避免由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方面产生一定作用。然而垄断对国家的经济是有一定危害的。由于垄断的特点与性质,垄断企业易造成由随意控制价格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现象,同时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且垄断由于缺乏积极性而易致使国家相关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垄断企业的高收入易导致拉大国家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公平、损害政府威信等等一系列不利影响。。。总之,垄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垄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企业是普遍存在于现实经济中的企业结构之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探究垄断企业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要明确垄断产生的原因。很多因素如生产发展的趋势,规模经济的要求,自然垄断性行业发展的要求,保护专利的需要,对进入的自然限制,对进入的法律限制等等,一定程度上都会导致垄断。从根本上讲,垄断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的产物。主要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三个: a.自然垄断:即由市场竞争导致的垄断。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成本使一个生 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这是最常见的垄断形式。 b.政府创造垄断: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或其他原因,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 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如石油、烟草、食盐等。 c.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如早期的美国铝业公司,就是由于垄 断了铝冶炼的原料——铝矾土,而享有独家垄断铝供应的地位。 某些行业,如石油、通信、铁路、航运、电网、煤炭、军工等等行业,由于技术、资金、政治、经济、安全、避免竞争等原因,垄断是必要的。这些行业纯粹靠市场竞争维系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产生了相关的垄断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垄断是必然的。 然而垄断对社会经济是有一定危害的。垄断容易带来随意提高产品价格、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阻碍社会技术进步等等弊端。原则上,为了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竞争是必要的,而垄断企业缺乏竞争。由于缺少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加之缺乏有力的外部制约监督机制,垄断性行业经常会违背市场法则、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和选择权、并且缺乏积极性。 首先,垄断的最大弊端是是消费群体利益受损。没有竞争,缺少压力和进取之心的直接后果是影响消费者消费水平。目前受政府保护的垄断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作为全民财产的国有企业本应把一般消费者福利放在首位,但实际上并非都如此。据资料,中石油每升五块钱的汽油甚至比美国加了资源税和燃油税的价格都高。垄断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大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价格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支出的大小。石油、电网、通信等行业高利润的背后,是通过价格机制达成的。由于企业垄断,没有其他企业与之竞争,于是其定价没有市场份额减少的后顾之忧,于是近年来相关产业价格不断升高。而垄断迫使消费者缺乏选择权,为了获得产品和服务,不得不被动接受垄断企业提供的高价格。从而导致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加大,进而影响其他部分的消费,特别是加重了低收入消费群体的生活负担。最终使平均消费倾向降低,影响国家经济水平。 再者,垄断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收入不平等、拉大收入差距重要成因之一。一方面,垄断企业的提供的价格加大了消费者的支出,另一方面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加大群体收入差距。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资外收入和职工

垄断的含义

垄断的含义 垄断(monopoly)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垄断行业就是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 垄断的产生 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公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垄断形成的原因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 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资本家为了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本积聚,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不断地扩大资本。在资本积聚的基础上,竞争又引起资本集中。这主要是通过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或建立股份公司的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结果,使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个部门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阶段,必然会形成垄断。因为,一方面,在少数(几十个甚至几个大企业)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定,使垄断具有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规模巨大,实力雄厚,造成中小企业同它们竞争的困难,从而使居于压倒优势的大企

解读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新规企业合规的视角

解读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新规:企业合规的视角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任清吴鹏 [提要] 作为首部专门就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问题做出规定的法律文件,工商总局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种原因,《规定》的适用范围较窄,同时在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企业不能孤立的理解和适用《规定》,而应秉持体系化思维,全面、准确把握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合规。 一、引言 4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下称《规定》),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作为对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问题的专门规定,该《规定》的起草可以追溯至工商总局于2009年开始的《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指南》(下称《指南》)编写工作。鉴于问题复杂、敏感以及执法经验有限,工商总局决定暂不制定内容全面的执法指南,而是优先就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一部规章。2013年以来,工商总局多次就《规定》草稿征求各界意见,并于2014年6月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下称《征求意见稿》)。1 《规定》主要规定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和相关市场等概念进行界定;二是禁止经营者之间利用行使知识产权的方式达成垄断协议,同时规定“安全港规则”;三是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行使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具体滥用行为做了禁止性规定;四是对专利联营和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垄断行为做出进一步规定;五是明确工商机关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分析原则和框架;六是对行政处罚做出规定。 本文将从企业合规的角度,结合最近的几个案例,对《规定》进行初步解读。 二、不可不知的背景 首先,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已经成为中国反垄断执法和司法的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2013年以来先后调查、处理了美国IDC公司和高通公司滥用专利权案,广东省高院审理了华为诉IDC公司基于标准必要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一案,商务部在批准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和默克收购安智两起经营者集中案件时附加了专利许可方面的限制性条件,工商总局则正在对微软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在此背景下,《规定》的出台自然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在《规定》出台之前,中国法律中并非没有关于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规定;相反,这样的规定还不少。在法律层面上,《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换言之,《反垄断法》关于垄 1参见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33545913.html,/gzhd/zqyj/201406/t20140610_145803.html。

中国行业垄断的原因

中国行业垄断的原因: 1、目前的行业垄断结构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我国的行业性垄断的形成严格讲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形成,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观念已对行业垄断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历史的惯性使部分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至今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在头脑中形成的固有模式,自觉不自觉地青睐行业垄断。 2、行业垄断结构是政企不分的典型产物。建国初期,我国几乎目前所有的垄断企业都是国家依靠其权利形成的,并依靠政府的直接投资发展壮大,因此政府由于和企业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情结,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垄断行业的利益,通过维持和掌握国有垄断企业,保证其赢利,以直接取得利润。虽然目前部分行业管理部门与行业垄断企业已实现了分离,但政企不分的弊端并未彻底解决。 3、严格的进入管制使新的竞争者无法进入和成长。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一行业实行严格的进入管制,甚至拒不开放一些行业领域,致使这些行业和领域无法形成新的竞争者,即使偶尔有新的竞争者进入,其间已有垄断地位的企业有较大的价格承受力,不会因后者的进入而失去垄断地位。 4、在一定行业维持行业垄断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有些行业由于特定的技术经济特点或资源稀缺性,有天然的垄断需要,适合垄断经营,只是要界定行业范围。 5、国家安危的考虑。行业垄断企业往往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其相当一部分产品和服务还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国家需要通过掌控他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世界各国也普遍采取此法。 中国行业垄断跟外国行业垄断的区别: 1、规模经济集中度不同。中国行业垄断是在规模经济集中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经济规模集中度是产业经济理论中关于市场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生产、销售同类商品的制造商、销售商依靠经济、技术、市场竞争实力,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程度。在同类商品的市场结构和大中小企业中,少数大型制造商、销售商所拥有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资源配置向少数企业集中的程度越高,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就越大。相比国外的贸易市场,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集中度不高。 2、需要的资本不同。外国行业垄断需要的是资本家的私人资本,而中国的行业垄断更多需要的是全民的社会资源。外国行业大多通过私人垄断资本的运作,干预市场经济的发生,本质上代表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而国内的行业运作的是国家垄断的资源,代表的是国有企业的利益。 3、竞争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国家与民争利,后者是国家帮大欺小。 4、资源的分配不同。前者是资源国家独占,后者是资源全民共享。 5、阶级的制度不同。中国的垄断行业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控制下的垄断,是不存在阶级剥削的。外国的是大资本主义阶级的垄断,可能存在剥削。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复习题详细讲解(第15章 垄 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5章垄断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垄断企业(monopoly firms)(西北大学2006研) 答:垄断企业指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垄断是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个市场上拥有绝对的权力,它控制该市场的全部供给,从而能决定价格和销售数量。此外,该厂商还控制着所有有关市场与价格的信息。垄断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是垄断者得到了全部利益而消费者一无所获。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中,垄断市场一般被认为是效率最低的市场,而且阻碍了技术进步。但是,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垄断厂商资金雄厚,可以从事革新生产技术的长期研究。 2.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西北大学2003、2005研;深圳大学2012研)答: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一个生产者或厂商的市场状况。这种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经济的特征,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自然垄断部门一般有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和电信等行业。自然垄断的形成,使得一个大规模厂商能够依靠自己的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规模经济的益处由该厂商充分加以利用。自然垄断有时来源于某些地理条件。在自然垄断的部门中,政府通常对厂商加以认可,以批准该厂商进入该行业经营,或者在不利后果发生之前进行制止,以免损害公共利益。政府管制自然垄断部门的原因在于:①如果自然垄断行业内竞争性厂商过多,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例如,四家电话公司互相竞争,将会铺设四条电话干线,而实际上有一条就够了,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价格竞争必然会优胜劣汰,其他厂商将会被排挤出市场,剩下的厂商制定垄断价格,使消费者遭受损失。②多家厂商如果相互勾结起来操纵价格以避免激烈竞争,同样使消费者遭受垄断价格。③这类部门一般是资金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风险大的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许可,私人厂商可能会避开这类行业,这样消费者将因为不能消费这些商品或劳务而受损失。 3.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山东大学2004研;深圳大学2007研;西北大学2008研;华南理工大学2009研) 答:价格歧视指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厂商不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即厂商有权改变价格;②厂商必须能够按照需求弹性对顾客加以区分,买者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③厂商必须能够防止产品的再次出售。 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

互联网新垄断的危害

张笑容 互联网实验室 月秋后,企业家马云大概喝高了,一声令下提出淘宝商城服务涨价.不料小卖家炸了窝,联合起来造反.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地生意”那句雄伟地口号,因为此事,成了一句空谈.此事很快惊动高层,月有消息说反垄断要拿淘宝祭刀,淘宝商城头上一时黑云压城城欲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无论在市场还是市场上,淘宝都是行业领导者,处于市场垄断地位,举手投足间对行业都有重大地影响.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垄断者如何善用自己地力量.垄断不可怕,可怕地是滥用垄断力量地行为.反垄断(即反垄断行为地省略语),是一个艰难曲折、错综复杂地特殊过程,面临着巨大地压力与挑战.互联网实验室认为,其特殊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首先,互联网反垄断一词出现地时候,就意味着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这只“看得见地手”不得不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其次,被反垄断调查地对象大多是网络巨头公司,家大业大,实力雄厚,其对反垄断调查地应对能力也较强,他们能够动用金钱、法律等地力量、对政府和媒介公关,制造对自己有利地舆论蛊惑视听;再次,当前针对互联网领域地反垄断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上存在大量争议、模糊地带,包括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两种主义认识,反垄断法对相关市场、市场支配地位地确定,垄断与创新,垄断与竞争等,可以说,从不同地角度和立场去看反垄断,可能会得出不同地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互联网垄断是一种新型垄断,尽管互联网垄断具有不同于传统垄断地新特征,但是,我们依然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垄断.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垄断做大,将会严重地影响产业健康发展,侵犯公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们可以从淘宝涨价事件来简单分析.淘宝商城对卖家收取地费用有三部分:技术服务费、技术服务费年费以及保证金.该公告大幅提升了技术服务费年费和保证金.以前每年最低元地技术服务费年费提高至万元、万元两档,保证金则从万元提高至万元、万元、万元不等.此外,部分商品地技术服务费率也从提升至.这样地做法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体表现为:首先,由于淘宝商城在网络购物地相关市场中居于市场支配地位.对此,淘宝地中小卖家严重依赖于淘宝商城,他们对于新规则地调价行为毫无博弈和谈判能力,淘宝商城利用自身在网络购物地相关市场中地支配地位,大幅度提高服务相关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五倍之多,产生了以不公平地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地低价购买商品地垄断行为.其次,淘宝商城新规中规定,年日起,对未完成续签地店铺进行清退,涉嫌反垄断法中滥用垄断地位地“拒绝交易”条款地认定.还有,淘宝某些规定涉嫌强迫交易.淘宝卖家要向买家发送促销信息,必须支付消息通道服务费用,每封元,但是如果不购买,发送类似地信息则被淘宝视为垃圾信息,卖家则会受到惩罚.而在发送每封元地信息之前,卖家还需要首先订购会员关系管理服务,该服务每季度收费元.在付了费之后,所谓地垃圾信息就被“洗白”,成为了合法地促销信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由淘宝商城提价一事可以看出,垄断为追求自身利益地最大化,很容易做出损害交易公平,破坏市场正义地事情. 互联网垄断所存在地危害,还表现在如下方面: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垄断不光破坏市场正义,还会侵犯消费者权利.有关市场经济地理论常说,消费者是上帝,其实这句话表达地仅仅是人们对自由竞争环境下地一种美好地向往.当提供产品和服务地厂商比较小地时候,厂商会很自然地把消费者作为上帝,但是,在遇到垄断地时候,为你提供服务和产品地某个厂商处于垄断地地位,或者处于某种支配控制地位地时候,你就会吃惊地发现,你根本不是上帝,这个厂商才是上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是一种很无奈地现象.在互联网上,垄断公司会通过用户锁定策略,以实现对市场地封锁和分割,叫你无法选择走出他们地包围圈.例如,在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