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及测量技术要求

勘察及测量技术要求
勘察及测量技术要求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首期封关口岸设施工程新增巡逻道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施工图阶段)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

2011年11月

编制:刘胜峰校核:张峰审核:徐志华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首期封关口岸设施工程

新增巡逻道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一、概况

根据业主建设要求,曹妃甸综合保税区首期封关口岸设施工程总平面图进行了局部调整,调整后的封关围网绕已建北环路布设,此次调整导致新增巡逻道约2.18km,本次勘察范围即为新增巡逻道。勘察工作遵循《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133-1-2010)的相关规定进行。本次勘察布孔沿道路中间布设,间距按150~200m进行控制,共布钻孔14个,其中原状孔6个,标贯孔8个。

二、勘察技术要求

具体勘察要求及需提供的岩土参数如下:

1、要求探明陆域形成区域天然软土层与回填土层的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同时探明地下水位分布情况。

2、钻孔孔深按10m控制。

3、要求提供各土层的常规物理力学指标;土层颗粒分析;测定软土层的渗透系数、固结系数、前期固结压力、各层土的平均e-p曲线、压缩模量和标贯击数;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指标;软土层需提供快剪和固快指标,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及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指标。

4、原状孔和标贯孔应交错均匀布置,以便更有效地反映地基土层变化及土体强度指标。

5、相邻钻孔间土层急剧变化时,应适当增补勘探点。

三、资料提供内容和日期

1、资料提供内容

按照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要求,勘察报告内容应包括地貌单元划分;各土层性质、分布规律、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埋藏条件和分布情况;地质构造、地震情况和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推荐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案;提供工程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提供土工指标试验成果及指标汇总成果表。

2、提供勘察报告与测量图光盘(电子版)。

3、资料提供日期

勘察工作开始后,要求一个礼拜后提供中间成果资料,两个礼拜提供最终勘察成果。

4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间的距离一般为2~4Km,在城市建筑区为1~2km。水准 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参看表6.6,在观测中,每一测站的技术要求见表6.14。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观测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若用普通DS3水准仪观测,则应注意:每次读数 前都应精平(即: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如果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则无需精平(测量原理详见第二章),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法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 ①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表6.15)中(1)、(2)、(3); ②前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4)、(5)、 (6); 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7); ④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记入记录表中(8); 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其优点是可以减弱仪器下沉误差的影响。概括起来,每个测站共需读取8个读数,并 立即进行测站计算与检核,满足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限差要求后方可迁站。

(二)测站计算与检核 ①视距计算根据前、后视的上、下视距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 后视距离:(9)=100×{(1)-(2)} 前视距离:(10)=100×{(4)-(5)} 计算前、后视距差(11): (11)=(9)-(10) 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1)不得超过3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 计算前、后视距离累积差(12): (12)=上站(12)+本站(11) 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2)不得超过6m,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 ②尺常数K检核 同一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 K1=(13)=(7)-(6) K2=(14)=(8)-(3) Ki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常数为 4.687m或4.787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尺常数误差不得超过2mm;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③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该站高差: 黑面高差:(15)=(3)-(6) 红面高差:(16)=(8)-(7)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14)-(13) 如果观测没有误差,(17)应为100mm(原因是:使用配对的水准尺,尺常数相差100m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7)与100mm的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72 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评价设计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GPS、全站仪、罗盘仪、平板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思考 摘要:在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完善、革新,在提高测量精准度的同时,还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类型 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对于建筑工程建设与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是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 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不仅需要涉及到专业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做到对数据收集与整理 的准确性,保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应用到的 技术类型越来越多,让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精确,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效率。 2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施工环节、施工工序要求十分严格, 测量技术的应用则是工程精细施工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 定性,在经过精准测量以后,建筑工程设计会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则是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地下建筑、水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为工程施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常 用的测量技术有三种:第一,GPS测量技术。该项技术是由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终端设 备等构成,初期用于军事领域,由于GPS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准,开始被 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依靠静态、快递静态定位法来获得数据。其中,静态定位是将接收 机天线假设为静止状态,应用于工程定线、基础测量等各项工作中,而快速静态定位,则是 利用了载波相位来对待测点的各项数据进行测量。第二,GIS测量技术。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空间范围内的有关地理信息、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计算、分析、显示与描述,使得所有的地理数据都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出来,具有精 准度高、工作量小、操作简单诸多特点,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优化与完善,GIS测量技术的应 用也更为广泛。第三,数字成像测量技术。目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类型,就是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像与数据,来更为客观、全面 的评价工程的垂直位移、基地水平位移、倾斜与弯曲程度,保证地基的安全性、稳定性。除 此之外,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还有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绘、摄影测量等技术类型,需要建 筑企业结合具体需求加以选择。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控制要点分析 3.1施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程测量技术需要实现对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测量 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地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明确地质勘察 的数据和信息,对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工程施工中地形结构的了解,明确地质承重 能力。针对周围环境和土地的沉降量进行分析,防止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在施工前的沉降 观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能够实现我国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增长,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 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且利用数据的形式进行展现,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进行施工之前的沉降观测中主要是结合施工地点、地形、土壤以及岩石情况进行调查,在测量之后,施工团队能结合测量中获取的数据和信息,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工程中

道路工程施工测量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QB/SYGL—JS—LJ—1—2010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作业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测量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理、地形资料、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测量总体控制技术方案;向现场技术员、施工队伍进行书面的总体测量施工技术交底。 3.1.2 对测量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紧急预案。 3.2 仪器设备准备 3.2.1 测量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棱镜、三脚架、50米钢尺、塔尺、花杆、直尺、盒尺、测绳等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书。 3.2.2 数据处理设备:台式计算机、打印机、小型计算器、道路施工测量计算软件。 3.2.3 通讯设备:对讲机、充电器、信号旗。 3.2.4 其它工具:毛笔、记号笔、铁锤、木锯、太阳伞、文件柜。 3.2.5 交通设备:皮卡车或双排货车。 3.3 材料准备 小铁钉、线绳、木桩、油漆、工具袋、记录本、打印纸。 3.4人员准备 测量工程师、技术员、测工等均需考核,持相应级别证件上岗。 3.5作业条件 3.5.1天气:避免在高温、大风、大雾等天气作业。 3.5.2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经具有相应的计量标定合格证。 3.5.3人员:测量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相应证书上岗。 4 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 4.1.1控制测量 图纸审核→设计交桩→水准点导线点复核→布置路线施工控制网→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原地面复测→向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进行书面的水准点导线点交底。雨季后、越冬后水准点导线点复核→交工验收测量→测量档案归档和移交。 4.1.2施工放样测量 计算放样资料→现场施工放样→复核点位→标记放样点并现场交桩。 4.2操作方法 4.2.1 图纸审核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对路基平纵断面逐桩高程、坐标、超高、加宽等进行复核,发现错误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4.2.2设计交桩 工程开工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带领下,测量组参加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的交接桩工作,逐一接收平面、高程控制点桩、交点桩、断链桩、合同分段桩、重要结构的中心桩,并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交接桩签认。接桩后,与桩址所在土地的业主办理桩址占地使用、桩志保护合同,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桩位标志。 4.2.3根据接桩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水准点、导线点等控制点复测及恢复定线。 1)工作开始之前,应向监理提交复测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 1、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水准仪型号为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使用一对铟瓦水准尺。 2、观测时用“闭合环线路往返各一次,往返较差:平地为±4L。(L为环线的路线长度[公里])。 3、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DS2型不应超过±15″;水准尺:铟瓦水准尺,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0.15mm。 4、在测区内水准点至少应设立3个。 5、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1)使用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其差小于1米;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米;视线离地面最低不超过0.5米;(2)铟瓦水准尺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差0.5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得高差之差小于0.7mm。(3)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 6、高差闭合差的平差:按观测线路的视距总长和各点间的观测视距的比值进行分配改正数。 7、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应取至0.1mm。 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操作程序: (1)、在现场选择原控制桩点J2—2的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高程传递,先测至是JW2点,然后顺时针方向观测:J2—2—JW2—JW1—JW4—JW3—J2—2。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观测一次:J2—2—JW3—JW4—JW1—JW2—J2—2。 (2)、在两个水准点间按通视情况,先用皮尺量好前后视距的距离。选择测站点和立尺点的位置并标定。而且在两点间基本上设两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观测时用尺垫。 (3)、观测时,往测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 ㈠.奇数测站为: ①.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然后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②. 照准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并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然后用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 ③.用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④. 转动望远镜,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进行标尺辅助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即先后视基:上—下—中;再前视基:中—上—下,前视辅中;—后视辅中。(后—前—前—后) ㈡.偶数测站为: 先前视基:上—下—中;再后视基:中—上—下,后视辅中;—前视辅中。(前—后—后—前) 返测时观测顺序与往测相反,奇数测站为(前—后—后—前),偶数测站为(后—前—前—后)。 (4)、观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 (5)、往返测各点间的高差较差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平均值,并以往测的符号为准,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再进行平差计算,求得改正数,反符号加在每点间的高差值上。V=-(△h×S点间视距长度)/∑S(总视距长度) (6)、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仪器不得两次调焦。转动测微轮时均应为旋进方向(顺时针方向)。 (7)、每一测站仪器和前后视标尺应尽可能接近于一条直线。 (8)、水平仪脚架三个脚,应使其中两个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个脚轮换置与路线方向左侧与右侧。 (9)、往返测其测站总数均应为偶数。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10)、使用因瓦水准尺时,用两根花杆(竹杆)支撑,使其垂直、稳定不得摇晃。 (11)、观测过程中,仪器必须打伞作业。(遮太阳) 9、二等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按以上的要求和程序分期进行复测。 中建五局大剧院测量组 2003.9.25. 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安康。那水利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文章通过结合工程的实例,从而对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测量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一、工程简介 某水电站工程包括了枢纽工程、供水工程两大部分。枢纽工程包括大坝、溢洪道、倒流泄洪洞及坝后发电站;供水工程包括加压泵站、输水隧洞、供水管道。 二、水利工程控制网测设 2.1工程首级测量控制网主体工程开工前,在接收监理提供的测量基准后,与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线)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首先对于监理移交本工程首级测量控制网的控制点位、点号熟悉,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数据校算和实测,以免用错点位及数据。对原有的平面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的位置,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了解施工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施工控制网测量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投入使用,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精度不低于施测精度,在工程测量期间每三个月对控制测量控制网复测一次,并对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 2.2施工控制网测设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布设和现场地形情况,同时结

合本工程施工进度加密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加密布设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采用三角测量、边角组合测量、导线测量,高程控制可采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线路或结点网。施工控制网布设、测量平差计算后的资料报监理批准,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测量。然后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及其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拟定合理布网方案,利用测区地形地物特点在图上设计出一个图形结构强的网。根据承担的工程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点位布设严格遵守测量规范要求,点位要布设在能够满足施工控制和测量放样条件,控制点的埋设在基础坚硬、不易被坏、通视条件好的地方。施工测量控制点采用埋设地面标石,标石浇筑埋设于地面。对于本工程所采用的点号、编号根据承担的工程总体进行编号,在测量点号注记上记录清楚。在施工测量中,对后视点位要进行后视测量检查,以避免用点错误。 2.3控制点保护测量控制点是本水利工程施工的依据,为此对本工程测量控制点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测量控制点严禁有人为破坏的行为发生,施工主控制网点在施工中有影响施工时,需要报请监理批准,重新选点测设,数据平差计算后报监理批准后使用。 三、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技术 3.1复测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相关规定,施工前需对交接桩时提供工程范围测区有关gps点、导线点、精密水准点、水准点等进行复测。控制点使用前必须用三个以上的原始控制点,其边长和夹角进行观测检查,互差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采用索佳set230rk3全站仪,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 第二篇:工程技术实习总结(测量) 第三篇:工程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第四篇:测量工作技术总结 第五篇:工程测量工作总结1更多相关范文正文 第一篇:工程测量专业学历专业技术总结专业技术总结本人1994年7月毕业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本科学历, 并取 得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分配至公司工作 , 参与黄茅海跨海大 桥的前期工作。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 需要,借调至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负责珠港大道北段8公里路桥工程现场监理工作及承担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管理及验收工作。由于工作的良好表现及较强的技术业务能力,98年8月, 随着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展开,调至珠海市莲花大桥及横琴联检楼工程指挥部工作,作为以公 路局总工林鉴主同志为首的莲花大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长驻 工地现场,与另一工程师协助林鉴章同志处理莲花大桥及横琴 联检楼的技术问题。对相关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解决方案, 组织并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监督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站工作,保证莲花大桥保质按期完成。 94 年下半年 , 主要参加黄茅海大桥前期工作。拟建中的黄茅海大桥从珠海港跨黄茅海到达台山,全长15公里,投资约

25亿元人民币。这期间主要参与了“ 黄茅海大桥预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相关编写及筹备工作, 并参与了相关项目的引资洽谈及水工模型试验等工作。 对这些工作的参与,通过不断的学习,并阅读有关路桥方面的科技书籍, 向路桥方面的技术人员及专家请教, 使我掌握了不少路桥 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加深了我对大型项目相关前期工作 的理解。 1995年2月,由于市重点工程珠港大道建设的需要,到珠 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 珠港大道原名北疏港公路, 全长26公里,为一级高速公路。本次到珠港大道公路建设工程指挥部工作,主要是负责北段18k+000至26k+371 路段相关路 桥的监理工作。该路段有大桥一座, 中小桥5座,涵洞15座, 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 , 其余均为 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大桥为20 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 桥 :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涵洞包括板涵、箱涵 及圆管涵。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 , 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 , 并且未作分层碾压。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 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 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 为了检测 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 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作为实验小组的成员, 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进。除对该路段的路桥进行监理工作外,本人还承担了该路段的测 量工作,与交通勘察设计院人员合作布设及恢复全路段的坐标

建设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建设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使建筑群的各个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测量亦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无论是民用建筑工程还是工业建筑工程,就其土建工程部分未说,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的,而与设备安装等有关的土建工程,则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一般比较高。如工业厂房中的吊车轨道的安装,连续生产的自动作业线的安装等。但这些往往属于局部的精度要求。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根据工程性质而定,不可千篇一律。施工放样的精度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变。按精度要求的高低排列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毛石混凝土结构——土石方工程。按施工方法分,预制件装配式的方法较现场浇灌的精度要求高一些,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结的比用电焊连接的精度要求高。 现在多数土建工程是以水泥为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柱、梁、墙的施工总误差随施工方法不同,允许误差在1~8mm之间。土石方的施工误差允许达10cm。 上面谈到,建(构)筑物的放样是根据施工控制网来进行的,其精度指标可视测设对象的定位精度及施工现场面积大小,参照有关测量规范加以规定。 关于具体工程的具体精度要求,如施工规范中有规定,则参照执行,如果没有规定则由设计、测量、施工以及构件制作几方人员合作共同协商决定。这时先要在测量、施工、加工制造几方面之间进行误差分配。然后才得知测量工作应具有怎样的精度。 设纯设计允许编差为u0,允许测量工作的偏差u1,允许施工产生的偏差为u2;允许加工制造产生的偏差为u3(如果还有其他重要的误差因素,则再增加项数)。 若假定各工种产生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抵消,则按误差传播定律可写出: (10-1) 在式中只有u0是已知的,u1、u2、u3都是待定的未知数。 精度分析时常会遇到未知数大于方程式个数的不定解情况。这时一般是先假定诸未知数的影响相等即作“等影响假定”(有些资料称之 为“等影响原则”)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与实际作业对照。必要时作些调整(即不等影响)后再计算。如此反复直到误差分配比较合理为止。在分析调整的过程中一定会找到影响大的主要误差源,这是精度分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1. 水准网的布设 1.1水准网的技术设计 水准网布设前,必须进行技术设计,获得水准网和水准路线的最佳布设方案。技术设计的要求、内容和审批程序按照ZD A75 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执行。 1. 2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 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 海上岛屿不能与国家高程网直接连测时,可建立局部水准原点,根据岛上验潮站平均海 水面的观测确定其高程,作为该岛屿及其附近岛屿的高程基准。凡采用局部水准原点测定的水准点高程,应在水准点成果表中注明,并说明局部高程基准的有关情况。 1. 3水准测量的精度 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和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 M 一般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数值。 ?M 和W M 的计算方法见后面式(1)和式(2)规定。 2. 选点与埋石 2.1选点 选定水准路线时,应尽量沿坡度较小的公路、大路进行,应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段和磁场甚强的地段,应避开行人、车辆来往繁多的街道和大的火车站等,应尽量避免通过大的河流、湖泊、沼泽与峡谷等障碍物;选定水准点时,必须能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安全僻静,并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 每一个水准点点位选定后,应设立一个注有点号、标石类型的点位标志,并按规定填绘点之记;在选定水准路线的过程中,须按规定绘制水准路线图;对于水准网的结点,还须按规定格式填绘结点接测图。 3. 2埋石 水准标石,含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大类型。根据其制作材料和埋石规格的不同,可分别为表2所列十一种标石。

标石的埋石类型可根据实地情况及相应的规定要求选定、埋设和整饰。4.仪器的技术要求 4.1仪器的选用 二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3规定执行。 4.3仪器技术指标 二等水准测量中所用仪器其技术指标按表4规定执行。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附录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一等±0.3 ±0.1 ±1.5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 二等±0.5 ±0.3 ±3.0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建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三等±1.0 ±0.5 ±6.0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 高耸建筑物、、滑坡监测等 四等±2.0 ±1.0 ±12.0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 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注:1、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而言。 2、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响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2。 3、垂直位移的测量,可视需要按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确定测量等级。 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测量记录作者 : huanghunqingyi06-2-23 序名称基本要求质量记录 1 工程定位 测量记录 施工单位应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建筑物±0.00绝对高 程。 2 基槽 验线记录 根据主控轴线和基底平面图,检验建筑物基底外轮廓线、集水坑、电 梯井坑、垫层标高(高程)、基槽断面尺寸和坡度等 3 楼层平面 放线记录 包括: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洞口位 置线、垂直度偏差等 4 楼层标高 抄测记录 包括:楼层+0.5m(或+1.0m)水平控制线、皮数杆等 5 建筑物垂直度、标 高测量记录 在结构工程完成和工程竣工时,对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 6 沉降观测记录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施工工程中及竣工后的沉降观测。

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铁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中铁二局x公司xxxx项目部 xxx) 【摘要】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地测定桥轴线位置,桩基、墩台中心位置以及对各细部构造物的定位和放样。对大中桥施工来讲,首先必须埋设平面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已经高程控制点,以确保桥梁走向、跨径、高程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工程MHTJ-28标,标段位于岳阳市平江县、长沙浏境内。区间路基及站场47.646km;桥梁共65座,总长度17145延长米;隧道共23座,总长度7623延长米;无砟轨道1.2单线公里;车站6座(为余坪、平江官塘大茅社港、泮春站),涵洞和框架小桥280座。本标段最长桥梁为汨水特大桥,长度为1631.31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28标段内所有大中桥梁的施工测量工作。 3.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在设计院的CPI、CPII控制网基础上进行复测后使用,由于CPI、CPII控制点的密度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需要,需对CPI、CPII进行下一级别的加密控制,加密控制采用低一级别的GPS 加密或导线加密的方法进行,导线加密为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采用一级导线的精度进行布网和测量。加密要求在每个大桥范围内不少于三个控制点,每个特大桥根据长度具体确定,但测量放样时前视应短于后视。

3.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二等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为保证高程控制精度,复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 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桥涵附近(<100m范围),设两个以上水准加密点保证隧道施工的标高控制,加密从复测后的二等水准点引入高程,加密水准线路按同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测量,往返测或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 4.施工测量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主要要控制好挖孔桩桩位,墩台身位置及标高,以及梁部尺寸及梁体线形,好的线形不仅与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关,测量定位的准确也是线形控制的基础和关键,所以施工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严格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管理,按业主要求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复测,关键部位复测,施工测量、放线放样实行双检制。 表1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方法

道路工程测量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工程名称:市政配套道路工程 工程编号:09LL01-S054 工程地点:上海市宝山区 设计阶段:工可 测量阶段:详细测量 委托单位: 委托人: 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 所总工程师: 委托日期:

一、测量围 本工程研究围:一二八纪念路,西起新二路,东至规划二路,道路全长约682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为35m。 规划一路,北起一二八纪念路,南至斜塘河,道路全长约182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红线宽度为24m。 工程围共包括两个交叉口:一二八纪念路、新二路交叉口及一二八纪念路、规划一路交叉口。 二、技术标准 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 2.《工程测量规》(GB50026-93) 3.《城市测量规》(CJJ8-99) 三、工程测量的控制系统 1、平面采用上海坐标系,引用城市坐标导线点布设一级导线控制网。坐标系由建设单位提供。 2、高程采用淞高程系,高程控制网精度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四、中线测量 按规划提供的道路中心线的控制坐标进行实地放桩,定出线路的起点、终点和转角点,以及曲线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点。在测量过程中,实测线路与横向相交的道路、河道、各种地下和地上管线的里程、交角、交点坐标。如横向道路为规划道路,按规划中心线坐标定线并加桩;

如横向道路为已建道路,按老路实地分中并加桩。埋设固定桩,如控制桩间距大于300m,则需进行加桩,并保证2个桩之间能够通视,对线路中的控制桩须进行护桩,绘点之记,以便施工时交桩或恢复中线。 五、地形测量 1、测量容 对道路规划红线两侧各20m围以的地形进行修测(特别是金钟路~北翟路南侧区域)。 2、横向道路测量围 对与设计道路相交的横向道路进行修测,修测围为:宽度为横向道路规划红线两侧各20m以,长度以交叉口交点为基准沿横向道路中心线前后各80m。 3、测量要求 比例按1:500。实测地下、地上管线,建筑物以及地貌、地形、地物,并符合测绘总局制定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当线路与重要的管线、架空线相交时,须测量管线标高。线路红线围的浜塘需测出浜、塘底标高及淤泥厚度。 六、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要求按设计中线逐桩进行,并检查里程桩号,一般间距为20米,遇地形起伏应加桩,反映地形特征。 七、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一般按20米间距实测,断面遇地形变化处应适当加密,宽度为红线两侧各10米。

xxx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xxxx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一、测量目的 定测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最终线位进行详细的测量,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所需的资料。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路线,在初测的基础上,对导线、中桩进行实地测量放样,同时进行高程、建(构)筑物、青苗、土地属性和地界等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并进行必要摄像留样、表格填写等工作。二、坐标系 平面:海南平面坐标系; 高程: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三、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包含推荐线位(C线、B线、E线、F线)、比较线位(A线和D 线)和相交旧路等。 四、采用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 五、定测要求 (1)平面测量:按附图中道路中心线实地放出中线,桩号编制按图,中桩间距20米。对地形图进行补测,道路中心两侧30米范围。特别是高压铁塔、新建成片住宅、已建道路、河塘和坟墓。(仅做推荐线位的平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2)纵断面地面线:中桩纵断定测基本间距20米,如遇地形变化较大或突变位置,应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增加测量中桩点。(仅做推荐线位的纵断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3)横断面地面线:横断定测断面位置与纵断一致,测宽为中线两侧30米(即左30米,右30米),采点间距为所有地形变化点,并不大于5m。(仅做推荐线位的横断面测量,比较线位不需做) (4)沿线水坑:测淤泥厚度。 (5)复核初测阶段提供的与路线相交的高压线最低点高程,对局部漏测点位进行补测。 (6)复核路线相交的地下管线的性质、管径、管顶高程,对局部漏测点位进行补测。 (7)复核测量路线设桥涵处现状沟渠的断面与沟底标高。 (8)与现状路相接处,加密高程点。 (9)对沿线地上物进行调查,并按设计提供表格进行现场填写,同时要求进行摄像。地上物包括:拆迁房屋、电力电讯设施、青苗等需经济补偿的其它设施。 (10)进行土地属性调查,地界调查,并按设计提供表格进行现场填写。六、纵横定测数据格式要求 纵断面格式:按提供的《纵断面地面线格式》记录 横断面格式:按提供的《横断面地面线格式》记录 附件 1、测量范围示意图 2、道路平面图 3、道路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4、道路逐桩坐标表 5、纵断面地面线格式 6、横断面地面线格式

测量技术要求及规定

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放线技术要求及规定 东营市公路勘察设计院 二OO七年十月

一、总则 1、项目名称: 2、项目工作内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1:2000地形图成图、路线定测 3、项目执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二、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度?分。首级控制为5秒级的光电测距导线,布设成符合导线,导线可沿道路中心线两测100m左右布设,起闭在Ⅲ等以上的国家三角点上。兼作水准点的导线点高程应起闭在Ⅳ等以上的水准点上。 1、一级光电测距导线布设的要求 (1)导线点应选在透视好、利于发现和查找、稳定、便于架设仪器及今后工程测量施工放样处。导线点埋石间距平均为500m,点要选在道路中心线两侧,与中心线垂直距离在100m左右。在线的一侧埋石一般不超过两个点,最好能结合地形沿路中线两侧交错设置。 (2)标石、标志和点之记(栓桩) 导线点的埋石规格为0.1×0.1×(0.6—0.8)m永久性标石,标石顶面埋Ф8mm的钢筋,露头1—2mm,钢筋表面锯“十”字。标石埋置要稳固,埋置时用石头回填夯实或用水泥砂浆敷面,标石露出地面3—5cm,标石上面用红漆正规编号,字头朝北,编号为TNi(i为序号)。当不能埋石时可用铁钉或在其它固定物上刻十字代替。大中桥和互通立交附近应适当加密导线点。 所有导线点和水准点,均要求做点之记(栓桩)。点之记要详细绘制位置图(数字化文件),从附近两个明显地物点上量取距离,无明显地物时必须钉木桩,并做详尽记录,同时在所量取的地物上用醒目的红漆作出标记指示。 (3)电光测距导线和图根点误差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设计和技术要求 1. 水准网的布设 1.1水准网的技术设计 水准网布设前,必须进行技术设计,获得水准网和水准路线的最佳布设方案。技术设计的要求、内容和审批程序按照ZD A75 00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执行。 1. 2高程系统和高程基准 水准点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 海上岛屿不能与国家高程网直接连测时,可建立局部水准原点,根据岛上验潮站平均海 水面的观测确定其高程,作为该岛屿及其附近岛屿的高程基准。凡采用局部水准原点测定的水准点高程,应在水准点成果表中注明,并说明局部高程基准的有关情况。 1. 3水准测量的精度 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 和每公里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W M 一般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数值。 表 1 ?M 和W M 的计算方法见后面式(1)和式(2)规定。 2. 选点与埋石

2.1选点 3.2埋石 水准标石,含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三大类型。根据其制作材料和埋石规格的不同,可分别为表2所列十一种标石。 表 2 标石的埋石类型可根据实地情况及相应的规定要求选定、埋设和整饰。4.仪器的技术要求 4.1仪器的选用 二等水准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3规定执行。 表3

4.2仪器应按规范在作业前后或作业过程中作相应的检校。 4.3仪器技术指标 二等水准测量中所用仪器其技术指标按表4规定执行。 表4 表4中自动安平水准仪磁致误差,指自动安平水准仪在磁感应强度.05mT的水平方向上的稳恒磁场作用下,引起视线的最大偏差。 5.水准观测

5.1观测方式 km的几个分段,在分段内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返观测。 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水准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 a.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 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中午间 歇时间); c.标尺分划线的影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 d.气温突变时; e.风力过大而使标尺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设置测站 kg)作转点尺承,所用尺桩或尺台数,应不少于4个。特殊地段可采用大帽钉。表 5 注:下丝为近地面的视距丝。 间歇与检测 测站观测限差 测站观测限差应不超过表6的规定。 表 6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简介: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关键字: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前言工程测量学科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它就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就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就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二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新的任务、新课题与新要求,使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有力地推动与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面向21世纪的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就是: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工程测量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科学与技术,它研究与服务范围贯穿在现代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规划与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就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理论体系到应用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进步,亦为工程测量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高、大、重、深、特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这些都向工程测量提出了新的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4.1 一般规定 4.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测量应采用统一的高程系统,并应与现有城市高 程系统相一致。 4.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程控制网为水准网,应分两个等级布设:一等水准 网是与城市二等水准网精度一致的水准网,二等水准网是加密的水准网。现有 城市一、二等水准点间距小于4km时,应一次布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二等水准网。 4.1.3 水准网应沿线路附近线路布设成附合线路、闭合线路或节点网。二等水 准点间距平均800m,联测城市一、二等水准点的总数不应少于3个,宜均匀分布。 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4.1.5 水准点应选在施工影响的变形区域以外稳固、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 地方,宜每隔3km埋设1个深桩或基岩水准点。车站、竖井及车辆段附近水准 点布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 4.1.6 当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湖、塘且视线长度小于100m时,可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进行跨河水准测量。跨河水准测量可采用光学测微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等,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的相 关规定。

4.1.7 水准点标石和标志应按本规范附录B中的图B.0.1、图B.0.2、图B.0.3 和图B.0.4的形式和规格埋设适宜的水准标石。水准点也可以利用精密导线点 标石,墙上水准点应选在稳固的永久性建筑上。 4.1.8 水准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水准点委托保管书。 4.1.9 对已建成的水准网应定期进行复测,第一次复测应在开工前进行,之后 应一年复测一次,且应根据点位稳定情况适当调整复测频次。复测精度不应低 于原测精度,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倍高程中误差。当水准点标石被破坏时,应 重新埋设,复测时统一观测。 4.2 水准网测量 4.2.1 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水准测量仪器和标尺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水准 仪i角检查与校正。水准仪i角检查,在作业第一周内应每天一次,稳定后可 半月一次。一等水准测量仪器i角应小于或等于20“。 4.2.2 一等及二等水准网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往测奇数站上: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前—后—后—前 2反测奇数站上: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后—前—前—后 3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将有关参数、限差预先输入并选择自动观测模式,水准路线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4 一等水准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 夜间观测。 5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4..2. 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应符合表 4.2.3的规定。 表4.2.3 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表4.2.4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