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

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

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

“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2011.浙江卷)“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理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面对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5.(2011.江苏卷)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政是相互交融的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1.山东卷)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7.(2012.北京卷)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文化人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原创)中国电影票房从2002年的9.5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31.15亿元,在2012年这一势头继续加强。2012年上映的电影《画皮2》7.26亿元刷新了国产影片票房,超过了2010年《让子弹飞》的6.76亿元,并且在2012年有多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除此之外一些好莱坞进口大片进一步刺激我国的电影市场,《泰坦尼克号3D》、《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敢死队2》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011.山东卷)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 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0.(2011.江苏卷)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作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培养爱过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

C.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11.(原创)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截止9月10日,已造成8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亿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8日凌晨1点钟抵达救灾现场进行指挥救援工作,广大武警战士、消防官兵、党员同志不顾自身安危战斗在第一线,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先进文化给灾区人民的作用是()

A.给人以无穷的物质力量 B.给人有限的精神力量

C.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D.给人有限的物质力量

12.“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这不仅仅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由此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B.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C.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4.晋傅玄《太子少傅箴言》曰:“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直。”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A.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5.“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16.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献礼片《辛亥革命》在2011图庆前夕上映影片所展示的辛亥革命英雄的牺牲、奋斗、历史担当的精神,强烈而深刻地感动着观众。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个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全然不同。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前者强调防守、和平。这表明

A.文化是对特定的经济的反映 B.文化对经济、政治起反作用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8.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

学的“学会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近来,根据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电视剧,如《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播出屡创收视奇迹。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20.“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力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21.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的《庐山图》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辉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湖进入云气辉映的崇山峻岭之中。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张大千创作《庐山图》是一种文化活动

③《庐山图》是庐山自然美在文化上的反映④《庐山图》是张大千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2.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消费决定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B.文化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D.文化产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

23.面对皖南历史悠久、意境独特的古民居村落,有的人看到的是重风水理论、尊儒重教等人文观念;有的人看到的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有的人看到的是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

A.是消极被动的

B.是深远持久的

C.是潜移默化的

D.是人们主动接受的过程24.坚忍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品格的追求。这表明

A.文化能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2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之所以强调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的部分 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26.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北

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促进、相互交融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7.优秀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离不开丰富的社会阅历。

这说明文化素养

A.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培养出来

B.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8.我国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的和谐统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则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上述观点启示我们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B.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D.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9.“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读书是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切实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文化能塑造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0.“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这说明①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④B.③④C.①④D.①②④

31.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文化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享用文化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④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受文化影响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2.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了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D.作为物质力量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3.影片《唐山大地震》以艺术的手法,将一个普通家庭大灾难后32年的生活与情感展现,在银幕上,突出人性和亲情这一主线,让观众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人性的光辉,增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

A.优秀文化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B.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就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34.著有《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鸰被誉为“婚姻第一写

手”。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果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

A.文化决定家庭婚姻幸福 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

C.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35.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

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②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安徽各地纷纷举办红歌会,通过唱红歌弘扬了正气,凝

聚了人心,激发了人们对党的热爱。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7.近几年我国电影业发展迅猛,与往年相比,2011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明显增加,《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山楂树之恋》、《非诚勿扰2》等均实现票房过亿。电影市场全面繁荣,可以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②③

38.如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

从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

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②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推动企业发展④文化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9.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

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0.“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

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与主动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41.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

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④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42.2011年6月10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安徽经贸旅游推介会在意大利罗马隆重举行。大会集中签约33个项目,总投资18.1亿美元,这体现了

A.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B.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3.一卷书香,一杯茶香,茶和书安静地交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 A.是与生俱来的B.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培养

C.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的 D.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44.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宣传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因为A.我国要确立与文化软实力相对称的国际地位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国家形象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这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需要45.“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这表明

A.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46.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鉴”指的是理性的判断,包括对真伪高下的判断,“赏”指的是感性的理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有的美。这反映了通过文物鉴赏,能够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C.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47.在商言德,“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以义致利”。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商道”。在商言德,以德获利。这是因为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产业的作用巨大D.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13.(原创)2012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兰州新区,这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家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成立是中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担负着扩大向西开放的使命。兰州新区有四大战略定位,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兰州新区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享有政策扶持: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加大金融支持。

兰州新区所在的甘肃省在西北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不但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针对这种优势,甘肃提出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围绕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建设以伏羲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的三区。

(1)甘肃省独特的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有哪些?(10分)

(2)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我国面临这一状况应该怎么办?(9分)

14.(2011.安徽卷)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材料一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5分)

15.(2011.北京卷)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8分)

第一单元单元测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ADB 6-10 AAADC 11-15 CBACC

16-20 CADAB 21-25 DBDCC 26-30 BADBC 31-35 CBBDC 36-40 AADCB 41-45ACBBD 46-47DA

二、问答题

13.

(1)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2分)和交往方式(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2分) 、认识活动(2分)和思维方式(2分)

(2)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3分)激发全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分)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

14.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反作用与经济。(3

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2

分)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

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形象。(2分)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分)更多的人通过

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

分)

15.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分)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2

分)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4分)加强环境宣传,有助于营造

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2分)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加

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发展。(2分)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洪涝灾害或“非典”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它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5、20世纪的社会发展现实已经向我们展示:光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精神境界,只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失衡,导致精神疾病和道德危机,甚至伴随吸毒、色情、性病泛滥等。所以说,“文化战略就是人

类的生存战略,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失去文化的建设,人类必然走向灭亡 B、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C、文化决定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D、对人类社会而言,文化与经济同等重要 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7、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段话对你的启示是: 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B、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C、文化决定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D、没有文化,国家和民族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8、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 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9、上题材料还表明 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日益融合 B、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 C、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D、政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 10、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试题 (2)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4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33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 ③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⑤各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 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 4、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7、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 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8、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入的。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 美潮。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经落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 9、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则必须: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 的相互交流④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都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①具有民族的特色②一旦形成永远不变③具有强大的继承性④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2、20XX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 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3)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1)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4)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特点:相互交融 4、文化由其自身的传承性、相互独立性,所以说那种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的观点是错误的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发展中国家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的作用(影响、意义) 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2017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两千余年海盐文化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精髓。其中,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含东方美学的优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为“盐城八珍”工艺品之首,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这说明 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 ?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C.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 D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 2、山东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扎根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农村是他写作的主战场。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用狂欢式的语言诠释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心灵的嬗变。这启示我们 A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3、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说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 .①② B .①③C.②④ D .②③ 4、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①②B.①③ C .②④D.③④ 5、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精神力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③精神力量可以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竞争力④北京精神体现了首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从“蒜你狠” “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岀不穷,再到“辣 翻天”、“棉花掌”、“药你苦”,涨你没商量……在对物价的戏说中,透露着网民的无奈。这说明: A.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 .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D .外来文化严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7、2012年一些商家根据“航母style”、“江南style”等网络热词衍生出的文化衫、玩具等产品,赚了盆满钵满。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8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 .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9、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 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J ? K ?罗琳的经典儿童小说《哈利?波特》中的故事被引入到了表演中。从1997年《哈利?波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班姓名: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1、经过5年的修订,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发行。新版词典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录条目增加至69000多条。新版词典在力求权威、科学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潮流、集中民间智慧,“给力”“雷人”等网络热词和“房贷”“蚁族”等时尚用语均被收录。下列说法中材料未体现的有 A.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发展要与时代相呼应,与时俱进D.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4、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A.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C.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等都是大众传媒 D.当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就不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5、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诞辰日。每逢这个日子,都会有大量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炎帝神农农耕文明发祥地湖北随州参加寻根谒祖活动。2013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于6月4日在随州开幕,主题初步拟定为: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7、为迎接农历壬辰龙年,我国发行了《壬辰龙年》特种邮票。据我国考古发现,龙源于辽河流域,至今已有8000年。这表明在我国A.龙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B.龙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 C.龙文化博大精深,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邮票成为龙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8、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9、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了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0、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已经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 12、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13、京广高铁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产生的根源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加快文化传播速度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16、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材料告诉我们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练习检测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右边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纯自然的东西只有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才会被赋予文化意义。( ) 答案T 2.人们的文化素养只能在实践和生活中形成。( ) 答案T 3.“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说明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 答案 F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说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4.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顺序不同,反映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 答案 F 中西方人写信中姓名的书写顺序不同,反映出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5.“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答案 F “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说明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但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因为它总能给予我们不竭的精神动力。( ) 答案 F 书籍能成为“大海中的灯塔”,强调阅读优秀文化书籍能为个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而不是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选择题 7.《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模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磬,是狩猎生活的产物。这说明( )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B.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答案 A 材料表明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符合题意;文化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而且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文化的产生,不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C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说法不准确。正确选项为A。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精选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精选 1、材料一: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的大片、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等风靡世界。他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成为了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宣传着经过精心美化的美国国家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材料二:当中国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的时候,亚洲某国却要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们出口。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①反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利益,在世界文化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借助于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②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开发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两则材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何启示?(8分) 答: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要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的研究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③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2、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七,文化竞争力指数在世界排名第二十四,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辨析: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答:(1)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全国Ⅰ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B)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④ 2.(卷.26)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卷.20)“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C)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卷.16)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B)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汉归根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阅读材料,回答第1~3题。 1.在“除夕”,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海外的华人,都有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B.传统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传统习俗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民族节日是() 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D.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3.新春佳节,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接春,北京人则喜欢在庙会上感受新春的热闹。这表明文化具有() A.同一性B.稳定性C.多样性D.持久性 4.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 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5.继2006年5月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之后,2008年6月国务院又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这些文化遗产() ①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获得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谈到建筑文化时强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1]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1、自1987年以来,中国已有29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确立和保护方式是() A协商一致B按国际化原则C名录D质量高低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2—5题: 2、“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 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4、做到“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是() 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5、要做到“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B兼收并取C公平、公正、合理正义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郑和下西洋,不仅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传到了亚非国家,也从这些国家带回了他们民族的一些商品。据此回答6—7题: 6、郑和下西洋属于文化传播的何种途径() A贸易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D友好往来 7、郑和下西洋,与亚非一些国家进行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这有什么意义() A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使外域文化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要在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下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据此回答8题。 8、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在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上绑名单中,最“古老”的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和最“年轻”的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坊遗址之间,相隔近8000年。此间专家认为,同以往历届“十大发现”一样,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将改变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未来。据此回答9—11题: 9、材料中指出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将改变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未来。这表明() A文化遗产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明确遗产地的文明演进过程B文化遗产的发掘能改变历史C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变遗产地的一切状况 D遗产地将成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心 10、“重大考古成果一经发掘就能成为世界遗产”,该观点() A是正确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B是错误的,文化遗产只是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C是正确的,只要是重大考古成果就带有世界文化的普遍规律 D是错误的,能否成为世界遗产应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确认 11、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历时两天。记者从评审现场获悉,不少入围项目都是考古工作人员从盖楼筑路、建设开发区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设工地中“抢救”出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B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国家建设、城市建设的关系 C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D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经济效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2、2005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其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13、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有力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 A来源于社会实践 B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 14、提起20世纪的华人音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无疑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海外华人曾说:“每次听到它,都会体验到一种作为中国人的崇高和自豪。”这表明文化() A来源于实践B具有深刻的意义C具有继承性D具有多样性 15、从文化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 A发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B进行民族文化创新 C文化应来源于社会实践D民族文化应面向世界 16、下列对文化创新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C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们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7—18题:

完整word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 时不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 D .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2.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 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 3.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Z水的喷泉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4.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 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B ?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 .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來的 5.在下列现象屮,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 B.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 D ?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 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_________ 文化。 A.社区 B. 都市C ?校园 D ?民族 7.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人们将愈来 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更加突出

第一单元《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文化生活》教案(新人教版必 修3)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的含义、内容、特点、形式和社会作用 1、文化的含义及内容: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意识形态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理解文化这一概念应注意三点: (1)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概念相近,如考古学中所讲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即专指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等精神性的东西,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单纯的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不属于文化。

(3)"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单纯的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 不属于文化。 (3) "文化"是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 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 养起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社会作用。即文化的力量 (1)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其中,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

2017 2018高中政治必修三单元单元评估检测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答案带解析

单元评估检测(九) 必修3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9·长郡模拟)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铜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2.目前,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和文化的融合越来越多,食品消费与文化的契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两者相辅相成。这说明() ①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影响着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科技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说明()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 页 - 1 - 第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尽管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攀升,但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应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B.全面引进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5.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抚顺雷锋纪念馆除了继续以往传统的接待游客参观游览、赴全国各地开展雷锋事迹巡回报告、雷锋图片展等活动以外,还将利用馆内网站,尝试开通微博,运用新载体,畅谈雷锋精神。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6.2019年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所著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发争议。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严格管教两个女

2017-2018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检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1.铜川是一座文化“聚宝盆”,具有陶瓷发祥地的青色文化、佛教兴盛地的金色文化、生态养生地的绿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煤炭富集地的黑色文化。透过铜川“五色”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 ①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我国区域文化特色鲜明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唐代著名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作者触景生情,吟诵诗歌是文化活动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吟诗作赋是诗人为了表现文化素养的高低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乃至汉语热,孔子学院就此应运而生、发展壮大。这表明()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④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根据甘肃省的区域特点,甘肃省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实现了优势发展、生态发展。这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③文化促进科技的发展④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④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李克强总理在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人文交流是深化国家关系的“基础设施”,是推进民间友好的“民心工程”。这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文化给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助推剂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 1.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 化现象无时不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D.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2.庐ft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ft”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 3.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4.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 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B.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来的 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 B.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D.黄ft秀美的自然风光 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文化。 A.社区 B.都市C.校园D.民族 7.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人们将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更加突出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C.文化将逐渐取代经济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1.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3.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 6.本报讯密蜂鸡、民族鸡、粉萌鸡、项链鸡---50余种、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