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多动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多动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众所周知多动症的孩子和我们正常的孩子在一些行为习惯上表现的有一些不一样,也就是说多动症的孩子行为表现异常,比方说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冲动,发脾气等等,那么多动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我们了解一下。

1.多动症对孩子的危害

(1)影响孩子的文化素质。

多动症患儿中的大多数人,早在小学时就会发生学习困难,到进入初中、高中期,学习则会更加困难。到18足岁多动症自愈时,这些孩子的文化素质则会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人。

(2)影响孩子的德育素质。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往往因为有学习困难,会怕遭受责骂而学会

多动症并非疾病,使用药物反而有害

核心提示: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神经科专家理查德·索尔(Richard Saul)博士即将发布名为《ADHD并不存在:有关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的新书,索尔长期治疗声称注意力集中时间太短和无法集中的病人,他相信ADHD是一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应当被列入美国医生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观点。 揭开“多动症”的谎言 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在座位上不停地动来动去……面前这位13岁的男孩在我咨询室里的表现,几乎就是多动症(ADHD)的典型症状。他绝望的母亲希望我能帮助他康复,因为曾经很爱学习的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下滑,但他却毫不关心,并且很认真的声称自己“很累”。他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并且开始吃药一年了。令他母亲和老师感到绝望的是,他的症状并没得到改善。 对此我并不感到惊奇。因为经过我50余年的行医经验,以及看到的成千上万多动症患者的症状,我得出的结论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多动症。 多动症这种病症,近年来就像野火一样,在全球蔓延开来,关于其的案例诊断和药物治疗也在大量增加。数据统计,超过4%的成年人和11%的儿童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在美国,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以超过40%的比例飞跃上涨;在英国,多动症已成为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障碍,影响了大约5%的学龄儿童。 儿童多动症似乎成了“流行病”。回顾自1980年以来注意力缺乏症发展成为多动症的变化,尤其是因为定义松懈,病例数量大量增加:从2003年的%上升到2011年的11%。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儿童,三分之二都被开出兴奋剂处方药。而在2003-2008年间,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处方兴奋剂,包括利他林(Ritalin),儿童服用率上涨了两倍,而成人上涨了四倍。这些兴奋剂——之所以这样称呼它们是因为其旨在刺激部分大脑——不仅不能对症状起到帮助,反而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使症状更恶化,危害人体健康。 ADHD是一组症候,而不是疾病,不应当被列入美国医生学会的诊断和统计手册。把多动症当做疾病去诊断,是非常可怕和危险的事情。 毫无疑问,下面这些症状确实是存在的:无法集中注意力、坐立不安、打断他人谈话、难以保持坐着、行为冲动等等。但是把这些症状混在一起,并诊断为ADHD,然后用兴奋剂去进行治疗,就像一个剧烈腹痛的病人走进诊所,医生给开出止疼药一样。如果止住疼就走开,病人可能随后就因为阑尾炎而死亡。这是极度危险的、不负责任的、以及错误的做法。 如果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也许我会相信有ADHD,因为它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注意力问题影响了这么多孩子。但现在我却认识到,这些症状的背后其实有一系列被忽视的潜在原因。在我的书中,我将确定20多个导致多动症症状的原因。 回到前面那个13岁男孩身上。我给他做了血液测试,结果显示他有铁缺乏症,当他母亲出去工作后,他在家只吃高糖但低铁的垃圾食品。而缺铁贫血会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问题。一旦通过补充含铁药丸,饮食中多摄取鱼类、水果、蔬菜和坚果,增加他的铁摄入量,他的成绩和表现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法国,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84%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缺铁,相比之下,“非多动症”儿童这一比例为18%。多动症的诊断和兴奋类药物的使用已经掩盖了真正的问题,这是常有的事。一次又一次,医生忽视了背后真正的原因,错过了那些严重的、或者容易矫正的问题,而代之以“ADHD”的标签。 多动症的定义已经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宽泛。现在开始将不注意细节、看起来不听别人说话、经常丢东西、健忘、心不在意的用手或脚摆弄东西、该睡觉时不睡、喋喋不休、脱口而出说出答案、打断别人谈话等等表现,都断定为多动症。这些定义是如此主观,难怪越来越

过敏对孩子的危害,儿童过敏的预防

过敏对孩子的危害,儿童过敏的预防 儿童过敏,通俗来说,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物质有过敏反应。造成宝宝过敏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究竟过敏对孩子有哪些伤害?儿童过敏该如何预防与治疗?一旦宝宝过敏了,作为家长又该如何护理?这些问题,本文将给出答案。 什么是儿童过敏 儿童过敏可以简单理解为儿童对具体的某种物质过度敏感。生活中儿童接触到的动物皮毛、花粉、食物、药物等类似的物质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使得儿童身体产生过度反应,引起其组织损伤、变性以及生理功能紊乱。 过敏其实是免疫力过强的表现,属于一种病理性或异常性的免疫反应。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的过敏症发病率较高,达30%。 宝宝过敏的常见原因 1.家族遗传过敏体质 过敏体质是儿童过敏的重要原因,而过敏体质与家族过敏史有很大联系。根据遗传学规律,父母一方有过敏史,子女过敏基因被激发的可能性将提高25%。数据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曾有过敏史,则子女的过敏几率达40%左右,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性疾病患者,则子女成为“过敏儿”的几率高达60%—80%。因

而专家建议,过敏体质的男女尽量避免通婚。然而,并不是零过敏史的孩子就不会过敏,低过敏儿的过敏率也高达15%左右。因此,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做好预防过敏的措施。 2.不良的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很大,空气污染、水污染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长时间生活在不良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使儿童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的风险。很多家长出于环境卫生的考虑而使用空气清新剂、消毒水等,殊不知,这样反而降低了孩子的免疫力,当儿童一旦处于不卫生的环境中,过敏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3.不佳的生活习惯 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过敏的诱因之一,很多人认为长时间呆在干净整洁的室内就会降低儿童的过敏率。其实不然,呆在室内缺少锻炼,就没有好的体质,体质不好发病率也更高。因此,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户外运动、体育锻炼等(可以多接触阳光、水、空气的运动)对孩子很重要。 4.发育不成熟的免疫系统 生活中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牛奶、鸡蛋类食物容易过敏,其实这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导致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是指人体免疫系统的两个方向不平衡,两个方向一是指免疫保护的方向,另一个指的是容易引起过敏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不平衡,便容易向过敏方向倾斜,遇到大分子异性食物蛋白的刺激便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下面由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注意缺陷 该障碍患儿注意集中时间短暂,注意力易分散,他们常常不能把无关刺激过滤掉,对各种刺激都会产生反应。因此,患儿在听课、做作业或做其它事情时,注意力常常难以保持持久,好发愣走神;经常因周围环境中的动静而分心,并东张西望或接话茬;做事往往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难以始终地遵守指令而完成要求完成的任务;做事时也常常不注意细节,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任务,如写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任务。常常丢三落四,遗失自己的物品或好忘事;与他/她说话,也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等。 活动过度 活动过度是指与同年龄、同性别大多数儿童比,儿童的活动水平超出了与其发育相适应的应有的水平。活动过度多起始于幼儿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儿起始于婴儿期。在婴儿期,患儿表现为格外活泼,爱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当开始走路时,往往以跑代步;在幼儿期后,患儿表现好动,坐不住,爱登高爬低,翻箱倒柜,难以安静地做事,难以安静地玩耍。上学后,因受到纪律等限制,患儿表现更为突出。患儿上课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常常玩弄铅笔、橡皮甚至书包带,与同学说话,甚至下座位;下课后招惹同学,话多,好奔跑喧闹,难以安静地玩耍。进入青春期后,患儿小动作减少,但可能主观感到坐立不安。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患儿常常会不分场合地插话或打断别人的谈话;会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的活动;老师问话未完,会经常未经允许而抢先回答;会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虑危险;会鲁莽中给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患儿情绪也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虽然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认知障碍,患儿常常出现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常明显落后于智力应有的水平。案例中小强的情况也足以说明这一特征。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则高达30%-58%。与同龄人相比,患有ADHD的青少年在情感上显得较不成熟。而且会较多地伴有对立违抗障碍、冲动、发脾气、吸毒、犯罪等情绪和行为问题。现在已有研究表明,多动症的孩子如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事实上,情绪和行为障碍往往是多动症患儿社会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了解了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从系统论观点分析,孩子作为家庭系统中的一员,孩子出了问题,反映出家庭中的问题如亲子关系不正常、家庭教育不科学等。同时,家里有多动症患儿,也常常会导致大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在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时,必要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也要接受咨询。接受咨询可以使父母学会理解、同情对方,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安慰。也可以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

儿童多动症的研究综述 河北师大心理系杨向永 摘要: 近年来,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报道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性逐渐提高,家长们特别关心子女的异常行为, 认为自己子女患此病的家长也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认识儿童多动症。本文旨在阐述关于儿童多动症的各方面的研究,包括概念、病因、症状、治疗等,使人们对儿童多动症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让一些家长、老师走出误区,使儿童多动症患儿尽可能得到好的治疗。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神经递质 一儿童多动症的概念及简介 由于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和原理尚未完全弄清楚。关于病名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几经更易,至今尚未完全统一,国内外的命名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nal Brain Damage 简称MBD ) 2 、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简称ADD) 3、伴有多动的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 简称ADDH ) 4 、活动过度及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 )① 目前,国外及国内的一些学者倾向于第四种命名,即ADHD 。它较好地体现了“多动症”的主要特点,也代表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深度。 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第一次把儿童活动过多看成是一种病态。1931年,文科夫第一次把儿童活动过度称为儿童多动症,又称活动过度综合症。1937年布雷特得利采用苯丙胺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治疗多动症的一次大的进步②。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对此症的命名开始与脑功能障碍联系起来。1987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三版的修订版(DSM-Ⅲ-R)认为注意力缺损是主要的,而多动现象只是从属因素,并首次使用了“注意力缺损过度多动障碍”这一术语,并且列出了鉴别ADHD的14种标准,目前,DSM-Ⅵ正在编制中,对鉴定标准又作了修改。 在我国,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儿童多动症”这一名称,它指的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存在着与实际年龄特点不相符的注意困难,活动过度,易冲动等特点。因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社会适应不良等后果。据估计,约有25%到40%的此类儿童有学习困难的症状;30%到90%的此类儿童有情绪障碍。在国内的统计中,患儿童多动症的儿童约占全体儿童的1%到10%不等,而且,男童明显高于女童③. 二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一般发生于6-12岁的学龄儿童,通常起病于学龄前期,10岁是高发期,至13-15岁少年期有自行缓解和好转的倾向。ADHD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症状,另一类是继发性症状④。 (一)原发症状 1 、注意困难。这是儿童多动症最关键的症状,因为有的患儿并无明显的多动不安的症状,而主要表现为注意上的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这类儿童的注意显著涣散,很难集中,无论多么

多动症案例分析 (谢妙影)

多动症学生个人案例分析 在今年接手教一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学生×××,性别男,今年6岁。该学生的现象属于儿童的多动行为,这些现象有些是学生特有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这种多动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妨碍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我认为该生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由于特有的年龄特征,学生常情绪不稳,容易冲动, 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常发生一些不受自我控制的多动行为, 如早操时,该学生都认真的做着操,他却装成“打醉拳”的样子,东倒西歪, 一会儿碰碰这个小朋友,一会儿摸摸那个小朋友……这是学生自我意识心理作用较强表现。由于坐立不安,好动,他们上课、做作业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这必将严重影响其学习效果。 (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该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喜欢玩弄各种自己弄不明白的玩具、东西或物品,这些对儿童理智感、求知欲的发展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其好奇心极强,这是他们长时间地坐着或等待轮流玩是很难做到的效果,由此会产生一系列的多动行为。 (三)希望受到别人关注的多动行为 学生都希望受到同伴、老师、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大部分学生会用好的、积极的行为。如通过帮助他人、关心同伴等行为,来得到同伴的认可、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有少数学生会做出一些消极行为。如日常活动中,该学生常常把椅子靠背放在前面倒着坐,有时把椅子当跷跷板,跷着跷着就连人带椅子摔在地上,我走过去扶起他,告诉他一些规则,但过一会儿,他还是我行我

素。当老师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教育时他们常常会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会窃喜,认为自己引起了老师或父母的关注,达到了效果。这是学生的社会意识心理和自我意识心理被压抑或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针对“×××”的这种行为,我认为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动的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1. 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冯梓浚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后来我在上课或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能够马上不乱动了。 2. 用细心发现亮点 我们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多动症儿童“闪光点”。在教育、观察中,我发现×××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帮助后,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表扬肯定×××的同时,也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 3. 用耐心期待蜕变 多动症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引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⑴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庭和学

食品添加剂对儿童的危害

添加剂对儿童危害最大 最近,国家9部委联合出台打击非食品类添加物使用和食品添加剂滥用现象。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超市依赖族”一天可能吃进40种食品添加剂,长期超量食用可能引发癌症,而非食品类的添加剂对肝肾解毒能力最弱的儿童危害最大。 单身白领一天吃进40种添加剂 李先生是位普通的单身上班族,早起他匆匆赶到便利店买了个火腿三明治当早饭。按照包装背面的标签共标示了12种添加剂,包括乳化剂、酵母粉、抗氧化剂(维生素C)、调味料(氨基酸)、PH调整剂、甘氨酸、磷酸盐(钠)、酪蛋白酸钠、增稠多糖类、发色剂(亚硝酸钠)、着色剂(类胡萝卜素、胭脂红)和香料。 午饭时,为节省时间,他请同事从附近超市买来猪肉咸菜便当和袋装沙拉当午饭,其所涉添加剂共10种:调味料(氨基酸)、PH调整剂、甘氨酸、增稠多糖类、焦糖色素、甘油脂肪酸酯、酸味剂、山梨糖醇、壳聚糖、抗氧化剂(维生素E),而袋装沙拉共包含乳化剂、增稠多糖类、类胡萝卜素、PH调整剂、调味料(氨基酸)、抗氧化剂6种添加剂,总共16种。 忙碌了一天已是晚上9点,他又到便利店买了桶装面,含有14种添加剂,具体包括调味料(氨基酸)、磷酸盐、蛋白水解物、增稠多糖类、碳酸钾、乳化剂、红曲色素、酸味剂、栀子色素、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碱水、PH调整剂。 李先生在一天中少说也吃了40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还有些是复合添加剂,并未一一细算。虽然便利店和超市确实方便,但为了提供这种“方便”,在食品里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调查】添加剂说明“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年来,厂家对添加剂的遮掩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就拿防腐剂来说,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不喜欢在食品标签上看到“防腐剂”这三个字,因此一些厂商只标识“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以此来遮掩“防腐剂”。此外,如亚硝酸钠、山梨酸钾、柠檬酸钠、水分保持剂、抗结剂等,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够看懂?而一些食品还只标注了几种添加剂的名称,有些名词实际上指的是复合添加剂,在这个词背后,往往还有10多种食品添加剂。 【专家分析】食品添加剂滥用可能致癌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史贤明主任分析说,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取决于它本身的毒性的大小(即安全性的高低)、产品质量的标准,以及使用的范围与使用量等。上海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马志英总工程师说,像亚硝酸钠是经常用于肉制品生产的添加剂,进入人体后,只要与胺结合,就可能成为亚硝酸胺。如果超量使用,危害极大可能致癌。 非食用添加剂对儿童危害最大 “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本身质量有问题的食品添加剂等,成为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三大主要问题。”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顾振华说。 史贤明教授介绍说,目前已经发现的常见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主要包括非法着色剂(苏丹红、孔雀石绿、柠檬黄、矿物油)、非法漂白剂(荧光粉、吊白块)、非法防腐剂(甲醛)、非法增香剂(敌敌畏)、非法饲料添加剂(瘦肉精)、非法掺假物(三聚氰胺)等。 儿童经常食用的奶制品如果“甜”得异常,很可能是添加了糖精、香精;孩子喜欢吃的蜜饯等零食如果过甜,很可能涉嫌“过量使用”甜蜜素……如果儿童长期食用这些食物,后果之严重将难以想象。

【儿童心理】儿童多动症(ADHD)的成因及早期症状

https://www.360docs.net/doc/537488240.html,/ 【儿童心理】儿童多动症(ADHD)的成因及早期症状小丽,女,7岁,马上要上二年级了。三个月前,父母带其到医院,被诊断为多动症。 小丽在学校里,老师把她调到第一排特殊位置,就是因为上课小动作多,还常和同学交头接耳,上课东张西望,成绩也颇不理想。由于老师经常反映孩子的情况,所以父母才带去医院咨询就诊。 一 什么是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一种常见的精神失调状况,目前常见的案例以儿童为主,但此类状况也会在成人身上出现。 在 7 岁以下,约有 3% 至 5% 的儿童会出现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通用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称此症为「过度活跃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类编号为 F90,一般又俗称为「多动症」、「过动儿」。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仅美国就有超过500万儿童罹患该病。尤其令人关注的是,该病的确诊率正在逐年增加:2013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估计,9.5%的4-17岁的儿童(13.3%的男孩,5.6%的女孩)被诊断为ADHD。此外,近2%的3-4岁儿童被诊断为ADHD,这一比例比1997年的0.5%增长了近4倍之多。 一个短视频带你了解多动症孩子的真实世界 二 多动症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本症有两大主要症状,即注意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 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年龄增大逐渐好转。部分病例可延续到成年。表现为: (1)注意障碍(又称注意缺陷障碍)

多动症

一、多动症的特征:多动症的主要症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具体症状包括:注意缺陷症状: 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症状至少六项,至少已持续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某些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症状的始发年龄必须小于7岁。 (1)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密切注意细节或常常发生由于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 (2)在学习、工作或游戏中,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3)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往往不能听从指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任务(不是由于违抗行为和对指导不理解); (5)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 (6)往往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持续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家庭作业); (7)常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例如:玩具、作业本、铅笔、书本或工具); (8)常常因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常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 多动症状: (1)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课堂上或其他应该做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3)在不恰当的场合常常过多的走来走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4)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 (5)常常不停地活动,好像“受发动机驱动”; (6)经常讲话过多。 冲动症状: (1)往往在他人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 (2)往往难以静等轮换; (3)常中断或干扰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断别人的游戏) 二、多动症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教授指出,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自尊,也影响患儿成年后的职业水平、婚姻状况,并使患儿易于出现事故和外伤。该障碍还增加患儿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风险,成年期出现物质依赖、反社会人格和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也增加。因此,多动症对患儿的学业成绩、成年后的职业水平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及早发现儿童存在的多动症症状,通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添加剂对儿童危害最大最近,国家9部委联合出台打击非食品类添加物使用和食品添加剂滥用现象。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超市依赖族”一天可能吃进40种食品添加剂,长期超量食用可能引发癌症,而非食品类的添加剂对肝肾解毒能力最弱的儿童危害最大。单身白领一天吃进40种添加剂李先生是位普通的单身上班族,早起他匆匆赶到便利店买了个火腿三明治当早饭。按照包装背面的标签共标示了12种添加剂,包括乳化剂、酵母粉、抗氧化剂(维生素C)、调味料(氨基酸)、PH调整剂、甘氨酸、磷酸盐(钠)、酪蛋白酸钠、增稠多糖类、发色剂(亚硝酸钠)、着色剂(类胡萝卜素、胭脂红)和香料。午饭时,为节省时间,他请同事从附近超市买来猪肉咸菜便当和袋装沙拉当午饭,其所涉添加剂共10种:调味料(氨基酸)、PH调整剂、甘氨酸、增稠多糖类、焦糖色素、甘油脂肪酸酯、酸味剂、山梨糖醇、壳聚糖、抗氧化剂(维生素E),而袋装沙拉共包含乳化剂、增稠多糖类、类胡萝卜素、PH调整剂、调味料(氨基酸)、抗氧化剂6种添加剂,总共16种。忙碌了一天已是晚上9点,他又到便利店买了桶装面,含有14种添加剂,具体包括调味料(氨基酸)、磷酸盐、蛋白水解物、增稠多糖类、碳酸钾、乳化剂、红曲色素、酸味剂、栀子色素、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碱水、PH调整剂。李先生在一天中少说也吃了40多种食品添加剂,其中还有些是复合添加剂,并未一一细算。虽然便利店和超市确实方便,但为了提供这种“方便”,在食品里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调查】添加剂说明“犹抱琵琶半遮面”近年来,厂家对添加剂的遮掩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就拿防腐剂来说,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不喜欢在食品标签上看到“防腐剂”这三个字,因此一些厂商只标识“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以此来遮掩“防腐剂”。此外,如亚硝酸钠、山梨酸钾、

儿童多动症表现及对策

九种表现可判断儿童多动症 1.需要安静的场合,他却难以安静,常动个不停. 2.容易兴奋和冲动. 3.注意力难以集中,极易转移. 4.做事常有始无终. 5.话多,好插话或喧闹,常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 6.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或纪律. 7.情绪不稳,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情绪反应. 8.学习成绩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碍引起的. 9.动作较笨拙,精细运动技能差. 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如果不加以纠正,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据调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1、这类儿童无目的性活动过多。如上课时,顽皮的孩子会为了故意引起别人注意,或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动作。但多动症儿童就不同了,他们好象不受意识支配似地不停活动,如毫无目的地摇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师的提醒、制止或批评,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原来的小动作,或更换为乱翻书,东张西望、歪来歪去,伴随咬铅笔、切橡皮、招惹邻座的同学。平时手脚不停,无目的地乱闯、乱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说话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对同伴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挑衅行为等。 2、这类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边做作业边玩,随便涂改,不加考虑地突然站起来动一会儿,或正在做作业的时候对别人说话进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3、这类儿童自控能力差,玩得高兴时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手舞足蹈,莫名兴奋,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对大人的厌烦表情和制止不能产生约束性心理反应。受到强制性约束的时候,不是安静下来,而是表现出闹脾气、不高兴、发泄沮丧情绪,采取敌意和对抗性行为。令大人既厌烦又无可奈何,令同伴讨厌、害怕和敬而远之,因此不合群,得不到别人尊重。 4、运动的协调性差,并有知觉、语言、记忆的障碍。如辨认符号和声音费时很久,搞不清含义,语言水平低于同龄儿,记事慢而忘事快等。 三招教你认识“多动症” “我家孩子整天手脚动个不停,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不知道是不是…多动症、抽动症??”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好动反而奇怪吧?”……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问,有关专家总结了“三招”,便于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多动、抽动,学习困难,冲动任性等问题。

关注儿童多动症

关注儿童多动症 □文/尹振尧 儿科专家 青岛新阳光妇产医院 【期刊名称】健康博览 【年(卷),期】2016(000)003 【总页数】3 常会听到有的家长说,我家的孩子这么好动,不会是多动症吧?多动症(ADHD)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多动性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冲动行为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点的症候群。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多在儿童期起病,症状可延续到成年期。患多动症的孩子,丧失了对事物的专注能力,容易分心,并且往往不太安宁,这给他在生活、学习和社交上带来很大的困扰。 孩子有这些表现警惕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孩子可能在听演讲、听指令、完成任务或跟踪目标的会遇到麻烦。他们常常走神,常因粗心大意容易出现失误。这些孩子常逃避那些需要保持持续注意的活动,或表现得很厌烦。 ★活动过多:此为本症必须具备的症状,坐不住,即使在室内,也不停地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让他坐下时,屁股扭来扭去,坐立不安或随便站起来。有的多动症的孩子话特别多,让他静悄悄地玩耍很困难。 ★冲动性行为:不经思考即开始行动,是多动症的第三个主要症状。冲动,喜欢插队,爱打岔,爱插嘴,或在老师问题还没问完就脱口回答,或激惹伙伴。由于这些特性使得孩子做轮替的游戏很困难,急不可耐,做事情草率,不能三思而行。 ★常伴有学习困难、性格及品行问题、认知功能障碍等。约50%患儿脑电图异常,但没有特异性。 多动症如果不治疗,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展和学业。由于注意力差,使得学习成绩很糟糕;喜欢打岔或破坏秩序,影响交友。这些挫折使得孩子自尊低下,容易出现冒失的和危险的行为。多动症也会增加儿童抑郁和焦虑障碍的风险。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脑损害及发育异常、脑神经生化代谢异常、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调查显示,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在3%~9%。大约每50个学龄儿童中就有2~3个多动症。男孩发病多于女孩。 怎样才能确诊儿童患上多动症? 多动症的诊断主要根据详细的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神经发育功能的评估等,重点是借助各种评定量表,一般不需要实验室检查。显示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的组合表现,症状必须至

成人多动症的可疑表现

多动症(ADHD)在成年人中,是个比较常见的行为问题,可遗憾的是很多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下面是成人多动症的15个可疑表现。 1.总是烦躁不安。与儿童多动症的过度活动、精力旺盛不同,成人多动症患者常表现为爱急躁、心烦,坐立不安。 2.家里有多动症孩子。如果家中有一个多动症患者,那么他的直系亲属存在该问题的可能性达到25%至30%。 3.交不到朋友。多动症的人容易喜新厌旧,因此,他们往往很难建立长久的友情,难以交到真心朋友。 4.吸烟。研究发现,约40%的成人多动症患者吸烟,而普通人只有26%;此外,他们喝酒的比例也比普通人高。 5.从小学习差。如果小时候很难专心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考试不及格,就得高度警惕多动症了。 6.做事拖拖拉拉。这是成人多动症的典型表现之一。 7.爱冒险、寻求刺激。多动症的人喜欢寻求刺激,甚至参与一些危险的活动,比如飙车、赌博,甚至婚外情等。 8.丢三落四。经常遗失手机、钱包或者其他小物件。 9.难以应对挫折。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枯燥重复的任务,通常难以适应和胜任,更没有耐心去解决它。 10.爱发脾气。经常发一些“无名火”,却又能很快恢复平静,甚至忘了因为什么发火。 11.自己的东西乱糟糟的。处理不好家务活、账单等繁琐的事,家里堆满了没洗的衣服。 12.性格冲动任性。经常想一出是一出,说话做事不经大脑,不分场合,也不想后果,比如,突然辞职、大把花钱等。 13.不能安静地呆着。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电影,哪怕陪父母、爱人去看,也会呆不住,总想赶快逃。 14.容易分心。开会或与人谈话时,思想总是开小差,等回过神来,就会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重要的内容。 15.工作没有条理。工作分不清轻重缓急,办公桌上的东西堆成了山,找一份文件就要花半个小时。

4岁小孩多动症的症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4岁小孩多动症的症状 导语:四岁的小孩子是很容易患上这种多动症疾病的,多动症疾病一旦发生之后会有很多症状表现,四岁孩子的如果患上了多动症疾病的话,那么对孩子的 四岁的小孩子是很容易患上这种多动症疾病的,多动症疾病一旦发生之后会有很多症状表现,四岁孩子的如果患上了多动症疾病的话,那么对孩子的身体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多动症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和困扰,孩子的学习成绩低下,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四岁小孩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1、这类儿童无目的性活动过多。如上课时,顽皮的孩子会为了故意引起别人注意,或为了好玩有趣而偶然做小动作。但多动症儿童就不同了,他们好象不受意识支配似地不停活动,如毫无目的地摇桌子,晃椅子,即使受到老师的提醒、制止或批评,马上又不由自主地重复原来的小动作,或更换为乱翻书,东张西望、歪来歪去,伴随咬铅笔、切橡皮、招惹邻座的同学。平时手脚不停,无目的地乱闯、乱跑,自控能力差,大人说话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插嘴。对同伴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挑衅行为等。 2、这类儿童注意力很难集中,边做作业边玩,随便涂改,不加考虑地突然站起来动一会儿,或正在做作业的时候对别人说话进行插嘴。很少有做某一件事精神投入,注意力集中的表现。 3、这类儿童自控能力差,玩得高兴时又喊又叫,又跑又跳,手舞足蹈,莫名兴奋,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对大人的厌烦表情和制止不能产生约束性心理反应。受到强制性约束的时候,不是安静下来,而是表现出闹脾气、不高兴、发泄沮丧情绪,采取敌意和对抗性行为。令大人既厌烦又无可奈何,令同伴讨厌、害怕和敬而远之,因此不合

多动症介绍和管理要点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或“轻微脑功能障碍”,以多动为外在表现,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及不易保持为主要特点,并伴有情绪改变及学习障碍。 一、注意障碍存在以下情况: (1)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 (2)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3)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4)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5)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6)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7)做事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8)与他说话时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9)在日常活动中丢三落四。 二、多动障碍存在以下情况: (1)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上课时常做小动作,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 (3)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4)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5)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6)干扰他人的活动。 (7)好与小朋友打闹,易与同学发生纠纷,不受同伴欢迎。 (8)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9)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好冒险,易出事故。

多动症儿童可能有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如上课干扰别人、不听讲、不做作业,下课和同学撩撩打打,甚至打架等。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更精心地事先计划好怎样管理多动症儿童,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的计划。教师对多动症儿童管理是否成功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管理以及怎样管理。多动症儿童在学校干预中,行为技巧的运用是必须的,教师应掌握一些行为管理的技术。多动症儿童的管理方法和原则:1、选择目标要实际要从多动症儿童实际出发,不可过高要求,也不能像对正常孩子那样用一个尺度衡量,更不要常常将他们与正常孩子相比。在矫正不良行为中,可以先选择一个容易纠正的问题作为目标行为,如上课举手发言。苛求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使儿童感到失败而放弃,使儿童与教师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多动症儿童的行为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就可以了。2、用适应行为取代问题行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导多动症儿童一系列的技巧和适应行为去取代问题行为,例如:针对条理化有问题的儿童,目标行为可以是教他怎样整理自己的课桌和书包,怎样把书本清理好;对于一个好斗的儿童,应该教他增加“运动员风度”的技巧,如果不教给他正面的行为而只针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多动症儿童可能仅仅是克服某一个问题行为而已。3、集中干预关键时间所出现的问题儿童的行为问题常出现在几个关键时期如上课、活动、休息和午餐之间转换时,教师可以用预先提醒、安排多动症儿童从事一些特殊活动等方法去预防儿童在一天中这几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重点是防止他们的鲁莽行为损害自己或危害别人。 4、对多动儿童过多的精力要给出路多动症儿童的精力往往十分充沛,应适当增加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或游戏活动,使其充沛的精力有发泄的出路,如组织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爬山等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安排适当的室内活动;上课时经常叫他们到黑板上答题,自习课可以允许他们学一段时间后动一动等。让他们担任小组长、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既可以使他们的精力有用武之地,又可以让他

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危害_少儿多动症的危害

什么是多动症多动症的危害_少儿多动症的危害 小孩活泼好动是好事,但如果出现了异常的多动有可能是多动症的影响哦。多动症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及心理,如果有这些症状要治疗,下面来看看什么是多动症吧。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1、无目的性活动过多 多动症儿童在课堂上会不受意识控制地活动,乱摇晃椅子,不停的活动,即使老师们提醒、批评,行为也会不由自主的重复,像无目的的乱闯、乱跑,大人说话时会不停的想要插嘴。 2、注意力很难集中 孩子在做作业时往往一边做一边玩,随便的涂改,经常会不加任何考虑地突然性站起来走动,或者在正在做作业时对别人说话插嘴。多数情况下很少会在做某一件事精上全心的投入,注意力集中。 3、容易出现任性、冲动 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的现象,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差,受到外界的刺激经常会过度的兴奋,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经常做出破坏性的行为,受到惩罚,也不吸取教训,往往还会再犯。 4、运动的协调性差 孩子患有多动症,可能会出现运动的协调性较差,同时伴有知觉、语言、记忆的障碍等表现。如果辨认符号和声音时花费的时间过久,不能弄清其含义,儿童的语言水平也会比同龄儿

低,记事慢忘事快。 5、学习成绩出现下降 患者的智力正常或者是接近正常,学习出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时候不能够集中精力,经常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智力水平低下的患者在学龄初期就会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比较高的患者一般在初期阶段就会出现困难。 多动症的危害 儿科专家说: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大约70%的患者会持续到青春期,30%的患者会持续到成年期。这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困难,因此容易出现情绪障碍,逆反心理、抑郁、孤独等其他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而早期治疗可完全康复。因此,患儿家长应该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多动症怎么办 1、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可让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可有意识地让他下棋、画画等,锻炼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学习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 2、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习惯 孩子做事时,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的影响,如别人的交谈,窗外的声响等都会使孩子放弃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长对孩子做事要多关心和指导,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他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废。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孩子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要制订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作为孩子的行为准则,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 2007-04-29 13:33:47 中新网【大中小】查看评论 1.注意障碍 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干什么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即使是做游戏也不例外。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可分散他们的注意。患儿进小学后,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坐在教室里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讲的时间很短。 2.活动过度 患儿往往从小活动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儿期就特别好动。随着出生后身体机能的发展更显得不安分。学会了走就不喜欢再坐,学会了爬楼梯后就上下爬个不停。多动症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做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不会用剪刀。另外还可能出现斜视;发音不清、常流口水等行为特征。 3.感知觉障碍 表现为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清,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觉一听觉转换困难等。 4.情绪和行为障碍 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大发脾气、哭闹。他们在学校会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顾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这些冲动有时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 5.社会适应不良 患儿常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别人制约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难与其他同龄儿童相处,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游戏。 6.学习困难 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普遍很差。由于他们上课、做作业都不能集中精神,情绪容易波动,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感知觉方面的一些障碍也会导致一些学习困难,如视觉-听觉转换障碍会使患儿阅读困难,而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和左右辨别不清会使儿童在学习算式和一些算术符号时发生困难。写字、画画、手工等学习活动也会受到这些感知障碍的严重影响,留级生中多动症患儿占了相当的比例。

多动症知识讲座

多动症知识讲座 先来看一个案例:明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家里是爸爸妈妈头疼的宝贝,天天喝可乐、雪碧,上蹿下跳没有一刻安稳,情绪不稳定,常常冲动任性,一不高兴就对家里的东西摔摔打打。在学校是老师头疼的问题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手脚动个不停,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撕纸头等。需要老师多次课堂提醒;好捉弄人,拉同学的头发、衣服,常干扰或打断别人的说话和活动,自控力差,脾气暴躁,智商正常但学习成绩时好时坏,一事未完又换另一件事……老师、爸爸妈妈怀疑明明是“多动症”。 今天我们来认识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障碍、活动过度、行为冲动,继发性伴随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的异常。国外报道,在学龄儿童中总患 病率为3%-10%(一般为5%-10%)。我国的调查结果为1.3%-13.4%,比较公认的患病率为3%,男孩比女孩多,约为4:1至9:1。30%-50%的患者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 一: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 40%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或同胞有多动症病史。父母一方患多动症, 其子女有57%的可能发生多动症。双生子研究同卵双生子同病率:59%~84%异卵双生子同病率:29% ~33%。(1997年)报道多动症

的遗传为0. 75~0. 91。 2. 气质因素 一些长期追踪研究显示,从小为难养气质的,儿童发展为多动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许多ADHD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为高活动水平、注意涣散、坚持性低的气质特点。 3. 脑损伤和脑发育异常 近10多年来许多影像学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存在一些脑部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核磁共振发现前额叶容积降低,尾状核、苍白球、胼胝体和小脑蚓部变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显示左额叶和左顶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正电子发射扫描发现额叶、颞叶、丘脑和海马区域葡萄糖代谢率降低,这种异常在女孩表现更明显。 –数字化电图显示脑前部的额叶与正中部位。活动增加,颞顶部日活动减少,当进行认知活动时这种变化变得更明显。 4.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围绕多动症进行的神经递质研究主要是涉及单胺类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 )、多巴胺(DA)和5 ‐羟色胺(5‐HT )。 –NE、DA、5‐H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DA使行为外向化,导致攻击与激越行为。 –NE和5‐HT的作用则相反,引起注意集中和行为控制增强。 –当DA增高,或NE与5‐HT降低时,就会发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