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外国文学本科教学大纲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文学本科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课程编号:0111011

课程学时:102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建议教材:何锋、钱奇佳主编《外国文学教程新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任务:外国文学是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的全部世界文学。其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异常丰富。综观一部外国文学史,可以看到发展的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不平衡性指的是,不同地区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率先产生了文学,但随后,尤其是希腊,在近两千年中文学再无起色,发展的重心转移至南欧的意大利,西欧的英国和法国,随后是俄国、北欧、美国。在东方,情况也是一样,文学曾经繁荣过的地方,势头并未能保持下去。阶段性指的是,在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文学发展成逐浪走高之势,分为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派,以至20世纪流派迭出:后期象征派、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文学流派彼此衔接或几乎同时出现,发展的阶段性脉络清楚。东方文学的发展则成时高时低之态。差异性指的是,欧美文学与东方文学在思想意识、内容特点和艺术形态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反映了东西方各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体制和艺术趣味的不同。交融性指的是,东西方文学存在着互补和交融的现象,《圣经》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之大是难以估量的,近现代西方文学对东方文学的影响也有目共睹。描述这种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是外国文学课程的出发点和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古代欧洲文学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是奴隶社会的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希腊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及主要成就。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特点。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欧洲文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罗马神话直接来源于希腊神话。罗马文学深受希腊文学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特点。罗马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罗马文学在希腊文学和后世文学之间的中介作用。维吉尔(公元前70-19)是罗马最重要的作家和诗人。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罗马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

第二节荷马史诗

史诗的形成过程。史诗所表现的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史诗英雄形象。史诗的艺术特色。

1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要求学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以开放得心态,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学遗产,初步掌握其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得能力。?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得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盛行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得发展情况,列入专业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因课时得原因,东方文学部分也列入专业选修课《东方文学》中讲授.?3、本大纲就是作为参考性得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得前提下作出调整。 ?二、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概要。 绪论 1、教学目标:理解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掌握学习外国文学方法。 2、教学重点:外国文学得知识体系。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 学习外国文学得意义;外国文学得特征、课程知识体系;如何学习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 1、教学目标:了解欧洲得上古文学得概貌;荷马史诗得基本内容与艺术成就;戏剧得产生、发展与成就。 2、教学重点:神话、史诗、戏剧(特别就是悲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荷马史诗:6学时;古希腊戏剧:4学时 4、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就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古罗马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第二节荷马史诗 史诗得题材-—特洛亚战争。作者及作品得形成—-“荷马问题”.史诗内容--《伊利昂纪》:战争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泊。艺术成就:“荷马式得比喻”。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长河小说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产生的,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多卷本小说。优点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2.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3.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 愤怒的青年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文学派别。这个派别的作家塑造了一种新的任务类型:他们是出身工人家庭或中下层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高于所出身的阶层,可是他们并不想成为绅士;他们对掌权者的特殊享受津津乐道,但又把权力看成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这是一种反英雄人物。 2.代表作品有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 迷惘的一代 1.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恩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2.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3.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杰拉德,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冰山原则 A.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B.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D.代表作品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硬汉形象 1.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2.代表人物有《打不败的人》中的斗牛士曼努尔,《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老人与海》的老渔夫桑地亚哥。 解冻文学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小人物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普希金以其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随后,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都在自己的创作中塑造了“小人物”形象。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新人 “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 “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

外国文学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含泪的笑是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概括,果戈理的作品往往采取讽刺的手法描写庄园地主的庸俗腐败,空虚无聊同时也抨击封建官僚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如在《密尔格拉得》所包括的四篇小说之一的《旧式地主》中,既对地主阶级精神空虚、无聊,予以嘲讽,又有所同情,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林斯基因此称这种风格为“含泪的笑”。精神苦刑法是鲁迅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特点的一种评价,罗勋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以严酷的拷问官出现,桎梏了精神的苦刑,吧人物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试炼,层层剖析他们的灵魂,让他们经受精神上的痛苦磨练,他善于表现人物在异常状态中,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中,激烈的内心斗争和高度紧张的情绪变化(即变态心理,绝望情绪),拉斯科尼科夫的形象就是精神苦刑法的具体体现。 小说突出集中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 1在外省小城中,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围绕金钱,女人而产生的激烈斗争。 2卡拉马佐夫一家:马卡拉马佐夫、伊凡和斯麦尔佳科夫是人性恶的代表,他们放弃信仰、自食其果。德米特里是现实人性的代表,他因为没有放弃信仰而得救。阿辽沙是人性善的代表,他所指引人类的出路是忍耐、顺从。 3作者通过人类灵魂的搏斗,揭示他眼中的整个人类社会现实的内在本质。 "卡拉马佐夫气质"是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性格"题材诸多"性格"类型中的一种,它是俄罗斯民族性格在文学中的审美提炼,具有"所多玛的灵魂"、"阴郁的怀疑"、"迷失后的皈依"和"历久弥坚的信仰"等复杂的文化构成。它是俄罗斯深邃的宗教文化与原始自然力和欧洲文明疾患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在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困惑。欲望与毁灭,兄弟间是热情、理想主义,父亲是贪婪,占有,最终都与世格格不入。 卡拉马佐夫性格、 《卡拉玛佐夫兄弟》(1880)写卡拉马佐夫父子、兄弟之间围绕金钱、女人产生的激烈的矛盾斗争,以此为中心事件,广泛描写社会生活,全面体现了作家的政治思想、宗教哲学,道德观念。这个道德沦丧,人欲横流的地主之家,其成员为了各自私利,勾心斗角,分崩离析,性格也各不相同,但却有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把他们捆绑在一起,这就是文学史上称之为的“卡拉马佐夫气质”(或称性格),即俄国农奴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种种丑恶的精神气质的总和——那就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野蛮残暴,放肆淫逸,腐化堕落的集中表现。这一家人的充满仇恨,矛盾的多层次对照的丑恶关系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农奴主阶级的丑恶本质在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所产生的混杂畸形关系的反映。是俄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欧洲文学史宏伟纪念碑。是巴尔扎克1829-1848年所写的全部作品的总称,由巴尔扎克在1842年受《神曲》(原名《神圣的喜剧》)启示所概括提出的。《人间喜剧》棉鞋了人在金钱腐蚀下的异化和堕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落寞衰亡史。所谓“人间”,即作者所处的19世纪法国社会,所谓“喜剧”,即这个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世态人生,含有讽刺批判的意味。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类整理为三大A、风俗研究(67部)B、哲学(哲理)研究(22部)C、分析研究(2部,另有3部只有题目没有动笔)人间喜剧》创造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分类整理法:第二种是人物再现法: 1、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即虚构,想像,神奇,描述美丽自然景观的文学。它是法国革命开始的名族民主革命新时代的产物,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理论和伤感文学的基础上,与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湖畔派:三诗人指的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在诗歌创作上,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正式形成。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1800),中强调想象和情感对诗歌创作的的重要性。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例柯勒律治的《《老水手》), 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出具“拜伦式英雄”的特点的形象。 拜伦式英雄指拜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是高傲坚强的而又孤独忧郁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全新

1、人物再现法 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2、社会问题剧 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3、自然派 是俄国19世纪40-50年代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别称,奠基人是果戈理,名称由别林斯基提出;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果戈理是当时现实主义文学的盟主,自他以后的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赫尔岑、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都是自然派作家。 4、多余人 19 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典型;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最终一事无成。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 5、托尔斯泰主义 是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所谓拯救俄国人民和人类的政治和道德主张;它的基本内容是“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博爱”,其核心是“不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主义是空想的,客观上有麻醉人民、阻碍革命发展的消极作用,但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人民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的出发点是伟大的。 6、冰山原则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中文师范专业)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中文师范专业) 课程编号:0521051001 0521021001 (外国文学A一、A二)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4+4 学时:144 使用教材: 《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朱维之、赵澧主编,该教材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 参考教材: 1、《外国文学史》(1-4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版。 3、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4、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聂珍钊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已修完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文学类主干课程。其教学目的为: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发展史,并能结合所学哲学、文学理论等知识对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类文学现象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2、特别要掌握外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学习运用多种批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与艺术特点,文学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3、注重中文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在统一性,课程相互间的协调性,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评析文学的重大现象和作家作品,培养学生运用比较鉴别的方法把握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意识与能力。 4、教学内容应立足“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现代意识。 二、课程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文学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更是互相参照的。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文学的重要内容。对外国文学发展规律的把握,对重要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分析,都须借助于先进的文学理论与美学理论。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中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学好外国文学。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本课程综合性、理论性、时空跨越性强的特点,按照教育部关于“学科整合”精神,适度打通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在教学中引入比较方法,包括中西文学、东西方各国别文学的比较,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比较。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宪章派文学:宪章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它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其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艺术形式上,宪章派文学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多余人0798:“多余人”指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一批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的性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同时又非常脆弱。他们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所以他们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其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成为“多余人”。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此外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冈察洛夫《罗亭》中的罗亭、《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 新人:是19世纪中期俄国文学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是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肩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勇于牺牲有实干精神。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叶琳娜,《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是“新人”的典型。 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起初是反动文人对果戈理作品的贬称,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主要作家有果戈理、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的创作方法,几个重要人物在不同小说中重复出现。这种创作方法不仅是人物的多侧面多角度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还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生活阶段,也是单篇的作品联系起来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如纽沁根、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人物形象。 含泪的笑:是别林斯基对果戈理讽刺艺术的评价,果戈理把生活中的喜剧性和悲剧性的因素巧妙地展现出来,使得喜剧唤起的已不是轻松愉快的笑,而是痛苦和悲哀的笑。果戈理的含泪是一种自我嘲笑和无可奈何的嘲笑,讽刺对象是地主官僚的腐朽丑恶,小人物的弱点,病态的生活。其中“笑”是果戈理揭露和讽刺俄国农奴制和官僚体制的有力武器;“泪”则是果戈理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命运的关怀。 小人物: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 者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写到小人物的奴性。代表:普希金《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狂人日记》、《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都有对小人物出色的描写。小人物的塑造是俄国文学人道主义精神的标志。 自然主义97: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后流行欧美,影响很大的文学思潮。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丹纳的决定论和貝尔纳的遗传学。自然主义的先驱是龚古尔兄弟。以左拉6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创作和理论著作《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为确立标志。特点是把真实和客观性作为文学的首要条件,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西方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要求学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以开放的心态,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学遗产,初步掌握其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外国文学。二十世纪盛行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情况,列入专业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因课时的原因,东方文学部分也列入专业选修课《东方文学》中讲授。 3、本大纲是作为参考性的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作出调整。 二、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大纲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概要。 绪论 1、教学目标: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外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掌握学习外国文学方法。 2、教学重点:外国文学的知识体系。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 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外国文学的特征、课程知识体系;如何学习外国文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 1、教学目标:了解欧洲的上古文学的概貌;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和艺术成就;戏剧的产生、发展和成就。 2、教学重点:神话、史诗、戏剧(特别是悲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荷马史诗:6学时;古希腊戏剧:4学时 4、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是指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古罗马文学发展及主要文学成就。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第二节荷马史诗 史诗的题材——特洛亚战争。作者及作品的形成——“荷马问题”。史诗内容——《伊利昂纪》:战争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泊。艺术成就:“荷马式的比喻”。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酒神祭祀。戏剧内容——命运悲剧。三大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征。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古希腊喜剧: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1、教学目标:了解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影响以及但丁的跨时代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神曲》思想内容的双重性。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但丁:4学时。 4、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节概述 中世纪历史的分期。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第二节但丁 但丁是人文主义的先驱者。生平与创作。《神曲》思想内容的双重性。艺术手法:梦幻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教学目标:掌握人文主义文学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的重大成就。深入理解《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品。 2、教学重点: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点;《堂吉诃德》的现实主义成就;莎士比亚的喜剧和“四大悲剧”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及哈姆莱特的形象。 3、教学时数:概述:4学时;塞万提斯:4学时;莎士比亚:4学时 4、教学内容概要: 第一节概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思想特征和文学特征。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的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的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的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的散文全集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第三个是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的是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的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的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的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的万卡 4、忏悔的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但是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的罪恶本质,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他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他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的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的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的一代”——“迷惘的”的文学主题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教学大纲 说明: 【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使该专业学生达到培养其对外国文学史的整体把握之目标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学生对外国文学要有“史”的把握,把握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外国文学史知识;二是外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在对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框架进行简洁、明晰的勾勒与描绘的同时,突出四个高峰: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尤其加大了20世纪文学的比重。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设,是大三第二学期“外国文学(亚非部分)”课程的姐妹课程,该课程也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平行参照的体系。 【教学时间安排】上课共17周,周3学时,共51学时,其中复习一周,考试一周。 【考试安排】按学院规定,本课为闭卷考试课。考试内容主要为两部分:文学史知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30%。 【参考书目】 1、《欧洲文学史》(上、下),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梁立基、陶德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外国文学》,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外国文学史》,金元浦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目录 说明 (1) 绪论 (5) 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古代文学 (5) 一、概述 二、荷马史诗 三、古希腊戏剧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6) 一、概述 二、但丁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6) 一、概述 二、塞万提斯 三、莎士比亚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7) 一、概述 二、莫里哀 第五章17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8) 一、概述 二、卢梭 三、歌德 第六章19世浪漫主义文学 (9) 一、概述 二、拜伦 三、海涅 四、雨果 五、普希金 六、惠特曼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10) 一、概述 二、斯丹达尔 三、巴尔扎克 四、狄更斯 五、果戈理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以短歌为基础,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之间,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写了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故事,“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奥德赛》——木马计。 奥林匹斯神系: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宙斯为众神之王的神的大家庭的故事。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宙斯的子女中,阿波罗是日神,阿特米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弗洛狄忒是爱神。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时期的生活。 《旧约》:是《圣经》中的一部分,也是希伯来人的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古代希伯来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戏剧、小说等。 柔巴依:又名“鲁拜”,意为四行诗,波斯传统诗体,第一、二、四行押韵,类似中国的绝句。主要探讨自然、人生、社会、宗教等问题,抨击了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谴责权贵和上层宗教人士。海亚姆被称为“鲁拜”诗圣。 吠陀——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左右。“吠陀”原是“知识”、“学问”的意思,后成为印度人的宗教经典。 俳句: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由“5、7、5”的3句式共17个音组成。俳句一般表现人对事物的瞬间印象,含蓄、凝练,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代表作家是松尾巴蕉,有“俳圣”之称。 物语文学:是中古日本文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物语”有语说事物之意,介于我国古代的传奇和小说之间,出现于公元七、八世纪平安时期。最初有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种形式,以后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物语作品。其最高成就是紫式部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七星诗社: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具有贵族倾向。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 大学才子派: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流派,他们是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剧作家,被称为“ 大学才子” 。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托玛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他们是莎士比亚的先驱剧作家,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准备了条件。他们从语言、风格、情节方面影响了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化”指的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其戏剧的艺术手法,即要求作家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用形象化的艺术描绘和再现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作者运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编织起来,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思想,反对禁欲主义。它是欧洲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之先河。巴洛克(baroque)语出意大利,原是畸形、矫饰(过分雕琢和华丽)的意思,曾用其标志16——18世纪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一种艺术风格,后借用到文学

武汉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及重点提示

武汉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及重点提示 重点: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十八世纪启蒙主义、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以及亚非部分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从古至今的主要脉络和宏观规律;各时期主要文学流派的特征;重要文学现象分析。 教学内容(讲授大纲) 第一讲古希腊罗马文学 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一、什么是希腊神话;二、希腊神话的创作和保存方式;三、希腊神话的主要类型:1、神的故事2、英雄传说;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荷马史诗:一、基本主题;二、人物形象;三、结构特征;四、语言和修辞特征。第三节、希腊戏剧:一、古希腊悲剧:(一)概论(二)三大悲剧家1、埃斯库罗斯2、索福克勒斯3、欧里庇德斯;二、古希腊喜剧:(一)概论;(二)阿里斯托芬。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一、罗马文学概论1、罗马神话2、罗马喜剧3、罗马文艺理论4、罗马诗歌;二、维吉尔与《埃涅阿斯纪》;三、奥维德与《变形记》。 第二讲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中世纪文学概述:一、中世纪概况;二、中世纪文学类型1、教会文学2、英雄史诗3、骑士文学4.城市文学。 第二节、但丁:一、创作历程;二、《神曲》 第三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述: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1、意大利文学2、法国文学3、西班牙文学4、英国文学;三、人文主义文学主要特征。第二节、薄伽丘与《十日谈》。 第三节、拉伯雷与《巨人传》。 第四节、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第五节、莎士比亚:一、创作历程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二、莎士比亚作品选讲:《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第四讲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十七世纪文学概述:一、17世纪英国文学:弥尔顿;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产生背景;2、主要特征;3 创作成就(1)高乃依(2)拉辛 第二节、莫里哀:一、创作历程;二、《伪君子》。 第五讲十八世纪启蒙文学 第一节、启蒙文学概述:一、启蒙主义运动与启蒙思想;二、英国启蒙文学: 1、笛福与《鲁滨孙漂流记》; 2、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游记》; 3、理查孙; 4、菲尔丁与《汤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20200422094127)

一、指出下列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司汤达: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和长篇小说《红与黑》,后者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开了批判现实主 义的先河。其在短篇小说领域也取得一定成就,著有作品如《艾蕾》。高尔基称他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形式的巨匠。 2.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他的创作最充分地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创作 原则。一生创作甚丰,将91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收进《人间喜剧》。代表作品《人 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农民》等。《人间喜剧》以“人物再现法”、“编 年史”方法,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 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3.果戈理: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 辟了批判方向——批判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秉着忠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以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含泪的笑”的讽刺手段,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专制农奴制的丑恶和黑暗,为 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了“持久地贯彻讽刺——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代表作有《死魂灵》 和《钦差大臣》等,《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第一部具有高度思想艺术水平的 长篇小说。 4.高尔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联新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 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十月革命后,成为苏联文学界的领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重 大贡献。代表作有《母亲》、《海燕》、《在人间》、《我的大学》等。长篇小说《母亲》 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之作,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5.易卜生: 19世纪挪威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创立了“社会 问题剧”,对戏剧艺术的革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创作后期的“思想剧” 可视为欧美“象征主义戏剧”、“心理戏剧”的滥觞。代表作《玩偶之家》、《人民公敌》、《建筑师》等,《玩偶之家》可以说是世界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精品。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外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程。 1.课程要求系统介绍欧洲﹑美洲文学发展概况,重点分析各国﹑各时期﹑各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要求学生了解欧美文学发展概况,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点,学会分析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提高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教程讲授一学年,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文学发展情况,列入选修课《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讲授。因课时的原因,亚非文学部分也列入选修课《东方文学研究》中讲授。 3.本大纲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1982),根据我院教学实际拟订。作为参考性文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完成部分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前提下作出调整。 二、教学大纲 1.教学进度 本课程总授课时数为144学时。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章——第5章,第二学期讲授第6章——第10章。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古代文学 18学时 第二章中古文学 8学时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8学时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10学时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16学时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16学时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34学时 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文学4学时 第九章苏联文学 6学时 第十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0学时 4学时机动(备作期中考查和专题讨论用) 该计划应尽可能准确实施。必要时(如遇法定假日、停课开运动会等),可作适当调整,允许有少量伸缩。 2.教学内容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8世纪处于氏族社会,史称“荷马时代”,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奴隶社会在希腊建立起来,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是希腊奴隶制走向衰亡的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的开端。古希腊文学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即《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相传是公元前9至前8世纪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成的,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史诗形成时间很长,诗中包括了不同时代的成分,在行吟诗人被迎入宫后,又有符合贵族利益的倾向。公元前6世纪,两部史诗正式形成文字,到公元前3至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学者编订,每部分各为24卷。 金苹果:即特洛伊战争的起因。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在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都想得到这个苹果,相持不下。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各自贿赂帕里斯,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许他最美丽的女子。帕里斯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之后便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木马计:特洛伊战争久战不决,后来,奥德修斯设计把一只内藏兵将的木马遗弃在城外,假装撤退。木马被特洛伊人拖进城中。入夜,希腊人里应外合,终于攻特洛伊。战后希腊人各自携带财宝奴隶还乡。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初期封建文学的代表,是为适应封建统治者和基督教教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是宣传宗教教义,宣扬神权思想,艺术上多流于公式化、概念化缺乏真实性,成就不大。但由于教会的神权统治垄断了中古文化教育故而一切文化艺术都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骑士文学:是世俗的封建主义文学,它是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它虽然宣扬封建道德,但其中所表现的锄强扶弱、保护妇女、尊敬老人的思想有一定的人民性。而肯定世俗爱情,更有客观上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的积极意义。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反映城市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表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 城市文化:是与基督教文化对立的世俗文化,城市文学是随城市的出现而形成,为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应运而生的。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许多古老的民族在它们的幼年时期都习惯于用史诗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古希腊的《伊利昂纪》、《奥德修纪》。反映了人们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2.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 特点:启蒙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与科学;二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民主与法制。 3.骑士抒情诗: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但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恩格斯称之为“普罗旺斯抒情诗的精华”。

4.社会问题剧: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 5.三一律: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一昼夜之间。 6.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哲理小说包括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如伏尔泰的《查第格或命运》、《老实人或乐观主义》、《天真汉》 7.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的作品主题思想严肃深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国文学》课程标准 英语教育专业 外语系

英国文学教学大纲(专科)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是讲授外国文学的性质、特点、发生及发展过程,介绍外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演变规律,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及重要作家作品、流派。本课程拟订两大部分讲授:一、欧美文学;二、亚非文学;重点是欧美文学。各部分又按历史年限具体分为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及其相关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以下修读要求: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术修养,继承与借鉴属于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优秀成果的外国文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为中用,繁荣我国的民族文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讲授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历史和现状,介绍其的主要研究方法,评述外国文学研究的若干领域。采用讲授和多媒体,课堂讨论,实践等方式最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爱上本门课程。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一)欧美文学及亚非文学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欧美文学及亚非文学的文化潜质。 (三)欧美文学及亚非文学的人学本质及其嬗变。 学时分配: 本课程授课时数为112学时,2学期完成。

教材: 《外国文学》翁长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课程的参考教材有: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纲要》,何乃英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第一部分欧美文学(76课时) 第一章古代文学(6学时) 第一节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 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 3.第三阶段:公元前6——4世纪 4.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 二.古希腊文学的历史地位 三.古希腊神话的产生、内容及其特征 四.古希腊诗歌和《伊索寓言》 五.古希腊的散文;柏拉图和亚理士多德的文艺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