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的方法

读图的方法
读图的方法

线面分析法

在读图时,对比较复杂的组合体,不易读懂的部分,还常使用线

面分析法来帮助想象和读懂这些局部的形状,下面再对线面分析法在

读图中的应用作一些分析,并举例说明。

分析面的形状

当基本体和不完整的基本体被投影面垂直面截切时,则断面在与

截平面相垂直的投影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而在另两个与截平面倾斜

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则是类似形。

例如在图a、b、c和d中,分别有一个“L”形的铅垂面、“工”

字形的正垂面、“凹”字形的侧垂面和一般位置的平行四边形,在它

们的三视图中除了在与截平面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直线外,在与截平面倾斜的投影面上的投影都是类似形。

「例]已知下图所示的压板的主、俯视图,试补画出其左视图。

[解]解题过程如下:

初步分析从上图a所示的俯视图可知,这块压板是前后对称的。图a所示的主视图中有三个封闭线框a′、b′、c′,对应俯视图中压板前半部的三个平面A、B、C的积聚成直线的投影a、b、c。不难看出,A和C是正平面,B是铅垂面。再分析俯视图中两个封闭线框d和e,

对应主视图中两个平面D和E的积聚成直线的投影d′、e′。显然,D 是正垂面,E是水平面;而压板前半部在虚线之前的封闭线框f,对应

主视图中平面F的积聚成直线的投影f,也明显表示出尸是水平面。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压板是一长方体,其左端被三个平面截切(正垂面D,铅垂面B及其后方的对称面),底部则分别被前后对称的两个平面

(前面是正平面C和水平面F)截切,如上图b所示。

作图步骤:

①如下图所示,补全长方体的主视图,补出它的左视图,长方体

被正垂面截切,由截交线的积聚成直线的主视图及其俯视图作出左视图。

②如下图所示,当长方体被正垂面截切后,再被前后对称的铅垂

面截切,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及宽相等、前后对应,由截交线的积

聚成直线的俯视图及其互相重合的主视图作出它们的左视图。这时,

原先正截面截长方体所得的矩形又被截去前后两个角,得到成为六边

形的断面D、图中黑色字母标注了它的投影符号d、d′和d″,。显然,断面D的俯视图d和左视图都是断面D的类似形。

这时就截切出压板左端前后两个铅垂断面B和B1,图中用红色字

母标注了它的投影符号b、b′、b″和b1、b1′、b1″,显然断面B和

B1的主、左视图b′、b″和b1′、b1″,分别是断面B和B1的类似形。

③如下图所示,在己被正垂面和铅垂面截切的基础上,再在底部分别被前后对称的水平面F和正平面C、C1截切掉前后对称的两块,由水平面F的主视图f′和正平面C、C1的俯视图c、c1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及宽相等、前后对应,作出它们的左视图,形成压板底部在左视图中前后两个缺口。

④综上所述,对压板主、俯视图作线面分析,并逐步补画出它的

左视图,就可清晰地想象出压板的整体形状,补出压板左视图后的三

视图,如上图所示。

分析面的相对位置

视图中的每个封闭线框表示组合体上的一个表面,那么相邻的封

闭线框(或线框里再有线框)通常是物体的两个表面。因此,视图上

任何相邻的封闭线框,除通孔外,一定是物体上相交的或不相交的两

个面的投影。现以下图所示的垫块为例,分析面的相对位置。

下图的主视图上有五个封闭线框,先分析线框a′、b′、c′、d′所表示的四个面A、B、C、D的相对位置:从对应的俯、左视图可看出

它们都是正平面,B、C面在前(扩展后,B、C面是同一个平面),D

面在后,A面在中间;再分析线框d′里面的圆e′,由于对应的俯视

图矩形e和左视图矩形e″分别各有两条虚线,从而可看出这两个矩形是一个圆柱孔的内壁圆柱面E的投影,而圆周e′则是这个圆柱孔的内壁圆柱面E的有积聚性的投影。

a′、b′、c′线框分析

d′、e′线框分析

下图的俯视图中也有五个封闭线框,其中线框i是后面中间的四周都是实线的矩形线框;而矩形线框e则包含在线框i中,有两条边框互相重合,另两条边框是虚线。通过对照各个表面的对应的主、左视图,并在这五个表面上分别各取一点,作出它们的主、俯视图,就不难看出:圆柱面I最高,水平面F最低,左、右两侧的水平面G和H 在中间(扩展后,G、H面是同一个平面),而有两条虚线边框的线框e则是圆柱孔的内壁圆柱面E的投影。

e、i线框分析

f、g、h线框分析

[例]如下图所示,由架体的主、俯视图,想象它的整体形状,并补画左视图。

[解]上图所示,主视图中的三个封闭线框a′、b′、c′,对照俯视图,这三个线框所表示的面在俯视图中可能分别对应a、b、c三条水

平线。按投影关系对照主视图和俯视图可见,这个架体分成前、中、

后三层:前层切割成一个直径较小的半圆柱槽,中层切割成一个直径

较大的半圆柱槽,后层切割成一个直径最小的穿通的半圆柱槽;另外,中层和后层有一个圆柱形通孔。由这三个半圆柱槽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可以看出:具有最低的较小直径的半圆柱槽的这一层位于前层,而具

有最高的最小直径半圆柱槽的那一层位于后层。于是就可想象出这个

架体的整体形状,并如图71所示,逐步补出左视图。

分析面与面的交线

当视图上出现面与面的交线,尤其是曲面的交线时,在图形比较复杂的局部,应运用正投影原理,对交线的性质作投影分析,并且理解这些交线的投影是怎样作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读懂这一局部的结构和形状。

例如在下图中用红线表明了曲面交线的作图方法。在这些图中,两个轴线正交的圆柱面的交线的投影曲线,都是用圆弧代替的简化画法画出的。

下图可以设想为铅垂圆柱体的上部被一个半径为R的正垂圆柱面截切。

下图可以设想为圆柱体在被水平面和侧平面左右对称地分别各切割掉一块以后,上部再被一个与两侧平面相切的圆柱面截切。

下图则是在圆柱体的上部有一个与它相切的半球,左端与另一个圆柱体相贯。

[例]如下图所示,已知接头的主、俯视图,想象其整体形状,补画左视图。

[解]先进行形体分析,对照上图所示接头的主、俯视图可以看出:

这是一个圆柱的切割体。圆柱体下端被切割成一个正垂的圆柱面;中间挖去一个铅垂的圆柱槽(盲孔);上部前壁开了一个底面为水平

面和两侧平面的槽,左壁、右壁都有圆柱形通孔;底部也有一个圆柱

形通孔。

逐步想象切割圆柱体和补画左视图的作图过程如下:

画出下端截切成正垂圆柱面的圆柱体的左视图。

如下图所示,先挖去铅垂的圆柱槽,补出左视图,然后分别在前壁

和后壁上分别开底部为平面、圆柱面和两侧为侧平面的槽,继续改画左视图,两圆柱面的交线的投影曲线,都可用简化画法画成圆弧。

浅谈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9741171.html, 浅谈提高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方法 作者:王红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5年第09期 摘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但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读图时不知从何“读”起。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技能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索和总结一些有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键词:经纬网图;气候类型图;读图能力 一、学生不会读图的原因分析 1.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 地理作为会考科目,他们认为只要到会考复习时背一背就可以过关了,因此,只关注色 彩斑斓的图画,对比较重要的地图,例如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等不重视。 2.教师忽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课时不足、知识点多。因此,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教 学过程中“以文代图”“以教代学”,忽视对地图的指导。另外,有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读图来获取关键的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总结读图方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1.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经纬网图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结合例题总结答题技 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变难为易,判断方法及步骤如下: 第一步: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 判断依据:看数字,以0°经线为界,0°以西是西经,0°以东是东经;以0°纬线为界,0°以北是北纬,0°以南是南纬。 读上图可知:E(20°W,40°N),G(40°W,0°),H(0°,20°S),K(20°E, 20°N)。 第二步: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和南北半球。

历史答题技巧

做好三步,历史材料题准能得高分 历史材料题是不少同学学习历史的拦路虎,纵观近些年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历史材料解析题具有如下特点: 1、能够很好的阅读理解材料; 2、能比较完整的完整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3、能够快速的联系书本知识迁移与运用; 4、能够明确的根据设问要求进行分析说明。 如何才能的高分呢?下面的这篇文章理论性较强,但是读懂了,你的成绩将会突飞猛进。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

忙答题的毛病。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简单说,读题要做到三读:读题引、读正文、读出处。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 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

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三角坐标图

2020届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三角坐标图 一、典题示例 下图为某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好的一个城市为( ) A.日照市 B.潍坊市 C.青岛市 D.威海市 (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A.单位GDP消耗大 B.城市调控能力差 C.单位GDP污染小 D.城市发展水平低 对接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经济发展、资源—能源与环境污染如何协调才更利于可持续发展 综合思维通过三个量的特点,结合两类城市发展特征实现类比分析 区域认知山东半岛的四个城市 地理实践力提供了研究不同城市可持续发展参考指标 【我的答案】(1)________ (2)________ 解析第(1)题,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应该是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的城市。对照统计图可以看出,威海市环境污染程度指数最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最低、经济发展水平

指数最高。第(2)题,M类城市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N类城市大致相同,但环境污染程度指数比N类城市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比N类城市高,说明M 类城市单位GDP污染小、单位GDP消耗小、城市调控能力好、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答案(1)D (2)C 二、方法总结 1.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1)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例的总和为100%,而不能小于或大于100%。 (3)三个坐标轴上所标数值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他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 2.箭头指向法判读三角坐标图 第一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下图。 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第三步: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如上图所示甲点:(a:20%,b:40%,c:40%) 三、跟踪训练 1.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2016年1月1日正式结束,开始全面实行二孩政策。截止2015年底,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比重为17.8%,15~64岁(劳动力)比重为71%,65岁以上比重为11.2%。据此完成(1)~(3)题。

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认识启示题 1、“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回答“启示”,就答“经验与教训”。 2、谈“认识”,有如下几情况: (1)对问题的总体掌握,实际就是对教材知识、所给材料的高度概括; (2)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 (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 (5)经验教训、启示。 答题技巧: (1)对前面几问答案进行总结,分为“好”“坏”两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 (2)提炼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3)结论指向现实,优先考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不就事论事,要有理论指导意义。 (4)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5)思维开放: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造就,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 注意事项: (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 (2)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只需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 (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 (4)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图片材料题 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仔细阅读全部材料,不仅要读正文,还要读图片读注释、材料来源、标点符号、图片的背景等,不要放过题示材料中的任何细节。

浅谈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方法

作者/来源:张慧发表:2010-01-19 浏览: 118次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空间广大,地理知识浩繁。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而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懂得运用地图并能进行简易图表的绘制,养成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读图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能力。地图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因此有人认为:“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能力。在七年级地理的第一单元中,就有学习读图的基本知识,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学会怎样辨别方向,怎样测算比例尺度,各种图例都代表什么,怎样通过这些要素去认识图……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打好了基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问题讨论来掌握知识,运用地图,据图设问,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读图能力。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为达到这个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按以下步骤教学: 1、展图。展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展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基本印象。 2、说图。说图就是利用挂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教师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东西半球各分布有哪几大洲,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使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 3、析图。析图就是对地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果说展图和说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的话,析图则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一般有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问题提得越多,学生思维越活跃,分析地图越深刻。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又稍有变化的图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搞懂,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化。这样才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形)。同时,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多方位的联系能够使学生瞻前顾后,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4、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草稿纸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草稿纸上独立填图,进行相互比较,从而达到熟练程度。如七上第二单元《大洲和大洋》中,活动题就有要求学生绘图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具体位置和轮廓的记忆,进行绘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关知识。通过绘图训练,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 5、填图。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让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有印象的情况下进一步熟练掌握图上信息。通过对地理填充图册的运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地理图像进行分析、记忆,并动手填图,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记图能力。 总之,读图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形象的记忆网络,而且不同类型的地图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促进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迁移,从而灵活地分析地理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理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在图像的内容和比重方面都有很大的增加,并且在教材选编时也注意到图像的实用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呢?一、重视地图和文字的配合地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地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地图。图像知识的讲授,也就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图像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矿产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挂图、地图册或教材图像),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这样,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二、重视学生在读图时认识上的升华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

(完整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模板)注意事项

如何审题 历史非选择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任何脱离基础知识而空谈技巧的做法都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其次才是解题方法问题。当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掌握一些做题技巧,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审: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设问仔细审读,明确题目要求。 近年来的历史非选择题,一般包含五个部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简述、说明、指出、阐述、概括、简析、简评、比较、论证、评述等。 ⑴简述: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虽说是 “简”,但答题时要所涉及的“要点”还是多多益善。(点到为止,但“点”要全面。) ⑵说明:解释清楚,解说明白;证明,论证。 (作为问答题提示语,一般取前者,下同。) ⑶指出:(用浅显的语言或专业语言)指点出来。 ⑷阐述:阐明陈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⑸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 ⑹简析:简要分析。分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 ⑺简评:简要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人或事物 的价值或作用(解题时常用辩证法)。 ⑻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的形式有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 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 ⑼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等。 ⑽评述:评论﹑叙述。对历史“小论文式”试题而言,一般要叙述观点、论证观点、评价观点(表明态度)。 3.限定词:时间、空间、答题范围、角度等。 4.核心词:原因、背景、措施、特点、特征、趋势、变化、区别、异同、结果、意义、作用等。 5.分值:每道试题后面后标有分数,该分数实际上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例: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2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 分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 :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 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 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 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 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 掉每一个信息。 :学会读书,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 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 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 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 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规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 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 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最新)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 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 “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读图的方法与技巧

读图的方法与技巧一、知识要点

二、读图的一般方法 1、看清题目,从图上直接获取信息,问什么,就在图上找什么。 读图次序是:先看图题,再看图例,要善于运用图上最基本的三要素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来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应避免将图放在一边,凭自己的印象和想象答题。 例如,2001年高考文综卷第37题: 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面积,读图回答: 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单位 有。 ②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 是。 ③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 是。 该题主要考查运用图例,阅读地图能力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2、看清图像的标志特征,寻找读图题的切入点。

例如,气候类型的判读分析,主要根据气温、降水的数值特征。 首先,根据最冷或最热月均温,确定热量带。 热带: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 亚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 温带: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最热月<20℃) 寒带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在0℃以上。 寒带冰原气候:全年气温在0℃以下。 然后,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变化,可分为: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型气候,极地气候) 根据月均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表、数据判断气候类型的读图思路是:一看气温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定南北半球。 二看最冷月或最热月气温定热量带。 三看降水季节分配或年降水量定降水类型。 四看热量带和降水类型定气候类型。 例题,读图分析甲地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生产?

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的简答题答题方法和技巧范文

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历史的简答题答题方法和技巧答: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 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 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 示语、限定语。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由专用历史名词构成(材料问答题的主干语一般以历史材料的形式出现)。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这是问题的主体,是试题的核心,试题的其余各成分都围绕它展开。只有正确理解中心语的内涵,才能把握住审题的大方向。不然,准确审题则无从谈起。找出主干语应作为审题的起点。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审题的最终落脚点。找准答项语就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找到了解题的着力点,收集材料、组织答案就有了目标。审定答项语是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

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这些词语能够清楚地告诉我们试题的类型,提示我们应对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语,就能够确定答案的基本结构,确定试题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个别试题的限定语融合在主干语之中)。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确理解了限定语就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从而保证把非常宝贵的考试时间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并且还可以减少阅卷老师的劳动量,避免惹老师讨厌。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

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曲线坐标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曲线坐标图的判读 一、典题示例 下图为我国天山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图,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坡山麓地带,降水量不到600 mm B.山顶地区7月均温在0℃以下 C.冬季南坡的温度总是比北坡高 D.山顶的海拔不到4 000米 (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拔 C.大气环流 D.山地坡向 解析第(1)题,析图可知,该图中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北坡山腰地带,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山顶7月均温在一5℃左右;由于逆温的影响,该山1月气温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坡海拔1 900米左右;读图可知,该山山顶的海拔在4 500米左右。选B。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月、7月均温相差不大,降水量差异较明显。甲地年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乙地年降水量在200毫米左右,从图中看甲、乙两地海拔大致相同,其水平距离相差220千米,说明其纬度只相差2°,因此纬度、大气环流对两地降水差异影响较小,造成甲、乙两地

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山地坡向。甲地位于天山南坡,地形闭塞,受海洋影响很小,降水少;乙地位于天山北坡,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到达这里,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大,降水较多。选D。 答案(1)B (2)D 二、方法总结 坐标图的判读步骤 步骤说明 1.读图名、看图示通过图名了解坐标图反映的内容,通过看图示确定坐标图是二维(平面直角)、三维还是多维,是柱状图还是曲线图 2.读坐标轴、图例通过坐标轴、图例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图所反映的地理事象,思考坐标图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有多个坐标轴的时候,注意各坐标轴刻度值的差异,防止读数据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对多幅坐标图进行比较时,注意各图中表示同一地理要素坐标轴的单位差异,不能简单地依据高矮或长短判断数值的大小;明确坐标轴表示的是绝对数量,还是构成比例 3.读数据一要读准大小,关注起点、终点、转折点、峰值;二要注意数据变化趋势 4.分析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准确把握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思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用文字概括联系和规律,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5.综合分析数据趋向、原因在分析坐标图时,对地理事象及其变化过程和峰值(最大值)、谷值(最小值)及峰谷的变化特点,要充分联系相关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和蕴含的地理规律 三、跟踪训练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历史问答题答题方法指导 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选例并图解如下: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

初中地理读图绘图填图专题复习

读图、绘图、填图 一、专题体系展示 政区图 普通地图地形图经纬网地图 交通图 气候图 专题地图矿产图 农作物分布图 示意图:地形雨示意图 图地理原理图剖面图 曲线图表:气温曲线图、人口增长曲线图 柱状图表:降水柱状图 地理图表扇形图表:例如美国种族构成图 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地理漫画和景观图 二、专题训练检测: ㈠单项选择题, 读经纬网,完成1-2题: 1.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A.160°E,20°N B.160°W,20°S C.160°E,20°S D.160°W,20°N 2.关于M地的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有极昼极夜现象B.有太阳直射现象C.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D.夏至日时,昼长夜短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上图四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07·长沙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改编)读下面的沿60~N线的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分析地形剖面图,俄罗斯总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 C.中部高,东、西部低D.中部低,东、西部高 6.图中P处是( ) A.安第斯山脉B.乌拉尔山脉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大高加索山脉 7.20XX年5月1 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O级地震,人员伤亡较多。下列省区轮廓图中,表示四川省的是( ) 8、下列气候类型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9、(2007·永州中考)下列国家图中(比例尺不同),表示俄罗斯的是 ( )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④表示的海峡依次是( ) A.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 B.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 C.丹麦海峡、英吉利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 11、我国油轮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走最近路线,必需经过图中海峡( ) A.①B.②C.③D.④ 20XX年5月26 ~3 1日,吴伯雄以中国国民党主席身份访问大陆,读吴伯雄访问大陆行程图,完成1 2、1 3题。

2020高考历史答题13个常用方法

高考历史答题13个常用方法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 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高中地理综合读图题解题方法

地理综合图表题的类型与解题技巧 综合图表示主要以丰富的图表资料(如地图、表格等)为切入点和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有关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和原理、规律及其发展进行预测等地理综合思考的能力,是地理试题有别于其他学科试题的主要表现方式和特点。综合图表题以其“新”(材料新、情境新)、“活”(问题活、答案活)、“综”(综合能力要求高)成为文科综合测试的压轴题。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地理综合图表题正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迈进。笔者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概括总结出了高考综合图表试题的类型、特点及解答的主要技巧,以求能帮助考生突破地理得分的“瓶颈”。 一、等值线图 解答等值线图试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低值或高值中心、低值槽线与高值脊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基本判读方法为:①根据题干或等值线示意图确认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如气温、气压、海拔等);②判断等值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找出低值或高值中心、低值区或高值区、低值槽线或高值脊线;③根据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④找出等值线图反映的基本规律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解读等值线图的主要方法有数值判读法、辅助线法、公式推算法和直观图示法。 [例1])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 2.简要回答B城市成为交通枢纽的区 位因素。 3.C山的名称是,它已被列 入名录。 解题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的以等压线 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和气候知识的试题。解 答时首先要根据题干判断出这是等压线图,然 后识别出高压中心位于该地区的北部,明白随着该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位于高压脊附近的A 地在风向、风力和气温上都会出现变化。但考生要准确地描述出其变化趋势及原因是比较困难的。第2、3题的解答与考生能否正确判读出该区的地理位置、B城市为武汉、C山为江西庐山有关。 参考答案:(1)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将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悌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2)B城市为武汉,处于我国中部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称)。东西向:武汉是长江航线(黄金水道)及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重要河港;南北向:武汉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位置。此外,武汉还通过汉丹线等铁路与焦柳线、京九线相连接,并可通过公路、航线与其他地区相联系。(3)庐山世界遗产(世界人类遗产等) 二、坐标类图 解答坐标类图试题的步骤:①看清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如时间、人口、气温、降水等),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准确读取坐标数值;③对地理事物及其变化过程和峰值、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④对不同变化段和不同比较项目所揭示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例2]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组合体读图方法

简答题 1.在读组合体投影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读图?利用你做过的作业举例说明什么样的组合体适合哪种读图方法?(可以通过上传图片说明) 2.桥梁工程图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作用? 3.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钢筋的弯钩有哪几种形式?钢筋的弯钩和弯起有什么区别?箍筋起什么作用?带有标准弯钩的钢筋长度如何计算? 4.房屋建筑图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 1.解:1.明确投影方向,各个投影图是从不同方向投影得到的。 2.联系各个投影图进行读图。根据表达物体的几个投影图,综合想象物体的形状。

读图的基本方法: (一)形体分析法,1.找特征,分线框。从最能反映形状特征的投影入手,将其分为若干个基本投影。2.找投影关系,想象出个基本体的形状。如课本P47,作业P23(3),P24(7),P(9)。 3.分析个基本体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综合想象整个组合体的形状。 (二)线面分析法:就是分析投影图中的线段及线框的空间含义,了解物体表面的性质,形状和位置,从而想象出整个物体的空间形状。如作业P23(1),(2)(4),P30(23)。

重要的是还是得多总结一些形体的投影图和一些投影图所表示的形体特征,能很快辨别出各投影所代表的形体。 2.解:桥梁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上部(或称桥跨结构):是墩,台以上桥跨的总称,如梁和拱。下部:包括桥墩,桥台及墩台下面的基础。 桥址平面图:要表达清楚线路和桥梁的相对位置,以及桥梁周围的地形,地质和地物等情况。 桥梁总体布置图:包括桥梁立面图,基顶平面图,工程数量表和说明等内容。 桥墩图;包括桥墩总图,墩顶构造图和顶帽钢筋布置图。

2020中考历史做题技巧方法总结

2020中考历史做题技巧方法总结 中考历史学习内容十分多,即时死记硬背,但是仍然很难拿高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盲目解题没有任何意义。今天我在这分享一些中考历史做题技巧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把握做题技巧学会“就事论事” 根据历史的学科特点和考试特点,需要大量的历史材料解读。对此,朱珺指出,学生做题时要把握总原则“就事论事”,即“一分材料说一分话”,题目材料给予多少信息,学生就得出多少结论,不能过度理解。 “现在学生做题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答题内容表述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朱珺提醒学生需要注意。那么,学生在二轮复习中,究竟该怎样做题呢? 1、选择题:时间需要把握在15分钟之内,做题时要避开识别陷阱,如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的不选,以偏概全的选项不选等。 2、常规材料解析题:一类题以归纳概括为特点,学生要运用语文的概括能力依据材料进行归纳概括;一类是对比题,分析原因或作用。在原因分析上,基本思路应该是分析相应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3、开放试题:这类题概括观点是核心,学生做题时,一个论题要找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或者出现的高频词语作为主语,通常情况下是以该主语进行造句,包括其自身特点、趋势、原因、作用及影响。论题阐述部分,要结合材料提示的时间阶段,分别举例并阐述原因或影响;论题总结部分,不要照抄材料观点,而是就阐述史实做总体概况。 4、选做题:建议学生选做重大改革和人物评说。重大改革主要答原因和背

景、措施及评价。回答背景时,学生要考虑主观要求和客观环境,回答“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改”,措施要找到材料做归纳概括;评价时要使用唯物主义史观,一分为二。目前改革热门话题包括“监察体制改革”、“财政改革”等。 人物评说一般概括人物事迹,要结合人物所处时代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人物个人经历、性格特征等方面作答,做评价时也要一分为二。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该咋答? 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中考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范围并没有做调整,只是在考试说明中替换了几道例题。从更换的例题来看,2020年中考将继续加强对考生整理材料,完整、准确、合理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专家告诉广大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应按照略读材料——分析题干——细读材料、提取信息——组织答案的过程解题。 专家解释说,略读材料主要是粗略地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大致内容,特别是试题如有导语应给予关注。分析题干主要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提问项、限制项等要求。细读材料就是带着问题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细读材料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与教科书所学知识的联系(既可以是时代背景,也可以是相似事件的联系),这样我们可以利用教科书所学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角度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材料出处中所提示时间、材料主题思想等信息。”专家说,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

初中地理课中读图的四个基本步骤(精)

初中地理课中读图的四个基本步骤 密山市二人班中学高德玉 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除了文字系统以外,尤其要重视“图像系统”的复习。这是因为这些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通过复习这些图像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外它们作为地理知识的“载体”,直接成为考试的题目。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看、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1.看图 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要排除看图的“障碍”。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如:有的学生在读“城市工业布局图”时,觉得很困难。原来,其中有一个关键:对风向玫瑰图是否看得懂。如果看得懂,对风向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高中地理下册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此图内容丰富,在复习中,要分步观察。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通过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还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复习关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除此之外,还可以沿着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的路线,看地震、火山分布的国家与地区;沿着北半球的中纬度带由东向西找出煤炭分布国,等等。 (4)要注意看图的整体性。在看区域地图时,不能孤零零地看一条“线”或一个“点”,而要进行组合观察,扩大到一个“块”或一个“面”。例如,看中国铁路分布图,要沿线观察途经哪些地形区、主要河流、省市、矿产地、农业基地等等。看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顾及它的“左邻右舍”的相对位置。这样整体性看图,有助于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正确观念。 2.析图 所谓析图,就是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思维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的目的。如若说看图是为了解决“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的活,那末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1)一般有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通过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比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北美洲这种气候分布面积小并呈狭长条带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另一类是针对普遍规律中的特殊现象,分析其原因,比如,在“世界自然带”图上可以看到赤道经过的地方大多是热带雨林,为什么东非却出现草原甚至荒漠?这样的问题提得越多,学生思维越活跃,析图越深刻。 (2)析图要深刻理解与运用基本原理,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习惯于死记图中内容,不重视地理基本原理,结果“事过境迁”,一旦遇到一些源于课本插图又稍有变化的读图分析就不知所措。因此,应注意对图进行剖析,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比如在图上对亚洲的西南季风形成的原理剖析透彻了,那末很自然对澳大利亚的西北季风的形成也能作出正确解释。 (3)析图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高中地理知识有关,应该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论“统帅”初中地理知识。如“澳大利亚”一节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图,与高中地理承压水的知识是紧密联系的。在分析高中地理插图时,若图中内容与初中地理知识有关,应将初中地理知识作为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如高中地理第二章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