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贫血分类

小儿贫血分类
小儿贫血分类

小儿贫血分类

……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 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

(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故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一)失血性

1.急性失血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二)溶血性

1.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

(1)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

缺陷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

(3)化学物理因素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进。

(三)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骨髓抑制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恶性肿瘤,血液病等。

以上两种分类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病因分类法。由于形态分类可用于推断病因,对病因诊断起辅助作用。因此,可互相补充。

小儿贫血的分类

小儿贫血的分类 ……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 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 (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故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一)失血性 1.急性失血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二)溶血性 1.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 (1)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 缺陷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 (3)化学物理因素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进。 (三)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骨髓抑制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2017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癌在根治术后最常用的激素治疗方法是 A.卵巢切除 B.口服三苯氧胺 C.口服甲地孕酮 D.肌注丙酸睾酮 E.口服泼尼松 2、核医学计算机的软件有很多功能。但其功能通常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图像的算术运算B.患者账单管理C.图像的滤波D.感兴趣区处理E.曲线分析 3、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4、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是 A.应用止血药B.立即输血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E.局部注射硬化剂 5、大量心包积液发生心脏压塞时,最快速解除压塞的治疗措施是____ A.大量静脉点滴激素B.大量静点抗生素C.应用大量利尿剂D.心包穿刺E.应用血管扩张剂 6、精神科采用评定量表的基本目的是 A.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B.提高精神障碍诊断的一致性C.对精神症状进行标准化检查D.评估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E.评估精神疾病的疗效 7、周期性瘫痪不应有的表现是____ A.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大小便障碍C.脑脊液正常D.血清钾降低E.腱反射减弱 8、长骨造釉细胞瘤的特点除外 A.低度恶性B.以胫骨多见C.镜下组织形态以基底细胞型为多见D.肿瘤组织内可见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E.瘤细胞Keratin阳性 9、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二者之比____ 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B.粒系、红系C.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10、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____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选择B.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0.5mg/kg)控制肾外表现即可C.当有显著蛋白尿或肾

小儿贫血的防治

小儿贫血的防治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上去白白胖胖的小家伙一体检却患有“营养性贫血”.妈妈们十分纳闷:“我的宝宝平时饭量不小,怎么会得贫血呢?”其实.这都是因为一些宝宝没有得到合理、科学地喂养所造成的。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当婴幼儿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六岁以上儿童低于120克/升时即可诊断。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虽然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类患儿仍然不少见。 一、造成营养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摄入量不足 一些父母疼爱孩子,每天给孩子的饮食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油蛋糕,但是孩子还是患上缺铁性贫血了。实际上,牛奶中铁的含量非常少,一般而言,每100ml牛奶仅含0.1-0.5毫克,而幼儿每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另外.母乳含铁量也很低.1O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因此,纯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主要由食物中摄取,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肾、海产品及禽蛋类含维生素B12较多,而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有此种维生素。如母亲长期素食,缺乏动物性食物时,乳汁中维生素B12含量极少,婴儿单纯母乳喂养而不添加辅食,不仅会导致缺铁性贫血,也容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导致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较大儿童长期偏食,也可发病。儿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未必就等于营养好,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少也容易引起贫血。因为蔬菜中富含叶酸,而叶酸的缺乏可引起骨髓里的红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存活寿命短,因而发生营养性贫血。因此,儿童摄入的营养应均衡、适量。平时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粗粮以及新鲜水果等。 2、丢失过多或吸收障碍 一些患儿由于过敏、感染等种种原因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使得铁的排出过多,甚至超过食物中的铁的摄入而致缺铁,此外,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及肠道手术也是导致缺铁及维生素B12的常见病因。慢性腹泻可影响铁的吸收,影响维生素B12的贮存,增加铁的排泄,反复感染可增加铁的消耗,影响铁的利用。 3、需要量增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体重为出生体重的2~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婴幼儿尤其早产儿很易缺铁。生长发育越快,维生素B12需要量越多,如摄入量不足,则

MCV、MCH和RDW检测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MCV、MCH和RDW检测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探 究 摘要:目的:探究MCV、MCH和RDW检测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作为 A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6例儿童作为B组,比较两组MCV、MCH和RDW 的差异。结果:A组MCH、MCV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其RDW则明显高于B 组,两组间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检测MCV、MCH、RDW,对诊断疾病和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MCV;RDW;MCH 贫血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是多种诱因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地中海贫血 和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发生率最高的贫血类型,而小儿患者则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其对 患儿正常成长发育影响较大,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预后具有不可替代 的重要意义[1]。本文选取56例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和56例健康儿进行对比,现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作为A组,其中男 患儿30例,女患儿26例,患儿月龄7-13个月,平均(8.5±2.3)个月;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56例儿童作为B组,其中男29例,女27例,月龄8-12个月,平均(8.7±2.1)个月。对比 分析两组儿童的基本资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比较意义。 1.2 检测方法 于第2d清晨空腹状态下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0.5ml,利用EDTK-K2抗凝处理以及 相应的配套试剂,严格按照既定操作步骤于2h内完成检测,对MCV(平均红细胞容积)、RDW(红细胞分布宽度)、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读取。 1.3 统计学研究 选择版本为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MCV、MCH、RDW检测结果以()予以 表示并行t检验,如果P<0.05,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MCH、MCV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其RDW则明显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所示。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相关研究和调查资料可知,新生儿 时期是该病的高发期,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降低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等是患儿的主 要临床表现。有关研究证实,铁元素缺乏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贫血症状,甚至会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进而破坏人体其他功能。对儿童而言,缺铁性贫血会 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引起红细胞水平、形状发生异常,致使红细胞大小各异[2]。 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对贫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尚未给予高度重视,在鉴定贫血类型时 也存在很大的困难,有很多患者就诊过程中没有得到确定的诊断结果,因此,临床在为贫血 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必须对其疾病性质和发病原因同时掌握,特别是小儿患者。RDW主要通 过测量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水平,客观而准确的反映出红细胞大小的具体不等程度, 且红细胞分布检验的方法操作起来难度较小,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其是临床公认的可直接 应用于缺铁性贫血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指标之一[3];MCV主要通过测量数万红细胞之后,将平 均体积水平计算出来,从而客观反映患者血液之中红细胞体积的具体改变情况。曾有相关文 献证实[4],检测MCV、RDW可显著提高缺铁性贫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其特异性≥98%,灵 敏度≥95%。本组试验发现,B组RDW显著低于A组,其MCH、MCV显著高于A组,组间存

儿科学试题(H)

《儿科学》试题 一、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7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发生生理性贫血的年龄是() A.生后1-2个月内B.生后2-3个月内 C.生后4-6个月内D.生后8-10个月内 2.3岁小儿用苯巴比妥钠(5mg/kg/次)的剂量是() A.50mg B.60mg C.70mg D.80mg 3.不属于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复苏措施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药物治疗D.维持正常循环,保证心排血量4.蹲踞现象常见于()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A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5.鹅口疮口腔清洁液宜选用() A.冷盐水B.2%碳酸氢钠溶液 C.3%过氧化氢溶液D.1:2000高猛酸钾溶液 6.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皮肤紫癜B.消化道症状C.关节肿痛D.肾脏损害7.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是() A.15%以上B.20%以上C.25%以上D.30%以上8.急性肾炎患儿突然发生惊厥,最大可能是() A.低钙性惊厥B.低钠性惊厥C.中毒性脑病D.高血压脑病9.单纯性肾病首选的药物是() A.环磷酰胺B.泼尼松C.氮芥D.双氧克尿噻10.风湿热最常侵犯的瓣膜是() 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11.前囟门正常闭合的时间是() A.8—10个月B.1岁—1岁半C.2岁D.两岁半12.原发综合征胸片特点是() A.肺部点状或片状阴影B.肺纹理增粗 C.哑铃状双极阴影D.颗粒网状阴影 13.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比率是() A.40-50%B.25-40%C.15-25%D.10-15%14.肺炎胸片特征性改变是()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导读: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

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小儿贫血分类

小儿贫血分类 …… 由于贫血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多种多样,因此,迄今尚无一个既能阐明病因与发病原理,又能指导临床的统一分类法。目前一般采用形态分类和病因分类。 一、形态分类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4立方微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正常值27~32微微克)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32~38克/分升红细胞)的测定结果而将贫血分为四类: (一)大细胞性贫血 MCV94立方微米,MCH为32微微克,MCHC正常。属于此类贫血者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MCV、MCH和MCHC均正常。此类贫血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 (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为80立方微米,MCH小于正常,MCHC 正常。慢性感染、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贫血属于此类。 (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80立方微米,MCH为12~20微微克,MCHC30克/分升。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故对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造成贫血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二者不平衡所致,据此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造血不良三类: (一)失血性 1.急性失血如创伤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如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等。 (二)溶血性 1.红细胞内的异常(内因性) (1)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酶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丙酮酸激酶 缺陷症等。 (3)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如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红细胞外异常(外因性) (1)免疫因素存在有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所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等对红细胞的破坏。 (3)化学物理因素如苯、铅、砷、蛇毒、烧伤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进。 (三)造血不良 1.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骨髓抑制先天性再生低下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

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癌在根治术后最常见的激素治疗方法是 A.卵巢切除 B.口服三苯氧胺 C.口服甲地孕酮 D.肌注丙酸睾酮 E.口服泼尼松 2、核医学计算机的软件有很多功能。但其功能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图像的算术运算B.患者账单管理C.图像的滤波D.感兴趣区处理E.曲线分析 3、代谢中产生黑色素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4、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的常见方法是 A.应用止血药B.立即输血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E.局部注射硬化剂 5、大量心包积液发生心脏压塞时,最快速解除压塞的治疗措施是____ A.大量静脉点滴激素B.大量静点抗生素C.应用大量利尿剂D.心包穿刺E.应用血管扩张剂 6、精神科采用评定量表的基本目的是 A.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B.提高精神障碍诊断的一致性C.对精神症状进行标准化检查D.评估精神症状出现的频度E.评估精神疾病的疗效 7、周期性瘫痪不应有的表现是____ A.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大小便障碍C.脑脊液正常D.血清钾降低E.腱反射减弱 8、长骨造釉细胞瘤的特点除外 A.低度恶性B.以胫骨多见C.镜下组织形态以基底细胞型为多见D.肿瘤组织内可见骨纤维结构不良样改变E.瘤细胞Keratin阳性 9、骨髓增生程度判断是根据下列哪二者之比____ 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B.粒系、红系C.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10、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____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主要药物选择B.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

儿科学试题及答案

儿科学试题 一.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7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发生生理性贫血的年龄是( B ) A.生后1-2个月内B.生后2-3个月内 C.生后4-6个月内D.生后8-10个月内 2.3岁小儿用苯巴比妥钠(5mg/kg/次)的剂量是( C ) A.50mg B.60mg C.70mg D.80mg 3.不属于新生儿窒息重要的复苏措施是( C ) A.保持呼吸道通畅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药物治疗D.维持正常循环,保证心排血量4.蹲踞现象常见于( D )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A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5.鹅口疮口腔清洁液宜选用( B ) A.冷盐水B.2%碳酸氢钠溶液 C.3%过氧化氢溶液 D.1:2000高猛酸钾溶液 6.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 ) A.皮肤紫癜B.消化道症状C.关节肿痛D.肾脏损害7.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是( B )

A.15%以上B.20%以上C.25%以上D.30%以上 8.急性肾炎患儿突然发生惊厥,最大可能是( D ) A.低钙性惊厥B.低钠性惊厥C.中毒性脑病D.高血压脑病9.单纯性肾病首选的药物是( B ) A.环磷酰胺B.泼尼松C.氮芥D.双氧克尿噻10.风湿热最常侵犯的瓣膜是( A ) 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11.前囟门正常闭合的时间是( B ) A.8—10个月B.1岁—1岁半 C.2岁 D.两岁半12.原发综合征胸片特点是( C ) A.肺部点状或片状阴影B.肺纹理增粗 C.哑铃状双极阴影D.颗粒网状阴影 13.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比率是( C ) A.40-50%B.25-40% C.15-25% D.10-15% 14.肺炎胸片特征性改变是( D ) A.肺纹理增多B.肺门增大 C.肺部透明度增高D.肺部点状或片状阴影 15.5个月婴儿每天需要8%糖牛乳的量是( D ) A.730ml B.725ml C.720ml D.715ml 16.肾炎性肾病不同于单纯性肾病的是( C ) A.水肿程度较轻B.低蛋白血症较轻 C.发作性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D.年龄偏大

2021年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福建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雌激素受体阳性乳癌在根治术后最惯用激素治疗办法是 A.卵巢切除 B.口服三苯氧胺 C.口服甲地孕酮 D.肌注丙酸睾酮 E.口服泼尼松 2、核医学计算机软件有诸多功能。但其功能普通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A.图像算术运算B.患者账单管理C.图像滤波D.感兴趣区解决E.曲线分析 3、代谢中产生黑色素氨基酸是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4、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最有效惯用办法是 A.应用止血药B.及时输血C.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D.用三腔两囊管压迫E.局部注射硬化剂 5、大量心包积液发生心脏压塞时,最迅速解除压塞治疗办法是____ A.大量静脉点滴激素B.大量静点抗生素C.应用大量利尿剂D.心包穿刺E.应用血管扩张剂

6、精神科采用评估量表基本目是 A.评估精神症状严重限度B.提高精神障碍诊断一致性C.对精神症状进行原则化检查D.评估精神症状浮现频度E.评估精神疾病疗效 7、周期性瘫痪不应有体现是____ A.骨骼肌弛缓性瘫痪B.大小便障碍C.脑脊液正常D.血清钾减少E.腱反射削弱 8、长骨造釉细胞瘤特点除外 A.低度恶性B.以胫骨多见C.镜下组织形态以基底细胞型为多见D.肿瘤组织内可见骨纤维构造不良样变化E.瘤细胞Keratin阳性 9、骨髓增生限度判断是依照下列哪两者之比____ A.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B.粒系、红系C.粒系、成熟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有核细胞E.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10、狼疮性肾炎治疗原则不对的是____ A.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狼疮性肾炎重要药物选取B.当无或仅有轻微肾脏病临床症状,组织学损伤为Ⅰ、Ⅱ型时,只使用少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0.5mg/kg)控制肾外体现即可C.当有明显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时,特别是Ⅲ、Ⅳ及Ⅴ型狼疮性肾炎应使用较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1~1.5mg/kg),可与免疫抑制剂CTX合用D.地塞米松是治疗狼疮性肾炎首选药物E.若近期内有肾功能迅速恶化者,活动性Ⅳ型狼疮性肾炎,则应以大剂量甲基强松龙冲击治疗,同步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11、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甲疏咪唑最严重不良反映是 A.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B.药疹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GB)与微量元素中铁(Fe)的关系。 在血常规结果中,血红蛋白(HGB)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能够反映人体是否贫血.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1、出生10天以内:Hgb<145g/L 2、1--3个月:Hgb <90 g/L 3、大于4个月:Hgb <100 g/L 4、6个月-6岁:Hgb <110 g/L 5、6--14岁:Hgb <120 g/L 在我们的化验单上,所有参考值都是成人标准参考值,所以家长看来有很多指标不在参考值内,这种情况请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您还要见我们的医生,我们的医生会给您全面的指导。有时候,在血常规(血十八项)结果中显示的小儿的血红蛋白(HGB)在参考范围内,于是就认为孩子不贫血,如果对照微量元素结果中的铁(Fe),铁(Fe)的值在7.52-11.82mmol/L 之间,我们可以认为孩子不贫血。如果铁(Fe)的值低于参考值,可以说孩子存在贫血的倾向;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体内的铁有一个贮存量,也就是说,当人体内铁出现缺乏时,人不会立即出现贫血的症状,血红蛋白也不会很快降低,人体内的铁会有一个代偿过程,所以,会出现血红蛋白正常而微量元素中铁不正常的现象。当人体内贮存的铁持续消耗,而又得不到有效补充时,就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也就是所说的贫血了。 血常规(血十八项)中几种主要指标的解释: 血常规结果中,所有的参考值均为成人标准,一般来说主要看以下几个主要指标: 1、白细胞(WBC):正常值在4.0-10.0*109/L,分类中,小孩儿的淋巴细胞比例 会比参考值高,差不多淋巴和中性细胞的百分比是倒置的,儿童的淋巴细胞比例属生理性偏高;但在生病期间要注意一下这些指标的变化。 2、红细胞(RBC):参考值3.5-5.5*1012/L。

儿童贫血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儿童贫血的表现和处理(儿保科)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治疗 5.随访 6.预后 一、病因 1.储铁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孕母严重缺铁等可使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减少,胎儿失血(胎儿-胎儿输血或胎儿-母体输血等)可使胎儿铁丢失,以上因素导致胎儿储铁减少,因而较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摄入量不足这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 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而未成熟儿的体重及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导致缺铁。 4. 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中排除的铁也增加。 5. 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贫血,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这些导致慢性出血的疾病均可是缺铁的病因。

二、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 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 病程愈久、贫血愈重,肝脾肿大愈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 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 (2)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由此影响到儿童之间的交往以及模仿和学 习成人的语言和思维活动的能力,以致影响心理的正常发育。 (3)心血管系统症状:中重度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4)其他: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血红蛋白低于110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6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白细胞总数正常(4.0~10.0×109/L,血小板总数正常(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度:(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90~109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60~89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介于30~59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值低于30g/L。 2. 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细胞浆少,染色偏蓝(血红蛋白量少),显示胞浆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导读:小儿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 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出生后十天内新生儿血红蛋白 (HB)145g/l ;十天到三个月婴儿 (HB)100g/l;三个月到不足六 岁HB 110g/l;六到十四岁HB 120g/l;为贫血。以海平面记,海 拔每增高1000米,HB升高约4%。 贫血的病因诊断: 贫血不是病,而是一种症候群,必须查明原因,做出病因诊断。才能正确治疗和判断予后。 1、贫血起病,发展和特征性表现,急性白血病。急性再障 起病较急,贫血是进行性发展;慢性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起 病缓慢,病程长。 2、家族史:有无遗传因素,小儿时期与遗传的贫血较多; 如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范可尼贫 血等疾病。家族 (或近亲 )中常有同样患者。

3、病人居住地区在血吸虫,钩虫,疟疾流行区因考虑寄生虫感染的贫血,并做相应检查,明确诊断。 4、年龄和营养史:新生儿出生一到两天内发生的黄疸,贫血则新生儿溶血症可能性大。六月到三岁婴幼儿和青春发育期少年是缺铁性贫血发病高峰年龄。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能性大。人工喂养食物中缺铁或长期腹泻,有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年长儿有消化性溃疡史,因注意失血性贫血。 5、季节、药物史。以及有无致病因素存在:蚕豆病常发生在蚕豆收获季节,并有食蚕豆史,药物性溶血常有服药史。再障发病与氯霉素细胞毒类药物有关。 6、贫血发生的程度与速度:贫血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并迅速加重者,多因急性溶血和失血有关。贫血程度重者因考虑溶血,钩虫病,失血和再障所致。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常为轻度。 7、贫血伴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和恶液质者有白血病的可能 ;有贫血,发热,出血,而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同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伴有一组或几组淋巴结肿大者,提示恶性淋巴瘤。 8、贫血伴智力障碍。且四肢震颤,是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贫血肝脾肿大,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有可能;贫血黄疸脾大血红蛋白尿者多为急性溶血性贫血。 9、是否有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慢性感染 (结核、寄生虫、细菌 )恶性肿瘤,肾和肝过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

小儿贫血的护理

小儿贫血 一、小儿贫血概述 1、贫血的定义: 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2、诊断标准: W H O:6月~6岁H B<110g/L;6~14岁<120g/L; 我国小儿血液学会:新生儿<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g/L。 3、贫血的程度: H B(g/L)R B C(×1012) 轻度:120~903-4 中度:90~602-3 重度:60~301-2 极重:<30<1 4、贫血的分类: (1)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 缺乏造血物质:缺铁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障。 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生理性贫血。 2)失血性: 急性失血性贫血:外伤性失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 3)红细胞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G-6-P D缺陷症、地中海贫血。 红细胞外在因素: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2)形态分类:(书表P136) 大细胞性、正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 D A)

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小细胞低色 素性贫血。此种贫血遍及全球,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 【病因】 以下原因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1.先天性储铁不足: 早产儿、双胎、胎儿失血、孕母患缺铁性贫血可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 食物铁供应不足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纯牛乳、人乳、谷类等低铁食品未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婴儿,和年长儿偏食常致缺铁。 3.生长发育快: 婴儿期、青春期的儿童生长发育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更快,其铁需量相对增多,易发生缺铁。 4.丢失过多和(或)吸收减少: 正常婴儿每日排铁量比成人多。 用未经加热的鲜牛奶喂养婴儿、肠息肉、膈疝、钩虫病常因慢性小量肠出血,致铁丢失过多。 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可减少铁的吸收,增加铁消耗,影响铁利用。【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最多。缓慢起病。 2、皮肤粘膜苍白: 以唇、口腔粘膜、甲床最明显,呈进行性加重。 3、心血管系统症状: 不爱活动,活动后气促、心悸;心率增快、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 4、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注意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智能多较同龄儿低;年长儿童可诉头昏、耳鸣。 5、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异食癖(如喜吃泥土、煤渣)。重者出现口腔炎、舌乳头萎缩、吸收不良综合征。 6、髓外造血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