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液晶显示器型号区别

各种液晶显示器型号区别
各种液晶显示器型号区别

各种液晶显示器是不是看的你眼花撩乱,看完此文你就不乱了

明基

基本为“FP+数字+字母”,极少数还用T或VP开头。其中数字本分的第一位或前两位代表显示器尺寸,字母部分代表性能档次。目前主要有G。E。V。W。T。等几个系列。有些升级的型号后边带“+”,性能加强的用u.或X的命名方式,其中U表示对比度和响应时间提升。X表示相应时间有大幅度提升;宽屏设计的后边带W;拥有明基“senseye”色彩增强技术的后边带S。例如明基FP93GW 代表的含义就是一款G系列19英寸宽屏的。FP71G+u 代表的含义就是一款G系列的17英寸升级加强版的普屏(非宽屏)液晶

下面再将各系列的含义:

G系列:

采用金属质感外壳,又叫金属男人系列。这个系列是明基所有系列中产品最丰富的,有二十多款。性价比较高。适合普通家用以及商务选用。

E系列:

最大的特点就是内置了两个立体音箱。且拥有VGA和DVI双接口设计。适合注重娱乐的多媒体拥护选择(其实不怎么样)

T系列:

定位商业用户。命名规范变成了“T+数字” 。没什么好讲的。

V系列:

这个系列外观多元化,比较有个性。性能也比较出色。价格定位稍高。适合追求时尚以及强大性能的用户选购

VP系列:

液晶电视。现在少了。。。

三星

基本用“数字+字母”的形式。数字分为三位。前一位或两位表示尺寸。字母部分为一位或两位。代表档次或特性。目前主要有N。B。A。G。M。T。P。C等几个系列。有的带W,表示宽屏。例如740NW代表就是N系列的17英寸的宽屏液晶。

N系列:

入门系列。外观基本相同。窄边框。配制主流。价格便宜。

B系列:

外观要比上边的时尚一点。OSD按钮大多用轻触式或隐藏式设计。配制有提升。拥有VGA 和DVI双接口。

A系列:

最大的特点就是健康环保。听讲有什么负离子发生器。(没用过,我看有点像假牙)

T系列:

专业级的。配制,性能特别好。价格特别高。适合专业用户。

G系列:

适合网吧用。有保护屏。。经踹。。。

P系列:

这个系列用的是PV A或S-PV A面板。(中低端的液晶显示器都是TN面板。这也是为什么好多液晶显示器这么便宜的原因)可视角度与对比度(不是那种假牙动态对比)非常高。价格较高。适合高端发烧用户购买。

M系列:

液晶电视。。

C系列:

色域广。配制较高。外观较时尚。价格也较高。适合中高端用户

优派

基本为“V+字母1+数字+字母2”其中字母1部分代表档次。目前有E。A。X。G。P。Q。等。数字部分的前两位代表显示器尺寸。字母2部分代表特性。主要有w.m.b.s几种,分别代表宽屏,立体声音箱,黑色,银色。例如优派VG2021m所代表的含义就是G系列的带音箱的20英寸的普屏液晶。

E系列:

入门级。外观简洁,配制上除去了花哨的功能。性价比高。

A系列:

定位大众影音娱乐,配制比较主流。采用A级面板。保证无亮点。

X系列:

定位高端数字娱乐,外观设计典雅高贵。采用钢琴烤漆。部分型号还有HDCP。高音质音箱,摄象头等。。

P系列:

主要针对专业用户,定位高端,全部采用专业级超广视角面板。外观也比较有特色,四角的X底座,滑轨支架,自由旋转等。。价格昂贵。适合图像编辑,平面设计等专业用户使用。

G系列:

定位绿色环保。另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游戏,。。

Q系列:

世界上Optiquest 原是美国一专门生产大屏LCD的厂家。后来被优派收购。这个系列定位低端市场,有教高性价比,不过只提供一年质保。

LG

基本为“L/M+数字+字母”,其中数字部分前两位代表尺寸,后一位或两位代表档次,目前主要有0X ,1X,2X,3X,4X,5X,6X,7X,8X(x代表一种数字)。字母部分代表特性。有P,Q,T,H,S,A,W,C等,分别代表高端,高速响应时间,电视功能或DVI接口,高对比度,入门级,音箱,宽屏,节能等。。比如LG L1719S 的含义就是一款19系列的17英寸的入门级普屏液晶。

1X/3X 系列

入门级。另外,近期1X系列还推出了一宽对比度高达2000:1的(没用过,听讲是假牙)

5X系列

比上边的要好一点。外观和配置有了一定提升,超窄边框。具备LG独家的LightView功能。包无亮点适合追求品质的主流家庭用户使用。

2X/4X系列

属于LG的工业设计精品系列。。配制都比较普通。但对日常使用足够了。适合追求外观的时尚人士选购。

0X/6X/7X/8X系列

定位高端。外观设计不错,性能配制也比较豪华。适合高端用户购买。

M系列

高端多媒体系列。大屏幕。基本上就是液晶电视。。

AOC

基本为“数字+字母”,其中数字部分前一位或两位表示尺寸,字母部分表示档次或特性。主要有S,V,F,P,L等几个系列。有些型号中会带有W,G,I,+等。分别表示宽屏,镜面屏,内置电源,性能加强等含义。比如AOC 203VW表示一款V系列的20英寸的宽屏液晶。

S系列:

低端入门级,大部分采用窄边框。价格低廉。适合学生,家庭,网吧。

V系列:

比S要高一点。更注重视觉搭配。大部分采用银,黑双色。。大部分都内置音箱。适合追求性能的家庭拥护以及商务用户。

F系列:

外观设计不错。配制比较主流。部分机型有内置音箱。适合年轻朋友以及时尚家庭用户选择。A屏,包无亮点。

P系列:

针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级用户,外观华丽,配置高端,拥有更多专业特性与附加功能。

L系列:

与S系列定位相同。不过L系列不是AOC原厂的而是其他厂代工的。只有一年免费保。

飞利浦

基本为‘数字1+字母+数字2’,其中数字一部分前两位表示尺寸,第三位固定为0,中间字母代表档次或特性,主要有S,V,B,A,C,X,G,P等系列。数字2部分表示代数。W代表宽屏。比如,190CW7表示一款C系列第7代17英寸宽屏。220WS8代表S系列第八代22英寸宽屏。

S/ V系列

定位相近。S系列配置上要更高一点。都是入门级的。

B/ A系列

商务机型。功耗低,内置音箱,B系列更高端。还有一个BDL系列,大尺寸商务机型。

C/ X系列

以外观为主要特色。其中X系列产品更时尚和多元化一些。X系列配备了最新的“数字显亮”技术。适合追求时尚的年轻用户。

P系列

针对专业人士设计。性能高端。接口丰富。还有独特的“智亮技术”“数字显亮技术”。承诺完美面板。

(此乃本人合肥论坛转来之帖)

LCD发展简史

液晶及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简史 热致液晶的发现 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 r i e d r i c h R e i n i t z e r在加热苯酸脂晶体时发现:当温度升到145.5°C时晶体融化成为乳白色粘稠的液体。再继续加热到178.5°C 时乳白粘稠的液体变成完全透明的液体。后经德国卡尔斯吕爱大学教授O t t o L e h m a n n研究,这种乳白粘稠的液体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因而建议称之为液体晶体(L i q u i d C r g s t a l)。 液晶的合成和分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H e i d e l b e r g大学的L u d w i g G a t t e r m a n n首先合 H a l l e大学的D a n i e l V o r l a n d e r则先后合成了300多种液晶,并指出液晶分子 是棒状的分子。在此基础上,法国的G e o r g e F r i e d e l及 F.G r a n d-j e a n等对液晶的结构及光学性能作了详细的研究,并于1922年完成了液晶分类的工作,将液晶划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 液晶的物理性能研究 1917年M a n g u i n发明了摩擦定向法,用以制作单畴液晶和研究光学各向异性。1909年 E.B o s e建立了攒动(S w a r m)学说,并得到L.S.O r m s t e i n及 F.Z e r n i k e 等人的实验支持(1918年),后经d e G e n n e s论述为统计性起伏。G.W.O s e e n和H.Z o c h e r1933年创立连续体理论,并得到 F.C.F r a n k完善(1958年)。M.B o r n (1916年)和K.L i c h t e n n e c k e r(1926年)发现并研究了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1932年,W.K a s t据此将向列相分为正、负性两大类。1927年,V.F r e e d e r i c k s z 和V.Z o l i n a o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存在电压阈值(F r e e d e r i c h s z转变)。这一发现为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提供了依据。 液晶在液晶显示器方向的应用研究 ?1968年美国RCA公司R.Williams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条纹畴,并有光散射现象。 G.H.Heilmeir随即将其发展成动态散射显示模式,并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 ?1968年美国Heilmeir等人还提出了宾主效应(GH)模式。 ?1969年Xerox公司提出Ch-N相变存储模式。 ?1971年M.F.Schiekel提出电控双折射(ECB)模式,T.L.Fergason等提出扭曲向列相(Twisted Nematic:TN)模式,1980年N.Clark等提出铁电液晶模式(FLC),1983~1985年T.Scheffer 等人先后提出超扭曲向列相(Super Twisred Nematic:STN)模式。 ?1986年Nagata提出用双层盒(DSTN)实现黑白显示技术;之后又有用拉伸高分子膜实现黑白显示的技术(FSTN)。 ?1996年以后,又提出采用单个偏光片的反射式TN(RTN)及反射式STN(RSTN)模式。 液晶显示器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布局

各类液晶显示器特点功能及其典型应用电路

各类液晶显示器特点功能及其典型应用电路 液晶显示器简介: 在中应用晶液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优点: 1、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 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因此,液晶显 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 2、数字式接口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 2、体积小、重量轻 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 显示器要轻得多。 3、功耗低

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其它显示器要少 得多。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这样即可以显示出图形。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脑、数字摄像机、PDA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液晶显示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按其显示方式分为段式、字符式、点阵式等。除了黑白显示外,液晶显示器还有多灰度有彩色显示等。如果根据驱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和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

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其以LCD1602为例) 特点: 字符型LCD一般有以下几种分辨率,8*1、16*1、16*4、20*2、20*4、40*2、40*4等,其中8(16、20、40)的意义为一行可以显示的字符(数字)数,1(2、4)的意思是指显示行数,比如LCD1602型就是16*2分辨率的字符型LCD。 汉字的显示一般采用图形的方式,事先从微机中提取要显示的汉字的点阵码(一般用字模提取软件),每个汉字占32B,分左右两半,各占16B,左边为1、3、5···右边为2、4、6···根据在LCD上开始显示的行列号及每行的列数可找出显示RAM对应的地址,设立光标,送上要显示的汉字的第一字节,光标位置加1,送第二个字节,换行按列对齐,送第三个字节···直到32B显示完就可以LCD上得到一个完整汉字。 功能: 字符型LCD适用于显示字符和数字的,对于图形和汉字的显示方式与位段式LCD无异。 典型应用电路:

各种液晶显示器介绍(参考Word)

一、液晶电视的显示原理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Liquid Crystal)。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分子结构排列类似细火柴棒,称为Nematic液晶,采用此类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也就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而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二、液晶显示器的分类。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分为TN-LCD(Twisted Nematic-LCD,扭曲向列LCD)、STN-LCD(Super TN-LCD,超扭曲向列LCD)、DSTN-LCD(Double layer STN-LCD,双层超扭曲向列LCD)和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CD,薄膜晶体管LCD)四种。其中TN-LCD、STN-LCD和DSYN-LCD三种基本的显示原理都相同,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而已。STN-LCD的液晶分子扭曲角度为180度甚至270度。而TFT-LCD则采用与TN系列LCD截然不同的显示方式。

TN由于无法显示细腻的字符,通常应用在电子表、计算器上。作为显示器TN系列的液晶显示器已基本被淘汰,STN由于扭转角度较大,字符显示比TN细腻,同时也支持基本的彩色显示,多用于液晶电视、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掌上游戏机等。而随后的DSTN和TFT则被广泛制作成液晶显示设备,DSTN液晶显示屏多用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由于支持的彩色数有限,所以也称为伪彩显。TFT 则既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又逐步进入主流台式显示器市场。 三、TFT液晶显示器的原理。

LCD发展历程

使用液晶可以制造超薄显示屏”。40多年前的1968年5月,美国RCA公司在纽约召开的液晶显示屏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震惊了全世界。发现液晶可用于显示的是RCA公司的George Heilmeier,他甚至还表示,“梦想中的壁挂式电视只需数年即可实现”。自那之后,日本、英国、瑞士、德国的显示屏研发人员都开始参与液晶面板的开发工作,全球性开发的帷幕正式拉开。 经历4个阶段发展为液晶电视 但是,液晶显示屏的实用化并不容易(见图1)。当时,液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基本问题都未能解决,使用不到1个小时显示就会消失,更别提要用液晶制造电视了。 图1液晶显示屏的发展历经4个阶段 之所以会存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将直流电压加载到液晶上时,液晶材料及电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虽然也可以采用交流电来驱动液晶,但是显示性能较差。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夏普公司。该公司发现,如果在液晶材料中加入离子性杂质,使其导电率升高,就可以采用交流驱动获得良好的显示特性。利用这项技术,1973年5月,夏普公司推出全球首款液晶应用产品——使用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部件的小型计算器EL-805。 夏普公司的液晶计算器上采用的液晶显示屏是由RCA公司生产的DSM(动态散射模式)液晶,而不是目前常见的TN(扭曲向列)模式液晶。但是,要采用DSM制造液晶电视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DSM的点阵显示扫描线在数量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1971年出现的TN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TN

液晶能起到快门的作用,通过使液晶分子在电场中移动,就可以控制光的开/关。目前,几乎所有液晶显示屏都在采用这个工作原理。 虽然TN模式可使点阵显示的扫描线数量大为增加,但当扫描线增加到60条左右时,图像就会发生变形。对于这个问题,最初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是日立制作所的川上英昭。他发现,扫描线的最大数量取决于电压-透过率曲线的上升沿。于是,各机构开始竞相研究如何提高电压-透过率曲线的上升沿。随之出现了将液晶的扭曲角从TN模式下的90度增大到270度的STN(超扭曲向列)模式。1982年,英国皇家信号与雷达研究院(RSRE)发明了STN液晶。1985年,瑞士Brown Boveri公司(BBC)试制出扫描线数量达到135条的STN液晶显示屏。 然而,即使引入STN模式,还是很难制造液晶电视,这是因为STN液晶仍然存在对比度较低、很难显示细微灰阶的问题。突破这一壁垒的,是通过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来控制各像素的有源矩阵驱动技术。与以往的单纯矩阵驱动不同,有源矩阵驱动技术可以独立控制各像素,从而防止因受到周围像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交调失真,因此可以显示高对比度与细微灰阶。 与彩色CRT竞争的时代 要想制造TFT液晶电视,在大面积玻璃基板上形成硅膜的技术和彩色显示技术都不可或缺。 在硅膜的形成技术方面,为太阳能电池开发的非晶硅(a-Si)在当时已经实用化。那时,石油危机将导致能源危机的说法十分流行,所以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电池备受关注,非晶硅的开发非常活跃。继英国邓迪大学于1979年宣布试制出非晶硅TFT之后,日本及欧洲的企业及研究机构纷纷发布了非晶硅TFT驱动显示屏的开发成果。 在彩色显示技术方面,日本东北大学的内田龙男于1981年发布了并置加法混色法,通过有序排列的三色滤光片来实现彩色显示,也就是彩色滤光片方式。在这些开发成果的推动下,1986年,3英寸非晶硅TFT彩色液晶电视上市,1988年,业界开始开发用于14英寸电视的非晶硅TFT彩色液晶显示屏。特别是夏普公司推出的14英寸液晶屏,实际验证了实现大屏幕非晶硅TFT液晶屏的可能性,引起众多厂商纷纷对此进行投资。 如上所述,虽然TFT液晶已经开始朝着“梦想的壁挂式电视”迈进,但它的全面应用却是从PC的彩色显示器开始起步的。1988年出现了用于IBM公司与东芝公司的PC产品的10.4英寸TFT液晶屏。

一、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尺寸和显示屏 一般LCD显示器(即LCD屏)的对角线尺寸有以下几种:14"、15"、15.1"、17"、17 .1"。 本机为15"(304.1×228 .1mm)。 现在的LCD显示屏均采用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显示屏(TFT Active Matrix Panel)、所有 R、G、B 像素中的每一个颜色的像素均由1 个TFT(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数百万个TFT构成一个有源矩阵,成为LCD屏。 2、点距 水平点矩指每个完整像素(含R、G、B)的水平尺寸,垂直点距指每个完整像素的垂直 尺寸。例如本机采用1024×768个像素的LCD屏,尺寸为15"(304.1mm×228.1mm),则水平点距=304.1mm÷1024=0.297mm,垂直点距=228.1÷768=0.297mm。 3、分辨率、刷新率(场频)、行频、信号模式 LCD屏的分辨率是指液晶屏制造所固有的像素的列数和行数,如1024×768(多为15",能 满足XGA信号模式要求),800×600(多为14",能满足SVGA信号模式要求。)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好。刷新率即显示器的场频。刷新率越高,显示图像的闪动就越小。 LCD显示器的最高场频和最高行频,主要由液晶屏的技术参数所决定。本机的LCD屏 允许的最高行频为80KHz,最高场频为75Hz。 在LCD显示的分辨率、行频和刷新率确定后,其接收的最高信号模式就明确了,现 LCD显示器一般有以下2种产品,本产品属第一种。 15" XGA 1024×768 75Hz 60KHz (行频60KHz、场频75Hz) 17" SXGA 1280×1024 75Hz 80KHz (行频80KHz、场频75Hz) 4、对比度 对比度是表现图象灰度层次的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指标,一般在200∶1~400∶1之间,越 大越好。 5、亮度 亮度是表现LCD显示器屏幕发光程度的重要指标,亮度越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就越强。一般在150~350cd/m2之间,越大越好。 6、显示色彩 LCD显示器的色彩显示数目越高,对色彩的分辨力和表现力就越强,这是由LCD显示 器内部的彩色数字信号的位数(bit)所决定的。本显示器内采用的是R(8bit)、G(8bit)、 B(8bit)的数字信号,则显示色彩数目为28×28×28=224=16.7M。 7、响应时间 由于液晶材料具有粘滞性,对显示有延迟,响应时间就反映了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的 发光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它由两个部份构成,一个是像素点由亮转暗时对信号的延迟时间tr(又称为上升时间),二个是像素点由暗转亮时对信号的延迟时间tf(又称为下降时间),而响应时间为两者之和,一般要求小于50ms。 8、可视角度 可视角度是指站在距LCD屏表面垂线的一定角度内仍可清晰看见图象的最大角度,越 大越好。 9、整机功耗 一般要求工作时≤30W,省电时≤3W。 10、其它:安规认证CCC、UL、 二、电路工作原理提要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LE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 艾布纳科技有限公司 前两次跟大家介绍有关液晶显示器操作的基本原理, 那是针对液晶本身的特性,与 TFT LCD 本身结构上的操作原理来做介绍. 这次我们针对 TFT LCD 的整体系统面来做介绍, 也就是对其驱动原理来做介绍, 而其驱动原理仍然因为一些架构上差异的关系, 而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介绍由于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 电容架构不同, 所形成不同驱动系统架构的原理. Cs(storage capacitor)储存电容的架构 一般最常见的储存电容架构有两种, 分别是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这两种. 这两种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 它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储存电容是利用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来完成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 我曾提到, 储存电容主要是为了让充好电的电压,能保持到下一次更新画面的时候之用. 所以我们就必须像在 CMOS 的制程之中, 利用不同层的走线, 来形成平行板电容. 而在TFT LCD的制程之中, 则是利用显示电极与gate走线或是common走线,所形成的平行板电容,来制作出储存电容Cs.

图1就是这两种储存电容架构,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 Cs on gate由于不必像Cs on common一样, 需要增加一条额外的common走线, 所以它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会比较大. 而开口率的大小, 是影响面板的亮度与设计的重要因素. 所以现今面板的设计大多使用Cs on gate的方式. 但是由于Cs on gate的方式, 它的储存电容是由下一条的gate走线与显示电极之间形成的.(请见图2的Cs on gate与Cs on common的等效电路) 而gate走线, 顾名思义就是接到每一个TFT 的gate端的走线, 主要就是作为gate driver送出信号, 来打开TFT, 好让TFT对显示电极作充放电的动作.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 送出电压要打开下一个TFT时 , 便会影响到储存电容上储存电压的大小. 不过由于下一条gate走线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很短,(以1024*768分辨率, 60Hz更新频率的面板来说. 一条gate走线打开的时间约为20us, 而显示画面更新的时间约为16ms, 所以相对而言, 影响有限.) 所以当下一条gate走线关闭, 回复到原先的电压, 则Cs储存电容的电压, 也会随之恢复到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 大多数的储存电容设计都是采用Cs on gate的方式的原因.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程简介

液晶顯示器及其製程簡介 液晶材料具有流動的特性,因此只需外加很微小的力量,液晶分子即運動而產生不同的排列狀況,如圖1以最常見普遍的向列型液晶為例,藉著電場作用造成液晶分子轉向,由於液晶的光軸與其分子軸相當一致,由此產生光學效果,而如果我們將液晶一開始就適當的安排其排列方向,那麼當加於液晶的電場移除消失時,液晶分子會因為其本身的彈性及黏性,而十分迅速的回復原來未加電場前的狀態。 (A)未加電場前(B)加電場後 圖1 藉著電場作用造成液晶分子轉向,由此產生光學效果 LCD顯示器技術集合材料、光學、機械及電學等科技,在製程檢測方面,亦可見到各式各樣的作法[1-5]。目前液晶基本上皆是由人工合成,故在液晶分子的特性上可做較為理想的設計,而直接改善LCD顯示的品質。由圖2中可清楚看出LCD的顯示原理以及其基本架構。 電極OFF狀態

電極ON狀態 圖2 LCD的顯示原理以及其基本架構 近幾年由於電子產業與半導體科技的發展,液晶顯示器應用了液晶原理與半導體製程,在品質及價位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在色彩呈現方面直逼CRT映像管,因此在近年來出現供不應求的跡象,1995年時還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到了1996年由於筆記型電腦與個人數位助理(PDA)需求量大增,因此開始廣為流行,從1997年以後許多液晶顯示器製造商訂單應接不瑕的情況看來,液晶顯示器已成為近年的顯示器主流。 LCD製造流程是以TN及STN製程為基礎,其全線為自動化生產流程,此生產線有一中央控制室可監控生產流程[6],如圖3所示。概述如下: 圖3 LCD製造流程 1.裝片、清洗、塗佈光阻劑、曝光 製造液晶顯示器的主要原料為液晶、導電玻璃和偏光片。導電玻璃是在高品質的平板玻璃表面真空蒸鍍上一層ITO膜而成,亦即玻璃基板上面有具導電性的金

透明显示屏概述

透明显示屏概述 概述: 透明显示屏是最近2年一款充满科技革新的一个产品,沙姆科技做为显示方案解决提供商,推出多款透明显示屏。透明显示屏用途非常之广,沙姆科技现阶段只是抛出一个方向和概念,更多的需要和有兴趣用户一起完成产品发展。 它又称透明显示屏、又称【透明显示屏|透明显示屏|透明屏幕|透明屏|透明液晶展柜|透明液晶显示器|透明液晶显示屏|液晶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透明液晶触摸屏|透明液晶多点触摸显示屏】。意思是指可以当透明屏和其他产品组合在一起使用,有可以直接当透明显示器用。 简介: 透明显示屏是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是一种类似于投影的技术,那个显示屏实际上就是一个载体,起到一个幕布的作用。与传统的显示器相比,给产品展示添加了更多趣味,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和全新的体验。使观众看到产品实物的同时,在屏幕上看到产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触摸交互体验。 原理: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首先是把两片普能的钢化玻璃,印刷上线路(透明的ITO材料),然后,把两片的四周涂上框胶,再把它们对位压合好,接着在两边玻璃的中间灌注液晶,封住液晶口,再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玻璃上方和下方各贴上一层这样的偏光片。 上层玻璃和下层玻璃所贴的偏光片不能同时滤除同一方向的光,例如:下层偏光片如果是滤X方向的光,那上层就必需是滤Y方向的光,如果上下两层偏光片滤光的角度一样的话,那液晶显示器在工作时,肉眼就看不到任何显示了但其实液晶显示器还是在正常工作的,只是肉眼没有办法看到偏光。 功能与特性: 凭借无与伦比的透明率为您提供卓然超群的显示效果。支持用户定制机型。 1.卓然超群的透明显示效果 拥有超高透光率及超高对比度(500:1) “能见度”取决于透光率,因此透光率比是透明显示最重要的参数。拥有高达15%的透光率,而竞品却仅达5%。在产品展示的同时可实现生动呈现播放内容,让展示效果更加完美和谐。拥有15%高透光率及500:1高对比度,为您呈现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 2. 一体化陈列橱窗式透明显示器 设计、技术及用户便捷性的完美融合 透明显示器为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您只需接入连线、开启电源即可开机。内置扬声器让音效更加生动,最佳显示效果的LED背光单元提供最适宜亮度,增强用户体验。极简主义设计及精致金属边框环绕机身,尽显尊贵奢华。 3. 可内置PC增强用户便捷性 用户可定制内置PC无需配置额外的设备不需额外主机来连接透明屏幕,防止复杂的连线造成布局混乱,PC配置可以按照客户需求配置。

LED显示屏发展历程30年回顾.

LED 显示屏发展历程 30年回顾 1970年代最早的 GaP 、 GaAsP 同质结红、黄、绿色低发光效率的 LED 已开始应用于指示灯、数字和文字显示。从此 LED 开始进入多种应用领域,包括宇航、飞机、汽车、工业应用、通信、消费类产品等,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千家万户。到 1996年 LED 在全世界的销售额已达到几十亿美元。尽管多年以来 LED 一直受到颜色和发光效率的限制, 但由于 GaP 和 GaAsP LED具有长寿命、高可靠性 , 工作电流小、可与 TTL 、 CMOS 数字电路兼容等许多优点因而却一直受到使用者的青眯。最近十年, 高亮度化、全色化一直是 LED 材料和器件工艺技术研究的前沿课题。超高亮度 (UHB是指发光强度达到或超过 100mcd 的 LED ,又称坎德拉 (cd 级 LED 。高亮度 A1GaInP 和 InGaN LED的研制进展十分迅速,现已达到常规材料GaA1As 、 GaAsP 、 GaP 不可能达到的性能水平。 1991年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HP 公司研制成 InGaA1P 620nm 橙色超高亮度 LED , 1992年 InGaA1p590nm 黄色超高亮度 LED 实用化。同年,东芝公司研制 InGaA1P 573nm 黄绿色超高亮度 LED ,法向光强达 2cd 。 1994年日本日亚公司研制成 InGaN 450nm 蓝 (绿色超高亮度LED 。至此,彩色显示所需的三基色红、绿、蓝以及橙、黄多种颜色的 LED 都达到了坎德拉级的发光强度,实现了超高亮度化、全色化, 使发光管的户外全色显示成为现实。我国发展 LED 起步于七十年代, 产业出现于八十年代。全国约有 100多家企业, 95%的厂家都从事后道封装生产,所需管芯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部分关键技术, 使我国LED 的生产技术已向前跨进了一步。 二、超高亮度 LED 的性能 : 超高亮度红 A1GaAsLED 与 GaAsP-GaP LED相比, 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透明衬低 (TSA1GaAs LED(640nm的流明效率已接近 10lm/w, 比红色 GaAsP-GaP LED 大 10倍。超高亮度 InGaAlP LED提供的颜色与 GaAsP-GaP LED相同包括 :绿黄色(560nm、浅绿黄色 (570nm、黄色 (585nm、浅黄 (590nm、橙色 (605nm、浅红(625nm深红 (640nm。透明衬底 A1GaInP LED发光效率与其它 LED 结构及白炽光源的比较, InGaAlP LED吸收衬底 (AS的流明效率为 101m/w,透明衬底 (TS为

液晶显示器电源工作原理及维修

液晶显示器电源工作原理及维修 详细介绍液晶显示器电源的作用、工作原理、维修及代换, 一、电源的作用 1、电源的基本知识 液晶电源的作用是为整机提供能量,常见的电源适配器外观如图所示 它的输入是220V交流电,输出为12V、4A直流电。电源适配器的内部电路结构如图所示

2、液晶电源的常见存在形式 常见的液晶电源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电源一般是和高压板做在一起,形成二合一电源板,驱动板需要的各路电压均有电源板产生。外置式电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源适配器,它一般是220V交流电输入,12V直流电输出,驱动板需要的其他电原在驱动板上进行变换。 二、电源的工作原理 由于LCD采用低电压工作,而一般市电提供提是110V或220V的交流电压,因此显示器需要配备电源。电源的作用是将市电的220V交流电压转变成12V或其它低压直流电,以向液晶显示器供电。 LCD显示器中的电源部分均采用开关电源。由于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变换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特别是脉宽调制(PWM)型的开关电源。PW M型开关电源的特点是固定开关频率、通过改变脉冲宽度的占空比来调节电压。 PWM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交流电220V输入电源经整流滤波是路变成300V直流电压,再由开关功率管控制和高频变压器降压,得到高频矩形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后获得显示器所需要的各种直流输出电压。脉宽调制器是这类开关电源的核心,它能产生频率固定具脉冲宽度可调的驱动信号,控制开关功率管的导通与截止的占空比,用来调节输出电压的高低,从而达到稳压的目的。 以下将要介绍的电源适配器就是此类开关电源,我们以采用UC3842脉宽调制集成控制器的电源为例讲解相关电路。 1、UC3842的性能特点 (1)它属于电流型单端PWM调制器,具有管脚数量少,外围是路简单、安装调试方便、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且通过高频变压器与电网隔离,适合构成无工频变压器的20-50W小功率开关电源。 (2)最高开关频率为500KHZ,频率稳定度高达0.2%。电源效率高,输出电流大,能直接驱动双极型功率晶体管或VMOS管、DMOS管、TMOS管工作。 (3)内部有高稳定的基准电压源,档准值为5V,允许有+0.1%的偏差,温度系数为

TN型液晶显示器原理

?液晶的入门知识 ?LCD显示器概述 ?液晶显示器原理 ?HTPS LCD面板技术综观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 ?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分级 ?主流液晶面板的类型 ?液晶的多种应用途径探讨 ?LCD技术图文解说 ?LCD技术详细介绍 ?液晶的几种模式的工作原理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LCM显示类型 ?液晶显示器鲜为人知的技术细节 ?关注液晶色彩技术指标 液晶的入门知识 2006-5-31 -------------------------------------------------------------------------------- 液晶的组成: LCD使用的液晶,一般是指混和液晶,由多种液晶单体及手性剂混和而成。 液晶的特性: TN液晶一般分子链较短,特性参数调整较困难,所以特性差别比较明显。STN液晶是通过STN显示数据模型,计算出所需的液晶分子长度,及其光学电学性能参数,然后化工合成多种分子链接构类似的具有不同极性分子基团的单体,互相调配成一个特性相似的系列液晶。不同系列的STN液晶往往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子链,因此,不同系列的STN液晶除非制造商说明可以互相调配外,不能互相调配。 液晶分子中有带极性基团的和不带极性基团的,带极性基团分子的液晶单体主要决定混和液晶的阀值电压参数,不带极性基团分子的液晶单体主要决定混和液晶的折射率和清亮点。液晶中带极性基团的单体与不带极性基团的单体在静置条件下会出现同性异构体层析现象。 为了增加机器本身的待机时间和增强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能力,液晶厂商开发了能满足低电压和低频率条件下使用的低阀值电压液晶。它具有以下特性: 低阀值电压液晶中带极性基团的单体与不带极性基团的单体在静置条件下出现同性异构体层析现象的时间更短。 更多的带极性基团的单体组份,也意味着液晶更容易结合水分子以及其它带极性的游离离子,从而降低了液晶的容抗电阻,从而引起漏电流和功耗的增大。 当极性液晶单体的分子链在紫外线激化后,极性分子基团容易互相缠绕形成中性分子团,变成非层列错向状态,因而造成阀值电压升高,对导向层的锚定作用不敏感,失去低电压驱动能力。

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 现在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都采用了TFT液晶面板,这种液晶面板的是目前最先进的液晶显示器技术,从结构上看,液晶屏由两片线性偏光器和一层液晶所构成。其中,两片线性偏光器分别位于液晶显示器的内外层,每片只允许透过一个方向的光线,它们放置的方向成90度交叉(水平、垂直),也就是说,如果光线保持一个方向射入,必定只能通过某一片线性偏光器,而无法透过另一片,默认状态下,两片线性偏光器间会维持一定的电压差,滤光片上的薄膜晶体管就会变成一个个的小开关,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不对射入的光线产生任何影响,液晶显示屏会保持黑色。一旦取消线性偏光器间的电压差,液晶分子会保持其初始状态,将射入光线扭转90度,顺利透过第二片线性偏光器,液晶屏幕就亮起来了。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模型,真正的液晶显示器内还有更复杂的电路结构。 红绿蓝三原色大家都知道,当这三种颜色同时混合时就会产生白色,这当然实在三原色强度一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显示器纯正的白色,这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见液晶面板的每一个像素中都有三种原色,这三种原色如果强度不同变化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混色效果,这样全屏就有1024×768这样的像素,所以真实分辨率就是1024×768。低端的液晶显示板,各个基色只能表现6位色,即2的6次方=64种颜色.可以很简单的得出,每个独立像素可以表现的最大颜色数是64×64× 64=262144种颜色,高端液晶显示板利用FRC技术使得每个基色则可以表现8位色,即2的8次方=256种颜色,则像素能表现的最大颜色数为 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这种显示板显示的画面色彩更丰富,层次感也好.现在基本上显示器都拥有FRC技术,可以显示器16777216种颜色 什么是TFT-LCD 其中彩色LCD又分为STN和TFT两种屏,其中TFT-LCD是英文Thin Film Transi 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也就是大家 常说的真彩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较好;而DSTN-LCD,即双扫瞄液晶显示器,则是STN-LCD的一种显示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具有液体的流态性质和固体的光学性质。当液晶受到电压的影响时,就会改变它的物理性质而发生形变,此时通过它的光的折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而产生色彩。 液晶屏幕后面有一个背光,这个光源先穿过第一层偏光板,再来到液晶体上,而当光线透过液晶体时,就会产生光线的色泽改变,从液晶体射出来的光线,还得必须经过一块彩色滤光片以及第二块偏光板。由于两块偏光板的偏振方向成90度,再加上电压的变化和一些其它的装置,液晶显示器就能显示我们想要的颜色了。 液晶显示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其实这两种的成像原理大同小异,只是背光源和偏光板的设计和方向有所不同。主动式液晶显示器又使用了fet场效晶体管以及共通电极,这样可以让液晶体在下一次的电压改变前一直保持电位状态。这样主动式液晶显示器就不会产生在被动式液晶显示器中常见的鬼影、或是画面延迟的残像等。现在最流行的主动式液晶屏幕是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

LCD液晶显示器简介

LCD1602液晶显示器简介 一概述 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广泛应用轻薄显示器上。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并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各种型号的液晶通常是按照显示字符的行数或液晶点阵的行、列数来命名。例如,1602表示每行显示16个字符,一共可以显示两行。这类液晶通常称为字符型液晶,只能显示ASCII码字符。12232表示液晶显示画面由122列、32行组成,共有122*32个点来显示各种图形。用户可以通过程序控制这些点中任何一个点显示或不显示,从而构成各种图形画面。因此,12232称为图形型液晶。 液晶体积小,功耗低,显示操作简单。但其有致命的弱点,即使用温度范围很窄。通用型液晶工作温度为0到+55摄氏度,存储温度为-20到+60摄氏度。 二 LCD1602

1 1602的外形尺寸(毫米) 2 主要技术参数 3接口信号说明 4 基本操作时序

4RAM地址映射图 控制器内部带有80B的RAM缓冲区。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向图中的00~0F、40~4F地址中的任意处写入显示数据时,液晶可立即显示出来;当写入到10~27或50~67地址时,必须通过移屏指令将他们一移入可显示区域方可正常显示。 1602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60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如下表所示。 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1000001B(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6状态字说明 说明:原则上每次对控制器进行读写操作前,都必须进行读写检测,

LCD概述

液晶显示器原理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 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在电源关开之间产生明暗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所以液晶会沿着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膜沟槽偏离90度,所以液晶分子成为扭转型,当玻璃基板没有加入电场时,光线透过偏光板跟着液晶做90度扭转,通过下方偏光板,液晶面板显示白色(如下图左);当玻璃基板加入电场时,液晶分子产生配列变化,光线通过液晶分子空隙维持原方向,被下方偏光板遮蔽,光线被吸收无法透出,液晶面板显示黑色(如下图右)。液晶显示器便是根据此电压有无,使面板达到显示效果。 液晶显示原理图

LCD概述 显示器是人与机器沟通的重要界面,早期以显像管(CRT/Cathode Ray Tube)显示器为主,但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显示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近来由于液晶显示器(LC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优势,在近年来价格不断下跌的吸引下,逐渐取代CRT之主流地位,显示器明日之星架势十足。那么液晶显示器与传统的显示器相比,到底有什么新的特点呢? 一、显示质量高 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象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而且绝对不会闪烁,把眼睛疲劳降到最低。 二、没有电磁辐射 传统显示器的显示材料是荧光粉,通过电子束撞击荧光粉而显示,电子束在打到荧光粉上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尽管目前有许多显示器产品在处理辐射问题上进行了比较有效的处理,尽可能地把辐射量降到最低,但要彻底消除是困难的。相对来说,液晶显示器在防止辐射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辐射。在电磁波的防范方面,液晶显示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采用了严格的密封技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封闭在显示器中,而普通显示器为了散发热量的需要,必须尽可能地让内部的电路与空气接触,这样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 三、可视面积大 对于相同尺寸的显示器来说,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要更大一些。液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跟它的对角线尺寸相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像管前面板四周有一英寸左右的边框不能用于显示。 四、应用范围广 最初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无法显示细腻的字符,通常应用在电子表、计算器上。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字符显示开始细腻起来,同时也支持基本的彩色显示,并逐步用于液晶电视、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掌上游戏机上。而随后出现的DSTN和TFT则被广泛制作成电脑中的液晶显示设备,DSTN液晶显示屏用于早期的笔记本电脑;TFT则既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现在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使用TFT显示屏),又用于主流台式显示器上。 五、画面效果好 与传统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一开始就使用纯平面的玻璃板,其显示效果是平面直角的,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液晶显示器更容易在小面积屏幕上实现高分辨率,例如,17英寸的液晶显示器就能很好地实现1280×1024分辨率,而通常18英寸CRT彩显上使用1280×1024以上分辨率的画面效果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的。 六、数字式接口 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不像阴极射线管彩显采用模拟接口。也就是说,使用液晶显示器,显卡再也不需要像往常那样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再行输出了。理论上,这会使色彩和定位都更加准确完美。 七、“身材”匀称小巧 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后面总是拖着一个笨重的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突破了这一限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传统显示器是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屏幕,因而显像管的管颈不能做得很短,当屏幕增加时也必然增大整个显示器的体积。而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目的,即使屏幕加大,它的体积也不会成正比的增加,而且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 八、功率消耗小 传统的显示器内部由许多电路组成,这些电路驱动着阴极射线显像管工作时,需要消耗很大的功率而且随着体积的不断增大,其内部电路消耗的功率肯定也会随之增大。相比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传统显示器也要小得多。

液晶显示器常用通用驱动板介绍方案

液晶显示器常用通用驱动 板介绍

液晶显示器常用“通用驱动板”介绍 1.常用“通用驱动板”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驱动板主要有乐华、鼎科、凯旋、华升等品牌。驱动板配上不同的程序,就驱动不同的液晶面板,维修代换十分方便。常见的驱动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2023B-L驱动板 2023B-L驱动板的主控芯片为RTD2023B,主要针对LVDS接口设计,实物如图1所示。 图12023B-L驱动板实物 该驱动板的主要特点是:支持LVDS接口液晶面板,体积较小,价格便宜。主要参数如下: 输入接口类型:VGA模拟RGB输入; 输出接口类型:LVDS; 显示模式:640×350/70Hz~1600×1200/75Hz; 即插即用:符合VESADDC1/2B规范; 工作电压:DC12V±1.0V,2~3A; 适用范围:适用于维修代换19in以下液晶显示器驱动板。 2023B-L驱动板上的VGA输入接口各引脚功能见表2,TXD、RXD脚壹般不用。 表2VGA插座引脚功能 2023B-L驱动板上的按键接口能够接五个按键、俩个LED指示灯,各引脚功能见表3。 表32023B-L驱动板上的按键接口引脚功能 2023B-L驱动板上的LVDS输出接口(30脚)引脚功能见表4。

表42023B-L驱动板LVDS输出接口各引脚功能 2023B-L驱动板上的高压板接口引脚功能见表5。 表52023B-L驱动板上的高压板接口引脚功能 (2)203B-L驱动板 2023B-L主要针对TTL接口设计,其上的LVDS接口为插孔,需要重新接上插针后才能插LVDS插头。2023B-T驱动板实物如图6所示。 图62023B-T驱动板实物图 2023B-T驱动板体积比2023B-L稍大,价格也相对高壹些,其主要参数如下: 输入接口类型:VGA模拟RGB输入; 输出接口类型:TTL; 显示模式:640×350/70Hz~1280×1024/75Hz: 即插即用:符合VESADDC1/2B规范; 工作电压:DC12V±1.0V,2~3A; 适用范围:适用于维修代换20in以下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板。 2023B-T驱动板的VCA输入接口、按键接口、LVDS输出接口、高压板接口引脚功能和前面介绍的2023B-L 驱动板基本壹致。 2023B-T驱动板的TTL插针CN1(40脚)、CN2(30脚)用于驱动40+30屏线接口的液晶面板,CN1(40脚)、CN2(30脚)的引脚排列顺序如图7所示,引脚功能分别见表8、表9。 图7CN1(40脚)、CN2(30脚) 表8TTL接口CN1(40脚)引脚功能 表9TTL接口CN2(30脚)引脚功能 2023B-T驱动板的TTL插口CN3(45脚)、CN4(30脚)用于驱动45+30屏线接口的液晶面板,CN3(45脚)、 CN2(30脚)的引脚排列顺序如图12所示,引脚功能分别见表10、表11。 图12CN3(45脚)、CN4(30脚)的引脚排列顺序示意图 表10TTL接口CN3(45脚)引脚功能

LED显示屏产品相关介绍

第二章LED显示屏控制系统部分概要 1.1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 中英文Windows98/me/2000/NT/XP 硬件配置 CPU: 奔腾300MHz以上 内存:64M 显卡:标准VGA 256显示模式以上 相关软件 微软公司的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必须安装 OFFICE2000--如需WORD文件必须安装 RealPlayer--如需播RealPlayer文件必须安装 1.2系统示意图 2.3系统功能特点 1显示功能 能实时显示高清晰度、色彩丰富的动态图像;显示与播放可与控制计算机显示器上的内容点点对应,LED

显示屏上的图像色彩、缩放比例和显示尺寸,还可通过计算机任意调整。满足CVBS/RCA/S-Video/YUV/ VGA/DVI 等信号接入,支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A/AVI/ASF/WMV/RM/RMVB/MOV/SWF/VQF/DAC/MP3PRO/WMA等,可显示各种视频、图形、文字,显示效果稳定、清晰、可靠,无盲点和常亮点、马赛克等。相关功能约定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图片显示: 可显示多种格式的图,包括但不限于bmp; jpg; gif; wmf 等; 文字显示: 支持多语言系统,可任意显示中英文各种简、繁字体,有多种显示方式,变换灵活。 动画播放: 可显示由动画软件制作的图文动画内容; 表格显示: 可绘制各种表格显示,表内数据既可通过专用的编辑软件人工输入和更改,也可通过专用软件从网上数据库中自动采集显示; 视频显示: 接入视频图像,电视、摄像、影碟等视频信号,可收看并播放各频道的电视节目或各种视频文件; 组合显示: 利用编辑软件可将文字、图片、表格、动画和视频进行组合、迭加显示。 时间显示: 可采集计算机内的当前时间,并适时分幅显示,内容可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 温度显示接入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当前温度; 多种播出方式,如:翻页、移动、缩小、放大、闪烁、开窗和滚动等方式; 通过软件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度; 2 视频播出功能 可以直接接入并播放有线电视节目,兼容高清数字电视(HDTV); 可以直接接入并播放现场摄像机,清晰、无闪烁的实时显示视频图像,实现各种节目的现场直播; 播放录像机、影碟机(TV、VCD、DVD、LD)等视频节目,满足播放的基本需求; 直接支持播放AVI、MOV、MPG、DAT、VOB等五种格式的视频文件; 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色度可以通过软件简便调节,调节范围为256级; 具有重迭(VGA+VIDE)、影像(Video)、VGA三种显示模式; 具有Video影像压缩控制功能; 具有画面移动补偿功能; 有一路音频信号提供给功放使用,并预留至少2路摄像视频输入接口; 具有与微机同步显示功能,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 预留有可以接入各类硬盘播放器、MP4等将来流行的播放器的接口; 3 信息发布功能 可以显示各种计算机信息、图形、图画及二、三维动画等,具有丰富的播放方式,显示滚动信息、文字广告滚播、通知、标语口号等,存储数据信息容量大; 有多种中文字体和字型可供选择,还可以输入英文、法文、德文、希腊文、俄文及日文等诸多的外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