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积累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熟语,做到能举一反三,同时注意平时广泛地搜集、整理;然后通过平时学习中的题目进一步全面总结熟语误用的类型,为提高解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利用讲义的形式进行训练、总结、积累。

1.梳理掌握熟语误用类型。

2.对易错熟语的搜集整理。

3、全面掌握熟语辨析方法。

4、.学会分析不同熟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误用示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2.【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误用示例: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4.【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

误用示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误用分析:这里将“目无全牛”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6.【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示例:成都五牛俱乐部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误用分析:这里将“望其项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7.【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误用示例: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误用分析: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无所得。

误用示例: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10.【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误用示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误用分析:这里将“不赞一词”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11.【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误用分析: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12.【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误用示例: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误用分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1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误用示例: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误用分析: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14.【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误用示例: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误用分析:“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1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示例: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

误用分析:这里将“首当其冲”错解为“最紧要的,最先面临的”。

(二)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误用示例: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2.【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误用示例: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3.【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误用示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倚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误用分析: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6.【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极多。

误用示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7.【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误用示例: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误用分析:这里用错了对象。

8.【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误用示例: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误用分析:“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9.【东山再起】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误用示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

误用分析:该词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10.【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

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11.【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

12.【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示例: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误用分析: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三)易“尊卑误用”的成语

1.【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示例: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2.【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示例: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3.【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误用示例: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4.【鼎力相助】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误用示例: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误用分析: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四)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1.【蠢蠢欲动】多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分子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

误用示例: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误用分析:“蠢蠢欲动”是贬义词,却用在选择专业的学生身上,属于贬词褒用。

2.【凤毛麟角】喻指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

误用示例: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误用分析:本是褒义词,却用在“不自觉”的人身上,属于褒词贬用。

3.【推波助澜】是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是一个含贬义色彩的词。

误用示例: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误用分析:本句用“推波助澜”来形容老师的指导帮助,属于贬词褒用。

4.【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误用示例: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无所不至。

误用分析:属于贬词褒用,此处应用“无微不至”。

5.【始作俑者】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误用示例: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误用分析:此处用于形容鲁迅,属于贬词褒用。

6.【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误用分析:此处用该词来形容“艺术爱好者”,是将贬义词误用作褒义词。

7.【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真可谓处心积虑。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此处应该使用“殚精竭虑”。

8.【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

误用示例: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用于贬义,用于形容“政府机构改革”不当。

9.【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是褒义词。

误用示例:虽然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褒义,此处用来形容“敌人”不当。

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误用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误用分析:该词多用于贬义,用于形容剪纸“风格”不当。

11.【守株待兔】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心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误用示例:通过查询该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偷车贼来取车。

误用分析:此处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显然不恰当。

12.【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示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误用分析:用该词形容年轻的科学家克服困难,探索奥秘的勇气,显然是不恰当的。

13.【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误用示例: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

误用分析: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14.【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

误用示例: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

误用分析:此句表达的是贬义,应用“振振有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巧立名

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若只认为是巧妙地设立许多名目,就把它当作了褒义词了。又如

“色厉内荏”和“外强中干”意思相近,都是表示很强大,内心很空虚之义,但“色厉内荏”是书面语,“外强中干”是口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选用不同的语体色彩的近义成语。

六、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比如“抛砖引玉”是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词,不用于第三人称叙述。“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若用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身上,就错了。

七、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例如“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天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又如“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是房屋多而高大华美,而将它理解为石刻作品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就用错了)”。

八、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成语在运用过程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复。比如“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情不自禁’不能和主语‘手’搭配)。”;“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和颜悦色’不能修饰‘目光’)”。

九、夸大其词,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词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句子明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呢?显然用轻了,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十、一语两意,不合语境

有一部分成语的意义较为复杂,感情色彩呈现出两面性,意义不同,感情色彩也就不同,对此类成语往往只注意其应用较多的一项意义,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片面的认识,从而不能全面理解该词的运用。如“灯红酒绿”有双重含义,两种用法,既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是贬义词;也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褒义词。再如,“想入非非”,也有两重含义,既指胡思乱想,又指思想进入了虚幻的境界。上述七个方面既是成语误用的原因,也是近年高考成语考查的重点,弄清了这些原因,成语的复习就不会盲人摸象无从下手了。成语的复习,如果只是简单空泛地说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无多大意义,只有对成语进行归类并加强训练,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五)以下是有多重意义的成语,请补充出该成语的第二个义项

1.[按图索骥] 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 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暗中眉目传情

3.[独善其身] 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搞好自身得修养

4.[粉墨登场] 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5.[顾影自怜] 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规行矩步] 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 既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也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某种局面。

8.[冷若冰霜] 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态度严肃不容易使人接近。(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成语中的熟语_文学常识

成语中的熟语成语中的熟语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2、一不做,二不休 3、一失足成千古恨 4、一动不如一静 5、一物降一物 6、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一蟹不如一蟹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9、一棍子打死 10、一鼻孔出气 1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3、丁是丁,卯是卯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5、人怕出名猪怕壮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7、三折肱为良医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2、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23、上梁不正下梁歪 24、山雨欲来风满楼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7、千里送鹅毛 2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小不忍则乱大谋 31、井水不犯河水 32、天下乌鸦一般黑 33、天有不测风云 34、无风不起浪 35、无可无不可 36、无事不登三宝殿 37、五十步笑百步 38、不以一眚(shěng过错)掩大德 39、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0、不能越雷池一步 41、不能赞一辞

43、不寒不流,不止不行 44、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45、牛头不对马嘴 4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47、勿谓言之不预也 48、风马牛不相及 4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50、心有余而力不及 51、心有灵犀一点通 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5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4、书生气十足 55、可望而不可即 56、平地一声雷 57、打肿脸充胖子 58、东风压倒西风 59、只见数目,不见森林 6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6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6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熟语误用分类及例题解析

成语熟语误用分类及例题解析 熟语源远流长、形式精练、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和惯用语。它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从电台、报刊对熟语使用的情况看来,用错的地方很多。综合分析一下,熟语误用主要包括以下八种类型: 一、割离整体,望文生义。熟语结构固定,其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切不可望文生义,更不能断章取义。例如: 1、丹霞餐厅明天开始营业,消息传出,社区居民口耳相传。 2、最近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由于这潮流型乞丐帅哥的举止特立独行,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3、销售商当初承诺若有质量问题,双倍赔款,如今顾客找上门来,他们却打起退堂鼓,死不认帐。 4、2002年以前是7月份才高考,“七月流火”,热得要命,对考生不利。 5、两位选手的实力,旗鼓相当,比赛之激烈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 例1中“口耳相传”好像是“互相传递消息”,其实指“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如“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耳相传一代代保留下来的”。例2中“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并不是“另类”的意思。例3中“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句中应改为“出尔反尔”。例4中“七月流火”往往被人们理解成形容天气热,多年来报刊上早已这样错用,习非成是。但实际上指夏天

秋初,名叫“火”的红星西移下坠,天气渐渐凉了。“火”在这里独禀内涵,其义特殊,专指名叫“火”的红星,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之“火”。例5中,“针尖对麦芒”指争执时针锋相对,用于句中属望文生义。 此外,常用的“文不加点”、“危言危行”、“不刊之论”、“噤若寒蝉”、“惨淡经营”、“耳提面命”、“首当其冲”在使用时也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 二、不辨色彩,褒贬失当。熟语也有褒中贬三性,运用熟语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确表达讲话者的本意。例如: 6、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7、侯宝林与马季的相声艺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8、培根和笛卡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 9、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10、敌人疲惫了,我们就要骚扰,来他个“树欲静而风不止”。毛主席的这一战术,在如今的商战中依然奏效。 11、他反应很敏捷,听风就是雨,教练在场外作几个手势,他就能迅速组织球队转换阵型,由守转攻。 12、记者经过多次奔波,终于找到了营救小王燕的英雄;拔出萝

常用俗语释义集锦

常用俗语释义集锦 二字篇 1、上乘:一般指境界高妙的文学作品、选工精巧的工艺品和传世的美术作品。 2、大亨:指社会上有权势地位的人。 3、斗胆:形容胆量很大。 4、双簧:一方出面,一方在背后操纵的活动叫做演双簧或唱双簧。 5、吃香:原意为凭借职权而享受到的某种好处,现在一般指受人欢迎的意思。 6、舌耕:教书。 7、沙龙:原指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后指在欣赏美术品时,谈论艺术、玩纸牌的场合。 8、抬杠:两人互相狡辩,互相驳斥,南方称作“讲扳理”,北方叫做“抬杠”。 9、说项:表示替别人讲好话,替别人说情。也叫“逢人说项”。 10、映雪:表示勤学苦读。 11、点卯:旧时官吏的一种考勤方法,现在常用来指到时上班应付差事。 12、借光:指请求别人给自己方便。 13、捉刀:指请人代笔作文,也可指代人做事。 14、狼烟:原是古代军队报警时燃放的,后成了“烽火”的同义语,“敌兵”的代名词。 15、圈阅:“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 16、悬壶:比喻行医卖药,后称那些医药名家为“悬壶济世”。 17、黑马: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 18、蓝桥:人们把恋人或夫妻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 19、碧血:“碧血”常与“丹心”连用,称赞忠臣义士为国殉难,保持高尚的节操。 20、鼻祖:多用来称最早创始人或祖师。 21、囊萤:比喻勤学苦练。 三字篇 22、捧臭脚:对权贵言过其实的吹捧夸耀,博得一欢。 23、二百五: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 24、八斗才:“八斗才”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形容富有才学。 25、三不足:形容反对守旧、勇于革新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26、耳旁风:又叫耳边风,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丝毫不往心里去。 27、闭门羹:泛指拒绝客人进门,回避不见。也有用来指拜访他人时,主人不在而自喻。 28、老皇历:人们常把过去的事称作“老皇历”,指与现在的形势不符。 29、应声虫:比喻那些毫无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别人的人。 30、忘年交:指不够年龄辈分而结成莫逆之交的朋友。 31、阿堵物:指这个东西,即指钱。 32、花架子:指那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33、护局子:护自己孩子、单位或下属的短儿。 34、刮地皮:指地方上的赃官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的行为。 35、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36、卖关子:泛指设置悬念或故弄玄虚的那一套手法。 37、破天荒:形容创举或头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38、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39、鬼门关:比喻僻远险阻的地方,也指克服困难的关键所在。

熟语成语分类复习集锦学生用 (2)

成语归类复习 1.AABC式成语 济济一堂津津有味欣欣向荣斤斤计较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滔滔不绝恋恋不舍咄咄逼人喋喋不休夸夸其谈 2.AABB式成语 隐隐约约冷冷清清慌慌张张三三两两高高兴兴地地道道干干净净 拖拖拉拉拉拉扯扯摇摇摆摆推推搡搡摇摇晃晃马马虎虎来来往往 平平稳稳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日日夜夜原原本本浩浩荡荡曲曲折折 朝朝暮暮口口声声支支吾吾 3.ABCC式成语 生机勃勃衣冠楚楚喜气洋洋生气勃勃千里迢迢神采奕奕得意洋洋 千里迢迢小心翼翼怒气冲冲伤痕累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风尘仆仆文质彬彬衣冠楚楚奄奄一息念念不忘空空如也 源源不绝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 4.ABAB式词语 打探打探整理整理考虑考虑打扫打扫 5.ABAC式成语 无忧无虑无法无天无边无际无声无息自作自受自由自在自言自语自欺欺人 不知不觉不声不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尽职尽责以毒攻毒以讹传讹任劳任怨 蹑手蹑脚 6.十二属相 胆小如鼠对牛弹琴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叶公好龙如狼似虎(狼吞虎咽) 人仰马翻顺手牵羊杀鸡吓猴呆若木鸡狗急跳墙一龙一猪(人怕出名猪怕壮)7.动物成语 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蟠虎踞龙潭虎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骧虎步 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跃凤鸣车水马龙叶公好龙降龙伏虎活龙活现 群龙无首藏龙卧虎攀龙附凤乘龙快婿画龙点睛狐假虎威如狼似虎 坐山观虎斗虎背熊腰虎视眈眈 8.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欢天喜地甜言蜜语漫山遍野丰衣足食兴国安邦呼风唤雨改头换面 改朝换代粉身碎骨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眼疾手快 9.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大公无私承前启后表里如一弄假成真舍近求远化难为易扬长避短 去粗取精若明若暗善始善终优胜劣汰弃旧图新上行下效古往今来 生离死别此起彼伏长吁短叹出神入化先人后己冷嘲热讽苦尽甜来 喜新厌旧深入浅出避重就轻天南地北翻天覆地文武双全内外交困 生死相依纵横驰骋背井离乡狐朋狗友悲欢离合轻重缓急喜怒哀乐 阴晴圆缺上窜下跳外强中干里应外合内忧外患先礼后兵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前倨后恭 10.与人物有关的成语 描写人的品质(褒义的):

成语熟语

高考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地理解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考查是往往将熟语运用中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辨析熟语运用中主要出现的错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意义。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命题者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二、误用褒贬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是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词,用于批评、贬斥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使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者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三、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很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固定的规则不能违背,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本身不能带宾语等等。 四、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对象和“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故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以及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五、重复赘余 重复赘余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语境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与成语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的毛病,如果不加仔细辨解,就会发生误判。【例如】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生灵涂炭居室…………蓬荜生辉 六、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别人。如果辩词不准,就会导致词语谦敬错位。 【例如】我们…………不耻下问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我们要杜绝在公共场合信笔涂鸦的问题 七、自相矛盾 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使它的意义与句子的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矛盾。 【例如】1、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2、他不置可否,发表了批评意见。 第一类、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古今意义。但在语言的发展变化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存在它的引申义,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也有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命题者故意让考生望文生义,错用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教案 复习目标 1、熟悉成语辨析题的命题特点; 2、熟悉成语辨析的四个方面。 自主复习 一、成语略解: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汉语宝库中的精华。包括:谚语,惯用语,歇后语,格言,成语 二、考纲解读 1.过去怎么考(命题特点) (1)成语题属容易题。中华成语虽多,但考查立足于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不考冷、偏、怪的成语。 (2)语料取自生活,鲜活生动。 (3)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家辨析句中的成语是否使用恰当。); (4)近义成语辨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近义成语的使用) 2.将会怎么考: 极可能继续考查近义成语辨析 (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逻辑等方面。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三、同学们存在的问题 1. 积累的量不够大,存在盲区 2.积累时未形成体系,似是而非不扎实 3.容易受报刊、电视等媒体成语误用的影响 4、语境意识不够,对所记成语不能灵活应用。 四:如何复习备考: 1、积累是前提,是根本。 坚持记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要多要素并重而有侧重。即意义、色彩、对象、搭配等兼顾,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不可死记,要结合语境识记。要在理解中,在运用中识记,并及时地把它们用到作文中。 近义成语。1.联想记忆;2.不但要记清楚各自的意思,还要理解彼此的差别。 积累的四大途径: 随时记忆,积少成多 追本溯源,了解出处 合理联想,举一反三 课外训练,巩固落实 2、把握语境是关键。知道了成语的意义,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把握语境。要能根据语义找照应,划分关系看搭配。 3、灵活使用做题技巧。考场上要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公司职员常见犯罪

公司职员可能会涉及的几种常见犯罪 第一部分:公司职员常见的犯罪类型 (一)、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八十四条 [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数额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二)、挪用资金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为进行非法活动,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追究刑事责任。挪用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的,按职务侵占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八十五条 [挪用资金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归个人使用”: (一)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 (二)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的; (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 (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刑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其中数额巨大指受贿10万以上)。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高三语文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

常用熟语解释大全(601-800) 601、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602、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603、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60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605、杀人不见血——杀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606、杀人不眨眼——杀人时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极其凶狠残暴。 607、山锐则不高——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60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609、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610、山雨欲来风满楼——欲:将要。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 611、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612、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61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614、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15、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6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617、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618、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619、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620、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621、身在江湖,心悬魏阙——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622、神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623、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624、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 625、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26、胜败乃兵家常事——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627、胜不骄,败不馁——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628、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629、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630、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63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32、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633、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常见的误用成语及分类

2016年中考语文——常见的误用成语 常见的误用成语 误用成语第一类:感情色彩 (1)褒贬颠倒 褒义词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贬义词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考,死了的父亲;妣,bǐ,死了的母亲。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丘,土山;貉,hé,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多用贬义)。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10常见犯罪行为初中组

实用文档 小王已满18周岁,他在游戏厅玩时,故意偷了别人五万元钱,其行为是()。A 犯罪行为? B 违法但不犯罪的行为? C 违反道德但不违法的行为?应判处死刑的行为 D ?明明手里的钱不够玩游戏了,明明是一个喜欢上网玩游戏的学生(已满十八周岁)。有一天,给壮壮的爸爸打电他想起同乡的壮壮家里非常有钱,于是就把壮壮绑到村头的废弃工厂里,话勒索钱财,明明涉嫌犯什么罪?A 盗窃罪? B 绑架罪? C 抢劫罪? D 非法拘禁罪?岁)去偷邻居家的钱3000元,周某的行为()。社会青年周某利用小学生丽丽(10 违法但不犯罪A?不道德但是不违法B ?C 成立盗窃罪?大全. 实用文档 不构成犯罪,因为钱是丽丽偷的D ?有一天因为完不成作业,被老师殴打致残,老师的行为应当如何界定?小李学习成绩不好,A 构成侮辱罪?构成故意伤害罪B? C 虽然不合适,但是没有触犯刑法? D 仅仅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应当对其停职让该老师自我反省?该校并警告他如果不照办就会有生命危险,小学生王东被校外人员威胁,要他从家里拿钱,外人员涉嫌()。盗窃罪A ? B 恐吓罪?故意杀人罪未遂C ?敲诈勒索罪D?王某潜入大学生宿舍偷电脑的行为有可能构成()。破坏网络设施罪A ? B 侵占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C ?大全. 实用文档 D盗窃罪?以下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是()。A 某地财政局中从事公务的李某? B 某私营企业老板赵某? C 某淘宝店主孙某? D 路边的小商贩杨某?王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他可能会因为成立以下哪项犯罪而承担刑事责任?贪污罪A ?行贿罪B ?受贿罪C ?渎职罪 D ?)。小魏偷了花花的一台电脑,构成盗窃罪,小魏侵犯了花花的(生命权A?财产权B ? C 名誉权?知情权 D ?大全. 实用文档

部编版小学语文100个常用俗语,有解释,有例句

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常见的熟语误用类型和分析 积累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熟语,做到能举一反三,同时注意平时广泛地搜集、整理;然后通过平时学习中的题目进一步全面总结熟语误用的类型,为提高解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最后利用讲义的形式进行训练、总结、积累。 1.梳理掌握熟语误用类型。 2.对易错熟语的搜集整理。 3、全面掌握熟语辨析方法。 4、.学会分析不同熟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误用示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地。 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2.【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3.【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误用示例: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误用分析: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4.【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误用示例: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误用分析: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5.【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 误用示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中考常见108个成语、熟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度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能够赶上。只用否定形式。很多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00个常用俗语,有解释,有例句,用在作文里,简直清新脱俗!

2019-24-18 俗语,简练而形象化, 反映人民生活经验、智慧和愿望。 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点缀话语、活跃气氛, 甚至可以指点迷津、令人警醒。 100个常用俗语, 仔细读来真是一点也不俗呢! 用在作文里,更是清新脱俗! 1.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比喻时刻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事情办得不干净不利索,使得其他的人或事受到牵连,也比喻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句话是四川的俗语,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精力资本都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应该做多手准备,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5.鞭长不及马腹。 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现代汉语词典》熟语(成语)集

《现代汉语词典》熟语(成语)集 A 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无法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B 八竿子打不着(zháo):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竿”也作杆。 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八字没一撇(piě):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等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在党的领导下,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如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中的人的痛苦和难处。 彼(bǐ)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物变化达到某种程度,是经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兵来将挡(dǎng),水来土掩(yǎn):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对付办法。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不经(jīng)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不期然而然:设有料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也说不期而然。 不入虎穴(xué),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C 差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

公司企业人员常见犯罪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所谓数额较大,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是指索取或收受5000元至20000元以上者。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所谓非法占为己有,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各种手段将本单位财物化为私有,既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即变持有为所有的行为,如将自己所占有的单位房屋、设备等财产等谎称为自有,标价出售;将所住的单位房屋,过户登记为己有;或者隐匿保管之物,谎称已被盗窃、遗失、损坏等等,又包括先不占有单位财物但利用职务之便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从而转化为私有的行为。不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值得注意的是,行为人对本单位财物的非法侵占一旦开始,便处于继续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结果的继续,并非本罪的侵占行为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至于未遂,则应视侵占行为是否完成而定,如果没有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如财会人员故意将某笔收款不入账,但未来得及结账就被发现,则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

常见熟语900条解释大全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

点击熟语误用的类型:熟语的类型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句子反映深刻的道理。比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强扭的瓜不甜”等。惯用语的特点是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义。比如“背黑锅”的深层义是“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的深层义是指“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是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惯用语贬义的比较多。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比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就意义讲,歇后语的重点在于注释部分。 误用熟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张冠李戴每个熟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会出差错。例如 虽然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违规车辆和违规厂家的查处,但每次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收到的实效有限。 [说明]“好了伤疤忘了疼”,比喻过上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句中应改用“干打雷不下雨”。 (二)望文生义

对一些熟语,如果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很容易导致误用。例如 ①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说明]“杀回马枪”,比喻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突然袭击,用在此处与句意不符。 ②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人再聪明能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终将一事无成。 [说明]“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或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应改用“孤掌难呜”。 ③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说明]“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不能再改变。这里应改用“成熟”之类的词语。 (三)自相矛盾有些熟语的意义与句中其他成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例如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法发[2017]7号 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最刑的指导原则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现、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 量刑时,应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1、量刑步骤 (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2、调节基准刑的方法 (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被告人犯数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各个罪的立功、累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调节个罪的基准刑,确定个罪所应判处的刑罚,再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3、确定宣告刑的方法 (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下判处刑罚。 (3)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综合考虑全案情况,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可以在20%的幅度内对调节结果进行调整,确定宣告刑。当调节后的结果仍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依法确定宣告刑。 (5)综合全案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缓刑、免刑的,应当依法适用。 三、常见罪刑情节的适用 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及其调节比例,对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