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简介

陕北窑洞远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陕北,山大沟深,万壑纵横。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陕北建造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因为高原上的黄土粘、硬,不易塌陷。窑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凿土挖洞,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而且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窑洞一般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当然,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砖窑洞外表更美观一些。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和长期以来当地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窑洞艺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国人来参观、住宿。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需靠山依崖,能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即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房屋则称“窑上房”。窑洞的使用:窑院内窑洞的布局有“一”字型,“L”型,三合型,窑院一般都找向阳背风的断崖建造,使主窑尽量朝南、朝东

或朝东南。四合院及地坑院则不大受限制,它们总有两个朝向是好的,将朝向好的作为居住,其他窑院多做杂院使用。主窑以居住为主,偏窑用做杂窑,如厨窑、粮窑、井窑、杂物窑等,倒座窑养牲畜及做入口门道,有的地方将厕所也放在倒座窑的一角。主窑正中间的一孔是窑院中等级最高的窑。正中主窑兼有客厅的功能。窑居的优缺点: 1.优点由于窑洞土壁深厚,保温性能很好,夏季晒不透,冬季冻不透,隔音效果也很好,少干扰。这些特性都适合了黄土地区缺少燃料资源的特点。建筑的寿命长,使用费用低,地板比地上建筑的地板能承受更高的荷载。不必考虑风、冰雹、雨、雪或其他自然因素的侵袭。采暖或制冷比普通房屋要省一半到三分之二的费用。放火也好,火灾向临近房屋蔓延的机会少;抗地震性能强,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地上建筑所形成的“建筑森林”破坏了大自然的面貌,而地下建筑能保持自然的美景。 2.缺点由于黄土本身的特性,黄土窑内十分潮湿,窑内的木家具不能直接靠墙放置,时间一长,木板就要腐烂。窑内凉爽,适合存放粮食,但粮囤需要做十分复杂的防潮处理,并高高地架在木架上。遇到黄土地区的雨季,窑内潮湿通风极差,令人窒息。窑洞越深采光越差。最主要的缺点是窑洞占地很大,尤其是地坑窑,一个普通的窑院占地约1.3亩,而普通的砖瓦房院落仅用0.3亩就可以建成。

陕西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

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陕北地区的人们大都住窑洞,门上装饰着大团花,窗上装饰“烟格子”,这一带的剪纸淳厚、粗壮、线条有力,剪纹简单。个别地方如定边、靖边等的剪纸也有较细致的,线条多直线,流利奔放。宜川的剪纸线条粗而曲线多。关中地区的剪纸一般较细致而曲线多,如岐山、凤翔一带有的线条细似针尖,风格别致;朝邑一带以戏文为多,造型动态近乎皮影;三原一带以花卉为多,结构较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富平一带的形式多样,剪纹流利,明暗适调。陕南的剪纸同是曲线多,一般较大,图案装饰多采用植物纹样,有类似地毯的花纹。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有着哟就的历史,在全国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配饰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表现在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造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入围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剪纸是民俗活动的重要一项,而丰富的民俗事象,则为剪纸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创作的广阔天地。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以岁时节令为例。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贴窗花,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三月清明,祭品上要摆放剪纸,

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剪贴“五毒”,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九月九重阳节,剪刻重阳旗,寓示步步登高。陕北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陕西秧歌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踢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为偶数,男持彩扇,女舞彩绸。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传统秧歌剧目,都是生、旦、丑演出的两小戏或三小戏,多表现男女爱情、生活情趣、格调诙谐而滑稽。表演动作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等三十多种,舞蹈图案有方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角形等。演出时,生脚着“五彩衣”,旦角着“五彩裙”,丑脚着“五彩袍”,头上均插五色纸花。演出道具为彩扇、彩绸、彩巾、彩帕、彩花、彩灯等。所唱曲调一百余种,可以单用,也可以套用和联用。单用的有独唱、对唱和齐唱等形式,称为“场子曲”;联用的曲子,每段为四个乐句,第四句一帮腔,叫做“接音”或叫“回音”。伴奏乐器主要为唢呐和锣鼓,唢呐一般配备两支,一支为上手,吹高音,一支为下手,民间称作拉筒筒,吹低音。此外,还配有管子、笛子等吹奏乐器和四胡、三弦等弦乐。陕北传统秧歌分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大场秧歌系广场群体性歌舞;小场秧歌多表演小型戏曲剧目,称“闹回回”或“闹丝弦”,闹回回,采取生旦各半,为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常演的剧目有《打花盆》、《夫妻逗趣》、《捎金簪》、《观灯》等。闹丝弦与闹回回,演出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四胡等丝弦伴奏乐器,常演剧目有《织手帕》、《十把扇》、《搭戏台》等。新秧歌戏,多采用传统秧歌对歌对舞的形式,一般有男女两个角色,服饰、装扮较为简单,不用传统的“五彩衣”,就地取材,配几件生活便装即可演出。道具也

不用传统的彩色花扇、手帕等,而是根据剧情需要,仿照现实生活用品进行制作,如《兄妹开荒》的道具,就是两把仿制的镢头。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丰富与创造,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在形成为黄土地一种独特的艺术品种,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少得的灿烂珍品。要闹好秧歌,首先要组织好一支实力雄厚,能歌善舞的秧歌队,这必须选一名德高望重,办事认真,爱红火,善热闹的人来负责全盘工作,俗称“领头”。另外还需要一至两名闹秧歌的把式来负责排练工作,如本村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到外村去邀请,以便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和声誉。一般秧歌队在腊月组织,经过几十天刻苦紧张地热排练,到腊月二十八、九日,向全村进行一次正儿八经的汇报演出,这样既熟练了自己的节目,也使全村老少心底里敢知道自己村的秧歌学的歪好。过了大年,初一这一天,秧歌必须正式到广场上进行演出(如有不闹秧歌的村庄,也会把锣鼓家什寻出敲打起来)。所以男女老少们早早吃罢扁食(水饺),穿红戴绿,携儿拖女,高高兴兴地前来看秧歌。有时十里八里外邻村的老乡们也不约而来看红火。而秧歌队无论演员,还是乐队都要集中精力,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向观众献艺拜年。秧歌是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齐时期,在北方属于一起祭祀活动,又名叫“阳歌”。在南方水稻之乡,人们插秧时所唱之歌又名叫“秧歌”。陕西唢呐唢呐总和 "好日子"(吉日)连在一起,这正是本地乡俗。唢呐,这种有着铜喇叭、细长音筒、扁扁口哨的古老乐器,在金、元之际从波斯、阿拉伯传入华夏大地(另说汉代由西域传入)。经过七八百年的"汉化"改造,已经完全和中国人特别是陕北人的生活溶化在一起。唢响乐曲那豪放的格调、高亢的旋律,正和陕北高原的质朴、陕北人的粗扩一脉相承。因此,它似乎本来就是陕北土生土长的东西。北老乡把唢呐艺人叫 "

吹手"或 "吹鼓手"。通常由五个人组成一个吹手班子。两个吹唢呐的,分 "上手"和"下手",另外三人是打鼓、敲锣、拍镲的。乐器有长号、唢呐、小鼓、乳锣、小擦(钹);有的增加小海笛(小唢呐)、管子、小锣。吹奏者是主角,敲击者也是里手,自能配合默契。上手(头把手)主吹高音,掌握定调、节奏和曲牌技巧,下手(也叫二把手或副手)以单旋律中低音辅衬,加上锣鼓烘托,"呜哇咚擦—",按程式节奏互相配合,作八度齐奏。上手即"班头",其技艺高低直接决定吹手班的知名度。老百姓办红白事总是择聘有名气的吹手班。唢呐音乐浑厚有力,传响

较远。近听高昂哄亮,"振聋发聩",远听绵婉悠长,圆润酣畅,特富高原风韵,难怪它世世代代受陕北父老青睬。不论城乡,凡遇婚丧大礼、喜庆节日、祝寿、做满月、合龙口、贺新居、扭秧歌、办庙会,莫不聘请唢呐班吹奏助兴。春节闹秧歌,是一年中最热烈奔放的时刻。秧歌队由大锣、大鼓乐队打头,但绝对少不了唢呐。咚咚锵锵中,那欢快的《大开门》、《将军令》一吹,引得满街人头攒动,争相看秧歌。要狮子、舞龙灯、扳水船、跑驴儿,莫不用唢呐助威。辞旧迎新,欢度佳节,穿红着绿的秧歌队只有在唢呐声中才能尽兴发挥,把喜庆的激情推向顶峰。元宵之夜,在扑朔迷离的长街花灯下,在十字街熊熊燃烧的人塔塔边,在灯火辉煌的九曲滩前,都有唢呐班子表演。今天的琐呐艺人再也不受歧视,他们在这民间音乐的园地各展其才。不仅继承传统曲牌,而且及时地把新歌曲调甚至是流行歌曲改编为唢呐曲演奏。每逢佳节吉日,就必有大唢呐嘹亮的乐声助兴。过年时候自不必说,秧歌队在它那欢快的乐曲中,欢蹦乱跳,翩翩起舞,踢场子呀,斗狮子呀,扳水船呀,……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整个村庄街道,整个陕北高原,班班唢呐,队队秧歌,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亲取媳的时候,陕北人更是离不开大唢呐。无论乡村还是城镇,每逢良辰吉日,迎亲队伍一家接一家,络绎不绝。陕北大唢呐一曲欢快的《大摆队》,为迎亲活动大增喜庆气氛和热烈色彩。这时候,你会看到新娘子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一路上满脸洋溢着喜悦幸福的微笑。到了婆家,陕北大唢呐就更疯狂了,裹着红绸的喇叭头朝天高高扬起,在鞭炮声锣鼓声中,吹得令每一个人都心旌摇曳,按捺不住那激动喜悦的心情。“上头”是整个婚礼的高潮,在雄浑庄严的长号声引领下,一曲《喜洋洋》为新郎新娘送上了最美好的祝愿。陕北大锁呐在其他场合,诸如庙会,合龙,满月,开业之时节,也都少不了它来助兴。安塞腰鼓安塞腰鼓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华鼓王”、“东方神鼓”、“中华民族之鼓魂”、“天下第一鼓”之美誉,打遍神州各地,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

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集中表现了陕北人夺取胜利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憨厚、实在、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名扬海外,堪称“中国一绝”。安塞腰鼓从农村打到城市;从黄土高原打向大江南北;从农家小院打到天安门前;从自编自演走向电影电视屏幕;从农运会打到亚运会;从陕北的穷山沟走上世界领奖台。安塞腰鼓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不仅是黄土高原的代表,也中国的代表,世界的代表!安塞腰鼓源于战争和祭祀,后来演变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充分证明当时在西北边塞腰鼓的盛行。安塞县文化馆里陈列着一块陕北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砖上人物的打腰鼓动作潇洒刚劲,栩栩如生,证实包括安塞在内的陕北地区打腰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安塞农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六七岁娃娃,几乎所有的的人都会打腰鼓。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路鼓”和“场地鼓”。路鼓”是腰鼓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前由两名伞头领队,后随由挎鼓子和拉花组成的舞队乙-伞头身后紧随的一位挎鼓子,称“头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艺精湛的击鼓能手,全队的动作变换和节奏急缓,统由他来指挥。队伍的后部,是扮成蛮婆、蛮汉的丑角,也有的扮成孙悟空、猪八戒等唐僧取经中的人物,随意扭动,逗笑取乐,以增添节庆的欢乐气氛。“路鼓”由于在行进中表演,一般动作简单,幅度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

“马步缠腰”等动作。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到达表演地点,打开场子后的表演形式。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这一段叫“踩大场”,表演节奏缓慢,目的是打开场地,拉开队伍,稳住观众情绪。第二段载歌载舞,表演节奏渐快,动作幅度较大,队形变化繁多。常用的队形有“神楼”、“古庙”、“神前挂金牌”、“富贵不断头”、“和尚游门”等。到引出“太阳弧”图案后,伞头站到场中央领唱秧歌,唱词视场合和对象而定,“谒庙”时,有拜庙祭文,一般演出有向观众拜年问好的,也有喜庆丰收和祝愿吉祥等内容。伞头唱时,众舞者在场边慢步转圈,并重复接唱每段的最后一句,俗称“接后音”。唱完后,伞头退出场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场表演,走出各种复杂多变的队形。此刻不受时间的限制,舞者尽情表现各自的技艺绝招,情绪热烈,起伏跌宕,使表演达到高潮。安塞腰鼓刘成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它震撼你,烧灼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陕北民歌陕北文化具有多元性。陕北文化就是从大红大绿的中原文化过度到白云绿草冷色调的草原文化的过渡色。汉族的主色调中溶入了少数民族的色彩,有匈奴、鲜卑、羌、蒙的民族的色彩。陕北民歌就是这样,它的来源就是多元的,受山西的戏曲和民歌的影响,也加入了甘肃花儿和内蒙民歌的旋律,它是这些优秀民间艺术的杂交繁育的产儿。山西民歌的能巧、嗲乖和蒙古民歌的彪悍、粗犷结合的产物。山西民歌阴柔尖锐与蒙古人的长调深沉悠长相结合。陕北民歌既有田园韵味,又有马背情调,这就是陕北民歌的特征。其次,陕北文化具有开放性。陕北文化始终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陕北这口大锅不断加入不同民族文化的粟米,最后熬制成一个具有独特口味的美味粥汤。现在他还可以填进一些新的

元素,这样并不破坏它整体的完美,因为陕北文化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完善的体系,没有中原文化所特有的排他性,陕北民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一切题材皆入民歌,好事可以入歌,坏事可以入歌;喜事可以入歌,丧事可以入歌;尊崇礼教可以唱,乱伦胡为可以唱。演唱的随意性更是让人吃惊,信天游,以演唱者的自身嗓音为基础,可以任意发挥。根据演唱者和演唱者所处的环境加入虚词叠词和即兴创作词。陕北民歌就是一种开放的民歌,世界上没有那一种民歌象陕北民歌一样,不拘形式,不限内容。陕北民歌把人的演唱技巧和创造力发挥到了极致。俗话说:十人九个调,就是陕北民歌的突出特点。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她,便是陕北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她,便是陕北民歌。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陕北民歌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

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天游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艺术手法上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信天游的动人音调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蜚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信天游的名段如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那个容易拉话话难、上河里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哥哥、羊羔羔跌下前脑畔,哪个女人不想自己的汉、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你有这个心思慢慢价来,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等均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小调分为通行小调(抒情歌、叙事歌、诙谐歌);社火歌曲(秧歌、船曲、灯曲);风俗歌曲(迎亲歌、酒曲、祈雨调、神官调);丝弦小调(榆林小调、二人台、道情、碗碗腔);大型套曲(洛川套曲、审录)、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小调:是指流行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如果说信天游是“山野之歌”,那么小调则是“里巷之曲”了。所谓“山野之歌”是说属于山歌体的信天游是在农村流传和发展的一种民歌体裁。所谓“巷里之曲”是说小调的流传与发展更多的与城镇相联系,

多数小调是由城镇传往农村的。小调特点①内容丰富,精粗杂陈②题材多样,生活面广③歌词多为分节开形式陕西方言西方言大致分为3个地区:陕北话、陕南话和关中话。我们通常所指的狭义“陕西话”仅指关中话。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又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前者包括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甘肃东部、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目前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陕北话多属于西北官话与晋方言,部分地区受晋方言影响较大。陕南话多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亦有关中话、江淮官话、楚语、赣语、湘语的少量分布。关中方言;1. 制达-----这里2. 雾达-----那里3. 啊达-----哪里?一般回答用:瓦4. 啊四-----哪?哪个是?一般回答用:握四5. 野儿个-----昨天6. 前儿个-----前天7. 后个-----后天8. 明个-----明天9. 年四个-----去年10. 截活-----厉害11.截-----吃饭、打人 12. 四火-----试一试,13. 难场-----困难,不容易办的14. 谝喔-----聊天,说话15. 扎式-----摆架子,打肿脸充胖子16. 花搅-----开玩笑、恶作剧、取笑17. 禅活-----好,舒服18. 骚情-----热情过分,讨好献媚之嫌19. 木乱-----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20. 罢列-----一般,还行、过得去 21. 马卡-----差劲22. 幕囊-----行动迟缓、浪费时间的行为23. 细香、细法-----细致、仔细节省。24. 了咋列-----很好,很美,非常好25. 扑西来海-----邋遢、不整洁、不干净26. 跟前-----周围、附近27. 麻达-----麻烦、问题28. 麻米儿-----不讲理、不明事理。 29. 瓷马二楞-----不机灵,迟钝。30. 克里马擦-----快点,形容人动作快。英文:hurry up31. 毙咧-----完蛋了,指事态无可挽回。32. 噶达马西一和滩一-----乱七八糟一大堆33. 列远-----一边去,离远点34. 都成怂咧-----都成什么样了啊?35. ….成

嘛咧-----程度形容词,例如快成嘛咧,漂亮成嘛咧 36. 饿贼-----不太文明的用语,表示很惊讶的感叹。37. 日踏了-----死了坏了糟了38. 饿-----人称代词我39. nia-----人家40. 再-----咱们41. 伙计-----一般指朋友、哥们、女孩子的男朋友42. 怪----厉害 43. 寺-----是44. 社-----说45. 博-----

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别说了"46. 灾拐-----哈耸 .坏蛋,47. 锤子-----特指男人的东西在女性面前禁说48. 辟-----滚, 常和远连用如匹远49. 糟怪-----撒谎50. CHUA-----不文明用语,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干什么"形容某人无能办事不力 51.搁就哈-----蹲下52.瓤-----讽刺的意思你瓤人尼么陕北方言: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顶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格”,什么时候叫“多乎”,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限”,台阶叫“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事叫“寻门户”或“赶事情”,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谴葬”,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发”,强迫人做事叫“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葱”,不端叫“咻”,不直叫“圪柳”,疲劳陕北小吃 1.洋芋擦擦:陕北传统饭食之一,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库勒”。洋芋就是土豆,此菜加工时将土豆用擦子擦成寸长的薄片,同面粉搅匀,上笼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若用快火炒出,拌入花椒、葱丝、姜粉、盐末等,其味更佳。

2.陕北小米稀饭外加豆钱钱:豆钱钱这本是陕北缺粮人家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而现在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其做法为,将黑豆经水浸泡膨胀,放在石碾上碾压成片,形如铜钱,故人称“钱钱饭”。煮时按豆钱二成米八成对掺起来,逐次下锅,等豆钱半熟时,再放入小米。当豆钱漂浮于粥面上时就可以食用了。钱钱饭粘糊爽口,香浓味美,尤其是寒冬里,喝一碗钱钱饭驱寒保暖,惬意极了。

3.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延安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味道特别甜,

4.油糕:由软米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糕者,高也,取谐音是祝愿人们步步升高,有喜庆吉祥之意。

5.碗

砣:碗砣为延安风味小吃。做法是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此为秋冬美食,可独食,亦可下酒。 6.密汁南瓜:用陕北优质八棱南瓜,削皮去籽,平剖两半,再顺天然瓜沟切为若干小瓣,拼复完整,入锅蒸熟后,浇以糖汁。口感绵软,香甜怡人。南瓜富含维生素A、C、钴、锌等营养元素,对糖尿病及肥胖症有独特疗效。 7.煎饼:煎饼因文火摊煎而得名,为子长县风味小吃在陕、甘、宁、晋一带颇负盛名。煎饼以其饼薄、个小、味道独特备受本籍人士青睐,以至有“不吃煎饼不算到过瓦窑堡”的美谈。煎饼采用荞麦粉加工拌成糊状,以手搓揉至面筋,兑水稀释,经沙网过滤后在铁鏊上摊煎而成。饼成椭圆状,碗口大小,薄如纸、白似银,有韧性,食用时,卷以猪头肉、红烧肉、酥肉、鸡肉或各类炒菜、热豆腐、豆腐干,配以醋蒜汤、麻椒油。熟芝麻、酥韧相辅,清香扑鼻,酸辣适度,具有生津解署功能。瓦窑堡煎饼除本地生产、销售外,西安、银川、兰州、太原等地亦有子长人设点经营,颇得食客赞誉。 8.扁食:也就是饺子,饺子皮不用小擀杖擀,而是用手捏成圆形,皮当然就厚一些,比较有嚼头。放在以前,扁食可是过年才会被热气腾腾端上炕桌的食品,当属欢乐食品。 9.羊肉饸络:最好吃的是用普通的白面粉做的,当然家里有喜庆的的事情,譬如孩子满月等也会用其他谷粉做出五彩的。架在炕头灶台上的饸络床子特别有气势,一团香瓜大小的面团放进饸络床子的器皿中,须得家中壮年坐在一头用力压下去,只消几分钟,一根根晶亮雪白的饸络就可以捞在白洋瓷碗里了,浇上用羊肉粉条炖的臊子,饭量好的男子吃五碗也不会喊过瘾。 10.荞面碗团儿:有点豌豆凉粉的风格,是用荞面做的,色泽雪白。煮熟的荞面一份份盛在碗里冷却,吃的时候取出呈碗状,故名碗团。切成薄片,浇上各种调料,再放几片卤熟的猪肝儿和切细的辣椒丝,只是配色就勾起无限食欲,当属健康杂粮食品。 11.粉皮儿:土豆粉做原料,工艺与凉皮儿一样,只是更透亮,口感更清凉。因陕北各家都存有土豆粉,故家家都可以做出这种消暑的夏令美食。 12.抿节儿:面食类,用专门的家什抿节儿床(类似搓萝卜丝的工具,尺码再大几号),架在大口铁锅上,把活好的杂面搓成一寸长的节儿,入锅,片刻既可捞出,浇上臊子即成,口感滑溜,推荐给老

人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13.洋芋擦擦:目前在陕北以外的地区可以经常见到的小吃。擦成细薄片状的洋芋,拌点面粉,上笼蒸熟,浇香油蒜泥汁即食。时下最常见的是待洋芋擦擦冷却后,热油锅爆葱花翻炒,加上自己爱吃的佐料,喜荤者加些许肉,味道更好。 14.合楞楞:不是地道的陕北人真不知道怎么发这三个音。土豆的另一种做法,把土豆在皿节儿床上磨成糊状,之后团成鸡蛋大小的团状,上笼蒸十数分钟取出,蘸调好的蒜水,口感筋道,别有风味。不过绝不要贪嘴,因为吃得太多会不消化。 15.糕:过年时几乎家家必备,陕北特有的一种黄小米,黏性好,磨成粉状,用热水和好上笼蒸,蒸熟即可食,但是大多数人家会进一步加工,将它切成薄片放入热油锅里炸至焦黄,外焦里软,口味更胜一筹。

16.糕角儿:喜甜可将枣泥包入蒸好的糕里,好咸可将菜等包入,捏成饺子模样,个头略大些,放入油锅炸熟即食。 17.黄米馍馍:黄米磨粉蒸成馒头状,特有的米质散发出天然的香甜,万不可误以为放了白糖。包入枣泥豆沙馅儿,在特冷的冬季,从储物的窑洞里取出一个啃一口,那冰凉香甜的滋味,嗯…好吃的,年的味道。 18.陕北烩菜:一道可以各取所需的菜。土豆、白菜、粉条、猪肉、豆腐等为原料,烩成一锅热腾腾的大烩菜,您尽可以在其中挑合自己口味的菜品,没有人会发现您是一个挑食的人。如果把白菜换成陕北酸菜,那将是另一种风味的烩菜,嗜酸的人士绝不会轻易错过。 19.油旋:一种面食,属于烧饼的一种。之所以叫油旋,因为饼是旋状的,烤熟后,饼子外面的皮香脆,口感特别好。 20.羊杂碎是维吾尔族以及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他们对吃羊杂碎十分讲究。他们不仅自己喜欢吃,而且作为招待客人的一种名馔佳肴。由于做工精细,烹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