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十大灾难

2008年十大灾难
2008年十大灾难

2008年十大灾难

10、雪灾

1月10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7个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因灾死亡38人,紧急转移安置161.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1亿亩;倒塌房屋14.9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个地区受灾最为严重。

9、手足口病

今年3月份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从2008年5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76321例,死亡40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河北、山东和湖南。

8、西藏打砸抢事件

2008年3月14日,在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发生不法分子通过打砸抢的方式破坏多出店铺、烧毁多出房屋、打伤许多无辜百姓,冲击党政机关,造成恶劣影响。继而,在甘肃、四川省某些地区同时发生类似的事件。此次事件共有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1人、重伤23人),财产损失总计逾2.44亿元人民币。

7、列车相撞

2008年4月28日4时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胶济铁路列车相撞事故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初步认定事故系列车超速所致,济南铁路局局长、党委书记被免职。

6、汶川大地震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

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截至10月8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截止2008年10月7日12时,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共发生32728次余震,其中4.0~4.9级228次,5.0~5.9级32次,6.0~6.9级8次,最大震级为6.4级,而且余震可能会再持续1年.

5、洪水

6月台日至今日,江南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遭遇持续强降雨,造成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同省(区)遭受严重的暴雨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截至6月12日16时,此次暴雨洪涝灾害造成135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6人,失踪1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8.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79.6千公顷,绝收136千公顷;倒塌房屋6.9万间,损坏房屋14.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7.3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

4、溃坝事故

9月8日,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是一起违法违规生产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为今年以来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安全生产事故,04日,孟学农辞去山西省长职务,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截止到24日17时,襄汾“9·8”溃坝事故遇难者人数上升到267人。排查出的死亡或失踪人员仍为268人,其中男135人,女133人。

3、毒奶粉

9月11日,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缘由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所致.从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蔓延到了22家乳制品企业,由此暴露了奶粉行业的“潜规则”问题,引起了一场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因为此事件,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局长引咎辞职。正当“毒奶粉”事件逐渐远离大家视线的时候,10月,“毒鸡蛋事件”又被批露出来。同样含有“三聚氰胺”。

2、金融危机

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

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金融危机逾演逾烈,直接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减退,许多公司工厂倒闭,从而造成高失业率。各国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但如果要使经济恢复,可能至少还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1、安全事故及其他

若说上面九类属于自然灾害的话,那么这些人为因素的事故就不计其数了。

截止到12月5日晚,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11·27”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已造成171名矿工遇难,其中包括169名井下遇难矿工和2名地面工作人员。

河北蔚县"7.14"矿难被瞒报35人死亡...

南丹"7.17"矿难81人死亡...

广东兴宁"8.9"矿难遇难123人...

陕西澄城"10.29"矿难遇难人数达23人...

陕西铜川"11.28"矿难166名失踪矿工全部遇难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

(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

(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

(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

(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

(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

(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

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一、2006年全国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概况

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事故灾难(溺水、交通、踩踏、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意外事故)占59%;社会安全事故(斗殴、校园伤害、自杀、住宅火灾)占31%;自然灾害(洪水、龙卷风、地震、冰雹、暴雨、塌方)占10%。其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房屋倒塌占0.89%,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暑期和节假日到非游泳区域游泳导致事故发生。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违规驾驶。

另据统计,2006年发生的学生食物中毒事故比2005年有所增多,全年发生的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占全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故总数的31%。各类学生食物中毒事故中,28%是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4%是有毒动植物中毒(其中81%是由于豆角未炒熟所导致),9%是化学性食物中毒,39%是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领导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学校食品与卫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

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操作还很不规范,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专兼职卫生人员,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宿舍等生活与卫生基础设施与条件简陋,存在很多卫生安全隐患。

二、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特征

从事故发生的区域、学段、时间、地点、日期、责任等方面分析,2006年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农村是校园安全事故多发地区。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27.68%发生在城市,72.32%发生在农村。农村中小学的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都明显高于城市,分别是城市的2.9倍、3.9倍和4.2倍。

农村中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另外,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43.75%发生在小学,34.82%发生在初中,9.82%发生在高中。2006年小学、初中、高中事故发生数比为4.5∶3.6∶1,死亡人数比为6.6∶4.8∶1,受伤人数比为7.4∶4.7∶1。

相对于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都比较欠缺,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我防护能力也比较差,这是导致低年级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3.校园伤害事故增多。

2006年,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学校内部,主要是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其中校园伤害占56%,主要包括绑架、爆炸、持刀伤害、放火、性侵犯等安全事故。2006年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表明,校园伤害事故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不健全,导致少数“害群之马”混入教职工队伍,以及个别校外非法人员进入校园,从而酿成了校园伤害惨案发生。

4.节假日是事故多发期。

暑假和周末等节假日及其前后是溺水、自杀等事故的集中多发期,全年有36%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在暑假和节假日。另外,全年有89%的事故是发生在白天,主要有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校园伤害事故、踩踏事故和学生斗殴等;有11%的事故发生在晚上,主要是山

洪、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少数是犯罪分子在学生上下学路上或侵入学生宿舍强奸并杀害女学生。

5.事故多发地点主要集中在上下学路上、江河水库和学校及周边。

2006年各类中小学生事故中,有32%发生在学生上下学路上,其中以交通事故为主,也包括个别强奸、学生斗殴等事故;有39%发生在学校里,其中以校园伤害和学生斗殴为主,另外还有少数踩踏、房屋倒塌、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24%发生在江河水库和公路,其中以溺水事故为主,包括个别发生在非学生上下学路段公路上的交通事故;5%发生在学生家中,包括个别学生自杀、一氧化碳中毒、火灾等事故。

6.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多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安全事故中,10%是因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导致事故发生,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10.84%;90%属其他各类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占全年学生死亡总数的89.16%,其中,45%的事故因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而发生,18%的事故因学校管理问题而发生,27%的事故由于社会交通、治安等原因发生。

三、今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对策

通过对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的分析,今后,要抓住关键环节,把握规律,切实加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安全工作,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食堂、饮用水、宿舍和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尤其要重点检查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点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使他们尽早养成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在寒暑假前或开学后,在中小学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

三是要努力做好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保障工作。教育部门要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大对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的排查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对各类车辆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积极建立和完善校车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建立健全学生上下学接送和交接制度,确保不让学生乘坐拼装车、报废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

四是要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对象的选择,要重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事故多发地区和学校管理薄弱地区;培训要注重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抓住一些关键环节,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直接告诉校长和教师该做什么、怎么做,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是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尤其要落实校园的保卫和夜间巡逻、值班制度。要把好学校“入口”,严防少数“害群之马”混入校长和教职工队伍,要及时发现学校内的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注意化解个别师生间和学生间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伤害事故。

六是要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依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水平。

2008年的

1月10日,雪灾殃及中国19个省份

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尘暴

3月20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黄河杭锦旗奎素段发生决堤

3月21日,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5月30日, 青岛市暴发浒苔水污染事件

6月11日,南方洪灾(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12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

7月18日, 今年最严重的台风“海鸥”重创台中市

7月23日,新疆遭遇自197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

7月28日, 台风“凤凰”袭击台北

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级地震

10月6日,西藏当雄县6.6级地震

11月2日,云南省楚雄县受到泥石流和洪水侵袭

3月份,新疆、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省(自治区)先后发生6次地震,四级以上地震4次,震级偏强. 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地先后遭受风雹灾害,甘肃省酒泉市遭遇沙尘暴袭击.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局部地区先后发生9起崩塌、滑坡灾害.

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7月份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

(2)7月17日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3)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

(4)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

(5)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

(6)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

(7)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8)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

(9)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10)6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2010.03.04 台湾高雄6.7级地震

■2010.02.25 云南楚雄5.1级地震

■2010.01.31 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010.01.24 山西运城4.8级地震

■2009.12.19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09.12.14 新疆哈密5.1级地震

■2009.11.28 四川什邡、彭州交界5.0级地震

■2009.11.08 西藏昂仁5.6级地震

■2009.11.05 台湾南投5.9级地震

■2009.11.05 青海海西5.1级地震

■2009.11.02 云南宾川5.0级地震

■2009.09.19 陕西宁强5.1级地震

■2009.08.31 青海海西5.9级地震

■2009.08.28 青海海西6.4级地震

■2009.07.24 西藏尼玛5.6级地震

■2009.07.16 台湾花莲海域5.2级地震

■2009.07.14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2009.07.10 云南姚安、祥云交界5.2级地震

■2009.07.09 云南姚安6.0级地震

■2009.06.30 四川什邡、绵竹交界5.0级地震

■2009.06.30 四川绵竹5.6级地震

2001年11月14日,下午17时26分,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昆仑山中(北纬36.2度,东经90.9度)发生8.1级地震(昆仑山地震)2001年7月29日——中度台风桃芝侵袭台湾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恐怖份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入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及五角大厦,9·11事件瞬间造成近3000人死亡。2001年9月16日至9月19日——中度台风纳莉侵袭台湾,造成北台湾严重水患。2001年10月7日——美国与英国挥兵攻打阿富汗,阿富汗战争爆发。2002年10月28日:埃特纳火山喷发。2003年2月26日- 一名美国商人在越南河内出现SARS症状,一名世界卫生组织医生向世卫报告在该地区发生了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2003年3月12日- WHO发布SARS全球警报。2003年3月20日- 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在未经联合国授权下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伊拉克战争爆发。

2003年3月22日- 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大规模轰炸。2003年4月-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非典型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尤其在东亚、东南亚和加拿大的多伦多最为严重。2003年5月22日- 阿尔及利亚大地震2003年12月22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强烈地震2003年12月24日- 美国华盛顿州爆发狂牛症,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和日本等国宣布禁止进口美国牛肉。2004年2月24日—摩洛哥发生地震2004年8月13日- 查理飓风影响美国佛罗里达州2004年10月23日- 日本新潟县发生地震2004年12月26日-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啸,对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巨大破坏,有超过20万人在此次海啸事件中丧生2005年7月29日:印度孟买及其周边地区豪雨成灾2005年9月1日:台风泰利登陆台湾及福建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至少2.5万人在地震中遇难。2005年3月21日:巴基斯坦首次出现H5N1禽流感病毒。2007年1月13日——俄罗斯千岛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3

级地震,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对俄罗斯、日本和南鸟岛发出海啸警告。2007年1月17日——《原子科学家公报》宣布把末日之钟拨前2分钟,距离子夜仅5分钟。2007年2月5日——印尼首都雅加达因连日豪雨发生严重水患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2008年1月10日开始——中国华中、华南的湖南、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级行政区开始遭遇持续大规模雪灾,造成重大损失。2008年2月6日——美国南部遭龙卷风袭击2008年2月12日——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玻利维亚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2008年4月28日——安徽省阜阳市已有3321名儿童感染EV7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全国除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均有震感,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2008年9月13日——国内发生大型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安全事故造成患儿6244例2009年4月17日20时37分台湾发生里氏5.5级地震2009年04月07日在四川北川发生4.6级地震2009年4月18日11时56分中国吉林省珲春市与俄罗斯交界发生5.3级深源地震2009年5月10日22时47分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太平庄镇发生4.5级地震2009年5月16日新西兰北部的克马德克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6.7级地震2009年05月17日美国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附近地区于当地时间16日遭受20多次地震袭击震级不等最强一次为5.9级2009年05月18日当地时间17日20时39

分36秒洛杉矶发生里氏五点零级地震2009年5月21日20时33分(北京时间)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和皮山县交界发生5.2级地震2009年5月25日08时54分37秒朝鲜境内发生4.5级地震2009年5月28日凌晨洪都拉斯北部发生的里氏7.1级地震2009年5月28日16时24分加勒比海发生7.0级地震2009年06月05日日本北海道东南海域5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2009年6月18日凌晨1时17分台湾地区发生里氏规模5.1级有感地震2009年4月6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城市拉奎拉市发生里氏5.8级强烈地震2009年6月30日02时03分绵竹市发生5.6级地震2009年7月9日19时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2009年7月15日新西兰南部爆发的7.8级地震2009年7月1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今天发生6.1级地震12月14日新疆哈密发生5.1级地震2009年12月21日5时31分,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松原市长岭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8公里。12月20日台湾花莲海域发生6.8级地震致1死12伤(2010-01-01 11:04)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发生5.0级地震(2010-01-04 07:26)索罗门群岛发生7.2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遭遇200年来7.3级最强地震。(2010-01-24 10:59)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2010-01-31 07:24)四川省遂宁市市辖区、重庆市潼南县交界发生5.0级地震(2010-02-18

09:55)中、俄交界发生6.5级地震(2010-02-22 14:00)台湾花莲海域发生5.1级地震(2010-02-25 13:17)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元谋县交界发生5.1级地震(2010-02-26 13:16)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发生5.0级地震(2010-02-26 09:31)台湾花莲海域发生5.1级地震(2010-02-27 16:44)智力发生8.8级地震(2010-02-27 05:06)琉球群岛发生7.2级地震2月28日,巴基斯坦6.2级地震3月4日,台湾6.7级地震,各地震动非常明显3月6日,唐山4.5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2010年4月23日,智利发生6.1级地震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广兴镇小学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他们之中既有地震、雷电、台风、高温、洪水、暴风雨等不可抗力灾害发生时,学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学校对这些常见常见自然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有所考虑,并对师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故引起的损害都不会特别突出,或者说自然灾害事故后能够将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对各种常见灾害发生的原因、后果、防灾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讲解和示范,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防火救灾演习。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生安全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我们选编了部分案例,希望能给校长和老师们一点启示: (一)安全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电,雷电天空已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2)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和大树等物体,千万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否则是很危险的。 (3)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

(4)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等扛在肩上。 (6)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7)雷雨天气应该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8)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9)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2、地震灾害与防范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平均每天13700多次,被人们称为群灾之首。 (1)学校防震措施 教师应经常在课堂宣传防震常识,并教会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a、教师的照明灯具应加以固定。 b、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c、地震时切记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的上下楼梯。 d、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2013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来源:中国减灾时间:2014-03-07 [ 大中小 ] 浏览次数:1082 2013年,对于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安乐、幸福的一年。但对于那些经历灾害、抑或为在灾害中的亲人担忧的人们来说,这是难忘、苦涩的一年。2014年1月7日,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发布《2013年自然灾害总结报告》称,2013年全球共发生了880多起自然灾害,共造成2万多人死亡,全球全年总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黑色的记忆,在灾难中奋勇前行。 一、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害 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海燕”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失踪人数1800人,受伤人数超过2.7万人,受灾害影响总人数1410万人,超过360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二、印度洪涝灾害 2013年6月12日—27日,印度北部连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数百个村庄受灾。北阿肯德邦首席部长维贾伊。巴胡古纳表示,印度军方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有大量的受灾民众滞留在丛林和偏远的上游地区,共造成约500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美元。 三、印度热浪灾害 2013年4月—5月,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左右,其中,伯朗吉尔等3个地区的最高温度达43摄氏度,桑巴尔布尔地区的温度接近45摄氏度。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四、中国四川盆地及西北华北地区洪涝灾害 2013年7月上中旬,中国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及黄淮北部出现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普遍有l00毫米—250毫米,是7月暴雨天气过程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造成319人死亡失踪,159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27.6亿元。 五、巴基斯坦洪水灾害 巴基斯坦官方称,2013年8月上旬,强烈的季风降雨诱发了从巴基斯坦北部到南部城市卡拉奇的骤发洪水。截至2013年8月21日,洪水导致234人死亡,共汁1497725人受灾,经济损失19亿美元。 六、中国东北地区洪涝风雹灾害 2013年8月,中国东北地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自治区)发生洪涝风雹灾害,造成219人死亡失踪,687.9万人受灾,73.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倒塌房屋7.7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3.4万间,一般损坏房屋2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47.1亿元。 七、中国四川芦山地震灾害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表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汇总 与灾害相关的各类数据是进行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工作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和部门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启动数据库建设项目,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灾害数据库建设工作。据统计,网上可检索到的灾害数据库就有40个,国外组织机构建设和维护的灾害数据库有26个,中国有14个(刘耀龙等,2008)。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重视灾害数据库建设及灾害数据信息共享,已建成的灾害数据库一般都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表1列出了15个国外主要的灾害数据库,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欧盟(EU)、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组织建设的各类灾害数据库(含全球性的或本国内的)。美国对灾害数据库的建设贡献甚大,不仅建成了全球性的综合灾害数据库,还建成了包括海啸、地震等在内的各类专题灾害数据库。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灾害数据库在建设时就考虑到了数据共享的需要,在数量、可访问性到记录灾害种类(复合灾害群)、检索条件及查询结果等的设计上均有利于灾害信息在本国及国际范围的流通与共享,灾害数据库建设较为规范,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

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我国已建成一批灾害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中灾害数据的标准不统一,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广泛性有待商榷,数据管理范式,包括灾害特征类、字段名称、对应数据类型等规范的确定、典型的关系数据库结构应用与国际同类数据库不一致,互访与接轨中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并且,已建成并在网上发布的这些灾害数据库一般是依托某个项目进行,数据的后续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甚至某些数据库中的数据截止某个时间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表2列出了国内8个主要灾害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在线发布的数据已不再更新。

灾害事故案例汇编

灾害事故案例汇编 1 美国遭龙卷风袭击43人死亡,伤亡惨重数十年罕见 2011年4月16日,一场强风暴袭击了美国中东部地区,造成至少4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这次强风暴造成的人员伤亡之惨重为数十年来罕见。受灾最严重的是北卡罗来纳州。多个龙卷风一共造成至少21人死亡,130人受伤。60余座房屋16日完全被毁,超过400栋建筑物受损。 北卡罗来纳州东部主要电力供应商进步能源公司说,数以百计的电线杆折断、30处输电设施受损。风暴最严重时,超过22万客户的电力供应中断。截至17日上午,7.8万处房屋和设施没有电力供应。 州长贝弗利·珀杜已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珀杜说,在16日下午和晚上,州政府一共收到62个龙卷风报告,是1984年5月以来最多的一次。在27年前那次龙卷风袭击中,全美有57人死亡,其中北卡就有42人。眼下,救援人员正在各处清理废墟、搜寻幸存者。 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让北卡罗来纳州瞬间成了灾区。风暴和龙卷风过后,消防员、志愿者和其他救援人员着手搜救。北卡罗来纳州伯蒂县官员齐·兰姆说,其中一名志愿者是伊拉克战争老兵,“他两次前往伊拉克服役。按照他的说法,灾后场面比他在伊拉克看到的情景更糟糕”。18日一早,该州首府罗利市的警察已经封锁了当地一个有300多户移动房屋的居住区。警方称,因龙卷风袭击,这里至少有3人遇难,目前正在清理瓦砾和进行恢复工作,之前住在该区的居民被警方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罗利市中心地区被风灾弄得一片狼藉。环卫工人们在风灾之后,紧急打扫了道路,目前道路中央已经基本见不到障碍物,车辆通行也趋于正常,但是掉落的电线和倒塌的树木在路边随处可见,等待着进一步的清理。 北卡罗来纳州州长贝弗利·珀杜18日一早发表电视讲话,称这次的龙卷风袭击是她从没见过的灾难,因此将竭尽全力救灾。“房屋像纸片一样被吹走,人们也被卷上天。财务损失重大、学校也没了,基础建设也被吹坏。我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她表示,目前已经动员全州的救援人员行动起来,向受风灾最严重的东部地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目前重大环境问题[来源:本站| 作者:原创| 日期:2010年9月9日| 浏览302 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1.1 世界七大洲主要灾害: 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地震: 日本--附近地区平均每年释放的能量全球1/10。 中国--20世纪七级以上强震,中国占35%。火山: 日本--有火山270多座,占世界活火山的10%。沙漠化: 中国--沙漠化面积已达110万平方公里。印度--塔尔沙漠65万平方公里。 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水土流失: 中国,印度--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侵蚀。植被减少: 菲律宾,马来西亚。人口、粮食: 越南、柬埔寨、阿富汗。森林火灾: 苏联亚洲部分、中国 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Indian Subcontinent:among the world ’s most disaster prone areas 54% of land vulnerable to Earthquakes 8% of land vulnerable to Cyclones 5% of land vulnerable to Floods 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1 million houses damaged annually + human, social, other losses Biggest quakes in: Andamans, Kuchchh, Himachal, Kashmir, N.Bihar and the North East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 案例分析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05年5月26日,××单位负责电站进水塔混凝土施工的××协作队的6名施工工人,正在330m高程的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员张某某突然听到施工作业面上方边坡平台(高程370m)的一名放料人员在大喊“石头塌方了,快跑”,张某某听到后意识到危险,便立即向正在砼仓内施工的6名工人大声呼喊,并用手向他们比划有塌方迹象,示意工人赶紧撤离,就在工人撤离的时候,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高程的边坡局部发生瞬间滑坡,约200立方米的土石滚落到进水塔1#机基础砼仓内。土石滚落1-2分钟后,分局的现场安全员梁某某和郝某某、协作队的现场安全员张某某在确定再无塌方迹象的情况下,迅速到砼仓内查看伤亡情况并组织施救,发现6 名施工工人中有2人已经被当场砸死,2人受伤,2人安全撤离。于是他们迅速电话上报分局领导及建设公司、质安部等相关领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了事故现场,组织人员立即将2名伤员送往当地镇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分局又通知派出所、监理、设计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警戒、保护现场。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滑坡地段地质结构状况差。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的高程的边坡地段基岩是灰岩,偶含灰白、灰黑色燧石结核。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灰质页岩,夹有少量炭质页岩及劣质岩线,中部为深灰色泥质灰岩,钙质灰岩层。 (2)存在着诱发山体塌方外在的非人为干扰因素。进入5月以来,大多为少晴多雨天气,最高降雨量为17.8mm。该地段由于受连续不断降雨的影响,大量积水灌入高边坡土层和岩层之中,导致岩层中泥土发生膨胀使外层岩石移位,使移位后的外层岩石稳定性不够而发生滑坡。同时,滑坡地段与施工现场上下垂直距离高达60多米,信息传送不便,从而导致了瞬间无法避免的事故发生。 2、间接原因 (1)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四方在地质灾害防治上虽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在地质灾害防治上能力不足,认识上、技术上存在着局限性。据调查:2005年1月21日,工程设计代表处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考虑到进水口右侧高程375m以上边坡卸荷和风化带较为严重,为确保边坡长期稳定,设计代表处向工程建设公司送发了《关于地下电站进行右

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

目前重大环境问题 [来源:本站 | 作者:原创 | 日期:2010年9月9日 | 浏览302 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 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 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 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 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 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 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 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 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 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 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 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 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 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 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 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 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 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 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 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 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 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 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 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 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 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 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 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 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 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 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 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 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 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 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

全球12大生态灾难

全球12大生态灾难:印度毒气泄漏致50 万人中毒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甚至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灾难。比如,滥砍滥伐、非可持续性耕作、山顶剥离采矿以及意外石油或毒气泄漏事故等,都在地球上形成了无法抹平的伤疤或污点,威胁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甚至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以下就是全球12起著名的生态灾难: 1. 厄瓜多尔原始雨林遭跨国石油公司严重破坏 厄瓜多尔原始雨林遭跨国石油公司严重破坏 从1993年起,跨国石油巨头德士古公司已经撤离厄瓜多尔。但是,该公司在厄瓜多尔原始雨林中的石油开采行为已经给这个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它为厄瓜多尔留下的是一片油腻的印迹,在当初的钻井附近,到处都是石油污染。经过了三十年的开采,厄

瓜多尔的许多巨型露天矿坑中都积满了废弃的石油。德士古公司于2001年被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所收购。因此,德士古公司和现在的雪佛龙石油公司也陷入了难以脱身的法律泥潭,法庭指控这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指责环境污染和废弃的石油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德士古公司的恶行也开创了著名跨国公司每日不断向原始雨林输送有毒废物的先例。 2. 美国田纳西州煤灰泄漏事件 美国田纳西州煤灰泄漏事件 这是在美国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最恶劣的环境灾难,严重程度甚至远远超过“瓦尔迪兹”号油轮石油泄漏事件。2008年12月,发生于田纳西州金斯顿的煤灰泄漏事件将540万立方码(约合413万立方米)的有毒煤灰倾泄到艾莫里河中,掩埋了附近大片的农田和房屋。这些有毒煤灰中含有砷和各种可能致癌的重金属等。这次事件是由堆放煤灰的大坝倒塌所引起的。这个大坝高约50英尺(约合15.2米),归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拥有。由于无法承受数十年来所堆积的煤灰的重量,再加上疏于管理,该大坝轰然倒塌。

全球十大排行灾难片

全球十大灾难片有哪些?排行榜推荐如下: 全球十大灾难片NO1.《2012》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根据玛雅文明的记载,人类的历史将定格于2012年。预言中说,到目前为止,地球已经过了四个“太阳纪”。每一纪结束,地球都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毁灭惨剧。2012年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12月21日末日将会到来。电影《2012》中,末日来临的当天,太阳系中的第十大行星Nibiru与地球相撞,由此引发滔天的洪水,地球陷入一片黑暗。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主演:约翰·库萨克阿曼达·皮特桑迪·牛顿摩根·莉莉丹尼·格洛弗奥利弗·普莱特 上映:2009年11月13日 编辑点评:如果你不是职业影评人,也不想思索伟大意义,更不想追求艺术水准,那么在周末应该去电影院里王道一把,而不是在电脑屏幕上窥视。最好是在IMAX的巨幕上欣赏,

爽死眼睛拉倒。作为谈资,这部片子也很容易使你具备人文关怀的精神,你可以放下筷子,微微叹一口气,然后提问:“如果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那么,这事大家怎么想?”也许,一笔拖欠已久的欠款,就会应声出现在餐桌上。 全球十大灾难片NO2.《后天》 全球十大灾难片排行榜 本片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丹尼斯·奎德扮演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他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候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哈尔教授告诉美国总统向全球宣布北纬30度以南的居民从赤道附近撤离,以北的居民要做好保暖。与此同时,哈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导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1976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时间地点统计如下

1918年南澳地震: 1918年2月13日14时07分13秒,广东南澳(北纬23度30分,东经117度13分)发生级大地震。地震使南澳县城遭到严重破坏,该县四万人伤亡十之八九,死亡万余人.这是20世纪中国惟一的一次地震海啸.福建泉州至广东汕头一带,海啸波高达7米,持续14小时,福建《同安县志》记载有:“地大震,海潮退而复涨,鱼船多遭沉没”.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北纬度,东经度)发生级地震。此次地震,中外闻名,中外近百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次能量巨大的地震。据当时的《中国民报》记载:“清江驿以东,山崩土裂,村庄压没,数十里内,人烟断绝,鸡犬绝迹。”地震造成的死亡总人数为234117人。死亡在万人以上的有6个县。其中以震中海原县最严重,达7万人,占县总人数的—半以上。地震造成的山崩滑坡掩埋了村庄。海原县房屋和窑洞倒塌近6万间。会宁县房屋倒塌达8万间。海原地震的滑坡数量多,规模大。海原、固原和西吉县滑坡数量大到无法统计的地步。 1925年云南大理地震火灾: 1925年3月16日,在云南苍山洱海(震中北纬度,东经度)之间发生了一次7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5800余人死亡,近万人受伤,洱海沿岸数万间房屋倒塌.地震后大理、凤仪、宾川、邓川起火。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同时倾圮。火起多处,风助火威,延至17日午方熄,被毁店铺数百家。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绣衣街、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宾川县城灾情稍轻,仅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共烧毁瓦草房86所。这次地震是大理有历史记载以来造成伤亡最大的一次。 1927年甘肃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北纬度,东经度)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甘肃、青海、陕西等地,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武威、塔儿庄、张义堡、黑松驿、黄羊川等地破坏极为严重。古浪县城受到严重破坏,据古浪县志记载:”全城房屋,颓

旅游中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案例分析

旅游中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案例分析题 1、1996年2月,云南丽江发生大地震。晚7时许,突然,大地震颤,当时,一个上海旅游团正在集合,准备前去用晚餐。带团的是位有丰富经验的导游人员,发现发生地震,就镇定地高喊:“大家不要乱跑,快到街中心来,这里没有建筑物,安全。”他一面把老人、孩子往人堆中推,一面让大家保护好头部。几秒钟后,古镇到处断墙残壁,周围一片漆黑。两位导游人员密切配合,一前一后带着旅游团在初震后几分钟内冲出险区,进入安全地带。 (1)对这个案例分析正确的是(ABCD ) A、天灾无法预知,但一旦发生,都很危险,导游人员一定要处乱不惊,引领全团旅游者冷静应对。 B、地震时,让旅游者站到较宽阔的街中心,显示导游人员很有经验,若让旅游者各自乱跑逃生,危险性会增加。 C、初震后,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引领旅游者迅速撤离险地,非常必要。 D、如果旅游团在人多拥挤、建筑物密集的地区遭遇地震,旅游团可能被迫解散,各自逃生,可能时导游人员一定要反复强调集合的时间和地点。 E、旅游者可在慌乱中一齐涌向出口 (2)遭灾者的自救方法是(ABCDE) A、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神志还清醒的幸存者,最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而应该创造条件脱离险境或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B、如有可能应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好头部。 C、若能挣脱开手脚,应立即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避免窒息 D、设法保存体力,不要乱喊,而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 E、若能找到水和食物,要计划使用,尽可能长地维持生命。 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大海啸时,这位杭州的导游小姐正带领24人的旅游团在泰国普吉岛游览。下午,旅游团刚回饭店,突然听到后面传来的巨响,她凭直觉,感到有一股不祥的气息,于是立即高喊:大家快上楼,都上到三楼以上来,可能有大海浪……顷刻,海水扑来,把岸上的所有东西撞成一团,到处一片狼藉。站在楼上的杭州姑娘,在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4人,于是不顾个人安危,踩着漂浮的冰箱、桌椅,在海水冲砸过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客人。终于,全团24人,一个不少地被她“集中”在饭店楼顶上,等候救援队伍的到来。 (1)对这个案例分析正确的是(ABCD ) A、导游人员要有一种先期设想各式灾难的意识。 B、人的生命安全第一,旅游者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C、处事沉着、反应机敏、果断行事,导游人员的这些心理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显得特别重要。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导游人员自己不慌乱,旅游者也就可能镇定,并能保持一秩序,形成合力,形成团队智慧,就有可能将灾祸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世界十大灾难

世界十大灾难 幽灵一: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文明的一次历史性惩罚。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纽约时报》在当天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 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同时,黑色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应的反应。继北美黑风暴之后,前苏联未能吸取美国的教训,历史两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苏联新开垦地区先后再次遭到黑风暴的侵蚀,经营多年的农庄几天之间全部被毁,颗粒无收。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无情的。3年之后,在这些新开垦地区又一次发生了风暴,这次风暴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哈萨克新开垦地区受灾面积达2千万公顷。 北美和前苏联的黑风暴灾难的发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报复,人类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还要自觉地做好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否则将会自食恶果。 幽灵二:秘鲁大雪崩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拥有一望无垠的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峰,山体坡度较大,峭壁陡峻。山上长年积雪,“白色死神”常常降临于此。1970年5月31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雪崩,将瓦斯卡兰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毁,造成两万居民的死亡,受灾面积达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时30分。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 此时,在寒冷的地区,不少人都已沉睡于梦乡之中。 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紧接着,又从远处传来了天崩地裂般的响声。震耳欲聋,把人们从酣梦中惊醒。那些

20世纪以来的重大地震海啸

背景资料:20世纪以来的重大海啸 2014-04-02 11:00:00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有2人参与 分享到 资料图:2011年3月11日,日本名取市海啸地震前后对比图。 中新网4月2日电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发生的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923年09月01日,日本关东发生7.9级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约10米,造成鎌仓市海岸大约有100人死亡,江之岛堤道则估计有50人淹死。日本官方统计死亡者约10.5万人,为日本史上最惨重。 1929年11月18日,加拿大纽芬兰发生7.2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7米,造成28人死亡。海啸也切断了大西洋的通信海缆线路。 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发生8.4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8.7米,死亡1522人,海啸横越太平洋直到南美的智利均受到影响。

1944年12月07日,日本昭和东南海发生8.1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10公尺,地震海啸造成1223人死亡,海啸为主要死因。 1958年7月08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利陶亚湾发生7.5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524米。地震诱发山崩,造成524米高的超级海啸。 1960年5月22日,智利瓦尔迪维亚发生9.5级地震,这也是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5米,地震海啸造成约5700人死亡。海啸也波及新西兰、澳大利亚、夏威夷、菲律宾及日本等地。 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湾因大面积海底运动引起海啸,最大波高达30米,海啸波及加拿大和美国沿岸,死亡150人。 1964年6月16日,日本新潟发生7.6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6米。地震造成新潟土壤液化严重。 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民答那峨岛摩洛湾发生7.9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4 – 5米,造成约8000人死亡。 1980年3月18日,美国华盛顿圣海伦火山爆发导致山崩,使得附近的spirit lake产生260米的超级海啸。 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中部发生7.7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14.9米,造成104人死亡。海啸也造成韩国2 – 5米浪高及1人死亡。 1993年7月12日,日本北海道发生7.8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16.8米,造成230人死亡。地震发生后5分钟海啸到达奥尻岛,海啸预警无法发挥,是造成奥尻岛死伤的主因。 1998年7月17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1级地震,海啸最大波高15米,造成2200人死亡。海啸成因为地震导致海底山崩,因而引发海啸。

灾害包括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灾害包括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校园的防灾减灾主要针对: 自然灾害 地震——学生的避震疏散,平时的避震疏散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加强绿地、操场、运动场的震时避震功能,加强震时管理。 台风、雷击——沿海地区及多雷雨地区,尤其是针对高层的宿舍楼及教学楼。 人为灾害 建筑火灾——加强大功率电器的日常管理等,禁止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教师和宿舍。 人为的打架斗殴——加强xx修养 校园交通安全——设车辆减速带,及人车分流系统。 此为还包括防偷盗,饮食安全 防灾减灾小知识 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 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xx:

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xx: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 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 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 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xx: 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 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 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⑵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 ⑶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⑷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⑸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1年前后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 ⑹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 .⑺富山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痛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⑻爱知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⑼博帕尔事件:1984年设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⑽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1986年原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背景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

技术发展史上的十大灾难

历史上的十次技术灾难 一:“瓦萨”号沉没 1628年8月瑞典旗舰“瓦萨”号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为以后的管理顾问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素材。这是一个外行强行领导内行的典型案例。当时的瑞典国王阿道弗斯·古斯塔夫斯二世极力要使瑞典成为一个超级强国,他命令手下尽快造出四艘新的战舰。在工匠们已经在安装“瓦萨”号骨架的时候,国王却要求增加它的长度。经验丰富的主造船技师不敢在这个以性情暴躁闻名的国王面前提出异议,只得遵命行事。后来这位技师卧病在床,不久就告别人世。 在他死后由无任何经验的助手接替他的工作,而此时国王又命令增加第二个枪械甲板。这样做虽然造出了当时装备最为齐全、武装程度最高的战船,但对于它的横梁和压舱物来说,在一个并不稳固的平台上安装的这些装备显得过高过长了,而且与平台的功能极不相称。 当时对船进行的稳定性测试仅是让30个船员从船的一端跑到另一端,检测船的摇动情况。试验中“瓦萨”号发生了很危险的摇动,但负责人却对此视而不见,决定取消试验,准备航行。首航的结果已如人们所知,在起锚后的几分钟里,在所有斯德哥尔摩人的注视下,这艘超级战船一点点倾斜并最终沉没,50名船员魂归大海。 二:海厄特摄政通道垮塌 1981年7月17日,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新建的海厄特摄政通道的三个“悬浮通道”发生垮塌。事故发生后,人们猜测可能是由于站在上面跳舞的客人有节奏的舞步引起了共振,导致天桥发生弯曲和垮塌。而此后的调查证明,事故原因并未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工程师的最初设计是将三个通道中的两个悬挂在公用的垂直金属杆上。但施工方却没有按照这一设计,而是采取了最致命的简单办法,用较短的杆将每一层悬挂在上一层上。这样两层的通道实际上就挂在了四层上,使其连接头处承受的重量加倍。 当通道上聚集了过多的人时,连接处就承受不住了。施工方称他们已经就这一变动征求过设计者的意见,但负责设计的工程师们却坚持没有人问过他们这个问题。设计者们曾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亲临现场,但这被一个不愿再付出额外开销的业主回绝了。由于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以及偷工减料,114条生命成为了这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建筑结构事故中的牺牲品。三:易洛魁剧院大火 1903年12月30日,芝加哥的易洛魁剧院失火。它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陆地上的“泰坦尼克”,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事故发生之前它们的设计都被认为是最新的、不可能被摧毁的,而出事时却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当时,易洛魁剧院的拥有者轻率而狂妄,他们在剧院中没有安装任何灭火设备,没有进行消防演习,在没有安装好自动喷淋设备的情况下就开始营业。他们把防火安全完全放在一项所谓的新技术上,那就是石棉幕,它在出现较常见的后台失火时会落下来保护观众,并由此而宣称其为“绝对防火”的建筑。 事发前,众多观众正在剧院欣赏歌舞剧明星Eddie Foy表演的《蓝胡子先生》,此时一个涂有油的背景幕在与一盏很热的钙弧聚光灯摩擦后被点燃了,石棉幕便开始降落,但它却被一盏舞台灯绊住而未能落下。工作人员和演员们打开了舞台的后门逃生,这使得外面的强风带着火球吹向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观众。逃生的观众们不是被隔断的门挡住,就是不会拧开门上新式的插销,结果造成602人丧生,比32年前芝加哥大火死亡人数的两倍还要多。

20世纪以来世界十大污染事件总结

世界十大污染事件 1、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 时间:1930年12月1日—5日 危害: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一个星期内就有63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成因: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再加上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而且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致使工厂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在近地大气层中集聚不散,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污染排放量过大的污染事件。 2、美国多诺拉事件 时间:1948年10月26日—30日期间, 危害: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 成因: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是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3、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时间:1952年12月5日—8日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