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的景观生态应用

垂直绿化的景观生态应用
垂直绿化的景观生态应用

题目(中)垂直绿化的景观生态应用与发展前景 (英) Ec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Vertical Greening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

垂直绿化的景观生态应用与发展前景

李颖浙江大学杭州

[摘要]由于城市的扩张,绿地不断减少,垂直绿化逐渐引入并投入使用。垂直绿化就有拓展绿化面积,易于搭建栽培,吸附粉尘,减少噪音污染和光污染,调节小气候等生态作用。垂直绿化可选择的植物有室内室外的藤本、草本、垂吊型绿化。现有的墙面绿化形式有攀爬式、上垂下爬式、内生外露式。现代墙面绿化的新技术也有不断革新,目前已有许多成功的国内外案例,虽然我国的垂直绿化起步较晚,但还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字]垂直绿化生态植物选择发展前景

Ec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Vertical Greening

Li Y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Abstract] Due to urban expansion and and shrinking green space, vertical greening gradually be brought in and and put into use. Vertical greening expands green areas, easy to build and cultivate. It adsorbs dust, reducing noise pollution and light pollution. Besides, it has ec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adjust microclimate. Choice of vertical greening plants have indoor and outdoor plants such as vines, herbs and hanging green. Existing forms of wall greening includes climbing outside, hanging up and climbing, internal planting and exposing outside. With Modern wall greening technology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re are already many successfu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 Although the vertical greening started late in China, there is still much potential space.

[Keywords] vertical greening ecological plant selec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随着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师们早已不满足在平面上进行景观设计,他们把主意打到了各种建筑物上,想方设法的在各种建筑面上栽植绿化,于是便兴起了新一代的景观设计潮流——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现在一般有屋顶绿化、树围绿化、护坡绿化、高架绿化等。但是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运用在建筑上的垂直绿化,特别是建立在屋顶和大面积建筑墙面上的。

我想最早关于垂直绿化的资料想必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世界的未解之谜。而后如何发展不得而知。但是现在的垂直绿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城市化。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展,城市人口的饱和又衍生出许多的卫星城市,硬质铺装不断把绿地面积蚕食,导致许多城市绿化面积不达标。

根据中国林业局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数据:浙江省森林覆盖率已经很高,达59.07%,但是长三角中的另外两个省江苏省为15.8%,上海更少仅为10.74%。在上海这样人口高度密集的国际化大都市,绿化面积的拓展就显得尤为主要。因此,人们只能向第三维空间空间寻求绿地——垂直绿化。

1.垂直绿化带来的好处是无可比拟的。

首先,它解决了绿地面积的问题,垂直空间上确实要比水平空间上有更巨大的潜能来拓展绿地面积。如果把全部的建筑表面空间的五分之一用来绿化,按照建筑屋顶及表面面积为其占地面积的2倍计算,则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用地面积26.7%的绿化面积,也即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的近一倍。[1]

其次,垂直绿化比较容易搭建。技术条件的发展,使得垂直绿化的发展不仅局限于藤本植物的运用。原本藤本植物的攀缘效果本来就很好,如紫藤,爬山虎因为他的建成时间很短,藤本植物只需要三五年就可已形成非常好的景观效果。再加上现在可以直接在建筑外围覆盖上网,盆栽装配或者喷撒播种。或者墙体有水平种植槽。

垂直绿化的投资少,比较好管理。一次播种完成后,基本不用怎么养护。但是这个特点也存在争议,如果是单纯建立一座爬山虎的墙面,自然是简单,播上种即可。但若是具有更高的要求,成本投入和养护也不会低。

垂直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更是人们钟爱它的重要原因。

首先它可以吸附烟尘,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这对于现在严重的雾霾天气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可以降低噪音污染。现代建筑的技术不断提高,使得建筑的材质变得十分轻质,对于建筑本身施工和建造来讲模式很大的进步,但是轻质的材料隔音效果就并不那么完美。而垂直绿化的出现恰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宽大的叶片可以吸收和反射声音,降低很大一部分声音带来的干扰。

三、减少光污染。现在建筑越来越多采用玻璃材质,可以加大采光,便于通风。然而,更多的是带来对外界的光污染,室内也因为玻璃材质会造成一个小型的温室效应。如果采用垂直绿化,至少可以降低一半的光污染。

四,调节城市的小气候。特别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城市的热岛效应是十分常见的,而垂直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并且对外部的小气候也有所调节,增加空气湿度,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2.垂直绿化的植物选择

现如今,经过各方探索和总结,许多植物可以被用来运用到垂直绿化的建设当中:

2.1室外垂直绿化常用之物:

2.1.1垂直绿化常用的藤本植物:爬山虎、木香(七里香),蔷薇、凌霄、紫藤、油麻藤、金银花、常春藤、络石、霹雳、三角梅、铁线莲、扶芳藤、七姐妹……

2.1.2垂直绿化常用的草本植物:啤酒花、牵牛花、茑萝、旋花、何首乌、香豌豆、月光花等

2.1.3垂吊型常用绿化:红花忍冬,三角梅,凌霄,天门东,旱金莲,金叶番薯,花叶活血丹,佛甲草,垂盆草,金叶苔草,锦带花 (2)

2.2室内幕墙常用绿化植物:

2.2.1常用草本:楼梯草、佛甲草、虎耳草、石菖蒲、蜘蛛抱蛋、沿阶草、阔叶山麦冬、万年青、蝴蝶花、仙茅类、何氏凤仙、吊竹梅、瓜叶菊、孔雀竹芋、红掌、金线蒲、凤梨类、喜林芋类、秋海棠类、椒草类

2.2.2常用小灌木:大叶黄杨、八仙花、茶梅、八角金盘、紫金牛、朱砂根、百里香、水果篮、匍枝亮叶忍冬、迷迭香、宝莲灯、花叶冷水花、银脉爵床、南迎春、袖珍椰子等

2.2.3常用蕨类:贯众、石韦、肾蕨、鸟巢蕨、盾蕨、凤尾蕨、铁线蕨等

2.2.4苔藓类植物等。[3]

3.墙面绿化形式:

3.1攀爬式:在墙基栽种藤本植物

3.2上垂下爬式:墙基和墙顶花槽或者花斗栽植蔓性化啊灌木。

3.3内栽外露式:用于透视围墙与封闭式围墙,在墙顶砌一道槽,在里面栽植植物,是他们沿墙面攀爬或者悬挂到墙外。

4.现代墙面绿化新技术:

(1)软性包囊式:由一个通气弹性不透水的非纺织材料制成,可以并列分割出多格,再装入植物。

(2)管式:在空腔内放入培养基质,然后在导出管中栽种植物。

(3)组合容器式:由面板和放置基质的小容器组成。

(4)防护墙式:钢结构的墙体脚上钢丝和透水性水泥层,人造绿化土壤就可在上面栽培植物。

(5)人工基盘式:在人工支架上安装各种栽培基质基盘,通过各种灌溉系统进行灌溉。

5国内外垂直绿化案例:

5.1国外的垂直绿化的发展情况:

国外由于起步较早,技术相较国内较为成熟,有许多优秀的案例:比如庞丽码头博物馆垂直花园,曼谷的模范购物中心,新加坡垂直农场,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等。

西班牙安德里垂直花园:悉尼中央公园垂直绿化:

日本的福冈ACROS大楼

5.2国内也有比较出色的案例,比如:

前海企业公管植物墙万科无土草毯

万科公司也发明了一种无土草毯,还可以在室内使用。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里,一堵单面长180米、高26.3米,总面积达5000米的生态墙,超爱知世博会上日本2500平方米生态墙,创下全球已实施最大的垂直绿化墙面记录。

6.垂直绿化的发展前景:

外国早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美国发明家Fukuzumi提出了用于垂直或者倾斜墙体表面的植物技术。因此在国外这项技术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而且运用的案例也是比较多的。此外,被业界誉为垂直绿化鼻祖的著名法国植物艺术家帕特里克-勃朗(Patrick Blanc),同时也是一个微生态的研究者,他发明了种植系统,其中包括一个金属框架、一个10毫米厚的聚氯乙烯层和聚酰胺毛毡。金属框架是固定在墙上,也可以单独使用,它起到固定和支撑植物墙体的作用,并和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植物的根系就在纤维里面吸收水分和养分。植物采用种子或扦插的种植方式,每平方米30至100株。通过墙体上方安装的内管滴灌系统负责灌溉,毛毡可以帮助保持水分,这样的“流动”系统可以防止蚊虫滋生。

但是垂直绿化也不是十全十美,因为它对建筑墙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比如简单的爬山虎会将吸盘深入墙体缝隙,造成墙体的破坏。更有甚者,还会深入排水管和通气管,导致排放的不通畅。所以对不同的建筑墙面也要采用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

如果墙体栽植不是特别紧致的类型,也会弄脏墙面,特别是雨天,雨水将植物吸附的灰尘都冲刷下来到墙面上,也会在空白的墙面上留下一些泥渍。

另外,真正被使用的垂直绿化用到的植物类型并不多,颜色较为单调。建成的高度也有限。

然而,成本才是制约垂直绿化的重要因素。

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是开发商不敢轻易选择垂直绿化的重要原因。以在重庆一个带有微控系统的垂直绿化项目为例,英国公司的报价是一平方米1200美金,还只能使用国内的种子,这个价格已经高过玻璃幕墙等建筑材料,并且后续维护成本也要高出许多。尤其是维护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动态运营成本的增加,进而有可能使得这种原本就需要很长周期才能够成熟的生态绿化系统半路夭折。

所以,由于垂直绿化本身的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准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需求的爆发点。成本是制约开发商大面积采用垂直绿化的主要原因外,技术和效果的不稳定,也是令开发商难以抉择的因素。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成本低降低,垂直绿化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而我国的垂直绿化除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外,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更加具有很大的潜力发展。

参考资料:

?[1] 刘光立.垂直绿化及其生态效益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02

?Liu Guangli, Research of Vertical greening and its ecological benefits[D], Sichuan Agriculture Univerdity,2002

?[2] 张庆费.立体绿化植物选择[J].湖南园林 2008(5):30

?Zhang Qingfei, Plant Selection of Vertical greening[J],Hunan Gardening,2008(5):30

?[3]符秀玉,室内植物幕墙设计及植物材料选择[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Fu Xiuyu, Design and plant selection for interior plant curtain wall[D],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10

绿化种植设计

水清木华绿化种植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间的关系。 2.艺术性原则: 运用统一与和谐、对比与比例、均衡与韵律、简单与质地以及意境原则,将景观、生态和人的身心感受进行整合,造就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3.生物多样性原则: 种植设计尽量选用以下植物以体现生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榉树、重阳木、朴树、无串子、黄连木、苦楝、合欢、皂夹、构树、乌桕、泡桐、女贞、青冈栎、麻栎、杨梅、枇杷、溲疏、金丝桃等。: 二、总体绿化设计构成: 整个小区绿化景观规划中,选用树种既注重总体绿量,又强调不同景观区域的各自特征。小区内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之比为4 :6,乔灌比控制在4 :6,灌木品种中以常绿为主。依据景点规划设计对景观环境的需求,相应配植以下四季园林植物: 春景:选用木兰科植物(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马褂木、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等),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倭海棠等)和樱花类植物(东京樱花、日本晚樱、日本早樱、日本樱花等)以及各类春花地被如桅子花、茶花、茶梅、春鹃等。 夏景:主要由水景区、疏林草地区、竹林景观区和藤架景观区构成。 水景区:在水体中配植各类缸栽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疏林草地区:林缘配植大乔木如雪松、香樟、合欢和广玉兰等,营造人工草场景观。 藤架景观:利用棚架设施配植各类藤本植物,如紫藤、常绿油麻藤、葡萄、爬山虎、南蛇藤等。 竹林区:在小区内相应配植竹林景观,根据不同场所分别配植慈孝竹、刚竹、凤尾竹等。 秋景: 1.色叶种植带主要种植秋色叶树种,如银杏、栾树、无患子、青枫、乌桕、青枫、红枫等。 2.果树种植带:主要种植各类果树,如枇杷、杨梅、柿子树、桔子树、山楂、樱桃、十大功劳和火棘等,一方面可以赏果,一方面可以为鸟类的栖息提供充分的食物。 3.香花种植带:主要种植各种香花树种,如桂花、桅子花、含笑以及一些草本香花类植物。 冬景:主要通过配植针叶类树种如雪松、湿地松、黑松、白皮松、罗汉松等以及冬季开花的灌木如蜡梅、结香、紫荆、花梅等来表现。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 摘要:地球气候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本身的各种生产活动形成的温室效应所引起。它的影响将逐渐超过气候的自然变化,成为世界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本文着重讨论下列几个问题:综述了全球变化的现状,讨论了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并从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正反馈因果关系出发,指出生物多样性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提出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JIN Weilin Abstract The earth's climate change is often happens, but the current global warming is caused by human itself that the greenhouse effect is formed from all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ts influence will gradually exceed the natural climate change itself and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world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a few questions: Review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lobal change, an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global warming on biodiversity, and based o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of the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global warming and the biodiversity,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value of biodiversity on global climate warming, and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biodiversity 全球变化是目前涉及领域广泛的生态学热点之一,它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的变化、养分生物化学循环以及刚刚划入该领域的生物多样性丢失等方面内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不属于全球变化的范畴,而是与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并列为全球生态学研究三大热点论题。生物多样性最近被划为全球变化领域是由于生物多样性已不是孤立的局部的现象,而是和全球变化的其他内容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全球气候等的变化会影响到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也必定会影响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养分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已和全球气候变化并列为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而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由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成为今后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1.全球变暖概况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已逐渐对全球变暖形成共识:地球在持续“升温”,在过去100年上升了14℃。据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结果显示: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有资料表明,近150年最暖的12年中有11年出现在过去12年中。 1.1.原因

绿化种植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乔、灌木设计位置下部通过,其埋深大于 1.5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管线从现状大树下部通过,地面不得开槽且埋深大于 3 m。根据上部荷载,对管线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为单株树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及其外侧 5 m 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 20 倍以内。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设置保护加固设施。《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人力剪草机修剪的草坪坡度不应大于25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普通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 1.5-10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内运动草地的最适排水坡度为 1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成片树林的观赏林缘线视距为林高的 2 倍以上。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内的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2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的植物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乔木宜选用高大荫浓的种类,夏季庇荫面积应大于游戏活动范围的 50 %。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儿童游戏场活动范围内灌木宜选用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种类,树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1.8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大、中型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4 m。《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小汽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5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自行车停车场的庇荫乔木枝下净空应大于 2.2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停车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 1.5 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古树指树龄在 100 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珍贵稀有的树木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热力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2 m。 《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给排水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 1.5 m。《公园设计规范》中规定,公园新植乔木与地下电力、通讯电缆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1.5m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城市绿地范围内原有树木宜保留、利用。如因特殊需要在非正常移栽期移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成活,胸径在 250 mm 以上的慢长树种,应原地保留。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中规定,在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内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范围(树冠投影外 3-8m ),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露地栽培花卉规定:一、二年生花卉,株高应为10~40cm,冠径应为15~35cm,分枝不宜少于3~4个。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草本花卉和草坪地被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 30 cm。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小灌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45 cm。《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园林大灌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 60 cm。《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浅根乔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 90 c m。《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深根乔木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为150 cm。《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树高超过4m的常绿乔木移栽时所带土球直径不小于 140 cm,种植穴深度不小于 120 cm,种植穴直径不少于 180 cm。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移栽胸径为8~10 cm的落叶乔木,种植穴的深度应为 80-90 cm。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建设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建设; 城市建设; 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mproving,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demand more and more. landscaping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landscaping company increase, there are many have all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village, form gratifying, especially in coastal areas, urban landscape garden market is slowly on track. but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urban landscape manag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attentions must be paid.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

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

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 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通常只是间接地参与污染物的分解,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物理作用 覆盖于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风速在近土壤或水体表面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积,降低了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了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此外,植物的存在削弱了光线到达水体的强度,阻碍了植物覆盖下的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尤其是在浮萍类植物的湿地系统中比较常见。植物的存在对基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温带地区的冬季,当枯死的植物残体被雪覆盖后,植物则对基质起到很好的保护膜作用,可以防止基质在冬季冻结,以维持冬季湿地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植物对基质的水力传导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的根在生长时对土壤具有干扰和疏松作用,当根死亡或腐烂后,会留下一些管型的大孔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质的水力传导性。淹没于水中的水生植物的茎和叶形成的生物膜,为大量的光合细菌、藻类和原生微生物等在植物组织上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空间,埋藏于土壤中的根和根区也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物理活动表面,植物根系也是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的沉积场所。因此,植物地上和地下的生物膜对于湿地中发生的所有微生物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1.2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作用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离不开营养物质,水体中的相当部分的营养物被植物转化或保存在植物体内。对于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普遍认为漂浮植物吸收能力强于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最差。与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则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如有芦苇的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接近100%,而无芦苇时,仅为40%~75%。定期和持续地从湿地系统中收获成熟的植物,并能妥善处理收获的植物,是保证污水中的养分被有效去除和防止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的唯一途径。植物的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综合作用的结果,植物的存在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生存。张鸿等研究表明,在种植水芹、凤眼莲的湿地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高于没有植物的湿地,水芹湿地的细菌数量多于凤眼莲湿地的细菌数量,但前者对氨氮的去除率却低于后者,说明人工湿地系统中对N的去除植物的吸收占主导地位。吴振斌等在进行的上、下行流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中,分别种植不同植物的湿地对COD、BOD5、TN、TP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没有种植植物的对照湿地。湿地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可利用态P,起到去P的作用,并且植物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去除效果,植物的良好长势是对P去除的保证。 1.3植物根系释放 湿地系统具有明显的缺氧环境,湿地中氧的传播速率约为陆地环境氧的传播速率的万分之一。水生植物则具有适合在缺氧条件下生存的结构与特征,包括茎肥大,茎和根的中心具有较大的组织,茎中空,具浅根系等。植物的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氧在其体内的传输并能传递到根区,不仅满足了植物在缺氧环境的呼吸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根区的氧化还原反应与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传递到根区,在根区的还原态的介质中形成氧化的微环境,根区有氧区域与缺氧区域的共同存在为根区的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提供了各自的小生境,使不同微生物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氧在植物根部的释放主要取决于植物内部氧的浓度、周围基质的需氧量以及植物根壁的渗透性。植物通过吸收而在根部释放氧是由其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植物的结构阻止了其在径向的泄露,并努力使释放到根区的氧的损失减少到最小。氧的释放率一般在根的亚顶端区域最高,并随距离根尖的增大而降低。水生植物具有对流型通气组织,其根区和根部都具有较高的内部氧的浓度,这种对流型的气体的流动明显增加了可供氧根的长度,同时还可以通过氧化和脱毒减少根部一些潜在的有害物质。除了根系可以释放氧外,根系还可以释放其它物质。一些植物的根系分泌物能杀死污水中的细菌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社会的,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业、工农业、交通业、贸易业、文化教育业、旅游业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时期,园林绿化的重要性逐步增强,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园林绿化城市重要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业迅猛发展,绿化公司日益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很多有特色的园林绿化小区,形式喜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正在慢慢步入正轨。但在内陆各中小城市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从功效上看可以防止土壤侵蚀,滞尘、涵养水源并保持地下水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

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力,能促使人们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力,充分体现城市活力和城市风貌。所以要在城市开展高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二、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就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也对经济造成无以挽回的损失. 2.绿化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良好的景观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GIS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详细介绍了GIS技术并在景观数据的来源、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景观生态监测、评价与管理、景观空间模拟、景观生态规划等研究中的作用。随着GIS 技术的不断发展, GIS技术在很大程度改变了生态学家开展研究的方式,同时也逐渐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特征之一。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GIS 1.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自上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的Roger F.Tomlinson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比较完善、实用并已涉入商业领域的应用性技术。在最近30多年内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功能不断扩展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及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公共设施管理等多个领域。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始于年代, 在陈述彭院士的积极倡导下发展较快。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深入到科研和教学诸多领域, 开发出了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系统, 其中一些较为完善的软件已开始步入商业化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将给诸多学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尤其对于处在生态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意义更为深远。 2.地理信息系统与景观生态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为GIS)是对与地理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及其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储,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种要素的综舍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得信息,并以图形和数字方式表示结果,满足应用或研究的需要。 GIS具有如下3个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2)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3)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分析和决策。计算机支持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使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过程。 3.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计算机与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与数据来源, 并在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绿化种植景观 4.1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 用) 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 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 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 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4.3 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 ≥25%; 种植成活率≥98%。 4.4 院落组团绿地 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2 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4.5绿化种植相关间距控制规定 4.5.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4.5.2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绿化带最小宽度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间距

4.5.4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4.6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内不应栽植高于1米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见下表) 4.7.1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7.2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 竹类。 4.7.3植物配置按形式分为规则式和自由式,配置组合基本有如下几种: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认识城市园林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绿化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园林工程绿化生态效益的方案,以及对如何制订好园林规划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绿化效益;园林工程;生态效益 一、分析当前城市现状及城市绿化的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增多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对促进经济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化,在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整个生命之网的一部分,在这个生命网中,植物和大地之间,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的给人类和动物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党中央推行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政策的实施,我国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党和国家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当我们用科学的态度,专业的观点去分析,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二、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当前生态需求是人们的主导需求,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向生态、绿色、环保型发展,园林绿化成为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实施对象大部分是活体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本,通过各种彩叶植物的配置,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净化空气,吸尘降温,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空间。 (二)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只有长期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和良好长势,否则,难以达到生态园林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长期的管护计划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三)营造工程的艺术美 园林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更讲究艺术性,其景观效果要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给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要求。 三、城市园林工程的绿化效益 城市绿化不仅是增加绿地面积,还应该对城市具有较强的美化效果,体现赏心悦目的美学功能。园林绿化是城市园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大学校园景观中景观生态学应用 摘要:校园规划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文中针对景观生态学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景观生态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由于高等学校相对而言,功能性较为复杂,综合性较强,因此本文的重点以介绍高等院校的景观设计为主,并以江南大学蠡湖校区为例系统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当代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已经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思想贯穿于景观环境设计—建造—管理的始终。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理论的直接来源是生态学与地理学,同时从现在科学的诸多相关理论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为开放系统的自然等级有序理论,以及综合性和组织性理论;它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是以控制论为基础的。因果反馈耦合关系建立不仅与系统论、控制论有关,还涉及到信息论的有关问题。景观生态学的自组织理论及稳定性概念又和耗散结构理论有关。 2 校园景观设计综述 校园景观设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校园景观,这三种景观都是属于校园景观范畴内,因此具有相同的特点。三者都强调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符合师生学习工作的需要等特点。但是由于他们所服务的人群有很大差异,同时校园的功能性、综合性、复杂性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三者还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校园的景观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长远发展考虑。景观设计要与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相结合,必须要有符合自身风格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和设计要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3 生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对于学校来说,必须从大环境着眼,从小环境入手,尽可能利用那些天然的地形和植被,为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创造条件,应避免为追求气派而过分强调草坪的作用,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设计手段应是“花最少的力气去适应生态环境”。 2.4 功能性、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大学校园必须是学习与生活同在、学科与学科交融、校园与社会对话、人文与生态共享的集合共存体,能同时满足教、学、研及生活的各种不同需求。 3 基于生态学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与类型

一、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园林景观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规则式 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指园林景观中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多使用植篱、整形树、模纹景观及整形草坪等。花卉布置以图案式为主,花坛多为几何形,或组成大规模的花坛群;草坪平整而具有直线或几何曲线型边缘等。通常运用于规则式或混合式布局的园林环境中。具有整齐、严谨、庄重和人工美的艺术特色。 2.自然式 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树木种植无固定的株行距,形态大小不一,充分发挥树木自然生长的姿态,不求人工造型;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以自然界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创造生动活泼、清幽典雅的自然植被景观,如自然式丛林、疏林草地、自然式花境等。自然式种植设计常用于自然式的园林景观环境中,如自然式庭园、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自然式小游园、居住区绿地等。 3.混合式 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指群体植物景观(群落景观)。混合式植物造景就是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优点,既有整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具人工美。 混合式植物造景根据规则式和自然式各占比例的不同,又分三种情形,即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规则式与自然式并重。 二、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类型 1.根据园林景观植物应用类型分类 (1)树木种植设计。是指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等)景观进行设计。具体按景观形态与组合方式又分为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植篱及整形树等景观设计。 (2)草花种植设计。是指对各种草本花卉进行造景设计,着重表现草花的群体色彩美、图案装饰美,并具有烘托园林气氛、创造花卉特色景观等作用。具体设计造景类型有花坛、花境、花台、花池、花箱、花丛、花群、花地、模纹花带、花柱、花箱、花钵、花球、花伞、吊盆以及其他装饰花卉景观等。 (3)蓑类与苔藓植物设计。利用蕨类植物和苔藓进行园林造景设计,具有朴素、自然和幽深宁静的艺术境界,多用于林下或阴湿环境中,如贯众、凤尾蕨、肾蕨、波斯顿蕨、翠云草、铁线蕨等。 2.按植物生境分类 景园种植设计按植物生境不同,分为陆地种植设计和水体种植设计两大类。 (1)陆地种植设计。园林景观陆地环境植物种植,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园林景观中大部

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表时间:2015-12-07T09:08:05.53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作者:魏永萍 [导读]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魏永萍 (黑龙江省尖山农场林业局,黑龙江,嫩江,161444) 【摘要】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进入快发展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善并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一、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增加城市绿量是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出路。 我国绿化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绿化面积设定的,这些指标主要是绿地总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等。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只考虑了绿地量的问题,需忽视了绿地的质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绿量这个不仅能反映量的概念,还能反映质的概念。即:一是城市“总绿量”既城市绿化的总叶片面积,它反映了一个城市园林绿化总的生态效益能力,二是“绿地单位绿量”既城市绿地每平方米上所载负的绿量,它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质量。三是“人均绿量”既城市中每人所能分摊的绿量,它能反映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 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前各地都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这种发展前景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建设做出适应发展的科学决策。如何积极而合理地增加绿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目前在园林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增加绿量有两个途径,第一积极扩大绿地面积,以发挥其生态效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要解决一个绿量问题。要使得城市的空间同园林绿化形成的自然空间协调共存;第二,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科学性,重视生态效益的统一,重视绿量结构。改善现在绿地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的质量和水平。总的来说,面积的扩充和水平的提高,是抽调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关于提高城市绿量的问题,首先应从提高绿地的单位面积绿量做起,不同类型的绿地,在生态效益的量化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按照平均每一公顷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包括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蒸腾、吸热、滞尘、减菌和吸收有害气体等等)综合的量化指标,现有绿地中公共绿地为最高,第二位是单位附属绿地,第三是道路绿地,第四是居民绿地。最差的是片林,即防护隔离带。这是由于树种单一,结构单一,缺少复层结构,树体的体量比较小等原因所致。以上各类绿化,主要是树种的配置方式和蕴含绿量的不同导致生态效益的不同。在增加绿量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重视绿地景观的多样性。由形态上、功能上有所不同的不同类型绿地所组成,这是园林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要尊重多样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坚持树木为主体,以乔木、灌木和草坪所组成的群落,作为城市绿化的主旋律,不要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在技术路线上要克服只追求形象美,或者是表现美这一单一的价值取向,注重科学和艺术性相结合。 (2)近年来,国内有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草坪热,搞大草坪过量。很多城市也受此潮流的影响,种植了大量的草皮,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这是缺乏对城市园林植被须保持合理绿量以对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只强调追求开阔疏朗的景观效果的单一价值取向,应当说明,这种景观效果只是园林中的一种,决不是园林景观的全部。过量发展大草坪,缺乏对功能多元化这一规律的尊重和应有的科学作为支撑,这种认识和追求,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过量的搞大草坪,危害很多,一是绿量和生态效益大大减少。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绿地,其综合生态效益为纯草坪的五倍;二是从景观效果来看,过量的搞草坪,就会丧失园林复层种植结构所能展示的丰富多彩的本维空间景观,而且在大量丧失绿量和生态效益的同时,只能造成城市大量园林景观的单调和雷同;三是过量的大草坪,不适合人类行为的需求。可以说是对只追求装饰和景观美而忽视以人为本这种思潮的一种批评;四是过量的以草代木,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五是如过量搞大草坪,它的养护费和由乔、灌、草组成的群落相比是三到五比一,也就是说群落的一平方米需要一元,它就需要三到五元,这将给城市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如果说我们养护的投入多些,也能得到很好的综合效益也就罢了。但多花这么多钱仅仅是维护一种景观,而我们失掉的是大量的绿量、大量的生态效益,失掉了一个城市的园林三维景观的丰富多彩,这就得偿失了;六是根据城市土地紧张的情况,是对有限绿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草坪不可不建,但决不可滥建。 (3)重视绿量结构,增加城市绿量,必须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强调绿量结构不是越密越好,不是绿量的堆积,要和园林美学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营造乔、灌、草结合群落的前提下,要在考虑美学的同时通过生态效益的计算合理确定乔、灌、草的数量比例、密度。 (4)积极拓宽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绿量。要搞好规划,规划必须预留土地,规划的关键问题是城市发展面积和绿地面积要有合理的比例。应有理论支撑,有法律保证。将来城市的发展蓝图是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提高档次、提高园林绿化的美学水平和生态效益水平,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既越是黄金地段,就越是要重视绿化用地的预留,决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实际上,城市环境好了地价会增值,经济效益为仅不会差甚至会更好,这是相辅相成的。 总之,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是多样的,增加绿量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加以利用才可以达到目的。

立体绿化植物墙常见10个问题答疑

立体绿化植物墙常见10个问题答疑 问题一: 什么是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指以修建物和构筑物为载体,以植物资料为主体营建的各种绿化方式的总称,首要包含房顶绿化、垂直绿化、沿口绿化和棚架绿化等。其间,房顶绿化可分为花园式、组合式和草坪式,垂直绿化可分为墙面绿化(即植物墙绿化)、桥柱绿化、围栏(围网)绿化,沿口绿化可分为窗阳台绿化、修建沿口绿化和人行天桥沿口绿化,棚架绿化可分为园林花架和棚架式绿荫停车场。

问题二: 立体绿化有哪些效果 立体绿化占天不占地,能有效使用城市空间,添加城市绿量。生态效益表如今净化空气、滞尘降污,隔热降温、化解热岛效应,调理湿度、改进小环境等方面。环境效益体如今蓄积过滤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减轻光污染、有利身心健康,改进屋面热工性能、延长修建物使用寿命等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改进空间景象相貌、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培养新型产业、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问题三: 房顶绿化是不是会导致房子渗漏 房顶绿化构造层由下而上依次为:普通防水层、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阻隔过滤层、栽培土层、植物资料层。在对既有修建物房顶绿化规划前应对原屋面做大于24小时的蓄水实验,并在平时维护中留意雨水井口不被树叶等废物堵塞。因而,只要防水层、阻根层铺设到位,严厉按规程操作,房顶绿化通常不会导致房子渗漏。

问题四: 房顶绿化会否影响房子构造安全 新建修建房顶绿化规划应与屋面构造荷载规划同步进行。既有修建房顶绿化规划前应进行屋面承重检查,依据屋面所能承载的荷载值进行规划。只要房顶绿化施行充分考虑房子承载请求,因地制宜挑选绿化方式,通常不会对房子构造安全产生影响。 问题五: 房顶绿化植物资料怎么挑选和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树木遭到砍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等问题,城市园林绿化也成为提高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建设;生态效益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绿色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1.1净化空气 植物是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调解者,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虽然植物进行呼吸的时候也消耗氧气,但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20倍,所以城市中的绿地被比作城市的“绿肺”。绿色植物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价值,据资料表明,每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kg,排出氧气750kg;生长良好的草坪每天每公顷吸收二氧化碳360kg。通常木本植物较草本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阔叶树较针叶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 1.2吸收有害气体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种类越来越复杂,数量越来越多,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大气污染包括多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氯化氢、氯气、氟化氢等。人吸入有害气体后极易患气喘、咳嗽,进而使机体抵抗力减弱,诱发各种疾病,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1.3滞尘作用 大气中除有害气体外,还有烟尘、粉尘等的污染。尘埃还使有雾地区雾情加重,使空气透明度降低,并大大降低日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园林树木浓密的枝叶像一个滤尘器,对烟尘及粉尘有明显的阻滞、吸附和过滤作用,可减少空气中的浮尘。蒙尘的枝叶经雨水冲刷后又能恢复滞尘功能,使空气变得清洁。 1.4减弱噪音 噪声是城市的一大公害,其危害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噪声超过70db时,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处于90db以上的环境中人们就产生失眠、神经衰弱,严重时可使人的动脉血管收缩、引起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园林树木对减弱噪声的作用很明显,树木的枝叶就像消音板一样反射、吸收部分声波,使其减弱并逐渐消失。可减弱城市的噪音,是市民生活的天然隔音屏障。 1.5改善温度条件 园林树冠能遮挡阳光,吸收太阳辐射热,起到降低小环境温度的作用,所以夏季人们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受。行道树一般降

水生垂直绿化植物

一、水生或滨水植物 1.荷花 生长习性:喜水、喜湿、喜光;对温度要求严格。荷花生长期要求充足的阳光,喜肥,要求含有丰富腐殖质的肥沃土壤,pH值以6.5-7.0为好,土壤酸度过大或土壤过于疏松,均不利于生长发育。 花期:6-9月花色:粉红、白、淡绿、深红级间色 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 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 品种: (1)白兔——大型荷花(2)白兔——大型荷花 (3)白雪公主——大型荷花(4)碧血丹心——大型荷花

(5)彩球——大型荷花(6)大碧莲——大型荷花 (7)粉仙子——大型荷花(8)红楼梦——大型荷花 (9)杏花春雨——大型荷花(10)友谊牡丹莲——大型荷花

基本简介:碗莲就是栽种在碗内的荷花。也称为钵莲、盆莲,就是种在碗内的莲花,专供陈于室内几桌之上,以美化居住环境。碗莲若培养得法,种出直径仅5厘米左右的花朵,娇小玲珑,风姿卓绝。再在其花繁叶茂时加以修剪,使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再在碗内摆布小山、航船、小桥、鸡鸭等类的小品,确能构成令人神往的意境,极富雅趣。 花期:6-7月花色:粉红、白、淡绿、深红级间色 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 品种: (1)初恋——碗莲(2)飞天——碗莲 (1)火花——碗莲(2)飞天——碗莲

生长习性: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在岸边有树荫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对土质要求不严,pH 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花期:5-8月花色:多为白色生长最适宜温度:20-30℃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12℃品种: (1)白仙子——中型睡莲(2)科罗拉多——中型睡莲 (3)佛罗里达——中型睡莲(4)佛琴娜莉斯——中型睡莲

河流的生态功能及水文变化的生物学效应(一)

河流的生态功能及水文变化的生物学效应(一) 摘要: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近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学者和公众对于大坝建设对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影响“存在性”基本认可,但对影响“程度”认知相差甚远!争论体现了: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度”的衡量,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与不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矛盾,以及由于目前理论与现状资料缺乏导致的大坝建设的“真实生态影响”难以......关键词:河流生态功能水文变化生物学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近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学者和公众对于大坝建设对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影响“存在性”基本认可,但对影响“程度”认知相差甚远!争论体现了: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度”的衡量,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与不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矛盾,以及由于目前理论与现状资料缺乏导致的大坝建设的“真实生态影响”难以搞清等问题。 淹没、阻隔、径流调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大坝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如何评价这些影响并提出缓减措施,是未来水利水电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认识河流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是评价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概要介绍河流生态功能与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以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一、河流的生态结构河流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体,上下游、左右岸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连通性是评判河道或缀块区域空间连续性的依据。高度连通性的河流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以及动物和植物的运动等非常重要。 从横向上讲,河流宽度指横跨河流及其临近的植被覆盖地带的横向距离。影响宽度的因素有:边缘条件、群落构成、环境梯度以及能够影响临近生态系统的扰乱活动(包括人为活动)。连通性和宽度构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特征。二、河流生态功能河流的生态功能包括:栖息地功能、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功能等方面。1生态功能-栖息地功能栖息地是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能够正常的生活、生长、觅食、繁殖以及进行生命循环周期中其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栖息地为生物和生物群落提供生命所必需的一些要素比如空间、食物、水源以及庇护所等。河道通常会为很多物种提供非常适合生存的条件,它们利用河道来进行生活、觅食、饮水、繁殖以及形成重要的生物群落。 河道一般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的栖息地结构:内部栖息地和边缘栖息地。内部栖息地相对来说是更稳定的环境,生态系统可能会在较长的时期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边缘地区是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带。边缘栖息地处于高度变化的环境梯度之中。边缘栖息地中会比内部栖息地环境中有着更多样的物种构成和个体数量。边缘地区相当于对其内部地区起到了过滤器的作用。边缘地区也是维持着大量动物和植物群系变化多样的地区。栖息地功能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连通性和宽度的影响。在河道范围内连通性的提高和宽度的增加通常会提高该河道作为栖息地的价值。河流流域内的地形和环境梯度(例如土壤湿度、太阳辐射和沉积物的逐渐变化)会引起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变化。宽阔的、互相连接的,并且具有多样的本土植物群落的河道是良好的栖息地条件,通常会发现比在那些狭窄的、性质都相似的并且高度分散的河道内存在着更多的生物物种2通道作用通道功能作用是指河道系统可以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流动的通路。河道由水体流动形成,又为收集和转运河水和沉积物服务。还有很多其它物质和生物群系通过该系统进行移动。 河道既可以作为横向通道也可以作为纵向通道,生物和非生物物质向各个方向移动和运动。有机物物质和营养成分从高处漫滩流入低洼的漫滩而进入河道系统内的溪流,从而影响到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食物供给。对于迁徙性野生动物和运动频繁的野生动物来说,河道既是栖息地同时又是通道。生物的迁徙促进了水生动物与水域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鲑鱼溯河产卵的迁移活动。产卵期间溯河到达河流系统上游地段的那些产卵的和垂死的大量成熟鱼种为河流提供了营养物质输入和促进生物量的增加。因此,连通性对于水生物种的移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河流上游源头地区从海洋中获得营养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