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①跨学科性

②系统性

③权变性

④实用性

⑤科学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

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对上述三个

层次的心理与行为进行预测、引导和控制,以便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更有效地实

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四大块:个人

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

及领导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

生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

1

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二)工业心理学

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之中,书中论述了用心理学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员工等问题。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梅奥支持“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使建立在群体理论之上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真正

起步。

(四)管理心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经过系统研究的著作《管理心理学》,之所以这样命名该书,就是想引导读者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管理和组织一大批人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五)组织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又首先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进一步将管理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扩大到组织心理的研究。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

随着这一学科从个体到群体再到组织研

究的演变,其研究和实验的机构也发生了

变化。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

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为管

理提供了一系列原理和方法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第二,强调独裁式管理。

第三,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的系统,组织职

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

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在宏观高

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

(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

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

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2

上述理论相较于那种只重视物的管理、不重视人的管理的理论来说,是具有创造性和革新意义的,是一种进步,它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管理理念,把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对象纳入组织管理当中,开创了研究人的社会需要、心理情感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的先河。

(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把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权变理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有不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境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

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

有效的应变策略。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领导行为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有称为领导情境理论。

代表人物:费德勒

路径-目标理论:领导是一种激励部下的过程,领导方式只有适合于不同的部下和环境时才是有效的。该理论的核心是有效的领导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

代表人物:豪斯

(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

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定义: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测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缺点: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难以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有些被观察者难以接受,他们觉得自已受到了监视和威胁,在心理上对观察人员产生反感,同时也可能造成操作动作变形。

3

注意事项:

1)要注意工作行为样本的代表性

2)观察人员在观察时尽量不要引起被观察

者的注意,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3)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4)观察者要避免机械记录,应反映工作有

关内容,并对工作信息进行比较和提

(二)调查法

定义: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1.访谈法的优点:

(1)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具体的了解;(2)运用面广,能够简单且迅速收集多方面资料;

(3)易了解到短期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4)有助于与员工的沟通

缺点:(1)访谈者要有专门的技巧,需

要受过专门的训练;

(2)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成本较高;

(3)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

形成的信息失算

2.问卷法的优点:(1)调查范围广;(2)

调查样本量大,适用于需要对很多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况;(3)调查的资料可以量

化,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缺点:(1)设计理想的调查问卷要花费

较多时间,人力、物力、费用成本高,问卷设计若不科学,有可能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2)问卷在使用前需进行测试,以了解

被调查者是否了解问卷中的问题,为避免误解,还经常需要工作人员亲自解释和说明,会影响工作效率

(3)填写问卷一般单独进行,缺少交流

和沟通,因此,被调查者可能不积极配合,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三)个案分析法

定义: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

4

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四)实验法

定义: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

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五)心理测验法

定义: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

者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测验有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等

(六)情景模拟法

定义: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时差的行为进行

评定,即为情景模拟法。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第一节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缺少大志向和责任心的,只是少数人起到统治的作用;反对工人参与管理,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国富论》,该著作的问世标志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构筑完成。

(一)“经济人”的基本含义

1、“经济人”的观点

“经济人”的观点把人看做是“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

2、X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美国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他的著作《论企业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X理论和Y理论。

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

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5

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服自己的情感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二)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

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泰勒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三)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多数人看成是天性懒惰且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根据这种决定的管理理论、原则及措施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通过权力严密控制员工。

“经济人”假设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缺少大志向和责任心的,只有少数人起到统治的作用;反对工人参与管理,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立起来,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无形中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合理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特点。

当然,“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以及泰勒制的管理原则,也有科学管理的成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作风,强化了社会各界对于消除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关注,科学分析了工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并制定了精确的工作方法,实施了比较完善的计算与监督制度,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社会人”假设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在长达9年的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的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1、人是“社会人”

2、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

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

(二)基本“社会人”假设的管理

6

第一,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是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第二,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激起员工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培养员工的群体意志,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在实行奖励措施时,应主张集体奖励制度而不是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

第四,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不应该只局限于计划制订、组织工序、产品检验等,而应该在员工和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第五,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三)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的假设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标志着人们对人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人”的假设承认人是一个社会客体,在重视人的自然需要的同时还要关注人的社会需要,主张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入手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以便改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这比单纯的物质鼓励效果更好。它给企业管理带来重大的影响,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一)“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自我实现人”也叫“自动人”。这种人性假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自我实现”指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Y理论主要观点:

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第二,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第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第六,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7

(二)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

1、管理重点的变化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

2、激励方式的转变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那些内在的激励因素。

3、管理制度的变化

“自我实现人”假设主张管理权限的下放,建立参与和决策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及制订发展计划,让员工选择喜欢的工作等,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员工展示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4、管理职能的改变

以“自我实现人”假设为出发点,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尽可能为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和消除员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三)对“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评价

从理论角度来看,“自我实现人”假设和“经济人”假设存在共同的错误,即把人性看成是天生的、自然形成和逐渐成熟的。事实上,人格和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响实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动改造、变革的结果。

虽然“自我实现人”假设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其理论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是相当有说服力和先进性的,有许多观点值得借鉴。

四、“复杂人”假设埃德加.沙因的《组织心理学》

(一)“复杂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复杂人”假设就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以期更加合理地说明人的需要与工作的动机。

提出了“复杂人”假设的原因:

第一,每个人的需要后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

第二,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动力。

第三,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当中,同样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模式。

第四,一个人能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愿意为组织出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造模式,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工作的性质、

8

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动机的强弱及与同事之间的相处状态等。

第五,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相应做出不同的反应。

(二)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

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

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

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三)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复杂人”假设和权变理论及其管理措施以人与人之间及环境之间存在差异这一点为出发点,重点强调针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应灵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对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第二节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4、刺激影响行为

(二)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评价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新华生主义

这一学派认为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主张以实验科学的分析方法进行行为分析,并找出相关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影响较大的是托尔曼的整体行为主义、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用论

(一)托尔曼的理论

1、目的性行为主义

2、固有决定因素

(二)赫尔的理论

内驱力理论,有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三)斯金纳的理论

强化理论

三、卢因的观点

(一)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

9

(二)群体动力的内涵及理论启发

1、群体动力的内涵

2、理论启发

群体行为不等同于群体中各个成员行为的简单相加,它包含集体智慧融合精华,可能产生新的行为形态。

四、个体行为规律

(一)行为概述

1、行为的概念

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2、行为的特征

(1)目的性

(2)自主性

(3)社会性

(4)连续性

(5)持久性

(6)可塑性

(二)个体行为规律(插入P54图)

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内在动机具体行为方向目标

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人总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则指向一定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了,下一个新的需要又将会诞生,这样周而复

始的循环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规律。

第三节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讲可以分

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

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

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

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

系又相互区别的。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

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

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

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

(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

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

综合反映过程。认识过程是个体心理过程

的基础,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个

10

体心理的认识过程包括对事物的认知阶段和知识阶段。

1、认知阶段

(1)认知形成阶段,包括感觉和知觉两种心理活动。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知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整体上的反映。

(2)认知发展阶段。在认知的形象阶段,个体获得了对事物本身直观形象的了解,这只是对事物表象的认知。当个体调动自身的各种神经活动系统,对事物做出进一步的认知时,其就会通过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此过程。

记忆是人们对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保存,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可再显现出来。记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识记、保持、回忆、认知。

思维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知识阶段

知识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个体除了通过感觉和知觉去认识事物的外在联系,还借用表象的形式向思维进行过渡,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内在联系,更为全面、本质地把握事物。总之,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程。

(二)情感过程

个体情感的基本表现:

个体情感表现的基本形式有喜、怒、哀、乐、爱、恶、惧,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生调、动作表现三个方面。

(三)意志过程

1、意志概述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并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2、意志活动的特点

(1)意志活动是有意志、有目的活动

(2)意志活动是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3)意志活动是由一系列的随意活动实现的

随意活动提现了对意志的调节作用,主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激励;二是克制。

3、意志的表现

11

12

个体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1)坚毅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二、个性心理

(一)个性心理的含义

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个体独有的并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的整体特性。

(二)个性心理的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 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

刺激(原因) 个体(需要、紧张、不舒服) 反应(行为)

行为科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二、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1.指向性 2.多样性 3.层次性 4.潜在性 5.可变性 6.社会制约性 (二)动机

1、定义: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与动机既相似,又有着严格的区分。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一个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这种需要才会转化为动机。所以,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需要转化为动机必然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需要对象的确定;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可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三种机能

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形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

1)始发机能

2)选择机能

3)强化机能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

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

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第二节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二)价值观的属性

价值观的属性包括内容属性和强度属性(三)价值观的作用

第一,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核心衡量指标

第二,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分析

第三,价值观会使个体对那些不被其所在群体或组织接受的信仰、态度及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解决内心的冲突,进而提高个

13

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以便在组织中保持和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四,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个人的决策行为

二、态度

(一)态度的慨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个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知觉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意向成分

(二)态度在工作中的功能

①调整功能

②自我保护功能

③价值表现功能

④知识功能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①态度影响认识和判断

②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③态度影响忍耐力

④态度影响相容性

三、工作满意度

(一)工作满意度概述

定义:工作满意度是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人们通过对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经验进行

评价而产生的。

(二)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挑战性的工作

2.公平的报酬

3.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4.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第三节知觉与行为

一、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一)知觉的内涵与特征

1.知觉的内涵:所谓知觉,是指直接作用

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

反映

2.知觉的种类

①空间知觉

②时间知觉

③运动知觉

④错觉

3.知觉的特征

14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二)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性

1.社会知觉的内涵:社会知觉是在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2.社会知觉的特征

1)认识对象的独特性

2)知觉过程的双向作用性

3)信息加工过程的独特性

二、知觉过程

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二)知觉对象的特征

1)接近律:在时间、空间上接近对象,有

被知觉为同类的倾向

2)相似律:具有相似性的对象往往容易被

知觉为一组

3)闭锁律:人们能够把分散但是具有一定

联系的知觉对象的反应综合起来,形

成一个整体

4)连续律: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联系的对象

往往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

四、知觉偏差(加入相应名词解释)

①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

当不同信息互相结合的时候,人们总会倾向于关注最前面的信息。

②近因效应: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最

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会冲淡过去获得

的印象,并对以后对该对象的社会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③晕轮效应: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常

从货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进而扩展到全部的或好或坏的整体印象。

④投射效应:假定相似,通常指人们通

过将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形成的关于他人的印象。

⑤心理定势: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

理的准备状态。

15

⑥对比效应;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不考虑客观的标准。

⑦刻板效应:指对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具有概括性的、笼统的印象。

五、归因理论与倾向

(一)归因理论

归因:是指人们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对自己或他人的举止进行分析、判断并推论其原理的过程。

1.海德的恒常原则归因理论

海德是归因研究的创始人

认为该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情境因素导致的,即属于自己空和范围之外的因素引起的,成为外部归因;另一种是把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为个人自身的因素,既属于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因素,称为内部归因。2.凯利的三要素理论

(1)特殊性(2)共同性(3)一惯性

3.罗特的控制理论

(1)内控者

(2)外控者

(3)控制源的影响

4.韦特的成就归因理论

在他看来,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与失败时知觉到的四

种原因,他将这四种原因划分以下三大维度。

(1)控制点维度

(2)稳定性维度

(3)可控性维度

第四节个性与行为

一、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存在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基础之上,并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

展。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部分:一是个性倾向性;二是个性心理特征。

(二)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倾向性、稳定性、整体性、

社会性

16

二、气质与行为(相关的点、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

气质是天赋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其他心理特征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气质定义: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类型:

1、胆汁质:情感发生得很快而强烈,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有外倾性。最突出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

制过程,多数是热情而性子急得人。

2、多血质:这种人热情活泼、机智灵敏、动作迅捷,其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3、黏液质:这种人待人处事心平气和,并且沉着冷静,很强的忍耐力,能较好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较少发脾气。

4、抑郁质: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经常多愁善感,容易神经过敏。这类人观察问题比较深刻细腻,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

三、能力与行为

能力的定义: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一)能力的分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实践、个体因素

四、性格与行为

性格的定义: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

及习惯化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

定的心理特征。

1、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可以将性格

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三种。

2、依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划分的性格类

型:外倾型和内倾型。

3、依据个体独立性划分的性格类型:独

立型和顺从型

4、五重性格特征是:外向与内向、情绪

适应性、易相处性、谨慎程度、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

性格的培养

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及自我执行

五、情绪与行为

(一)情绪的概念:情绪指的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

态。

17

(二)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非自发性

2.情绪的短暂性

3.情绪是一种主观意识体验

4.情绪会产生生理唤醒

(三)情绪的维度划分:情绪的种类、情绪的强度、情绪的频率和持久性

(四)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1.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

2.情绪智力是由萨罗威和梅伊尔于1990年正式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

1.自我意识:体会自我情感的能力

2.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冲动能力

3.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坚持不懈的能力

4.感同身受: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

5.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

1、选聘员工

2、决策

3、创造力

4、激励

5、领导力

6、谈判

第五节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

一、组织承诺

(一)组织承诺的内涵:组织承诺也叫作“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使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二)组织承诺的三因素

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

(三)建立组织承诺

1.建立高情感承诺

2.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

二、组织公民行为

(一)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及特点

1.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组织公民行为是

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是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一般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等。

18

2.组织行为的特点:

第一,人们除了致力于实践活动的规定事项外,还会经常主动自发地付出额外的心力,从事一些直接或间接有利于组织的事情

第二,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自我裁量的自动自发行为

第三,组织公民行为的出现与正式的报酬并不直接相关

第四,组织公民行为对于组织长期效能及成功运作有关键性作用

(二)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

第一,它是一种自愿的合作行为,能自觉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冲突

第二,它能使得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投入到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之中

第三,它能促进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四,它能有效协调团队员工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

第五,它能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第六,它可以在无形中影响组织的绩效。

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是指两个以上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即由若干个组成为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行为规范约束其成员的人群结合体。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能更全面把握群体

的含义:

1、群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2、群体具有稳定的结构。

3、群体成员有着相同的目标。

4、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利益。

二、群体的类型

(一)按照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二)按照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三)按照群体的规模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19

(四)按照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力群体

(五)按照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六)按照群体的开放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

三、群体的作用

(一)完成组织任务

(二)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四)协调人际关系

(五)促进成员间的相互激励

四、群体发展阶段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塔克曼和詹森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历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阶段和中止阶段。

(二)间断─平衡模型鲍姆加特纳和琼斯提出

间断─平衡模型适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

任务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而不适用于长期的工作群体和非任务性的群体。第二节群体行为解释

一、群体外部环境

每个工作群体都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

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包括组织的整体战略、职权结构、规章制度、资源、员工录用过程、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文化及工作物理环境等。

二、群体结构

(一)角色

1、角色认同。

2、角色直觉

3、角色期待

4、角色冲突

(二)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概念

2、群体规范的形成

3、群体规范的改进

其内容包括:

①明确规范内容。调查、了解群体已形成的规范,特别是起消极作用的规范,并听取成员对这些规范的改革意见。

20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三、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 ?四、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 ?五、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 ?六、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 ?七、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代表人物——泰勒:经济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工程心理学的发展,人——机关系,人——人关系,人——组织关系。?战后,:有必要建立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综合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三个阶段: ?经典科学管理理论(1900-1927) ?人际关系理论等(1927-1965) ?权变思想(contingency approach)、系统理论(1965-now)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 ?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是工业心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装备的机械化,促进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E.g.英国成立疲劳研究部、美国战后经验推广——人的重要性 ?重要贡献: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 ?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 二、工业心理学兴起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856—1915)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因

文献综述WORD版

文献综述的写法 本讲目录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来源 文献检索途径 阅读文献的技巧 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 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 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的作用 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 帮助辨别本领域的研究前沿 帮助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弄清前人对于该研究所持的不同解释或观点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论证工作,并为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假设提供基础 二、文献来源 书籍 经济管理类期刊 管理档案 工作论文 报纸 1、书籍 专著 论文集 教科书 资料性工具书 科普读物 专著 就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系统全面地论述,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名家名作。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 论文集 某位专家或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量大。 《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美国管理学会学报最佳论文集》《实验经济学论文集》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

教科书 阐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研成果和有待讨论的问题等,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况,可读性强。 国外经典教材,如斯瑞波尔《农业市场经济学》、罗宾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资料性工具书 就某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的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叙述简便,查阅方便。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科普读物 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经济学、管理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提供实用类信息。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2、经济管理期刊 学术期刊——反映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 情报性期刊——文摘及复印资料,可反映某一特定课题的文献概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管理科学文摘》 普及通俗性期刊——介绍管理新思维、新观点、管理理论与方法。实践性强。《中外管理》《北大商业评论》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审,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是文献综述的重要参考文献。 情报性期刊经过重新筛选,也是可重要参考文献,但会有几个月的滞后期。 普及通俗性的商业期刊,观点没有经过论证和同行评审,只有一些数据和事实可以引用。但《哈佛商业评论》除外。 SCI、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高校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CSSCI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系统研究与组织管理相关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并运用于管理实际以提高组织工作效能的科学。 研究内容:1个体行为2组织行为3群体行为4领导行为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有哪些? 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测量费E个案法F实验法G产品分析法(投射原理)H情景模拟法 3什么是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认知: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俗称认识) 1.客观(知觉对象)的特点:物理强度,时空特征,运动特征;对己意义、价值 2.主体的因素: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定势(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知觉的也很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觉) 3知觉情景:个体是在什么情况下只觉得也很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觉 4对人知觉的偏差会导致哪些效应?试举例加以说明。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社会刻板效应 5何为归因?归因有何特点?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解释或判断。 特点:(1)对行为者成功、失败的归因特点:Array (2)对他人一般行为归因的规律:A区别性(待殊性)当个体的行为反常——外部归因或情景归因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相同行为——内在归因。 B一致性(普遍性)在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有同样的行为,某人也会出现这种行为时,做外部归因,而当某人行为与众不同时,则做内部归因。 C一贯性(稳定性)指个人的某种行为在不同情景下是否一贯和稳定。行为反常——外在情景归因;行为惯常——内在归因。 6知觉原理应用于管理有什么作用? A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以便能敏锐地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快速准确解决问题。 B分析自己的认识定势,了解个人的认知偏好,跳出这些认知陷阱以避免知觉偏差的出现。 C对员工做结论要慎重,要因人而异,随景而异,承认并考虑不同员工对同一组织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作耐心细致的,有针对性的工作以同一认识,统一行动。 D应尽量利用知觉原理待人处事,树立自己在员工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E对自己有准确的、积极的自我认识,并帮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 F实事求是地堆员工的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避免不当归因,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引导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成败作正确归因,正确估价自己。 7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叫情绪情感。是事物与自己需要满足与否和满足程度的心理体验。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类对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都是人内心的主观体验形式,因此二者本质相同且相互联系。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组织行为学文献综述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组织行为学》结业论文 题目:组织文化对员工需求的影响研究 专业:市场营销授课教师:于海艳 姓名:迟艳龙学号:130640035 班级:1302 学生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年:2014 —2015学期:第二学期 2015 年6月18日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本人的论题为《组织文化对员工需求的影响研究》,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讲,文化因素无疑对员工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中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组织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也对员工养成教育起着巨大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组织行为管理的目的所在,人员激励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途径。明确员工需要、按需激励,是激励的指导原则,也是建立组织文化的现实基础。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组织成员乃至整个组织行为的理解、预见和把握。 关键词:文化因素;组织行为;组织工作;员工需要

前言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他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组织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它属于优良的文化还是劣性文化,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从一个组织诞生那一天开始,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蕴藏其中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本文就是在组织文化构建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研究组织如何准确的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去帮助员工。

组织行为学习题(内容参考)

组织行为学 (一)填空题 1)19世纪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他在管理史上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是他对管理和组织行为研究的巨大贡献。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从、和这三个方面进行分类。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__和____的规律性。 4)在19世纪后半叶,一代管理者成功的运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提高劳动生产率地技术和方法。其中以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最为著名。 5)按研究目标分类中,其中一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这种研究被称为。 6)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管理界中形成对“新组织”,它具有、、、、五大特点。 7)通常而言,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能、技能、技能三大方面。 8)管理角色指的是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由、、三个方面。 9)____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10)组织行为研究一般视为三个基本分析单元,它们是___、__、____。 11)梅奥等人在____实验中总结的“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12)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_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_的研究。 13)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_” 及“_”两个假设的确立。 14)按研究目标分类,可以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为_、_、和_研究这三种。15)按照周密的实验设计,在实验室里实施研究的方法称为____。 16)在以研究可控性为原则的分类时,要考虑_、_、_这三个问题。17)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有_、、数量统计方法和理论模型方法。18)实验方法以实验场地的不同可分为___方法和方法两种。 19)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次——个体,群体和组织中,都涉及到_内容。 20)组织是_组成的集合,是适应_的需要,并且是通过__和协调来实现目标。21)组织的两种形态是结构和过程、____和演变。 22)_和分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组织演变的动因。23)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_、_、_、_和控制,已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24)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____和组织____来衡量。 25)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____和____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6)组织行为学是研究____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 27)日本企业在管理中兼顾“硬”的同时,更加注重“软”的方面,即企业中的____因素。28)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这种假设称为“____”假定。 29)按研究的可控性分类,可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分为_、_、_这三种研究方法。30)现场研究可分为现场调查,现场观察,____这三种形式。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得到恢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社会自由发展面貌的充分体现。研究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对于突破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角色困境与今后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进一步合理探索。 关键词:社会组织;发展;文献综述 一.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政策造就的‘总体性社会’的逐步解体,由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需要所推动的我国各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1]“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以及包括基金会和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类公益服务实体在内的非会员制组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繁荣,90年代的转型与规范管理,近年来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2] 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在2006年以前,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呈现为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明显放缓。在数量增长减缓的同时,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结构优化趋势:一是基金会等资助型组织、支持型组织发展迅速;二是城市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空前活跃;三是社会组织之间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趋于紧密,社会组织网络化趋势加强;四是社会组织中的各种服务类组织发展较快,公益资源较多地向服务领域集中,政府购买服务也主要向服务类社会组织倾斜。 社会组织的资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被誉为“井喷式”的公益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热潮,带动了中国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格局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供给主体发生显著变化,多元主体开始取代单一主体;二是资源供给规模发生显著变化,开始出现大型乃至于巨大型基金会,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规模也在急剧增大;三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约束有所缓解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根本改善。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第一,“按照社会组织的角色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一方面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寄予很大的期待,或者说社会组织承担的角色期待很高;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的角色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在现实中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性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动性有待发挥,行动力也多有不足,由此导致社会组织的角色功能难以实现。就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组织常常被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减肥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单

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 搜索近期4年国内组织行为学专家关于本领域的研究内容,归总分析如下: 2007年 2007.5 曾晖,赵黎明研究主题○1: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工优势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上。其研究范畴包括信心/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等,具备积极性、独立性、可测量性、可开发性、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等基本特征。 存在的问题:由于积极组织行为学仅仅关注对个人微观行为水平的定量研究,其目前的基础架构在系统性上存在局限,没有在宏观层面考虑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制度、政策等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未来将会在组织实践的要求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真正将个体、组织与社会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从而体现出组织科学的作用。 2007.8 孙锐,李海刚,石金涛,研究主题②:从基于委托代理的博弈理论出发,分别从团队成员薪资收益与晋升激励、团队组织剩余分配的激励、基于团队工作绩效测评的激励以及团队激励研究新方法等方面,对团队合作博弈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平均分配还是按劳分配,团队合作都是有效的,但组织剩余分配对团队成员的激励与基于团队绩效测评的成员激励这两种单一的方法都不能使团队和成员同时达到满意。为鼓励合作,团队可考虑采取混合分配方式,即在大部分收益以团队整体绩效为基础进行平均分配的基础上.对有重要贡献者实行特别奖励,以此激发成员的独创精神。 存在问题:没有疑问。 2007 石金涛,王庆燕,研究主题③:以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式,探讨组织社会化中新员工的信息寻找行为。结果显示,新员工在进入企业组织时倾向于采用主动寻找信息的行为;新员工没有因为工作时间不同、工作经验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信息寻找行为反应和寻找.不同的信息内容,但是却在信息寻找战术上有显著差异;公开战术和观察战术是新员工最为倾向采用的信息寻找战术,并且对于获取各类信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存在问题:虽然新员工寻找信息与就业时间与经验无关,但是信息的质量比信息量更重要更有效,本文没有研究明白新员工寻找有效信息的影响因素。 2007 王莉,石金涛,研究主题④:本文通过建构“组织嵌入”的概念。期望能更完整的了解员工个人行为转化为组织行为的过程。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技术研究员工组织嵌入与组织信任、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除了重视员工在工作能力上的开发、成长以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财务资源外,更需要重视组织中员工的价值观取向是否能与组织一致以及员工在组织中的人际互动程度。因为通过良好的人际互动(网络),员工间可以增加沟通机会、提升情感,提高对于组织的信任和承诺感,降低优秀员工的离职倾向。 存在问题: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与员工在企业的发展结合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目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2009年5月22日

心理契约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心理契约是维系组织和员工关系的心理纽带,是维持和发展员工与组织间关系的内在力量。在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有效的管理心理契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资料入手,分析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和维度,并对其在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契约就被引入了管理领域。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企业竞争加剧,高科技的引入和低人力成本的追求,使企业裁员、组织合并、重组、缩减开支、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成了普遍现象,而与此伴随的则是雇员忠诚度的明显降低,心理契约的研究通过探寻组织动力,给许多尚不清楚的组织现象,例如:可感知责任的作用、委托人与代理人、组织与员工关系等问题以强有力的解释。同时,心理契约能够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新经济环境下雇佣关系的急剧变化,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在80年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二、心理契约的概念和内容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其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如果将员工的任务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将雇主提供的报酬分为短期和长期,我们也可以发现4种类型的心理契约:交易型,有详细的任务,雇主提供短期

组织行为学人物

“组织行为学(二)”主要人物和经典理论(1)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新发展。 A.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B.二战前,工业界广泛应用工业心理学知识。 C.1958年,莱维特(美)用管理心理学取代沿用的工业心理学,旨在让人们注意考虑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加强管理。 D.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心理学广泛拓展,逐渐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被广泛接受,在各类组织管理中得到应用。(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4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二。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 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三。泰罗(美): 1、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 人,“科学管理之父”。 2、主张:一些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 3、他曾经进行过搬运生铁和铁产改造方面的试验。 4、1895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5、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雇主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 6、列宁对泰罗的科学管理作了全面的评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7、组织机构上管理控制原理。 8、提出决策“最优标准”。 四。吉尔布雷斯夫妇(美):1、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2、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ability 能力 absenteeism 缺勤率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need成就需要 achievement/power theory 成就/权力理论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情感成分affiliation need 亲和需要 arbitrator 仲裁者 attitude 态度 attribution 归因 attributional bias 归因偏见 attributional model 归因模型 authority 权威、权力 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 theories of leadership 领导的行为理论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 bureaucracy 官僚结构 centralization 集权 chain of command 指挥链 change 变革 change agent 变革代理人 channel 渠道,通道 channel richness 通道丰富性 charisma 领导魅力;领导者的超凡魅力charismatic leadership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执行官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反射 coercive power 强制权 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ve conflict 认知冲突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认知评价理论cohesiveness 内聚力;凝聚力 collaborating 合作 collectivism 集体主义 collegial model 学院模型 command group 命令群体 communic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media 沟通媒介 communication process 沟通过程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趋势-商业时代

组织行为研究的神经科学进展 刘童九唐志文刘耀中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随着神经科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结合到组织行为研究中,使得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组织行为学中各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本文通过当前研究的几个实例来阐述神经科学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促进,提供对传统组织研究范式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神经科学,组织子氛围 当前神经脑成像研究,为解释和解决大脑神经机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贡献在神经心理学,神经管理学,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神经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为解释和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提供了神经学的解释(Ochsner & Lieberman,2001),同样,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和重要的研究范式。通过国外的文献研究不难看出,当代的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已经将神经科学纳入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但是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通过神经科学有助于探讨和研究认知、态度、行为、决策的深层机制,国内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者应该深入到神经科学领域中来,通过神经科学的范式,获得更加精确,清晰明了的结论。 组织行为学中最优的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莫过于神经科学,神经科学为当前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中国组织行为学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组织变革的神经阻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革新,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和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组织在面对新的环境与政策中不断变革。组织变革是指运用科学和相关的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沟通渠道、角色设定、企业文化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绩效。 但在组织变革中常常以失败告终,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组织变革中往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制。通常,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改变更乐于现状。即使员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一)

组织行为学综述 摘要: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有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及行为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到80年代分化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至今其重点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贯的核心问题,也有一些热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含义和发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未来展望等内容。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发展,研究方法,展望 Summary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has nearly a hundred years histor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industrial psychology. Human relations theo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rom the 1960s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to 1980s differentiated into macro-and micro-organization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focus on both core issue and hot issues.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future prospects and so on. Keywords: organization behavior, development, research, future prospects 1 引言 现代管理体系认为,管理最根本的职能就是使一个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或使一个系统从低级有序变为高级有序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对当今的企业管理者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课题。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化进程中突破企业本身的局限,实现与国际同步,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理论为依据,进行科学管理。 组织行为学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的主干课程,是专门研究一定组织与环境中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各种形式的组织不仅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满足着我们许多重要的需求。组织管理中的决策和行为,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个人、其他组织和社会。因此,了解组织的功能及其对个人行为的广泛影响是十分重要的[1]。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它涉及对人类行为的理解、预测和控制[2]。人们普遍这样描述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和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机构模式,来改善组织绩效和效果[3]。 3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近几年许多北美的组织行为学家把自20世纪初以来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900—1927年,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1927—1965年,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

文献综述组织发展

文献综述之组织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革。组织变革已经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用以谋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1962 年美国学者钱德勒在其代表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设。文章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的战略,随着战略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跟随战略”假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迅速传播,企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 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1993 年,美国的钱皮和哈默提出“公司再造”的概念,组织或公司的再造被认为是继财务管理、战略计划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之后的又一场管理革命。 统计表明,90 年代初的几年中,85%的美国公司都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再造活动当中。这些公司当中,有60%报道说他们并没有获得所希望的生产力,并且有44%的公司声明他们事实上比以前更糟!在80%的公司当中,员工工作满意程度有所降低。面对这些变革方面的失败,以及新指导方针的缺乏,68%的组织机构在一年之内又不得不重新构建组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组织变革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失败的比例非常高,但由于它是组织迎接时代挑战,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研究现有的理论,分析实践中的成败,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关系,用来指导组织变革的实践就显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必需的工作。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重建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达到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打造组织核心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的目的。 通过这些研究主要解决现实组织变革中的两大问题: 1、研究如何通过组织变革使组织增强灵活性与敏捷性,从而有效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2、探讨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实现组织内部运作机制与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方式的协调,使组织增强新的活力,体现出团队优势。 由此可见,组织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 1 章导论管理者的角色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的演变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特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认知的特性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第 3 章个性差异与管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作用的个性特征个性管理的意义第 4 章激励概述激励、需要、动机的概念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 5 章工作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引发动机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形成过程)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达到激励的目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第 6 章激励的综合研究 员工组织承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群体群体的含义与功能群体的分类群体动态特性群体凝聚力团队及其管理第8 章沟通沟通含义与特性组织沟通的方式组织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第9 章冲突冲突的根源冲突过程分析托马斯的二维冲突处理模式第10 章领导领导与权威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发展第11 章组织结构与设计泰勒、韦伯的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12 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第13 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作用如何建设组织文化创立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织行为此次改为上机考试,此次只涉及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请大家多看书,题目多出自教材。 以下为练习题[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这种需要是()。 [选项] A. 外在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社会感情性需要 D. 内在性需要 [答案]D [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这种需要是()。 [选项] A. 外在性需要 B. 物质性需要 C. 社会感情性需要 D. 内在性需要 [答案]D [题干]一个组织既要限制破坏性的冲突,也要促进建设性的冲突。这表明冲突具有()。 [选项] A. 客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