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县概况

民和县概况
民和县概况

民和县概况

一、自然地理民和县全称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是海东地区辖县。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2?26′~103?04′,北纬35?45′~36?26′。县境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面积178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4220米,最低1650米,平均海拔高度2100~2500米。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祁连山系的达坂山和拉脊山余脉,构成县境地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部多为高山。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迭,地形复杂。湟水、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北部和南部,形成湟水、黄河两大谷地。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地貌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民和地处北温带,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温度9?,年降水量292.2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

二、社会经济民和县位于省境东陲,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故有“青海门户”之称。县政府驻川口镇,距海东地区行署驻地85公里。人口35.1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土族占12,。

民和县农业以小麦、豌豆、油菜种植为主,是全省瓜果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副食品以生猪、牛、羊肉、禽蛋为多。主要矿藏有石膏、白云岩。工业以建材、冶炼、采矿、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兰(州)青(海)铁路、甘(肃)青(海)公路穿境。各乡(镇)均通车通邮。有中学35所,其中民族中学8所、师范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有县乡卫生机构34个。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还有七里寺药水泉、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自然景观。其中七里药泉是闻名遐迩的疗养与旅游胜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三、行政区划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隶属于海

东地区。全县设22个乡镇,其中有8个镇(川口、古鄯、马营、官亭、峡门、李二堡、满坪、巴州)、14个乡(马场垣、北山、核桃庄、隆治、总堡、大庄、转导、甘沟、新民、松树、西沟、前河、中川、杏儿),辖318个行政村,1849个农业合作社。

四、历史概况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汉武帝和汉昭帝时期,在包括今民和地区在内的湟水流域设郡建县,金城郡治(允吾),就设在今民和境内的下川口一带,自此,民和成为青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汉宣帝时,赵充国屯田河湟,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始传入民和。魏晋时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带设白土县。北魏在今古鄯北古城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宋为河湟吐蕃角厮啰地方政权辖地,后隶于西夏近百年之久。元隶于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民国19年(1930年),建立民和县。1949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民和县,并于当月成立了民和县人民政府。1978年民和划属海东地区。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五、名胜古迹允吾古城遗址位于县城以东马场垣乡下川口村西北,靠近湟水高出水面40多米的台地上。该古城遗址为汉金城郡治允吾县古城遗址,现残存的东、西墙南半部和整个南城墙遗迹尚清晰可辨。古鄯古城遗址在县境中部古鄯镇,东汉和帝时所筑,龙耆城遗址已不存,现存城垣为明代维修。廉川城堡遗址在川口镇西北史纳村,为后梁河西鲜卑大都统秃发乌孤所筑。现存城墙及城堡墩台,城堡背靠阿拉古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口及浩门河,凭险据要。白土城遗址在县境南部中川乡清泉一村,俗称黑城或丹阳城。该城居中川台地最高处,背山面河,东西南北来往之冲,形势开阔险要。传说杨家将当年据此,夤夜筑城,故名黑城。又因城北依凤凰山,凤凰山为红土山,居中川北,两翼向东西延展,呈丹凤朝阳之势,故此城又名丹阳城。喇家遗址在官亭镇南部喇家村黄

河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村落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反映了4000年前喇家村落的生活水平和较高的社会等级,揭示出前所未有的史前灾难遗迹,被列为2000年中国十大文物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发掘的“黄河磬王”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大的磬。七里寺药水泉位于县境中部古鄯镇西南七里寺峡口,流量50吨/日,经国家矿泉水权威机构鉴定,该水为含锶、偏硅酸及碳酸的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内含4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肠胃、心血管、皮肤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该泉水历史悠久,老百姓敬为神水,慕名前来饮用者络绎不绝。药水泉周围峰峦叠嶂、树木葱笼、奇势突兀、空气清新,身临其境,使人心旷神怡,实为避暑度假旅游疗养之胜地。每年农历“六月六”,是七里寺传统的“花儿”盛会。盛会之时,游人如潮,各族歌手踏歌而来,“花儿”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娘娘天池位于柴沟乡李家山顶,海拨2500米。天池长400余米,宽50米左右,呈椭圆形。池水清澈碧蓝,深不可测。池北高处有娘娘庙,建于明末,后遭乱被焚。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此处青草茵茵,山清水秀。游人至此,别有情趣。东沟飞瀑位于县城西南40公里,小积山北坡峡谷处。峡中林木茂密,悬崖屹立,十分壮观。谷口右壁“马头崖”扬首伸颈,势若腾飞;左峰“鹦鹉嘴”拨地而起,云雾缭绕。瀑布高达84米,声似雷霆,壮若崩雪。每当盛夏,游人纷至。允吾梨花县城以东马场垣乡下川口地区,为汉金城郡治允吾县所在地。此处土地肥美,气候温暖,盛产瓜、杏、桃、梨、苹果。“允吾梨花”为民和一景。每年谷雨前后,满川梨花、果花、桃花盛开,花树丛叠,如云锦铺天盖地,艳阳映照之下,洁白如云,红艳似锦,是游人赏景休闲之佳处。每年谷雨时节,在此举行“桃花会”,将赏花观景活动推向高潮。黄河古渡位于县境南部官亭镇,古称“临津关”,是连接甘、青两省的要津之一。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曾从这一带进入青海。过去要到对岸需靠皮筏划渡,解放后,靠一条长约15米、宽约10米的大船摆渡,可载百人及卡车,现已建成钢筋混凝土大

桥一座。古渡口遗址仍在。野花山又名野狐山,位于县境西南西沟乡,这是一座宝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约有十万亩的原始森林,山中生长有百余种乔木、灌木,有党参、天麻、当归等多种名贵中草药,有梅花鹿、野羊、狐狸等十多种野生动物,有马鸡、石鸡、血雀、百灵等多种珍贵飞禽。山中有喇嘛寺—宏善寺,寺内现存有清康熙皇帝御笔“慈云殿”匾额。此外,野花山有天井峡、照壁峰、一线天等自然景观。六、历史人物

朵尔只失结

生年不祥,卒于1392年,蒙古人,为元朝甘肃行省右丞,明洪武四年(1371年)归顺明朝,世居今民和县三川朱家堡。朵尔只失结因招抚各族和征战有功,明朝先后授予指挥佥事、宣武将军、宣威将军、甘州前卫指挥使等职。共立大功13次,以骁勇为明廷所倚重。

李英

字士杰,生于1382年,卒于1442年,土官李南哥之子,世居川口。永乐六年(1408年)袭职。先后擢升为陕西都指挥佥事、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食禄1100石,被赐予“金书铁券”。子孙袭职。

冶祥

明成化八年(1472年)袭所镇抚职,是年更姓“也”为“冶”,为第五代冶土司。冶氏世居今民和县米拉沟冶家堡。冶祥1490年升为百户职,1500年升为副千户。1511年因征战有功,擢升千户。后因功升授西宁卫指挥佥事。

李玑

字贞德,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考中进士,为青海第一得此功名者。初授中书舍人,三年后任尚宝司丞,为皇帝近侍。弘治初年,其辞官返里。适逢巴州、川口一带大旱,他不辞辛劳,徒步勘查水源,并率领家众挖掘渠道。逾两月完工的长

15公里的渠道名为札都渠,为民和水利史上第一条大灌渠,该渠部分灌渠至今依然使用,人民受惠已有500多年。

祁秉忠

生年不祥,卒于1622年,是朵尔只失结之后人,为第十代祁土司。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袭西宁指挥同知。1505年因功升甘州红水游击,旋任西宁镇海游击,再转为甘肃参将。1616年,改授永昌参将。万历末年迁任凉州副总兵,继擢为甘肃总兵官,并以功加太子少保。天启二年(1622年),与清作战失利,战死沙场,明廷为彰其功,追赠为少保、左都督。

马登云

生于1906年,卒于1944年,少时聪慧好学,学业有成。后投笔从戎,先后受训于庐山军官训练团,陆军步校校官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升任第七十九军九十八师二九三团上校团长。1938年至1943年,受命多次与日作战,指挥有方、作战英勇。在长沙中日第三次大决战中中弹受伤,仍坐于担架上指挥战斗,获得胜利,受到军政部传令嘉奖,军部记大功一次。次年8月,马率部驰援友军,不幸于湖南白河渡壮烈殉国,时年38岁。他是为抗日战争献身的唯一一名民和籍校级军官。

,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与甘肃省红古区相连,县城所在地川口镇川垣新区。全县总面积1890平方公里,辖8个镇,14个乡,318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4个民族,总人口387041人,其中少数民族214772人,占总人口的55.49%。少数民族中回族156546人,土族43585人,藏族13752人,分别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89%,20.29%和6.4%。现有耕地470074亩,其中水浇地119669亩,浅山地253805亩,脑山地96600亩。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属干旱气候地区。

森林覆盖率19.5%。海拔1600米至4200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葱、韭、大头菜,辣椒、苹果等蔬菜水果。现以探明的矿藏主要有

金、镁、铜、煤、石油、石膏、石灰石、矿泉水等,县内交通四通八达,甘青铁路、兰宁高速公路、109国道穿境而过。川官、川杨、川马柏油路辐射8镇15乡,乡(镇)村村通公路。截止年底,全县通车总里程达2048.6公里。其中二级油路15公里,三级油路146公里,四级油路467.6公里,四级砂路1421公里,23个乡镇都通了油路。31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等级公路,其中12个乡镇61个行政村已实施乡村级道路硬化公路1421公里。县内民和大桥、湟水河桥,与县外联结的官亭、享堂、团结、下川口大桥,乡村道路中型桥梁15座。

民和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们已在此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汉武帝和汉昭帝时期,在包括今民和地区在内的湟水流域设郡建县,金域都治(允吾〉,就设在今民和境内的下川口一带,自此,民和成为青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汉宣帝时,赵充国屯田河澡,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开始传入民和。魏晋时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带设自土县。北魏在今古部北古城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宋为河湟吐蕃角厮移地方政权辖地,后隶于西夏近百年之久。元隶于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民国19年(1930年),建立民和县。1949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民和县,并于当月成立了民和县人民政府。 1978年民和划属海东地区。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概况

民和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素有“青海门户”之称。东北部与兰州红古区隔河相望,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甘肃省永靖县和积石山县相邻,西南部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毗连,西北部与本省乐都县接壤。全县南北长69公里,东西32公里,总面积1890.82平方公里,县内最高点海拔4220米,最低点海拔1650米,全县相对高差2570米。河湟谷地和十八条大沟、九条山梁构成县境的地貌主体。民和属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凉爽、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日照时间长、辐

射强,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8.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0.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0?。平均作物生长期为23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40.9mm,且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5%,年蒸发量为180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56%。全年日照时数为2458.2小时,全年无霜期14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cm。流经民和县的主要河流有三条,即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大小河沟计二十四条,其中十八条河沟源于拉脊山山脉。全县植物约有58科,197属,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药用植物有党参、大黄、甘草、黄芪,少数地方有冬虫夏草和贝母等。食用植物主要由蕨菜和蕨麻等。境内被列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共有43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27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25种,省级保护动物13种。兽类有狼、棕熊、狐、猞猁、麝、马鹿等,鸟类有舍雕、白肩雕、玉带海雕、雪鸡、蓝马鸡、啄木鸟、麻雀、喜鹊等,随着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境内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经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我县已知矿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燃料等。金属类有锰、褐铁矿、铜、金;非金属类有大理石、白云岩、花岗岩、石英石、石膏;燃料有煤、石油。全县共

有23个乡镇,318个行政村,1843个社,总人口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0.7%;劳动力18.7万人,全县居住着汉、回、土、藏等十六个民族,其中,回族占15.5万人;土族占4.32万人;藏族1.33万人;汉族17.17万人;其它民族0.09万人。全县23个乡(镇)中,贫困乡(镇)11个,贫困农户35万户,贫困人口15.2万人。截至2006年底,县级财政收入4619万元;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4.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05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0.9%;第二产业为5.14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23%;第三产业为6.4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87%。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749元。境内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景色秀丽,风景如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初步勘查发现的自然景观

28处,人文景观资源697处(含古文化遗址66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境内发掘出的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喇家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处灾难性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马家窑文化类型的边墙遗址、芦子沟台古城遗址、东汉马援点将台、下川口允吾文化遗址以及“古鄯八景”、卡地卡哇寺、文家寺、宏化寺等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和是黄河、湟水河南北穿流的区域,这里群山错落,河流蜿蜒,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历史文化内涵与优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旅游县城。七里寺自然风景区、娘娘天池、东沟瀑布、西沟自然森林风景区、松山原始森林风景区等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七里寺药泉水以奇特的疗效闻名于甘、川、藏、宁等省区,该泉水对肠胃病、心血管病、皮肤病等各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被专家誉为“水之精,泉之首”;国家AA级风景区——桃花园林区是以万亩桃林为依托发展起来的集休闲、娱乐、观光、餐饮为一体的风景

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三川土族“纳顿节”,被誉为世界上历时最久的“狂欢节”;麻地沟刀山会盛况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所罕见,古剧《目莲宝卷》是全国极奇珍贵的古文化剧类,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被称为“中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

青海省西宁市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管理城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城市开发强度应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交通等因素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各类土地的使用性质、区域位置、周围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空间环境条件等。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开发强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区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开发强度细分的原则。 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土地供求关系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经验的类比分析,可以推测各类建筑的需求数量以及占城市建筑总量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基于环境标准所确定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确定的城市建筑总量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权衡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上限方案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建筑总量,但由此带来环境标准的明显下降;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下限方案能够确保较为理想的环境标准,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筑总量需求相距甚远;最终选择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和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之间的综合权衡。 对于民和城市实际情况来说,考虑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其环境容量应保证一定的限度从而确保在生态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土地开发强度具体量化指标应是介于一定的范围之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经验数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具体如下表: 表8-1 城市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控制表 序号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 (m) 绿地率 (%) 1 居住用地**~3.0 20~45 75 ≥30 2 公共设施用地**~5.0 15~50 99 ≥20 3 工业用地**~1.2 30~45 25 ≥20 4 绿地———≥75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2007年度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盐都市国土资源局 二○○七年十一月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土资源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对土地实行跟踪监督治理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我局多年来一直将此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收到省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后,迅速将部和省厅的精神传达下去,及时明确此次调查工作重点、总体要求和差不多程序及方法。并在深入学习《通知》精神和全面领会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制订了《盐都市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方案》,对我市变更调查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局必须做到“月清季累”,年末及时变更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做到数据、图形、实地“三一致”,建立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方法,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和实际耕地变化情况。同时,加大了质量检查力度,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做到图、数、实地三者一致。 并先后三次组织各县(市、区)的分管局长、地籍科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对土地变更调查的资料预备、外业调查、内业

处理、统计汇总、县乡自查、市局检查和成果上报等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通过认真实施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市如期保质地完成了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其成果差不多反映了2007年度土地变化情况。现将我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利用现状及年内变化情况 截至2007年10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6737972.2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455080.2亩,未利用地面积为5265579.6亩,合计总面积为25458632.0亩,折16972.42 KM2。土地利用结构见表1 表1 盐都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 单位:亩

民和县行政区划

2009年民和县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网最近更新:2010-11-11 16:46:33 文字大小:大中小行政区划代码及城乡划分代码 632122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632122100 川口镇 632122100001 121 西大街社区 632122100002 121 南大街社区 632122100003 121 史纳社区 632122100004 121 北大街社区 632122100005 121 东大街社区 632122100006 121 民镁社区 632122100007 121 川垣社区 632122100200 122 红卫村 632122100201 122 享堂村 632122100202 122 史纳村 632122100203 220 米拉湾村 632122100204 122 山城村 632122100205 220 果园村 632122100206 122 吉家堡村 632122100207 122 南庄子村 632122100208 122 川口村 632122100209 220 南山村 632122100210 122 东垣村 632122100211 220 驮岭村 632122100212 220 边墙村 632122101 古鄯镇 632122101001 123 古鄯镇社区 632122101200 121 古鄯村 632122101201 220 三姓庄村 632122101202 220 范家河村 632122101203 220 桦林滩村 632122101204 220 郭家山村 632122101205 220 山庄村 632122101206 220 尖岭村 632122101207 220 三岔村 632122101208 220 联合村

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是人类的立足之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具有多功能的利用价值。土地利用是人类作用于大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必须科学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式日趋严峻。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期将达到14.5亿,2033年前后达到高峰值15亿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需要大力加强对其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同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调整一些耕地。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制约了我国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利用问题的有利条件。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总体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空间较大,为统筹保障科学发展与保护耕地资源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国内环境看,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法制和整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这一社会现实没改变出发,正确把握科学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保障科学发展,增强土地资源危机意识,树立全民节地观念,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套用国土部的相关文件我们进行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 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 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企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xx生产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从水厂送水泵至用水户总表之间管道的长度为供水管道长度,近年来城市供水管道长度逐年增加,2018年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为86.50万公里,同比增长8.49%,其中,公共供水管道的长度为82.6万公里,占全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的95.5%。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xx生产加工项目 (二)项目单位 1、项目建设单位:xxx公司 2、报告咨询机构:泓域咨询机构 (三)项目选址 xxx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区毗邻,县境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总面积1890.82平方

公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8镇、14乡,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土族、藏族等,总人口42.13万人(2011年),是青海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主产区,在全省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2020年4月,民和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 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 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5012.50平方米(折合约37.50亩)。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7.52%,建筑容积率1.5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0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9.89万元/亩。 (六)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25012.5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6888.44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38019.0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3532.15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87.73平方米。 (七)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81台(套),设备购置费2801.55万元。 (八)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61743.75千瓦时,折合142.78吨标准煤。

最新-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东刑初字第9号 精品

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9)东刑初字 第9号 公诉机关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 被告人乔旦智,男,藏族,不识字,1980年10月12日生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住该县李二堡镇松山村一社,农民。 2019年6月3日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刑事拘留,同月14日被依法逮捕。 现押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看守所。 法定监护人苏羊周,女,藏族,不识字,现年70岁,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住该县李二堡镇松山村一社,农民。 系被告人乔旦智之母亲。 指定辩护人拜玉珍,青海省海东地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以东检2019公诉字第02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乔旦智犯故意伤害罪,于二七年一月十六日向本院提起公诉。 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指派检察员马文祥、代理检察员马延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乔旦智及其法定监护人苏羊周、指定辩护人拜玉珍到庭参加诉讼。 现已审理终结。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指控2019年6月2日晚11时许,被告人乔旦智与被害人鲍周拉酒后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硖门镇街道韩有文饭馆出来,行至硖门镇东街马永虎家与硖门客运站交界的便道时,被害人鲍周拉与被告人乔旦智发生争执,继而相互厮打,被害人鲍周拉用砖头和拳头殴打被告人乔旦智,并将其头部打伤,后被告人乔旦智抽出随身携带的刀子,朝被害人鲍周拉腹部捅了一刀后离开现场,被害人鲍周拉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经法医鉴定鲍周拉系单面锐器刺破肠系膜血管,造成失血性休克死亡;被告人乔旦智头部钝器伤,构成轻伤。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海东地区分院就指控的上述事实,当庭宣读和出示了民和县公安局硖门派出所出具的接受案件回执单,证人蓟德福、韩有文、李长存、乔卓玛、马永虎、祁永平、郭生珍、苏羊周的证言,辨认笔录,鉴定结论,现场勘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武汉是湖北省省辖市,湖北省省会。位于江汉平原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距首都北京1190公里。介于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l °22’之间。东与黄冈市、鄂州市、大冶市接壤,南与咸宁市、嘉鱼县、洪湖市相连,西与仙桃市、汉川市毗邻,北与孝感市、红安县、麻城市相接。南北最大纵距15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34公里,辖区总面积854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71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60平方公里。现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13个区。总人口838.9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33.21万人。 地形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其中北部小片山地为大别山余脉。海拔19.2~873.7米。江(河)湖水面占总面积的25%。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水、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较大的湖泊有梁子湖、涨渡湖、汤逊湖、东湖等。呈东西向的两列低矮山系与南北向的长江在市区形成垂直轴线。长江、汉水把市区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 武汉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284毫米,降水相对集中于6~8月,年平均气温16.4℃。 2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2.1 武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概况 据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08年武汉市农用地面积为556733.21公顷,占武汉市土地总面积的65.12%,其中耕地面积为338344.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58%;园地面积为13455.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7%;林地面积为87971.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9%;牧草地面积为184.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建设用地面积为148273.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34%,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1712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0%;交通用地面积为15378.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0%;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5774.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5%。未利用地面积为149901.9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53%,其中可利用土地(包括草地、滩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为31329.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难利用土地(冰川、永久积雪、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坝等)为1635.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 2.2 武汉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率分析 武汉市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东西湖区、汉南区、黄陂区、新洲区等13个区,现研究武汉市各个辖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在1996到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可以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来表示,即 %1001 ??-= T V V V K a a b 式中:K 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V a 、V b 为基期和报告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

青海省民和县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你一定能选对!(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均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上面答题卡中对应的题号内 1.(3分)点A(﹣1,2)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直接判断的判断即可. 解答:解:∵A(﹣1,2),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2, ∴A点在第二象限.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熟练掌握其特点是解题关键.2.(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C.D. 考点: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分别把两条不等式解出来,然后结合选项判断哪个选项表示的正确. 解答: 解:由①得:x>﹣3 由②得x≤2 所以﹣3<x≤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在数轴上的表示法,如果是表示大于或小于号的点要用空心,如果是表示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号的点用实心. 3.(3分)已知x=2,y=﹣3是二元一次方程5x+my+2=0的解,则m的值为() A.4B.﹣4 C.D. ﹣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 计算题;方程思想. 分析:知道了方程的解,可以把这对数值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m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m的值. 解答:解:把x=2,y=﹣3代入二元一次方程5x+my+2=0,得 10﹣3m+2=0, 解得m=4.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m为未知数的方程,再求解.一组数是方程的解,那么它一定满足这个方程,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可以求方程中其他字母的值. 4.(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3=∠4 B.∠1=∠5 C.∠1+∠4=180°D.∠3=∠5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易知A、B都能判定AB∥CD; 选项C中可得出∠1=∠5,从而判定AB∥CD; 选项D中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 解答:解:∠3=∠5是同旁内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所以不能判定AB∥CD. 故选D. 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5.(3分)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 B.(﹣3,3) C.(﹣3,﹣3) D.(3,﹣3)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P在x轴下方,y轴的左方, ∴点P是第三象限内的点, ∵第三象限内的点的特点是(﹣,﹣),且点到各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 ∴点P的坐标为(﹣3,﹣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及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是正确解此类题的关键. 6.(3分)实数、、π﹣3.14、、0.010010001中,无理数有() A.1个B.3个C.2个D.4个 考点: 无理数. 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是分数,故是有理数; 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故是无理数; π﹣3.14中π是无理数,故此数是无理数; =5,5是整数,故是有理数; 0.010010001是小数,故是无理数.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作业:对你所在村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 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因此,在编制土 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 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2示例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1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所有小点为超连接) 一、土地禾U用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

作业:对你所在村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和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和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的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 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占全规划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关系及各 类土地在全区范围内的分布是否合理,总结土地利用的特点和规律。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1、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主要有以下计算指标: 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100% 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农林牧渔业用地)/土地总面积*100%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 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 土地复垦率=(废弃土地复垦利用面积/废弃土地总面积)*100% 人均城镇用地=城镇用地/城镇人口(平方米/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人口(平方米/人) 路网密度=公路里程/ 土地总面积(公里/百平方公里)

民和县概况

民和县概况 一、自然地理民和县全称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是海东地区辖县。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2?26′~103?04′,北纬35?45′~36?26′。县境南北长约69公里,东西宽约32公里。面积178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4220米,最低1650米,平均海拔高度2100~2500米。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祁连山系的达坂山和拉脊山余脉,构成县境地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部多为高山。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迭,地形复杂。湟水、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北部和南部,形成湟水、黄河两大谷地。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地貌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八条大沟九道山,两大谷地三大垣”。民和地处北温带,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温度9?,年降水量292.2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 二、社会经济民和县位于省境东陲,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故有“青海门户”之称。县政府驻川口镇,距海东地区行署驻地85公里。人口35.1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土族占12,。 民和县农业以小麦、豌豆、油菜种植为主,是全省瓜果蔬菜主要产地之一,副食品以生猪、牛、羊肉、禽蛋为多。主要矿藏有石膏、白云岩。工业以建材、冶炼、采矿、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兰(州)青(海)铁路、甘(肃)青(海)公路穿境。各乡(镇)均通车通邮。有中学35所,其中民族中学8所、师范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有县乡卫生机构34个。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还有七里寺药水泉、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自然景观。其中七里药泉是闻名遐迩的疗养与旅游胜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三、行政区划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端,隶属于海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滨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测绘学院资源09 24号马淑敬 一、土地利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一)自然条件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东邻东营、南连淄博、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接德州、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县、黄骅市相望,是山东的北大门。

测绘学院资源09 24号马淑敬滨州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距济南空港只需1小时车程,1个半小时直达黄骅港,3小时抵达青岛,当日往返京津塘地区。205、220国道与滨博高速、津汕高速、荣乌高速融合贯通,在建的黄大铁路和即将运营的滨港铁路纵横境内,三座大桥飞架黄河南北,是华北、华东各省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二)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 滨州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其中已开发的耕地46.7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黄河贯穿东西,淡水资源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6种,已开发15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采区。海岸线长240公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 滨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不断出土问世。春秋末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是惠民县人士,他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堪称惊世之作。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在邹平县雕窝峪首举义旗,成了隋王朝的掘墓人。明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滨州市人,她揭竿而起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汉孝子董永的故乡就是位于小清河畔的博兴县。宋朝的范仲淹,就学苦读的醴泉寺就在邹平的长白山中。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著名的山东吕剧就发源于博兴县支脉河畔刘官村一带,起源于元朝的胡集灯节书会,泥塑、木版画及具有七百年历史的滨州民间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久负盛名。 (三) 人口 2001年至2007年人口统计如下: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万人) 死亡人口数(万人) 自然增长人口数(万人) 人口总数(万人) 2001 10.73 6.05 4.68 3.88 2.20 1.68 362.95 2002 10.86 6.20 4.66 3.95 2.26 1.69 364.79 2003 10.18 6.58 3.61 3.72 2.40 1.32 366.15 2004 12.45 6.21 6.24 4.58 2.28 2.30 368.90 2005 12.83 6.77 6.48 4.60 2.43 2.17 371.25 2006 9.94 6.00 3.94 3.70 2.23 1.47 373.16 2007 9.82 6.54 3.28 3.67 2.44 1.23 374.4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1234567年份人口总数(万人) (四) 城镇化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年度全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报告 南通市国土资源局 (年月日) 年,在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趋稳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持续从紧的背景下,我市土地开发利用延续去年的发展态势,在土地供给侧方面,其用地规模、计划使用矛盾有所缓和,相对应的在需求侧方面,则表现出年度新增项目用地明显减少,用地需求有所减弱。年,在计划使用、用地报批、土地供应等主要指标上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和市场预期。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争取与使用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土地供应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用地、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年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比率(预估值)有所下降;全市耕地保有总量得到有效管控,陆海统筹发展试点成效开始显现。虽然全市土地利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但建设用地规模空间不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一、计划指标争取情况 年,我市共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亩,其中农用地亩、未利用地亩。新增建设用地比上年(亩)相比下降亩,农用地比去年(亩)相比下降亩。(详见表一) 一是年初下达国家计划较上年有一定下降。年国家下达给江苏省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量大幅减少(约下降),省厅分配给

南通的指标也相应做了调减(重点减少了其中的未利用地指标)。 二是同一乡镇试点实施全省领先。年,我市组织海安、城东等个乡镇开展第二批同一乡镇试点,落实试点规模亩,与上年(个乡镇,亩)相比,乡镇数量、试点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三是独立选址项目用地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年独立选址项目指标总量为亩,而年我市争取的独立选址项目规模较小,总量仅为亩。 表一:南通市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计表 单位:亩 二、建设用地报批情况 年全市报批建设用地总面积亩,其中:城镇批次建设用地报批亩,单独选址项目报批亩,国有未利用地转建设用地报批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报批亩(详见表二)。年与年报批面积亩

青海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

遗址名称:青海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 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 入选年代:2001年 发掘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考古研究所 遗址内涵: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南端的黄河北岸二级阶地前沿。这是黄河上游一个河谷小盆地,海拔在1800米左右。这里分布着许多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喇家村遗址因早年出土齐家文化大型玉璧和玉刀而被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在这个小盆地里开展考古课题研究。从1999年开始对喇家遗址进行试掘,2000~2001年继续进行较大规模的发掘。该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能是盆地内的齐家文化一处中心聚落。 2001年8—11月的继续发掘,揭露面积700多平方米,清理出多处灾难场面。最多一处房内埋人骨14具,并发现了地震塌陷遗迹和地震裂缝穿过房址。房屋的堆积上部为黄河大洪水的洪积物红胶泥土层,下部为窑洞坍塌的黄土层,人骨遗骸呈不正常姿势被埋没于黄土层之中,证明是房址垮塌将

人压砸而亡。地层关系表明,地震在先,洪水在后。在遗址其他多处地点也发现了地震裂缝、地面折皱起伏和地震的沙管现象,表明喇家遗址诸房址内的灾难现象应是地震所致。发掘显示,地震对遗址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洪水则对遗址造成毁灭性的冲击。是一处极为罕见的史前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古城”。 此次清理的第15号房址是迄今齐家文化保存最好的,残存墙壁高达2~2.5米,喇家遗址的房址都不同程度地保留着15号房址这种窑洞式建筑的结构和特征,通过已发掘的20余座房址,目前可以肯定,喇家遗址聚落为窑洞建筑形成的聚落,但遗址的地质结构并不适合建筑窑洞。 还发现具有广场性质的一大片硬土面,清理出奠基坑、人牲杀祭坑、埋藏坑、灰烬层、露天灶址等,伴出玉器、卜骨、石圭和精美陶器。说明这片硬土面应是当时人们举行仪式活动的重要场地。喇家遗址还出土了国内最大的玉刀和“黄河磬王”。“喇家村遗址”中大量而精美的文物,不仅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前的史前时代,中国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就曾经有古人类活动,而且也说明他们还创造了相当灿烂的古文明。 2002年喇家遗址发掘中,从F20房址地面出土了一件面条状的遗存物。经鉴定,确认食物成分是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评价研究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南昌市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是在土地资源详查和变更调查基础上,汇总各分类土地面积数据获得的。据统计,至2005年底,南昌市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为743218.34公顷,其中农用地473761.63公顷,建设用地86377.85公顷,未利用地183078.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为63.74%、11.63%、24.63%。 1、农用地 2005年南昌市农用地面积为473761.63公顷,其中耕地262302.43公顷,园地9979.48公顷,林地131713.82公顷,牧草地990.44公顷,其他农用地68775.46公顷。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及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5.29%、1.35%、17.72%、0.13%和9.25%。 南昌市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园地和牧草地只占农用地面积的2.31%。从南昌市目前农业用地结构及资源特点看出:耕地和林地是南昌市的主要农地资源,传统种植业仍占较大的比例。 (1)耕地 截至2005年10月30日,南昌市共有耕地262302.4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5.37%,占土地总面积的35.29%。受自然条件、耕垦历史、种植传统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境内耕地在利用构成、面积比重、地域分布等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从耕地利用类型构成看,南昌市的耕地主要是灌溉水田,共有176627.55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3.34%,其次是旱地和望天田,分别为41404.12公顷和35958.74公顷,分别占全市耕地的15.78%和13.71%,水浇地最少,仅占耕地的0.08%,这种耕地以灌溉水田占绝对优势的利用状况,与南昌市地处滨湖、江河冲积平原、江河湖水系稠密、水资源丰富、种植水生作物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关。 二是从土地利用地区分布看,南昌市的耕地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鄱湖平原、赣抚平原及岗地地区,即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而在丘陵及低山地区则相对较少,如湾里区仅有3887.02公顷耕地,仅占南昌市耕地总面积的1.48%。 (2)园地 2005年底,南昌市共有园地面积9979.4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在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 南昌市园地共有四个三级地类,即果园、桑园、茶园和其他园地。全市园地面积中以果树种植最广,面积最大,共有果园面积8294.41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83.11%;各区、县中以进贤县的果园面积最大,有3452.33公顷,占全市果园面积的41.60%;果树品种繁多,以柑桔为主,其次为梨、桃、葡萄等传统水果。南昌市茶叶生产也有一定的历史,全市茶叶面积1282.63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12.85%,主要分布在湾里区中部的梅岭、洗药坞等低山区及其余各区、县的岗丘及低山区;全市桑园面积较少,仅224.76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2.26%,主要分布在南昌县的岗地丘陵区;其他园地总面积为177.68公顷,仅占园地总面积的1.78%,各区、县有零星分布。 (3)林地 2005年底,南昌市有林地面积131713.8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7.80%,土地总面积的17.72%。南昌市林地主要分布在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和湾里

2020年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的劳动报酬 B、工人的劳动价格 C、按劳分配形式 D、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工资: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2、判断经济效率一般采用()。 A、帕累托标准 B、资源配置 C、市场占有率 D、社会福利水平 【答案】A 【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3、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答案】A 【解析】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完整。故选A。 4、植物进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 A、热能变成生物质能 B、风能转变成化学能 C、光能转变成生物质能 D、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光合作用,植物经过光合作用那个释放氧气,是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其他选项都不是光能转化,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 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答案】B 【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是依据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这一原理。故选B。 6、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A、上级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 D、其他系统的 【答案】C 【解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 7、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答案】D 【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因此本题答案为D。 8、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征是()。

崇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v1.0 可编辑可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专题研究之专题二 崇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研究 (送审稿) 崇左市国土资源局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二〇〇七年七月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目录 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潜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 (1) 意义 (1) 2 崇左市概况 (1) 区位交通条件 (1) 自然条件 (2) 社会经济条件 (5) 生态环境条件 (6) 土地利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6) 3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7) 土地利用结构 (7) 土地利用布局现状 (8)

1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潜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预测区域未来土地利用需求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潜力研究,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土地供给的增长空间,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出意见和建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辨证地分析处理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规划引导需求,协调各业用地矛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创建小康与和谐社会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它具有满足人类的多种需求的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土地总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土地的需求是无限的,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的研究,可以摸清家底,发现问题,把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和依据。 2 崇左市概况 崇左古为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崇左属象郡地。1949年12月广西解放,设立龙州专区。1951年10月,龙州专区改为崇左专区。1952年8月,改邕宁专区。1958年9月,邕宁专区改为南宁专区。1971年11月,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南宁地区和崇左县,设立地级崇左市,原崇左县改为江州区。新崇左市于2003年8月6日挂牌成立,全市辖江州区和扶绥县、宁明、龙州、大新、天等5个县,代管凭祥市。截至2005年9月,崇左市总计37镇39乡,87个居民居委会,754个村民委员会。 区位交通条件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是桂西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地跨北纬21°36′至

青海省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附则)

省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附则) 附则 本规划一经批准,将成为指导各项建设、管理以及编制各乡镇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依据,由民和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变更。 附件一:省建设厅关于同意总规修编的函 附件二:《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年)》审查会议纪要 2011年7月6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组织召开了《民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审查会。省经委、省国土厅、省水利厅、省旅游局、省通信管理局、青藏铁路公司、开发银行省分行、行署、住房城乡建设局、民和县委、民和县政府、民和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单位及聘请的专家等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有关技术审查工作。 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规划纲要》的介绍,并依据《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省“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审查。会议认为,规划设计单位对民和县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的《规划纲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容较全面,基本达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会议同意该《规划纲要》通过评审。为进一步完善《规划纲要》,现将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纪要如下: 一、民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呈“一带、单中心”的发展模式,即北部沿湟水河的川口镇发展较为快速,而南部沿黄河的官亭及中川发展缓慢,本次规划应突出并加强官亭副中心的职能定位,形成县域南北沿黄河及湟水河双核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建议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作出调整。享堂片区北临109国道及301省道,交通便捷,其用地功能应以物流为主;上庄片区建议作为专业市场用地;全民健身中心位置偏西,建议向东调整;区域性的公共服务设施可沿湟水河适当布局;用地开发强度及建筑高度偏高,建议作调整。

常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常熟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地理区位 常熟市为江苏省辖县级市,副地级市,由苏州市代管。简称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经120°33′-121°03′,北纬31°33′-31°50′。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西接无锡、江阴;北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3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05.48万人(2006年底)。 常熟拥有中国沿海同类城市中最发达的立体交通网。全市拥有一条城际铁路:沪通城际铁路,四条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锡太高速公路,一条国道:G204国道,四条省道:S227省道、S338省道、S342省道、S224省道。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横卧大江南北。城区拥有全国同类城市中第一条开工且建设里程最长的环城高架快速化道路。本市城市轻轨、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运营。 二、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2.1自然条件 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倾。虞山海拔261米,为境内最高点。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3~7米间。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1米,长6400米,东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水网密布,河湖纵横,平均海拔高度仅8一5m。境内虽有以虞山为主的8个孤丘零散分布,共占土地总面积的1.3%,最高的虞山海拔也仅281m,而平原与水域面积占了全市的98.3%。但由于成陆有早晚,沉积泥沙有粗细,地形仍有起伏,以及水域空间结构的不同,主要形成了4个地貌类型,这些地貌类型便成为全市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 东北部为长江三角洲平原,高程在5m左右,土质沙性;西北部为高亢平原,地势也较高,河网疏,亦属冲积土层;南部为湖荡平原,地势低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