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设计法

浅述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设计法

摘要经过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对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试配之后进行调整与确定,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准确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保证了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原材料,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法设计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房建等工程施工,其常用技术指标为施工和易性(或工作度、可泵送)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和易性指标(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一般较易于掌握和调整,而要获得十分恰当的强度却比较困难,强度偏高就浪费材料,强度不足又危害工程。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明确提到“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相对应的灰水比”。考虑到作图法对于强度—灰水比关系图中三点往往不在一条直线时作图方法不统一以及作图过程产生的误差难以确定,笔者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利用数理统计中线性回归的方法,总结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直线计算设计法(下称“强度—计算法”)。即在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与确定时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确定恰当强度对应的灰水比,并进一步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从而确定理论配合比。经过多年实际应用,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合理使用原材料方面、在设计效率与准确可靠性方面效果明显,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强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一般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粗细集料(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在一定的和易性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和灰水比,强度计算公式(鲍罗米公式)为:

f cu28=a a·fce(c/w-a b)式中:f cu28—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Mpa)

f ce-—水泥28天抗压强度(Mpa)

c/w—混凝土的灰水比

a a、a b—经验系数

上述公式表明: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成正比,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直线关系。据此原理,在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按照不同的水灰比(增加或减少

0.02-0.05)设计不同的基准配合比进行试配,再对试配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强度直线关系式,当其相关性能满足要求后,以设计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对试

配结果中的材料用量进行内插计算,确定各种原材料的用量,从而得出混凝土理

论配合比。

二、强度-计算法的设计步骤

1、计算基准配合比

(1)计算配制强度和基准水灰比W/C

f cu.o≥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强度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W/C=a a·f ce/(f cu.o+a a·a b·f ce)式中a a、a b—回归系数

(2)根据混凝土的结构种类和施工方法确定石子最大粒径,选取每立方米

混凝土用水量,并计算出相应的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满足混

凝土耐久性要求。

(3)根据粗细骨料和结构种类、拌合物和易性要求及水泥用量等特征参数

确定合理砂率,并计算粗细骨料用量,提出供试配的一个基准配合比。

(4)在上述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保持用水量不变,水灰比(W/C)分别增

加或减少0.05(高强混凝土为0.02-0.03),砂率相应增加或减少1%,确定出另

外两个供试配的基础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试验

(1)拌合物性能试验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时,检验或调整其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检验拌合物的容重。一般情况下,在合理砂率条件下保持水灰比(W/C)不变,

水泥和水每增加或减少1.5%,坍落度相应增加或减少约10mm。

(2)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每个基准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3块)试件,标准养护到28天试压。为掌

握强度发展情况以便提前使用该配合比,可另制作几组试件做3天或7天龄期抗

压强度检验。

3、建立强度—灰水比直线关系式

将基准配合比设计试验结果按强度变化顺序进行汇总,作出混凝土强度与灰

水比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该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灰水比直线关系式,同

时计算上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令Y=f cu28 X=C/W 则Y=A+BX

∑Y-B∑X

A=—————

n

n∑XY-∑X∑Y

B=————————

n∑X2-(∑X)2

n∑XY-∑X∑Y

r=———————————————

{[n∑X2-(∑X)2]*[n∑Y2-(∑Y)2]}1/2

式中:A为常数

B为回归常数

r为相关系数

4、确定用于进行理论设计计算的相邻配合比

根据设计混凝土的理论强度即试配强度,找出基准配合比中与此强度相邻的

两个基准配合比,以便在进行下列各步设计计算时使用。

5、计算确定混凝土的灰水比

以理论(配制)强度作为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代入回归的强度—灰水比直线关

系式中,即可计算出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灰水比。

6、确定设计混凝土的密度及坍落度

同条件试验的混凝土,随着强度的增大,密实性逐步提高,密度也略有增加,因此,可以用设计混凝土的理论(配制)强度对上述相邻配合比的密度进行内插,得到设计混凝土的密度,得出密度校正系数δ,同理可得坍落度。

7、确定每立方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并进行密度校正(若δ与假定计算值之差

不超过±2%,可不必进行校正)

(1)用水量m w一般不变,如调整拌合物性能(坍落度等)时有所改变则根据试拌要求确定基准配合比实际用水量,再经过强度内插确定理论配合比用水量。

(2)水泥用量由用水量与灰水比共同确定m c=m w*(C/W)

(3)砂、石料用量m s与m g

用内插法求出理论砂率βs,再把砂、石料用量代入设计混凝土的单位体积

质量关系式求出砂、石料用量m s与m g。

8、确定理论配合比

将计算所得各种材料用量换算为水泥用量的比值,即得设计混凝土的理论配

合比。

三、强度—计算法的主要特点

1、强度—计算法以基准配合比为试验基础,从设计混凝土的理论(配制)

强度入手,先确定影响混凝土的主要因素,根据混凝土原材料用量随强度变化的

一般规律,把相邻强度间混凝土的灰水比及材料用量等变化近似地作为均匀变化

来处理,只进行简单的内插计算,便可确定设计的混凝土原材料用量和理论配合比。源于基准配合比试配试验的设计结果可以体现各组成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综

合影响,能反映试验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规律,从而保证了在获得混凝土强

度的前提下节约原材料的可靠性。

2、强度—计算法是在基准试配强度基础上,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得出配合比

设计。它排除了传统几何作图法对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作图方法不统一和作图

过程所产生的误差,因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辅以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这种方法

更显得简捷方便。

四、强度—计算法的应用说明

1、设计时初步试验条件应基本相同,不同基准配合比混凝土的和易性相近,普通混凝土坍落度极差一般小于2cm,流动混凝土坍落度极差一般小于4cm。理

论设计配合比坍落度近似上述相邻基准配合比坍落度的平均值,用内插法确定。

2、强度—灰水比直线关系式,其相关系数r不宜小于0.97,否则试验中存在

较大误差,强度直线关系对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规律无法准确反映;当r<0.97时,宜用保守原则舍弃关系图中偏高的基准2或基准3,保证足够的强度富余。

3、在对生产条件相同的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只要选定合适的混凝土强度范围进行基准试配,而不必在基准配合比设计时局限于水泥强度富余系数未知或考虑混凝土实际强度与配制强度之间的一致性,便可按照强度—计算法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强度的理论配合比快速准确地设计出来,设计效率提高。

4、用强度—计算法进行设计时,理论配制强度可作为配合比的实际强度,因此要求基准配合比试验中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相邻强度差一般不超过10Mpa,否则跨越范围太大,降级了内插计算的准确性。

5、若混凝土中还掺用部分外加剂或其它代替水泥的掺合料,可将用量按比例换算成水泥量,计算完成后如法加以分离。

五、工程实例

某工业厂房预制屋面梁,采用某厂P.042.5水泥,河砂M X=2.8,1-2碎石

d max=19,自来水,试设计C30屋面梁混凝土配合比。

1、计算基准配合比

(1)fcu.o=30+1.645×5=38.2Mpa

(2)w/c=(0.46×42.5)/(38.2+0.46×0.07×42.5)=0.49

则三个基准水灰比依次为0.54,0.49,0.44

(3)坍落度取35-50mm,根据石子粒径选取基准用水量m w0=195kg

假设密度取ρ=2400kg/m3即m c0+m s0+m g0+m w0=2400kg

(4)取W/C=0.54 则m c01=195/0.54=361kg 选取βs=36%

基准1 水泥:砂:石子:水=361:664:1180:195=1:1.84:3.27:0.54

(5)取W/C=0.49 则m c02=195/0.49=398kg 选取βs=35%

基准2 水泥:砂:石子:水=398:632:1175:195=1:1.59:2.95:0.49

(6)取W/C=0.44 则m c03=195/0.44=443kg 选取βs=34%

基准3 水泥:砂:石子:水=443:599:163:195=1:1.35::2.63:0.44

2、基准配合比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

指标

3、建立强度—灰水比直线关系式

令Y=f cu28 X=C/W 则

Y=A+BX=-13.969+26.390X

r=0.99

4、确定进行理论设计的相邻配合比

由f cu.0=38.2Mpa可以确定基准1、2两个配合比作为设计内插计算的相邻配合比。

5、计算确定混凝土的灰水比C/W与水灰比W/C

C/W=X=(Y-A)/B=(38.2+13.969)/26.390=1.977

W/C=1/X=0.51

6、确定混凝土密度及坍落度,经强度内插,得ρ=2400kg/m3,坍落度

41.8mm修约为40mm。

7、确定每立方混凝土原材料用量

(1)m W0=195kg

(2)m c0=m W0·(C/W)=195×1.977=386kg

(3)用内插法得出βs=35% 计算出m s0=637kg m g0=1182kg

8、确定理论配合比

m c:m s:m g:m w=1:1.65:3.06:0.51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001

1/7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一、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品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而混凝土的品质又受到施工配合比的影响,因此正确计算混凝土施工 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配 合比的计算方法。 二、施工配合比的概念 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水泥、砂、石等)的配合比例,用来确定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 着混凝土的品质和性能。 三、施工配合比计算的基本原则 1. 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 2.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水泥量、砂、石用量; 3.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使其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其他 性能指标要求。

四、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步骤 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要求,例如抗压强度、泌水性、坍落度等; 2.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例如细集料密 实度法、最小水胶比法、最佳配合比法等; 3. 按照所选择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水泥量、砂、石用量; 4. 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调整,使其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 其他性能指标要求; 5. 确定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五、具体计算方法 1. 细集料密实度法 细集料密实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 通过细集料的密实度来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其他性能指标要求;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细集料的级配范围; (3)计算出细集料的理论密实度,公式如下:

$$ \gamma_{t}=\frac{\sum\left(M_{D_{i}} / \gamma_{D_{i}}\right)}{\sum M_{D_{i}} / \gamma_{D_{i}}} $$ 其中,$M_{D_{i}}$为细集料中粒径为$D_{i}$的颗粒质量, $\gamma_{D_{i}}$为粒径为$D_{i}$的颗粒的容重。 (4)根据理论密实度计算出混凝土的用水量,公式如下: $$ W=\frac{V}{1+\frac{\gamma_{t}-2.65}{2.65}} $$ 其中,$V$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体积。 (5)根据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出水泥、砂、石的用量。以C30混凝土为例,其施工配合比为1:2.2:3.3,用水量为170kg/m³,水泥用量为380kg/m³,砂用量为836kg/m³,石用量为1235kg/m³。 2. 最小水胶比法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 cu,k=25Mpa f cu,o= f cu,k+1.645* o=25+1.645*5=33.2Mpa (2) 初步确定水灰比:(用经验公式计算,各指标选取) W/C= a a*f ce/(f cu,0 + a a*a b*f ce) =(0.53*36.5) / (33.2+0.53*0.20*36.5) =0.52 (3) 选取单位体积水泥混凝土的用水量: 由水灰比为0.5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3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选取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为:m wo=175kg/m 3。(4) 计算1m3水泥混凝土水泥用量: 由W/C=0.52,m w0=185 (kg/m3),得m co=m wo/(W/C)=337(kg/m3) 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为320kg/m 3,所以取按强度计算的单位水 泥用量m co=337 ( kg/m 3) (5) 选取合理砂率,计算粗细集料用量:最大粒径31.5mm,水灰比0.52,查表 取混凝土砂率B s =35%o (6) 计算一组(3块试件)水泥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3水用量175kg/ m '水泥用量337kg/m 砂用量680 kg/m 碎石用量1263 kg/m

(7) 配合比确定: 个人认为,单位用水量可取180(kg/m3)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取0.5,单 位水泥用量360(kg/m3) ,根据密度法计算配合比,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 (kg/m3 ),单位粗集料用量与单位细集料用量为未知量,可设方程求解 M c0+ M g0+ M s0+ M w0=2400 M s0/ (M s0+ M g0 )*100=35 解得M g0=1560(kg/m3) ,M s0=840 (kg/m3) 通过计算得到个人的配合比为: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单位细集料用量:单位粗集料用量=180:360: 840:156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及计算方法

混凝土是一种建筑材料,而混凝土的质量往往就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如何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水泥,砂和石)的比例关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几种简单的数字比例,混凝土配合比不但要满足建筑必要的强度,还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离析、不泌水等,以及配合比的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应满足一下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强度要求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 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第五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第五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第一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根据材料的技术性能,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一、配合比设计要求要达到的目的 1.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2.保证混凝土能达到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 3.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即在长期使用中能达到抗冻、抗渗、抗腐蚀方面的要求。4.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水泥,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混凝土试配强度可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要求,查表5-1确定。 表5-1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混凝土配制强度也可按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计算确定。 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 =fcu+1.645 σ 式中:-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见表5-2。 表5-2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2,计算水灰比 当采用碎石或卵石时,可按下面两个公式计算水灰比. 采用碎石时: =0.46 f ce(W/C-0.07) W/C=0.46 f ce/( +1.032 f ce) 采用卵石时: =0.48 f ce(W/C-0.33) W/C=0.48 f ce/( +1.158 f ce) 式中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e-水泥实测强度(MPa).可按f ce=1.13f cek带入,f cek为水泥的标准抗压强度值(MPa);C/W-水灰比。 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最大水灰比值,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如果计算水灰比值超过表中规定值,应按表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选取。 3.确定用水量(M w)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该力求采用最小单位用水量。按骨料品种、规格、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等,并根据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经验数据选用。用水量(m w)也可参考表5-3,表5-4选用。表5-3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表5-4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一、配合比设计介绍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主要由水泥、砂、石料和水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要求的强度、耐久性、流动性、工作性能等因素,经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例,以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过程。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1.根据混凝土要求的强度等级,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和控制水灰比; 2.按照优先选用矿渣粉、矿粉等工业废渣替代水泥的原则; 3.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骨料级配; 4.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掺合料; 5.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试验法 试验法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试验,通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佳配比的方法。试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试验样品应按照规定的尺寸和数量制备; (2)试验应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3)试验数据应有代表性; (4)试验应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2.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工程经验和生产经验确定配合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但是不够精确,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使用经验法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历史数据; (2)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要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验证。 3.计算法 计算法是根据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采用计算方法确定配合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确、可靠,但是需要深入了解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并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 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设计要求; 2.选择水泥品种和控制水灰比; 3.选择骨料种类和骨料级配; 4.选择混凝土掺合料;

(完整版)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 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 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 石子品种αaαb 碎石0.460.07 卵石0.480.33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 (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 mm)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指标102040162040 维勃稠度 (s)16~20175160145180170155 11~15180165150185175160 5~10185170155190180165 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 水量 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 坍落度(mm)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 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m wa=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 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砼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中铁二院咨询监理公司刘蓉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J64-2011 1、计算出配制强度 2、计算出水胶比 3、选择合适的用水量 4、计算出水泥用量 5、选择合适的砂率 6、计算出砂和石子的用量到这里基本配合比已经算出来了,如果有掺粉煤灰、矿粉和减水剂, 7、根据掺和料选择掺法与掺量 8、根据外加掺量及减少率计算。 水泥强度等级42.5MPa,水泥的富余系数 1.06×42.5=45,碎石混凝土设计强度30MPa,aa=0.46, ab=0.07,σ=5.0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 =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323×(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323×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270+69.3)×1.7%=5.77 kg。 6、假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对工程的质量和 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必 须进行配合比的设计。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标准。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目的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水等各种 材料的配合比例,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 2. 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变形、稳定性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保证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充分、合理,减少浪费; (3)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简便,施工效率高。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等基本要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等基本 要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应根据混

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条件、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 2. 确定各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各材料的用量。混凝土中的材料包 括水泥、砂、石子和水。其中,水泥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材料的相对密度等因素确定;砂、石子的用量应根 据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水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砂、石子 的含水率、气温、风速等因素确定。 3. 进行配合比的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三步是进行配合比的计算。配合比的计算应根 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材料的用量等因素确定。一般来说,可以采用 试配和理论配合比两种方法。试配法是指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理论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参数,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的 配合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 1. GB 5001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 标准之一。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配合比的计 算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 JGJ 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JGJ 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权威标准之一。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标准 一、前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 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和可靠性。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配合比设计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要求的混凝 土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水灰比、骨料用量和掺合料用 量等,以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等与水灰比、骨料 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 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分为试验法和经验法两种。 1. 试验法 试验法是根据混凝土材料的特性,通过对试件进行试验,确定混凝土 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配合比设计。 试验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试验类型:混凝土强度试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等。 (2)选择试验方法:包括试件类型、制作方法、养护方法等。 (3)测试试件:根据试验方法制作试件,进行试验。 (4)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 (5)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2. 经验法 经验法是根据历史施工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经验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查阅相关规范标准:根据设计要求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要求。 (2)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等级和要求,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水灰比。

(3)确定骨料用量:根据水灰比和混凝土等级,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确定骨料用量。 (4)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混凝土等级和要求,查阅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掺合料用量。 (5)根据确定的水灰比、骨料用量和掺合料用量等,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混凝土强度 不达标、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收缩等。下面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和解决方法。 1.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能是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当、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解决方法如下: (1)优化配合比:根据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提高混凝土强度。 (2)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国内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国内常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和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中水泥、骨料、水、掺合料等各成分的比例和用量。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对工程质 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内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种: 1.经验法配合比设计方法:这是一种根据工程经验和试验结果积累的 方法,通过检验和总结多年的工程成果,得出满足相似工程要求的配合比。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和约束条件的工程,但是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容易出现配合比不合理的情况。 2.极限性配合比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使用要求,确定各组分的最小用量和最大用量范围,从而得到一个满足工程要求 的配合比。例如,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骨料的物理性质,可以确定骨 料用量的下限和上限,然后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用量。 3.最小配合比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混凝土的最低配合比原则, 使得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水泥和其他成本。在设计中,通过试验和统计数据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组分的最小用量,从而得到一 个经济合理的配合比。 4.硬化性能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及其性能特点,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符合工程要求的配合比。例如,根据骨料的粒径 分布和孔隙组成,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适当的水灰比和骨料用量,从而得到 一种具有较好硬化性能的配合比。

5.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到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组分的合理用量。通过对不同试验方案进行回归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得到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佳配合比。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要求、经济性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定义 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硬化而得的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或者构件,也称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 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 粒径 5)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 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轻质高强混凝土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将从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应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轻质高强混凝土的概念 轻质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耐久、隔热、隔音、防火等特点的混凝土。它是由水泥、砂、碎石、轻骨料、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混合材料。其中,轻骨料是指密度小于2000kg/m的骨料,如泡沫混凝土、珍珠岩、膨胀珍珠岩等。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一般在1600kg/m以下,强度在25MPa以上。 二、轻质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1.轻质: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密度较低,比普通混凝土轻30%~50%左右,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轻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地基承载压力。 2.高强: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一般可以达到25MPa 以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3.耐久:轻质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氯离子侵蚀、碳化、冻融等不良环境的侵害。 4.隔热: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5.隔音: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声波传播速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隔音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的噪音。 6.防火: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防火性能较好,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灾扩散。 三、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轻质高强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桥梁、隧道等。其中,轻质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可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此外,轻质高强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墙板、隔墙等。 四、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分为试验法和理论法两种。 1.试验法 试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确定轻质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方法包括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等。其中,正交试验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少量的试验来确定最优的配合比。正交试验需要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如水泥用量、水灰比、骨料用量、外加剂用量等,然后进行试验,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最优的配合比。 2.理论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内容主要说明:等度等级C35塌落度50-70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4.0 水泥普通42.5密度3.1水泥强度富裕系数1.13 沙MX2.6二级配区PS2.65g/CM3 石子碎石DMAX31.5连续级配,级配良好,Pg=2.70g/CM3 (1)求混凝土初步计算配合比 (2)根据初步称去各材料用量进行混凝土和易性使拌调整,测得混凝土踏落度T=20MM小于设计要求,并测得混凝土表观密度Ph=2360kg/m3,求基准配合比混凝土强度实验恰好满足设计要求,已知现场施工所用沙含水率4.5%石子含水率1.0%求施工配合比 (3)若掺如减水率为18%踏落度增加值100mm的高效减水剂,并保持混凝土踏落度和强度不变,实测混凝土表观密度2400/M3,求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的配合比,1方混凝土节约水泥多少千克 (4)以上材料不变,落有条件用二级灰的情况下,才用泵送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并根据上述沙的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求详细的计算步骤! ★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0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 02、理论用水量:mw0=(T0-90)÷4+坍落度为90mm时相应石子粒径的用水量。 03、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mwa= mw0(1-β)β——外加剂的减水率。 04、砂率:βs=(T0-60)÷20+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05、水灰比:W/C=0.46fce/(fcu,o+0.0322fce)fce——水泥实际强度。 06、水泥用量:mc0= mw0÷W/C 07、水泥浆体积:VP= mc0/ρc+mwa ρc——水泥密度。 08、砂、石总体积:VA=1000(1-α)-VP α——混凝土含气量,在不使用

浅述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设计法

浅述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设计法 摘要经过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对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试配之后进行调整与确定,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准确进行理论配合比设计,保证了在满足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原材料,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强度计算法设计 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市政、房建等工程施工,其常用技术指标为施工和易性(或工作度、可泵送)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和易性指标(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一般较易于掌握和调整,而要获得十分恰当的强度却比较困难,强度偏高就浪费材料,强度不足又危害工程。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明确提到“根据试验得出的混凝土强度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相对应的灰水比”。考虑到作图法对于强度—灰水比关系图中三点往往不在一条直线时作图方法不统一以及作图过程产生的误差难以确定,笔者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利用数理统计中线性回归的方法,总结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直线计算设计法(下称“强度—计算法”)。即在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与确定时用数学计算的方法,确定恰当强度对应的灰水比,并进一步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从而确定理论配合比。经过多年实际应用,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合理使用原材料方面、在设计效率与准确可靠性方面效果明显,本文简要介绍如下: 一、强度——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一般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粗细集料(砂、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在一定的和易性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强度和灰水比,强度计算公式(鲍罗米公式)为: f cu28=a a·fce(c/w-a b)式中:f cu28—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计算方法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而 混凝土强度等级则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正确计 算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概念和分类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规定养护条件下经过试验获得的标准强 度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混 凝土强度等级分为标号为C15至C100的15个等级。其中,C15、 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分别表示混凝土的标准强度为 15MPa至100MPa。 三、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强度法两种。1. 配合比设计法

配合比设计法是根据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通过计算得出 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 可能降低成本。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系数 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系数。 配合比系数是指将水泥用量作为1,其他各组分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2)计算水泥用量 根据所选用水泥的标号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表1中给出的数据, 查出该水泥标号下所需的水泥用量。 (3)计算砂、石用量 根据所选用的砂、石级配表,按照配合比系数计算出所需砂、石用量。 (4)计算混凝土用水量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气候条件,按照表2中的数据,查出所需的混

凝土用水量。 (5)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计算得出的水泥用量、砂、石用量和混凝土用水量,利用配合比公式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2. 试验强度法 试验强度法是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混凝土的试验强度值与标准强度值之比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试验样品制备 根据现场情况和试验要求,制备出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样。 (2)试验强度值测定 按照《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的规定,对试样进行试验强度值测定。 (3)计算强度等级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前言 高强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大于60 MPa的混凝土,其强度和耐久性优 于传统混凝土,因此越来越受到建筑业的关注和重视。高强混凝土的 配合比设计是高强混凝土工程的关键之一,正确的配合比设计能够保 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本文将介绍高强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旨在为高强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 参考。 二、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 高强混凝土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一般应选择以下 材料: 1.水泥:应选用高强度水泥,如P·O4 2.5水泥或P·O52.5水泥等。 2.细集料:应选用粒径小于5mm的细集料,如人造砂、天然河砂等。 3.粗集料:应选用粒径在5-20mm之间的粗集料,如机制砂、碎石等。

4.掺合料:应选用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 5.减水剂:应选用高效的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如聚羧酸减水剂等。 三、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混凝土等级和抗压强度等级,一般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2.计算材料用量,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和掺合料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配合比来计算。 3.确定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和材料的性能来确定。 4.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和抗压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加工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5.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修正。

6.确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 四、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1.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抗压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等级一般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常见的等级有 C30、C40、C50等。抗压强度等级一般由设计要求来确定,如 60MPa、80MPa、100MPa等。 2.计算材料用量 计算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配合比来计算,可以采用以下公式: (1)混凝土的体积V = n ×α×β×γ 其中,n为混凝土的数量,α为混凝土的长,β为混凝土的宽,γ为混凝土的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m wo:m so:m Go。 2 .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和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m wa:m sa:m Ga。 3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 合比,即m cb:m wb:m sb;m Gb。 4 .换算“工地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即 m c:m w:m s:m G或1:(m w/m c):(m s/m c):(m G/m c)。 普通硅配合比设计方法(抗压强度为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 .确定混凝上的配制强度 混凝上配制强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上强度等级及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 1 。计算水灰比(w/c) (1)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和水泥实际强度。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计算所得的水灰比系按强度要求计算得到的结果。在确定采用水灰比时,还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耐久性要求的允许最大水灰比进行校核。如按强度计算的水灰比大于耐久性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应采用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3 .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值(坍落度或维勃稠度)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一般可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选定。 4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 (1)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m wo)选定后, 即可根据强度或耐久性要求已求得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单位用量: (2)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灰量。 5 .选定砂率(假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混凝上拌和物的水灰比确定砂率。一般可根据施工单位所 用材料的使用经验选定。 6 .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m s。) 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可用质量法或体积法求得。 (1)质量法。质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该法是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一固定值,混凝土拌和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在砂率值已知的条件下, 可求得粗、细骨料的单位用量。 (2)体积法。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该法是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等于备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空气体积之总和。在砂率值为已知的条件下,计算粗、 细集料的单位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w wo m m αβ=-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以抗压强度为主控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一、基本要求: 1、钢纤维直径为0.35~0.70mm,长径比50~80,适宜体积掺量为1.0%~2.0%,掺量低于0.5%时增韧效果不明显,掺量过高时纤维难分散、混凝土流动度变差、成本高。钢纤维参数选择参照表5-19、表5-20; 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400~500kg,水泥用量宜在300~400kg之间,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砂率一般为45%~60%,配合比参数参照表1; 3、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 表5-19 钢纤维类型[2] [2]

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2]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cu,0cu,k 1.645f f σ≥+ (4.0.1-1) 式中,f cu,o —钢纤维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f cu,k —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2.当设计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cu,0cu,k 1.15f f ≥ (4.0.1-2) 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 σ= (4.0.2) 式中,f cu ,i —第i 组的试件强度,MPa ; m f cu —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 n —试件组数,n 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3.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 时,σ应取3.0MPa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不大于C6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4.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4.0MPa 时,σ应取4.0MPa 。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4.0.2取值。 表4.0.2 标准差σ值 (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