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重点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重点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水产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特性(重点)

1.鱼肉根据肌肉组织所含的肌红蛋白和色素含量可分为普通肉(白色肉)和暗色肉(血红肉)普通肉(鳕鱼、鲤鱼)适合短时间激烈的运动,而暗色肉(金枪鱼、沙丁鱼)适合慢速、持续的运动,洄游。富含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各种酶,脂质,糖原,维生素。

2.肌纤维包括:肌膜,胞浆,肌原纤维,细胞核

3. 鱼肉蛋白质包括胞内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胞外蛋白质(肌基质蛋白质)。

4.肌原纤维蛋白质是支撑肌肉运动的结构蛋白,包括肌球蛋白(粗丝)、肌动蛋白(细丝)、原肌球蛋肌钙蛋白。

5.肌浆蛋白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水溶性或在稀盐溶液溶液中可溶的蛋白总称。

6.鱼贝类提取物:将鱼贝类组织,用水或热水抽提可以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除了蛋白、多糖类、色素、维生素、无机物以外的有机成分总称为提取物成分。A.含氮成分:游离氨基酸、低聚肽、核苷酸几其关联化合物、有机盐类、其他低分子成分。B。非含氮成分:有机酸(乳酸&琥珀酸)、游离单糖类。

8.鱼类ATP分解途径:ATP → ADP → AMP → IMP→ H R → H

软体动物ATP分解途径: ATP → ADP → AMP →Adr→ H R → H

9.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视黄醇)缺乏时会造成夜盲症,生长停止,骨齿发育不良,生殖能力明显下降等。维生素D ,缺乏时,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和骨质疏松症。维生素E(生育酚)。是一种天然强抗氧化剂,有效防止脂肪氧化,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生殖能力有关。

10.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 (抗坏血酸)、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口角炎、舌炎、唇炎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5(又称烟酸或尼克酸,普通肉中含量高于暗色肉)

11.色素:a.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b.类胡萝卜素 c.黑色素 d.胆汁色素 e.血蓝蛋白 f.其他色素:如眼色素

2.2. 水产植物食品原料的基本化学成分及特性

一.海藻中的一般成分是指海藻干物质中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灰分等物质。

二.海藻多糖是海藻的主要成分,分为红藻多糖,褐藻多糖,绿藻多糖。1、红藻多糖,一类是琼胶类型,一类是卡拉胶类型,差别在D-半乳糖和L-半乳糖残基. 2、褐藻多糖包括褐藻胶和褐藻糖胶,原料为海带,裙带菜,巨藻,马尾藻.3、绿藻多糖大多数为水溶性多糖.

三.海藻提取物是海藻以60%-75%乙醇提取,除去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以及脂质得到含氮的低分子物质如游离氨基酸,结合氨基酸,无机盐等低分子物质的统称。

1、提取物的40%-70%是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 Glu,Asp,Ala含量较高,其总含量主要由这三种氨基酸决定的,其他的氨基酸都是由这三种经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碱性氨基酸如海带氨酸,能降血压。2.海藻中70%提取物中的核苷酸均为大分子核酸的构成物质,或是大分子多糖转化的基础单位。3甜菜碱类物质是海藻中主要有机碱成分。4.脂类物质,从大到小:褐藻红藻绿藻,其中16C,18C,20C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70%以上,20C含量:红褐绿18C含量:绿褐红红藻和褐藻中,20C大于18C,绿藻主要是18C

五、海藻色素所有海藻都含有叶绿素a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藻胆色素等为辅助色素。

2.3.水产品活性物质

二.牛磺酸(牛胆碱,牛胆素)是一种非蛋白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并以小分子二肽或三肽的形式存在与中枢神经系统,但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牛磺酸在鱼贝类中含量丰富,软体动物中尤甚,特别是马氏珠母贝。鱼体内脏中牛磺酸含量高.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老人保健,可作为抗智力衰退,抗疲劳,滋补强身的有效成分。

四.n-3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指具有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分子中从末端甲基数起,双键始于第6个碳原子的称为n-6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双键在甲基端第3个碳原子的称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

n-6系列的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n-3系列有亚麻酸,EPA,DHA

1.DHA和EPA生理活性: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神经系统功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视力。存在形式:一些高等动物的重要器官和组织里

五.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锐取部分乙酰基后转变为壳聚糖,又称甲壳胺。生物活性:抑菌活性、抗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肠胃作用

2.4水产食品原料中的有毒物质

一.鱼类毒素

1.河豚毒素(TTX)是一种生物碱类天然毒素,低PH稳定,碱性条件易降解,在4%,NaOH中20min可完全破坏。另,对热稳定。

2.鲭鱼毒素是一种过敏性食物(组胺)预防方法:1.改善捕捞方法(速冻),2.组胺为碱性物质,烹饪时可加入食醋降低毒性。

3.西加毒素由多种毒素组成,以雪卡鱼毒素为代表,是一种脂溶性聚醚,在体内有富集效应

4.鱼卵和鱼胆毒素鱼卵毒素为毒性球蛋白,较强耐热性,鱼胆毒素耐热,耐乙醇。

二.贝类毒素

1.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四氢嘌呤的衍生物,热稳定,碱性条件不稳定,容易被氧化。

2.腹泻型贝类毒素,主要是藻类引起,热稳定。

3.神经性贝类毒素,与赤潮有关

4.失忆性贝类毒素,有毒氨基酸。

第三章水产动物的死后变化及鲜度评定(重点)

1.死后初期生化变化:糖原—乳酸—ATP—ADP—AMP—IMP(肌苷酸)—次黄嘌呤苷—次黄嘌呤

2.死后僵硬:鱼贝类死后肌肉又柔软而有透明感变得硬化和不透明感的现象。特征:肌肉收缩变硬,失去

弹性或伸展性;水性下降.机理:鱼体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一定Ca2+浓度下,借助ATP的能量释放而形成肌动球蛋白.肌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一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状态是由肌肉中ATP的含量所决定。鱼刚死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呈溶解状态,固此肌肉是软的。当ATP分解时,肌动蛋白纤维向肌球蛋白滑动,并凝聚成僵硬的肌动球蛋白。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纤维重叠交叉,导致肌肉中的肌节增厚短缩,于是肌肉失去伸展性而变得僵硬.x此现象类似活体的肌肉收缩,不同的是死后的肌肉收缩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

影响死后僵硬的因素

①鱼的种类及胜利营养状况。上层洄游的死后僵硬开始早,僵硬期短。肥壮的鱼僵硬强度大,期长。

②捕捞及致死的条件。鱼剧烈挣扎,死后僵硬开始得早,持续时间也短。

③鱼体保存的温度。温度越低,僵硬期开始的越迟,僵硬持续时间越长。夏天,僵硬期不超过数小时,冬

天或者冰藏可维持数天。

1.自溶过程:定义:当鱼体肌肉中的ATP分解完后,鱼体开始逐渐软化,这种现象称为自溶作用。

这和活体时的肌肉放松不一样,因为活体时肌肉放松是由于肌动球蛋白重新解离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而死后形成的肌动球蛋白是按原体保存下来,只是与肌节的Z线脱开,于是使肌肉松弛变软,促进自溶作用。机制:由于内源性蛋白酶和外源性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一方面造成肌原纤维中Z线脆弱,断裂,组织中胶原分子结构改变,解体组织发生变化,胶原纤维变得脆弱,使得肌肉组织变软和解僵;另一方面,使肌肉中蛋白质分解和游离氨基酸增加。

影响因素①种类,冷血动物自溶作用速度大于温血动物,其原因乃前者的酶大于后者之故,远洋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的自溶作用一般比底层鱼类快,甲克类的自溶比鱼类快。②盐类,添加多量食盐时,可以阻碍其自溶作用的进行速度,但仍能缓慢进行。当NaCl、KCl、MnCl2、MgCl2等盐类微量存在时,可促进自溶,但当其大量存在时,则起阻碍作用,而CaCl2、BaCl2、CaS04、ZnS04等盐类只要存在微量也能对自溶作用产生阻碍。虾类自溶反应时,NaCl起较大的激活酶的作用③PH。自溶作用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经试验发现鱼的自溶作用在pH值4.5时强度最大,分解蛋白质所产生的可溶性氮、多肽氮和氨基酸含量最多而高于或低于此pH值时,自溶作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虾类的研究则表明其自溶的最适pH值在7 。温度,鱼体自溶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其分解速率也增加一定的倍率。

紫外线,社党的照射时间,则对自溶反应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效果不佳或起抑制作用。

1.腐败定义:鱼类在微生物作用下,与体重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被分解为氨、三甲胺、吲哚、硫化氢等低级产物,使鱼体产生具有腐败特征的臭味,这种过程成为腐败。

影响腐败的因素:种类,温度,PH,最出细菌负荷。

第四节水产动物食品的鲜度评定

1.感官评定,通过人们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五种感觉),调查物品形状的方法。

2.微生物评定:检测鱼贝类肌肉或鱼体表皮的细菌总数作为判定鱼贝腐败程度的限度鉴定方法

3.化学评定:是检测鱼贝类死后在细菌作用下或有生化反应所生成的物质为指标而进行评定的方法。

①挥发性物质的测定:挥发性碱基氮VBN,三甲胺TMA,氨基态氮

②ATP降解物的测定:K值(最终分解产物次黄嘌呤核苷和次黄嘌呤所占总的ATP关联物的百分数),PH.

4.物理评定:鱼体的弹性,鱼体的导电率,鱼肉压榨液的粘度,眼球水晶体浑浊度

第四章水产动物食品的质构

一、鱼肉质构的特点:①柔软、细嫩(与肌肉的结构形态、蛋白质组成、生化特性有关)②多样性和变动性

影响鱼肉质构的因素:A.渔场与捕获季节,主要与营养状态有关B.PH值,低时硬、干、韧,高时柔软多汁,嫩C.其他影响因素,鱼龄,储藏温度,肌肉化学成分

第五章水产食品原料的净化、保活和保鲜

3.净化方法:1.贝类暂养:是指把已污染的贝类运往清洁无污染的海区进行暂养,直至贝类体内的病原菌数量低于卫生标准为止。能消除85%的致病菌,也是消除重金属污染的唯一方法。2.氯与氯化物:是最早用来净化贝类的化学试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低剂量就能迅速杀灭贝类体内的致病菌,但具有化学味道,也容易产生有毒的氯胺,所以大部分地区已停止使用。3.紫外线:最常用的方法,但海水的浑浊度、颜色及可溶性铁盐将影响其杀菌效果。

4.臭氧:强氧化剂,不会改变贝类的风味和外形,但是能杀灭致病菌,病毒和降解生物毒素(如河豚毒素)。

3.水产动物的保活:

①低温法:常规低温和生态低温常规低温是将运输水体与水产品的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以下,以降低水生动物的代谢强度、控制环境劣化。

②增氧法是指在运输过程中以纯氧代替空气或特设增氧系统,提高水产动物生存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已达到保活的目的。③麻醉法:化学麻醉和物理麻醉④诱导休眠法是通过诱导使水产品进入冬眠状态,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新陈代谢速率。

第六章水产食品低温保鲜与加工(重点)

第二节水产食品的冷却保鲜

A.冰藏保鲜适用对象:死后僵硬前或者僵硬中的鱼贝类冰藏温度:0-2℃冰:天然冰作用:1.由

冰倒水,吸收热量,降温;2水能冲洗微生物和污物;3表面湿润,有光泽,避免干燥操作方法:垫冰、堆冰、添冰、盖冰、抱冰(大型鱼去鰓和内脏后里面有冰)

B.冰海水保鲜适用对象:品种单一,渔获量高度集中的鱼类温度:0—1℃冷海水优点:冷却速度

快,操作简单,可迅速处理,保藏时间10-14d 缺点:冷海水浸泡鱼体,渗透盐水使鱼体膨胀,鱼肉略带咸味,表面稍有变色,肌肉蛋白易流失,以后会加快腐败。国外改进:在冷海水中通入二氧化碳,降低PH,抑制细菌生长。

C.冰温保鲜适用对象:鱼贝类加工品温度:在0℃---冻结点的温度带进行保藏缺点:利用温度区

间很小,温度管理要求严格,应用受到限制改进方法:加盐、糖、蛋白、酒精等进行脱水,或者与水结合,使其冻结点下降。

第三节水产食品的微冻保鲜

定义:降水产品的温度降至略低于其细胞质耶的冻结点,并在该温度下进行保藏的一种保鲜方法。

原理:微冻温度-2—-3摄氏度贮藏期限:10-30d

A.加冰或冰盐微冻

B.吹风冷却微冻方法:鱼类装箱,让冷风吹过鱼箱的周围使鱼体冷却至-2℃,然后在-3℃的仓温下进行保藏,保藏24d的微冻鱼质量良好,但鱼体表面干燥。

C.低温盐水微冻

微冻保鲜的优点:设备简单,费用低,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减缓脂肪氧化,延长保鲜期,解冻时汁液流失少,鱼体表面色泽好,降温耗能少等。

存在的问题: (1)吹风冷却微冻:表面干燥;(2)低温盐水微冻:鱼体会退色、盐分增加;(3)微冻温度难以控制:过低会缓慢冻结、解冻汁液流失; (4)-3℃是最大冰晶生成区的温度,易引起冻害;(5)微冻会引起蛋白质变性。

第四节水产食品的冻结保鲜

一、水产冷冻食品概述

冻结保鲜:将鱼贝类的中心温度降至-15℃一下,体内组织的水分绝大部分冻结,然后在-18℃以下进行贮藏和流通的保鲜方法。

1. 水产冷冻食品的特点 (1) 优质原料,适当前处理; (2) 快速冻结; (3) 储藏和流通品温:保持在-18℃以下;(4) 产品有包装,食用安全,符合卫生要求。

2. 水产冷冻食品的分类按前处理斱式分为:生鲜水产冷冻食品和调理水产冷冻食品

3.冻结目的:长期保藏,

4.水产品的冻结性质及参数冻结点:是指水产品组织中的水分开始冻结时的温度。

水产品的冻结点不是0℃?(溶质降低冰点)水产品的水分不是纯水,含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溶液,包括盐类、糖类、酸类以及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等。

共晶点:至冻结点,体内即开始出现冰晶,此时残存的溶液浓度增加,其冻结点继续下陈,要使水产品丨的水分全部冻结,温度要降到-60℃,此溫度即共晶点。

冻结率:鱼类的冻结率是表示冻结点不共晶点之间的任意温度下,鱼体中水分冻结的比例。

冻结率=(1—食品的冻结点/食品的温度)×100%

(2)冻结温度曲线:指水产品在冻结过程中温度下降不时间的关系曲線。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冷阶段):鱼体温度从初温降到冻结点。该阶段放出的是显热,此热量不全部放出的热量相比其值较小,故降温快,曲线较陡。第二阶段(最大冰晶生成阶段):鱼体中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由于冰的潜热大亍显热约50~60倍,整丧冻结过程中绝大部分热量在此阶段放出,故降温慢,曲线平坦。第三阶段(过冷阶段):鱼体温度继续下降,直到终温。此阶段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是冰的继续降温,另一部分是残留水分的冻结。水变成冰后。比热显著减小,但因为迓有残留水分冻结,其放出热量较大,所以,曲线不及第一阶段陡峭。

(3)冻结速度与冰晶分布的关系

食品的冻结速度概念1:食品中心温度从-1℃降到-5℃所需要的时间(h)。(<30min为快速冻結)概念2:单位时间內-5℃的冻结层从表面向內部推迕的距离(cm/h)。(5-20为快速冻结,1-5为快速冻结,0.1-1为慢速冻结)

快速深温冻结的含义主要有两点: 1、食品快速通过0~-5℃的最大冰晶生成带,快速达到冻结终温。以冻鱼片为例,冻结速度要求在0.635-2.54cm/h以上。 2、冻品的平均品温应在-18℃以下,且在-18℃以下的低温储藏。

水产冷冻食品在冷冻和冻藏过程中物理变化

1.水分冻结、体积膨胀和产生内压

2.比热容和热导率的变化含水量多的食品比热容大,含脂量多的食品比热容小;食品冻结时,热导率变

大,解冻时,热导率减小。

3.冰结晶的形成生成冰晶的形状大小受冷却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影响。

4.冰结晶的长大及对肌肉组织的损伤损伤程度依组织内生成的冰晶大小、数量和分布的不同而异。

5.干耗是食品冷冻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干缩、质量损失,这是由于食品物料表面脱水(升

华)形成多孔干化层,物料表面的水分可以下降到10~15%以下,使食品物料表面出现氧化、变色、变味等品质明显降低的现象。

生化变化

1.脂类的氧化和陈解鱼类体内脂肪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条件下也不会使其凝

固,同时在长期冻藏中,脂肪酸往往在冰的压力下,有内部转移到表层,很容易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酸败。并容易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如氨基酸、盐基氮以及冷库中的氨共存一起,从而加强了酸败作用,造成色、香、味严重恶化(油烧)。此外脂类还会发生降解,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会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2.蛋白质溶解性下降冻结的浓缩效应往往导致大分子胶体的失稳,蛋白质分子可能会发生凝聚,溶解性下

降,甚至会出现絮凝、变性等。

3.色泽变化

还原糖与氨化合物反应造成的褐变;酪氨酸酶的氧化造成虾的黑变;血液蛋白质的变化造成的变色;旗鱼类的绿变 红色鱼的退色

1. 影响水产冷冻食品质量的主要四个因素:原料;冻结前后的处理及冻结方式;包装;产品在储藏、运辅、销售等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温度和时间。(简称P.P.P)

2. T-TT概念水产冷冻食品品质保持的时间一温度容许限度,简称T-TT。

T-TT曲线:冷冻食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贮藏温度不实用储藏期之间的关系曲线叫T—TT曲线。

曲线说明了:水产冷冻食品的质量稳定性最差。多脂鱼类储藏期最短,储藏温度尽可能低。温度对冷冻水产食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用温度系数Q10表示。 Q10:温度下降10 ℃,冷冻食品品质保持的时间比原来延长的倍数。Q10大,说明影响大。

4.水产品冷藏链指水产品从捕捞起水,到海上、陆地贮存,周转运输以至销售等各丧环节,连续性地在低

温设备下流通,以保证其鲜度和质量的低温流通体系。

冷藏链种类:2种 1)冰鲜冷藏链:水产品保持在2-0 ℃ 2)低温冷藏链:水产品保持在-18℃以下。

5.水产食品的速冻和解冻新技术:超冷保鲜技术,玻璃化转移保鲜技术,超高压冷冻和解冻,高压静电解

第七章冷冻鱼糜和鱼糜制品(重点)

1.鱼糜:将鱼肉绞碎,经加盐擂溃,成为粘稠的鱼浆(鱼糜),再经调味混匀,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水产食品,称为鱼糜制品.鱼糜制品的生产主要分为二个阶段,即冷冻鱼糜的生产和以冷冻鱼糜为原料的鱼糜制品生产.

一.蛋白质冷冻变性机制1.结合水的脱离,2.冰和蛋白质亲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3.细胞液的浓缩二.防止蛋白质冷冻变形的方法

1.适当漂洗,通过漂洗出去水溶性蛋白来提高鱼肉蛋白的耐冻性。先加柠檬酸钠,后用氯化钙漂洗,效果较好。

2.添加糖类,糖分子中-OH数目越多,抗冻效果越好(蔗糖和山梨醇效果更好),防止蛋白冷冻变性的效果取决于添加糖类的摩尔浓度,加糖量一般为脱水肉的5%-8%。

3.添加复合磷酸盐,焦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效果最好,添加量为0.1-0.3&,一般各加50%

机制:①提高鱼糜pH值并保持中性;②引起离子浓度增加(由于漂洗使部分金属离子漂去,离子浓度下降,加速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③促使冷冻鱼糜的肌原纤维蛋白的解胶;④复合磷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四.冷冻鱼糜的生产工艺

原料鱼-前处理-采肉-漂洗(除杂,浓缩功能蛋白)-精滤和脱水-搅拌-称量包装-冻结和冻藏

漂洗的目的:除去血液、尿素、色素、水溶性蛋白、酶和一些含氮化合物,以改良鱼糜的色泽、气味及组织特性,另一目的是浓缩功能蛋白-肌动球蛋白,以提高肌动球蛋白的浓度,使鱼糜具有弹性。

五.鱼糜的凝胶化:鱼肉在2-3%的食盐中进行擂溃,会形成非常黏糊的肉糊。主要是构成肌原纤维的肌丝中的F-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在食盐作用下发生溶解,并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的缘故。

2.从溶胶的鱼糜到凝胶的制品发生了两个反应,1)凝胶化反应:是肌动球蛋白在热作用下发生的高级结构松散到分子间产生架桥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过程。是制品弹性形成的基础。凝胶化所需要的温度条件是:

<50℃的温度带,温度越高,凝胶化速度也越快。2)凝胶劣化反应:是在50-70 ℃的温度范围内,鱼糜已经形成凝胶网状结构逐渐劣化和崩溃的过程。一般认为是存在于鱼肉的水溶性碱性蛋白酶(最适温度在60℃附近)对已形成的肌动球蛋白分子构成的网状结构的破坏,使疏水基团暴露,导致水分游离,发生凝胶劣化。

鱼糜凝胶化方法:低温凝胶化:5-10℃凝胶化18-42h;中温凝胶化:15-20℃凝胶化18h左右;高温凝胶化:35-45℃凝胶化30-90min;

注意:一般低温长时凝胶化制品凝胶强度比高温短时效果好;但低温长时凝胶化时间太长,生产上采用二段凝胶化以增加制品的凝胶强度。二段凝胶化:32℃的高温凝胶化(30min)+7-10℃的低温凝胶化(约18h)3.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制:1)肌原纤维蛋白是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物质基础,肌浆蛋白不利于弹性的形成,肌基质蛋白对弹性形成无关紧要; 2)肌动球蛋白的形成:在食盐和机械搅拌的前提下,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并吸附水分形成肌动球蛋白(溶胶);3)肌动球蛋白立体网状结构的形成和弹性的形成肌动球蛋白溶胶在热作用下收缩变性并发生分子间胶链和分子内胶链,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同时被固定;固定后的立体网状结构失去了溶胶的黏性和可塑性,而成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

4.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鱼糜制品的弹性与凝胶形成、肌球蛋白含量、肌球蛋白Ca2+-ATPase的活性呈正相关。肌球蛋白含量小于8%的鱼不适合制作鱼糜制品。1)鱼种白肉鱼>红肉鱼;海水鱼>淡水鱼;硬骨鱼>软骨鱼2)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质等电点pH

5.2-5.5最好:pH

6.5-

7.5鲜度下降,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增加,其凝胶形成能和弹性逐渐下降。3)原料捕获季节和捕捞方法产卵季节,凝胶形成能力和弹性都下降;鱼类死亡前挣扎越少,鲜度下降越慢,弹性越好,相反,弹性越差。4)漂洗——降低肌浆蛋白含量:肌浆蛋白影响凝胶的形成,组织蛋白酶加速凝胶的劣化——去除部分无机离子:——除去部分脂肪:脂肪<15%

时,对凝胶形成能力没有什么影响;脂肪含量过多时,容易氧化酸败。5)食盐食盐促使盐溶性蛋白充分溶出,提高凝胶形成能力,增强弹性。以2-3%为宜。6)加热低温长时>高温短时生产中常采用二段凝胶化。7)冻结贮藏冻结贮藏会引起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增加,导致弹性降低。需添加冷冻变性防止剂和弹性增强剂。8)糖类可防止鱼糜冷冻变性,-OH越多,效果越好,加入量为脱水鱼肉的5-8%。9)聚合磷酸盐鱼糜冷冻变性防止剂和弹性增强剂。加入量为0.3%。10)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弹性增强剂,最佳添加量为2%。

七、鱼糜制品加工工艺

1.鱼丸冷冻鱼糜-斩削片状-半解冻-空擂溃-盐擂溃-加调味料-擂溃均匀-成型-加热-冷却

(1)原料肉:应选用凝胶形成能较高、含脂量不太高的白色鱼肉比例较大的鱼种(2)前处理:包括去头、去内脏、洗涤、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或解冻等工序,具体要求基本同冷冻鱼糜生产工艺。

(3)斩拌或擂溃:此工序是鱼丸生产过程中很关键的工序,直接影响鱼丸的质量。斩拌或擂溃操作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是温度控制问题(斩拌后鱼糜温度要求<10℃因此,斩拌前鱼糜温度应<3℃);第二是空气(混入过多,加热时膨胀,影响制品外观,多数采用真空斩拌机);第三是配料添加次序问题(先品质改良剂(食盐、磷酸盐、糖);再加入淀粉及调味料;中间分次加入所需要的水量)。(4)成型:现代大规模生产时均采用鱼丸成型机连续生产,生产数量少时也可用手工成型,成型鱼丸投入盛有冷清水的塑料桶中使其收缩定型。

八、鱼糜制品的质量评定必检项目:水分、PH、夹杂物检验选检项目:白度、明度、粘度

第八章水产干制食品加工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所需的最低Aw值为细菌>酵母>霉菌

1.水产品的干燥过程即水分的表面蒸发与内部扩散的连续过程。

2.等温吸湿线,一区为结合水,二区为吸附水,三区为自由水(细胞间隙中的水)

3.干燥速度曲线(恒速干燥,减速干燥) 长恒速干燥时间,有利于食品的脱水干燥。强行急速干燥,会造成内部水分向表面的扩散速度跟不上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造成食品表面的干燥效应,形成表层硬壳。此时,内部的水分已很难再通过表面蒸发出来,而这时食品内部的水分含量仍很高,不易久藏。

三、水产品的干制方法

1.热风干燥循环空气流经通过物料表面供给热量以提高物料温度使其水分蒸发,并带走其表面的是空气层而达到干燥目的的一种方法。一半水产品干燥的风温为50-60℃范围。

2.冷风干燥热风干燥温度过高对品质有不良影响。冷风干燥的制品不易出现脂肪氧化和美拉德褐变,适合小型多脂鱼的干燥,产品色泽好.循环冷风的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相对湿度17-20%,风速2.5m/s

3.冷冻干燥 A.利用天然和人工低温,使物料组织中水分冻结后再解冻从组织中流出,以达到脱水的目的这种干燥的特点是制品组织中的水溶性物质和水分一起流失,制品成为多孔性结构。B.真空冷冻干燥,又称升华干燥。制品冻结后置于真空状态下,使冰直接升华成为水蒸气。纯水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的温度为0℃,压力为626.6Pa,鱼虾等肌肉的水分结冰点低,升华温度在-4℃,压力在533.2Pa以下。真空冷冻干燥因干燥温度低,对食品的组织结构和营养成分破坏较少,复水性和色香味良好。但设备费用较贵,干燥周期长,以使产品成本较高,多用于虾类等经济价值高而个形较小的制品。

4.辐射干燥①红外线干燥:利用红外线直接照射到食品上,使其温度升高,引起水分蒸发而获得干燥的方法。特点是干燥速度快;食品表层内部能同时吸收红外线,干燥均匀;结构简单,成本低。②微波干燥:微波与物料直接作用,将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并对物料进行干燥的过程。

5.新型干燥技术①热泵干燥②超临界CO2干燥

3.干制品的油烧干制品中的脂肪在空气中氧化,使其外观变为似烧烤后的橙色或赤褐色。在脂肪含量多的中上层鱼类干制品中油烧现象较为普遍,一般鱼类在腹部脂肪多的部位也易油烧而发黄。干制品油烧的基本原因是鱼体脂肪与空气接触所引起,但加工贮藏过程中光和热的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

预防措施:①尽可能使干制品避免与空气接触,必要时密封并充惰性气体(N2、CO2等)包装,使包装内的含氧量在1-2%之间;②添加抗氧化剂或去氧剂一起密封并在低温下保存。

第九章水产腌熏食品加工(重点)

1.腌制是指用盐或盐溶液、糖或糖溶液对食品原料进行处理以增加风味、稳定颜色、改善结构、有利于保存的加工过程。

2.加工原理:1、食盐的渗透与食品的脱水食品与腌制介质的食盐接触,食盐渗入食品,食品的部分水分和溶质从食品中除去和溶出,同时降低了食品的水分活度。2、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盐渍降低了食品的水分

活度和酶的活性,从而,对酶促反应产生抑制3、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在食盐高渗透压的作用下,微生物细胞与食品一样也被脱水,导致质壁分离;食盐进入食品内部,降低了食品的水分活度;溶出水分在食品周围形成高浓度食盐水溶液,大大降低了制品周围的氧气浓度,这些都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生存造成重要影响,抑制了微生物对食品的腐败作用。4、独特腌制风味的形成在有益微生物和食品内源组织酶等的作用下,原料内部发生一系列生化和化学变化,食品逐渐失去原料组织和风味特点,形成腌制品特有风味

二、影响盐渍效果的因素

(一)盐渍方法1、干盐渍法 2、湿腌法(盐水渍法)3、混合盐渍法干盐渍+盐水渍法,是将放有干盐的鱼体逐层排列于底部盛有人工盐水的容器中进行盐渍的方法。主要优点:(1)干盐可及时溶解在渗出液并形成饱和盐溶液,避免盐水被冲淡,并能迅速进行盐渍过程,不像干盐法那样需待表层鱼肉发生强烈的脱水作用后才开始盐渍。(2)可迅速形成盐水,即使在盐渍开始时也不易腐败变质。(3)食盐渗透较均匀,能避免鱼体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过

长导致脂肪氧化。

(二)盐渍温度温度对食盐的渗透速度影响較小,但提高温度可缩短盐渍时间。盐渍時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温度,尤其是多脂鱼和肉质厚的鱼,建议采用5-7℃盐渍。

(三)盐的浓度在同一温度下,盐浓度越高,鱼体表面与鱼体中心点的渗透压梯度越大,渗透速度也越快;盐卤中氨基酸溶出量也越少(鱼体蛋白酶被抑制),生成损失小。咸鱼能够达到的最高盐浓度相当于标准温度条件下的饱和盐溶液(约为26%)

(四)食盐的种类高纯度NaCl有利于提高渗透速度,盐中存在较多的钙、镁杂质会使腌制品硬、脆、产生苦味和吸湿性,影响制品口感,且不利于贮藏。盐粒越细,越易溶解在渗出水中,有利于快速向鱼肉组织扩散;但初始渗出水速度快,会冼走大量盐粒,造成补盐不足和盐的浪费。因此,在腌制加工中,常使用粗粒盐来减少损失和浪费。

(五)水产原料的性状如鱼的组织质构、脂肪、蛋白质含量、比表面积等。

五、腌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盐水渍法10%-15%以上鱼体脱水,重量减少,10%-15%以下鱼体吸

水,重量增加。2、肌肉组织的收缩

化学变化:

1、蛋白质与脂质的分解

2、脂质的氧化

3、蛋白质的变性

4、肌肉成分的溶出

5、洁晶状物质析出

微生物引起的变质:

1、腐败分解:盐渍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细菌的发育,但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的作用,有时也会引起腐败分解

产生腐败的因素:a、食盐浓度食盐浓度10%以上对细菌腐败抑制才有效果,浓度越高抑制腐败的作用越大。b、食盐的种类食盐纯度越高保存效果越好。c、盐渍温度盐渍温度越低,保藏作用越大,食盐纯度越高,低温保藏效果越大。d、空气接触无氧条件对腐败分解有抑制作

2、变色

(1)咸鱼发红:盐渍鱼或盐干鱼的表面会产生红色的粘性物质,这是由于产红细菌(嗜盐菌:八球菌属之一和假单胞菌属之一)分解Pr。 (2)褐变:嗜盐性霉菌会使盐渍鱼的表面产生褐色的斑点,使制品的品质下降。这种霉适于在食盐浓度10%-15%,相对湿度75%温度25℃的环境中繁殖。

1.熏制的加工原理:

①熏材:通常用木屑供燃烧发热,木片和木块供发烟。②熏烟的产生:熏烟是植物性材料缓慢燃烧或不完全氧化时产生的水蒸气、气体、树脂和微粒固体的混合体;③熏制就是利用熏材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熏烟,将其引入熏室,赋予食品贮藏性和独特的香味。酚类作用:①抗氧化性;②形成特有的烟熏味③抑菌防腐熏制品的贮藏性主要取决于制品的干燥程度(水分活度)。熏制前原料先进行盐渍,然后在水中浸泡脱盐,再熏干。

2.熏制方法过程:原料处理、盐渍、脱盐、沥水(风干)、熏干

1、冷熏法:

2、温熏法

3、热熏法(焙熏)

4、液熏法

5、电熏法

八、烟熏新技术:液熏法液熏法的优点:不含3,4-苯并芘致癌物质的食品安全可靠;可大量减少传统方法在厂房、设备等方面投资;能实现机械化、电气化、连续化生产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章水产罐头食品加工

1.非酸性罐头的主要杀菌目标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耐热性最强)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环境因素

1、水分活度

2、pH值罐头食品的酸度分为三种情况:①高酸度(pH<4.5)一般中心温度加热到90℃,可以杀菌.②中酸度(5.3>pH>4.5)需要充分的加热杀菌(以杀灭肉毒杆菌芽胞为准).③低酸度(pH>5.3)需要充分的加热灭菌.必须考虑一些极度耐热,能形成芽胞的嗜热M可能存活.

3、盐类糖类的影响

①低浓度的食盐对M的耐热性有保护作用

③浓度食盐对M的耐热性有减弱作用。4.高浓度的糖液对细菌芽胞有保护作用。

4、蛋白质含量5%,对M有保护作用;17%-18%或更高时(鱼类罐头),对M的耐热性影响很小。

5、初始活菌数初始活菌数越多,其耐热性越强,在相同温度下所需的致死时间就越长。

6、植物杀菌素

7、加热杀菌

方法常压杀菌(杀菌温度低于100度)、高压杀菌(杀菌温度高于100度)、各种水产罐头均采用高压杀菌

五、胀罐(1)物理性胀罐(2)化学性胀罐(3)生物性胀罐;平酸;黑变或硫臭腐败;发霉

第十一章、海藻食品加工

2.淡干海带、调味海带丝(原料为淡干海带)、海带粉(原料为鲜海带)、海带全浆、海带挂面(原料为淡干海带)、海带面包(原料为淡干海带)、海带营养豆腐

第十二章、海鲜调味料加工

二、海鲜调味料的营养和风味

1.低肽:不仅能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防病治病、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功效。

核苷酸的呈味作用在于和谷氨酸钠之间的相乘效果,这是鱼贝类之味的核心。

2.风味:

主要呈味物质:谷氨酸钠、谷氨酸联氨、次黄嘌呤核苷酸、琥珀酸、鸟苷酸、L-羟脯氨酸;

呈味增强副成份: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甜菜碱等。硫化氢、甲硫醇、三甲胺等。

因其副成份组成不同, 所引起味道变化也不相同,这才有了丰富多彩的各种鲜味。鲜味的副成份, 在水产品的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海鲜调味料的生产技术

1.按生产工艺工艺分为A.分解型(酶法水解&型酸法水解型) B.抽出型(鱼贝肉提取物、沙丁鱼提取物、海藻抽提物、海带抽提物)C.反应型:

抽出型一般生产工艺:1、抽出2、精制3、浓缩、干燥

第十三章、水产食品加工新技术

三、栅栏技术利用调节食品中的各种有效因子,以其各因子的交互作用来控制腐败菌生长繁殖,提高食品的品质、安全和储藏性。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为栅栏因子。温度、pH值、水分活度值、氧化还原电位、气调、包装、压力、辐照、加工方法、防腐剂等

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的一种物质状态的流体。在该状态下流体处于气相和液相之间,非液体也非气体,其密度与液体相近,黏度与气体相近,却同时具有液体的溶解度和气体的扩散速度和参透性。溶质在其中的扩散速度是液体的100倍。适合于萃取鱼油(中有DHA和EPA)这样的热敏性天然产物。

第十四章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体系

1.良好卫生操作规范(GMP)

2.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制定SSOP计划的依据是GMP,GMP是SSOP的法律基础,

3.食品安全卫生预防控制体系(HACCP)

① GMP, SSOP和HACCP的关系:GMP、SSOP是制定和实施HACCP计划的基础和前提。没有GMP、SSOP,实施HACCP计划将成为一句空话。SSOP计划中的某些内容也可以列入HACCP计划内加以重点控制

水产品加工工艺实验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2000年3月

前言 本指导书主要总结了以往10多年来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科实验课教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条件编写而成。共收集12个实验,基本体现了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代表性方法与技术。本指导书可以与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学教材配合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加工的工艺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

编者 2000年3月

目录 实验基本要求-------------------------------------------------------------4 实验一油炸与烟熏鱿鱼制作-------------------------------------8 实验二鱼面制作---------------------------------------------------10实验三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的制作------------------13 实验四鱼松的炒制------------------------------------------------15实验五调味酱煮海带加工---------------------------------------17 实验六虾红素的提取

---------------------------------------------19实验七淡碱水解法提取鱼肝油---------------------------------20 实验八蛋白胨的制备---------------------------------------------24实验九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27 实验十精氨酸的制取---------------------------------------------30实验十一褐藻胶的制备---------------------------------------------35实验十二琼胶的制备------------------------------------------------41

水产品加工复习题

一、原料部分名词:1.红肉鱼2.白肉鱼3.多脂鱼4.少脂鱼5.感官鉴定6.化学鉴定7.微生物学鉴定物理鉴定8.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 鲎试剂:2. 硫酸软骨素?3. 角鲨烯4. 甲壳素5. 6.牛磺酸判断:水产原料表面附着的细菌一般都是嗜冷细菌();1. 低温保藏对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2. ;3.只有鱼肉是红色的鱼才是红肉鱼(错)新鲜的鱼眼球饱满、眼角膜澄清透明; 4. 5.不新鲜的鱼鱼鳞容易剥落(错)鲅鱼是白肉鱼 6. 鳕鱼是白肉鱼7. 8.多宝鱼是多脂鱼黄花鱼是少脂鱼(错)9.27 / 1 填空题:)两类)和( 1.软骨鱼包括(;骨));肝提取( 2.软骨鱼的综合利用价值:肉可食用;皮可();鳍加工成( 。));内脏制(可提取( 。)石首类鱼的鳔很大,含Pr、fat,胶原Pr等,可做( 3.)四类鉴)、()和( 4.鱼贝类鲜度的鉴别方法包括()、( 定方法。)等,其中)、()、(、5. 鱼贝类鲜度的化学鉴定指标主要包括()( )是鲐鱼、金枪鱼等典型红肉鱼原料必须检测的指标。)指标不适合软骨鱼的鲜度鉴别,(( )。、( 6.鱼贝类的脂质有两个典型特征 ()、))、()、()(7.浸出物成分包括()、、( (糖)等无氮成分。)、冠瘿碱类、尿素八种含氮成分和(有机酸)、( 、)种:()一种;东方鲎属有38.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其中美洲鲎属(。));蝎鲎属仅一种(()和( )等。)、(9.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活性肽不多,仅三肽的()和二肽的()、( )、免疫调节肽等(、)、()10.目前从天然蛋白质中获得多种功能性肽包括( 、))、((11.根据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可以将它们分为)、()等。)和()(、( 、从海人草中提取的))、从虾壳中提取的(1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很多,如从河豚中提取的( ,从扇贝裙边中提取的))和()、从鲎血中提取的(、从鲨鱼肝中提取的(() )等等。( )脂肪酸。()脂肪酸和EPA13.DHA、分别是( 选择题:A)关系1.鱼贝类肌肉组织中,同一种类脂质周年变化较大,其变化量与水分变化呈( A.负相关正相关B. 没有关联性C. 脂质变化量大D. )DCBA2.影响鱼贝类脂质变化的因素包括(、、、27 / 2 A.环境条件 B.生理条件 C.季节 D.食饵状态 3. 鱼贝类脂质的特点(A、B、C)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教材:周光宏主编 一、单项选择题 (P72)将是品在密闭的容器内产生的水蒸气与同温度条件下纯水产生的水蒸气压力的比值称之为【 B 】 A. HACCP B. 水分活度(Aw) C. PSE D. 嫩度 (P80)肉类冷却的短期储藏保鲜的常用温度是【 B 】A. -18℃以下 B. 0~4℃ C. 10~15℃ D. 45~30℃ (P81)将新鲜猪肉贮藏7~14天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A 】A. 常温储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86)要将鲜猪肉保藏4~6个月,其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D 】A. 真空包装贮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94)味精是食品烹调和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鲜味剂,其中的主要成分是【 A 】A. 谷氨酸钠盐 B. 肌苷酸钠 C. 鸟苷酸钠 D. 肌精 (P100)下列哪一种物质属于天然防腐剂。【 B 】A. 山梨酸及其钾盐 B. 细菌素(Nisin) C. 苯甲酸及其钠盐 D. 乳酸钠 (P102)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原料肉用于生产干制品或半干肉制品时,采用最合适的腌制方法是 【 A 】A. 干腌法 B. 湿腌法 C. 腌水注射法 D. 混合腌制法 (P102)猪瘦肉在用适量的硝酸盐进行腌制时,产生出鲜艳的玫瑰红色(或粉红色)是因为【 D 】A. 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 B. 肌红蛋白中的Fe2+被氧化成Fe3+ C.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和血红蛋白 D. 肌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P105)将原料肉经机械的作用又大变小的过程称为:【 A 】A. 粉碎、切割或斩拌 B. 混合 C. 乳化 D. 腌制 (P115)将食品中的一部分水排除的过程称之为【 D 】A. 烘烤 B. 油炸 C. 烟熏 D. 干燥 (P122)利用油脂的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的温度条件下对肉食品进行热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之为 【 D 】 A. 烘烤 B. 干燥

水产品加工复习资料

. 第一章绪论 1、学习水产品加工工艺的意义? 答: 2、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的研究内容? 答:水产原料的特点;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综合利用;海洋生物活性成分;原料成分分析;产品质量检验及质量控制。 3、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有哪些特殊性? 答:与陆地生物迥异,海洋作为一个“立体水球”,使生物处于高盐、高压、低温、低营养和无光照的环境中。 4、国内外水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现状? 答: 5、试分析我国淡水鱼加工率低的原因。 答:(1)国家对淡水鱼加工投资少; (2)制约因素:加工适应性;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开发;加工装备;市场开拓。淡水鱼的加工适性不如海水鱼,蛋白质抗冷冻能力较差,凝胶形成能力弱,淡水鱼的土腥味。 6、水产品加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以食为主,综合利用。根据水产品应用价值较高的特点,利用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生产产销对路的一般食品及营养保健食品,是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的走向。 (2)注重低值水产品及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合理利用原料,是水产品加工业的另一个主要趋势。

(3)生物技术的应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一些急需的精细化工产品、生物材料,是当前加工业的一个有生命力的苗头。 (4)传统产业的改造。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产业,是今后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相应地,一批新的海洋生物技术产业也会像海洋药业一样由生产加工业脱颖而出。 .. . 第二章水产品原料学概述 1、生产加工原料的种类和特性? 答:(1)种类包括鱼类(四大家鱼),软体动物(田螺、乌贼、河蚌、鲍、海兔),甲壳动物(对虾、龙虾、螃蟹),棘皮动物(海胆、海星、海参),腔肠动物(海蜇、海葵、珊瑚),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爬行动物(海龟、海蛇、鳖),藻类(海带、紫菜等)等。 (2)特性:多样性、易腐性、易变性、季节性。 2、水产加工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和特点? 答:(1)鱼虾贝类:①化学组成:水分70%~80%,粗蛋白质16~22%,脂肪6.5~20%,灰分1~2%,糖类1%以下。②特点:A、营养成分变化特点:变化幅度较大的是水分和脂肪含量,洄游类红身鱼类的含脂量多于底栖类的白身鱼,这两种鱼种中水分含量情况正好与之相反。肉中含脂类较多的种类如鲐、河豚等,其肝脏中的脂肪少,反之,肉中含脂类较少的种类如大头鳕、鲨鱼、乌贼等,其肝脏较大且含脂量较高。B、糖类含量与变化特点:在鱼类中含量很低,几乎多在1%以下。红身鱼类比白身鱼类高,而贝类和软体动物中糖原含量较高,其含量变化与脂肪相似。 (2)藻类(分为褐藻类、红藻类、绿藻类和蓝藻类):①化学组成:水分82~85%,粗蛋白质2~8%,脂肪0.15~0.5%,灰分1.5~5.2%,碳水化合物8~9%,粗纤维0.3~2.1%。②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资料

1、第6~7肋膘厚为6cm以上(脂肪型)、3cm以下(腌肉型/瘦肉型)、3~5cm(兼用型 /鲜肉型)。 2、寒羊的脂尾类型不一,可分为大尾和小尾两种。 3、山羊肉质略逊于绵羊。 4、胴体:是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皮、头、蹄、内脏(猪保留板油和肾脏,牛、羊等 毛皮动物还要除去皮)后的部分。 5、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即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 6、肌肉组织50%~60%,脂肪组织15%~45%,骨组织5%~20%,结缔组织9%~13%。 肌肉组织越多,含蛋白质越多,营养价值越高。结缔组织数量越少,营养价值低。 脂肪组织多,肉肥且热量高。骨骼组织数量少,则质量高。 7、热鲜肉:指畜禽屠宰后,肉不经过成熟过程,或在常温下放置完成的成熟过程,在 整个后销售过程中,不采取降温措施,直接出售的肉类。 8、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 度(以后腿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冷冻肉:是指畜禽屠宰后的肉经过低温冷却后,再置于-18℃以下的环境下冻结保存的肉类。区别:冷却肉是将温度降到0~4℃,冷冻肉是将温度降到-18℃以下;冷冻肉在解冻时细胞中的汁液渗漏出来,造成营养流失、风味下降,而冷却肉则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冷却肉的保质期在一周以上,而冷冻肉的保质期则可达到一年以上;冷却肉相对冷冻肉不必解冻,食用方便。 9、肌纤维: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也叫肌纤维细胞。肌内膜:肌纤维与肌纤维之间被 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膜围绕隔开,此膜叫~。初级肌束:每50~150条肌纤维聚集成束,成为~。肌束膜:初级肌束被一层结缔组织膜所包裹,此膜叫~。二级肌束(次级肌束):由数十条初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并由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就形成了~。肌外膜:由许多二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形成肌肉块,其外面包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膜。 10、肌肉组织(脂肪)的作用:①嫩化②风味 11、肌肉组织在生物医学上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2、肌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13、肌原纤维是肌细胞独有的细胞器。 14、肌丝可分为粗丝和细丝,粗丝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细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分子组成。 光线较暗的区域称为暗带(A带),光线较亮的区域称为明带(I带)。I带的中央有一条暗线,称为“Z-线”,A带的中央也有一条暗线称为“M-线”,“M-线”附近有一颜色较浅的区域,称为“H区”。两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15、组织蛋白酶对肉的成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6、白肌和红肌的区别:白肌肌红蛋白含量少,线粒体的大小与数量均比红肌少;红肌 的肌红蛋白、线粒体的含量高。 17、脂肪组织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脂肪的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脂肪细 胞是动物体内最大的细胞,脂肪细胞越大,里面的脂肪越多,因而出油率也高。18、结缔组织对各器官组织起到支持和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弹性和硬度。结缔组 织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纤维由蛋白质分子聚合而成,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胶原纤维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另有脯氨酸及少量的羟脯氨酸。弹性蛋白在化学上很稳定,不溶于水,即使在水中煮沸以后,亦不能水解成明胶。 19、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其他类型骨的表面,

(完整版)水产品加工复习题

一、原料部分 名词: 1.红肉鱼 2.白肉鱼 3.多脂鱼 4.少脂鱼 5.感官鉴定 6.化学鉴定 7.微生物学鉴定 8.物理鉴定 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2.鲎试剂: 3.硫酸软骨素? 4.角鲨烯 5.甲壳素 6.牛磺酸 判断: 1.水产原料表面附着的细菌一般都是嗜冷细菌(); 2.低温保藏对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3.只有鱼肉是红色的鱼才是红肉鱼(错); 4.新鲜的鱼眼球饱满、眼角膜澄清透明; 5.不新鲜的鱼鱼鳞容易剥落 6.鲅鱼是白肉鱼(错) 7.鳕鱼是白肉鱼 8.多宝鱼是多脂鱼 9.黄花鱼是少脂鱼(错) 填空题: 1.软骨鱼包括()和()两类 2.软骨鱼的综合利用价值:肉可食用;皮可();鳍加工成();肝提取();骨 可提取();内脏制()。 3.石首类鱼的鳔很大,含Pr、fat,胶原Pr等,可做()。 4.鱼贝类鲜度的鉴别方法包括()、()、()和()四类鉴 定方法。 5. 鱼贝类鲜度的化学鉴定指标主要包括()、()、()、()等,其中 ()指标不适合软骨鱼的鲜度鉴别,()是鲐鱼、金枪鱼等典型红肉鱼原料必须检测的指标。 6.鱼贝类的脂质有两个典型特征()、()。 7.浸出物成分包括()、()、()、()、()、 ()、冠瘿碱类、尿素八种含氮成分和(有机酸)、(糖)等无氮成分。 8.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其中美洲鲎属()一种;东方鲎属有3种:()、 ()和();蝎鲎属仅一种()。 9.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活性肽不多,仅三肽的()和二肽的()、()、()等。 10.目前从天然蛋白质中获得多种功能性肽包括()、()、()、免疫调节肽等 11.根据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可以将它们分为()、()、()、 ()、()和()等。 1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很多,如从河豚中提取的()、从虾壳中提取的()、从海人草中提取的 ()、从鲨鱼肝中提取的()、从鲎血中提取的()和(),从扇贝裙边中提取的()等等。

水产品加工工艺实验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2000年3月

前言 本指导书主要总结了以往10多年来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科实验课教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条件编写而成。共收集12个实验,基本体现了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代表性方法与技术。本指导书可以与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学教材配合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加工的工艺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 编者 2000年3月

目录 实验基本要求-------------------------------------------------------------4 实验一油炸与烟熏鱿鱼制作-------------------------------------8 实验二鱼面制作---------------------------------------------------10 实验三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的制作------------------13 实验四鱼松的炒制------------------------------------------------15 实验五调味酱煮海带加工---------------------------------------17 实验六虾红素的提取---------------------------------------------19 实验七淡碱水解法提取鱼肝油---------------------------------20 实验八蛋白胨的制备---------------------------------------------24 实验九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27 实验十精氨酸的制取---------------------------------------------30 实验十一褐藻胶的制备---------------------------------------------35 实验十二琼胶的制备------------------------------------------------41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教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与 综合利用教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食品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 教学方案 李玉环 一、课程简介 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是食品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学周数是11周,每周6节课,其中有2节实验课,理论课共44学时,实验课22学时,本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水产食品的加工方法、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海洋新型食品的综合开发以及水产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水产品加工的企业,水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海洋生物制药单位直接顶岗。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水产食品学 1、掌握水产冷冻食品的原理、生产技术及设备。 2、掌握常见水产品加工工艺。 3、了解水产冷冻食品的质量保持。 4、掌握水产干制品加工及保藏原理、干制加工方法、加工技术及保藏与劣变。 5、掌握水产腌制品加工原理、方法、腌制过程的质量变化及主要腌熏制品的加工工艺。 6、掌握罐头食品生产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

7、掌握海藻食品的加工工艺。 水产品综合利用 1、掌握鱼糜的凝胶形成。 2、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技术及冷冻鱼糜的品质。 3、掌握鱼糜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主要品种及其生产工艺。 4、了解鱼糜制品的辅料及添加剂。 5、掌握鱼糜制品的质量评定。 6、掌握水产模拟食品的生产。 7、掌握水产调味料的生产原理、工艺及产品质量标准。 8、掌握几种海洋性功能食品的种类、提取与精制。 9、了解海洋性功能的药理作用、安全性以及开发。 海藻工业 1、了解褐藻工业概况 2、掌握海带的综合利用,掌握褐藻胶甘露醇和碘的生产原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 3、了解褐藻胶、甘露醇的应用。 4、了解红藻工业概况。 5、掌握琼胶的生产原理。 6、掌握不同红藻原料生产琼胶的工艺、技术参数。

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1577--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备考题库8157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简答题: (1)酱卤制品加工工艺中煮制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1)煮制使肉粘着,凝固,产生与生肉不同的硬度,齿感,弹力等物理变化,具有固定制品形态、风味和色泽,并达到熟制的目的; (2)煮制可以杀死微生物和寄生虫,提高制品的贮藏稳定性和保鲜效果。 (2)什么是干肉制品? 正确答案:干肉制品是指将原料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再经熟加工制成的易于常温下保藏的干熟类肉制品。干肉制品可直接食用,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重量轻,体积小,食用方便,质地干燥,便于携带的特点。 (3)发酵肉制品可能存在哪些安全性问题? 正确答案:(1)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在发酵产酸之前或当中生长并产生肠毒素。(2)产品中可能有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存活。 (3)由霉菌成熟的香肠可能会有产真菌毒素的霉菌生长。 (4)亚硝胺和生物胺和危害。 (4)液蛋加工过程中晒蛋的原因? 正确答案:原因:①蛋壳表面的余水中也可能残存有细菌,余水进入蛋液会对蛋液造成污染。②空气中的细菌易于粘附在蛋壳表面。③蛋壳外膜消失,气孔外露,易污染。 (5)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正确答案: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1)粘结力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过腌制尽可能促使肌肉组织中的盐溶性蛋白溶出;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卡拉胶,植物蛋白、淀粉及改性淀粉。

(2)弹性和切片性:经滚揉后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及其他辅料均匀地包裹在肉块、肉粒表面并填充于其空间,经加热变性后刚将肉块、肉粒紧紧粘在一起,并使产品富有弹性和良好的切片性。 (3)鲜嫩:成型火腿经机械切割嫩化处理及滚揉过程中的摔打撕拉,使肌纤维彼此之间变得疏松,再加之选料的精良和高的含水量,保证了成型火腿的鲜嫩特点。 (4)高出品率:成型火腿的盐水注射量可达20%-60%,肌肉中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复合磷酸盐的加入,pH值的改变以及肌纤维间的疏松状都有利于提高成型火腿的保水性,因而提高了出品率 名词解释: (1)腊肉 正确答案:是指用较少的食盐配以其他风味辅料腌制后,再经长期风干、发酵或经烘烤、日晒、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耐贮藏,并具特殊风味的肉制品。 (2)灌肠制品 正确答案:是以畜禽肉为原料,经腌制(或不腌制)、斩拌或绞碎而使肉成为块状、丁状或肉靡状态,再配上其他辅料,经搅拌或滚揉后而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内经烘烤、熟制和烟熏等工艺而制成的熟制灌肠制品或不经腌制和熟制而加工成的需冷藏的生鲜肠。 (3)发酵肉制品 正确答案: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水产饲料学》复习题

《水产饲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1.营养 2.营养素 3.营养学 4.饲料 5.饲料学 6.必需氨基酸 7.必需脂肪酸 8.半必需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0.限制性氨基酸 11.能量·蛋白比 12.饲料添加剂 13.配合饲料 14.预混合饲料 15.全价配合饲料 16.营养需要 17.营养标准 18.饲料配方 19.动植物蛋白比 20.含粉率 21.粉化率 22.漂浮率 23.漂浮时间 二、填空(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 1.水产动物消化速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产动物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化率与消化速率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后者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 ~~~~~~~~~~~~~~~~~~~~~~~~~~~~~~~~~~~~~~~~~~~~~~~~ 4.水产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____种,其中饲料中最易缺乏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从营养学角度看,氨基酸分为三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基酸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种情况,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蛋白质根据营养价值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根据来源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半必需氨基酸有两种,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体内可以分别转化为两种必需氨基酸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饲料中蛋白质是以含量”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所说的“饲料中蛋白质是以含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肉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草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杂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是_____。 12.脂肪酸的表达式常常用x∶yn-z,其中x、y、z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n-6是_____________酸,18:3n-3是_____________酸,EPA是___________________酸,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DHA是__________________酸,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讲解

各鱼糜制品制作工艺 前言 本指导书主要总结了以往10多年来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科实验课 教学的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条件编写而成。共收集12个实验,基本体现了水产品加工利用方面的代表性方法与技术。本指导书可以与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工艺学教材配合使用。 通过这些实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加深掌握本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加工技术的原理,了解加工的工艺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 编者 2008年3月 目录 实验基本要求-------------------------------------------------------------4 实验一油炸与烟熏鱿鱼制作-------------------------------------8 实验二鱼面制作---------------------------------------------------10 ------------------13 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的制作实验三. 实验四鱼松的炒制------------------------------------------------15

实验五调味酱煮海带加工---------------------------------------17 实验六虾红素的提取---------------------------------------------19 实验七淡碱水解法提取鱼肝油---------------------------------20 实验八蛋白胨的制备---------------------------------------------24 实验九可溶性甲壳素的制备------------------------------------27 实验十精氨酸的制取---------------------------------------------30 实验十一褐藻胶的制备---------------------------------------------35 实验十二琼胶的制备------------------------------------------------41 实验基本要求 一.实验室规则 (一)、每位同学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谈笑。 (二)、在实验过程中要听候教师的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并简要准确地将实验结果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三)、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是做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台面、试剂柜必须保持整洁,仪器、试剂要井然有序。勿将试剂药品洒在台面和地板上。公用试剂用毕应立即放回原处。实验完毕,需将试剂排列整齐,仪器洗净放好,实验台面抹拭干净,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去。 (四)、爱护仪器,节约试剂。保持试剂的纯净,严防混杂。不要将滤纸和称量纸做其他用途。使用和洗净仪器时,应小心仔细,防止损坏仪器。使用贵重精密仪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故障立即报告教师,不要自己动手检修。要爱护国家财产,厉行节约。. (五)、实验中充分注意安全。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煤气灯应随用随关,必须严格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有机溶剂等易燃品不能直火加热,并要远离火源操作和放置,实验完毕,应立即关好煤气阀和水龙头,拉下电闸。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检查,严防不安全事故。 (六)、废弃液体(强酸强碱液必须先用水稀释)可倒入水槽内。同时放水冲洗。 废纸、火柴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和带有渣滓沉淀的废物都应倒入废品缸内,不能倒入水槽或到处乱扔。 (七)、仪器损坏时,应如实向教师报告,认真填写损坏仪器登记表。 (八)、实验室一切物品,未经本实验室教师批准严禁携出室外,借物必须办理登记手续。 (九)、对实验的内容和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改进和意见,对实验中出现的一切反常现象应进行讨论,并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每次实验课由班长安排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要负责当天实验室的卫生、安全和一切服务性的工作。 二.数据处理 对实验中所得到的一系列数值,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准确的反映出被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实验中通常采用列表法或作图法表示实验结果,

食品工艺学复习总结

畜产品加工:对畜牧业初级产品的人工处理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关于畜牧业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学问。 研究领域:肉品、乳品、蛋品及皮毛加工,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三类。 1、胴体:即畜禽屠宰放血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组织),俗称白条肉。 2、瘦肉(精肉):骨骼肌,不包括平滑肌和心肌。 3、冷却肉:经冷加工处理,处于低温但不冻结的肉。 6、肉的结构形态: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 7、肌肉组织(微观结构): (1)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其它成分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特有收缩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2)肌节:肌原纤维上的一个重复结构单位,即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结构。 (3)组成:肌原纤维由更细微的肌微丝即超原纤维所组成。 8、结缔组织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结缔组织 11、蛋白质类型: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肌质蛋白质。 15、影响肉嫩度的因素: (一)种类、品种、性别、个体和肌肉部位。 (二)年龄。 (三)宰后因素的影响。 (四)pH值的影响 (五)热加工的影响。 16、保水性:指肌肉在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中(例如压榨、加热、切碎、斩拌)能保持自身或所加人水分的能力,这种特性与肉的嫩度、多汁性和加热时的液汁渗出有关。 1.尸僵的类型:酸性尸僵(僵直)、碱性尸僵(僵直)、中间型僵直。 2.僵直与肉保水性的关系(了解)保水性下降的原因: (1)肉中糖酵解的进行, pH值下降至极限值,此pH值正是肌原纤维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所以,这时即使蛋白质没有完全变性,其保水性也会降低。 (2)ATP的消失和肌动球蛋白而形成的,使肌球蛋白纤维和肌动蛋白纤维丝之间的间隙减小,肉保水性下降。 (3)肌浆中蛋白质在高温低pH值作用下沉淀变性,不仅失去了本身的保水性,而且由于沉淀到肌原纤维

水产品加工学重点

水产品加工学重点 1.水产品原料的特性。 ①多样性 我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食品原料品种多,分布广。常见的经济鱼类有200多种,有海水鱼和淡水鱼之分。另外还有其他水产品,如甲壳动物中的虾、蟹类;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和贝类;藻类等。近年来还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养殖水产品新品种,如罗非鱼、欧洲鳗鲡、日本对虾、罗氏沼虾、海湾扇贝、太平洋牡蛎等。 ②易腐性 水产动物较陆产动物容易腐败变质。 原因:1)原料的捕获与处理方式捕鱼时鱼体易受机械损伤;鱼体无法做到马上剖肚处理2)原料本身的特性:鱼类肌肉组织水分含量高,比畜肉柔软细嫩,鱼体内所含酶类在常温下活性较强,死后僵硬、解僵和自溶过程的进程快。鱼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低分子代谢物和游离氨基酸成为细菌的营养物,鱼贝类脂肪中含大量容易氧化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鱼类生活在水体环境中携带的细菌较多。 ③渔获量不稳定性 1)人为过度捕捞引起种群数量剧烈变动,甚至引起整个水域种类组成的变化,使得传统经济鱼类资源衰退。2)周期性的鱼类资源变化3.外界环境造成的不稳定性 ④原料成分的差异性 1)不同水产品品种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较大2)同一种水产品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期化学成分差异性大3)同一种水产品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2.冷冻鱼糜的特点。 ①.由于加入了蛋白质冷冻变性剂,使鱼肉的抗冻性提高,储藏期延长,使得过去一经冷冻就失去加工适宜性,不能在制成优质鱼糜及其制品的原料鱼问题得到解决。②提高了冷库利用率。③原料鱼可集中处理。④冷冻鱼糜和鱼糜制品的生产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⑤有利于冷冻鱼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 3.水产食品加工的新技术种类。 超高压技术,再组织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胶囊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辐照技术,微波技术,栅栏技术,真空油炸技术,生物技术。 4.干制食品储藏过程中的质量劣变。 ①干制品的吸湿 将干制品置于空气相对湿度高于其水分活度对应的相对湿度时则吸湿,反之则干燥。吸湿或干燥作用持续到干制品水分活度对应的相对湿度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为止。不能完全隔绝干制品与空气接触的包装,在储藏中必须尽可能使制品周围的空气与制品水分活度对应的相对湿度接近,避免制品附近水分流通,并采用较低的储藏湿度。对不同吸湿性和表面积的制品必须采用不同的包装方法。 ②干制品的霉变 干制品的发霉一般是由于加工时干燥不够或者是完全干燥的干制品在储藏过程中吸湿而产生的劣变现象。防止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对干制品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建立严格的规格标准和检验制度,不符合规定不得包装进库;干制品仓库应该有较好的防潮条件,尽可能保持低而稳定的仓库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温湿度记录和库存制品质量状况,及时处理和翻晒;应采用防潮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必要时加去湿剂保存。 ③干制品的油烧 油烧是由于干制品中的脂肪在空气中氧化,使其外观变为似烧烤后的橙色或赤褐色。防止制

水产品加工期末复习题目

水产品加工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腌制包括盐渍和成熟两个阶段。 2.盐渍过程的影响因素:盐渍方法、盐的浓度、盐渍温度、原料鱼的形状、食盐的种类。 3.熏制方法:冷熏法、热熏法、温熏法、液熏法、电熏法。 4.擂溃操作过程分为空擂、盐擂和调味擂溃三个阶段。影响因素包括擂溃时间、温度、食盐浓度和各种辅料的添加方式等。 5.水产干制品分为淡干品(生干品)、盐干品、煮干品和调味干制品。 6.影响凝胶强度的因素:硫酸根的含量、化学药品、自身温度、纯度。 7.水产品的低温保鲜,通常包括冷却保鲜、冻结保鲜,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水分是否被冻结。 8.常用的水产品冷却保鲜方法主要有空气冷却法、冰冷却法(冰藏法或冰鲜法)和冷海水或冷盐水冷却法。 9.鱼类按照脂肪含量分为:少脂鱼类、中脂鱼类、多脂鱼类、特多脂鱼类。影响鱼虾贝类化学组成的因素:鱼种类、含脂肪部位、季节、饵料、年龄及性别、海区及环境。 10.鱼的保藏运输过程中,必需遵守“三C”原则(Clean,Care,Chilling)。 11.鱼和贝类的蛋白质组成: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肌浆蛋白(肌浆蛋白、球蛋白x、肌白蛋白)、肌基质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构成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的主要成分。 12.鱼体死后变化的三个阶段:死后僵硬阶段(死后僵直、尸僵)、自溶作用阶段(解僵)、腐败变质阶段。而影响鱼肉自溶作用的因素有:鱼种、PH值、盐类、温度。 13.冷冻鱼糜按照生产场地分为海上鱼糜和陆上鱼糜。 14.鱼糜制品中添加淀粉的目的:可提高制品的凝胶强度,增加保水性,增量、降低成本。 15.冷冻鱼糜质量检测指标:水分、PH、夹杂物检验、白度、明度、黏度。 16.鱼糕质量检测指标:弹性测定、白度、明度、曲折试验、其他感官和理化检验、安全卫士指标。 17.第三温度带的特点:贮藏期介于短期(冷却贮藏)和长期(冻结贮藏)之间,为2周至1个月。 18.影响苦味程度的因素: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疏水集团的位置、水解度、PH调节剂。 19.苦味消除方法:疏水性吸附、掩蔽作用、选择合适的酶制剂、控制适当地水解度、酶修饰、类蛋白反应。 20.高压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遗传物质的复制等实现的。而影响高压灭菌的主要因素:压力大小、受压时间、种间差异、温度、PH、培养基等。 21.褐藻胶是由1,4-β-D-甘露糖醛酸(M)和1,4-α-L-古罗糖醛酸(G)为基本骨架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 22.琼胶糖是由1,3糖苷键连接的β-D-半乳糖(D)与1,4糖苷键连接的3,6-内醚-α-L-半乳糖(L)反复交替连接而成的线形分子。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期末复习题库

期末复习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常量矿物元素在鱼体内的含量一般最高的两种元素是钙或Ca 和磷或P 。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摄食这种饲料的鱼容易产生缺乏症,但一般需要四或4 周才会表现出来。维生素D与钙的吸收、代谢具有协同作用时,铁与维生素C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2、常用的α-淀粉有α-马铃薯淀粉、α-木薯淀粉、α-玉米淀粉。 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植酸磷,动物难于利用。 4、高粱、生豆饼(粕)、棉粕和菜粕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分是单宁、抗胰蛋白酶、和棉酚、硫葡萄糖苷。 5、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八或8 大类。 6、赖氨酸的英文缩写是Lys ,色氨酸的英文缩写是Trp 。 7、配方设计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原则。 8、在实验和生产实际中,常采用外源性指示剂法来测定消化率,但外源性指示剂的种类较多,通常采用三氧化二铬(Cr2O3)作外源性指示剂。 9、按形状可将水产配合饲料分为粉料、颗粒饲料、膨化饲料(微粒饲料、团状饲料)等。 10、米糠和蚯蚓粉分别属于能量(植物性) 和蛋白(动物性) 饲料。生产中确定最适投饲量常用的方法有投饲率表法和投饲量年分配法。 11、水产饲养标准中能量指标现多用消化能。 12、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八(8)大类。 13、豆类籽实中的磷含量较高,但多为植酸磷,水产动物难于利用。 14、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有四种,分别为亚油酸、亚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15、可代谢能指的是除去鳃排泄能和尿能后剩下的那部分可消化能。 16、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是指摄食量与增重之比值。 17 、某些维生素缺乏会引起鱼类出现贫血症,这些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3 、烟酸、叶酸、维生素C 等。 18、渔用微颗粒饲料按其制备方法和性状可分为微胶囊饲料、微包膜饲料和微粘合饲料。 二、判断题 19、晒和维生素E 在鱼体内具有协同作用。( √)

水产食品学.doc(可打印修改) (2)

第一篇水产食品原料学 绪论 一、概述 水产食品是以生活在海洋和内陆水域中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动植物原料,经过各种方法加工制成的食品。 二、常见鱼类 1、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鲤鱼、金枪鱼。 三、水产食品的特性 1、多样性:种类多;含脂量差异大 2、易腐性:一是原料的捕获与处理方法;二是其组织、肉质的脆弱和柔软性。 3、渔获量不稳定性 4、原料成分多变性 第一章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 第一节鱼贝类水分 1.水的作用:溶解物质如糖、盐;分散蛋白质、淀粉等;影响产品的加工、包藏和质量。 2.食品中的水分:游离水、结合水。 3.水分活度: 第二节鱼贝类的蛋白质 一、鱼贝类肌肉组织 普通肉红肉鱼类 鱼肉鱼 暗色肉白肉鱼类 1、普通肉和暗色肉 普通肉:激烈、短时间运动。如猎食、跳跃、避敌等。 暗色肉:慢速、持续的运动。如缓慢持续性的洄游运动。 暗色肉的肌纤维稍细,富含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色素蛋白质及各种酶蛋白,并含有较多的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等。2、红肉鱼和白肉鱼 红肉鱼:金枪鱼等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等蛋白质,带有不同程度的红色,一般称为红色肉,并把这种鱼 称为红色鱼。 白肉鱼:把带有浅色肉和白色肉的鱼类称为白肉鱼。如鲤鱼。 二、鱼贝类的蛋白质组织 肌原纤维蛋白质 细胞内蛋白质 鱼肉蛋白质肌浆蛋白 细胞外蛋白质——肌基质蛋白质(结缔组织蛋白质) (一)肌原纤维蛋白 肌 原 纤 维ATP酶活性的降低或消失, 蛋同时肌球蛋白在盐类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 白肌钙蛋白 (二)肌浆蛋白 ?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可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种类复杂,其中很多是与代谢有关的酶蛋白。分子量一般在1万到3万之间。 ?低温贮藏和加热处理中,较稳定,热凝温度较高。此外,色素蛋白的肌红蛋白亦存在于肌浆中。运动性强的洄游性鱼类和海兽等暗色肌或红色肌中的肌红蛋白含量高,是区分暗色肌与白色肌(普通肌)的主要标志。 (三)肌基质蛋白 胶原蛋白 肌基质蛋白构成结缔组织 弹性蛋白 (四)胶原的结构和性质 ?胶原是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支持结构的主要组成。在人的身体中这是皮肤、筋、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的最主要的蛋白质。?胶原在体内是白色不透明无枝链的纤维,嵌没在粘多糖及其蛋白质的骨架之中,其数量决定于组织的种类和动物的年龄。利用组织学的染色技术、它们的溶胀倾向和受热到60度时激烈的收缩等特性,很容易将胶原确认出来。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总结

畜产品加工学 绪论 畜产品加工:对畜牧业初级产品的人工处理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关于畜牧业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学问。 研究领域:肉品、乳品、蛋品及皮毛加工,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三类。 第一章肉的结构和特性 1、胴体:即畜禽屠宰放血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组织),俗称白条肉。 2、瘦肉(精肉):骨骼肌,不包括平滑肌和心肌。 3、冷却肉:经冷加工处理,处于低温但不冻结的肉。 4、红肉:西方国家对牛、羊、猪肉的统称。 5、白肉:禽肉和兔肉。 6、肉的结构形态: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 7、肌肉组织(微观结构): (1)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其它成分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特有收缩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2)肌节:肌原纤维上的一个重复结构单位,即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结构。 (3)组成:肌原纤维由更细微的肌微丝即超原纤维所组成。 8、结缔组织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结缔组织 9、结缔组织纤维特性: 1)胶原纤维:柔软、拉力强、延伸性差;对热的反应明显,加热至60℃,收缩为正常长度的1/4~ 1/3,再加水加热则成明胶,易消化吸收,又称产胶纤维。主要分布在肌腱、软骨和皮等处。 2)弹性纤维:弹性大,强度低于胶原纤维,不易受酸、碱或加热的影响,加热130℃以上才能溶解, 是肉质变硬的一个原因,可用酶分解(如胃蛋白酶、无花果酶、木瓜酶等)。主要分布于血管、韧带等处。 3)网状纤维:酸、碱液中不润涨,加水加热不产生胶状物。重要分布于内脏等处。 10、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特性: 力学特性: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力学特性是来自于纤维分子间的交联,交联是由胶原蛋白分子特定的结构形成的,并整齐地排列于纤维分子之间的共价化学键。如果没有交联胶原将失去力学强度,则可溶于中性盐溶液。正由于这样,由于胶原蛋白形成的交联的程度不同,使肌肉呈现不同的韧度。如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胶原纤维逐渐变得强硬,对酸解和酸引起的膨胀敏感性降低。 11、蛋白质类型: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肌质蛋白质。 12、维生素: (1)肉中脂溶性维生素很少,但B族维生素比较丰富。维生素B1特别丰富是猪肉的特点。(2)动物脏器中含维生素较多,尤其在肝脏中特别丰富,而在肌肉中维生素A、维生素C很少,这也是一个特点。 13、肉的色泽(肌红蛋白决定肉色): 肌红蛋白(Fe2+)→→氧合肌红蛋白(Fe2+)→→氧化肌红蛋白(Fe3+) (暗紫红色)(鲜红色)(褐色) 14、嫩度:是指肉人口咀嚼(或切割)时对破碎的抵抗力,常指煮熟的肉类制品柔软、多汁和易于被嚼烂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