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梁及吊筋配筋计算

主梁及吊筋配筋计算
主梁及吊筋配筋计算

混凝土配筋计算例题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 4-1a ),板上作用 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 =2kN/m 。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 30mm 厚 (重 力密度为22kN/m 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mn 厚 (重力密度为17kN/m^)。混凝 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熱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 拉钢筋截面面积。 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 1m 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mm <例 图 4-1b ),—般板的保护层厚 15mm 取 a s =20mm 则 h 0=h-a s =8O-2O=6Omm. 2 .计算跨度 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 l o =l n +h=2260+80=2340mm 3 .荷载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水磨石地面 0.03X 22=0.66kN/m 1000 |120 80 £260 234 250 232kN/iYl 例图 4-1(a )、(b )、(c ) 内廊虽然很长, 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 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重力密度为25kN/m 3) 0.08 x 25=2.0kN/m 白灰砂浆粉刷 0.012 x 17=0.204kN/m g k =0.66+2.0+0.204=2.864kN/m 心3+据 =-x 6.232x2 342 =4.265 kN m 8 8 5 .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由附表和表4-2查得: C15 砼: HPB235冈筋: 6 .求x 及A s 值 由式(4-9a )和式(4-8)得: 7 .验算适用条件 ^ = —= 0.181 < A =0 614 弓虬 60 洗 A 和? p 二亠二 ------------- =0.62% >/? ■ = 0.20% * 処 1000x60 心 8 .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 选用 ?@130mm (A s =387mm 2),配筋见例图 4-1d 恒载设计值: 色=#0空=1 2 X2.8S4 3.-432klT/m 活何载设计 值: 夸 龊匕—1.4 x 2.0 — 2.80k±T/u-i 活荷载标准值: q k =2.0kN/m 4.弯矩设计值M (例图4-1c ) —7.3. ctj — 1.00 乙=210N/mm a 1 2x4265000 " 7.2x1000x60 L 2M p - 耳 V 嘶碣 10^5X1000X7.2 ^^ =60 =10.85mm 210

各种箍筋计算

1.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算 梁的支座不计算箍筋 计算通长钢(贯通筋)的时候梁的一端有柱那还有一端是墙的话钢筋需要锚固 锚固的长度与支座的宽度有关系,两端不一定长度相等 箍筋计算按照净跨-50*2计算 中间有柱时扣柱,计算方法同上一条 结构各类构件的连接关系问题,也就是谁时谁的支座的问题 基础是柱、墙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 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横向钢筋(箍筋)不进支座,进入支座也是构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墙进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稳定作用,只要一个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时需要隔一拉一。梁进入支座时也是纵筋进入,但连梁到了顶层要求箍筋进入支座,因为顶层连梁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锚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约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计算长度是每跨的净跨长减去100MM,也就是说,梁的箍筋是从柱边50MM 开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须布置且加密;这一点在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梁钢筋的锚固问题只与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有关,与支座究竟是柱还是墙或者是其他主梁无关; 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问题与梁的类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类型(边支座\中支座)有关; 框架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0.4倍LAE(LAE为一个锚固长度)+弯钩15D(D为钢筋直径);如果边支座的宽度本身不小于钢筋的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的钢筋则可以不必弯钩进行直锚,但此时直锚长度必须不小于一倍锚固长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锚固长度为一倍LAE,面部通长筋在跨中1/3区域内连接(冷接或焊接或机械连接),须满足连接长度规范; 次梁在边支座的锚固长度是直段12D+弯钩15D,在中支座的锚固长度是12D;记住了,这就是框架梁与次梁的区别; 关于梁中架立筋\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连接长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错的一个问题:梁中架立筋和构造腰筋的连接长度不论什么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

附加箍筋与吊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

附加箍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Fmax](kN)
钢筋 级别 箍筋 肢数 直径(mm) 每侧1个(共2个) 6 30.56 8 54.32 双肢 10 84.78 12 122.15 6 61.13 8 108.65 四肢 10 169.56 12 244.30 6 33.96 8 60.36 双肢 10 94.20 12 135.72 6 67.92 8 120.72 四肢 10 188.40 12 271.44 6 40.75 8 72.43 双肢 10 113.04 12 162.86 6 81.50 8 144.86 四肢 10 226.08 12 325.73 箍筋个数 每侧2个(共4个) 每侧3个(共6个) 每侧4个(共8个)
HPB300
(A)
HRB335
(B )
HRB400
(C )
61.13 108.65 169.56 244.30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67.92 120.72 188.40 271.44 135.84 241.44 376.80 542.88 81.50 144.86 226.08 325.73 163.01 289.73 452.16 651.46
91.69 162.97 254.34 366.44 183.38 325.94 508.68 732.89 101.88 181.08 282.60 407.16 203.76 362.16 565.20 814.32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244.51 434.59 678.24 977.18
122.26 217.30 339.12 488.59 244.51 434.59 678.24 977.18 135.84 241.44 376.80 542.88 271.68 482.88 753.60 1085.76 163.01 289.73 452.16 651.46 326.02 579.46 904.32 1302.91
附加吊筋承受集中荷载承载力限值表[Fmax](kN)
钢筋 级别 附加吊筋弯起角度 钢筋直径(mm)
α=45°(梁高 h≤800)
1根 2根 3根 4根
α=60°(梁高 h>800)
1根 2根 3根 4根
HRB335
(B )
HRB400
(C )
12 14 16 18 20 22 25 12 14 16 18 20 22 25
47.98 65.29 85.32 107.98 133.30 161.26 208.27 57.58 78.35 102.38 129.57 159.96 193.52 249.93
95.97 130.59 170.64 215.95 266.61 322.53 416.54 115.16 156.71 204.77 259.14 319.93 387.03 499.85
143.95 195.88 255.96 323.93 399.91 483.79 624.81 172.74 235.06 307.15 388.71 479.89 580.55 749.78
191.94 261.18 341.28 431.90 533.22 645.05 833.08 230.32 313.41 409.53 518.28 639.86 774.06 999.70
58.77 79.97 104.49 132.24 163.26 197.51 255.08 70.52 95.96 125.39 158.69 195.92 237.01 306.09
117.54 159.94 208.99 264.48 326.53 395.01 510.16 141.04 191.93 250.79 317.38 391.83 474.01 612.19
176.31 239.91 313.48 396.73 489.79 592.52 765.24 211.57 287.89 376.18 476.07 587.75 711.02 918.28
235.07 319.88 417.98 528.97 653.05 790.02 1020.3 282.09 383.85 501.57 634.76 783.66 948.03 1224.4
说明: 以上两表根据GB50010-2010计算得到。
[屈培青工作室]|[结构]|许爱国

钢筋算量过程计算实例

1梁筋 在钢筋的计算过程中,梁筋的计算是最为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计算上部通长筋、支座钢筋、中部钢筋(腰筋、扭筋)、底筋、箍筋、拉筋、吊筋,当遇到有悬挑的时候还需要 锚固长度还与非悬挑不一致,因此,需要详细了解03G-101,在此以上图为例进行说明。 1.1上部通长筋 1)上部通长筋=净跨长度+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中间楼层) 2φ25=(7.2*4-0.45*2+38*0.025*1.2*2+2*38*0.025)*2 说明:搭接长度以12米为定尺长度,即12m一搭接。。。。。。。 该工程为一级抗震,混凝土的等级为C30,锚固长度按表1-1取38d, 表1-1 搭接长度按照下表1-2以1.2*锚固长度取值 表1-2 2)上部通长筋=梁总长+搭接长度+2*锚固长度(当处于基础层,该部分钢筋锚固到梁底)2φ25=(7.2*4-0.03*2+38*0.025*1.2*2+2*(0.7-0.03*2))*2 保护层按照下表1-3取值:(在本工程中取30) 表1-3 3)当然,有时候遇到悬挑钢筋的时候,如下图,还需要计算弯折部分的钢筋,详见国标。

1.2支座钢筋 ○1轴支座筋6Ф25 4/2 其中2Ф25是通长的,所以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2Ф25=(1/4*(7.2-0.45-0.325) +38*0.025)*2 ○3轴支座筋8Ф25 4/4所以上2Ф25=(1/3*(7.2-0.325-0.325)*2+0.65)*2(相邻两跨净跨取大值) 下4Ф25=(1/4*(7.2-0.325-0.325)*2+0.65)*4 ○4轴支座筋2Ф25/ 2Ф22所以下2Ф22=(1/4*(7.2-0.325-0.325) +0.325)*2 6Ф25 4/2 上2Ф25=(2/3*(7.2-0.325-0.325) +0.65)*2 下2Ф25=(2/4*(7.2-0.325-0.325) +0.325+1.2*38*0.025)*2 ○5轴支座钢筋同○3轴支座钢筋 上2Ф25=1/3*(7.2-0.45-0.325)*2 下2Ф25=1/4*(7.2-0.45-0.325)*2 ○6轴支座钢筋同○1轴支座钢筋 8Ф25 4/4 上2Ф25=(1/3*(7.2-0.45-0.325) +38*0.025)*2 下4Ф25=(1/4*(7.2-0.45-0.325) +38*0.025)*4 8Ф10(2)指的是吊筋处的箍筋 1.3架立钢筋 ○1~○34Ф12=(1/3*(7.2-0.45-0.325) +2*0.15)*4 ○3~○44Ф12=(1/3*(7.2-0.325-0.325) +2*0.15)*4 ○4~○54Ф12=(1/3*(7.2-0.325-0.325) +2*0.15)*4 ○5~○64Ф12=(1/3*(7.2-0.45-0.325) +2*0.15)*4 1.4腰筋 腰筋=跨净长+搭接长度+2*15*d(当为抗扭筋时,+2*锚固长度) 所以在本题目中,配G6Ф12=(7.2*4-0.45*2+2*15*0.012+1.2*34*0.012)*6

附加箍筋计算

附加箍筋计算 任意选取四个主次梁相交节点进行附加箍筋的承载力验算,验算箍筋数量是否满足由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 (1) 图7.1 1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713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10,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8000sv yv A f F m 1.8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2) 图7.2 2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49)=96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96000sv yv A f F m 4.54,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满足 条件。

(3)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由上图可知次梁传递至主梁的集中力为F=36KN ,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36000sv yv A f F m 1.70,由PKPM 软件计算取6 个,满足条件。

(4) 图7.4 4节点剪力包络图 此图中竖直方向梁为主梁,水平方向梁为次梁,由图可得次梁传至主梁集中力为F=47-(-55)=102KN,附加箍筋选用双肢 8,26.1003.502mm A SV =?=, 2 210mm N f yv = 附加箍筋数量为= ?= =6 .100210102000sv yv A f F m 4.83,由PKPM 软件计算取6个, 满足条件。 其他主次梁处附加箍筋都能满足要求。

“鲁班钢筋预算版”中关于吊筋与附加箍筋的设置

“鲁班钢筋预算版”中关于吊筋与附加箍筋的设置 二种方法: 一、1、先在属性定义里:梁——吊筋——定义一种吊筋,设置好各个参数:吊筋根数(默认为2根),直径(默认为B16),上部平直段长度(默认为20d),下部弯起段角度(经验证默认为45度),次梁两侧附加箍筋根数(默认为每侧3根),吊筋下部水平段长度(默认为次梁宽度+100)。 2、在命令栏里找到:梁——吊筋布置——选择定义好的吊筋——在图形里选择需布置此吊筋的区域(也可选择整个图形),弹出以下界面: 可根据需要点选里面的对勾选项。注意:a、即使没有识别支座的梁,用此命令也可以在梁交叉点处生成吊筋及附加箍筋。b、附加箍筋默认在主次梁交叉处每侧计算3根,共6根,直径及长度默认为与主梁内其它箍筋相同。c、如果只有附加箍筋而没有吊筋,在吊筋的属性定义里把吊筋的“2B16”改为“0”即可。 二、用“对构件进行平法标注”命令对梁筋标注,在输入下部筋时,出现以下界面: 在这个界面的“吊筋”栏里输入这样的格式:2C16#250+2C18#200+1+1

表示的意义:2C16#250:根数+直径+ # 号 + 次梁宽度(2根C16的吊筋,用于250宽的次梁搁置点处) 后面的“+1”代表该主梁的该跨有一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默认为每侧3根);若写为“+1+1”则表示该主梁的该跨有2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附加箍筋共有6*2=12根;若写为“+1+1+1”则表示该主梁的该跨有3根次梁两侧需加设附加箍筋,附加箍筋共有6*3=18根。 举例:输入“2C16#250”,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且在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 输入“2C16#250+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一个位置还有一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12根。 输入“2C16#250+1+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1”(注:不能写成+2或+3或+4,无效)表示在此跨的另外2个位置还有2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3=18根。 输入“2C16#250+1+1+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为250,除了此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1+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3个位置还有3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4=24根。 输入“2C16#250+2C18#200+1”,表示该主梁该跨内有2根C16的吊筋和2根C18的吊筋,吊筋吊住的次梁宽度分别为250和200,除了此2处吊筋两侧每侧默认设置3根附加箍筋外,“+1”表示在此跨的另外一个位置还有一处设置6根附加箍筋的位置,则此跨共有附加箍筋6*3=18根。 在“吊筋”栏里直接输入数字: 输入“1”(注:不能写成+1,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1处位置有6根附加箍筋(即使实际无次梁与其相交,也会计算此6根箍筋); 输入“1+1”(注:不能写成+2或者2,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2处位置各有6根附加箍筋,即此跨内共有附加箍筋12根。 输入“1+1+1”(注:不能写成1+2或者3,无效)表示此主梁的此跨内无吊筋,但是有3处位置各有6根附加箍筋,即此跨内共有附加箍筋18根。 三、另外要注意: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梁设置里:

圆形基础钢筋计算间距和根数

9-3 钢筋配料与代换 9-3-1 钢筋配料 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 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 (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 3.弯起钢筋斜长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 (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

(整理)PKPM设计基础时的参数分析和最小配筋率使用注意事项.

PKPM设计基础时的参数分析和最小配筋率使用注意 独立基础的最小配筋率问题比较复杂,有以下资料供参考: 1.当独立基础底板厚度有规定:挑出长度与高度比值小于 2.5。因此不能当做一般的卧于地基上的板来看待2.满足1的要求是基础底面反力可以看作是线性的。也就是说不考虑基础底板的弯曲或剪切变形。 3.基础底版有最小配筋要求即10@200,这比原来的8@200已经提高。 4.基础底版是非等厚度板,计算配筋率只能按全面积计算,不能按单位长度计算。 本人认为独立基础底板配筋不用按最小配筋率控制。

JCCAD程序中作了选项,如果输入最小配筋率则会按全截面演算最小配筋率。当进行等强代换后程序还会重新演算最小配筋率。 我院总工要求结构设计人员的一些注意事项 6、对小塔楼的界定应慎重,当塔楼高度对房屋结构适宜高度有影响时,小塔楼应报院结构专业委员会确定 7、施工图涉及到钢网架、电梯及其它设备予留的孔洞、机坑、基础、予埋件等一定要写明:“有关尺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得到设备厂家签字认可方可施工。” 8、砌体结构不允许设转角飘窗。 9、钢结构工程设计必须注明:焊缝质量等级,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 10、砌体工程设计必须注明设计采用的施工质量控

制等级。(一般采用B级)。 11、砌体结构不宜设置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12、砌体结构楼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一般不超过500mm)。超过时,应将错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总楼层中。 二.结构计算 13、结构整体计算总体信息的取值: (1)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结构取27,若取25,对于剪力墙需输入双面粉层荷载。(2)地下室层数,取实际地下室层数,当含有地下室计算时,不指定地下室层数是不对的,请审核人把关 (3)计算振型数,取3的倍数,高层建筑应至少取9个,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应不少于15个,对多塔结构不应少于塔数×9。计算时要检查Cmass-x及

钢筋工程量计算例题

1、计算多跨楼层框架梁KL1的钢筋量,如图所示。 柱的截面尺寸为700×700,轴线与柱中线重合 计算条件见表1和表2 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保护层 厚度 柱保护层 厚度 抗震等级连接方式钢筋类型锚固长度 C30 25 30 三级抗震对焊普通钢筋按 03G101-1图集及 表2 直径 6 8 10 20 22 25 单根钢筋 理论重量 (kg/m) 0.222 0.395 0.617 2.47 2.98 3.85 钢筋单根长度值按实际计算值取定,总长值保留两位小数,总重量值

保留三位小数。 2、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1,共计5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1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l平法施工图

3、某6m长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见下图),试计算各型号钢筋下料长度。

4、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5、某框架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4级,共有10根框架梁,其配筋如图5.23所示,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锚固长度LαE为30d。柱截面尺寸为500mm x 500mm。试计算该梁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配料单(参见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l-l构造详图)。

6、试编制下图所示5根梁的钢筋配料单。 各种钢筋的线重量如下:10(0.617kg/m);12(0.888kg/m); 25(3.853kg/m)。

7、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5根L1梁,梁的钢筋如图所示,要求按图计算各钢筋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配料单。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 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 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 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配筋的计算方法

配筋的计算原理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单筋截面计算题和答案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习题 4.3.1 选择题 1. 梁的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箍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 箍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C 主筋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D 主筋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正确答案A 2. 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开始出现裂缝时混凝土达到其() A 实际抗拉强度 B 抗拉标准强度 C 抗拉设计强度 D 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正确答案D 3. 一般来讲提高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最经济有效方法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C 增大梁宽 D 增大梁高正确答案D 4. 增大受拉钢筋配筋率不能改变梁的() A 极限弯矩 B 钢筋屈服时的弯矩 C 开裂弯矩 D 受压区高度 正确答案C , 5. 不能作为单筋矩形梁适筋条件的是() A x ≤ x b Bξ≤ξb C αs≤αs,max D M>αs,maxα1f c bh20 正确答案D 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A 受拉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 B 受拉钢筋屈服随后受压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 C 破坏前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不超过设计限值 D 受拉钢筋屈服恰好与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正确答案B ' 7.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 A 梁达到最大承载力 B 离最大承载力较远 C 接近最大承载力 D 承载力开始下降 正确答案C 8.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其确定的原则为() A 保证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位置不变 B 矩形面积f c x等于曲线面积 C 由平截面假定确定等于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β1 。

D 试验结果 正确答案A 9.梁的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它们的破坏性质是() A 都属于塑性破坏 B 都属于脆性破坏 C 适筋梁、超筋梁属脆性破坏少筋梁属塑性破坏 D 适筋梁属塑性破坏超筋梁、少筋梁属脆性破坏 正确答案D 。 10.图示单筋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相同材料强度相同配筋率不同其极限受弯承载力M u大小按图编号依次排列为 A a<b <c <d B a>b>c>d C a=b <c <d D a <b<c =d 正确答案 D 11.下列表述()为错误 A 第一类T形梁应满足M≤α1 f c b f’h f’ (h0-’)、 B 验算第一类T形梁最小配筋率(ρ≥ρmin )时用ρ=A s/bh计算 C 验算第二类T形梁最大配筋率(ρ≥ρmax)时用ρ=A s2/bh0计算 D 受均布荷载作用的梁在进行抗剪计算时若V=<时,应验算最小配筋率正确答案C 12.设计工字形截面梁当ξ>ξb时应() A 配置受压钢筋A' s B 增大受拉翼缘尺寸b f C增大受拉钢筋用量 D 提高受拉钢筋强度 正确答案A … 13.在双筋梁的设计中x<0说明() A 少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 受压钢筋不屈服 D 受拉钢筋不屈服 正确答案C 14.梁中配置受压纵筋后() A 既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又可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B 加大构件混凝土徐变 C 只能减少构件混凝土徐变 D 能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塔吊基础配筋计算

Calculation for tower crane foundation 塔式起重机基础计算书

Contents目录 1. Design basis设计依据 (1) 2. Stability calculation稳定性验算 (2) 3. Forces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内力及钢筋计算 (4)

1. Design basis设计依据 1. Design rules for tower cranes(GB/T13752-199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 2. Compi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ower crane(JGJ/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3.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 Operation manual of Tower Crane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2. Stability calculation稳定性验算 1.Contents计算内容 Calculate foundation base on GB/T13752-1992: 依据GB/T1375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计算: 1)Calculate on work status and non-work status respectively;按塔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 载荷分别进行基础计算; 2)Checking anti-overturning stability and ground compressive stress;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及地 面压应力验算; Calculation diagram计算简图 Basic parameters基本参数 1.1.1 Anti-overturn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e = (Mv + Fh × h) / (Fv + Fg) ≤ b / 4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表2-11箍筋弯钩增加长度取值 2.5.2变截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变截面构件箍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Ld-Lcn-1 ,如图2-31: 图2-31变截面构件箍筋 式中Ld为箍筋的最大高度;Lc为箍筋的最小高度;n为箍筋个数,=sa +1;s为最长箍筋和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为箍筋间距。 二、圆形构件钢筋 A、按弦长布置:先很需要下式计算钢筋所在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就得钢筋长度,如图2-32: 图2-32圆形构件钢筋 说明:(a)单数间距(b)双数间距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1)2 ;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2 ; 式中Li为第i根(从圆心向两边计算)钢筋所在的弦长;a为钢筋间距;n为钢筋根数,等于Da -1(D为圆直径);i为从圆心向两边计算的序号数。 B、按圆形布置:采用比例方法求每根钢筋的圆直径,再乘圆周率算得钢筋长度。如下图2-33。 三、曲线构件钢筋 A、曲线钢筋长度,根据曲线形状不同,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圆曲线钢筋的长度,可用圆心角θ与圆半径R直接算出或通过弦长L与矢高h查表得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中“施工常用数据”),如图2-34示。 抛物线钢筋的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L=(1+8h2/3l 2)l,式中l为抛物线的水平投影长度,h 为抛物线的矢高。 图2-34抛物线钢筋长度 其他曲线状钢筋的长度,可用渐近法计算,即分段按直线计,用勾股定理求得每段长度,然后汇总。 如图3-35,设曲线方程式y=f,沿水平方向分段,每段长度为l(经常取为0.5m),求已知x 值时的相应y,然后计算每段长度,例如,第三段长度为2(y3-y2)2+ l 2 。 图2-35曲线钢筋长度 B、曲线构件箍筋高度,根据已知曲线方程式求解。先根据箍筋的间距确定x值,代入曲线方程式求y值,然后计算该处的梁高h=H-y,再扣除上下保护层厚度,即得箍筋高度。 对于非常复杂的构件,用数学方法很难计算钢筋长度时,可以用“放足尺”(1:1)或放小样(1:5)方法计算钢筋长度。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 本文通过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的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 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梁中附加横向钢筋计算

梁中附加横向钢筋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构件编号: L-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 附加横向钢筋类型 优先选择箍筋 2. 几何参数 次梁截面宽度 b=200mm 次梁截面高度 h=350mm 主梁截面高度 H=400mm 3. 材料信息 附加箍筋等级: HPB300 fyv=270.00N/mm2 附加箍筋肢数 n=2肢 附加箍筋间距 ss=100mm 附加吊筋等级: HRB335 fyv=300.00N/mm2 附加吊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α=45度 纵筋合力中心至梁近边距离 as =40mm 4. 内力信息设计值 作用在梁的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100.000kN 结构重要性系数γo= 1.1 五、计算过程 1. 计算h1高度 h1 =H-h-as=400-350-40=10mm 2. 计算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s=2*h1+3*b=2*10+3*200=620mm 3. 计算在长度 s 范围内, 次梁每侧最多可放置的附加箍筋根数 Nmax =[(s-b)/2-50]/ss+1=[(620-200)/2-50]/100+1=2.60,取Nmax = 2 4. 计算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Asv≥γo*F/fyv=1.1*100000.000/270.00=407.41mm2 5. 附加横向钢筋计算结果 附加箍筋: 两侧共212@100(2)

附加吊筋: 无

8个钢筋混凝土板梁配筋计算例题[详细]

1、某宿舍的内廊为现浇简支在砖墙上的钢混凝土平板(例图4-1a),板上作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q k=2kN/米.水磨石地面及细石混凝土垫层共30米米厚(重力密度为22kN/米3),板底粉刷白灰砂浆12米米厚(重力密度为17kN/米3).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C15,纵向受拉钢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试确定板厚度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例图4-1(a)、(b)、(c) [解] 1.截面尺寸 内廊虽然很长,但板的厚度和板上的荷载都相等,因此只需计算单位宽度板带的配筋,其余板带均按此板带配筋.取出1米宽板带计算,取板厚h=80米米(例图 4-1b),一般板的保护层厚15米米,取a s=20米米,则h0=h-a s=80-20=60米米. 2.计算跨度 单跨板的计算跨度等于板的净跨加板的厚度.因此有 l0=l n+h=2260+80=2340米米 3.荷载设计值 恒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0.03×22=0.66kN/米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重力密度为25kN/米3)0.08×25=2.0kN/米 白灰砂浆粉刷0.012×17=0.204kN/米 g k=0.66+2.0+0.204=2.864kN/米 活荷载标准值: q k=2.0kN/米 恒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 值: 4.弯矩设计值米(例图4-1c) 5.钢筋、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由附表和表4-2查得: C15砼: HPB235钢筋: 6.求x及A s值 由式(4-9a)和式(4-8)得: 7.验算适用条件 8.选用钢筋及绘配筋图 选用φ8@130米米(A s=387米米2),配筋见例图4-1d.

例图4-1d 冷轧带肋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筋或普通低合金钢筋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钢筋.由于它强度高,可以节约许多钢材,加之其直径细、表面带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效果特别好,因此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自80年代中期将其引入后,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编制了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92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国家科委和建设部曾相继下文,要求大力推广采用冷轧带肋钢筋. 本例如果改用经调直的550级冷轧带肋钢筋配筋时: 选用φ6@125米米(A s=226米米2) 即是说,将采用HPB235钢筋配筋改为采用550级的冷轧带肋钢筋配筋以后,可以节省41.6%的受力钢筋用钢量,这个数字是十分可观的.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

、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的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长度: L= (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sqrt(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2+非加密区间距2)+3×π×(构件直径-保护层×2+箍筋直径)+12.5×箍筋直径 SQRT是根号= 平方根号 n: 螺旋箍的圈数 p:箍筋间距 d:圆直径另计搭接长度 圈数=长度/间距

圆桩、柱螺旋箍筋长度计算: 上式中:D=圆桩、柱直径、C=主筋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h=箍筋间距、n=箍筋道数=柱、桩中箍筋配置长度÷h+l 1、计算桩的体积:r2×π×桩长 2、护壁:(护壁厚度+r)2×π×(有护壁的)桩长-r2×π×(有护壁的)桩长 注意量孔深时孔口地面砌高部分(20cm)不算,因为这20cm是为了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已另计费。孔底扩底要加扩底的体积。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