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技术-强化法

行为矫正技术-强化法
行为矫正技术-强化法

强化与正强化

一、强化的概念

(一)强化的定义

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便会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受一定的规律控制的。我们为什么喜欢去某个地方就餐、为什么常常与某些人一起活动,都可以找到一些理由。就餐是因为那个地方饭菜价廉物美,环境幽雅;与那些人一起活动是因为有共同的喜好,趣味相投。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常常就是这样被自然地强化着,慢慢地演变成一种习惯。

另外,行为之所以出现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那是父母、教师或者其他人希望个体做的。若表现出这些行为,个体往往能够从这些关键性的人物那里获得奖励,有时,所给与的奖励甚至是精心设计过的,但也因为如此,个体也逐渐养成了某些行为习惯。

不管是自然的强化,还是精心设计的强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个体发出某种行为之后获得了某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使得行为增加了,这一过程可称之为“行为被强化了”。在行为矫正领域,所谓强化(reinforcement),指的是“某种行为发生之后,所跟随的结果能够导致将来该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行为的增加通常指的是行为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或者强度得到了增强。从这一定义可看到,强化实际上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为所获得的结果与行为增加具有密切的关系,即行为的结果使行为得到了加强。

(二)强化的分类

根据行为的结果,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行为增加的行为结果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行为出现之后获得了奖励,另一种则是逃避或者回避了某些讨厌、害怕的东西。这两种过程都可称之为强化,但两者有所差别。其中,行为结果为获得强化物的过程为正强化,而行为结果是逃避或者回避的过程为负强化。在行为矫正领域,正强化与负强化都是很重要的技术。本章我们将详细地介绍正强化,下一章则将介绍负强化。

根据行为之后是否每次都给予强化,强化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如果个体行为每次发生之后都会有强化,那么就是连续强化,如果并不是每次都有

强化而是偶尔地给予强化,那么就是间歇强化。

根据行为之后的结果是由外界(或者他人)还是自身提供,可以将强化区分为外界提供的强化和自动化强化。在很多情况下,行为的结果是由他人或者外界提供的,但是有些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强化,这种强化不需要外界刺激物作为中介。比如,当手被蚊子咬了之后,人们会用手去抓、挠,抓、挠被蚊子咬过的皮肤可以减轻这种令人难受的痒的感觉,因此下一次被咬的时候还会去抓、挠。这种强化就是一种自动化的强化(automatic reinforcement)。自动化强化的行为就是那些不需要其他人呈现某种结果就具有强化作用的行为。这种强化通常与其他人提供的社会性刺激物没有关系,其强化主要来自于身体内部的感觉刺激。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中,有一些词汇常常被用来描述这种感觉结果,比如“感觉不错,很舒服,看起来很好”等。有一些个体如自闭症儿童常常会持续出现某种毫无目的、刻板的自我刺激式的行为,如不断转圈、抓头发、咬手、用脚尖走路、左右摇摆等,这些动作通常都会给个体带来一些感觉刺激,从而产生自动化的强化。对于这类不良行为,由于强化来自于行为自身,因此会持续出现,而且很难矫正。二、正强化的概念

所谓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也可译作积极强化),是指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立即得到一种刺激物,如果这一刺激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出现概率会升高。如果用公式表示,可以将该过程记作为S-----R-----S R+ ,S代表一种情境(situation)或刺激(stimulus),其中情境指的是个体发生行为时的周围环境、生理状态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行为的发生或者影响个体对某些刺激的反应;而刺激指的是行为发生之前所发生的事件,即前奏事件(antecedents)或者诱发因素,会引起个体行为发生;R代表在某一特定情境下所引起的反应(response),即行为;S R+ 代表其行为出现后所获得的刺激物。

在理解正强化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所谓的“正(positive)”指的是什么。正强化的“正”指的是行为出现之后某一刺激物的呈现,而不是指所呈现的刺激物的性质,由于该刺激物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能维持个体行为的继续存在或者增加,所以才将之称为正强化物,简称强化物。

正强化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当电视机出现声音不清楚、画面模糊的

情况时,若用手摇一摇、拍一拍能使画面和声音都变得清楚,那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人们还会继续用摇一摇、拍一拍的方法。如果在某家商店里买到的东西经济美观、实用,下次购物时人们就会首选这家商店。正强化也是被教育者广泛使用的用来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常常采用微笑、点头赞许、口头表扬、让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等方式对学生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奖励。

三、正强化物及其分类

对于个体来说,如果某个刺激或者事件被认为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么这个刺激或者事件就可被认为是正强化物。在正强化的使用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强化物。

对于强化物的类型,不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根据强化的起源或者性质可将强化物分为无条件强化物和条件强化物;根据强化物的内容,可将强化物划分为可吃型、感觉型、可触摸型、活动型和社会型(Cooper,Heron,Heward,2007),也有学者(Martin & Pear,1999)将强化物分为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和社会性强化物。

(一)根据强化起源或性质划分

在学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时,我们已经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提到过,引发个体产生某种反应的刺激物有两种,一种是无条件(unconditioned)的,另一种是有条件的(conditioned),个体之所以会对条件刺激产生反应是由于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反复配对出现的结果。同样,对个体来说,刺激物的强化作用可能是无条件的,也可能是学习而来的。根据刺激物强化作用的起源或者性质,强化物可以划分为无条件强化物(unconditioned reinforcer)和条件强化物(conditioned reinforcer)。

1、无条件强化物

无条件强化物也称原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或者非习得性强化物(unlearned reinforcer),这一类刺激物通常不需要个体经过特殊的学习就具备强化功能,也就是说,刺激物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强化效果。比如食物、水、空气、温暖、性刺激都属于无条件强化物,是自然的积极刺激,这些刺激物的强化功能不需要个体进行学习就具有了,它们常常是人类自身愿意去追求和得到的东西。如,当一个人饥渴的时候,食物、水对其就具有无条件的强化功能;感到寒冷的

时候,棉衣也是很好的无条件强化物。

一般来说,无条件强化物都具有很好的强化功能,但是其强化功能的发挥是要有前提条件的。由于无条件强化物很容易引起个体对刺激物的满足,因此只有在剥夺状态下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这也是无条件强化物的弱点所在。比如人在饥饿、口渴的时候,食物和水对个体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但是当人已经吃饱、口也不渴的时候,食物和水就难以发挥其强化功能了。只有在被剥夺的情况下,这一类强化物的强化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

2、条件强化物

条件强化物又被称为次级强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r)或者习得性强化物(learned reinforcer)。这一类强化物在开始的时候是一类中性刺激物,并不具有强化的功能,由于与无条件强化物或者其他条件强化物一起配对使用,才获得了强化的功能,因此它们的强化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被称为条件强化物。

例如,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食物是一种无条件的强化物,而铃声是一种中性的刺激物,并不具有强化的功能,由于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出现之后,狗对该刺激物产生了分泌唾液的反应,此时,铃声就可成为一种强化物,来强化其他的刺激物。巴甫洛夫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他首先将灯光与食物反复匹配,让动物形成对灯光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然后,又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而无食物出现,最后单独呈现铃声,结果发现动物对铃声也产生了唾液反应。在这个实验中,灯光原来是一种中性的刺激物,但是由于与食物紧密结合之后成为一个条件刺激物,使得铃声也成为了一个条件刺激物,产生了强化的作用。但是,它的强化作用是通过与食物的紧密结合学习而来的,如果没有与食物结合,灯光仍旧只是灯光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刺激物的价值也如巴甫洛夫实验中的灯光一样不是自然获得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它们本来都是中性的刺激物,但慢慢地获得了强化的力量。比如学校里的考试分数、体育比赛的奖牌、名次,甚至我们的表扬、微笑、赞许的点头,都是条件强化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教师的关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条件强化物,儿童常常会为了获得父母和教师的关注去做一些事情,甚至表现出错误的行为。

在条件强化物中,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条件强化物。它们经常与各种无条件强

化物或者条件强化物一起配对使用,因此,强化作用很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眼神接触、表扬、身体的接近等,这一类强化物被称为是泛化性的条件强化物(generalized conditioned reinforcer,也译作概括性强化物),其强化作用通常不依赖于情境,不仅对各种不同的行为都具有强化的功能,而且在各种情境中都有效。另外,由于此类条件强化物可用来交换各种其他的无条件强化物以及条件强化物,因此,强化功能强大,且强化的价值持续时间长久。

(二)根据强化物的内容划分

根据强化物的内容,一些研究者将强化物划分为可吃型、感觉型、可触摸型、活动型和社会型。

1、可吃型强化物(Edible reinforcers)

这一种强化物也被称为消费型强化物,如糖果、饼干、水果、饮料等,它们往往属于无条件强化物,其强化价值一般不需要经过学习就可获得。当然,不同的个体对食物、水果、饮料等有着不同的偏好,这种偏好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习得而来的。

2、感觉型强化物(Sensory reinforcers)

各种可以给与个体感觉器官刺激的强化物都可以属于这一类,比如引起个体振动觉、听觉、触觉、视觉等不同感觉的刺激物,如按摩、好听的音乐、闪烁的光、羽毛等。

3、可触摸的强化物(Tangible reinforcers)

比如粘纸、小玩偶、卡片、积木等都是可触摸的强化物。这一类强化物有点类似于拥有性的强化物。

4、活动型强化物(Activity reinforcers)

人们喜欢从事的活动也可作为强化物,来增加个体某些行为的出现概率,如玩游戏、休闲式的阅读、看电视、听音乐、与喜欢的老师或者其他人一起吃饭、玩篮球、去公园玩等。这些活动通常也是高概率的活动,若安排在低概率的行为之后,可用来增加低概率的行为。如,让孩子做完作业之后再玩游戏有助于促进孩子做作业的积极性。

高概率的活动常常也是无条件强化物,但这种强化物与可吃型强化物不同,虽然也有可能引起个体的饱厌现象,但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个体对该活动更加感兴

趣,特别是当参与这种活动能够激发个体内在的满足感与自我实现感时,个体的兴趣会更浓厚。因此若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其他问题,如玩电脑游戏这一活动,个体玩的时间越久,沉迷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反而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将活动作为强化物鼓励个体某些行为时,要注意对活动本身的控制。

5、社会型强化物

社会性强化物是指个体所喜欢接受的身体的接触(如拥抱、轻拍背部等)、接近(与某人站在或者坐在一起,走向某人等)、注意、口头表扬(作业完成得真好、你做得真棒、你真漂亮等)、脸部的表情(微笑、赞许的眼神)等。来自个体所重视的人物的表扬和关注,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强化价值。对儿童来说,父母和教师的表扬、注意是最有力、也最有效的强化物。

正强化的实施

一、正强化实施的过程

如果采用正强化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矫正,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正强化的目标行为

制定正强化的矫正计划时,首先要确定的是正强化的目标行为是什么。正强化的目标行为首先应该是良好行为;其次,这一行为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在行为矫正中,这样的目标行为可称之为靶行为,也就是说像打靶一样要打中靶心。这就要求干预者要用清晰的语言描述目标行为。另外,如果仅仅只用正强化的技术来矫正个体的行为,那么这个目标行为应该是个体已经能够表现出来、但是目前发生次数尚少的行为。

(二)选择强化物,制定强化物清单

强化物的选择在行为干预计划制定过程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会影响到行为干预是否会成功。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确定有效的、可行的强化物比起干预实施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情。

选择什么样的刺激物作为强化物,一般要进行一个刺激偏好评估(stimulus preference assessment)的过程。这一评估主要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确定个体所偏好的刺激物;二是要确定个体偏好的这些刺激物的相对偏好价值,即偏好的程度;三是在何种情况下这些刺激物的偏好程度会发生改变,比如作业要求、剥夺状态等。一般来说,刺激偏好评估可以通过两步骤来完成。一是收集大量的可作

为强化物的刺激物;二是系统地将这些刺激物呈现给个体,让个体确定他/她所偏好的刺激物以及偏好的程度。

1、收集可能的强化物的方法

要了解个体到底喜欢哪些东西,可以采取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个体日常活动进行观察这三种方式。下面我们将对这三种方式做具体的介绍。

(1)访谈

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到底喜欢什么,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直接问他/她。确实,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访谈的方法来了解个体所偏好的事物和活动,是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是除了当事人自己,访谈的对象还可包括熟悉当事人的父母、教师、其他养育人或者朋友、同伴等。

访谈一般可为我们提供有关强化物的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有哪些不同性质的强化物。访谈时,父母、教师、同伴或者当事人本人常常会列举很多当事人所偏好的事物或者活动,比如食物、活动、玩具、书籍、喜欢的表扬方式、喜欢的人等等,这些事物或者活动都可作为强化物的备选项。二是个体对各种不同强化物的偏好水平。不同性质、内容的强化物,当事人的偏好程度会有所不同,访谈过程中可以就所列举出来的这些事物或者活动内容询问具体的偏好水平,便于确定强化物清单时做出更好的选择。

访谈时可以采用开放式的题目进行询问,比如:在空余的时间喜欢做什么?喜欢的食物和饮料有哪些?喜欢听哪些类型的音乐?喜欢看什么节目、动画片?等等。也可以在提问时提供选择项,比如,喜欢什么食物,巧克力、水果、小饼干?喜欢玩什么,玩电脑游戏、看动画片、看书还是做运动?等等。也可以要求被访谈者给出相对的偏好程度,比如巧克力与小饼干哪个更喜欢?

若访谈对象是年龄较小的或者语言能力发展不够完善的个体,那么询问的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否则访谈对象不清楚或者不懂所提的问题是什么,访谈也很难成功。对于这类访谈对象,询问时可以同时出示相关事物或者活动的图片(如饮料、食物的图片),指着图片进行提问。当然,若当事人的语言能力有限,访谈当事人本人很难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此时访谈的对象最好是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如父母、家人、教师、同伴等。

(2)问卷调查

除了访谈,还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个体偏好的事物或者活动进行调查。在问卷中,可以根据强化物的类别分别列举各种刺激物的内容,如食物类的强化物中可包括巧克力、饼干、水果糖、水果等,活动类的强化物中可包括艺术类活动、计算机游戏、看书、体育活动等,社会性强化物如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表扬、微笑等。调查者也可让个体对问卷中所列举出的各类强化物进行评分,可以是五级评分,如非常喜欢、很喜欢、喜欢、不太喜欢、很不喜欢;或者三级评分,很喜欢、喜欢、不喜欢。

问卷也可以是让个体回答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你在空闲的时候喜欢做什么事情?

●你喜欢的食物和饮料是什么?

●你喜欢音乐吗?你喜欢什么音乐?

●你喜欢舞蹈吗?你喜欢什么舞蹈?

问卷也可以是给出选择答案的问题,比如:

●你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是饼干、玉米花、薯片还是小蛋糕、巧克力?

●你喜欢什么活动,是玩电脑游戏,去图书馆看书,还是去操场踢球?

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适用于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养育人。若是由当事人自身填写,则要考虑其语言能力和注意水平。若阅读能力有限,干预者可以根据问卷的题目内容逐条对当事人进行询问,并将其答案记录下来。

(3)实际观察

对个体的日常活动进行直接观察,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此种观察通常是一种自由的观察,且所观察的强化物都依赖于情境,因此不一定能够让干预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可用于目标情境的强化物。干预者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才能了解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与之后的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哪些刺激物比较适合用作强化物。

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结果来设计实验的情境,并通过观察了解哪些事物或者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如,干预者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访谈或者问卷调查中所了解的个体所喜欢的事物或者活动用于个体的目标行为,随后观察所运用的这些刺激物是否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最后真正确定该刺激物是否适合作为强化物。

2、确定强化物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哪些刺激物作为强化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个性化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同样的刺激物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教师的批评从形式上来看,是属于负面的一种刺激物,但是对于喜欢关注的个体来说,则可能是一种强化物。又如,对很多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或者微笑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自闭症的孩子来说,则不一定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强化物时,要注意不同个体自身的特点。之所以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直接观察等方法来选择强化物,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个体的需求。

(2)正常化的要求

正常化的要求也可称作为生态化的要求,即在选择强化物时要考虑强化物的使用环境。某个对当事人来说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并不一定在所有环境中都具有强化作用,换言之,刺激物的强化效果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即使该刺激物是个体所喜好的,但是能否适合在行为发生的情境中使用,也需斟酌。

如,对于食物是否能够作为强化物在课堂上使用,不同教师具有自己的看法。一些老师认为,对于严重障碍的孩子来说,食物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活动,但也有教师认为不能将食物带入课堂,因为食物会使得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破坏,而且当孩子进入社会,人们并不会常常采用食物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强化。

在行为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正常环境对个体行为的要求。因为行为干预的目的就在于要让个体更好地适应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情境,因此,在设计干预计划时就要考虑这些情境对个体的要求,要考虑情境是否允许使用这些强化物、一般同龄人是否使用这些强化物等问题。即使由于特殊的情况,最终仍旧选择这些不为一般群体所使用的强化物,那么在设计矫正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尽快地放弃使用这一类强化物,而转向更适合情境、更常被普通人所选择的强化方式。一般来说,选择自然情境中常常存在的刺激物,更能促使行为在干预训练结束之后在自然情境中维持,即这类的强化物更有助于行为的迁移。

(3)易用原则

在强化物选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易用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虑强化

物的准备是否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在个体行为发生之后是否能够及时发放,是否很容易发放;该强化物在多次使用之后是否会很容易引起迅速的满足等。通常,容易实施的强化物更能被父母或者教师等实施者接受、坚持。

总之,强化物的选择是一件既容易又复杂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制定出一份强化物清单,清单中要列举多种不同种类可适用于不同情境的强化物,这样在对行为进行强化时,可以为实施者提供多种选择机会,这对延迟强化物的饱厌感、保持个体对强化物的新鲜感是很有用的。

(三)根据矫正计划实施正强化

当参与这一计划的个体对正强化的目标行为、行为发生情境、强化物等有了一致的理解之后,正强化就可以实施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行为发生时,要及时、一致地给与强化物。

在正强化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个体目标行为发生之后要及时给与强化物。强化物的及时给与能够帮助当事人建立起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强化物的给与是以该行为为前提的,从而促使当事人继续表现出该行为,特别是年幼、认知能力有很大局限的个体,这一点尤其重要。如果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给与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不仅会影响到强化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因为间隔时间内所发生的其他事件,而使当事人对强化的目标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不仅难以帮助个体建立起强化物与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且还会出现没有强化良好行为反而强化不良行为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强化物不能在良好行为之后及时给与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这很容易造成强化物给与的不一致。有些父母在考试之前会答应孩子,如果考试考到几分就买什么,但是当孩子真的达到要求之后,由于所答应的东西太昂贵等之类的原因,父母有时会反悔。这种不能及时给予强化物的情况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父母说话不算话的感觉,如果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儿童的行为就很难形成和维持,甚至会养成不诚实的行为习惯。

2、给予强化物时,要对目标行为进行描述。

当实施者对个体所表现出的目标行为进行强化时,要向个体说明为什么他能够得到强化物,即要向其描述个体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你真聪明”、“你真好”、“真乖”之类的话来表扬孩子,但是这些话并不

一定能够让孩子明了什么行为是被表扬或者被期望的。从行为主义的原理来说,上述这样的表扬实际上是对个体某种能力或者品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有时反倒会影响到他们正常自我意识的发展。给与强化物时的语言描述应该是针对个体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而并非是对个体某种品性或者品质的判断,如“你刚才做题目时注意力很集中,没有与旁边的人聊天”。

对目标行为进行描述,要尽可能简短,长篇的叙述会减弱强化物的强化效果。语言也要尽可能生活化,并应适应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语言理解能力。对于年幼的孩子或者有智力缺陷的个体,语言要尽可能简单,有时甚至可以采用辅助的交流方式(如手势等),如:看见孩子作业做得很好,可以用手指指指他的作业,再翘翘大拇指,这种方式可让孩子很快明白意思,有时甚至比使用语言的效果更好。

对行为进行描述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个体建立起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这些解释,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依靠个体自身的体验以及对事实的理解而建立的,这种体验和理解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实施者若在给与强化物时给出解释,那么就能帮助当事人更快速地建立起这种联系,且更加清晰、明确。

3、强化物的给与要注意强化物的组合与数量。

在正强化的实施过程中,所给与的强化物要注意多样性,要尽可能将强化物清单中一系列的强化物进行组合。强化物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激发个体的兴趣,并延迟强化物饱厌现象的到来,从而促使个体更多地表现出目标行为。

在考虑强化物的组合时,一般要注意物质性强化物(如消费类、活动类等强化物)与社会性强化物的结合。对于人类特别是成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行为更多的是受到社会性强化物的强化。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从一开始就结合社会性强化物,然后慢慢过渡到去除物质性强化物,仅仅使用社会性强化物,这样更有利于该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迁移。而且从动机理论来说,内在的动机比外在的动机更有利于行为的维持,而社会性的强化物更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不过对于年幼或者认知发展有障碍的孩子,训练初期需要给予物质性或活动性的强化物,比如糖果、玩具等,从而让个体能直接感受到奖励的喜悦。对于出现次数很少或正在学习的行为,开始时给与物质性的强化物是必要的,但也应结

合社会性强化物。

4、实施过程中注意强化物本身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通常,如果使用的强化物有效,强化的次数越多,所形成的行为就越牢固。但是这得依赖于强化物的性质。对于一些强化物来说,若持续地给与特别是长时间的给与,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消费类强化物可能会使个体产生饱厌感之外,某些强化物的不断给与特别是长时间的给与,反而会使个体养成另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类似看电视、打电脑游戏等活动类的强化物,可以用来鼓励孩子看书、写字等,但是如果时间太长、次数太多,反而会增加个体对电视、电脑游戏迷恋的可能性,而这对个体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强化物的给与量。

5、强化过程中要注意个体的行为成效。

强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体增加良好行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物的给与是否促进了个体目标行为的增加。在干预时,通常只有在目标行为出现之后才能给与强化物,也就是说,其他情况下这些强化物都应处于被剥夺的状态。比如,如果选择了某一品种的糖果作为强化物,那么在其他时候孩子是不可能拿到这种糖果的,只有在确定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来之后才有可能获得。否则,糖果是无法用来约束个体的良好行为的。

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另一种情况的发生,即个体是为了想获得某种被剥夺的强化物而故意地做出某些行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在强化物不再连续给与或者撤除时,个体行为的消退就会非常厉害。因此,对实施者来说,干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个体的行为成效,而不是强化物的给与。实施者要避免出现用强化物去诱惑个体,比如“如果你要巧克力,那么你就要做什么”,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个体的行为具有功利性,即个体是为了获得巧克力而表现出该行为的,这不是行为矫正真正的目的。虽然个体在此种情况下表现出了期望的行为,但由于该行为明显地带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因此通常很难迁移或者在自然环境中维持。而且用强化物诱惑个体的做法也不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性。

6、要注意及时地脱离正强化程序。

在干预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对个体行为出现的情况进行监控。当行为出现的

概率明显增加的时候,应该考虑正强化脱离的程序,并在恰当的时候及时转入脱离程序。正强化脱离的程序通常可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将正强化这种连续的强化转为间歇强化,关于间歇强化我们将在第5章做详细介绍。二是逐渐地退出可见性的物质强化物,只给与社会性强化物。另外,若正强化程序中采用了环境中非自然的强化物,那么脱离程序中可以考虑用环境中存在的自然强化物来替代,促使干预程序中被强化的行为逐渐迁移到自然环境中。

二、正强化的误用

正强化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被误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的误用,一是正强化的目标没有针对良好行为,而是不良行为;二是强化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干预效果下降或者引发个体新的行为问题。

(一)强化物针对的行为为不良行为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出现盲目使用强化物的情况,造成对不需要的不良行为进行强化。

应该看到,生活中所发生的正强化的误用对于当事人来说在主观上并不是故意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无意间的强化,比如在小兰这个例子中,妈妈已经认识到小兰的行为不好,

而且她认为自己每次都已经对小兰的行为进行批评了,只是没有想到自己整理房间的行为对小兰进行了无意识的强化。

●对什么是良好行为的认识有偏差。对于上述例子中的奶奶来说,她根本没有

意识到在医院的门诊大厅是不可以陪孙子玩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幕。生活中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例子,年幼的儿子偶然地将超市里的糖果放进了口袋,回到家之后妈妈发现了并夸奖孩子聪明。造成这类误用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或者养育人员对社会公共规则以及行为规范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当孩子出现不被允许的行为时难以及时发现,反而给与鼓励,从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无奈中给与强化。对于上述第三个例子中的老师来说,给咪咪山楂片实际上

是非常无奈的一种选择。老师害怕咪咪的行为会伤害到自己,所以只好给了山楂片。对于老师来说,她是清楚地意识到咪咪是不应该这样的,但是迫于当前的情况才无奈地给与。这种情况也会在其他场合发生。比如,孩子在商

场里不断地大声哭闹,要求父母购买某样东西,父母往往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闹最后无奈地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但是真是因为这样,个体的不良行为才越发严重起来。

对于干预者来说,如果当事人的不良行为存在被错误正强化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

(二)强化过程中的偏差

强化过程中的偏差包括:

●强化物没有及时给与或者没有一致地给与;

●强化物给与的数量太多,出现滥用,或者强化物种类单一,使个体很快出现

对强化物的餍足;

●当个体的行为已经持续发生,但强化物还没有及时退出;

●强化物给与之后不久,马上就对个体的行为提出了批评,比如“这次虽然做

得不错,但是动作还是慢了一些”、“你画画画得很认真,但是你看这里还是没有涂好颜色”,若个体的参与动机不强,那么这种表扬之后的批评很容易降低个体从事某个活动的意愿。

正强化技术是行为矫正中的基本技术,它可以与其它行为矫正技术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它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掌握它,并进行正确运用,还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介绍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的若干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一、概述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与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关系: 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诸如人格的构成(或结构)、人格的发展等等基本的理论问题。关于人格的发展:人格心理学一方面要研究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体的人格是如何发展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另一方面要研究变态的心理和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当然还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格的发展,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影响的。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就是心理病理学的研究;而对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因素的研究,就是心理病原学的研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则是一门研究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来处理异常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一门学科。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理、原则,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都是以人格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都可以用相应的人格理论中找到其渊源。如信奉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的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倾向于采用“心理分析学的技术与方法”来实施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信奉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咨询师和治疗专家,会倾向于采用根据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设计出来的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而信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治疗师,会倾向于采用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咨询和治疗技术和手段;而信奉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则会倾向于认知疗法,即通过改变当事人(病人)的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由此可见,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是以心理病理学和心理病原学为基础设计、发展出来的。心理病理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形成的机理,心理病原学揭示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专家才能找到治愈心理病症、矫正异常行为的方法。这正如医学家寻找治愈疾病的方法时一样。要治愈某一种病症必须得先找到这一疾病产生的原因,了解发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开发出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自然科学中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有揭示了自然的规律之后,这些规律才有可能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如爱因斯坦先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E=MC)之后,才有可能将核能运用实际生活,才有可能制造出核电站和核武器。 那么人格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母与子的关系,人格心理学是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子。人格理论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的上游理论,而具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则是根据具体的人格理论发展出来的。先有其母,才有其子。因此,要真正透彻地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原理、牢固地掌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透彻地了解这些原理和方法的利敝得失,并结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实际、灵活地运用之,必须得牢固地掌握人格心理学理论。因为只有掌握了具了心理咨询与心理学治疗所依据的人格理论,才能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具体的方法,并可能设计出新的、适用于特定的对象的方法,才有可能扬长避短。 (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 在考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学派时,我们会遇到一个小小的麻烦,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曾见诸文献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派有上百个之多,如基于生物学的一些派别;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还有同属于精神分析范畴的阿德勒学派、容格学派、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霍妮、沙利文)、自我心理学学派(哈特曼)、对象关系学派(克莱因、范尔贝因、威尼考特、雅各布森、马勒)、自身心理学理论(科赫特);此外,还有原始宣泄疗法、先验医学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疗法、折衷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word版本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冯某性别:男出生年月:1996年7月 健康状况:良好智障程度:中度智障原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家庭及教养情况:冯某的妈妈是军人,对孩子要求较高,有时会有暴力行为。冯某的阿婆和爸爸较溺爱孩子。 受教育情况:冯某在普小随班就读到四年级,对于知识掌握少,除写字外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在学校一些同学不懂事嘲笑辱骂他,加上课程难度太深无法理解,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到逃学厌学的地步。现在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就读。 二、主要问题行为描述 1、不喜欢集体生活,感到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和课堂活动,上课时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并做自我暗示,例如我不喜欢上课,我不愿做作业等。 2、冯某对于与其发生摩擦的同学会进行谩骂,并嘲笑其他有障碍的孩子。如果有人(包括家长和训练人员)阻碍其完成某事,他会大打出手。 3、冯某爱看奥特曼的动画片,有些沉迷其中,喜欢想象并模仿有各种能量的怪兽去破坏他不满意的东西。 4、心里承受能力差,如果遇到难题就会放弃并产生很严重的自责,如“我太笨了,我害妈妈受了一辈子的罪。”

三、确定终点行为 冯某的攻击行为在训练和课堂教学中反复的表现出来,并且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康复训练,因此,被看成是严重的行为问题,需要介入一定的干预措施。 终点行为定为:通过矫正,使冯某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次数,直至停止攻击行为。 四、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冯某因难产造成宫内窒息,导致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需求。 2、教育因素 冯某一直在普小就读,但学习能力很差,由于学生较多,教师不能照顾周全。冯某不能完成学业,受到一些同学的歧视,从而造成了学生自信心低下并使冯某形成了攻击行为。 3、家庭因素 由于孩子有缺陷,其爸爸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从而产生了过分的爱护和溺爱,放任其不良行为。另外冯某喜欢看奥特曼打斗的碟片,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模仿。 4、环境因素 冯某来到新学校,第一次离开父母过学校集体生活,比较恐惧和

行为矫正复习资料——个人整理

一、名解: 广义的行为:包括外显与内隐,外显是行为变化,内隐是心理过程,就目前应用而言,是外显为主,内隐从属的地位。问题行为:指个体在行为上失去常态,并给他人造成困扰或妨碍自己生活适应的行为。 异常行为:指个体的某项行为异于常态,也就是偏离年龄相仿、教育水平相近的人群的平均值。 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行为应予限制:是指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它发生在不该表现的环境中,因此应将其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行为应予发展:是指当事人目前还不会操作目标行为,需要教会他如何动作来表现这一目标行为。 逐变标准设计:指在实验处理阶段,采取逐步实现目标行为的方式,将整个处理阶段划分为若干小阶段,并预先确定每一小阶段的要求标准,依序提升,以逐步形成目标行为的方法。 交替治疗设计:又叫同时治疗设计或多元素实验设计,指常被用来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或干预措施对单一行为效果的方法。 概括性条件强化物:当某一条件性强化物与多种多样的其他强化物配对使用时,这一条件性强化物就叫概括性条件强化物,简称概括性强化物。 正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所尾随的事件造成反应概率提高的现象。 负强化:指行为反应之后立刻除去的厌恶刺激,可以增加该反应的发生概率。 消退: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行为,但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 差别强化:就是具体的期望(良性)行为后面出现强化物而其他(不良)行为后面没有强化物的程序。 刺激控制:指某一特定行为跟某一特定刺激而不是其他刺激的出现而出现。 刺激促进:就是在辨别性刺激存在的情况下,在行为发生之前和进行之中所增加的刺激。 塑造:就是建立个体在当时还不会完成的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即个体从不能做出某一行为到一步一步学会这一行为的过程。 渐隐:就是指逐渐改变控制反应的刺激,最终使个体对部分变化了的刺激或完全更新了的刺激,仍能做出同样反应的现象。 连锁:就是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当事人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 代币系统:凡是能够累积并用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称为代币,凡是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进行的行为矫正计划,就叫做代币系统。 行为契约:其实质就是建立一套以文字条款为形式的,对目标行为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行为迁移: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延伸到其他情境场所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行为维持:指行为改变的效果在时间范围上得到延伸的一种行为改变技术。 自我控制:指自己对自己实施行为矫正的方法。 即时后果短路:心理学家把即时后果的作用大于延缓后果的作用的现象,叫做即时后果短路。 厌恶疗法:是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反复多次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过程,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生物反馈:是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将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如仪表读数)或听觉(加蜂鸣器)形式呈现出来,使主体得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 矫枉过正:就是在问题行为发生后,要求当事人进行与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它包括过度补偿和积极练习两种形式。 实验设计:安排矫正方案来证明行为改变的原因,被称为实验设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倒返实验设计、多重基线设计、逐变标准设计、和交替治疗设计等形式。 三、填、选 1、问题行为的类型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当。 2、在行为矫正的历史上,最早把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和英国的艾森克。 3、促使行为矫正真正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走向广泛的临床应用领域的是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都拉等人。 4、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②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③社会学习理论④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5、最早把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活尔普。 6、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反应决定强化。 7、任何行为都可能同时包括经典性和操作性两种条件反射。 8、大多数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都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 9、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结合行为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影响个体的内在认知可以改变个体外显的问题行为。 10、正式开始使用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术语,并著书立说,创立与发展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著名学者主要是艾里斯和贝克。艾里斯创立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贝克提出了认知疗法。 11、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点有下列三个:①绝对化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12、班都拉在提出学习的交互决定论以及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最新行为矫正重点整理

行为矫正 第一章 1、行为(名词解释):指的是个体任何可观察到的或者可测量的动作或者活动包括个体外部的动作和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外部的动作。 2、行为矫正(名词解释):依据学习的原理来处理问题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行为改变:个体行为在本质上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身心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在随时改变。 3、问题行为的类型: 虽然问题行为在生活中表现繁多,范围很广,但大体都可归为以下三大类: ①行为不足,人们期望的行为(良性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五岁儿童很少与同伴交流; ②行为过度,人们所不期望的行为(不良行为)发生太多,儿童上课时经常侵犯把别人; ③行为不当,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景下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不发生。10岁儿童叫爸爸为“老兄”; 4、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 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为: ①问题行为是习得的,其完全是个体后天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②各个问题行为是分别习得的,其分别是在其特定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特定学习的产物; ③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其是在不良的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了某种不恰当的学习的结果; ④重新学习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行为矫正的实质就是指导个体重新学习,以使问题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5、行为矫正的基本特点: 通过对学者的概括和总结,行为矫正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行为矫正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②行为矫正有明确的学习理论基础;③行为矫正强调环境和学习的作用;④行为矫正重视专业和生活的结合;⑤行为矫正强调对行为的测量; 第二章 1、行为的获得律和消退律(课本17—18) 获得律: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 消退律:在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变的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行为矫正 案例分析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姓名:郑宜昌 学号:039 班级:09级应用心理学(1)班 授课老师:严云堂 目录 1.案例导入 2.背景资料 3.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4.矫正目标 5.矫正方案的设计 6.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7.矫正方案实施(细则) 8.矫正结果 9.注意事项 小学生问题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导入 小瑞(化名),男,12岁,汉族,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据父母介绍,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就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主要表现有: 1. 脾气暴躁,易激惹,家长不能满足其要求就大哭大闹。 2. 自制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经常撒谎。 3. 逃学早退,有时候连续几周不去上课,近半年来,此类情况表现显著。 4. 不喜欢出门,一个人呆在家里; 在学校的时候,不喜欢群体活动,朋友很少。来访者在其父母的带领下找到咨询师,明显带有不配合的情绪。咨询师观察到,小瑞衣着较得体,只是显得比较拘谨。 二.背景资料 通过访谈,咨询师得知,来访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有车、有房,爸爸是民营企业的职工,妈妈是个体商户。 成长经历:小瑞不到两岁的时候,爸爸下岗。一直以来,父母感情不好,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小瑞4岁之前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上了幼儿园后被父母接回。从小,家人对小瑞就听之任之,要什么买什么,很是溺爱。4岁开始上幼儿园,但时断时续,随意性大。从二年级开始就有无缘无故不到校上课的情况发生,但次数不多,老师也找过其谈话,谈话后行为次数减少。四年级上学期这种情况又开始严重,家长着急生气,加上工作比较忙多日不管他了。到后来,发展为有时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瑞的功课落下了很多,本来学习还算中等的学生渐渐成了“特困帮扶对象”。 三.问题行为评估和概述 咨询师针对父母提出来的问题行为对小瑞进行了单独访谈,情况基本属实。通过分析,咨询师认为,脾气暴躁,喜欢大哭大闹属于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自

行为矫正方案

行为矫正方案 案例介绍: 陈澜是一个11岁男孩, 四年级, 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 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 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陈澜的这种表现, 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 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 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 系过分活动症。 针对网上这个案例,我尝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设计方案: 1、确定目标行为: 减少陈澜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 保证课堂正常教学。 2、测定基准线: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一节课4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 选择不同科目、不同节次的课, 共观察一周,从而计算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 3、选择强化物: 通过与陈澜家长的交流以及与陈澜本人的沟通,选择一样陈澜感兴趣的东西(在此设定为墙上的五角星)作为强化物。 4、过程与方法: 课后找陈澜亲切谈话, 帮助他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不利于维持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路,从而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自我控制法),并向他提出老师愿意协助他改变的设计方案,预计分为四个阶段,在协商交流中获得陈澜的同意,然后订立口头契约。与此同时,采用消退法,与各科老师商定,在陈澜上课插嘴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但要记录其插嘴次数。 第一阶段(2周): 减少上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课插嘴次数比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少1次, 可盖1个笑脸章;少2次, 可盖2个笑脸章, 以此类推,;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1次, 则划去一个笑脸, 以此类推。规定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

第二阶段(4周): 统计第一阶段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要求保持住第一阶段的平均水平,即可盖1个笑脸章,在此基础上少1次,盖2个笑脸章;少2次, 盖3个,以此类推;而超过平均水平一次,则划去2个笑脸章。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 第三阶段(4周): 上课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 即可盖1个笑脸章, 在此基础上少1次,盖2个笑脸章;少2次, 盖3个,以此类推;而超过平均水平一次,则划去2个笑脸章。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如做到一天不插嘴,给予他帮助老师批作业、管理眼保健操或课间操纪律的机会。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 取消强化物: 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并在全班面前表扬陈澜的进步,从而增强陈澜上课不插嘴的自我控制和管理,改掉上课插嘴的坏习惯。

行为矫正案例报告

行为矫正案例报告 1、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某某 性别:女 年龄:20岁 情况:因为长期形成拖沓的性格,做很多事情都不及时去完成,所以自己对此一直也特别头疼,想要改掉的动机也比较强烈,经过学习行为矫正课程,也希望在自己拖沓的方面有所改进。 2、矫正程序 2.1定义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对于拖沓行为,进行了挑选出最令其头疼的几个行为,分别是清洗衣服不及时,集合时踩点和睡觉较晚,所以将目标行为定位为每次能及时清洗衣服,集合时可以及时赶到,每天能按时睡觉。 目标行为的操作性定义: 每次换衣服后能在当天晚上12点前清洗(除冬天的外衣和被罩床单可以在一周内清洗),每次集合出门都比卡点时间早十分钟出门,晚上能在12点前睡觉(除考试期间、放假期间和正常上课但当天做作业的日子)。 2.3基线的确定 以两周为基线期(9月6号——9月13号),观察自己两个星期内各项目标行为完成情况,并对每天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完成了就在本子上记上√,没有完成就不打。 时间 行为 1 2 3 4 5 6 7 睡觉√√ 集合√√ 洗衣服√ 由此表可见,一周3项目标行为达到的效果是非常不好的,然后针对每个项目单独说,因为睡觉每天都有,所以每周最好的话应该是有两项,集合有6天,但是洗衣服的话就比较灵活一些,但是最多每周4次,最少2次洗澡,但是有必要的是一周2次,时间不定,但是次数是可以数的。 2.4强化物的选择: 根据其对自身的情况的了解,我觉得一般的物质上的奖励(如好吃的,买东西等)和对自己精神上的(如上网时间的长短和自由情况)都不足以作为强化物来强化我的行为,所以最终决定用代币的方式,若每次达到一个目标行为则奖励自己3

行为矫正的一些方法

行为治疗专家经过实验与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现介绍十种儿童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一)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一种逐步去除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Wolpe 1958年根据条件反射学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展了这套完整的行为治疗方法。Wolpe认为恐惧或焦虑不可能与松弛同时并存。它们相互抑制或排斥,而克制焦虑(或恐惧)最有效的反应是肌肉松弛,故以逐步肌肉松弛作为阳性刺激,用于对抗焦虑(恐惧)情绪,建立系统脱敏技术。 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等。 操作方法: 分三个步骤。 1.肌肉松弛训练。 2.设计一个供想象的焦虑(恐惧)层次。 3.将松弛训练与想象层次结合。即首先教病儿学会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至下肢的全身肌肉松弛法,同时根据病儿焦虑(恐惧)程度设计一个等级层次。病儿经过1~2周放松训练,达到几分钟内全身自我放松之后,便可进入系统脱敏程序。治疗开始,让病儿躺在一张睡椅上放松肌肉,并想象第一个最小焦虑(恐惧)情境(物),如体验到焦虑(恐惧),即刻举起一手指作为信号,若无焦虑(恐惧)产生,约7~1O秒钟后,让其放松,并停止想象此情境(物)。每一焦虑(恐惧)层次经过两个程序的想象,不产生焦虑(恐惧),便可进人下一层次。如此,使病儿逐渐经历最小焦虑(恐惧)到最大焦虑(恐惧)的各个层次,基本上能对实际的恐惧情境(物)不再产生焦虑。 (二)实践脱敏性 年幼儿童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可能对焦虑(恐惧)情境(物)进行想象,便可采用实践脱敏法(Invivo desensltlzatlon)。适应证:儿童焦虑症、恐惧症。操作方法:将病儿不良情绪分为若干层级,让其逐级暴露于引起焦虑(恐惧)的实际情境或实物前,并在暴露同时,给予阳性刺激(如给吃喜爱的食物),使二者产生桔抗而逐步脱敏。例如,某幼儿怕狗,治疗开始,让他吃糖果的同时,看狗的照片,谈狗的趣事,之后看远处关在笼子里的狗,然后再分次逐渐走近狗笼(或将狗笼移近),直至消除害怕狗的情感反应。

(完整word版)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试卷及答案

核试卷 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 (A 卷) ( 闭卷)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试 专业:应用心理学 年级:2004级本科1班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20分钟 1. 爱德华·桑代克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以下哪一方面进行了描述。 ( ) A. 反应性条件反射 B. 条件情绪反应 C. 效果定律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2. “任何时候马克把手指放在嘴里并把牙齿咬合在指甲上、表皮上或指甲周围 的皮肤上”这一描述是“咬指甲”这一行为哪方面的描述。 ( ) A. 归类 B. 判断 C. 类别名称 D. 行为定义 3. 一位老师在记录一个孩子上课时间每15分钟是否有扰乱课堂的行为,这位老 师让定时器每15分钟响一次。当扰乱行为出现时,老师在数据单相应的地方做一记录。当一个间隔上已经做子记录后,老师就不用观察这个孩子或 记录他的行为了,直到下一个间隔开始。这是以下哪一种记录方法。 ( ) A. 成果记录 B. 间隔记录 C. 连续记录 D. 时间样本记录 4. 在科学研究中,可以接受的最低观察者间信度值是多少 。 ( ) A. 60% B. 70% C. 80% D. 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5. 以下哪一种设计不是真正的实验设计,因为它没有重复。 () A. A-B B. A-B-A-B C. 多基线跨行为 D. 改变标准 6. 王老师在对一个孩子说“请”和“谢谢”的行为记录。在一周的基线期之后, 王老师开始使用强化来增加说“请”的行为。两周基线期之后王老师又用 强化来增 加说“谢谢”的行为。王老师使用的是什么研究设计? () A. 多基线跨行为设计 B. 多基线跨被试设计 C. 多基线跨环境设计 D. 改 变标准设计 7. 小冉是一名电话销售员。他通过电话来销售产品。他不知道谁会买他的产品。 但他知道大约平均打13个电话就有一个人买。小周打电话的行为被什么强化程 序所强化? () A. 固定比例 B. 可变比例 C. 固定间隔 D. 可变间隔 8. 剥夺使得一个强化物力量如何变化。 () A. 更小 B. 更大 C. 没有变化 D. 失去作用 9. 明明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着脚下的地面。突然间,他撞上了一辆停着的轿车, 他从车上弹起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把门牙摔掉了。这件事之后,明明再也不 敢在骑车时看着地面了。这是属于何种惩罚方式。() A. 撤销惩罚 B. 强化物损失惩罚 C. 负性惩罚 D. 正性惩罚 10. 杰克在他妻子向他大喊大叫之后再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了。当他的妻子不 在家时,他也不把脚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是属于以下哪种行为矫正的原理。 () A. 刺激控制 B. 刺激辨别 C. 刺激泛化 D. 刺激反应 11. 条件情绪反应这个术语是由谁于1920年首次提出的。 ()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行为矫正疗法个案分析报告 应用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朋俭丰0715******** 一.个案介绍: 我大学同班同学孙某,大四学生,22岁,男,从初中开始接触电脑,网龄10年之久,平时上网爱打网络游戏,以去网吧为主。进入大学后,更多的时间接触电脑,大一因为才进学校还不熟悉环境所以还保持着高中时候的态度,按时上课少去网吧,进入大二开始与同寝室同学邀约打游戏,寝室的网速过慢就一同去网吧,起初也是玩玩到点就回学校,后来频率增加有时还通宵,逃课,玩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泥足深陷,一旦离开了网络,会变得焦虑不安,时刻想着去上网。大四面临毕业,多科成绩挂科,学校辅导员提出如果想拿到最后的毕业证从现在起必须每节课都去上课,补考必须全过,大四的课程不能挂科,如若不行必须重修。 二.理论分析 从精神卫生学角度对沉迷作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地应用某物,以取得满足感(如兴奋、快感)或避免不满足感为特点的精神和生理病理状态。网络游戏沉迷就是网络沉迷中的一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已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和家长们对此忧心忡忡,我们不必视网络如“洪水猛兽”,沉迷网络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业和课业,并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伤害,但曾经有一批电脑高手传授经验时说:“学电脑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因此只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我们要尽量将这个开端转变成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将网络沉迷的学生引向提高网络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正途。 辅导方法 1.在家里,家长应给予该生积极的关注,家长在生活中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决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任何让孩子觉得你不再信任他的眼神和话语,要给予时刻关注。要适当的选择时机和孩子加强交流,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只有多交流才能更加彼此了解。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偷偷上网事件要给予谅解,有条件最好能尽量多花时间陪孩子,组织一些家庭亲子活动等等,和孩子一起来努力,帮助孩子戒网。多给予鼓励,少打骂。 2.在学校,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应尽量多安排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帮助他形成固定的业余爱好,组织各类球赛,安排该学生积极参加,使他体验到现实生活其实比网络更丰富多彩,而且有事可做,有成绩可出,进一步增进他的成就感,让他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3.在学习上,让他多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首先要帮助学生把拉下的功课赶上去,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要多关心他的学习,帮助他在学习上查漏补缺,不要操之过急给学生一个努力的过程。经常找他谈谈心,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 4.在班集体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让更多的同学去关心他,帮助他,在学生自己制订的21天戒网计划中,给予其支持,鼓励其与别的同学加强人际交往,让他树立信心,相信他一定能够自己战胜自己。 5.该学生对计算机这门课有特别浓浓的兴趣,学校这一头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儿童行为矫正技巧(超级保姆版) 把《SUPER NANNY(超级保姆,又名BB保你大)》中矫正儿童行为的技巧总结了一下,和大家分享。 超级保姆Jo Frost光顾的家庭都有着令人头疼的小恶霸掌握家里的大局,使得父母似乎无法挽回当家做主的地位。这些小恶霸,在我看到的案例中,最小的一两岁,最大的约十岁。Jo的训练为期三周,前两天自然观察家里的情况,不做干涉;观察以后与父母谈话,并制订时间表和规则表;Jo会亲自指导父母一段时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之后Jo会离开几日,通过录像监控家中情况;最后,Jo返回家中再进行一周的指导,指出监控时所发现的问题。 Jo的宗旨是惩恶扬善。惩罚不良行为,赞扬好的行为。惩罚的时候,声调要低沉,使用有威严的语调。而赞扬的时候,声调要提高,可以拍掌,“乖孩子!”“做得好!” 一、思过室技巧(Naughty zone technique): 思过室是一个单独用来惩罚孩子不良行为的房间,房间内布置简单,没有电器和玩具。也可以使用房间的一个角落、一块垫子、家中的楼梯,因此类似的技巧还有“顽皮墙角”(Naughty corner)、“顽皮垫子”(Naughty mat)、“顽皮楼梯”(Naughty step)。步骤如下: 1、之前要预先给孩子警告。 2、如果孩子知道警告还是表现出不良行为,就把他/她带到思过室(或者顽皮墙角等)。 3、蹲下来到孩子的高度,有目光接触,用有威严的声调,解释带他/她到这里是因为他/她的哪些坏的行为。 4、惩罚的分钟数等于孩子的年龄数。如2岁惩罚2分钟,4岁惩罚4分钟。期间忽略孩子试图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 5、时间到时,再次解释孩子的行为,要求孩子道歉。不道歉就继续惩罚。道歉则拥抱,并且要赞扬。这很重要。 二、没收玩具技巧(Toy confiscation technique): 惩罚坏的行为,鼓励好的行为,同时教孩子学会珍惜。 1、告诉孩子只能留下十个玩具,装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2、设置一个大箱子用于存放没收的玩具。每表现出一次坏的行为,就没收

行为矫正案例

大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我不想整天唉声叹气 一案例介绍: 主诉:M是某师范学院一名大二学生。M总是喜欢哀声叹气,每天叹气次数特别多,感觉做什么事前都想叹气,因此做事特别没劲,自己也意识到叹气太多了对自己的影响,想改又改不掉,很苦恼! 个人陈述:高中时学习成绩一般,一般考试结束后成绩总不会特别满意,很无奈,我只好叹气了,可是有一次考的特别差,我就接连不断的叹气,感觉叹气叹完了能轻松不少,好像叹气能够减少压力,我是这么觉得的。后来每当考试前我也想叹气,因为想到考完肯定又不理想我就叹气。妈妈说“总叹气总叹气,叹的我都烦!”,叫我改,不过我总是改不了。我也咨询过老师,老师说是我压力太大了,让我放轻松点,不要太大压力,可是没什么效果,高中时期怎么可能没压力呢。后来也就这么不了了之,放任自流了。上了大学后我以为会好一点,谁知道现在反而更加严重,以至于现在每次做什么事前我都要叹气,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也想叹气,每天都在不停的叹气。感觉自己很没劲,特别难受,做什么事都不开心,整天都在不停的叹气中。自己曾经也试图控制过,就是叫自己不许唉声叹气,但是特别难受,而且坚持不了俩天就不行了。 二矫正目标: 此次矫正行为持续时间暂定位2个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M的不良行为以及行为的具体情况,并和M一起制定矫正计划,由M的室友W进行监督并提醒M。此阶段的目标是使M得问题行为明显减少但多少不限。第二阶

段查看M的计划实行情况,将M叹气的次数降低到每天30次以内并针对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第三阶段是将M的问题行为降低至每天10次以内,甚至没有。第四次是追踪,并适时进行支持性厌恶治疗,以维持不良强化物的最低厌恶值,并最终确定没有必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三问题功能评估 1、行为描述:总是在遇到一点点难题或者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时叹气,每天次数不定,一般都会有五十多次,甚至更多。叹气完了以后的确可以舒缓一下压力,但是却再也提不起做事的信心。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2、引入厌恶刺激:用橡皮圈自弹手腕至疼痛,每当当事人无故唉声叹气时就自己拉动橡皮圈直到自己疼痛。 3、选择奖惩物:M喜欢喝奶茶,因此,如果每周咨询结束达到目标时就奖励一杯奶茶。M还喜欢上网,因此,在其中若M出现放弃则惩罚其一周不得上网,若没有达到要求则由W监督一晚上不得上网。 四方案设计 1、时间安排:鉴于对象为学生,所以将时间定在周日下午。平时将由同宿舍的好友进行监督和提醒。 2、使用方法和技术:此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感觉性负强化不断加强导致恶化的,由于唉声叹气是由负强化建立起来的行为一般很难消退,需要结合别的方法。因此,采用厌恶疗法。另外含有强化原理,奖励与惩罚原理等。 五详细矫正过程 1、首先,和M讨论叹气会带来的利弊。叹气可以减少她的压力,但是也让她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对待问题越来越没有信心,甚至更加对自己没有信心。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强化 科学研究已经立了许多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行为的基本原理。行为强化就是行为学家们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之一。 行为强化的定义是: 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 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反应→后果 结果: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发生。 有人将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面猫能够看得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在笼子上安装了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 当猫刚一被放进笼子时,它做出很多种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 最后,这只猫偶然地碰到了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能够走出笼子吃食。 每一次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最后, 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桑代克将这种现象称为效果定律。 在这个例子中,当饥饿的猫被重新放回笼子的时候,这只猫就更有可能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强化(增强)作用的结果。 从20世纪30代开始,斯金纳使用诸如老鼠和鸽子等实验动物进行了大量的行为强化原理研究。 例如,在用老鼠作的实验中,斯金纳将动物放进一个试验用的盒子里,每次当老鼠压下安置在盒子一面内壁上的一个杠杆时,斯金纳就给它一小块食物。起初,老鼠在盒子里到处察看活动,用鼻子嗅,用后腿支撑着向上爬等等。 当它碰巧用一只爪子压下了杠杆时,盒子里的自动装置就通过内壁上一个小洞送进一小块食物。 每次这只饥饿的老鼠压下杠杆时,它就得到一块食物。这样,每次老鼠被放进盒子的时候,它就更可能去压下杠杆。这个向下压杠杆的行为得到了加强,因为每次它发生时,都立即跟随着一块食物的出现。相对于老鼠进入笼子以后所展示出的其他所有的行为,这个压杠杆的行为增加了。 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的例子,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行为强化的原理。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虽然行为强化原理最初是利用动物的实验结果阐述的,但是行为强化也是一个对人类行为构成影响的自然过程。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行为矫正案例

小A是一个10岁男孩,四年级。智力正常。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对小A的这种表现,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但效果不佳。经××医院诊断,系过分活动症。我尝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辅导过程 确定目标行为:减少小A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在上课4 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为求准确性,选择不同节次的数学、语文课,共观察5天,观察数学平均每节课插嘴4~6次,语文约5次。 选择增强物:由家庭访问得知,该生很喜爱看课外书,又与该生交谈,知道他更喜欢班内墙上的红星,因此,约定以红星作为增强物。 详细过程与结果:我事先和小A谈话,帮助他进一步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的不良后果,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向他说明协助他改变的办法。取得该生的同意后,订立口头契约。第一阶段,减少数学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数学课插嘴次数比基准期少1次,可得代券1张;少2次,可得代券2张,以此类推,3张代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1次。则罚代券l张,以此类推。时间两周,效果非常显著:处理期第一周即下降到平均每节课3—5次,第二周2—3次。 第二阶段,数学、语文课上同时控制。数学课要求保持第一阶段的平均3~5次,就可得l张代券;若少1次。可得2张代券;超过4次,罚券l张。语文课也以基准期5次为界,减1次奖1张券。超1次罚1张券。其他以此类推,时间4周。结果表明他能够达到预定要求。 第三阶段,数学、语文、外语课同时控制。数学插嘴保持第二阶段的平均水平3次,即可得1张券,其他同上。语文以4次为界,其他同上。外语以3次为界,其他同上,时间4周。 第四阶段为追踪期,取消增强物。改用“有时提醒,有时鼓励”的方式。陈澜插嘴次数仍保持在每节课3~4次,一周平均每节课不超过4次。实际上。从第一阶段开始他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都极短,一经暗示,就能自觉控制,一改过去非要一吐为快、止也止不住的状况。 成果检查与追踪评估:小A上课随意插嘴行为由基准期的数学每周平均每节课4—6次、语文5次。下降到3~4次。从处理第一阶段开始到追踪结束,从数学单课控制开始,到数学、语文、外语3课同时控制,从有强化物到无强化物都能保持这个水平,而且每次插嘴时间极短,自我控制意识大大增强,不至于影响课堂教学。在处理过程中,由于强化水平是事先约定的,而陈澜对此强化物又非常在意,所以他努力以减少自己插嘴行为来获得强化物。换句话说,争得强化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这样,就激发了他控制自己行为的主动性。这也许正是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这一行为行之有效的关键所在。 专家点评 这是一例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取得实效的个案记录。此个案的指导者曾赴北京接受过行为矫正疗法的专门培训,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对改变儿童不良行为的辅导方法有比较深入、准确的了解与把握。在指导辅导教师实施辅导的过程中,以下两个操作要点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功底。 其一,掌握改进目标的分寸。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要求辅导员与受导对象共同制定改进目标,并且改进目标要制定得恰如其分。目标要求过高则可实现概率过低,受导学生容易丧失改进的欲望和信心;改进目标太低则失去或降低了行为改变的意义。在这一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辅导受导学生的个案中,辅导员始终坚持与对方一同协商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既不断激发受导学生自我改变的主动性,又注意提醒对方不在过高的热情驱使下,提出不切实际的自我要求。 其二,精心设计强化手段。对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能否恰当运用强化手段往往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这一个案辅导中,辅导员在指导者的帮助下,不仅十分重视和受导学生共同选择最合适的强

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行为矫正技术)

授课题目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授课类型理论课程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行为矫正实施的过程,包括行为评估的过程与方法、行为矫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以及实验设计的方法。 情感、态 度、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学生在接到家长或教师说孩子存在行为问题,是否应当对这个孩子进行行为矫正的判断能力以及怎么开展。 能力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何开展行为矫正以及如何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开展研究。 重 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设计。 2.教学难点:掌握行为矫正研究中的实验设计方法。 教 学 准 备 课件PPT、教案、教材 作业布置思考以下问题:1.行为矫正实施的过程 2.什么倒反实验设计?其设计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多重基线设计,有哪几种形式? 板书设计 第一编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研究方法 一、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 二、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就提到过,开展行为矫正要包括搜歌方面,即观察、测量和评估个体当前可观察到的的行为模式,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回答了应该如何开展行为矫正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以及实验设计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行为矫正通常需要通过三个阶段:一是行为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干预者需要对矫正的问题行为进行仔细的评估;二是制定行为矫正计划阶段,干预者根据评估阶段所获得的与行为有关的信息来制定适当的行为矫正计划;三是行为矫正实施阶段,干预者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实施行为矫正。 (一)行为评估阶段 1.行为评估阶段的任务 行为评估是指干预者通过访谈、测验、观察等方式来收集行为当事人的信息,并运用分析、推论、假设等方式对个体的行为性质进行判断,并对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的基本特点以及环境因素进行详细的测量的过程。 (1)行为筛查 筛选并确定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 (2)问题行为的详细评估 对所确定的问题行为进行更仔细的测量。 思考:行为筛查过程中干预者应当考虑哪些问题或因素? 对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评估 除了进一步获得有关行为发生频率、行为发生时每次所持续的时间以及行为强度方面的资料之外,重点在于对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获得与问题行为发生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确定行为发生的直接诱因与相关因素。 2.行为评估的方法 在行为评估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的评估方法有四种:访谈、直接观察、检核表和标准化测验。 (1)访谈法 通常是一种非直接的评估方式。 访谈的对象:熟悉学生的人(教师、家长、同伴)或学生自己(有语言表达能力)。这些信息包括: 行为在什么地方出现?是否与场所有关?

北师大网络教育2012行为矫正原理与技术作业

《行为矫正》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查理每天喝咖啡太多,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 B ) A.行为适当 B.行为过度 C.行为不足 D.行为不当 2、班都拉提出的行为治疗的方法是:( C ) A.厌恶法 B.系统脱敏法 C.示范-模仿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 3、在观察学习中,只要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强化,则等于观察者受到了间接强化,因而也能对观察者的模仿起到动机激励作用,此为( B ) A. 内部强化 B.外部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4、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B ) A. 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班杜拉 5、赌博行为属于间歇强化的哪种?( B ) A.定比例强化 B.变比例强化 C.定时距强化 D.变时距强化 6、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施予厌恶刺激或剥夺他正在享受的奖励刺激,这种行为矫正模式是( B ) A. 正强化 B.惩罚 C. 负强化 D.消退 7、当乐乐把自己弄脏的墙擦干净后,父亲又要求他将另一面墙上的污渍(这些污渍不是乐乐弄的)也擦洗干净。父亲采取的方法是:( B ) A.积极练习 B.体罚 C.体力劳动 D.过度补偿 8、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D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9、武艺为了避免吃垃圾食品,每次去超市之前都先吃饱,他所采用的方法是( B )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实 践 与 探 索 260 INTELLIGENCE 挑食和偏食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 王冰竹 王 颖 摘 要:本文通过对1例正常儿童挑食和偏食行为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其挑食和偏食行为的原因,探索父母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中所处的地位,探讨对此类儿童挑食偏食行为进行矫正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并为实际工作者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 挑食 偏食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改变上,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通过对1名10岁挑食和偏食的儿童实施行为矫正,来探讨对此类儿童的辅导方法及辅导的有效性,为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该研究对象为小茜(化名),独生女,小学三年级,10岁。出生于普通家庭,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家长的文化水平一般。母亲在当地的一家美容院工作,每天工作时间达11个小时,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和管理她的日常生活。父亲是民警,十分宠爱她,对日常生活中她提出的要求都尽力满足。小茜不吃苹果、青菜、煮鸡蛋的蛋黄等常见食物,只喜欢吃西瓜、草莓、薯片、巧克力和冰淇淋等食品。小茜现在体重偏重,母亲对此非常担忧,希望能想办法帮助她改掉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二、研究过程 1、寻找原因及确定矫正方法 通过与小茜及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小茜挑食和偏食的原因是:(1)小茜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认为对健康没有影响。(2)小茜的父亲没有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女儿爱吃什么就是缺什么食物的营养,致小茜养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通过了解个案挑食和偏食的原因发现:(1)个案觉得“只吃喜欢的食物,不吃不喜欢的食物,对健康没有影响”,说明个案对挑食和偏食的危害没有正确的认知,缺少合理膳食的动机。所以本研究还采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向个案传授合理膳食的知识,改变其错误的认知。(2)对个案的父亲的错误饮食观念采用认知疗法给予纠正。(3)个案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欢喜吃零食。所以本研究决定采用代币制的方法来帮助个案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2、确定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B 研究设计,先进行1周的观察,此为基线期;然后进行1个月的行为矫正,此为治疗期。通过基线期和治疗期挑食和偏食的次数比较及追踪期的访谈,探讨治疗对个案的有效性。 3、实施矫正过程 第一步:改变个案错误认知。研究者对个案进行了合理膳食知识的传授,让个案了解哪些食物多吃了对身体有害,而哪些食物对身体有益,懂得科学进食。同时让其了解合理膳食能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体重过重。 第二步:改变个案父亲的错误认知。首先,研究者让父亲了解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这些营养主要从什么食物中获取,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膳食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还应注意烹调方法,尽量少作油炸食物,以减少营养的损失。其次,让父亲认识到孩子应少吃或不吃易发胖的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冰淇淋等。最后,教会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个案合理饮食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灌输一些营养知识,并且经常带个案到户外活动。 第三步:营造愉快的就餐环境。研究者与个案的家长达 成一致,父母要纠正孩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在孩子吃完东西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全家人在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 第四步:使用代币制。研究者与个案及其家长一起协商如何使用代币制来帮助孩子逐步养成饭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家长严格规定餐次和吃饭时间,并让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她产生饥饿感。第1周兑换代币的时间由个案自己决定,可以每天1次,也可以积累足够的代币后向妈妈兑换。从第2周开始,兑换代币的时间为1周1次,规定在每周日09:00向妈妈兑换。 4、结果与评估 个案在观察期间挑食和偏食行为严重,母亲命令她不要挑食和偏食也无济于事。在治疗期,个案的挑食和偏食行为有所减少,不吃的食物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其原因是个案能够减少饭前吃零食的次数,养成每天到户外活动的习惯,并且可以通过不挑食得到奖励,及时强化比延迟处罚更为有效。在追踪期,个案的不挑食和偏食的行为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结束治疗后的第1周偏食行为有明显的提高,可能是个案对失去奖励的一种对抗行为,也可能是习惯的养成需要更多的时间。结果证明,结合使用改变认知和代币制2种方法矫正个案挑食和偏食行为是有效果的。 5、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治疗中,家长的协助和支持至关重要,家长不仅承担着观察者的角色,而且还是监督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家长对儿童的言语赞扬、亲切拥抱都是很好的强化物。(2)在家庭中,家长的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观念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观念。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孩子的问题行为不仅包括该问题行为,还包括家长对这种行为作出的反应。因此,家长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问题行为。(3)选择合适的强化物是治疗的关键。在本研究中,选择个案喜欢却又不能经常得到的画册作为强化物,可以很大程度地强化目标行为。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借此对未来研究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使用代币制进,除要选择合适的强化物之外,还要注意停止使用代币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实施代币制进,一开始使用连续强化,当目标行为有规律地出现时,可以加入间歇强化来维持目标行为,如固定比率程序或可变比率程序。(2)本研究思路可以运用到其他不良行为习惯的治疗上,如不按时上床、睡懒觉等。 参考文献: [1] [美]Raymo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45742017.html,tenberger 著,石林等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2] 张美兰:《利用代币强化物对幼儿进行行为矫正》,《山东教育》,2002,1:106—107。 [3] 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5—37。 [4] 尹弘飚、张莉:《生态系统理论下的儿童行为矫正观》,《教育导刊》,2002,6(2):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