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1、一般程序
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一开展正式填图工作。
2、基本方法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
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法。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
A 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
B 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
C 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 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
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 亦可)。
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区、变质岩区和侵入岩区的观察记录重点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
a 沉积岩区: 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b 变质岩区: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
c 侵入岩区: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矿物结构特征:先描述主要矿物,然后描述次要矿物,再

描述副矿物。
单元之间或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要记录接触的性质和类型及产状。
2、记录格式
(1) 点号;
(2) 位置;
(3) 点性;
(4) 地质描述
a 岩性: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地层产状等。
b 构造:产状、规模、形态及其控矿作用;分布规律、断层性质等。
c 矿化及矿产特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含量等)。
d 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围岩关系等。
e 样品:编号、岩性、位置。
f 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
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1、地质观测研究程度
a 搞清矿区的地层层序及分布、分层标准(以实测剖面为基础)。在“段”的基础上,一般应按岩性细分至层。具有填图意义的最小岩石(层)单位都需填制。矿体(层)、标志层及对找矿有意义的地层单位,如果在图上小于1毫米时,应扩大表示。
不同变质岩相带与地层单位应分别以不同界线和不同图例表示。
b 搞清矿区各种主要构造类型的性质及产状,特别要详细研究矿区导矿、控矿及容矿构造,并查明其性质、序次及产状要素。查明后期构造对矿体的破坏作用及破坏程度。
c 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形状、产状和规模,查明蚀变带的分带情况;对预期有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进行检查了解,提出概略的品位参数 。
d 搞清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研究可能存在有隐伏岩体和矿体的地段,指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e 对区内发现的其它矿床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检查评价。
f 查明矿区物化探特征,并做放射性顺便检查。
2、精度要求
a 地质体标绘精度:在地质图上原则上填绘相应比例尺图面上直径大于2毫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线状地质体。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按相应比例尺夸大表示在图上,并应真正反映其平面形态和产状。
b 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毫米。
c 观测点密度( 个/平方公里)。
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1、 必须现场及时连图,不允许在室内回忆勾绘。
2、 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
3、 注意标志层的选择
4、 连图时要有地层的概念
5、连接断层要注意序次
6、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断层对接,而要按实际情况勾划。
7、花岗岩按单元勾图,复式岩体要圈出不同脉动次形成的岩体界

线。
8、 大构造线在大面积内易查明,小面积中不易查明,它们往往是由若干小断层或裂隙组成的大断裂,要注意研究。
9、 连图时不能仅凭一点之见,要联系的看问题,要有整体概念。
10、界线不清或呈过渡关系,缺乏截然界线时,在野外要力求将界线通过部位压缩到最小范围,并结合岩矿鉴定及化验成果,进行确定。
室内整理及填图文字小结
1、室内整理
a 整理各类标本、样品,并及时登记送样。
b 检查素描图,按规定填绘花纹图例和各种代号注记,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校对。经检查修改后进行着墨。
c 文图对照,核对野外记录和图件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均需回到现场查实、校正,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臆断修改原始编录,不允许涂抹或擦掉,只能进行批注、补充,切忌文图不相吻合(大忌)。
d 为了随时进行综合研究,除利用实测剖面外;必要时可以图切剖面(适用于中小比例尺)。
e 认真整理野外草图,清绘野外地质清图。
f 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野外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提交文字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