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预评价报告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预评价报告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预评价报告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备案版)

前言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以下称“该项目”)场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赛乌素镇西北约70km的荒漠草原上,该区域规划总装机容量400MW,其中,一、二期风电场装机99MW,现已投产。该项目为扩建项目,装机容量200MW,与一、二期风电场相邻,共分为4个区域,分别位于一、二期工程场地的东、西两侧,场址海拔高度为1270~1400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受国华(乌拉特后旗)风电有限公司委托,北京达飞安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风电场200MW风电项目进行了安全预评价。

接到项目单位委托后,公司成立了项目组,并与项目单位沟通,该项目处于前期筹备阶段(2012年10月11日,项目组成员及相关人员对拟建风电场进行现场踏勘,为该工程安全预评价准备第一手资料);在评价过程中,项目组与项目单位多次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沟通意见。

(1)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和《风电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规程》(NB/T 31028-2012)的相关规定,评价报告内容包括:

(1)编制说明;

(2)建设项目概况;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5)定性、定量评价;

(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

(8)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9)评价结论。

本预评价报告主要是依据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类比工程法,结合项目的特点,对建设工程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险、

本预评价报告可作为该项目初步设计、建设和投产后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3年2月18日

1 编制说明 (1)

1.1预评价目的、范围及工作程序 (1)

1.1.1 预评价目的 (1)

1.1.2 预评价范围 (1)

1.1.3 预评价工作程序 (2)

1.2评价依据 (2)

1.2.1 国家法律 (2)

1.2.2 国家行政法规 (3)

1.2.3 地方法规 (3)

1.2.4 政府部门规章 (4)

1.2.5 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 (5)

1.2.6 国家标准 (6)

1.2.7 安全生产行业技术标准 (8)

1.2.8 风力发电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8)

1.2.9 其他要求、规范 (10)

1.2.10 其他技术资料 (10)

1.3建设单位简介 (10)

2 建设项目概况 (11)

2.1项目地理位置 (11)

2.2项目规模 (12)

2.3场址条件 (12)

2.3.1 气象条件 (12)

2.3.2 风能资源 (13)

2.3.3 交通条件 (14)

2.3.4 周边环境 (14)

2.3.5 工程地质 (15)

2.4机组选型及主要建(构)筑物 (17)

2.4.1 风电机组选型及布置 (17)

2.4.3 升压站总平面布置 (20)

2.4.4 主要土建工程及建(构)筑物 (20)

2.5风力发电过程 (22)

2.6主要生产及辅助系统介绍 (23)

2.6.1 电气一次 (23)

2.6.2 电气二次 (26)

2.6.3 通信 (29)

2.6.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0)

2.6.5 站区内给、排水及消防用水 (30)

2.6.6 消防系统 (31)

2.7施工组织设计 (34)

2.7.1 施工条件 (34)

2.7.2 施工总体布置 (34)

2.7.3 施工用地 (35)

2.7.4 主体工程施工 (36)

2.7.5 施工进度 (40)

2.8工程管理 (41)

2.8.1 工程管理机构 (41)

2.8.2 主要管理设施 (42)

2.8.3 运行与维护 (42)

2.9工程特性 (43)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5)

3.1主要物料特性及其危险性 (45)

3.1.1六氟化硫 (45)

3.1.2绝缘油 (45)

3.1.3齿轮油 (46)

3.1.4液压油 (46)

3.1.5乙炔 (46)

3.1.6 氧气 (46)

3.1.8汽油 (47)

3.2风电场场址选址和总体布置危险性辨识分析 (47)

3.2.1场址选择危险性辨识分析 (47)

3.2.2总体布置危险性辨识分析 (48)

3.3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9)

3.3.1 地震、地质灾害 (49)

3.3.2 气象灾害 (49)

3.3.3 高海拔影响 (50)

3.4生产建(构)筑物、设备事故危险因素辨识分析 (51)

3.4.1风机基础 (51)

3.4.2风机塔筒 (51)

3.4.3箱变 (52)

3.4.4 35kV配电楼 (52)

3.4.5箱变基础及其他建(构)筑物 (52)

3.5主要工艺设备及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2)

3.5.1 风轮系统(桨叶) (53)

3.5.2 机械传动系统(齿轮箱) (54)

3.5.3 液压系统 (54)

3.5.4 偏航系统 (55)

3.5.5 变桨系统 (55)

3.5.6 风机发电机组的润滑和磨损 (55)

3.5.7 风力发电机组 (56)

3.5.8风功率预测系统 (57)

3.5.9 升压站系统(主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220kV配电装置) (57)

3.5.10 特种设备 (60)

3.5.11 公用工程 (60)

3.5.12 集电线路 (60)

3.6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1)

3.6.1人的因素 (61)

3.6.3环境因素 (62)

3.6.4管理因素 (62)

3.7生产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 (63)

3.7.1 高处坠落 (63)

3.7.2 物体打击 (63)

3.7.3 触电 (63)

3.7.4 火灾 (64)

3.7.5 中毒和窒息 (66)

3.8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7)

3.9安全监测缺陷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8)

3.10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8)

3.11场内外交通运输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68)

3.12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9)

3.13风力发电与电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73)

3.13.1 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73)

3.13.2 电力系统对风电影响 (74)

3.14周边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74)

3.15重大危险源辨识 (74)

3.16事故案例介绍 (75)

3.16.1 风力发电场雷击事故 (75)

3.16.2 北方某风力发电场火灾及脱网事故 (77)

3.16.3 风机吊装、机舱作业及安装环节事故案例 (79)

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81)

4.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81)

4.1.1 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81)

4.1.2 评价单元的划分 (81)

4.2各单元评价方法选择 (82)

4.2.1 各单元评价方法的选择 (82)

4.2.2 选定各评价方法的原因 (83)

4.3.1安全检查表法 (83)

4.3.2 预先危险分析法 (84)

4.3.3 类比工程法 (85)

5 定性、定量评价 (86)

5.1场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单元 (86)

5.1.1 场址选择 (86)

5.1.2 总平面布置 (88)

5.1.3 单元评价小结 (90)

5.2建(构)筑物单元 (90)

5.2.1 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91)

5.2.2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2)

5.2.3 单元评价小结 (94)

5.3风电机组单元 (94)

5.3.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4)

5.3.2 单元评价小结 (99)

5.4升压站系统单元 (99)

5.4.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99)

5.4.2 单元评价小结 (105)

5.5集电线路单元 (106)

5.5.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6)

5.5.2 单元评价小结 (107)

5.6公用工程单元 (107)

5.6.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 (107)

5.6.2 单元评价小结 (108)

5.7交通运输单元 (108)

5.7.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8)

5.7.2 单元评价小结 (109)

5.8并网安全单元 (109)

5.8.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09)

5.9特种设备单元 (110)

5.9.1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10)

5.9.2 单元评价小结 (111)

5.10安全监测单元 (111)

5.10.1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11)

5.10.2 单元评价小结 (112)

5.11自然灾害单元 (112)

5.11.1 预先危险分析法评价 (112)

5.11.2 单元评价小结 (114)

5.12作业环境单元 (114)

5.12.1 噪声 (115)

5.12.2 电磁辐射 (116)

5.12.3 低温 (117)

5.12.4 粉尘、毒物 (117)

5.12.5 单元评价小结 (118)

5.13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单元 (118)

5.13.1 预先危险分析评价 (118)

5.13.2 单元评价小结 (123)

5.14安全生产管理单元 (123)

5.14.1 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123)

5.14.2 单元评价小结 (125)

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26)

6.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126)

6.1.1 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 (126)

6.1.2 制定安全对策措施遵循的原则 (126)

6.2补充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126)

6.2.1 场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安全对策措施 (126)

6.2.2 主要生产建(构)筑物安全对策措施 (127)

6.2.3 电气设备及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28)

6.2.5 集电线路安全对策措施 (130)

6.2.6 升压站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130)

6.2.7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对策措施 (131)

6.2.8 消防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132)

6.2.9 交通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133)

6.2.10 作业环境对策措施 (133)

6.2.11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34)

6.3施工期安全对策措施 (137)

6.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安全对策措施 (137)

6.3.2 起重、运输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38)

6.3.3 防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138)

6.3.4 高处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38)

6.3.5 防坍塌事故安全对策措施 (139)

6.3.6 防触电安全对策措施 (140)

6.3.7 防火安全对策措施 (140)

6.3.8 防爆炸全对策措施 (140)

6.3.9 防止外力损坏电缆对策措施 (141)

6.3.10 防止施工期扬尘对策措施 (141)

7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原则及框架要求 (142)

7.1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和目标 (142)

7.1.1 事故应急预案的定义 (142)

7.1.2 事故应急预案的目标 (142)

7.2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和要求 (142)

7.2.1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142)

7.2.2 应急预案的论证及备案 (143)

7.2.3 应急预案的实施 (143)

7.3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44)

7.3.1 编制准备 (144)

7.3.2 编制程序 (144)

7.4.1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145)

7.4.2 应急预案框架要求 (145)

7.4.3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46)

7.5该项目应编制的主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6)

8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 (149)

8.1编制依据 (149)

8.2价格水平年 (149)

8.3安全专项工程量 (149)

8.4投资估算 (149)

9 评价结论 (152)

9.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152)

9.2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53)

9.3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 (154)

9.4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受控程度 (155)

9.5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 (156)

9.6安全预评价结论 (156)

附件:

1. 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 (157)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158)

3.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巴彦淖尔市哈沙图风电场国华公司20万kW风能资源配置的批复》(内发改能源字[2008]704号) (159)

4.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国华乌拉特后旗哈沙图风电场200MW风电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内国土预审字[2012]223号) (161)

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编号2012069) (163)

6.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200MW风电场建设拟选址用地范围内未压覆已查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函》(内国土资函[2008]252号) (165)

7. 站区总平面布置图 (166)

8. 风机、箱变基础布置及剖面图. (167)

10. 风电场集电线路接线图 (169)

11. 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图 (170)

1 编制说明

1.1 预评价目的、范围及工作程序

本预评价秉承科学、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有关政策文件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预评价工作。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国华(乌拉特后旗)风电有限公司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场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工艺系统及生产场所等进行系统分析,对规划布置及工艺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筛选分析、识别,并评价重大和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提出消除、预防、减弱、隔离各种危险、危害的途径和方法,为该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机组投产后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1.1.1 预评价目的

该项目安全预评价的目的主要有: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2)为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

(3)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该项目的设计、建设、竣工验收和投产后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2 预评价范围

本预评价报告评价对象为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哈沙图200MW风电项目,该项目依托一期已建成的220kV升压站,一期已设1台100MV A主变压器。该项目的评价范围为:该项目新增的2台100MV A主变压器,1# 35kV配电楼扩建Ⅱ段配电装置,新建2# 35kV配电楼及Ⅲ段配电装置、预留的Ⅳ段配电装置;风电场新建100台风电机组及配套的100台箱式变压器。扩建的2#、3# 35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1)工程场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工程主、辅系统,主要包括升压站新增2台主变,扩建的1#35kVⅡ段配电装置,新建的2#35kV配电楼及Ⅲ段配电装置及预留的Ⅳ段配电装置。相关电气设备、母线,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及基础、集电线路设备及其系统、控制系统及设施、公用工程、并网安全、安全监测等;

1.1.3 预评价工作程序

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划分评价单元和选择评价方法;

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对工程安全情况进行类比调查,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次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 安全预评价程序图

1.2 评价依据

该项目的评价依据主要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部颁标准、规范性文件,电力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国华乌拉特后旗哈沙图风电场200MW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2年3月)》等。

1.2.1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18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主席令[2009]第23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

1.2.2 国家行政法规

(1)《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39号);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4)《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5)《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432号);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7)《草原防火条例》(国务院令542号);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9)《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

(1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

(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12)《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1.2.3 地方法规

(1)《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2)《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29号);

(3)《内蒙古消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4)《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建设项目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6号);

(5)《内蒙古自治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修正)》(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59号);

(7)《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70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内安委会发[2010]14号);

(9)《内蒙古自治区风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发改能源字[2009]215号);

(10)《关于加强风电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工作的通知》(内安监执法字[2009]116号);

(11)《内蒙古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2008]》(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62号)。

1.2.4 政府部门规章

(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

(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

(8)《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

(9)《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

(1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

(1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

(1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40号);

(1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令第1号);

(15)《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号);

(16)《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监会令第5号);

(17)《电网运行规则》(试行)(电监会令第22号);

(18)《电力安全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电监会令第31号)

(19)《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8号);

(2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

(21)《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

(1)《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3]1403号);

(2)《关于印发风电特许权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及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3]1403号);

(3)《全国风能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发改能源[2004]865号);

(4)《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发改能源[2005]899号);

(5)《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 号文);

(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7)《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协调字[2005]125号);

(8)《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2004]213号);

(9)《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2005]89号);

(10)《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11)《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8]20号);

(1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第23号);

(13)《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

(14)《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

(15)《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

(16)《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1号);

(17)《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禁令》(国资委令第24号);

(18)《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

(19)《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

(20)《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

(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

(22)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号);

(23)《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

(24)《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9]61号);

安全[2011]26号);

(26)《关于印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试行)>的通知》(电监安全[2012]39号);

(27)《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47号);

(28)《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方案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371号);

(29)《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1.2.6 国家标准

(1)《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3)《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

(4)《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5)《爆炸和火灾危害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6)《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1993);

(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8)《防洪标准》(GB50201-94);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

(1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

(11)《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09-2002);

(1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

(1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技术条件》(GB/T19069-2003);

(14)《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6)《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16985.21-2004);

(17)《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GB/T19568-2004);

(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9)《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

(20)《风力发电机组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19960.1-2005);

(2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2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4)《生活水饮用卫生标准》(GB5479-2006)。

(2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

(2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8)《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

(2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3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3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32)《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3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34)《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6451-2008);

(35)《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

(3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

(37)《安全色》(GB2893-2008);

(3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3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4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41)《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

(4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4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4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6)《安全带》(GB6095-2009);

(47)《安全带测试方法》(GB6096-2009);

(4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4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

(50)《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

(GB4053.3-2009);

(52)《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GB/T 25383-2010);

(53)《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19072-2010);

(5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5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

(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0);

(5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0)《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6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6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GB26860-2011);

(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1);

(6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6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67)《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T18451.1-2012);

(6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229.4-2012)。

1.2.7 安全生产行业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3)《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

(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1.2.8 风力发电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

(1)《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1993);

(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