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一二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二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二章总结

第一章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剪应力τ: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以τ表示。

——牛顿粘性定律

2、粘度μ: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单位:Pa.S 液体:T↑,μ↓

气体:T↑,μ↑

3、密度ρ: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SI单位kg/m3

理想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为:

由理想气体方程求得操作条件(T, P)下的密度

液体混合物密度计算式

气体混合物密度计算式

4、压强P :流体的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压力,SI单位N/m2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表压

5、流量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体积流量qv;单位为:m3/s。

质量流量qm;单位:kg/s。

6、流速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流过的距离,称为流速u。

单位为:m/s。

7、雷诺数Re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

可能是滞流,也可能是湍流,与外

界条件有关。——过渡区

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

8、当量直径de

RH-水力半径

9、流体在圆直管中的流动形态

本质区别

分层流动

质点的脉动

10、管路特点

a、串联管路的主要特点

a) 通过各管段的质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性流体

b)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等于各管段直管阻力损失之和

b、分支管路

a)

b)

C、并联管路的特点:

a)并联管路中各支管的能量损失相等。

b)主管中的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c)并联管路中各支管的流量关系为:

二、基本原理

1、流体的静力学方程

适用条件: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的内部,对于间断的并非单一流体的内部则不满足这一关系。

2、连续性方程

若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3、伯努力方程

a) 若以单位重量的流体为衡算基准

[m]

b) 若以单位体积流体为衡算基准

[pa]

c) 若以单位质量流体为衡算基准

[J/kg]

适用条件:对于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当所取系统两截面之间的绝对压强变化小于原来压强的20%,

仍可使用柏努利方程。式中流体密度应以两截面之间流体的平均密度ρm代替。

4、范宁公式

5、量纲分析法

凡是根据基本的物理规律导出的物理量方程

式中各项的量纲必然相同,也就是说,物理

量方程式左边的量纲应与右边的量纲相同。

量纲一致原则:

π定理:

i=n-m

1、静力学方程的运用与计算

三、基本计算

6、试差法

等压面的选择

2、伯努力方程的运用与计算

1)截面的截取:

流动方向垂直

流体必须是连续的

未知量应在两截面或两截面之间

尽量选择大截面和与大气相通的截面

2)基准水平面的选取

必须与地面平行,

通常取两个截面中的任意一个截面。

水平管道,基准水平面取通过管道中心线,ΔZ=0。

3)单位必须一致

有关的物理量换算成一致的单位。

压强表示方法一致。

5)大口截面的流速为零

6)上下游截面要分清。

3、阻力的计算

管进口ξc=0.5

湍流:

查摩擦系数图

光滑管Re=3×103~1×105

四、基本设备

1、压强、压差的测量

1)U型管压差计

2)倾斜U型管压差计

3) 微差压差计

2、液封及液位测量

作业中存在问题:

1、管径的求法

2、表压表示压强必须注明

3、伯努力方程用于气体时必须先验证是否符合要求,所用密度应为气体在平均压强下的密度。

6、阻力系数法和当量长度法的区别,不可写成

7、进出口阻力损失不要忘记

4、流动系统不能直接用静力学方程来计算

5、单位注意。

1、如图容器内贮有密度为1250kg/m3的液体,液面高度为3.2m。容器上部空间压力为29.4kPa。试求:

(1)压差计读数(指示液密度为1400kg/m3);

(2)A、B两点的压强。

3、用离心泵从河边的吸水站将河水送至水塔。水塔进水口到河水水面的垂直高度为34.5m。管路为Φ114 ×4mm的钢管,管长1800mm,包括全部管路长度及管件的当量长度。若泵的流量为30m3/h,试求水从泵获得的外加机械能为多少?钢管的相对粗糙度为0.002。

2、如图所示常温下水槽,下面的出水管直径为Φ57 ×3.5mm。当出水阀全关时压力表读数为30.4kPa。阀门打开时,压力表读数为20.3kPa。设压力表前管路中的压头损失为0.5m水柱,求水的流量为多少m3/h?

第2章《流体输送设备》基本概念与公式

1.流体输送设备:输送流体—泵(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计量泵;旋涡泵)输送气体—风机: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

2.向流体作功以提高其机械能的装置:升高压力(静压能);升高位置(势能)(位);克服沿途阻力。

3.

?

?

?

?

?

??

流体输送设备的操作原理

基本构造和性能

本章要点

合理选择,计算,安装输送设备

操作管理流体输送设备

4.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5.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心脏部件—叶轮:开式;半开式;闭式。

平衡孔—叶轮后盖板上钻有小孔,以把后盖板前后的空间连通起来。2)泵壳—蜗壳(能量转换装置)

3)密封图

6.理论压头:理论压头—在理想情况下离心泵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头。 H 理=f(Q)≡f (泵结构、尺寸、转递、Q ) 7.叶片进口与出口之间应用柏努利方程

22

1

1222

221

21

222T T P C P C H g g g g

P P C C H g g

ρρρ∞∞++=+--=

+

11222111

222,cos 02

cos cos cos T T u C u C u C H H g

g

π

ααααα∞∞=

==

=

代入上式-或 离心泵基本方程式

8.流量,理论流量

2222222

sin T r Q D b C D b C ππα=?=?

2

222222222260(,,,,)

T T T T u u ctg H Q g g D b D n u H f Q n D b βππβ∞∞?=-??∴?

?=??

∴=

9.H T ∞与β2之间的关系

222222222,

,

,

000T T T T T T T T T Q H Q H Q H ctg ctg ctg u u u H H H g

g

g

βββ∞∞∞∞

↑↓

↑↑↑

>=<<=>不

10.β2的选择

2222222211221222,253022T T T Q H u u C C H g g

u C βωωω∞∞

↑↑=-+--=+

?? 理论上:前弯叶片为最好

实际上:后弯叶片,静压头

动压头

前弯叶片,同样,,比例大

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损失大,泵的效率反而低

11.

2

22222222

T T T

T u u ctg H Q D b g g D b H A BQ ββπ∞

∞=-=- 离心泵几何尺寸,,和转速n 一定

12.实际压头H 和实际流量Q

压头损失:①叶片间的环流损;②阻力损失;③冲击损失。 T H H ∞>T Q Q

>实际压头实际流量

13.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转速 n 流量 Q

压头(扬程)H n 一定,Q 可调,H 、N 、η=f (Q ) 轴功率 N 铭牌上的数值是最高效率下的性能 效率 η 气蚀余量 14.

压头H 和流量Q :实验测定

15.效率

能量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水力损失。 η=50~70% 小型泵,η=90% 大型泵 15.

轴功率N

轴功率N :泵轴所需功率

有效功率Ne :液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e N HQ g ρ=

效率η:N>Ne ()e e

N N HQ g

N W N

ρηη

η

=

=

=

()102QH N kW ρη

=

传动效率:η传= N/ N 电 配套电机功率 N 电=N/η传

1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 -Q 曲线 ;N -G 曲线;η-Q 曲线。

离心泵工作点在最高效率点附近工作。 17.离心泵性能及其影响

特性曲线:一定转速、常压、常温、清水介质(密度、粘度) 1)密度的影响

2222sin Q D b C πα= Q 与ρ无关 H -Q 不变 222cos /H u C g α= H 与ρ无关 η-Q 不变

gHQ N ρη=

N 与ρ成正比 210QH N ρ

η

= N-Q 变化 2)粘度的影响

运动粘度ν<20(历沲)20×10-5m 2/s 不进行修正 当运动粘度ν>20(历沲),2×10-5 m 2/s 用简图修正

Q ’=C Q Q H ’=C H H

η’=C ηη 查图2-14 求C Q 、C H 、C η

3)转速的影响

比例定律1、2、3次方 Q ’/Q = n ’/n 2222sin Q D b C πα= H ’/H =(n ’/n )2

222cos /H u C g α= N ’/N =(n ’/n )3 gHQ

N ρη

=

4)叶轮直径影响 Q ’/Q = (D 2’/ D 2)3

同系列泵:几何形状相似3、2、5次方 H ’/H = (D 2’/ D 2)2 N ’/N = (D 2’/ D)5

切割定律:叶轮外周切割使D 2变小,1、2、3、次方 D 2 减小,b 2增大 , Q ’/Q = D 2’/ D 2 D 2 b 2 = D 2’b 2’ H ’/H = (D ’/ D 2)2

N ’/N = (D 2’/ D)3

18.气蚀现象

吸入液体,泵入口处形成低压,提高泵的安装高度,导致泵内压力降低,入口处压力降至低于或等于液体汽和整汽压,液体气化,低压区 高压区 气 泡凝结或破裂,产生频率很高瞬时压力很大的冲击 气蚀现象。 (二)离心泵的允许吸上高度

0-0’与1-1’列柏努利方程式

()()()()

2

2001

10101010201

101

021

101

2101

001

2200

222051

f g g f a a g f s g s f r r g f g P u P u z z H g g g g z z H u P P u H H g g P P P P u H H g g

H u H H H g

P P

H H g H νρρρρρ→→→→→++=+++===-∴=--=-∴=--''=---=--- 当大气压已知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已知离心泵的必需气蚀余量NPSH NPSH 实际安装高度 =

1、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1

21

012a s g s f P P H m g

u

H H H g

ρ→-'=

????

'=-

-允许吸上真空度液柱允许吸上高度,允许安装高度

H S ’值越大,泵抗气蚀性能好;Hg 越大, H S ’=f (泵结构、流量、液体性质、大气压强),

H S ’实验测定(大气压为10mH 2O(9.81×104Pa),20℃,清小) H S ’-Q 曲线,Qr ,H S ’ ,最大流量时的H S ’计算安装高度

其它液体,2321000

(10)(0.24)9.8110100.2420s s a s a s P H H H H H H P C ρ

ρ??'=+---?????'' 其中水介质,大气压强,

实训时的大气压强,液体饱和蒸汽压,时的饱和蒸汽压,1000实训水的密度,液体密度

2

101

2g s f u H H H g

→=--

2、气蚀余量

定义:21

12饱和蒸汽压ρρ=+-

v v

P P u NPSH P Pa g g g

()0,01ρρ→=

---v r g f P P

H NPSH H g g

(NPSH )r —必须气蚀余量。 3、实际安装高度

①实际安装高度=Hg -(0.5~1m)

②实际安装高度较小 ·减少压头损失,吸入管径 ,减少管件或阀门 ·安装在贮罐液面下 2.1.5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1.管路特性与离心泵的工作点 1)管路特性方程式和特性曲线

2

2

2()e f

e e e e P u H z H g g P

H z f Q g

H K BQ ρρ??=?+++?=?++=+H Q -管路特性曲线曲线

?????离心泵性能曲线

1、 离心泵的工作点

① 作离心泵特性曲线与作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工作点M 。 ②泵安装在管路中的实际压头、流量(He 、Qe )

2、流量调节:①关小阀门;②改变转速n

3、离心泵的串联和并联

七、离心泵的类型

1)水泵(B型、D型、Sh型)

2)耐磨性泵(F型)

3)油泵(Y型)

4)杂质泵(P型)PW污水 PS砂泵 PN泥尘泵

22.选择

1)确定Qe,He:He——由柏努利方程计算。

2)选泵型号:(Qe,He)落在最佳效率区间;并列出性能参数。

3)核算泵的轴功率。

23.其它类型泵:往复泵;计算泵;旋转泵;旋涡泵。

24.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输送气体;产生高压气体;产生真空。

终压:压送机械出的气体的压强。

压缩比:出口与进口气体绝对压强的比值。

通风机:终压≤14.7×103Pa(表压)

分类鼓风机:终压:14.7×103~294×103Pa(表压),压缩比小于4 (终压压缩机:终压>294×103Pa(表压),压缩比>4

压缩比)真空泵:用于减压,终压为大气压,由压缩比由真空度决定

结构与工作原理: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流体作用式。

25.离心通风机分类:

低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0.9807×103Pa(表压)

中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2.9807×103~2.942×103Pa(表压)

高压离心通风机:出口风压2.942×103~14.7×103Pa(表压)

26.性能系数和特性曲线

1、风量 Q m3/h 风机进口处的气体状态计

2、风压 H

T [J/m3] [Pa]或[mmH

2

O]

单位体积的气体流过风机时所获得的能量。

3、轴功率与效率

1000T H Q

N η

=

注:Q 、H T 在同一状态。 其中,N 为轴功率kw , H T 为 风压Pa ,Q 为风量 m 3/s ,η为效率 4、特性曲线

风量Q 、风压H T 、静风压Hst 、轴功率N 、效率η 离心通风机的选择

①柏努利方程计算实际风压H T ’,将H T ’换算成实验条件下的H T

②气体性质,风压范围 风机类型

③实际风量(进口状态计)和实验条件下的风压H T 型号 27.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

类同离心通风机。

化工原理下复习小结

蒸 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 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 =p A 0x A p B =p B 0x B =p B 0(1-x A )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 =Py A 而P =p A +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B A A B P p x p p -= -———泡点方程 0A A A p x y P = ———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 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 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 B A B B =A A p p x x υυ=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 A A B A B A B B B A y x p p x x y x υαυ= == 对于理想溶液: 0 A B p p α= 气液平衡方程:1(1)x y x αα= +-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 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 -x -y )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 -y 图 x -y 图表示液相组成x 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

化工原理终极总结

第一章流体与输送机械 1、基本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数学模型法 2、牛顿粘性定理: 应用条件: 3、阻力平方区:管内阻力与流速平方成正比的流动区域; 原因:流体质点与粗糙管壁上凸出的地方直接接触碰撞产生的惯性阻力在压倒地位。 4、流动边界层:紧贴壁面非常薄的一区域,该薄层内流体速度梯度非常大。 流动边界层分离的弊端:增加流动阻力。 优点:增加湍动程度。 5、流体黏性是造成管内流动机械能损失的原因。 6、压差计: 文丘里 孔板 转子 7、离心泵工作原理: 离心泵工作时,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

量,使叶轮外缘的液体静压强提高。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部分动能转变成为静压能。当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时,在中心处形成低压区,在外界与泵吸入口的压差作用下,致使液体被吸进叶轮中心。 8、汽蚀现象:离心泵安装过高,泵进口处的压力降低至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使液体气化,产生气泡。气泡随液体进入高压区后立即凝结消失,形成真空导致巨大的水力冲击,对泵造成损害。 9、气缚现象: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大大低于输送流体的密度,经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的真空度小,没有足够的压差使液体进入泵内,从而吸不上液体。 10、泵壳作用:收集液体和能量转化(将流体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11、离心泵在设计流量下工作效率最高,是因为:此时水力损失小。 12、大型泵的效率通常高于小型泵是由于:容积效率大。 13、叶轮后弯的优缺点 优点:叶片后弯使液体势能提高大于动能提高,动能在蜗壳中转化为势能的损失小,泵的效率高。 缺点:产生同样的理论压头所需泵的体积大。 14、正位移泵(往复泵)的特点:a流量与管路状况、流体温度、黏度无关; b 压头仅取决于管路特性。(耐压强度) c 不能在关死点运转。 d 很好的自吸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doc

第八章课堂练习: 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 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 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 E 不变, H 不变,相平衡常数 m 减小 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 ,过程属于( B ) A 、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 ② 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 A 、大于B、等于C、小于 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 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 的直线时,则 1/Ky=1/ky+ m /kx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 E 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5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 ,当(气膜阻力 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 G 、Ky 、 Kx 、T 可按常量处理 2、传质单元高度HOG 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 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 A 的定义式为 L/ ( Gm ),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 4、当 A<1 时,塔高 H= ∞,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 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 ) min 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 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 高度 HOG 将↑,总传质单元数NOG将↓,操作线斜率(L/G )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 x2 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x2 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 成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A. 不变 B.不确定 C.减小 D. 增大 吸收小结: 1、亨利定律、费克定律表达式 及温度而异,单位与压强的 2、亨利系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E 值随物系的特性单 位一致; m 与物系特性、温度、压力有关(无因次) 3、 E 、 H 、 m 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吸收塔在最小液气比以下能否正常工作。 5、操作线方程(并、逆流时)及在y~x 图上的画法 6、出塔气体有一最小值,出塔液体有一最大值,及各自的计算式 7、气膜控制、液膜控制的特点 8、最小液气比(L/G)min 、适宜液气比的计算 9、加压和降温溶解度高,有利于吸收 减压和升温溶解度低,有利于解吸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流体力学及其输送 1.单元操作:物理化学变化的单个操作过程,如过滤、蒸馏、萃取。 2.四个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 3.牛顿粘性定律:F=±τA=±μAdu/dy,(F:剪应力;A:面积;μ:粘度;du/dy:速度梯度)。 4.两种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流动形态的判据雷诺数Re=duρ/μ;层流—2000—过渡—4000—湍流。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是最大流速的1/2。 5.连续性方程:A1u1=A2u2;伯努力方程:gz+p/ρ+1/2u2=C。 6.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范宁公式:沿程压降:Δpf=λlρu2/2d,沿程阻力:Hf=Δpf/ρg=λl u2/2dg(λ:摩擦系数);层流时λ=64/Re,湍流时λ=F(Re,ε/d),(ε:管壁粗糙度);局部阻力hf=ξu2/2g,(ξ:局部阻力系数,情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7.流量计: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孔板流量计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得到广泛的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局部阻力较大,孔口边缘容易被流体腐蚀或磨损,因此要定期进行校正,同时流量较小时难以测定。 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压差、变截面。 8.离心泵主要参数:流量、压头、效率(容积效率?v:考虑流量泄漏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水力效率?H:考虑流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机械效率?m:考虑轴承、密

封填料和轮盘的摩擦损失。)、轴功率;工作点(提供与所需水头一致);安装高度(气蚀现象,气蚀余量);泵的型号(泵口直径和扬程);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9. 常温下水的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1.29 kg/m3 1atm =101325Pa=101.3kPa=0.1013MPa=10.33mH2O=760mmHg (1)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表压 = 绝压-大气压 (2)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 10. 管路总阻力损失的计算 11. 离心泵的构件: 叶轮、泵壳(蜗壳形)和 轴封装置 离心泵的叶轮闭式效率最高,适用于输送洁净的液体。半闭式和开式效率较低,常用于输送浆料或悬浮液。 气缚现象:贮槽内的液体没有吸入泵内。汽蚀现象:泵的安装位置太高,叶轮中各处压强高于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原因(①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③吸入管路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各种泵:耐腐蚀泵:输送酸、碱及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 12. 往复泵的流量调节 ? (1)正位移泵 ? 流量只与泵的几何尺寸和转速有关,与管路特性无关,压头与流量无关,受管路的承压能力所限制,这种特性称为正位移性,这种泵称为正位移泵。 222'2e 2e 2u d l l u d l l u d l h h h f f f ??? ? ??++=???? ??+=??? ??+=+=∑∑∑∑∑∑ζλλζλ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 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 3. 伯努力方程:ρ 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 ρρ222212112121+ 5. 雷诺数:μρ du =Re 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 lu u d l Wf ?==??=2 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 32d lu p f μ=?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211?? ?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2115.0A A ξ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 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 第三章 传热 1. 傅立叶定律:n t dA dQ ??λ-=,dx 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 t t A Q 21-=λ,或m A b t Q λ?= 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 1(21 2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 t Q λ21-= 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 t +- =ln 2λπ(由公式4推导)

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 412321214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 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Cp =Pr 格拉晓夫数22 3μ 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 10000Re >,1600Pr 6.0<<,50/>d l k Nu Pr Re 023.08.0=,或k Cp du d ??? ? ????? ??=λμμρλα8.0023.0,其中当加热时,k=0.4,冷却时k=0.3 10. 热平衡方程:)()]([1222211t t c q T T c r q Q p m s p m -=-+= 无相变时:)()(12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 11. 总传热系数:2 1211111d d d d b K m ?+?+=αλα 12. 考虑热阻的总传热系数方程: 212121211111d d R R d d d d b K s s m ?++?+?+=αλα 13. 总传热速率方程:t KA Q ?= 14.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逆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 21111122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5.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并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 21111221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6.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以饱和蒸气加热冷流体的计算方程:2 221ln p m c q KA t T t T =-- 第四章 蒸发 1. 蒸发水量的计算:110)(Lx x W F Fx =-= 2. 水的蒸发量:)1(1 0x x F W -= 3. 完成时的溶液浓度:W F F x -= 0 4. 单位蒸气消耗量:r r D W '=,此时原料液由预热器加热至沸点后进料,且不计热损失,r 为加热时的蒸气汽化潜热r ’为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

化工原理重要公式(总结精选)

《化工原理》重要公式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牛顿粘性定律 dy du μ τ= 静力学方程 g z p g z p 22 11 +=+ρρ 机械能守恒式 f e h u g z p h u g z p +++=+++2 222222111 ρρ 动量守恒 )(12X X m X u u q F -=∑ 雷诺数 μμρ dG du ==Re 阻力损失 22 u d l h f λ= ????d q d u h V f ∞∞ 层流 Re 64=λ 或 232d ul h f ρμ= 局部阻力 2 2 u h f ζ= 当量直径 ∏ =A d e 4 孔板流量计 ρP ?=20 0A C q V , g R i )(ρρ-=?P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 242)(8V e q g d d l z g p H πζλ ρ+∑+?+?= 泵的有效功率 e V e H gq P ρ= 泵效率 a e P P =η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100][-∑--= f V g H g p g p H ρρ]5.0)[(+-r NPSH 风机全压换算 ρ ρ''T T p p = 第四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物料衡算: 三个去向: 滤液V ,滤饼中固体)(饼ε-1V ,滤饼中液体ε饼V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 )(22 e V V KA d dV +=τ , 其中 φμ 012r K S -?=P 恒速过滤 τ22 2 KA VV V e =+

恒压过滤 τ222KA VV V e =+ 生产能力 τ ∑= V Q 回转真空过滤 e e q q n K q -+=2? 板框压滤机洗涤时间(0=e q ,0=S ) τμμτV V W W W W 8P P ??= 第五章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 斯托克斯沉降公式 μ ρρ18)(2 g d u p p t -=, 2Re

化工原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流体流动 质点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 却要大得多。 连续性假定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拉格朗日法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欧拉法在固定空间位置上观察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如空间各点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即直接描述各有关运动参数在空间各点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定态流动流场中各点流体的速度u 、压强p不随时间而变化。 轨线与流线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连线,是拉格朗日法考察的结果。流线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在速度方向上的连线,是欧拉法考察的结果。系统与控制体系统是采用拉格朗日法考察流体的。控制体是采用欧拉法考察流体的。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理想流体粘度为零,而实际流体粘度不为零。粘性的物理本质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通常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 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总势能流体的压强能与位能之和。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流体的密度是否与压强有关。有关的称为可压缩流体,无关的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的位能、压强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平均流速流体的平均流速是以体积流量相同为原则的。 动能校正因子实际动能之平均值与平均速度之动能的比值。 均匀分布同一横截面上流体速度相同。 均匀流段各流线都是平行的直线并与截面垂直,在定态流动条件下该截面上

的流体没有加速度, 故沿该截面势能分布应服从静力学原理。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体速度u、压强p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稳定性与定态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反应。定态性是指有关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边界层流动流体受固体壁面阻滞而造成速度梯度的区域。 边界层分离现象在逆压强梯度下,因外层流体的动量来不及传给边界层,而形成边界层脱体的现象。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雷诺数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量纲分析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 ①经初步实验列出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 ②无量纲化减少变量数并规划实验; ③通过实验数据回归确定参数及变量适用围,确定函数形式。 摩擦系数 层流区,λ与Re成反比,λ与相对粗糙度无关; 一般湍流区,λ随Re增加而递减,同时λ随相对粗糙度增大而增大; 充分湍流区,λ与Re无关,λ随相对粗糙度增大而增大。 完全湍流粗糙管当壁面凸出物低于层流层厚度,体现不出粗糙度过对阻力 损失的影响时,称为水力光滑管。Re很大,λ与Re无关的区域,称为完全湍流粗糙管。同一根实际管子在不同的Re下,既可以是水力光滑管,又可以是完全湍流粗糙管。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把局部阻力损失看作相当于某个长度的直管,该长度即为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毕托管特点毕托管测量的是流速,通过换算才能获得流量。 驻点压强在驻点处,动能转化成压强(称为动压强),所以驻点压强是静压强与动压强之和。 孔板流量计的特点恒截面,变压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阻力损失较大。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流速,恒压差,变截面。 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塑性:只有当施加的剪应力大于屈服应力之后流体才开始流动。

广东工业大学化工原理下册总结

一、填空与选择题试题范围(30分) 1、蒸馏定义及概念,实现精馏的理论依据(国庆+李军PPT ) 定义: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传质过程。 概念:是质量传递过程(传质过程),即由浓度差引起的物质转移过程 精馏的理论依据(13~14):即多次蒸馏。液体混合物经过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后,几乎被完全分离。 2、进料热状况的种类,q 值大小与进料状况的关系;q 线的物理意义,不同进料状况下 q 线的变化(国庆+李军PPT ) 进料的汽化潜热 需的热量 进料汽化为饱和蒸汽所饱和液体焓饱和蒸汽焓原料焓饱和蒸汽焓=--=--=-= L V F V I I I I F L L q ' 对于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以及饱和蒸汽而言,q 值就等于进料的液相分率。 进料焓值(温度)增加,q 值减小, 则 q 线与精馏操作线的交点(相应加料热状态下两操作线的交点)沿着精馏操作线朝 x 、y 减小的方向移动。从塔设备的角度,这意味着加料板位置下移。 3、精馏塔计算时,塔内上升蒸汽量与R 的关系 回流比D L R = L ——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D ——馏出液摩尔流量,kmol/h 4、相对挥发度与饱和蒸气压的关系(国庆PPT ) 00B A p p =α 0 0,B A p p —分别为组分A 、B 的液体蒸汽压,Pa ,即纯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5、在y -x 相图上,相对挥发度α大小与平衡线、对角线、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等之间的关系(李军PPT ) y y x x x y )1(, )1(1--= ?-+?= αααα 1=α时,x y = ; 对于大多数溶液,两相平衡时,y 总是大于 x ,故平衡线位于对角线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越远,表示该溶液越易分离。恒沸点时,x-y 线与对角线相交,该点处汽液相组成相等。 α越大,组分在汽、液两相中的摩尔分数相差越大,分离也越容易 6、精馏塔实际板数计算(李军PPT ) 全塔板效率 ET (总板效率)为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塔板数 N 和实际塔板数 NT 之比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 流体静力学 二、 流体动力学 三、 流体流动现象 四、 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 一、流体静力学: ● 压力的表征:静止流体中,在某一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静压力,简称压力, 俗称压强。 表压强(力)=绝对压强(力)-大气压强(力)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或真空度)之间的关系 ●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 压力形式 )(2112z z g p p -+=ρ 备注:1)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 能量形式 g z p g z p 22 11 +=+ρρ 水平面上各点压力都相等。 此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应用: U 型压差计 gR p p )(021ρρ-=- 倾斜液柱压差计 微差压差计 二、流体动力学 ● 流量 质量流量 m S kg/s

m S =V S ρ 体积流量 V S m 3/s 质量流速 G kg/m 2s (平均)流速 u m/s G=u ρ ● 连续性方程及重要引论: ● 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应用(例题作业题) 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f e W p u g z W p u g z ∑+++=+++ρ ρ222212112121 J/kg 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f e h g p u g z H g p u g z ∑+++=+++ρρ222212112121 J/N=m 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 e s e W m N = 输送机械的轴功率: ηe N N = (运算效率进行简单数学变换) 应用解题要点: 1、 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游界面; 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 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 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 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 三、流体流动现象: ● 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 (1)层流区 Re<2000 (2)过渡区 2000< Re<4000 (3)湍流区 Re>4000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流体力学及其输送 1、单元操作:物理化学变化的单个操作过程,如过滤、蒸馏、萃取。 2、四个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 3、牛顿粘性定律:F=τA=μAdu/dy,(F:剪应力;A:面积;μ:粘度;du/dy:速度梯度)。 4、两种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流动形态的判据雷诺数 Re=duρ/μ;层流过渡湍流。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是最大流速的1/2。 5、连续性方程:A1u1=A2u2;伯努力方程: gz+p/ρ+1/2u2=C。 6、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范宁公式:沿程压降:Δpf=λlρu2/2d,沿程阻力:Hf=Δpf/ρg=λl u2/2dg(λ:摩擦系数);层流时λ=64/Re,湍流时λ=F(Re,ε/d),(ε:管壁粗糙度);局部阻力hf=ξu2/2g,(ξ:局部阻力系数,情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7、流量计: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孔板流量计的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得到广泛的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局部阻力较

大,孔口边缘容易被流体腐蚀或磨损,因此要定期进行校正,同时流量较小时难以测定。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压差、变截面。 8、离心泵主要参数:流量、压头、效率(容积效率hv:考虑流量泄漏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水力效率hH:考虑流动阻力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机械效率hm:考虑轴承、密封填料和轮盘的摩擦损失。)、轴功率;工作点(提供与所需水头一致);安装高度(气蚀现象,气蚀余量);泵的型号(泵口直径和扬程);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9、常温下水的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 1、29 kg/m31atm =Pa=101、3kPa=0、1013MPa= 10、33mH2O=760mmHg(1)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表压 = 绝压-大气压(2)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 10、管路总阻力损失的计算1 1、离心泵的构件: 叶轮、泵壳(蜗壳形)和轴封装置离心泵的叶轮闭式效率最高,适用于输送洁净的液体。半闭式和开式效率较低,常用于输送浆料或悬浮液。气缚现象:贮槽内的液体没有吸入泵内。汽蚀现象:泵的安装位置太高,叶轮中各处压强高于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原因(①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的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③吸入管路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各种泵:耐腐蚀泵:输送酸、碱及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

化工原理复习总结知识点

第1章 流体流动 常温下水的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 kg/m3 1atm =101325Pa====760mmHg (1)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表压 = 绝压-大气压 (2)被测流体的压力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 静压强的计算 柏努利方程应用 层流区(Laminar Flow ):Re < 2000;湍流区(Turbulent Flow ):Re > 4000; 2000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 流体静力学 二、 流体动力学 三、 流体流动现象 四、 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 一、流体静力学: ● 压力的表征:静止流体中,在某一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静压力,简称压力, 俗称压强。 表压强(力)=绝对压强(力)-大气压强(力)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 大气压力、绝对压力、表压力(或真空度)之间的关系 ● 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 压力形式 )(2112z z g p p -+=ρ 备注:1)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内,处于同一 能量形式 g z p g z p 22 11 += +ρ ρ 水平面上各点压力都相等。 此方程式只适用于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应用: U 型压差计 gR p p )(021ρρ-=- 倾斜液柱压差计 微差压差计 二、流体动力学 ● 流量 质量流量 m S kg/s m S =V S ρ 体积流量 V S m 3/s 质量流速 G kg/m 2s (平均)流速 u m/s G=u ρ ● 连续性方程及重要引论: 22 112)(d d u u = ● 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及应用(例题作业题) m S =GA=π/4d 2G V S =uA=π/4d 2u

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f e W p u g z W p u g z ∑+++=+++ ρ ρ222212112121 J/kg 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f e h g p u g z H g p u g z ∑+++=+++ ρρ222212112121 J/N=m 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 e s e W m N = 输送机械的轴功率: η e N N = (运算效率进行简单数学变换) 应用解题要点: 1、 作图与确定衡算范围:指明流体流动方向,定出上、下游界面; 2、 截面的选取:两截面均应与流动方向垂直; 3、 基准水平面的选取:任意选取,必须与地面平行,用于确定流体位能的大小; 4、 两截面上的压力:单位一致、表示方法一致; 5、 单位必须一致:有关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相匹配。 三、流体流动现象: ● 流体流动类型及雷诺准数: (1)层流区 Re<2000 (2)过渡区 2000< Re<4000 (3)湍流区 Re>4000 本质区别:(质点运动及能量损失区别)层流与端流的区分不仅在于各有不同的Re 值,更重要的是两种流型的质点运动方式有本质区别。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各质点互不碰撞,互不混合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并相互碰撞,产生大大小小的旋涡。由于质点碰撞而产生的附加阻力较自黏性所产生的阻力大得多,所以碰撞将使流体前进阻力急剧加大。 管截面速度大小分布: 无论是层流或揣流,在管道任意截面上,流体质点的速度均沿管径而变化,管壁处速度为零,离开管壁以后速度渐增,到管中心处速度最大。 层流:1、呈抛物线分布;2、管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2倍。 湍流:1、层流内层;2、过渡区或缓冲区;3、湍流主体 湍流时管壁处的速度也等于零,靠近管壁的流体仍作层流流动,这-作层流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层流内层或层流底层。自层流内层往管中心推移,速度逐渐增大,出现了既非层流流动亦非完全端流流动的区域,这区域称为缓冲层或过渡层,再往中心才是揣流主体。层流 内层的厚度随Re 值的增加而减小。 层流时的速度分布 max 2 1 u u = 湍流时的速度分布 max 8.0u u ≈ 四、流动阻力、复杂管路、流量计: ● 计算管道阻力的通式:(伯努利方程损失能)

化工原理上知识总结及重要公式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主要公式 第一、二、三章(流体流动) 基本概念: 连续性假定质点拉格朗日法欧拉法稳态与非稳态流动轨线与流线系统与控制体粘性的物理本质 质量守恒方程静力学方程总势能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区别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动量守恒方程平均流速动能校正因子 均匀分布均匀流段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边界层边界层分离现象因次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泊谡叶方程因次分析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摩擦系数完全湍流粗糙管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阻力系数毕托管驻点压强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特点 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塑性、假塑性与涨塑性、触变性与震凝性、粘弹性) 重要公式:

)(0ρρ-=?Rg P 质量衡算: N-S 方程 流体输送机械 基本概念: 管路特性方程 输送机械的压头或扬程 离心泵主要构件 离心泵理论压头的影响因素 叶片后弯原因 t m q q out m in m d d ,,=-g u u ρμρ+?+-?=2 D D p t

气缚现象 离心泵特性曲线 离心泵工作点 离心泵的调节手段 汽蚀现象 汽蚀余量 离心泵的选型(类型、型号) 正位移特性 往复泵的调节手段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比较(流量、压头) 通风机的全压、动风压 真空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重要公式: 泵的有效功率 泵效率 允许安装高度 风机全压换算 离心泵的串联 并联 第六章 基本概念: 搅拌目的 搅拌器按工作原理分类 混合效果 调匀度 分隔尺度 宏观混合 微观混合 搅拌器的两个功能 H L η ?=N N e = =N N e ηN gH Q ρ201,10,1001012f f g p p p p u h H H H z z g g g ν ρρ----=-= --=-?-∑∑允允2222 11 2122 T e u u H h p p ρρρ==-+ - 2 H 2A-2BQ =串串 2 Q H A-B 2?? = ? ?? 并并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 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 3. 伯努力方程:ρ ρ2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 ρρ222212112121+ 5. 雷诺数:μρ du =Re 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 lu u d l Wf ?==??=2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32d lu p f μ=?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211??? ?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2115.0A A ξ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 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 第三章 传热 1. 傅立叶定律:n t dA dQ ??λ-=,dx 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 t t A Q 21-=λ,或m A b t Q λ?= 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 1(21 2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 t Q λ21-= 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 t +- =ln 2λπ(由公式4推导)

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 412321214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 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Cp =Pr 格拉晓夫数22 3μ 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 10000Re >,1600Pr 6.0<<,50/>d l k Nu Pr Re 023.08.0=,或k Cp du d ??? ? ????? ??=λμμρλα8.0023.0,其中当加热时,k=0.4,冷却时k=0.3 10. 热平衡方程:)()]([1222211t t c q T T c r q Q p m s p m -=-+= 无相变时:)()(12222111t t c q T T c q Q p m p m -=-=,若为饱和蒸气冷凝:)(12221t t c q r q Q p m m -== 11. 总传热系数:2 1211111d d d d b K m ?+?+=αλα 12. 考虑热阻的总传热系数方程: 212121211111d d R R d d d d b K s s m ?++?+?+=αλα 13. 总传热速率方程:t KA Q ?= 14.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逆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 21111122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5.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并流不发生相变的计算方程:???? ??+=--2 2111122111ln p m p m p m c q c q c q KA t T t T 16. 两流体在换热器中以饱和蒸气加热冷流体的计算方程:2 221ln p m c q KA t T t T =-- 第四章 蒸发 1. 蒸发水量的计算:110)(Lx x W F Fx =-= 2. 水的蒸发量:)1(1 0x x F W -= 3. 完成时的溶液浓度:W F F x -= 0 4. 单位蒸气消耗量:r r D W '=,此时原料液由预热器加热至沸点后进料,且不计热损失,r 为加热时的蒸气汽化潜热r ’为二次蒸气的汽化潜热

化工原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流体力学及其输送 1、单元操作:物理化学变化得单个操作过程,如过滤、蒸馏、萃取。 2、四个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 3、牛顿粘性定律:F=±τA=±μAdu/dy ,(F :剪应力;A :面积;μ:粘度;du/dy :速度梯度)。 4、两种流动形态:层流与湍流。流动形态得判据雷诺数Re=duρ/μ;层流—2000—过渡—4000—湍流。当流体层流时,其平均速度就是最大流速得1/2。 5、连续性方程:A1u1=A2u2;伯努力方程:gz+p/ρ+1/2u2=C 。 6、流体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范宁公式:沿程压降:Δpf=λlρu2/2d ,沿程阻力:Hf=Δpf/ρg=λl u2/2dg(λ:摩擦系数);层流时λ=64/Re ,湍流时λ=F(Re ,ε/d),(ε:管壁粗糙度);局部阻力hf=ξu2/2g ,(ξ:局部阻力系数,情况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7、流量计:变压头流量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得特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得到广泛得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局部阻力较大,孔口边缘容易被流体腐蚀或磨损,因此要定期进行校正,同时流量较小时难以测定。转子流量计得特点——恒压差、变截面。 8、离心泵主要参数:流量、压头、效率(容积效率ηv :考虑流量泄漏所造成得能量损失;水力效率ηH :考虑流动阻力所造成得能量损失;机械效率ηm :考虑轴承、密封填料与轮盘得摩擦损失。)、轴功率;工作点(提供与所需水头一致);安装高度(气蚀现象,气蚀余量);泵得型号(泵口直径与扬程);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9、 常温下水得密度1000kg/m3,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1、29 kg/m3 1atm =101325Pa=101、3kPa=0、1013MPa=10、33mH2O=760mmHg (1)被测流体得压力 > 大气压 表压 = 绝压-大气压 (2)被测流体得压力 < 大气压 真空度 = 大气压-绝压= -表压 10、 管路总阻力损失得计算 11、 离心泵得构件: 叶轮、泵壳(蜗壳形)与 轴封装置 离心泵得叶轮闭式效率最高,适用于输送洁净得液体。半闭式与开式效率较低,常用于输送浆料或悬浮液。 气缚现象:贮槽内得液体没有吸入泵内。汽蚀现象:泵得安装位置太高,叶轮中各处压强高于被输送液体得饱与蒸汽压。原因(①安装高度太高②被输送流体得温度太高,液体蒸汽压过高;③吸入管路阻力或压头损失太高)各种泵:耐腐蚀泵:输送酸、碱及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12、 往复泵得流量调节 ? (1)正位移泵 流量只与泵得几何尺寸与转速有关,与管路特性无关,压头与流量无关,受管路得承压能力所限制,这种特 性称为正位移性,这种泵称为正位移泵。? 往复泵就是正位移泵之一。正位移泵不能采用出口阀门来调节流量,否则流量急剧上升,导致示损坏。 ? (2)往复泵得流量调节 ? 第一,旁路调节,如图2-28所示,采用旁路阀调节主管流量,但泵得流量就是不变得。 第二,改变曲柄转速与活塞行程。使用变速电机或变速装置改变曲柄转速,达到调节流量,使用蒸汽机则更为 方便。改变活塞行程则不方便。13、流体输送机械分类 14、离心泵特性曲线: 222'2e 2e 2u d l l u d l l u d l h h h f f f ??? ? ??++=???? ??+=??? ??+=+=∑ ∑∑∑∑∑ζλλζλ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公式总结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 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gh p p ρ+=02 2. 双液位U 型压差计的指示: )21(21ρρ-=-Rg p p ) 3. 伯努力方程:ρ ρ2 22212112121p u g z p u g z + +=++ 4. 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方程:f W p u g z p u g z ∑+++=++ρ ρ2 22212112121+ 5. 雷诺数:μ ρ du =Re 6. 范宁公式:ρρμλf p d lu u d l Wf ?==??=2 2322 7. 哈根-泊谡叶方程:2 32d lu p f μ=? 8. 局部阻力计算:流道突然扩大:2 211?? ? ?? -=A A ξ流产突然缩小:??? ??- =2115.0A A ξ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1. 恒压过滤方程:t KA V V V e 222=+ 令A V q /=,A Ve q e /=则此方程为:kt q q q e =+22 第三章 传热 1. 傅立叶定律:n t dA dQ ??λ-=,dx dt A Q λ-= 2. 热导率与温度的线性关系:)1(0t αλλ+= 3. 单层壁的定态热导率:b t t A Q 21-=λ,或m A b t Q λ?= 4. 单层圆筒壁的定态热传导方程: )ln 1(212 21r r t t l Q λπ-=或m A b t t Q λ21-= 5. 单层圆筒壁内的温度分布方程:C r l Q t +- =ln 2λ π(由公式4推导) 6. 三层圆筒壁定态热传导方程:3 4 12321214 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7. 牛顿冷却定律:)(t t A Q w -=α,)(T T A Q w -=α 8. 努塞尔数λαl Nu =普朗克数λμ Cp =Pr 格拉晓夫数2 23μ ρβtl g Gr ?= 9. 流体在圆形管内做强制对流: 10000Re >,1600Pr 6.0<<,50/>d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