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在四大天王咤吒风云之时,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一些颇具潜质的新星如黎瑞恩、汤宝如最终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坛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这几个面孔。

叶倩文

不会说粤语、不懂中文的叶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乐坛,被认为是一个“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帮助下,叶倩文神奇地获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凭注音符号背下歌词,包括其红极一时的代表作《祝福》就是这样唱出来的。早期的《零时十分》、《甜言蜜语》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颁奖礼一致推举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获得同样的荣誉,叶倩文在梅艳芳隐退之后众望所归地连取五届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她的代表作还有《秋去秋来》、《珍重》、《黎明不要来》、《愿死也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国语名曲《潇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闻,是叶倩文歌坛生涯的高峰期,而她与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选择》、《爱到分离仍是爱》也脍炙人口。1994年她与林子祥经过长时间的桃色传闻后宣布正式结婚,随后叶倩文淡然退出娱乐圈。

林忆莲

对叶倩文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林忆莲。虽然行内人对忆莲的评价并不低于sally,但也许是林忆莲长得不及叶倩文漂亮,她的人气值一直稍落下风。电台dj出身的林忆莲于84年推出首张专辑《爱情i don't know》,崭露头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挤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忆莲能静能动,不过她早期的主要歌曲还是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曲为主,如《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倾斜》、《烧》、《疯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体现出她的独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尘》、《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与李宗盛结婚并因怀孕停唱达一年半之久,当她重新回到香港乐坛时却发觉歌迷已将她忘了。于是林忆莲将注意转向国语歌,《夜太黑》、《伤痕》、《铿锵玫瑰》等像她早期的作品《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样大受好评,个人最喜欢她的《至少还有你》。

王菲

早期以艺名“王靖雯”出现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后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王靖雯在歌坛几年的奋斗终获成果。这个时期她还是以比较正统的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执迷不悔》、《季候风》、《爱与痛的边缘》等。1994年王菲歌风大变,不仅舞台造型非常前卫,歌曲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随意性,甚至像《浮躁》这样几乎没有歌词的光哼哼的歌也能获得认可。由此王菲人气更上一层楼,取代叶倩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女歌星。王菲的声线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极易吸引人。她在经历与窦唯的失败婚姻后重闯歌坛,仍然宝刀不老。代表作还有《梦中人》、《守时》、《暧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国语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愿意》等等。

彭羚

在歌坛沉浮多年的彭羚以1994年的《让我跟你走》走红,以高音的女歌手形象出现。她在王菲因生产而暂别歌坛时短暂占据了香港歌坛第一女歌手的位置,1996年初彭羚结婚并淡出歌坛。代表作还有《仍然是最爱你》、《如梦初醒》、《夜风铃》、《小玩意》等。

郑秀文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能对王菲地位构成威胁的是郑秀文。郑秀文早期以乖乖女形象出现,主要作品有《苦恋》、《say u'll be mine》,但一直未能走红。1993年开始她改走前卫路子,如《chotto等等》、《叮当》等劲歌热舞使她迅速窜红。1995年的《舍不得你》使她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红星之一,随后的几年郑秀文稳步前进,地位一直很稳固。代表作还有《放不低》、《小心女人》、《我们的主题曲》、《插曲》等。

周慧敏

唱歌出身的周慧敏是主持节目和拍电视剧起家的,她在歌坛的发展一直也比较稳定,虽不是红得发紫的人物但也并不沉寂。周慧敏美少女的形象使她被誉为“玉女派”的掌门人,甜美的外貌是最大的本钱。代表作有《天荒爱未老》、《如果你知我苦衷》、《自作多情》、《感情的分礼》、《痴心换情深》、《自动自觉》等。97年周慧敏突然宣布退出艺坛,据传是结婚去啦。“玉女派”的结局总是以结婚告终,如杨采妮、黎姿等都是。

在九十年代后期,香港歌坛涌现出的女歌星并不多。陈慧琳以模仿王菲起家,但到现在她自己的风格还没形成;“玉女”梁咏琪给绯闻稍闹一闹便身价大跌,现在的艺人形象还可真脆弱。

【9A文】香港乐坛的最高荣誉金针奖历年获奖名单

香港乐坛的最高荣誉——金针奖历届得主 金针奖是由香港电台举办的十大中文金曲所评选出的乐坛最高荣誉大奖,以表扬个别从事音乐行业者在流行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贡献。奖项由1981年第一次颁发,但没有固定每年颁奖,只待有够资格者才会不定期的在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颁发。金针奖被同业认同是香港地区音乐奖项的最高荣誉,权威性备受尊重。 在众多金针奖获奖者中,有歌手、作曲人、填词人、制作人、唱片公司经理以及乐团,其中包括过世多年者。 金针奖并不是每年都有,只有遇到值得得奖的歌手才会颁发。这个奖项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就会空缺,不会在矮子里面拔将军,所以是相当有分量的.其中有几年空缺,正是因为还没有人有这个资格获奖。 第33届(20RR年)叶倩文 第32届(20RR年)陈百强(追颁) 第31届(20RR年)林夕 第30届(20RR年)杜丽莎 第29届(20RR年)郑少秋59岁 第28届(20RR年)香港民乐团 第27届(20RR年)汪明荃57 第26届(20RR年)林振强(追颁)56岁 第25届(20RR年)从缺- 第24届(20RR年)从缺- 第23届(20RR年)张学友39岁 第22届(1999年)张国荣43岁 第21届(1998年)梅艳芳35岁 第20届(1997年)从缺- 第19届(1996年)谭咏麟46岁 第18届(1995年)邓丽君(追颁)42岁 第17届(1994年)林子祥47岁 第16届(1993年)从缺- 第15届(1992年)郑国江待查 第14届(1991年)罗文41岁 第13届(1990年)黄霑50岁 第12届(1989年)徐小凤40岁 第11届(1988年)温拿乐队35-37岁 第10届(1987年)陈蝶衣78岁 第9届(1986年)唐涤生(追颁)(42岁作古) 第8届(1985年)许冠杰37 第7届(1984年)刘东 第6届(1983年)奥金宝 第5届(1982年)从缺- 第4届(1981年)顾嘉辉48岁 顾嘉辉,香港著名音乐大师,是粤语流行曲(CantoPop)最重要的创作人之一,有香港乐坛教父之称。 1973年,顾嘉辉应电视编导王天林之邀为无线电视剧《啼笑因缘》谱写主题曲,该曲掀起了粤语流行曲的热潮,和许冠杰的《鬼马双星》并称为粤语流行乐坛的开山之作。此后,顾嘉辉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插曲,其中《射雕英雄传》、《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剧集歌曲更是为内地人最为熟知。 与他合作的填词人有很多,其中黄沾与他合作最多,两人合称为“辉黄”。 顾嘉辉作品数量庞大,已登记在CASH(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的有1100多首,并且相当多元化,包括电视歌曲、电影歌曲、与歌手合作的歌曲、儿歌,还有各种广告歌曲。 第六届(1983年)奥金宝 由辉哥颁奖,得奖者是奥金宝(NonoROcampo)。辉哥在介绍奥金宝时说他在乐坛已经工作

三十年台湾香港流行音乐感想

祝帅:两岸三地的歌课后感想祝帅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歌曲文化感悟课,感受很是深刻,当祝老师娓娓道来他的当年听这些三十年来的流行音乐的个人感悟和对其中所代表的文化的解读时,就更加吸引我了。 通过祝老师对三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变化的阐述,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文化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唱自己的歌”活动还表现了不仅仅是台湾人民的对自己的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自我认同的追求,还体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潮流,那就是表现自我,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 其中给我印象很是深刻的一点就是祝老师经常提起一句话,就是这个不是中国人自己创作的歌曲,所以我在推荐列表里没有列出来。这一段话给我一点启发,就是不论是歌曲创作还是科技创作,不管是文学还是纯科学的事物,当一个以创新为特点的事物被精心创造出来,有很大的可能被人珍视。而仅仅是对外国的现有事物进行表观性改造,不一定能出现好的作品(当然好的作品还是有的,不能以偏概全)。 还有祝老师不仅是想我们提及流行歌曲文化,还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市场化的包装给艺术界带来的危害,其中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一点说,台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确实在我们华语音乐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承担着改革的先行者形象,但是在这五六年以来,台湾的流行音乐有着过于娱乐化的倾向,这导致了台湾音乐的停滞不前和一些真正的音乐难以重现,给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台湾的流行音乐前景堪忧。这个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当一件事物被娱乐话过分包装以后,就失去了他原来的风采,也丧失了原来的质朴。而脱离了本真的思想感情的音乐必然会被腐蚀。 其中对“风告诉我”感受很深。歌词如下。 风告诉我 风告诉我春悄悄走 海鸥飞了好远好远 没有人问他从哪里来 蓝天里有多少白云 没有人问他何处去 风告诉我春悄悄走 也许你要说声再见 勿忘我在故乡等着你 如果你在遥远的地方 如果你在遥远的地方 想起我请你呼唤我 小燕儿飞呀飞 可知我深情 告诉我快告诉我 他是否曾在夕阳下 他是否曾在月亮下想念我 故乡的风很是好,所以把歌词抄了下来。 故乡的风歌词 南方故乡吹来的风 带着潮水的呼唤

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香港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电视剧的风行捧红了一大批演员,像周润发、郑少秋、汪明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随着电视剧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电视歌曲中走红的。 郑少秋 郑少秋以其正气、英俊的形象在电视剧中一直扮演各种英雄和侠客。他在歌曲的代表作是电视剧《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轮流转》等的同名主题曲,他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直到九十年代,他仍以《笑看风云》、《岁月无情》等优秀电视歌曲继续他在歌坛的长青树地位。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据说便是典出郑少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会而广为流传。 曲名:笑看风云歌手:郑少秋 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 谁能预计后果 谁没有一些旧恨心魔 一点点无心错 谁没有一些得不到的梦 谁人负你负我多 谁愿意解释为了什么 一笑已经风云过 活得开心心不记恨 为了今天欢笑唱首歌 任心胸吸收新的快乐 在晚风中敞开心锁 水愿记沧桑匆匆往事 谁人是对是错 从没有解释为了什么 一笑看风云过 汪明荃 汪明荃也是一名当红影星,她在电视界的代表作是《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两部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同时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汪明荃在香港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是与她的资历分不开的。

和郑少秋一样,她也是以演老粤语片出身,历经了香港艺坛的风云变换。汪明荃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经常以节目主持人(香港称“司仪”)的身份出现在艺坛内外各大活动中。 关正杰 关正杰的身份没前两位那么显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演戏。但他是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常客。他的代表作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两首主题歌《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和《天籁…星河传说》及《大地恩情》。在谭咏麟走红之后,关正杰开始淡出歌坛。 叶振棠 叶振棠最为国内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主唱者。相对于关正杰,他的歌手生涯要长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亚视几部重头戏的主题曲,重新活跃起来。他的代表作还有《苏乞儿》的主题歌《忘尽心中情》及《戏剧人生》的同名主题曲。 叶丽仪 叶丽仪自幼爱唱歌,语言才华超卓,歌唱技巧别殊一格。她在69年参加声宝歌唱比赛获第一名,然后成为第一个签约EMI的香港歌星,那时候唱英文歌曲,不是很红,直到80年凭《上海滩》才正式走红,无人可当!随后的几年没一个歌曲能超过《上海滩》。据调查,在华人中影响最大的歌曲第一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第二就是《上海滩》。她继后为《上海滩续集》唱的《万般情》、《上海滩龙虎斗》亦承着《上海滩》的余威而有不错的成绩,而其他歌曲则以《那天将心交给你》、《愿你待我真的好》、《爱是无涯》和无线电视剧主题曲《笑傲江湖》(合唱:叶振棠)较为流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两部港剧曾在全国范围造成“万人空巷”的收视效应,一部是《射雕英雄传》,而另一部就是由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25集连续剧《上海滩》。拍摄于1980年的《上海滩》被称为是香港电视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剧集之一,曾风靡全球华人世界。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剧当年在香港播出以后,不仅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还带出了一股拍摄民国剧热潮。据说在全国不少地方,男生纷纷做“许文强”状,围起了白围巾;女生统统向“冯程程”看齐,梳起了两条小辫儿。《上海滩》的成功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1990年,香港评选20世纪80年代的十大电视剧集,《上海滩》力克83翁黄版《射雕》荣登榜首。2000年,马来西亚传媒界邀请各路人士组织了一次20世纪华语电视剧百强的评选,《上海滩》再登百强之首。 《上海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个经典片段,一个是冯程程雪地漫步,周润发的高大,冯程程的温柔纯洁成为爱情戏的经典;第二个是教堂婚礼的回眸相对,周润发赵雅芝两位实力派演员将这个百感交集的场面发挥的淋漓尽致。总之,此刻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仿佛都在我的心头流淌!不尽的人生,不尽的伤痛,永远的情爱,永远的悲欢!

华语乐坛十大影响力歌手

第一邓丽君“华语天籁女王” 邓丽君是华语现代流行歌坛的第一位具世界影响力的歌手,在这座高峰前,很多著名歌坛天后如梅艳芳、王菲亦只能位居其次。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里,这么多年过去了,十亿个掌声依然如故,人们由衷地喜爱她,难忘她,怀念她。 第二张学友“90年代华语歌神” 张学友在华语歌坛被称作“歌神”,华语歌坛唱片销量之首。其影响力与歌迷覆盖全球华人社会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有他的歌迷协会。九十年代曾经在华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 第三谭咏麟“粤语流行歌曲集大成者” 八十年代香港流行乐坛的神话——谭咏麟(谭校长)。后宣布退出有比赛性质的音乐比赛节目,之后继续出唱片,并大力提携和指点新人。并且“四大天王”均接受过谭校长的指点。谭咏麟为首的80年代香港歌手(包括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BEYOND陈慧娴)将粤语流行音乐推到了顶峰。 第四张国荣“香港歌坛一代霸主” 张国荣是香港的一代传奇!1984年,一曲《Monica》在乐坛飙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粤语流行音乐界无可替代的天王巨星。他演唱过的歌曲三百余首,正式出品八十九张专辑和精选集,销量总计已过千万,在香港红馆举行了一百二十一场个人演唱会,世界巡回三百多场,受到业界高度评价和公众的热烈欢迎。 第五梅艳芳“香港歌坛百变歌后” 20年来在香港歌坛,除了梅艳芳,没有人可以自认“大姐大”,其实这并非她的音乐造诣达至无人可敌之境,而是她“声色艺俱全”的全能武功,外加江湖女王谁与争锋的如虹气势。娱乐史记中,梅艳芳与张国荣、谭咏麟这“三角志”曾以不可逾越的气势凌驾于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娱乐之巅 第六周杰伦“亚洲流行天王” 毫无疑问他是现在华语流行乐坛的霸主,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他突破原有亚洲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曲风的嘻哈或节奏蓝调最为著名,可说是开创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亚洲流行乐坛长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周杰伦的音乐已经主宰、甚至可能改变亚洲流行音乐世界。 第七黄家驹“香港真正的音乐人” 能把流行性和思想性结合得那么好的乐队,至今没有第二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也成为华语乐坛的遗憾,十多年了,港台,大陆,甚至整个亚洲没有一个组合能达到当年BEYOND的水准 第八刘德华“华语歌坛的奇迹” 在华语歌坛,刘德华堪称奇迹,纵横华语乐坛20余年,宝刀不老,人气居高不下,十年如一日,至今获奖无数,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和吉尼斯纪录双获得者,歌曲风格多达30种,其歌曲广为传唱,歌迷下至三岁的小孩,上至七十九的老人,全球具有超强影响力的艺人。

香港流行歌词的变化_冯礼慈

作家印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4 香港流行歌词的变化 〔香港〕 冯礼慈 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在过去十年间,出现了重要而有趣的改变。 香港的“现代粤语流行曲”,广被认定以1974年为分水岭。1974年,许冠杰的《鬼马双星》与顾嘉辉制作(仙杜拉主唱)的《啼笑姻缘》推出,揭开了香港“现代粤语流行曲”的序幕。 1974年至1984这十年,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特点有: (一)许冠杰的广东话通俗口语歌词为乐坛一大特色。 (二)“顾嘉辉式”中式小调武侠剧流行曲,承载着大量中国古雅诗词韵味的歌词。 (三)“第一代”填词人主要有郑国江、卢国沾和黄沾……等。 1984年至1994这十年,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特点转换成: (一)中式小调武侠剧流行曲古意歌词与许冠杰广东话通俗口语歌词逐步减少。 (二)现代生活题材书面语歌词成为最主要歌词成份。 (三)爱情题材歌词开始成为压倒性的主要题材。 (四)“第二代”填词人有林夕、林振强、潘源良、陈少琪、周耀辉及周礼茂等等。 到了1994年,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又出现新的转变,这些转变使香港流行曲新派化和潮流化了不少,但同时令部分香港歌迷接受不来,从而对香港流行曲兴趣减退。过去十年来香港流行曲歌词的转变,也让香港歌词跟台湾(及中国大陆)的国语歌词有了更大的分野。 1994~2004年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的转变,可依以下几大类来说: 刁钻意象、创奇比喻 过去十年来香港粤语流行曲歌词的最大转变,是在语言上的基本改变:由有话直说,转变为 冯礼慈原是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毕业生,向来兴趣多多,从早年酷爱电影、和友人夹BAND、制作广告、画漫画、踢足球、玩计算机游戏到热衷网上纵横,全是他的最爱。因当年爱好舞文弄墨,及后得以进入杂志圈工作,于是顺理成章,成就了一段出色的“文字因缘”。 曾办纯音乐杂志《Top》的他,虽以失败告终,但他很洒脱地说:“因为我根本不是做生意之人,所以就不大执着,没很大怨恨,没太多嗟叹。做过了,还是好的。” 漫画家国志鸣论及他这本音乐杂志时,曾这样写道:“我认为这是一本香港有史以来包容音乐品种最广、视野最阔、通俗得来又高雅得起的音乐杂志。而这本杂志在停刊以后,可以说从没有一本后起的音乐杂志,能够全面性地超越《Top》。”此番话真代酷爱音乐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冯礼慈也出版过不少书籍,都是图文并茂的佳作,如《在都市的森林和原野》、《石屎人》、《激光人》、《号外Yuppies》、《不是甚么哲目》等。生活迫人,他只好仍努力地在红尘冲刺,余时则写写画画,不断开拓自己。虽然没能如陶令般归隐山林、优悠林泉,或为自己多留一点自在的空间,多点作画,寻求艺术上的更大突破,使他深以为憾,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心灵能恒常地具有新意,文字时见新鲜感和魅力,也就值得我们在“文字表演者”的舞台下,为他大力鼓掌了。 作者冯湘湘,女,加拿大华文作家 · 67 ·

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六、九十年代的女歌手之争 在四大天王咤吒风云之时,即使是女歌手在他们的阴影下也发展艰难,能冒头的屈指可数。一些颇具潜质的新星如黎瑞恩、汤宝如最终都未成大器,而排在歌坛最前列的女歌星不外就这几个面孔。 叶倩文 不会说粤语、不懂中文的叶倩文于八十年代中期投身香港乐坛,被认为是一个“鬼妹”。在“鬼佬”林子祥的帮助下,叶倩文神奇地获得成功。她早期唱歌是全凭注音符号背下歌词,包括其红极一时的代表作《祝福》就是这样唱出来的。早期的《零时十分》、《甜言蜜语》等歌打出了一片天地,1988年的名曲《祝福》被各大颁奖礼一致推举为全年最佳金曲、1990年另一首名曲《焚心以火》也获得同样的荣誉,叶倩文在梅艳芳隐退之后众望所归地连取五届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她的代表作还有《秋去秋来》、《珍重》、《黎明不要来》、《愿死也为情》、《情人知己》等。1992年她的国语名曲《潇洒走一回》唱到街知巷闻,是叶倩文歌坛生涯的高峰期,而她与林子祥合唱的多首情歌如《选择》、《爱到分离仍是爱》也脍炙人口。1994年她与林子祥经过长时间的桃色传闻后宣布正式结婚,随后叶倩文淡然退出娱乐圈。 林忆莲 对叶倩文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林忆莲。虽然行内人对忆莲的评价并不低于sally,但也许是林忆莲长得不及叶倩文漂亮,她的人气值一直稍落下风。电台dj出身的林忆莲于84年推出首张专辑《爱情i don't know》,崭露头角,1987年的名曲《灰色》使她挤身一流女歌手的行列。林忆莲能静能动,不过她早期的主要歌曲还是以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舞曲为主,如《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倾斜》、《烧》、《疯了》、《醒醒》等。而另一些深情慢歌也体现出她的独特都市女性魅力,包括《前尘》、《依然》、《激情》、《滴汗》等。1993年她与李宗盛结婚并因怀孕停唱达一年半之久,当她重新回到香港乐坛时却发觉歌迷已将她忘了。于是林忆莲将注意转向国语歌,《夜太黑》、《伤痕》、《铿锵玫瑰》等像她早期的作品《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样大受好评,个人最喜欢她的《至少还有你》。 王菲 早期以艺名“王靖雯”出现的王菲在名成利就之后用回原名。她的成名作是1992年的《容易受伤的女人》,这首歌在四大天王交火白热化之时悄然杀上各大排行榜榜首并入选年终十大,王靖雯在歌坛几年的奋斗终获成果。这个时期她还是以比较正统的形象出现,代表作还有《执迷不悔》、《季候风》、《爱与痛的边缘》等。1994年王菲歌风大变,不仅舞台造型非常前卫,歌曲也表现出很强烈的随意性,甚至像《浮躁》这样几乎没有歌词的光哼哼的歌也能获得认可。由此王菲人气更上一层楼,取代叶倩文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女歌星。王菲的声线非常突出,富有磁性,极易吸引人。她在经历与窦唯的失败婚姻后重闯歌坛,仍然宝刀不老。代表作还有《梦中人》、《守时》、《暧昧》等。北京出生的王菲国语歌也非常突出,代表作有《天空》、《棋子》、《我愿意》等等。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8)张国荣《为你钟情》

E 王AY I 绘声绘色 香港流行黑胶唱片的价值与版本鉴别(8 ) 张国荣《为你钟情》 文/马凤场 1985年,黎小田监制的《为你钟 情》唱片由华星娱乐公司出版发行, 这是张国荣在华星娱乐公司录制的第 四张唱片。同年,同名爱情浪漫电影 《为你钟情》在香港上映,由冯世雄 执导,张国荣、李丽珍等联合主演。 电影《为你钟情》剧照 全碟10首歌曲,有5首歌曲被电影用作 背景音乐,其中包括主题曲《为你钟 情》,插曲《不羁的风》、《第一 次》、《痴心的我》、《心中情》, 可以说该唱片几乎成了电影的原声大 碟。电影与歌曲的热播和互相影响, 主题曲《为你钟情》荣获1985年第 3届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佳唱片监 制奖、第6届中文歌曲擂台颁奖典礼歌 曲大奖,该唱片一度在香港流行乐坛 风靡一时。 一、从唱片内容上看,歌曲引人 入胜。(一)金庸曾说过,电影所配 歌曲,不仅仅要有优美的词句和音 乐、要有活泼新鲜的思想和形式、要 使观众容易了解和欣赏,而且还要和 电影的情节与人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金庸认为,这些人物有一定的思想性 格,他们所唱的歌不但要符合他们性 格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而且要符合 情节中的矛盾与冲突。如果是主题 曲,还应当与全片的整个风格一致, 有用交响乐加以丰富、发展和变奏的 可能性,使得一切场面中都能适应。 香港流行歌曲倚仗电视连续剧兴起与 繁荣,或者更严谨的说,香港流行歌 曲与电视剧和电影互相影响而一度繁 荣。从时间上来看,该唱片的7首电影 配乐,虽说先于电影而发行,但很难 排除他们之间是早已有意安排。况 且,该专辑的歌曲,画面感似乎特别 强烈,也容易引人入胜,诱发深沉的 思考。(二)同名歌曲《为你钟情》 据闻是张国荣和黄霑一起合作完成 的,意欲为中国人创作一首婚礼进行 曲,表达爱情的纯洁与神圣。综观张 国荣一生所唱歌曲,与黄霑合作的实 属少数。或者,凡张国荣要唱黄霑的 歌曲,或与黄霑合作,似乎均有特别 用意。像演绎《明星》一歌,是为乐 坛前辈致敬。演绎《为你钟情》,据 笔者猜想,也是为了向爱人表达“忠 情”。至于为何选择黄霑合作而不选 择别人,应该是张国荣认为黄霑的词 意才能表达他的这种“忠情”的原 因。(三)《不羁的风》、《第一 次》、《痴心的我》、《心中情》4首 插曲,曲调悠扬,旋律优美、朗朗上 口,充满着年轻朝气,热情洋溢。全 碟作词除黄霑外,还有郑国江、黎小 田、黎彼得、潘伟源、林敏聪、林振 强等,均为香港流行乐坛著名词人。 全碟歌曲传唱广泛,虽是专辑但有精 选的特点。 二、从制作上看,封套设计有故 事。(一)该唱片为黎小田监制,笔 者前文所述,黎小田是华星娱乐公司 唱片的金牌监制,经验丰富,监制过 110 W t MS

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衰

香港流行音乐的兴衰(中文版) 一.内容 我这里所指的香港粤语流行音乐是特指70年代后许冠杰开创的现代通俗流行歌曲,不包括之前的粤剧和粤曲。 香港流行音乐主要分三个阶段,我将一一给大家介绍。 第一时期就是开创时期,70年代由许冠杰创作的铁塔凌云打开了粤语歌曲的大门,当时的香港由原创的粤语歌曲替代了当时较为流行的英语歌和国语歌曲。这时期的香港音乐还是主要以英式风格为主,同时也有讲述当地文化,描写一般市民大众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十分受人民的喜爱。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许冠杰、温拿乐队、林子祥、徐小凤等。 第二时期就是巅峰时期,八十年代粤语歌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粤语歌不仅在香港地区传播,在中国全国境内,乃至亚洲地区都影响巨大。强大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大部分借用日本的曲填写粤语词,多歌舞。这一时期的粤语歌星影响最大,其中以张国荣和谭咏麟所领导的粤语歌坛,还有如陈百强、梅艳芳、陈慧娴等等。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如张国荣的Monica、 第三时期是衰退时期,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内地音乐的兴起,粤语歌曲虽然还有很大影响,但是活力不如八十年代的繁荣。这一时期的粤语歌曲音乐种类变多,并且一直持续至今。代表人物有张学友、刘德华、李克勤,近年来活跃的歌手还有陈奕迅、张敬轩、谢安琪等。 二.发展原因 1、和香港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关系,70年代建立廉政公署,有效的打击了港英政府里一直存在的贪腐顽疾。此外港英政府从70年代实施一连串的经济利好政策,吸引了全球的投资商进驻,GDP开始迅猛发展。 2、1984年,中国正式开始宣布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制度,政治稳定。 3、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带动电影配乐的发展。 4、娱乐工业不断强盛,培养了大量的香港乐坛新人,粤语歌手越来越多。 三、衰落原因 90年代中后叶,亚洲金融风暴,娱乐行业也受到重创,大批唱片公司破产。 其次,盗版猖獗,新媒体的兴起都导致唱片销售量减少 内地经济发展,国语歌发展壮大,市场减少 四、现状

第四章 香港流行音乐(1)

第四章香港流行音乐 第一节背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阵地开始由上海转移到咯香港。1949年以前,香港虽为英国殖民地,但是中国人可以自由来往。是年3月,随着中国大陆局势的变化,香港政府开始关闭了本来可以自由出入的香港大门,使内地的香港形成了隔离的局势。 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香港仔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同时内地又开始实行对流行歌曲的控制,于是流行音乐便南下来到了香港。 刘靖之教授著中国新音乐史论第三章‘五四时代’的新音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流行俗曲’在新中国,不但不再流行,而且,万难立足。于是‘流行俗曲’率众南下,作曲人.写词人,音乐人.歌星纷纷渡过深圳河来到香港。香港,在一夜之间取代了上海,成为国语时代的新根据地。 50年代以前,香港流行音乐基本是一潭死水,即使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流行歌曲,也基本都是上海‘时代曲’的影子。市民的娱乐生活主要还是以粤剧为主,茶楼.酒馆均有粤剧清唱表演,用广东民乐队伴奏。40年代末,由于上海的局势不再适于流行音乐发展,流行音乐开始由上海来到香港,开始了它在香港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香港流行音乐的来源在文化上,受到英国的影响较大,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大陆移民从广东及岭南来到的香港,广东文化传统,尤其是再粤剧在香港的流行更加有力地说明了文化和广东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文化因素,都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香港当代流行音乐的具体形态来看,他主要有国语歌曲.粤语歌曲和英文歌曲这三哥部分组成,而国语歌曲主要受到上海‘时代曲’影响,粤语歌曲受到广东粤曲和粤剧的影响,英文歌曲受到欧美流行歌曲的影响发展而来。 1 .时代曲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地时局动荡,很多知识分子为了逃避战乱,纷纷来到香港,因而上海‘时代曲’便自然被带到了香港。 2.粤曲.粤剧 粤语歌曲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香港流行音乐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和国语歌曲.英文歌曲构成了香港流行歌曲的三大支柱。 粤曲是广东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50年代开始香港产生广泛影响。50年代,香港街头流传的很多歌曲都是根据粤曲曲牌创作而成。 3.欧美流行歌曲 50年代,香港的政治.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由于采用英文教学的教育背景,使其在文化上难以走出自己的道路,尤其是5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摇滚音乐的兴起对英国乐坛产生巨大冲击,这股潮流也自然地来到了英属殖民地----香港 60年代,披头士的成功使成功英国摇滚乐迅速崛起。于此同时,英国和美国流行歌曲同时对香港流行音乐产生强烈的挤压,国语时代曲.粤语时代曲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冷落,乐队潮流纷纷兴起。正是这股来自欧美的热性潮流,对后来香港流行歌曲以及香港的乐队潮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节“时代曲”南迁香港(50年代) 1.“百代”及其他唱片公司 在50年代,“大长城”唱片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和“飞利浦”唱片公司,为“时代曲“成为在香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49年。大长城唱片公司在香港成立,在50年代初录制了大量的时代曲作品,尤其是在1920-1953年间,他的成绩由其显著。如(叹十声)(山东一把青)(小喇叭)等歌曲,

香港流行音乐发展史上

前言 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其实严格地说,粤语流行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征,从形成气候到现在也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它却也不可抵挡的态势传播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语流行歌曲的印迹。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流行音乐这种亚文化的产生是物质社会中精神生活商业化的必然结果。在这方陎,粤语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是很典型的。在中国人的世界里,香港的流行音乐是发展得最符合工业化社会的需要的。另外,香港的流行音乐又自成体系,并且采取了十分“放松”的姿态自我激励,标新立异。这也就是我们在以往节目中所说的“填词”。也许是因为它高度发达的流水作业的机制,因此很多的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常常不把重点放在创作上,而放眼世界、信手拈来,总是用填词的方法推出唱片,渐渐地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香港的流行歌曲可以传唱、可以让人为之痴迷,却少了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实,所有香港流行音乐的从业人员也在竭力回响着甚至影响着一个个时代,与台湾的同行们不同的是,香港流行音乐所有的杰作大多出自于一个集体的努力,而很少依靠英雄个人的背影,如罗大佑等。越深刻地了解香港,越觉得这个小岛的流行文化有着深不可测的底蕴。 一切事物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香港的流行音乐也不例外。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香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到处是海浪与礁石,几个被远

放到远东的不得志的英国官员和一些冒险家们住在仅有的几栋别墅里陎,少得可怜的帄地上住着一些漂洋过海谋生的帄民。在这个阶段,上流社会的人听的是英国本土绅士阶层喜欢的古典音乐;而普通的民众则为了生存本身而挣扎,根本没有什么流行音乐可言。 30年代开始,因为时局的变化,有不少知识分子陆续来到了香港,同时,也开始有一些人因为香港的异域风情、英语教育、政治格局简单等等原因从内地经济繁华的地区来到香港定居,他们不仅仅带来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促进了香港的发展,更带来了内地的流行文化。比如说,这个时候的香港流行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上海的影响,卖座的是周旋、胡蝶的电影,最流行的歌曲是《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 五、六十年代,香港经济、政治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开始渐渐具有本地的特色。但是,因为人员的流动和推行英语教育,文化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香港的流行文化几乎被欧美的强势流行文化所左右。 有民族良知的知识分子只好把眼光放在了文化的本土上陎。电台里陎播放的歌曲几乎是摇滚乐的天下枣因为那个时代也正是摇滚乐生机勃勃崛起、发展的时期,整整一代香港青年都是听着鲍勃-迪伦、猫王和大卫-鲍维长大的。他们觉得适合他们听的只有那些热情洋溢的英文歌曲,而本地的音乐只有一些老掉牙的粤剧,用怪异、老土而拖沓的腔调,唱着陈旧的故事,那是属于过去的。 进入60年代末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在香港的第一代本土的年轻人长大了。他们也开始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于是,许多乐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象莲花、玉石、温拿等等等等。他们唱的其实大多也是欧美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并没有太多的本土性、原创性可言,但是人们用极大的热情欢迎这些乐队,因为,

香港流行乐坛三十年(三)谭张争霸将香港乐坛带至全盛时期

三、谭张争霸将香港乐坛带至全盛时期 所谓谭(咏麟)、张(国荣)争霸,其实是一个张国荣追赶谭咏麟的游戏,谭咏麟在强劲对手面前一直保持领先的位置。两人的歌迷势成水火,互骂甚至互殴的冲突不时出现。最过份的事件是谭的歌迷划花了张国荣的爱车并留下“张国荣死于爱滋病”的恶毒辱骂。如此过份的做法使两人不堪重负,谭咏麟88年初在1987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宣布不再领奖,他的歌迷为自己实在太过火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即使他们一再哭求着“唔好……”亦无济于事。在谭咏麟退出之后,张国荣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轻取88、89 两届最受欢迎男歌手后,身心疲惫而又索然无味地宣布告别演艺圈(但后来他复出拍戏,之后更是复出歌坛)。 偶像的魅力在这段时期显现无遗,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火热的年代。谭张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其他歌手冒头的机会,但有实力的歌手仍然不断地加入战团,形成一个竞争残酷而激烈的精彩的场面,香港乐坛由而进入了全盛时期。 谭咏麟 谭咏麟在1984年十大劲歌金曲四个季度40首季选歌曲中一人便不可思议地占有10首,并在年终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大奖,不可动摇地确立了他乐坛第一人的地位。这也同时宣布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谭咏麟早年是温拿乐队(wynners)的主音歌手之一,温拿散伙后阿伦在1978年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反斗星》,反映良好。随后的几年里他推出了数张颇受欢迎的大碟,《想将来》、《迟来的春天》、《雨丝情愁》、《天边一只雁》等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受到一致的好评。84年谭咏麟的两张大碟《雾之恋》和《爱的根源》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尤其后者可能是香港乐坛二十多年来最出色的专辑,《爱的根源》、《爱在深秋》、《夏日寒风》等多首名曲风行天下。之后的近十年中,他推出中每一张专辑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珍品,销量屡创新高。当中的名曲像《爱情陷阱》、《雨夜的浪漫》、《朋友》、《无言感激》、《don't say goodbye》等等都是香港乐坛的经典名曲。即使在退出颁奖典礼之后仍推出大量如《半梦半醒》、《水中花》、《一生中最爱》这样的名曲。1994年之后,受歌坛大势影响,阿伦歌曲的质量有所下降。谭咏麟推出的可列为经典的歌曲应该是所有香港歌手中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的,是后辈歌手难以逾越的高山。阿伦在事业的颠峰状态宣布不再领奖,在香港乐坛开了一个先例,从此之后他可以在小得多的压力之下继续自己心爱的事业,不失为一个妙计。去年处于极佳状态的黎明便效法阿伦,宣布不再领奖。谭咏麟以开朗、乐观的形象感染着演艺界的后起之秀,他声称自己“年年25岁”,永远以年轻人的心态工作。张学友、刘德华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得到过谭咏麟大力的帮助。 张国荣 张国荣早于1979年便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但之后的几年发展不太如意,歌曲只有《一片痴》、《风继续吹》有点知名度。1984年,张国荣凭《monica》一炮走红,以其英俊潇洒、青春活力而又有些前卫的形象,成为众多少男少女醉心的偶像,据称他微笑的双眼会“电”人。《monica》可能是香港第一首登上

香港乐坛”谭张梅陈”

香港乐坛”谭张梅陈” 开山祖师许冠杰 许冠杰几乎可称作粤语流行曲的开山祖师,香港歌迷耳熟能详的人物,16岁开始加入乐坛,一直致力将通俗文化渗入音乐创作中,在70年代掀起粤语流行曲热潮。1976年推出的大碟《半斤八两》,令他夺得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销量最高的冠军。除了《半斤八两》外,他的其它作品歌词浅显易懂,在当时深受草根阶层欢迎,如《打雀英雄传》、《尖沙咀Susie》等皆令人回味。许冠杰于1992年退出乐坛,当时他的41场演唱会纪录至今仍无人打破。近期阿Sam的舞台剧《仲夏夜狂想曲》令他的旧作《印象》和《天才白痴往日情》再次流行,许冠杰后被尊为香港乐坛《歌神》,以他的成就此称号决不过分。同样在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已经在香港成名的老一辈歌手如:张德兰、徐小凤、林子祥、薰妮、郑少秋,另外已在80年代早期成名的香港第二代粤语歌星如:陈百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钟镇涛等尚不为大陆歌迷所熟知。至于其他另类一点的,半红不红的,流星式的歌手更是让内地歌迷无缘一听,比如:泰迪罗宾,区瑞强,袁丽娥、卢业媚、叶德娴、陈洁灵、蔡枫桦和雷安娜等。 辉煌年代 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香港乐坛,迎来它的辉煌时期,老一辈歌手一些纷纷淡出,一些依然风光无限,而新一代歌手正进入他们的全盛时期,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的香港乐坛,之所以辉煌,一方面是因为香港本地新的唱片公司纷纷成立,与跨国唱片公司在香港的唱片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一方面香港无数歌手纷纷借各种新秀歌唱大赛露头,为日渐沉闷的香港乐坛注入新血,一方面一些旧人特别是那些靠唱电视连续剧主题曲走红的罗文、叶振棠、关正杰、汪明荃、甄妮等等此时几乎都已经纷纷已成昨日黄花,但一些有自我演唱风格和特色的上一辈歌星依然风光,例如:许冠杰、徐小凤、林子祥等。改编歌曲为香港乐坛带来新鲜空气,因为僧多粥少,曲创作者就那么几位,虽然香港作曲家协会又新增一些新人,比如林敏怡、徐日勤、林慕德等,但远远跟不上大量涌入唱片行业的歌手频繁出片的歌曲需求量,因而香港乐坛正式步入改编东洋和台湾歌曲的全盛期。 此阶段最风光的唱片公司是香港宝丽金和华星两家,最风光的歌手当属谭张梅,谭咏麟在78年就离开温拿独自发展,81年在香港歌坛就已凭借《想将来》站稳脚跟,而后在82、83年发展也可谓是稳扎稳打,每年都有一首入选年度《十大金曲》(《雨丝情愁》、《迟来的春天》),真正大红大紫则是在1984年,他依靠《爱的根源》和《雾之恋》两张专辑大量拿奖。当时80年代初陈百强、谭咏麟是一样的流行,但是突然杀出了舞台感造型非常出色的张国荣,慢慢地就形成了谭张争霸,当时陈百强还是有好歌什么的但是始终不如那2人,然后80年代末李克勤、张学友的出现对于陈百强可以说是灾难,四大天王好像是92年形成的吧,反正人低潮的时候想不通就郁闷啊。本来陈百强就是那种很忧郁气质的,陈百强巅峰时期是最好流行乐的三人之一。几人之中谭咏麟资历最老,68年时组过乐队(失败者乐队/Loosers),陈百强是77年参加歌曲创作比赛进入乐坛,张国荣77年梅艳芳82年同是参加歌唱比赛进入歌坛。 1.陈百强与张国荣:张国荣比陈百强出道稍早,两人刚开始初涉乐坛时都不大得意,当时两人关系很好。陈百强在乐坛上出人头地比张国荣早,唱片销量、人气以及唱功上,当时都领先张国荣。因为张国荣在音乐以及电影上一直是陈百强的配角,所以两人关系也出现裂痕。但是陈百强逝世后,张国荣还是坦陈,陈是他当时最好的朋友。 2.谭咏麟与张国荣:张国荣1983年的唱片《monica》奠定了他的乐坛地位,从那时起张国荣开始了赶超谭咏麟的道路,也就出现了谭张之争的局面。其实二人并无矛盾,但是因为二人的歌迷剑拔弩张,

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史

二Ο一六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史 专业名称:音乐学(流行声乐演唱) 所在系别:艺术学院流行声乐教育系 毕业时间:2016年7月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及职称: 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

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史 摘要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可谓是一个时代的印记,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复杂性,流行音乐在祖国两岸三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同时在历史演进、变革中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期间各地流行音乐也是相互影响,交融互补,共同勾画出20世纪9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的波澜壮阔景象。笔者主要通过分析中国两岸三地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的创作及演唱风格来阐述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关键词:上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发展史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p music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mark of an era.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history of pop music developing formed their own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in the evolutionand transformation with their own unique way, the pop music mad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untry music also influenced and complementary fusion, lays out a common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pop music magnificent scene.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p mus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reation and singing style of popular music in the three places of China in 1990s. Key words: The 90's of last century; Pop music; History of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