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讲座(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讲座(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讲座(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讲座

四则运算

四、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运算的意义:(背诵)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乘法的逆运算

2、四则运算的顺序:(背诵、默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c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3、0的运算(默写)

①”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 错误

②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③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④被减数等于减数,差等于0;字母表示:a-a=0

⑤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⑥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4、简便运算:

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熟记)

5、直接写得数:

2016年小升初计算天地题目:

481—203= 0.5×0.5—0.05= 0.875×16/7=

3/7+4/7÷2= 44×25%= 1÷100%÷25=

2.5×7×8= 20—0.01=

4/11×1/6÷4/11×1/6=

2 3 7

2——— 1—————=

5 10 10

2017年小升初计算天地题目:直接写得数

3.2÷0.01= 0.2×0.2×0.2= (0.18+0.9)÷9=

27万+73万= 1.25×4.3×8= 4.8—1.3—2.7=

8/9÷2/7×0= 1÷2/3×3/2= 3/4+1/2÷1/2=

1/4×99+1/4

一、凑整法

就是运用加法和乘法的定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凑整数计算,也就是凑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直接进行简便运算。

二、去尾法。

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三、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从相反方向进行运算,使计算简便。(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加减混合运算中。)18/25×9/16+9/25×7/16=(16年)

(5/12+7/8—25/24)×24=(17年)

四、分解法

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分解,重新组合,从

而达到凑整数的简算。

1.分解成一个“积”:

34÷【0.2×(10—6.6)】=(16年)

2.分解成一个“和”: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拆为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数加一

位数的和的形式,简化计算。

2.分解成一个“和”: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拆为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和的形式,简化计算。

98×137+2×138= (16年)

3.分解成一个“差”: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转换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减一位数的形式,简化计算。

五、变形法:就是变换算式中的某个数据的表现形式,使其形变,从而运用运算定律简算。

六、扩缩法

就是运用积不变规律及商不变性质,将算式中的数据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从而使计算简便,做有些除法式题,可根据商不变性质进行简算。

3/5×54+6×4.7—60%(16年)

567—900÷36×15= (16年)

2042—284÷16×13= (17年)

4.56×【1÷(2.1—2.09)】=(17年)

七、求未知数x.

X:3/4=5/6 (4x+3)/2-x=15 (16年)

9x-8.5×5=11.5 2/3:6=x:9 (17年)

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 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2、一个数,由“四舍”后得近似数3万,这个数的千位上的数最大只能是( )。 3、0.874×0.22的积是( )位小数。 4、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就按照( )的顺序依次计算。 5、10个一千是( ),( )个一万是十万。 6、在计算450÷(42÷14)时,应先算( ),接着算( ),结果是( )。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7°,另一个锐角是( )°。 8、动电信的铁塔有许多三角形的结构,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9、根据28×17=47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8×0.017=( ) 4.76÷1.7=( ) 10、( )乘32得672,624里面有( )个48。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 分)。 1、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 A.0 B.1 C.10 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3 B.4 C.7 3、学校田径队进行长跑训练,每分钟跑240米,12分钟跑完全程的一半,全程是多少米?列式是( )。 A.240×12÷2 B.240÷12×2 C.240×12×2 D.240÷12÷2 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缩小100倍 5、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A. 90° B.180° C.360° 6、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翔 7、一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一个内角是70°,那么最小的一个内角不可能是( )。 A 、 50° B 、 43° C 、 30° D 、 41° 8、下列算式中与50×48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40 ×58 B、84×50 C、48 ×500 D、100×24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 分)。 1、( )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多有一个直角,至少有一个锐角。 2、( )小军画了一条10厘米长的射线。 3、( )一个圆围绕圆心旋转180°后还在原来位置上。 4、(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5、( )605000读作:六十万零五千。 6、( )任何自然数都比小数大 7、( )小数点左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 8、( )四千零六十万零四百零一写作:4060041。 9、( )用5、7、9、0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9705。 10、( )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共2小题,每题4分,共8 分)。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优秀教案设计-精选教育文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则运算》优 秀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意义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都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归纳、整理四则运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四则运算) ⊙回顾与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谁能结合算式,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注意引导学生全面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表) 四则运算 举例 意义 加法 12+8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 12-8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 乘法 12×8 1.2×5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8× ×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 除法 12÷8÷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整数、分数、小数运算的哪些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拓展? 预设 生1:整数、分数、小数的加法、减法、除法的意义相同。生2:乘法的意义在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中有拓展。 (3)谁知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相互间的关系? (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整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和减法分别是乘法和加法的逆运算) (4)如何应用这些关系对加法、减法或乘法、除法进行验算?(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2.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

(1)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①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下面的表格)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整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数位对齐。 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小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小数点对齐。 分数的加、减法 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 (2)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计算法则,教师重点强调,使学生明确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3.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结合下题,想一想0与1在四则运算中有哪些特性。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3—5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了四则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学会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 2、原型:需要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3、探究的问题: (1)例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整理归纳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口算。

27÷3×7 3×6÷9 45+8-23 35-24+12 …… 说一说你是怎要算的? 2、关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你了解哪些? (二)探究与解决 1、探究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主题图 提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能口答的指生口答。 出示例1 学生独立解决。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探究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出示例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全班交流 独立解决。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我会填。(每题4分,共24分) 1.(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8.04;( )缩小到原来的是0.7。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是一个底角的3倍,这个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分别是( )度和( )度。 3.用1,2,7,8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精确到十分位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33×()=433 ( )×12=300 8×()×7=7000 ( )-12.2=32.22 5.聪聪家的康乐生态农场养着猪和鸭两种动物,共17只,48只脚。 猪和鸭相差( )只。 6.快快和乐乐共有270元钱,在“献爱心”活动中,快快捐出54元,乐乐捐出自己钱的一半,俩人剩下的钱正好相等,快快原来有( )元钱。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8分) 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其中一个角可能是直角。( ) 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另一条边至少是8厘米。( ) 3.102×56=100×56+56×2( )

4.60°、75°、90°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9分) 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10.0,原来这个数最小是( )。 A.10.04 B.9.99 C.9.95 2.每个足球90元,是排球价格的3倍,学校要买18个排球,一共需要多少钱?列式不正确的是( )。 A.90÷3×18 B.90×18÷3 C.90÷18×3 3.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 )。 A.一位小数 B.两位小数 C.三位小数 四、计算挑战。(共20分) 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0+504= 1.6-0.4= 9.2-6=48.3×100= 1.8+ 2.2=18÷6×5= 0.39×1000=0.7-0.37=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预设: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预设: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4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 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预设: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

题.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预设:生:6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9.学生列式计算 1956-814=1142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预设: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4预设: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预设: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小 组交流,明确关系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5.全班交流预设:生: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4减数+差=被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和差积商变化规律)

四则运算的变化规则 一、加法的变化规则 (1)加法公式: 加数+ 加数= 和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加法的变化规则有: (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增加几。 例如:13+5=18 (13+2)+5=18+2 题型1 小丽在做一道加法题,一个加数十位上的4看作了7,个位上的5看作了2,算得的和是87。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4——7,个位5——2 增加 72-45=27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增加27 即正确的和+27=87 => 正确的和=87-27=60 (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也减少几。 例如:28+16=44 (28-12)+16=44-12 题型1 小强在计算加法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7错写成1,把个位上的8错写成0,所得的和是285。 正确的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十位7——1,个位8——0 减少 78-10=68 另一个加数不变 正确的和减少68 即正确的和-68=285 => 正确的和=285+68=353 题型2 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9,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将有什么变化? 一个加数减少29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29 题型3 两个数相加,和是100,一个加数减少48,另一个加数不变,现在和是多少? 一个加数减少48 另一个加数不变 和减少48 即现在的和=100-48=52 (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几,那么和不变。 例如:112+23=135 (112+3)+(23-3)=135 题型1: 两个加数的和是378,其中一个加数增加245,另一个加数减少245,现在这两个加数的和是(378 )。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 四年级学生要学四则运算了,身为老师的你要提前准备好教案,那么大家会写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吗?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你们能喜欢,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案大全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一、交换律: ①加法:A+B+C=A+C+B 例子:9+6+1=9+1+6 ②减法:A-B-C=A-C-B 例子:15-9-5=15-5-9 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 ④除法:A÷B÷C=A÷C÷B 例子:6÷2÷3=6÷3÷2 二、结合律: ①加法:A+B+C=A+(B+C)例子:6+9+1=6+(9+1) ②减法:A-B-C=A-(B+C)例子:15-1-4=15-(1+4) ③结合律:A×B×C=A×(B×C)例子:9×5×2=9×(5×2) ④结合律:A÷B÷C=A÷(B×C)例子:90÷5÷2=90÷(5×2) 三、分配律: ①乘法:A×(B+C)=A×B+A×C例子:5×(6+8)=5×6+5×8 A×B+A×C=A×(B+C)5×17+5×3=5×(17+3) A×(B-C)=A×B-A×C例子:5×(8-6)=5×8-5×6 A×B-A×C=A×(B-C)5×24-5×4=5×(24-4)②除法::(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A-B)÷C=A÷C-B÷C 例子:(9-6)÷3=9÷3-6÷3 A÷C-B÷C=(A-B)÷C 例子:9÷3-6÷3=(9-6)÷3 四、去括号 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 例子:9+(2+1)=9+2+1 A+(B-C)=A+B-C 例子:9+(2-1)=9+2-1 ②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 例子:9-(5-1)=9-5+1 A-(B+C)=A-B-C 9-(1+8)=9-1-8 ③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 A×(B×C)=A×B×C例子:3×(2×6)=3×2×6 A×(B÷C)=A×B÷C 3×(6÷2)=3×6÷2 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 例子:12÷(2×6)=12÷2÷6 A÷(B÷C)=A÷B×C12÷(6÷2)=12÷6×2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例1 、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2、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能够同时计算,为什

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4、你能把他们改写成文字题的形式。 65-345÷23 56×(33-2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100分 一、仔细看,认真填。(19分) 1.10.013读作(),一百三十七点五九七写作()。 2.一个数由7个十和6个十分之一和8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3.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数,小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小数,这个小数是(),它是由()个1和()个()组成的。 4.把48缩小为原来的()是0.048,把2.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5.计算96÷[(12+4)×2],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最后结果是()。 6.把124-85=39,12×39=468,468÷26=18,合成一个综合算式为()。 7. 2m29dm2=()m2 3.06t=( )kg 8元8分=()元8cm5mm=()cm 8.已知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7,这四个数的和是()。 二、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 2.在一个五边形中,画上两条线段可以把这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因此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540°。() 3.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4.(14×8)×125=14×125+8×125 () 5.英文字母“S”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三、快乐ABC。(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三角形的一条高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90° B.180° C.360° 2.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2.02,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应该是()。 A.14.42 B.18.18 C.34.62 3.右图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4.在一个100倍的放大镜下看一个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A.扩大到原米的100倍 B.缩小到原来的1 100 C.不变 5.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60.05 B.3000.45 C.80.50 四、计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0-9.09= 0.25+0.65= 65÷0.01= 0.306×1000= 0÷(562×987)= 1-0.4= 2.列竖式计算。(6分) 68.78+93.56= 80.5-37.69= 100-27.4=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2、0.28里有(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 9020千克=( )吨 32.76千米=( )千米( )米 5米20厘米=( )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 用三根分别长 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 4、131-63+37=131-(63+37)。( ) 5、 大于2.4 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三、慎重选择(6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6、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请你口算。(8’) 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 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2、请用递等式计算。(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3、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25×5+74×5+5 6.74+12.62+24.38+3.26

【K12学习】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制定了“四则运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来设计课堂的。在导入中给学生留下问题情境,再带领学生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第二条定律。通过讲解例题和例题拓展学生自己找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接着学生练习、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知道如何将分步运算写成综合式子,并且按运算定律计算结果。 “四则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本节课内容通过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游玩买门票这一具体生活实例,引发出有关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混合运算赋予了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从而达到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概括总结,掌握运用。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归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规律。 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归纳总结的能力。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四则运算的第一条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节课需要学生自己总结出运算定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法。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及格式。通过对运算顺序的了解,结合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基本的运算能力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学生理解和自主探讨归纳正确的运算步骤和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多媒体、网络 四则运算 老师讲解例题时的重点数学信息和运算步骤,练习题的讲解时会有运算步骤。

人教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处理练习一第2~4题。 学习目标: 知识: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情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迅速打开课本第2页,齐读课题。(同时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时。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观察2~3页主题图, 提示: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补充条件) 师:咱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要留到课下或以后解决,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俩个问题,请你大声地阅读课本4~5页的内容,看我们要解决哪两个问题?(生阅读) 1.解决例1。 ①独立解答: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②同桌交流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③汇报:(根据汇报板书) 2.(小黑板出示练习:) 图书室原有故事书98本,学校又买来25本,今天就借出46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过程同上) 3. 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个算式都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计算时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解决例2。 ①(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1、小明今年9岁,m年后小明()岁。 2、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为a,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 3、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约是()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把648500000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2.5千克=()克0.75平方米=()平方分米 6千米30米=()千米8.04吨=( )吨( )千克 5、把25缩小为原来的()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6、一个数是有2个十、9个百分之一和5个十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一条边的长是6厘米,则其它两边的长可能是(、)或(、)。 8、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5°、72°,第三个角是(),按角来分它属于()三角形; 9、在填上“>”、“4吨50千克4.5吨25×100 -1 25×99 二、仔细推敲,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小强画了一个三个角分别是50°、70°、50°的等腰三角形。() 2、1是0.001的1000倍() 3、0.02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4、在一组数中,平均数比的数要小。( ) 5、125×4×25×8=(125×8)+ (25×4) ( ) 6、当a=2时,a2和2a大小相等。( ) 7、4的11000 是0.0004。() 题号正确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三、我来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实验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2天 植树20棵,第3天植树22棵。下面()算式是求平均每班植树 多少棵。 A(18+20+22)÷3 B(18+20+22)÷4 C(18+20+22)÷7 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0厘米、50厘米,下列选项中能作为 第三条边的是() A、80厘米 B、90厘米 C、110厘米 3、和8分米相等的有()。 A 0.8米 B 0.08米 C 800厘米 D 0.80厘米 4、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5、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6、下列各数中比6.07大的数有(). A 7.06 B 6.007 C 6.070 D 6、0 7、如果把3.65的小数点去掉,这个小数就会() A扩大到它的10倍B扩大到它的100倍C 扩大到它的1000倍 8、长方形的周长C厘米,长是α厘米,宽是()厘米 A、C-2α B、(C-α)÷2 C、C÷2-α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一)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四则运算(一)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our operations (1) lesson pla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四则运算(一)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90?3′5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加减乘除练习题

两位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6.84-5.73= 0.97+6.13= 5.03-2.90= 4.9-0.85= 2.13+6.89= 1.72+3.6= 1 7.2—0.36= 5.40-4.86= 11.6-9.23= 0.32+1.57= 9.25+2.25= 4.22+8.46= 5.63+1.25= 9.36-1.59= 5.63-5.21= 4.65-1.15= 7.65-4.19= 8.88-2.69= 0.72+0.91= 0.83+0.68= 8.24+3.76= 4.12-3.8= 14.3+0.78= 1.3+8.56= 0.8-0.55= 4-0.04= 1.2-0.03= 3.5+3.05= 0.8-0.45= 0.78+ 2.2= 5.2-0.08= 3.25+0.75= 1.59+3.95= 6.54+0.58= 5 4.49-22.5= 23.5+21.35= 9.36+43.56= 16.65+18.87= 0.99+24.85= 9.45-6.61= 8 5.69-48.58= 45.46-2 6.57=

64.19-29.57= 33.84+16.5= 3.85+61.18= 35.65-19.9= 6.49-4.81= 35.4-24.58= 52.65+9.25= 21.65+4.05= 26.65-15.24= 56.56-12.87= 9.08-1.28= 64.25-52.73= 31.51+8.4= 8.43+8.81= 26.34-15.24= 17.38+15.25= 16.68-9.54= 54.63-42.14= 13.24+8.64= 16.25-7.94= 63.43-18.18= 16.36+56.16= 41.98+18.24= 45.52-22.18= 69.52-31.48= 21.33-0.61= 10.26-0.16= 7.65-2.15= 5.77-3.14= 2.08-1.19= 9.64-3.02= 9.62-5.37= 15.26-6.95= 10.28-6.18= 12.65-7.05= 8.18-2.26= 6.51-4.26= 5.23-1.08= 16.12-15.09= 3.78-1.66= 6.98-0.18= 5.12-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