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原材料保管规范要求

厨房原材料保管规范要求
厨房原材料保管规范要求

厨房原材料保管规范要求

1.0适用范围

本规范要求规定厨房对各类原材料保管要求以及检查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各分店厨房。

1.1职责部门

督导部负责本规范要求的制定、修改之起草工作;

1.2管理部门

营运督导部负责本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工作。

2.0 食品原材料保管要求

(1)食品原材料贮存区域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原材料贮存应当做到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

(3)食品原材料冷藏设备储藏时,必须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4)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5)不得向顾客出售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顾客健康的食品。

(6)厨房未用完的半成品或原料必须冷藏的,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2.1低温原料保管

2.1.1冰冻原材料的储藏规范

定义:冰冻原材料的温度应保持在零下10℃以下,使食品完全处于冻结状态。

(1)原料需要装入保鲜盒内、保鲜袋进行密封存放;

(2)实行先储存先提取的原则,轮流交替存货,防止原料贮藏过久,造成浪费。

(3)需要除霜或清理时,应将食品移人另一冷冻柜内,以利于彻底清洗冷冻库,通常应选择库存最少时除霜;

(4)每日定期检查冷冻柜的温度情况;

2.1.2冷藏原材料的储藏规范

定义:冷藏原材料的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以使储存的食品冷却而不冻结状态。(1)加工后半成品原料在冷却后,用干净的盛器或保鲜盒盛放;

(2)汁水类原料冷藏时,需要擦净瓶身或壶身外表,

(3)外包装盒内注明原料品名、进货时间,实行先储存先提取的原则,轮流交替存货;

(4)易腐的果蔬需要冷藏时,需清洗干净装入通气框内,放于冰箱内,每天检查,发现腐烂时要及时处理,并清洁存放处;

(5)每日定期检查冷藏柜的温度情况;

2.1.3冷冻、冷藏原料时注意事项

(1)存放时要距离间隔适当,不可堆积过高,达到最佳温度;

(2)存、取食品时需尽量缩短开启门或盖的时问,要减少开启的次数,以免库温产生波动,影响储存效果;

(3)有强烈特殊气味的食品原材料(如虾、奶制品等)要于其他原料分开单独存放,应在密封的容器中进行冷藏,以免影响其他食物。

(4)指定专人负责冷冻、冷藏柜清洁工作;

(5)定期进行冷冻冷藏柜的检查工作。

2.1.2干货类原材料保管

定义:干货指香料、干菜、米面等原材料,贮存温度应保持18至21℃之间,存放区域保持干燥。

(1)应整理分类,依次存放,保证每一种原料都有其固定位置,注明品名,便于管理和使用。(2)放置在层架上或柜内,保证原料至少离地面25厘米,离开墙壁10厘米,以便于空气流通和清扫,并随时保持层架和柜内的干净,防止污染。

(3)一般情况下,香料类使用塑料桶或保鲜盒分类盛装,干菜类、米面类使用箱子盛装,原材料应带盖密封,以防受潮和湿热霉变;

(4)需添加新料时,必须将陈料倒出后,再添加新料,一般情况下,陈料放于新料的上面;(5)合理申购干货类原材料,避免造成积压,影响品质;

(6)定期检查原材料质量,有虫害现象立即处理,并将盛器清洗消毒。

2.1.3调味品类保管

定义:调味品可分汁水状、粉末状,膏状,须按照调味品标签上规定贮存要求进行。(1)常温贮存瓶装调味品,未使用完应带盖密封,应保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贴,便于管理和使用;

(2)常温袋装调味品(如盐、味精、胡椒粉等),拆开后,倒入专用盛器类,添加新料时,必须将陈料倒出后,再添加新料,一般情况下,陈料放于新料的上面;

(3)低温冷藏的膏状调味品,未使用完应带盖密封,存放冰柜前应擦净盛器外表,保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贴,便于管理和使用;

2.1.4油脂类保管

定义:油类可分为植物性油脂(如色拉油、菜籽油)存放时应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的区域;

动物性油脂(如猪油、牛油、鸡油等)储藏于冷藏柜内。

(1)植物性油脂,开启后倒入专用油缸内,剩余应带盖密封存放于阴凉干燥的柜内,厨房收市后,应将油缸从炉灶移至工作柜上,加盖,避免杂物落入;

(2)动物性油脂,每餐取适量倒入调料缸中,剩余应带盖密封存放于冷藏柜内,厨房收市后,擦净盛器外表,加盖或加膜存放冷藏柜内;

(3)必须用完后再进行二次添加;

(4)应保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标贴,便于管理和使用。

3.0 原材料品质控制检查

3.1 检查内容

3.1.1原材料贮存区域清洁卫生

3.1.2原材料存放防护要求

3.1.3原材料保质期限

3.2 检查周期

3.2.1 员工每餐自查一次(负责区域内);

3.2.2厨师长每餐抽查一次;

3.2.3值班厨师每餐收市全面检查一次;

3.2.4营运督导部每周不定期检查一次。

3.3检查控制流程

5.3.1员工自查时,出现不合格应立即纠正,合格后通知值班领班进行检查;

3.3.2值班领班检查中发现不合格,要求相关岗位厨师立即纠正,并对纠正内容进行验证,记录

《厨房收市检查表》上;

3.3.3厨师长抽查中发现不合格,要求值班领班对员工进行现场纠正和指导,厨师长对纠正内容

进行验证,并记录在工作日志本上;

3.3.4督导部现场检查中需填写《品质督导表》,出现不合格时,提出建议措施和整改时间,

要求酒店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并对整改后的有效情况进行验证和评价。

4.0 支持性表格

《厨房收市检查表》

《品质督导表》

2021年厨房原料验收规范

厨房原料验收规范 欧阳光明(2021.03.07)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规范公司管理,使食堂原材料采购、验收、初加工达到安全、卫生、节约的目的,根据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及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结合我司厨房实际,制定本标准。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厨房作业区。 2、原材料分类 2.1蔬菜类:主要包括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2水产品类:主要包括鱼、虾。 2.3肉产品类:主要包括猪肉、鸡肉、鸭肉及其相关附属品。 2.4米、面类:主要包括大米、面条等。 2.5食用油类:主要包括菜子油、调和油等。 2.6定型包装类:主要包括白糖、味精、豆腐乳、盐、酱油等。 2.7豆制品类:主要包括豆腐、豆腐皮等。 2.8干货类:主要包括干木耳、粉条、粉丝、花生米、大料、花椒等。 3、原材料验收的方法

3.1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3.2视觉检验: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好坏。 3.3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3.4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 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3.5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 其品质好坏,本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4、原材料验收标准 4.1蔬菜类:蔬菜必须无农药残留,鉴别其新鲜度,品种的优越性, 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4.2肉类: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无注水。 4.3禽类:家畜肉的品质好坏主要是以肉的新鲜度来评价的,常用感 官检验方法来鉴定;感官检验主要是以外观、硬度、气味、脂肪的状况确定肉的新鲜程度。 4.4米、面类 米、面的品质好坏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从含水量、颜色、面筋质和新鲜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5、附则 菜品验收标准

厨房设计规范

一个100平米的厨房,烟罩抽风有效面积是5平方米(也就是说壁子(也不知道怎么写了)面积),房间掉完顶高度是3000,壁子处的风速要求是6m/s,要多大的风管、风机啊,还有多大风管配多大风机啊,还有风管里的风速是不是有规定啊,也就是说能不能告诉我,风管里的风速,风管壁压强,风管大小,风管厚度,风机功率大小的关系,抽风与送风比,怎么算大小? 厨房的换气次数中餐一般为60次/小时左右,即厨房的空间体积乘以60为每小时总的排气量(100平方米的厨房高度按照3.5米计算,每小时的排烟量为100×3.5×60=21000立方米),烟罩接口处风管的风速要求在7~8m/s之间,大了会有噪音,风管的截面积一般为,21000立方米/小时÷3600秒/小时÷7米/秒=0.83平方米,按照0.83的截面积选择合适的长宽即可以了。风管的厚度主要跟隔热有关,影响点主要是风管的表面粗糙度对沿程阻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厨房的补风比排烟量低10%以上,以便保持厨房的负压环境,防止气味散发到厅堂. 厨房设计九大原则解读 1、水池与灶台不在同一操作台面上或距离太远。如在U型厨房中,将水池与灶台分别设置在U型的两个长边上,或在岛型厨房中,一方沿墙而放,另一方则放在岛型工作台上。热锅、清洗后的蔬菜、刚煮熟的面条必须经常在水池与灶台之间挪动,锅里的水因此会滴落在二者之间的地板上。 一般的厨房工作流程会在洗涤后进行加工,然后烹饪,最好将水池与灶台设计在同一流程线上,并且二者之间的功能区域用一块直通的台面连接起来作为操作台。 2、水池或灶台被安放在厨房的角落里。有些厨房的格局设计很不合理,烟道采用墙垛的形式,燃气管道预留在烟道附近,很多人想当然地将灶台紧贴烟道墙安放。这样,操作者的胳膊肘会在炒菜时经常磕到墙壁上,否则只能伸长胳膊操作或放弃使用贴墙灶眼烹炒食物。水池贴墙安放也会带来同样的麻烦。 因此,水池或灶台距离墙面至少要保留40厘米的侧面距离,才能有足够空间让操作者自如地工作。这段自由空间可以用台面连接起来,成为便利有用的工作平台。水池的下面最好放置洗碗机和垃圾桶,而灶台下面放置烤箱。这种搭配会带给使用者更多的便利。 3 、习惯中餐的家庭往往将灶台设置在岛型工作台上。岛型设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开放式厨房中。如果你的厨房只是一种展示,这种格局会让你心满意足,然而在烹制中餐时,锅里的油烟会四处飞溅,每餐下来,岛型工作台上,甚至附近的地面都很油腻。 每平米地面面积的换气量60M3/H*M2 厨房间的容积为280立方,排烟罩的吸风口是6500*1200mm,风管的口径为 650*500,管道长度10米,请问需要配多少风量和风压的离心风机,知道的请帮忙回答一下,怎样计算的? 管径D(m);风速U(m/s);沿程摩擦阻力R(Pa);风量Q(m3/h);λ阻力系数;L管道长度(m) 风速(m/s)=风量(m3/h)/风管的截面积(m)*3.14*3600。 U=Q*4/{(D/2)^2*3.14*3600}。 R={λ/D*(U^2*1.2/2)}*L。 当风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压力等于大于R时,就是你所要的这台风机的压力。

原材料采购管理方案及食品保存管理方案

原材料采购管理方案及食品保存管理方案 1、采购原则 在原材料采购中,保证从正规渠道购进,并经过有关食品检验检疫部门的正规检验合格,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其中:(1)肉制品的采购实行定点采购,并提供定点采购的采购点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等。 (2)蔬菜类材料采购从正规市场购入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规定,并配备快速检验农药残留设备。 (3)各种主食材料(米、面、油等)、辅料、调味品及卫生消毒用品、消耗品等从正规厂商或商场购入,指定品牌和采购渠道,并提供产品的品牌和采购点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等材料。 保证采购的产品的质量、杜绝使用三无产品、假冒伪劣、过期产品。 2、采购流程 总体流程:收集信息,询价,比价或招标、议价,考察,决定,订购,协调与沟通,催交,进货检收,报账付款,采购结束。 (1)做到采购的计划性: 有计划的提报所需物资可以避免原料积压、或者停工待料现象的发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计划必须按照固定格式并由食堂主管签字确认。临时性、紧急性采购按照需求由食堂主管签字确认后按流程进行采购。

(2)做到采购的合理性: ①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考察供应商资质、供应能力和物资的质量水平等)。 ②建立健全合格供应商档案体系;建立供应商考核制度,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包括:质量、到货及时性和售后服务)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 ③建立健全采购审批制度,对供应商的选择通过比价、招标或其他形式完成。在选择供货商时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在采购质量及价格上严格控制。 (3)做到采购的及时性: 物资采购的效率直接影响食堂总体的工作效率。设立交货时间及地点,及时高效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服务质量才能满足食堂需求。 3、采购过程管理 (1)食品采购除了瓜果蔬菜,其他食品采购都应向供货商索取营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商品合格证等证件;有硬包装的物品要严格检查商品标签上的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各项说明是否齐全;此外还应采用手摸(抓)、鼻闻、眼观,仔细检查物品的伪劣,做到腐烂变质的原料不采购,从源头确保采购物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 (2)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酸败、霉变、生虫、腐烂变质、污秽不洁、混

厨房燃气安全注意事项

厨房燃气安全注意事项 1、天然气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使用时应保持室内通风。 2、天然气胶管不得穿墙越室,并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发现胶管老化、龟裂、曲折或损坏需及时更换,严禁使用过期胶管。 3、烹调时,厨房内须随时有专人照料,避免汤水溢出熄灭炉火,导致天然气泄漏。 4、外出和下班前,牢记关闭气源灶前阀,长期不用燃气,一定要关闭表前阀。 5、不准在安装燃气表、阀门等设施的房间堆放杂物、住人。 6、不准在燃气管道上缠绕电线或用绳索悬挂杂物。 7、应进行日常检漏,常用方法是用毛刷蘸肥皂水涂在燃气管各接口处,如有气泡出现,即说明漏气,切不可用明火检查。发现漏气,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知燃气公司进行处理。 8、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燃气器具等泄漏燃气,请按以下步骤操作: 1)迅速关闭燃气总开关或阀门,阻止气体泄漏。 2)打开门窗,流通空气,使泄漏的燃气浓度降低,防止发生爆炸。 3)严禁开、关任何电器或使用电话,切断户外总电源。 4)迅速打开门窗,让天然气自然散发到室外。 5)在室外安全地点,拨打燃气公司24小时报修抢险电话。 6)迅速疏散附近人员,防止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7)常闭式防火门不得处于常开状态,必须保证完好有效;设有通风排烟设施的建筑要保证排风系统能正常启用,以防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安全通道,影响安全疏散。8)使用灭火器灭火:燃气火灾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带电体火灾可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天然气使用管理制度 一、燃气表间及管线管理 1、定期对管线及表间进行巡视检查,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2、保持燃气表间通风良好,定期除尘清理。 3、燃气管道不得作为负重支架或者电器设备的接地导线。 4、不得在安装燃气计量仪表、阀门及燃气蒸发器等燃气设施的专用房屋内堆物、堆料、住人及使用明火 ; 二、单位燃气使用管理 1.厨房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学习,掌握安全操作气灶的基本知识。 2.每次操作前应检查灶具的完好情况。检查灶具是否有漏气情况,如发现漏气不准进行操作,不准开启电器开关,应及时报修。 3.员工进入厨房前应打开防爆排风扇,以便清除积沉于室内的天然气。 4.点火时,必须执行“火等气”的原则,千万不可“气等火”,即先点燃火柴,再打开点火棒供气开关,点燃点火棒后,将点火棒靠近灶具燃烧器,最后打开燃烧器供气开关,点燃燃烧器。 5.各种灶具开关,必须用手开闭,不准用其他器具敲击开闭。 6.灶具每次用气完毕后,要立即将供气开关关闭,每餐结束后,?值班人员要认真检查各供气开关是否关闭好,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先关闭厨房总供气阀门,再关闭各灶具阀门。 7.经常做好灶具的清洁保养工作及时清除烟罩内的油污,以便确保安全使用灶具。 8.无关人员不得动用灶具,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安全部门,并及时关闭供气总阀门。 9.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厨房收货验收质量检验标准

厨房收货验收质量检验标准 一、鲜猪(牛、羊、兔类同)肉感官检验标准 1、色泽:具有其固有得正常颜色,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 2、外表:无泥污,无血污,放血状况良好,肉边整齐,无破碎肉,无粘液渗出或很干得 表皮,无点状,虫状等小颗粒灰白色寄生虫 3、全味:具有其固有得正常气味(猪肉微腥,牛肉微膻,羊肉重膻)无臭味,腊味等异 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原状 二、鲜猪(牛、羊)内脏,蹄等标准 1、心、肝、腰类,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异味,无病变,无凝血,无血污,无泥污,颜色 正常 2、肚: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疡面及其她病变现象,无内容物,无粘膜,无边油 3、大肠、肥肠类:品质新鲜,无破损,无病变组织,无肠头,细毛,无内容物,去净粘 膜 4、舌: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病变,无异物,无舌苔,附肉少,无血污,无泥污 5、耳: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烂,无病斑,无破损 6、蹄爪类:品质新鲜,去蹄壳,不带蹄筋;舌小除粗毛与细毛及趾间黑垢,无松香残 留 7、蹄筋类:品质新鲜,无色透明,表面光亮,无油脂,无精肉,无充血现象,顺直,干 燥 三、鲜鸡(鸭、鹅、鸽)类感官检验标准 1、眼球:无干缩凹陷或晶体状浑浊现象 2、外表:具有其固有表皮颜色,肌肉切面有光泽,无绿、紫等异常颜色,无残羽(尤 其在脖、翅等处无较长细毛)、无破损、无残缺、新切面不发粘 3、气味:具有其固有气味,无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 四、鲜鸡类各部件感官检验标准 1、鸡爪:品质新鲜,呈白色或灰白色,无黄皮趾壳、无血污、血水、无残缺、脚趾根 上无黑斑,允许有少量红斑 2、鸡翅:品质新鲜,无残羽、无黄衣、无伤斑及溃烂、无血水血污、允许有少数斑、允 许剪修,但最大范围不超转弯关节处 3、鸡腿:无残羽、无血水血污,品质新鲜,无残骨、无伤斑及溃烂、无炎病,允许有 少数红斑,外形美观如琵琶 4、鸡脯肉:品质新鲜,无残羽、无血水血污、无残骨、无伤斑及溃烂、无炎病,允许 有少许红斑 5、鸡肝:品质新鲜,外形完整,去胆,无寄生虫、无炎症及水泡、无胆汁污染,无 血渍 6、鸡心: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伤斑、无溃烂、去血渍 7、鸡脖:品质新鲜,去颈部皮,无羽毛、无血污 五、冷冻水产品检验标准 ㈠、冻虾仁 1。冻虾仁冰衣表面完整,清洁 2. 肉质呈淡黄色或乳白色,无异味,组织紧密有弹性,有适当光泽,虾体基本 完整,清洁无杂质

厨房原料验收规范

厨房原料验收规范 1、目的和适用范围 目的 为规范公司管理,使食堂原材料采购、验收、初加工达到安全、卫生、节约的目的,根据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及相关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结合我司厨房实际,制定本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厨房作业区。 2、原材料分类 蔬菜类:主要包括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水产品类:主要包括鱼、虾。 肉产品类:主要包括猪肉、鸡肉、鸭肉及其相关附属品。 米、面类:主要包括大米、面条等。 食用油类:主要包括菜子油、调和油等。 定型包装类:主要包括白糖、味精、豆腐乳、盐、酱油等。 豆制品类:主要包括豆腐、豆腐皮等。 干货类:主要包括干木耳、粉条、粉丝、花生米、大料、花椒等。 3、原材料验收的方法 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视觉检验: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好坏。 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听觉检验: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触觉检验:用手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本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

4、原材料验收标准 蔬菜类:蔬菜必须无农药残留,鉴别其新鲜度,品种的优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肉类:肉质紧密、有弹性、表面湿润、不黏手、无注水。 禽类:家畜肉的品质好坏主要是以肉的新鲜度来评价的,常用感官检验方法来鉴定; 感官检验主要是以外观、硬度、气味、脂肪的状况确定肉的新鲜程度。 米、面类 米、面的品质好坏有较明显的区别,主要从含水量、颜色、面筋质和新鲜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检验。 5、附则 菜品验收标准

厨房设计规范02268

住宅的厨房是指用于炊事的专用房间。 国家在1987年颁布实施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住宅的厨房设计规定:采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厨房,净高不应低于2.20平方米,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固定式碗柜(或搁式、壁龛)等设备或预留其位置。在设计时为满足采光、通风及电气化的需要,厨房应有外窗或开向走廊的窗户,并要为排油烟和电炊具的使用创造条件。在住宅中,厨房的平面一般应为正方形或矩形,按照人们炊事劳动空间尺度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厨房不能过于狭长,应有一个最小的宽度。由于住宅的厨房宽度与厨房内部各种设计的布置形式有关,所以不同的布置形式要求厨房的最小宽度也不同。 厨房是住宅生活设施密度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部位,也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购房者在住宅施工现场或样板间中查看住宅厨房的设计和附属设备时,可以依据国家颁布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住宅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和《住宅厨房排气性能标准》等建筑法规,对厨房的面积、厨房设施的尺寸和空间的布置进行了解和核对。 厨房设计原则 原则一:空间决定形式原则依据空间大小决定厨房形式厨房依据空间的大小,可分为I字型、L字型、凹字型与中岛型。 I字型厨房直线式的结构简单明了,通常需要面积7平方米,长度为2米的空间。只要依照使用者的习惯将烹调设备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摆放即可。如果空间条件许可,也可将与厨房相邻的空间部分墙面打掉,改为吧台形式的矮柜,如此便可形成半开放式的空间,增加使用面积。 L字型厨房的两边至少需要1.5米的长度,其特色就是将各项配备依据烹调顺序置于L 型的两条轴线上。但为了避免水火太近,造成作业上的不便,最好将冰箱与水槽并排于一直线,而炉具则置于另一轴线。如果想要在烹调上更加便利,可以在L型转角靠墙的一面加装一个置物柜,既可增加收藏物品的容量,也不占用平面空间;也可在L型的轴线上继续延伸,设计一个可以折叠或拉出式的置物台面,平时不用时可收起,待烹调料理多时再开启使用。 如果在L型厨房里再加设一个橱柜,即成为凹字型。凹字型厨房可以在转角处与左右两边多规划些高深的橱柜,以增加收纳功能。凹字型有两个转角空间,往往被人们忽略其置物的功能性,其实可以加装可180度或360度旋转的转角旋转柜,当门开启时,里面放置的物品会随之旋转而出。 中岛型的厨房是在厨房中央增设一张独立的桌台,可作为餐前准备区,也可兼便餐桌的功能,但需要至少16平方米的空间。 原则二:人体工程原则注意使用时的人体工学在厨房进行烹调时,必须长时间弯腰倾身,通过适当的设计,才能避免腰酸背疼的问题。例如厨具的台面高度与在台面上工作时的手腕距离15厘米时,最适合人们从事较轻松的烹调工作。而壁柜与层架的高度以170至180厘米,人们伸手即可拿到为宜,超过此高度的橱柜空间,可存放不常用的物品。而上下柜的距离则以55厘米较为理想。除I字型厨房外,在其余形式的厨房里,冰箱、工作台与炉台间都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工作区,三边的距离都必须间隔60至90厘米以上,让使用者在拿取与放置食品时不会太近或太远,在转身时不会太局促。 原则三:操作流程原则合理分配橱柜空间在规划空间时,尽量依据使用的频率来决定物品放置的位置,如将滤网放在水槽附近、锅具放在炉灶附近等,而食物柜的位置最好远离厨具与冰箱的散热孔,并保持干燥和清洁。在收纳物品时,当然还要注意到安全问题。 原则四:能源照明原则利用充足的照明增进效率,避免危险厨房的照明首要安全与效率。灯光应从前方投射,以免产生阴影妨碍工作。除利用可调式的吸顶灯作为普遍式照明外,在橱柜与工作台上方装设集中式光源,可以让切菜与找物更为方便安全。在一些玻璃储藏柜

食堂安全须知

暑假期间食堂安全须知 食物中毒主要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品或含细菌毒素的食品,或本来就含有毒素的食品,如:发芽土豆、四季豆、扁豆、毒蕈、鲜黄花等未给去毒处理或烹饪未熟透而食用,导致人体在短暂时间内,出现同一食群体中毒如:头昏、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因此,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预防工作应做在前面,现将怎样采取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制定如下: 1、安全购物,购物时必须按计划采购,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所购回的食品,必须妥善保管好,预防食品潮解,霉烂变质、黄曲霉变,在采购时,更应避免霉烂变质的食品,蔬菜、瓜果,以及保质过期的产品。以免导致急慢性食物中毒。 2、生熟食一定要分开:比如盆、案板、菜刀等。餐具避免应用铅、锌、铝制品盛装食物,烹饪食物,一面引起铅、锌、铝制品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3、幼儿一律不吃剩饭剩菜,剩菜一律不留,(另外一定要留取样本)。 4、做饭菜要有计划,作到按人数供应饭菜,现做现吃,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尽可能不剩饭菜。 5、在食用海产品时,买来的生鱼、虾、要注意冷藏或冷冻,烹调前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因为嗜盐菌,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鱼、虾。

6、不吃土豆芽,一般情况下土豆现买现吃不存放。买来的土豆保存在凉爽、干燥,不见阳光的地方,不使它发芽变绿,食用前要仔细挖掉芽和芽眼的周围部分,对变绿和青紫的皮肉一定要完全削去。 7、吃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熟透后再吃,以免扁豆或四季豆毒素不破坏完全,引起中毒。 8、吃鲜黄花必须用开水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在加烹调或先用水浸泡,然后再彻底加热。 9、炊事人员养成做饭前洗手的好习惯,若患有痢疾、伤寒、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生疮、长疱疹)等传染疾病时,应及时治疗,或调离炊事工作岗位。

厨房收货验收质量检验标准

厨房收货验收质量检验标准 一、鲜猪(牛、羊、兔类同)肉感官检验标准 1、色泽:具有其固有的正常颜色,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 2、外表:无泥污,无血污,放血状况良好,肉边整齐,无破碎肉,无粘液渗出或很干的表皮,无点状, 虫状等小颗粒灰白色寄生虫 3、全味:具有其固有的正常气味(猪肉微腥,牛肉微膻,羊肉重膻)无臭味,腊味等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原状 二、鲜猪(牛、羊)内脏,蹄等标准 1、心、肝、腰类,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异味,无病变,无凝血,无血污,无泥污,颜色正常 2、肚: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疡面及其他病变现象,无内容物,无粘膜,无边油 3、大肠、肥肠类:品质新鲜,无破损,无病变组织,无肠头,细毛,无内容物,去净粘膜 4、舌: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病变,无异物,无舌苔,附肉少,无血污,无泥污 5、耳:品质新鲜,外形完整,无溃烂,无病斑,无破损 6、蹄爪类:品质新鲜,去蹄壳,不带蹄筋;舌小除粗毛和细毛及趾间黑垢,无松香残留 7、蹄筋类:品质新鲜,无色透明,表面光亮,无油脂,无精肉,无充血现象,顺直,干燥 三、鲜鸡(鸭、鹅、鸽)类感官检验标准 1、眼球:无干缩凹陷或晶体状浑浊现象 2、外表:具有其固有表皮颜色,肌肉切面有光泽,无绿、紫等异常颜色,无残羽(尤其在脖、翅等处 无较长细毛)、无破损、无残缺、新切面不发粘 3、气味:具有其固有气味,无异味 4、弹性:指压后凹陷,能恢复 四、鲜鸡类各部件感官检验标准 1、鸡爪:品质新鲜,呈白色或灰白色,无黄皮趾壳、无血污、血水、无残缺、脚趾根上无黑斑,允许 有少量红斑 2、鸡翅:品质新鲜,无残羽、无黄衣、无伤斑及溃烂、无血水血污、允许有少数斑、允许剪修,但最 大范围不超转弯关节处 3、鸡腿:无残羽、无血水血污,品质新鲜,无残骨、无伤斑及溃烂、无炎病,允许有少数红斑,外形 美观如琵琶 4、鸡脯肉:品质新鲜,无残羽、无血水血污、无残骨、无伤斑及溃烂、无炎病,允许有少许红斑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欧阳学文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 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 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 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 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 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 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 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 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 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 2. 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3. 地面和排水沟有排水坡度(不小于1.5%),排水的流向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 4. 排水沟出口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 5. 墙壁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 6. 粗加工、切配、烹调和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有1.5 m 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食品加工专间内应铺设到顶; 7. 内窗台下斜45度以上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食品保藏学 (2)分析

第一章食品原料特性及影响保藏的主要因素 ?1、食品保藏原理有哪几类?各举1~2个例子。 食品保藏四大原理1,无生机原理2,假死原理3,不完全生机原理4,完全生机原理 2、简述油脂酸败的类型?自动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油脂酸败类型:水解型酸败酮型酸败自动氧化 (2)影响自动氧化的因素有: ①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不饱和度及双键位置。) ②温度(温度增高,氧化加快。温度也影响反应机理,常温下,氧化多发生在 与双键相邻的亚甲基上,而温度>50℃时,氧化多发生在双键上) ③光和射线(以紫外线影响最大,β及γ射线也能显著提高脂肪氧化酸败的敏 感性。) ④催化剂(重金属离子是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催化剂。Pb>Cu>Sn>Zn>Fe >Al>Ag) ⑤氧气(自动氧化的速度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大,增加到一定值时,氧化速度保 持不变。比表面积很大的食品氧化速度很快,几乎与氧分压无关。所以真空 或充N2包装对分散性很大的汤粉等含脂食品效用有限) ⑥水分活度(Aw很低或很高时,氧化发展快;在0.3-0.4之间时,氧化则慢。)?3、淀粉老化对食品质量有何影响?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如何?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 温度(高温下淀粉糊稳定,<60℃开始老化,至2-5℃老化速度加快,<0℃老化速度减慢,) 水分(<10%或过高老化速度慢;水分30-60%间最易老化。如面包(30~40%) 米饭(71%)馒头(44%)等食品冷凉后易老化。), PH值(pH=7.0左右时淀粉易老化,pH值>10或PH值<2时老化受到抑制。), 淀粉类型(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易老化;同为直链淀粉,小分子较大分子易老化,分子过小时不易老化。) 4、蛋白质变性的类型?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1)蛋白质变质的类型: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化学因素(酸、碱、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等)、重金属盐类、脲、胍、表面活性剂等)和物理因素(温度、紫外线、超声波、高压、表面力、剧烈震荡、搅拌、研磨等)。 5、果胶的三种形态及其与果蔬质地变化的关系? ①原果胶(在未成熟果蔬组织中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不溶于水,形成较牢 固的细胞壁,使组织比较坚硬)②果胶(存在于植物细胞汁液中,易溶于水,细胞 间失去了黏结作用,因而形成松弛组织)③果胶酸(没有粘结能力,这时的果实会 变得绵软以至于水烂) 6、什么叫食品的变质?引发变质因素主要有哪些? (1)食品的变质:新鲜食品常温下存放,由于附着在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及食品内所含酶的作用,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降低,时间加长,食品会腐败和变质,以致完全不能食用。 (2)引发变质的因素:微生物、酶、化学反应、其它因素(物理因素) 7、食品中酶的主要来源?微生物分泌、食品原料自身具有 8、如何降低美拉德反应? ①控制食品转化糖的含量②降低温度③调节食品水分含量④调节pH值⑤降低

厨房安全注意事项

厨房安全注意事项 厨房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满危险的场所。掌握一些小知识,可以帮您提升厨房安全指数。 1.灶台边放罐小苏打厨房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 火灾,可在灶台边放一罐小苏打。遇到小火可以用苏打粉扑灭,切不可使用易燃的面粉。油锅起火时,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并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切勿泼水灭火,以免导致火势蔓延。 2.看火焰颜色检查天然气灶天然气灶在使用过 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氮,污染室内空气,危害健康。因此,保持厨房通风,及时排除废气非常重要。如果天然气灶喷出火焰是黄色而非蓝色,则说明燃气质量、燃气灶或周围通风有问题,应及时找专业人员解决。 3.尽量少用塑料容器正规的塑料制品底部都会 用三角形和数字标出塑料的型号。3号塑料和7号塑料含有危害健康的双酚A(BPA)。6号塑料容易向食品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1、2、4、5号塑料相对较安全,可以盛放食物。但是专家建议,如果需要储存食物,最好还是用玻璃器皿。

4.洗菜前彻底洗手做饭前不洗手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洗菜做饭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双手。 5.少用化学洗涤剂刷碗洗碗时最好避免化学成分太多的清洁剂,用1∶9白醋水溶剂即可杀灭多种细菌。 6.多用铁锅做菜不粘锅含有全氟辛酸(PPOA),多项研究发现,该物质与生育问题和甲状腺疾病有一定关联。使用不粘锅时,应注意低温、避免刮擦。最好选用铁、不锈钢材质的锅。 7.水管加个过滤器可安装自来水过滤器,并定期检查管道生锈情况,防止有害菌、病毒和有毒化学物质损害健康。 8.糖类必须密封存放研究发现,化学杀虫剂与儿童脑瘤、多动症、自闭症和低智商存在一定关联。为了减少此类有害化学物质,应该在每餐之后彻底清洁餐具及台面,麦片、糖果等一定要放入玻璃或带封口的金属器皿中密封存放。

中央厨房设计规范

中央厨房(工厂)设计规范 一、选址 选择地势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地区,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总体的建筑结构、水、暖等相关原始图纸。 2. 收集相关各部门的具体要求。 3。研究周边餐饮的相关设计情报. 三、场所设置、布局、分隔、面积要求 1。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工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场所均设置在室内,且独立分隔。 2。进行凉菜配制,以及食品冷却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应分别设置食品加工专间。 3。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加工处理流程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切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显的区分标识,存放区域分开设置. 5.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m2,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 6。切配烹饪场所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40%(全部用半成品烹饪的可适当减少)。 7。凉菜间面积≥食品处理区面积10%。 8。包装间面积不小于30m2. 9。厂区道路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质材料铺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10。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m以上). 四、食品处理区地面、排水、墙壁、门窗和天花板要求 1. 地面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2。粗加工、切配、加工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墙角、柱脚、侧面、底面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弧度;

厨房里的食物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学习

厨房里的食物安全注 意事项

厨房里的食物安全注意事项 冷冻产品的解冻: 1.箱内的肉或其它食物如果要立即烹调或食用,应放在微波炉内解冻,为保证食物安全卫生,最好不要放在室温下慢慢化解或水里解冻。因为该温度适于细菌繁殖也容易污染食物。 2.旦解冻后的食品应立即烹调,不要反复冷冻和解冻。食物一经解冻应立即加工烹调,因为解冻时很可能被细菌污染。如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实际上已将外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细菌活动方便,迅速繁殖。虽再冷冻也可抑制其生长,但不能杀死细菌。反复解冻和冷冻有助于细菌繁殖,并可使部分营养素遭到破坏。解冻的肉放入蒸锅烹调好后,待其冷却后放入冰箱冷冻,也是一种办法。 3.将食物切成小块冷冻,每次只取出所需的量,这样便可避免将食物反复解冻。 烹调前食物的处理和准备: 细菌能够通过人、动物甚至生、熟食品进行传播,以下这些方法可以避免其交叉污染。 4.备食物之前和接触完生肉之后要用热肥皂水洗手,大约半分钟左右,这是避免食物污染的重要一步。即使10分钟前刚洗过手,在准备食物前还应再洗

一遍。尤其是摸过生肉类、动物后,擤鼻涕、去厕所、给婴儿换尿片或种花草后,更应洗手,因为这些地方有更多的细菌。 5.你自己生病了一定要让其他人替你去准备食物。千万不要带病坚持,以免交叉感染他人和加重自己病情。 6.准备一些冷盘食物和烹调食品如:沙拉和生肉丁,应使用不同的案板和盘子。如果你仅有一张案板,在每次使用之前最好用热肥皂水冲洗干净。要使用干净的器皿放置烹调好的食物,不要将做好的熟食放在放过生食如:生肉、家禽、鱼的盘子里。 烹调: 用品广、过程复杂,从菜刀、菜板、容器、锅等一般用品到高级用品和程序,无论那一步不当,都能造成食物中毒。烹调肉馅、香肠、牛肉饼、烤肉串和鸡时,要保证这些食品烹调彻底,不含有生肉,因为这些原料经多个工序准备易被污染。新鲜的排骨和烤整肉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来烹调。检查这些食品是否熟透,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测量肉温,用一个干净的、专门的温度计,你就可以很好地测量其肉内部的温度,当肉内部没有粉色生肉,肉内温度达到75℃时即可放心了(彻底做熟了)。 微波炉要遵循使用说明,要使用微波炉安全容器,盖住食物并用足够时间将食物做熟。这样做有助于保存水分并杀灭细菌。当用微波炉烹调食物时,要使之旋转并翻动来促使其烹调尽可能均匀,不留下未加热的部位。设定时间结束后再检查一下食物是否烹调完全,否则应重新打开微波炉再继续进行烹调。

厨房标准化操作指导

第一章 原料验收操作标准 一、 验收流程 准备工作一-卸车/倒筐一-过称/检验一-运输/上架一-清理现场一-核对单 据 ① 验收时必须要有公司指定验收人员、收货员(库管)双方在场查验,验收后 在单据上签字确 认。验收员报营运部审批备案,餐饮部如有采购员也必须参 与验收工作。 ② 餐饮部经理每周至少参与 3 次验收工作。 ③ 餐饮部如设有食材安全检测员,每天需对食材进行安全抽检,抽检品种不少 于三种。肉类水 分、农残检测每天必检,含有亚硝酸盐类干货制品每批次必 检。 质量如有异常情况,验收员要求采购员应立即与供应商协商补救措施,并报 经理跟进。 搬运原料时,须轻拿轻放(不得摔、踢、打、砸、扔原料),严禁在地上拖、 拉原料 调料、干货、冻品、粮油等整件原材料,在验收时按 20%的比例对数量和质 量进行抽检(数量少于 5 件时,必须最少检验 1 件)。有标准重量的需抽检 重量是否有误差。 1. 2. 3. 4. 5. 6. 验收流程说明 准备工作——准备磅秤、垃圾桶、蓝色菜筐、白色胶盒、打皮刀等,并摆放到 指定位 置。 卸车/ 倒筐——食材卸车拆除包装,蔬菜类装蓝色菜筐,荤料装白色胶盒。冰 块、异 物等垃圾放入垃圾桶 过称/ 检验——对每一种原料称量,对数量和质量进行记录(附件一、食材计 划及验 收单)。 运输/ 上架——所有原料上架并整齐摆放。如货架放不下,也应摆放整齐。 清理现场 ——验收完毕,立即安排专人清理现场。 收货员对照验收记录核对进货单。数量不足的情况,按实际数量 1. 核对单据 作账; 验收控制点 质量控制 (详见附件一:验收标准;附件二:食材检测规程)

1.准备工作——切配组长根据菜品加工的先后顺序安排粗加工人员的工作(以白 2. 3. 4. 1. 板公示) 挑摘/ 打皮——加工后的半成品,装入指定干净的黄色周转筐中;粗加工的废弃物必须直接处理到灰色垃圾盒内, 原料/ 用具归位——板凳、打皮刀等用具须放回指定位置。加工好的原料放在指定位置。 清理现场——加工完成后,菜筐、垃圾盆等用具要及时清洗,清洗干净后摆放整齐至指定位置;未加工的原料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清理地面卫生,保持区域整洁 粗加工控制点 质量控制 ⑦所有食材供应商都需提交《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食用油、肉类、三鸟、 食品添加剂需提交检验或检疫单。 ⑧验收中发现大的质量问题,拍图片发邮件反馈到丁总及陈总处。 2. 数量控制 ①称重前先检查磅秤能否回零。磅秤每周校正一次(建议用20 斤食盐校正)。 ②数量如有短缺,验收员要求采购员应立即告知供应商协商补救,并报知经理跟进。 ③称重前应倒筐,清除冰块、塑料等异物后再称重,记录食材的净重。 4. 卫生控制 ①原料在验收过程中如有散落应及时清理,保持地面卫生。 ②验收结束后应将所有的工具和用具归位。 第二章粗加工操作标准 粗加工流程 准备工作—挑摘/打皮—原料、用具归位—清理现场 粗加工流程说明

厨房设计要求

最近查阅了厨房通风的资料,发现有些混乱,各个规范和对规范的理解都不一致。现在总结一下,希望大家都提下意见。以下所提的厨房都是仅指有炉灶的房间。 厨房的通风一般涉及到: (1)排油烟(局部通风)及其补风 (2)全面通风换气 (3)事故排风及其补风 (4)机械排烟 (5)空调 一、排油烟 厨房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排油烟风机。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最多会有灶台的位置。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因此一般排油烟的系统都会丢给二次设计,预留排油烟的风井即可。 简单介绍一下排油烟系统。一般油烟通过炉灶上排风罩进入排风管,然后通过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排油烟风机排至室外。风机一般安装在屋面(油烟高空排放)、系统的末端(保证管道内负压,放置烟气溢出),当然也可以直接吊在厨房里安装。几种安装方式见下图: 上两图是屋面安装,高空排放

上图是吊式安装在厨房内,低空排放 上图是安装在室外地面,低空排放 ******系统设计主要注意 (1)风量的计算:4种方式 (1.1)热平衡计算: 严格的说,风量应该由热平衡计算。炉灶的型号,数量等在施工图阶段没有相关的数据,因此只能估算。如有人使用每个炉灶2300-2500CMH来计算。 09版措施提出了两种估算方式。 (1.2)公式4.2.3来计算风量L=1000 X P(罩子周边长)X H(罩口距灶面的距离)(1.3)罩口断面风速法:罩口断面风速不小于0.5 当缺乏数据时,提出了第四种风量计算方法: (1.4)换气次数法:中餐厅40-60次/h,西餐30-40次/h,职工餐厅厨房25-35次/h。取吊顶下空间时按换气次数上限,取楼板下空间按换气次数下限 (2)系统的设计 得到排油烟的风量,就可以着手设计了: (2.1)针对预留油烟井的问题,可以直接采用换气次数法并取换气次数上限,即适当放大风量来预留油烟井。 (2.2)风机风量推荐按照1.2或者1.3方法计算。

食堂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资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特将集体食堂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如下: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应从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售卖及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等各个环节加强卫生管理。 1、食品的采购 (1)采购食品、食品原料应当尽量在信誉度高、管理规范、有合法经营证明(有效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的单位进行采购,索取供货商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存档,并按照《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建立健全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台账。 (2)采购食品时应认真查验食品质量、标签标识、保质期等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及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采购进口食品须有中文标识。 (3)禁止采购的食品: ①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②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③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④未经动物检验机构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⑤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⑥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的食品。 ⑦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⑧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泡发的水产品及动物内脏。 ⑩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此外,为防病或其他特殊需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省人民政府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均不得采购。 2、食品的贮存 (1)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须严格按要求进行验收并详细做好进货登记(食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索证情况等),建立食品及原料采购索证台账,并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做到先进先出。 (2)食品应按要求专库(一般分为主食库房、调料品库房)贮存,离地隔墙10cm以上,吊牌建卡,分类分架存放,食品库房不得放置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杂物。需冷藏的食品必须在10℃以下,需要冷冻的食品必须在-18℃以下运输和储存。 (3)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及时销毁过期变质食品,保持库房的清洁卫生。 (4)食品仓库应保持通风良好,并采取有效防潮、防鼠措施。 3、食品的加工

餐厅管理手册三原料验收与后厨规范标准(doc 36页)

目录 原料的分类 (2) 原料的申购 (2) 原料的预货标准 (3) 原料的存货标准 (3) 原料的验收 (6) 厨房工作流程图 (13) 洗涤组的操作流程与标准 (14) 切配组的操作流程与标准 (16) 烹调的作业流程与标准 (22) 火力的鉴别与应用 (25) 油温鉴别与应用 (25) 厨房卫生流程与标准 (25) 热菜芡汁配备表 (29) 冷菜芡汁配备表(32)

原料的申购预货及分配与验收 原料的分类 1.按来源属性分类: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加工与否分类: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复制品原料; 3.按烹饪运用分类:主料、配料、调味料; 4.按商品种类分类:粮食、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奶、野味、水产品、干货、调味品。 原料的申购 首先在原料申购中就要合理控制申购的品种及数量,便于原料在有效时间内用尽,至此保持了原料本身的新鲜度。在原料验收中,要认真鉴别质量,杜绝收入不符合规格或不新鲜及变质原料,影响品质下降。在原料洗涤中要以正确的流程与方法、有利于提升了菜肴卫生与形态 1、原料申购人必需在本门店工作10天以上的厨师长、主切配或主灶头; 2、原料申购人必须了解本店日常营业状况,并具备一定的营业额预估能力; 3、原料申购人必须掌握原料的进货价格和销售价格; 4、原料申购人必须掌握蔬菜及冰箱内存货数量; 5、申购人必须掌握原料的性质,不同的原料具有不同的存放期限;如花蛤、蛏子、虾孱、 鲜虾、三黄鸡等不易冷藏,最好当天用尽,否则鲜度、口感、色泽下降;如:青菜、芹菜、菠菜不宜保鲜,容易发黄、变老、腐烂变质。 6、对每日申购原料进行分类方可验收,如肉类、水产类、半成品类、蔬菜类区分后不会 造成原料挤压和窜味,影响原料品质。 原料的预货标准

最新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资料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顾客交通 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 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 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 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 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 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 (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 (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 (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 (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餐厅与饮食厅采光、通风应良好。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 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16。 6、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7、食堂餐厅售饭口的数量可按每50人设一个,售饭口的间距不宜小于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