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编码原理概述

MP3编码原理概述
MP3编码原理概述

音频压缩由编码和解码两个部分组成。把波形文件里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高度压缩的形式(称为比特流)即为编码;要解码则把比特流重建为波形文件。

音频压缩可以分为无损(lossless)压缩和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就是尽量降低音频数据的冗余度,以减小其体积。音频信号经过编码和解码之后,必须要和原来的信号一致。无损压缩的压缩率是比较有限的,不过现在比较出色的APE能做到50%的压缩率(本人用Monkey's Audio 3.97,Extra High压缩模式下压缩WAV,压缩率最低能达到52%);有损压缩就是用尽一切手段,包括无损压缩用到的方法,丢掉一切能丢掉的数据,以减小体积。而音频压缩后解码听起来起码是要跟原来差不多的,有损压缩的压缩比能大幅提高,MP3就是属于有损压缩,压缩比是12:1(128kbps)。

MP3文件是由帧(frame)构成的,帧是MP3文件最小的组成单位。什么是帧?还记得最初的动画是怎么做的吗?不同的连续画面切换以达到动态效果,每幅画面就是一个“帧”,不同的是MP3里面的帧记录的是音频数据而不是图形数据。MP3的帧速度大概是30帧/秒。

每个帧又由帧头和帧数据组成,帧头记录着该帧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率索引和采样率索引(这对理解ABR和VBR编码方式很重要)。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着主体音频数据。

上面说的都是MP3编码的基础,但事实上,早期的编码器都非常不完善,压缩算法近于粗暴,音质很不理想。MP3的音质达到现在的水平有两次飞跃: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Perceptual Model)的导入和VBR技术的应用。

◆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下几个重要原理:

1) 最小听觉门槛判定(The minimal audition threshold)

人耳的听力范围是20Hz-20k Hz的频率范围,但是人耳对不同的频率声音的灵敏度是不同的,不同频率的声音要达到能被人耳听到的水平所需要的强度是不一样。那么通过计算,可以把音乐文件中存在但不能被人耳听到的声音去掉。通过这原理,我们还可以建立模型,把大部分数据空间分配到人耳最灵敏的2kHz 到5kHz范围,其余频率分配比较少的空间;

2) 人耳的遮蔽效应(The Masking effect)

蔽效应表现在强信号会遮蔽邻近频率的弱信号。用生活经验来说,在安静的房间中,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可到了大街上,就算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来电时也未必能听见,而手机的声音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原因就是被周围更大的声音遮蔽了。有了对遮蔽效应的研究成果,编码器就能根据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强信号对附近弱信号的遮蔽,把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声音才保留。

人耳还有前遮蔽效应和后遮蔽效应:因为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声音信号,在强信号之前或之后的弱信号,会被遮蔽掉。前遮蔽效应的时间约只有

2-5ms,而后遮蔽的时间比较长,大约有100ms。利用这,我们能减小强信号之前和之后的分辨率;

3) 人耳的空间响应: 人耳对某些高频的声音的空间感很差,辨别不了声源的方向。联合立体声(Joint Stereo)应运而生:在某些频率上采用“单声道”(事实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单声道),以减小流量。

◆VBR技术

正如上面所说,MP3是由帧构成的,MP3能象动画那样读到哪放到哪,播放器不必预读整个文件的内容,即使部分数据损坏也不会对播放效果有太大影响(实际上这就是流媒体所具有的特性)。而每个帧的帧头里都包含这该帧的码率(bitrate,单位是kbps)等信息,所以,我们可以对每一段音乐甚至每一个帧定义独立的码率,这就是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码率)技术。

与VBR向对应的是CBR(Constant bitrate)。一支交响曲,合奏大动态部分的数据量显然大于引子部分,如果用128kbps的CBR编码方式来编码,在引子部分可能有多余的数据流量,而在合奏部分却又不够,VBR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把在不影响音质的情况下,对流量需求小的部分分配较小的码率,把冗余字节缓存起来留给有需要的部分,在短时间内提供更高的码率,以保证音乐的质量。所以说,VBR的作用是更合理的分配流量,在不增大文件体积的条件下提高声音的质量。

不过VBR在应用初期带给过MP3随生听不少麻烦。因为早期大多数MP3播放器都是针对CBR设计的,其根据文件大小来获得时长的算法对VBR失效了,因为VBR MP3的bitrate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基本上不用担心了,市场上的播放器基本上都解决这问题了。

除了上面说的两方面,MP3编码还有很重要的一招:Huffman编码(Huffman 是个科学家的名字),Huffman编码广泛应用于无损压缩领域,比如我们常用的WINZIP,WINRAR等压缩软件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只能说是基础,因为这些用到的编码方法不只是Huffman编码)。Huffman编码用途就是降低数据的冗余度,可节省大约20%的空间。用WINZIP来再压缩MP3文件每什么效果就因为MP3编码的时候已经应用到采用Huffman编码。

下面我们看看编码器是怎样工作的。

1) 滤波器段(filterbank)

数字音频信号以脉冲的形式送进编码器,首先会经过一滤波器段(filterbank),它由两个串联的滤波器段组成:一个多相分析滤波器段和一个MDCT(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经改良的离散余弦转换),前者也应用到layer-1和layer-2中,后者是MP3独有的。

输入的音频信号在20Hz-20k Hz的频率范围内,通过第一个滤波器段后,把信号按频率分成32个小频带,称为子带(Subband)。20000Hz/32=625Hz,那么每个子带的宽度就是625Hz。人耳对不同频段的灵敏度是不同的,编码器可对不同的子带进行不同的量化分层。

不过等宽的子带并没有准确反映人耳的听觉特性,这样进行等宽划分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信号的临界宽度,也就是该信号的影响范围,以及不同信号的相互影响,所以这样会产生大量的信号重叠。MDCT转换就是为了解决这问题,它能对子带进行细分,清楚重叠部分,得到更高的频谱解析度。

2) 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Perceptual Model)

上面已经谈到过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心理学模型可以说是感受编码的重中之中,它决定着编码器的编码质量(后面谈到的LAME就拥有着大量优秀的人体精神听觉模型和数学模型)。下面将深入分析两个重要原理: 最小听觉门槛判定和遮蔽效应。

◆最小听觉门槛判定

声音其实是传播在介质中的能量波,人耳对声音能量强弱的直接感受就是听到音量的大小,也就是响度,单位是分贝(dB)。下面是人耳可听最小响度曲线:

0dB是听觉灵敏度的极限,而120dB是痛苦灵敏度的极限。人耳在2000Hz 到5000Hz范围内的灵敏度最高,两端就迅速下降。所以人耳对中频的灵敏度远高于高低频。

◆遮蔽效应

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遮蔽宽度,这叫临界宽度。可以想象,弱信号越接近强信号的中心,遮蔽效应会越严重。临界宽度跟声音频率成正比。下面是临界宽度列表:

感受编码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知觉噪音成型(perceptual noise shaping)和知觉边带/变换编码(perceptual subband / transform coding)。编码器通过分析滤波器段(filterbank)分析音频信号的频谱组成并应用听觉心理学模型来估计仅仅可以注意得到的噪音电平。在后面的量化和编码阶段,编码器会提高强信号附近的噪音电平,也就是减少量化位数,这样就能达到节省流量,压缩数据的目的。如果所有量化噪音都能控制在屏蔽临界曲线以下,那么处理后人耳就区别不出哪个才是原音。

3) 量化和编码(Quantization and Coding)

当PCM讯号被分成好几个频段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最后经过MDCT,将波型转换为一连串的系数。这些系数就由Huffman编码器会选择最合适的Huffman表来做最后的压缩。 Huffman编码一般是双路工作的,但是在某些需要精密编码的情况下,它会进行四路工作。编码器一般会有很多的Huffman编码表,很多时候为了更好的声音质量和更有效屏蔽量化噪音,编码器甚至能为每一个频段选择最合适的Huffman编码表。

不过编码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要采取Try and Error的方式循环进行。因为编码器一方面要削减量化噪音,让它在人耳遮蔽曲线以下;另一方面要保证bitrate满足要求。实际上这里就是要确定两个数值:一个是确定bitrate的步进值(gain value),另一个是削减量化噪音的增益因子(ScaleFactor),这两个系数会在正式编码之前确定下来,确定过程由两个嵌套的迭代回路完成:失真控制回路(Distortion Control Loop)和量化速率控制回路(Nonuniform Quantization Rate Control Loop)

◆内部迭代回路(Rate Loop )

量化以后的数据送进Huffman编码器,当发现比特数大于可用流量时,编码器会返回信息,让Rate Loop调整步进值以增大量化步长,从而让数据流量减小。循环会一直进行,尝试不同的量化步长,直到Huffman编码以后的数据流量足够小。因为这个回路是用来控制码率的,所以叫做Rate Loop。

◆外部迭代回路(noise control loop)

显然,这个回路的作用就是控制量化噪音(quantization noise),让其保持在听觉心理学提供的屏蔽临界线(masking threshold)以下。每一个频段都会有一个增益因子,一开始编码器以1.0作为默认因子,如果量化噪音量超过允许的值,那么回路就会调整增益因子,来把量化噪音降下来。更少的量化噪音意味着流量增大,码率需要提高,所以增益因子每次改变以后,Rate Loop都要进行调整,让码率符合要求。

所以两个回路是嵌套工作的,互相协调,中止条件是量化噪音降到屏蔽临界线以下而码率也足够小。良好的编码器会让两个回路有条不紊的工作,因为一旦处理不好就很容易陷入死循环。

■解码

MP3文件帧组成,每个帧又由帧头和帧数据组成。帧头长4字节。其数据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_tagHeader

{

unsigned int sync:12; file://同步信息

unsigned int version:1; file://版本

unsigned int layer:2; file://层

unsigned int error_protection:1; file://CRC 校正

unsigned int bit_rate_index:4; file://码率索引

unsigned int sample_rate_index:2; file://采样率索引

unsigned int padding:1; file://空白字

unsigned int extension:1; file://私有标志

unsigned int channel_mode:2; file://立体声模式

unsigned int mode extension:2; file://保留

unsigned int copyright:1; file://版权标志

unsigned int original:1; file://原始媒体

unsigned int emphasis:2; file://强调方式

} HEADER,*LPHEADER;

在帧头后边是通道信息和增益因子(ScaleFactor),数据以比特流的形式送进编码器,当解码器在读到上述信息后,就可以进行解码了。解码比编码容易得多,播放器先进行帧同步,然后读取通道信息和增益因子,再进行Huffman解码,这样就得到解压以后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仍然不能进行播放,因为它们还只是一些频段信息,还需要经过特殊手段对他们转换组合,跟时间建立联系(实际上就是频域转时域)。然后进行一系列的逆变换,把音频信号重建出来。

AAC解码算法原理详解

AAC解码算法原理详解 原作者:龙帅 (loppp138@https://www.360docs.net/doc/5514394990.html,) 此文章为便携式多媒体技术中心提供,未经站长授权,严禁转载,但欢迎链接到此地址。 本文详细介绍了符合ISO/IEC 13818-7(MPEG2 AAC audio codec) , ISO/IEC 14496-3(MPEG4 Audio Codec AAC Low Complexity)进行压缩的的AAC音频的解码算法。 1、程序系统结构 下面是AAC解码流程图: AAC解码流程图 在主控模块开始运行后,主控模块将AAC比特流的一部分放入输入缓冲区,通过查找同步字得到一帧的起始,找到后,根据ISO/IEC 13818-7所述的语法开始进行Noisless Decoding(无噪解码),无噪解码实际上就是哈夫曼解码,通过反量化(Dequantize)、联合立体声(Joint Stereo),知觉噪声替换(PNS),瞬时噪声整形(TNS),反离散余弦变换(IMDCT),频段复制(SBR)这几个模块之后,得出左右声道的PCM码流,再由主控模块将其放入输出缓冲区输出到声音播放设备。

2. 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操作输入输出缓冲区,调用其它各模块协同工作。其中,输入输出缓冲区均由DSP控制模块提供接口。输出缓冲区中将存放的数据为解码出来的PCM数据,代表了声音的振幅。它由一块固定长度的缓冲区构成,通过调用DSP控制模块的接口函数,得到头指针,在完成输出缓冲区的填充后,调用中断处理输出至I2S接口所连接的音频ADC芯片(立体声音频DAC和DirectDrive 耳机放大器)输出模拟声音。 3. 同步及元素解码 同步及元素解码模块主要用于找出格式信息,并进行头信息解码,以及对元素信息进行解码。这些解码的结果用于后续的无噪解码和尺度因子解码模块。 AAC的音频文件格式有以下两种: ADIF:Audio Data Interchange Format 音频数据交换格式。这种格式的特征是可以确定的找到这个音频数据的开始,不需进行在音频数据流中间开始的解码,即它的解码必须在明确定义的开始处进行。故这种格式常用在磁盘文件中。 ADTS:Audio Data Transport Stream 音频数据传输流。这种格式的特征是它是一个有同步字的比特流,解码可以在这个流中任何位置开始。它的特征类似于mp3数据流格式。 AAC的ADIF格式见下图: 3.1 ADIF的组织结构 AAC的ADTS的一般格式见下图: 3.2 ADTS的组织结构 图中表示出了ADTS一帧的简明结构,其两边的空白矩形表示一帧前后的数据。ADIF和ADTS的header是不同的。它们分别如下所示:

商品分类与编码

第一节商品分类的原则与作用 1、是按照分类标志或属性、特征归纳,概括成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如行业、生产、流通范围、成份、用途、加工工艺、材料、产地、特色、规格等)。直到划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 主要是: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品种、细目(花色、规格、质量、等级)祥见图2-1,15页。 2、划分出来的范围相对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集合体,称为类目。 3、分类既要考虑分类对象的属性,也要考虑分类对象管理方面的需要和要求,有时又要兼顾传统上和历史上已经的习惯的管理范围和方法。如五金制品、日用百货。 4、商品大类、中类、小类等较高层次类目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在生产、流通消费上的特征或特质逐步细化进行的,如行业(产业)、市场范围的细化、消费需求的细化等。 5、商品细类(或品类)是对于若干共同特征的商品品种的类群的归类。 6、商品品种是商品的具体名称所对应的商品。 7、商品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区分,包括商品的规格花色、质量等级等。更能具体反映商品的特征。 例1, 商品类目名称应用实例 1.商品门类销费品销费品 2.大类商品食品日用工业品 3.中类商品饮料家用化学品 4.小类商品茶叶洗涤剂 5.细类商品绿茶肥皂 6.品种商品龙井茶香皂 7.细目商品特级龙井茶纯白清香型香皂8.我国商品大部类五个,部类40个,大类2089个 (1).农林(牧)渔业产品中药,(部类5个)。 (2).矿和矿物.电力.可燃气体和水,(部类8个)。(3).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部类9个)。

(4).除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外的其它可运输制品,(部类9个)。(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部类9个)。 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和标志 一.商品分类的方法 主要有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一).线分类法 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上一级类目称为上位类;下一级类目称为下位类; 同一级类目称为同位类,构成并列关系;上位类和下位类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线分类法应用比较广泛,见图表2—2,线分类法实例,17页。 (二).面分类法 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在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其结构构成如图2-2,见18页。实例见表2-3,18页,“面分类法实例”。一般把它作为线分类法的补充。 二、商品分类的标志 (一)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 1、科学性原则 (1)范围界定 (2)选择稳定的属性和特征 2、系统性原则 (1)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序列中每个分类对象占有一个位置。 (2)并反映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3、唯一性原则 (1)同一层级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确保商品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不能在分类体系或目录中重复出现。

民族音乐学的前沿研究与课题选择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前沿与课题选择 摘要:本文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当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前沿、当下民族音乐学的课题选择,三个方面来分析与论述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在当下的研究前沿与课题选择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研究前沿;课题选择 一、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定位 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音乐理论学科,在西方,学科早期被称为“比较音乐学”,1950年,荷兰音乐家孔斯特将学科更名为“民族音乐学”,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此便一直沿用至今。 伍国栋先生在《民族音乐学概论》一书中谈到:“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这一学科名称是一个复合词语,它由音乐学和民族学两个词汇复合而成”。这也体现了民族音乐学交叉学科的性质。正如梅里亚姆(Merriam)在他的《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一书中说到的:“民族音乐学由两个不同的部分构成,音乐学的部分,和民族学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将这二者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结合起来,不偏向任何一方,而对二者都予以重视。” 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它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要了解为什么一种音乐构造以它现有的方式存在,我们必须了解产生它的那种人类行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还有为了产生所需的特定声音组织形式,作为这种行为基础的那些观念是如何被组织的,又是为什么这样被组织的。对于音乐,两方面的研究都要渗透。因此,梅里亚姆把“民族音乐学”界定为“对文化中音乐的研究”,到今天,这样的界定在学界已经成为一个共识,那是因为被视作“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不能没有“人文”和“社会”的含义,其研究不能无睹于社会事实,也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学术的眼光才可能不断聚焦于相关社会科学的前沿理论,如: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等。 民族音乐学自1980年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早先的“民族音乐理论”、“民间

音乐理论性论文

随着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改革,音乐教育在逐步的完善和提高。音乐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唱歌教学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唱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演唱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以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活泼新颖、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等各种因素,完成教学的整体结构形式。同时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以学生个别差异及特点而进行音乐教育。 一、唱歌教学中正确的歌唱姿势 在音乐教学中良好的歌唱姿势对于小学生是极为重要的,就像写字、跑步、跳高等都要有正确的姿势。可是有些学生平时对演唱姿势不太注意不太讲究,他们认为,只要唱好,姿势不要紧,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良好的歌唱姿势能使各发声器官发挥积极作用,能发出优美、自如的歌声。因此,唱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歌唱姿势。结合歌唱教学实践活动,要求站立垂直,两脚略微分开站稳,头正、目光平视有神,不能耸肩,胸自然挺起张开,腹部有气息,下颏收回,感觉到仿佛由小腹到两肩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不靠椅背,两腿弯曲分开,两手平放在大腿上,看课本唱歌时,要求两手拿课本视唱。这是正确的歌唱姿势。反之,如学生头低下来看地下的,或朝天看的,头东摇西摇的,耸肩的,勾背的,弯腰的,腹部往外挺的,手不自然的等很多畸形的动作,这些都是违反演唱的生理运动规律的。这样就会在演唱歌曲时音调不

准,气息不足,声音不流畅,不利于很好的完成演唱的歌曲。总之,正确的歌唱姿势既锻炼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们的歌唱气质。 二、唱歌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 唱歌教学中的发生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歌唱技巧训练的第一步。根据小学生的嗓音特点,我们大多在中声区进行训练,发声时在学生能够自然唱出的实际音域范围之内用轻声进行短时间的练唱,不要大喊大叫,乱用噪子。发声训练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唱出一些必要的练习曲。发声训练排在每节课的开头时间,不宜过长要有科学性。唱得正确、熟练、每支练声曲应由浅入深,根据歌曲内容的不同,来进行不同节奏、音阶的发声训练。在小学教育中以低、中、高段的学生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基本能跟琴唱出音名的高低即可,不宜过多讲发声理论性的知识。中段年级(三、四年级)学生能逐渐的掌握一些发声练习的方法,可以在发声时要求学生注意口型,音的归韵。高段年级(五、六年级)学生在发声训练时要求水平高一些,他们要比低、中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反应快。上下额张开,口型成“o”字型,笑肌提起,牙关打开,气息下行,声音往上走,注意腰部控制气息。音高时引导学生用假声发音的方法进行练习。 三、唱歌教学中演唱歌曲时咬字、吐字的训练。 歌唱艺术,是用语言和音乐两者紧密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生活,生动清晰的语言,是概括和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刻画动人

音乐学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音乐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 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本(专)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必要时) 目次页 主体部分: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专业本(专)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专业:(××××××××三号黑体) 例: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花舌技巧在笙演奏中的实际应 用 专业:音乐学 2009年6月 例: 现代音乐与作品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专业:音乐学 2011年12月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jpeg编码原理

一、JPEG算法概要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一个由ISO和IEC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一个专家组,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标准,这个专家组开发的算法称为JPEG算法,并且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因此又称为JPEG标准。JPEG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静态图像数据压缩标准,既可用于灰度图像又可用于彩色图像。 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一种是采用以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另一种是采用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无损压缩算法。使用有损压缩算法时,在压缩比为25:1的情况下,压缩后还原得到的图像与原始图像相比较,非图像专家难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VCD 和DVD-Video电视图像压缩技术中,就使用JPEG的有损压缩算法来取消空间方向上的冗余数据。为了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压缩比,近年来JPEG专家组正在制定JPEG2000标准,这个标准中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算法。 JPEG压缩是有损压缩,它利用了人的视角系统的特性,使用量化和无损压缩编码相结合来去掉视角的冗余信息和数据本身的冗余信息。 压缩编码大致分成三个步骤: 1、使用正向离散余弦变换(Forwar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FDCT)把空间域表示的图变换成频率域表示的图。 2、使用加权函数对DCT系数进行量化,这个加权函数对于人的视觉系统是最佳的。 3、使用霍夫曼可变字长编码器对量化系数进行编码。 译码或者叫做解压缩的过程与压缩编码过程正好相反。 JPEG算法与彩色空间无关,因此“RGB到YUV变换”和“YUV到RGB变换”不包含在

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的格式 编辑 (一)题目。题目是论文的窗户,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好的论文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 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确定题目时,题目要专一,开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 (二)内容提要。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地概括出来,使读者了解论文概貌,以确定其有无

阅读价值。提要以二三百字为宜,不要过长。一般较短的论文(三千字以下)可不写提要。 (三)绪论(引论、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研究该课题的动机,目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指出前人或旁人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哪些尚未解决,说明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成果和 贡献。这部分占比例要小,起简介作用。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绪论,就知道本文的基本价值。

(四)本论(正文)。这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作者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这里包括课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研究过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主要数据)、研究结果等。写这部分要注意理论的运用和逻辑推理,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注意主次,抓住本质。如果内容多,可加小标题。也可使用由大到小的不同序码。

(五)结论。是整个研究的结晶,是论证得到的结果,即对本论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审视整个课题的答案。写结论时,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使读者看到作者的独到见解。不得使用“大概”、“可能”之类含混不清的字眼。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时,要说明有待进一步探讨。 (六)参考文献。在文章的最后注明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引用别人原话或原文时还需注

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读:本文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音乐,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音乐为手段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音乐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记录、呈现流行音乐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音乐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相似,流行音乐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20年》一书。该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该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该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音乐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音乐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音乐的概念 1.2、流行音乐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2.1、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2.2、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3、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欲望 2.4、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第一章·第一节音乐学总论 一.学科名称的由来 1,最早米茨勒 1738年德国“音乐学协会”意思为音乐的科学 2,音乐学确立于德国克里桑德 1863年《音乐学年鉴》:“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历史的研究,应该提高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长期采用的那种严肃而精准的标准上来”。(音乐学年鉴是一本工具书,用来记录那年发生了什么例如音乐会,或记录发表了什么内容)他还认为音乐学应与实证科学相联系。 3,1885年奥地利阿德勒《音乐科学的范围方法及目的》音乐学这一名称的最终确定 二.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对象有特定,范围有时间和空间断层) 1,19世纪60 德国赫尔姆霍尔茨认为音乐学属自然科学领域“音乐学应以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对它的感知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以音乐传播的物理过程与人感知它的生理过程为对象” 2,音乐学以西方音乐历史为中心课题,这个观点是偏颇的。这里的西方音乐史指的是西方艺术音乐史,是不包含西方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的。音乐史是强调时间发展,而民间音乐是强调地域性 3,1980 《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学是一种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是把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和文化的现象的研究当做它的对象的。” 4,日本 1977 《新音乐词典》“音乐学是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的总称” 5,音乐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what 这些音乐是什么样的?要对从古至今的音乐成品进行研究,探索音乐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how这些音乐是怎么成为这样的? why这些音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对人类各种音乐行为进行研究,要求对人类自身(主观方面)进行研究 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这里是一般方法论) 1,实证性——资料与文献——利用科学手段和器械进行量化测定——或通过经验(人的心理感受)间接获得认识 2,思辨性——理论与模型——利用理性与逻辑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思考,归纳,以求得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学科的性质(特点,意义) 1,音乐学现在属于人文学科 2,音乐学分支学科很多 3,音乐学要处理边缘和中心的关系(音乐学中音乐是中心)

编码原理

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1 红外遥控系统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遥控发射器专用芯片很多,根据编码格式可以分成两大类,这里我们以运用比较广泛,解码比较容易的一类来加以说明,现以日本NEC的uPD6121G组成发射电路为例说明编码原理。当发射器按键按下后,即有遥控码发出,所按的键不同遥控编码也不同。这种遥控码具有以下特征: 采用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0.565ms、间隔0.56ms、周期为1.1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0.565ms、间隔1.685ms、周期为2.2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其波形如图2所示。 上述“0”和“1”组成的32位二进制码经38kHz的载频进行二次调制以提高发射效率,达到降低电源功耗的目的。然后再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产生红外线向空间发射,如图3所示。 UPD6121G产生的遥控编码是连续的32位二进制码组,其中前16位为用户识别码,能区别不

同的电器设备,防止不同机种遥控码互相干扰。该芯片的用户识别码固定为十六进制01H;后16位为8位操作码(功能码)及其反码。UPD6121G最多额128种不同组合的编码。 遥控器在按键按下后,周期性地发出同一种32位二进制码,周期约为108ms。一组码本身的持续时间随它包含的二进制“0”和“1”的个数不同而不同,大约在45~63ms之间,图4为发射波形图。 当一个键按下超过36ms,振荡器使芯片激活,将发射一组108ms的编码脉冲,这108ms发射代码由一个起始码(9ms),一个结果码(4.5ms),低8位地址码(9ms~18ms),高8位地址码(9ms~18ms),8位数据码(9ms~18ms)和这8位数据的反码(9ms~18ms)组成。如果键按下超过108ms仍未松开,接下来发射的代码(连发代码)将仅由起始码(9ms)和结束码(2.5ms)组成。 代码格式(以接收代码为准,接收代码与发射代码反向) ①位定义 ②单发代码格式 ③连发代码格式 注:代码宽度算法: 16位地址码的最短宽度:1.12×16=18ms 16位地址码的最长宽度:2.24ms×16=36ms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与反思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与反思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并从理论的角度对所学专业进行思考和深化,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前期准备。但是,由于音乐专业的教学大多以技能性为主,常常忽视理论学习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多数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相关理论表达出来,更有甚者由于长期忽视理论知识积累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笔便是一片空白,无法进行任何书面写做。随着音乐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培养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音乐专业学生,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不少专业教材相继问世,各具特色。笔者教授该门课程多年,以下便是从使用不同教材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的目的、对象以及教材编写核心三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希望对该门课程教材的选用提供积极的参考。 一、代表性教材简介 关于该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编讲义到通用教材,从一般通识性教材到专门性教材的发展过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本。 《音乐学文论写作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2005年针对当时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方面教材匮乏的现状而编著的一本专门教材,该教材历经十年的使用和检验,在2012年修订版问世后,是目前该领域比较全面和专业的教材。其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全部实践过程不仅涵盖选题、资料、立论、篇幅概念、论述、论证、论据与论点等内容,

还加入篇章结构及其逻辑关系、语言表达技巧、学术规范的理论、形式与方法等专门针对对音乐类专业学生写作基础薄弱而设置的写作基础内容;而教材的上篇音乐学文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对音乐学论文的体裁、音乐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及论文写作的论题相关性原则做了系统和简明的介绍,而在此以前的教材或专著,均未涉及过这些内容,可谓是填补空白之作。此外,论文写作的三个第一性,不仅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首次公开出版,也是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以下简称写作基础)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音乐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与梳理、撰写提纲、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书写等。其中详细列出了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涉及到的答辩方式、答辩技巧等内容是前人没有提及过的。书中所提到的撰写格式要求也是用心良苦。于2010年出版的《音乐论文写作精讲》是作者继写作基础之后的关于音乐专业论文写作的一本更为全面的教材,该书主要侧重于利用大量的例子来概括、总结论文写作中的规律和经验,注重了论文写作的生动性和实练性。《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以下简称导读),是一本专门针对音乐学写作中呈现出来的方法、理论等相关问题,提出教学实施方法和建议的专业教材。该教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音乐学写作中概论性内容进行集中的介绍和阐述;下篇精选22篇范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方向的音乐学专业学生进行分析和详解,每篇均附有式等方面对范文进行学习,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生动巩固,也是进行写作实践的具体指导。

音乐学概论考试

一、音乐美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音乐美学是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因此还可以说,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相对于史学来说,它是理论学科;相对于像音乐批评这样约应用学科来说,它是基础学科。 对象: 其一,音乐的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包括从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区分审美的音乐和实用的音乐,以及揭示审美的音乐的功能和价值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音乐美和审美的特殊性所在(如波兰的索菲亚·丽萨《论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美学基础问题涉及历史遗留的“自律”与“他律”的争论;音乐美究竟指什么,或音乐欣赏所审之美指什么,在哪里;音乐或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音乐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音乐理解问题;从实践中归纳出音乐美学规律,并以此解释具体的音乐现象。 其二,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就目前以都市文化为普遍性模式的音乐生活现状而言,“音乐实践”主要指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的美学问题包括作曲家的审美理想;为了进行美的创造而选择和运用的技法的特点;创作结果——作品的审美特征等等。音乐表演的美学问题包括“二度创作”所依据的美学原则;乐感的美学含义极其对表演的意义,音乐欣赏的美学问题诸如音乐审美的条件;音乐审美的状态;音乐审美的标准;音乐审美规律的具体现象分析;等等。 其三,音乐美学自身的历史。研究音乐美学的历史,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在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其间深受中西关系影响,因此就条件而言,目前研究音乐美学自身历史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美学适合中国音乐美学史两个范围,在其他国家,情况大致相同,各国各民族自身的音乐美学史研究成果尚未在国际上流传,西方国家的音乐美学界通过音乐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途径,逐渐展开了对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美学历史进行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不同文字版本的专著在世界广泛流传,许多音乐美学资料混杂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音乐史中,有待于剥离出来建构活补充进各国民族音乐美学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 其一,哲学的方法。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它的基本研究对象之一,这就需要采用哲学的方法,或称为思辨的方法。 其二,社会学的方法,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比如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音乐生活的分类极其特点,以及涉及社会学统计、分析等。 其三,心理学的方法,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对音乐美学诸种问题进行生理、心里层面的探究,为音乐美学研究提供心理科学方面的论据和佐证。例如音乐创作的灵感研究,音乐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联系的心理学届时,音乐表演心理特点探讨,音乐审美心理规律研究等等,还可延伸至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音乐审美教育心理研究。 二、什么叫音乐形态学? 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可称为音乐形态学(musical morphology).

储位编码与货品编号的应用

储位编码与货品编号的应用 在每个储位上(储架上)以大字明确的写上品名、货号、储位、条形码,以便容易知道货物放在那里,而保管空间灯光是否明亮,也是很重要的。若是储位编号或品名货号写得太小,或是所写的货名、货号相似,只有前后或中间稍有不同的话,就会很容易看错,相对的就会影响货品上架及拣(补)货下架的准确率。对于这种品名货号非常接近的情形,可采用每个储位(储架)的统一上方或下方横板上以大字写满这个储位(储架)的编号、品名、货号,对于类似品名货号在其不同处以红色标注,来达到醒目注意的目的。以加重区分的方式来强调差异点,如此不仅可避免在货品指派时放错位置,同时也能提高取货时的效率并防止错误的发生。若是储位(储架)上下处,没有横杆可标注这些品名货号,也可以采用10公分见方的厚纸板(或压克力板)以大字把品名、货号、储码等写于上方再将其贴于储位(储架)的角落,也是很容易区分的,只要该标注不妨碍货物的存取,这些都是现场很容易采用且很有效的标注方式。 对于这些编号编码的应用,在货物储存方面,必须经由这些标示的指引才可把货品放入其正确的储位。而其最重要的就是要协助引导取货作业,正确无误取得该取的货品及数量。其应用情形可由下列情况来了解: (1)不要在相同的储位编码中,放置数种不同商品。很多物流中心由于空间受限,或是为了简化货品位置变动而要填写调拨单的手续,常把一个储位编码中放置了很多种的货品,这些货品仅靠一些简单的品名货号标示来区分排列,初期虽然可由这些品名货号的标示顺序,来依序的拣取货品,可是经过货品的汰旧换新作业,一旦货品顺序变动后,就很不容易寻找拣取所需要的货品了。这也就失去储位编码的意义。 (2)在相同的储位编码中,必须放置数种相类似货品时;有一种情况因为它们是相同形状的货品,所以储位代码相同,但是由于颜色、花样不同,因此只依储位号码与货号,则无法取货,必须依照品名才能取货。若是用相同的品名,而以货号或储位号码来区分颜色和花样,将使得货号或储位数量增加,相对的保管空间也增加而浪费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储位切割的方法,把这个储位继续使用一个编码,但这个储位空间则以隔板或其它简易分隔材料,依其花色的种类进行分隔,并在每一分隔区标明货号,而这些货号以最末端追加花色区别代码来供区别选择(如图5-1),包

民族音乐学中文书目

民族音乐学书目 苗晶、乔建中 1978:《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伍国栋 1997:《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张振涛 2002:《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薛艺兵 2003:《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中国乐器志·体鸣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萧梅 2001:《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铭道 2004:《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 1988:《民族音乐学――音乐词典词条汇编》[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董维松、沉洽编 1985:《民族音乐学译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王光祈: 《中西乐制之比较》,1924年成书,1926年中华书局出版。 《东方民族之音乐》,1925年成书,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 Myers, Helen 1992: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民族音乐学理论文章 沉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三期。 沉洽:“音乐文化的双视角关照――民族音乐学的一种新定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三期,第18-21页。 沈洽:“民族音乐学10年”,《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卷,第338-355页。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历史的轨迹”,《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二期,44-62页。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历史与现状的评估”,《音乐艺术》1988年第2期。 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学术思想的转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按照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中国民歌为主线,选用经典曲目和唱段进行讲析,介绍其历史源流、艺术风格,并教唱主要音乐片段。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就是使学生在欣赏名曲的同时,教会学生演唱经典民歌。让学生从“学会演唱一首家

乡的歌”开始,来逐渐认识中国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以及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本民族的音乐艺术。课程教学所达到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及社会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梗概。 3.使学生熟悉中国民族音乐主要类别、经典曲目及其艺术风格。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中国民族音乐源流及历史文化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流程,加强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感情。 本章主要内容: 1、中国丰厚民族音乐文化积淀的的形成: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 2、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3、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种分类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本章思考题: 1.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 2.中国民族音乐按体裁划分为几大类? 第一节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及发展简史 1、中国民族音乐概述: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为世界留下来了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 2、民族音乐发展简史:

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 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我们对古代音乐状况的了解主要是间接地通过文字记载、瓷器等历史遗迹所提供的资料。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氏族部落演化为城邦制,雅典、斯巴达等重要城市崛起。公元前6到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歌唱、抒情诗、器乐演奏和有音乐伴奏的戏剧等发展到很高水平,围绕着它们展开的各种公众比赛,竞技活动丰富多样。音乐理论成就:古代希腊的音乐哲学,以及关于音律、音阶、调式、记谱等理论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二)、常用乐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 (三)、音乐理论: 两个方面: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的理论,它涉及音程、音阶、调式等方面的内容 2、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理论,它涉及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毕达格拉斯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音乐与宇宙天体存在类似,因此音乐可以最好地说明宇宙现象。弦长比2:1时发出相隔八度的两个音高;弦长比例分别为3:2和4:3时发出相隔纯五度和纯四度的两个音高。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著有《和谐的要素》,音乐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四音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的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四音音列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形成三种类型的四音音列,即自然音列、变化音列以及更细微划分的四音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和相隔方式混合联结。 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省去了大完整音列体系的最高一组四音列。 调式以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 记谱法有两种,以字母和符号分别用于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古希腊著名的模仿说) 柏拉图认为,体育训练体质,而音乐训练心智。 二、中世纪音乐 概述 中世纪的时期划分:音乐史研究一般倾向于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 与古代文明的联系:七艺的高级学术,即语言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艺术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对中世纪的认识:西方历史上的“中世纪”在过去很长时间被视为无所作为的“黑暗时代”,然而今天的历史学家倾向于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段历史。中世纪僧侣对古代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西方音乐后来的独特发展包含着中世纪音乐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成就。西方音乐真正的开始是从中世纪开始。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 特征: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和意义:

音乐学专业概论论文

音乐学专业概论心得体会 音乐学专业概论这一课程由张弫老师、闻洪斌老师、王欣欣老师、蔡乐老师、赵欢老师针对于音乐学的各个分支向我们讲授了如何在大学里学习音乐学和学习音乐学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计划,是我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在个人脑海中形成一个真整体规划。 首先,听完张弫老师讲授的音乐学专业概论课后,张老师系统的将音乐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向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使我对其得到了初步的了解,其中音乐学教育体系共分为三个部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根据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从而指导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该如何着手去学,避免出现盲目学习或是毫无目的瞎学现象。此外,张老师向我们讲到的教育模式是坚持课内培养计划课外培养计划和实践培养计划三位一体,使我的个人能力在学习中更能得到全面提高和全面的发展。通过张老师讲授的课程分类教学时间安排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能使我对大学的各个学习时期的任务量做出规划,使我清楚的认识各个分类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更切实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还使我知道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自然科学分为理论形态和自然形态。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目的提供相应的知识、理论、理想和智慧。人文科学有分为文学、史学、哲学,而艺术学又是文学派生而来的,美学是哲学派生而来的。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性质即:人文科学在阶级社会里一般具有一定限度的阶级倾向性;人文科学通常体现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传承性;人文科学人才成长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长期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此外,还知道了关于音乐学的定义即: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学问的总称,亦即:音乐学是对音乐及其他相关事物进行学术研究的学问的总称。音乐学的性质:音乐学是属于以人文科学的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此外,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批评学。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第二,听完王欣欣老师讲授的键盘及器乐教学概述后,使我更清楚的了解键盘为大学中得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键盘课程的总目标是在毕业前让每个学生钢琴过四级,根据王老师讲授的课程实施办法即:每学期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根据考核方式,每学期期中测试占(10%),期末测试占(70%),艺术实践(单独学分),平时成绩(20%)等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1三通 答:《通志》郑樵,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作者唐朝杜佑;《文献通考》,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所撰,该书是记载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 2音乐音响学 答:音乐音响学是着重从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音响现象的科学,又称“音乐音响学”。 3音乐形态学 答: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 4 艾尔舍克体系 答:艾尔舍克首次打破“历史的”、“体系的”传统划分,提出理论和地区两大部门。这一分类最大特点是将历史与民族两大类合为一体,避免以往存在矛盾,欧洲音乐与其他地区音乐摆在同等位置。缺点是只有地区历史,没有研究人类音乐历史进程的共同特点的学科及分支学科,如音乐考古、古谱学等,但是总体上分类标准是统一的,符合实际分工,因而也是适用的。 5 《日本书记》 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该书是基于政治需要,对内强化国家观念,对外树立国家形 象而修的官方史书,形式上模仿中国史书,采用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体例,全部用汉文撰成,语言比较抽象缺乏主动性,可与《古事记》的歌谣相媲美,二者并提为记纪歌谣。 6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7 简述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在音乐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的具体对象,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分支科学。为了把握这些分支科学相互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学科分类的问题。其中,着眼点的不同对音乐学的不同分类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音乐学的定义: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 2、学科研究方法论:实证法:第一类是通过自然手段来测量,具有精确性。第二类是通 过对有关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感受、调查或通过有关文献、实物而间接获得认识和知 识的经验性方法。 思辨发:运用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用技术手段获得的数据或与直观的方法调查到的材 料进行综合,探索出发展规律。 3、阿德勒体系: (1)历史音乐学:A关于时代、民族、地区、流派、艺术家个人的音乐史 B音乐古谱学 C音乐史中的基本形式研究(音乐形式的分类是) D法则史(研究音乐各种法则的历史连续性) E乐器学 (2)体系音乐学:A和声学(音高性的) B节奏学(时间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