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能够上清华北大吗?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咨询。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阻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阻碍。

她讲明讲:“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专门大的阻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情愿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刻、金钞票,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咨询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关于个人进展的重要阻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许多网友发咨询:光靠个人努力,“穷小孩”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咨询卷调查,咨询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往常到过最远的地点是哪里”、“最喜爱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咨询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觉,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出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觉,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专门稳固”: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咨询入学前活动半径,事实上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截了当询咨询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专门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专门大的有关性。

因此,这项咨询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有关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同时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连续。

然而,关于那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讲明咨询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画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都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用晋军告诉学生的话来讲,“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知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即使上了“清北”,但努力程度仍有差别

张小林的帖子在网上被广泛转发和讨论。令她意外的是,有媒体“断章取义”地懂得为“家里有钞票就能上清华北大”,甚至冠以《只有富二代才能上清华?》的标题。

张小林认为,这是对她观点的误读,家庭环境的阻碍不仅仅指物质条件。而这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中得到了许多学生的认可。正如张小林所写,在求学过程中,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尽管其中存在着一种极端情形——因为资源实在太少,即使再如何努力,也没有机会上清华北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依旧有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名校。

此外,关于处于教育进展滞后的贫困地区,国家也要求高校为寒门学子开创了专门通道。例如,清华大学去年扩大了“自强打算”的实施范畴,面向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专门困难县的中学招生。

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圆了“名校梦”。但另一个事实是,如张小林所讲,即使在上了清华的学生里,每个人为了上清华付出的努力程度也不一样。

去年,李力在复读第二年后考入了清华大学。那个从西部小县城走到省城读高中,再来到北京读大学的“农村娃”在家人眼里着实是“光宗耀祖”。

回想高中4年,李力几乎没有外出娱乐、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除了寒暑假回家,几乎所有时刻都留在学校里啃书本、做练习题。可相比之下,同样考入清华的其高中同学王达就“轻松太多”。

王达的父亲是私营企业老总,母亲是高中英语教师。关于王达来讲,没有令李力“崩溃到极点的英语”,也没有操纵生活费的苦恼。不仅如此,王达在高中就担任了学生会要紧负责人,外出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机器人竞赛,暑假到北京学习英语,寒假去国外度假……最终还因学科竞赛表现杰出成了保送生。

在李力看来,“家庭”所给予的条件让王达实现“清华梦”省力许多。“同样考入清华,但事实上我觉得他各方面比我能力强专门多,而且他学得轻松、欢乐。”李力讲。

和李力一样,付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寒门学子”。以晋军的咨询卷调查来看,他出生于中原农村家庭,父母差不多上“老实巴交”的农民,上大学前到过最远的地点是离家50公里的地级市,上大学前未看过电影,专门少有时刻看电视。

通过自身的努力,他在乡镇念了小学和初中后,考入一所县城高中。成绩优异的他在高考失利的情形下进入一所985大学,最终在研究生时期考入北京大学。

回想一路求学的经历,他发觉:自己小学和初中同学都来自农村,寒门比例在98%以上;高中同学中,寒门比例占了50%左右;家庭条件的差距在本科期间尤为明显,“优越者每月有上万元的生活费,贫困者只能靠几十元的助学金将就坚持”,在他就读的985院校里,真正出身寒门的学生只占到5%左右。

进入北大读研后,他发觉,自己周围专门多同学都从未参加过中考、高考、考研,“一路保送而来,某某省状元比比皆是”。“周围可能有富可敌国的巨贾之子,也可能有手握大权的官员之子,还有可能是电视上看到的明星之子,所以也有农民的小孩、下岗工人的小孩”,但他估量此比例小于1%。

从98%到50%,再到5%、1%,付林在这些数字的变化中意识到“寒门式努力”的难处: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如果人一辈子是一次长跑,寒门学子在起跑线上就落后太多,起跑后动力不足、补给不足、躯体素养差,能够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屈指可数”。

“现在看来,我们都站到同样一个平台上。但如果往前看,你会发觉我们走得专门艰巨,同时还有许多付出一样努力的‘穷小孩’差不多‘累’倒在终点前了。”李力讲。

名校能够为“寒门子弟”带来什么

在北大读研究生时,一个班级20多个人,但真正的“寒门学子”只有付林一个。

与同学的交往中,付林感到差距最大的是自己的阅历——没去过几个都市、没旅行过、没有唱过KTV、没有去过健身房、也不明白红酒还能分专门多种类……“当别人谈天的时候,我只能听,无法参与其中”。

对此,“心态还算主动”的付林也曾试图多看书、多与朋友交流、多参加他们的活动。可他发觉,有些阅历需要资金支持。例如,他的意识里,最贵的相机也就几千元,但一次郊游中,他看到一个玩单反的朋友带了好几个镜头,“听讲每个镜头都几万元的时候,我惊呆了”。

正如付林的感受,进入清华后的李力为了补偿与王达之间的差距,报名参加了好几个社团的招新面试,可结果却专门不理想:想加入艺术团,却没有音乐或乐器特长;想加入学生会外联部,却在面试中因表达不行被刷掉;想加入文学社,却发觉自己并未看过几本文学名著,面试时连咨询题都专门生疏……

最无奈的是,最终他发觉,自己全然没有时刻参加社团活动——除了学习时刻,他的课余时刻几乎全花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要讲赶超别人,就连补偿都专门难”。

“他们不能无忧无虑地做自己喜爱的情况,需要花大量的时刻兼职、考虑现实性的东西。”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大二学生张嫚看来,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在大学里的表现是有差别的。

她记得,大一时需要进行PPT展现,关于从小学就开始制作PPT 的她来讲“一点儿不费劲”,可班里来自农村的学生“连PPT是什么都不明白。”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皇甫亚楠曾撰文指出,教育内容是一种“文化屏障”,文化屏障是一个阶层的文化符号,现在的教育体系并没有

照管到寒门学子的认知程度,例如纳入正规教育中的运算机课程和英语课程。寒门学子由于受经济限制,专门多人到大学才接触电脑,偏远山区的小孩甚至连差不多的网络概念都没有。至于英语,家境殷实的小孩即使学校英文成绩不佳,完全能够通过课外辅导、外教的方式补偿,口语能力比寒门学子好得多。即使教科书一样,他们的文化背景都可不能相同。

在晋军老师关于学生“最喜爱的电影”调查中,清华大学社科14级学生咨询卷的统计结果分别是《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和《哈利·波特》。可关于李力来讲,在大学之前,他从未在电影院看过电影,“老实讲,大二之前,我连《肖申克的救赎》都没看过,平常大伙儿提起这些国外电影,我只能保持沉默”。

一位社会学研究者告诉记者,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重点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好大学中的“精英”来自都市的居多,因为“都市的小孩、父母职业好的小孩,从小见多识广、阅历丰富,比农村小孩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

看完郑也夫的《科场现形记》,就读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二学生曾杰对“寒门贵子”的讨论有了更深入的懂得。

他用马克思·韦伯关于经济、文化和声望的社会分层标准来讲明,“一个学生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资源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名校”。但同时,他相信,教育能够促进社会阶层的流淌。

“来了清华之后,只要你有心,什么都能够补上。”曾杰认为,“大学”是一个催化剂,能够助你一臂之力,让“寒门学子”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一个不错的社会地位,“但不能保证你能获得最高的社会资源,保证最高的社会地位”。

晋军老师的一段话,张小林记得专门清晰。晋军讲,“大学第一年后,大伙儿会变得越来越像,那些没有出过国的,能够慢慢获得机会,那些在超级中学没有社团和课余活动的,也能够补偿,因此教育对个人的成长依旧有一定阻碍的。”

帖子引发的讨论还在连续,许多评论张小林已无暇顾及,除了删去一些懂得专门偏颇的评论,唯独一个留在她内心的评论是:“社会的以后是你们的,但我们也会努力的。

采访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

采访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 3.听课管理; 4.复习管理; 5.作业管理; 6.错题管理; 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

他们是怎么考上清华北大的8郑笑非

回访对象:郑笑非 回访老师:赵向东 回访时间:2004年10月25日下午 回访地点:北京大学师生缘餐厅 不保送也能考上北大 郑笑非,男,原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中学生、北京四中网校学员,2004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专业学习。 虽然我只和他接触一个多小时,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很深。他长着一副孩童似的面孔,却非常从容和沉稳;他历数自己取得的各个小成功,但一点也不张扬。 听完他的故事,我也想了很多。我们今天的教育,可能是教育模式的原因,也可能是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原因,使我们的孩子也越来越静不下心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而在郑笑非身上,我看到的却是更多的坦然和平静,与他的成长过程有关。这种坦然和平静,体现在学习方法上,给我们的启发应该很多很多…… 保送还参考了其它—— “无线电测向比赛时,是在一片旷野上” 赵:你是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专业的,一般保送生都有某种特长或奖励,你是靠什么获得保送资格的? 郑:我靠的是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另外,还参考了一些其它的奖项,像体育方面,我参加了无线电测向全国锦标赛,一个单项奖,一个全能的第6名。还有两个市优秀班干部,一个市三好学生。 赵:无线电测向是什么意思? 郑:它是一个体育比赛项目,是体委在我们学校推广的一个项目。无线电测向比赛时,是在一片旷野上,设置五个电台,分散隐藏在不同的地方,五个电台相距都在1公里左右。每个比赛队员就拿一个接收信号的接收器,从出发点出发,去依次找到5个电台。最后,用时间短的人,就获胜了。 赵:平时怎么准备啊? 郑:我们参加这个比赛大概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吧,就是由我们学校聘请教练训练我们。比赛的地方,是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个郊县。比赛的队员,一部分是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军人,还有一部分是专业运动员。 去比赛之前的半个月左右吧,因为我在家睡觉时开着空调而没盖被子,得了肺炎,然后就输了一个星期的液,回来之后体能消耗很大。 赵:比赛时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吗? 郑:要求特别高。因为要在1个小时左右,去找五个隐蔽的电台,不但要推理、判断,还要徒步或跑步,路程接近六七公里的样子,是对体力和思维的综合考验,比较辛苦。 我们平时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在标准跑道上,大概每次都要跑十圈、二十圈。 赵:这种比赛是什么部门组织的?多长时间组织一次? 郑:全国锦标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比赛一年一次。

高中三应该怎么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

高中三应该怎么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清华学霸关于高中阶段如何学习的演讲,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 ?高中学习:偏科问题 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和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学讨厌物理、化学和数学吧?还有的同学只喜欢某一科,不去好好学其它的主科。但是“白痴”教育部为什幺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子都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大家应该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等都会伴随你一生。高中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我现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小编推荐:高三学渣逆袭计划作息时间表高中没到最后,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幺办?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幺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怎幺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幺我们应该怎幺努力呢?直到大学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我们

清北学霸版时间规划_

清华北大学霸超完美作息时间安排 ●7:30-8:00 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 ●8:00-9:00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 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 ●9:00-11:00 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 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12:00-13:00 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 小时就差不多了。 ●15:00-16:00 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可安排记忆一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 ●16:00-18:00 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 ●19:00 点左右 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饭后,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复习,可以语数外文理科交替安排复习。晚上定时睡觉,必须赶在 12 点之前休息,养成一个好习惯,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状态。

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晚自习第一阶段:知识复习 复习应该看哪些内容? 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本里面的定义、概念、例题等,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对于课堂上简写的笔记,要根据自己当天的课堂学习补充完整,既可以复习一遍重要内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复习。 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晚自习第二阶段:知识巩固,即完成作业 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晚自习第三阶段:课文预习 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 ●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解释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问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非常稳定”: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这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说明问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清华北大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清华北大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考上清华:越努力,越幸运_成长故事

考上清华:越努力,越幸运 *******1******* 2013年8月,我以全县中考第150名的成绩被县一高录取。 初入一高,发现这里与初中大不相同。哪怕高一刚开始,每一位同学都在很努力地学习。很多同学甚至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了,看得我胆战心惊。 我无法四点半起床,天天咬碎了牙也只能做到六点起。带着早饭去教室吃,一边吃一边看昨天做错的题。 那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宏大的高考目标,除了有点怕,有点自卑,剩下的就是把自己没懂的题目想明白,跟着MP3背英语课文,努力体会文言文和诗词的含义,仅此而已。 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全班第3名,年级第78名。晚上我给父母打电话,故作冷静地说:“我考了班里第 3名”,其实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欢喜炸裂开来。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表现出战斗力爆表的样子给任何人看,只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学习、在努力、在提高自己,这就是真真正正的努力了。不久之后文理分科,我选择了理科。我是个军迷,将来想成为一名国防科技工程师。 期末的时候,我考了班里第10名,班级排名看起来有些退步,但我 并不难过。因为我确定,上一次的成功并不全是运气。我的付出,的确是有回报的。 说来奇怪,努力也可以上瘾,就是那种“思考——学习——掌握技能——做题更快、正确率更高——成就感爆棚——继续学习”的美妙循环。寒假我根本不想玩,依然沉浸在努力的快乐里,无法自拔。 高一下学期,我的成绩一直稳定上升,到高二开学已经排在年级二十名左右了。此时,我还没有想过考清华,因为我们县每三四年才会出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 高二时,我遇到了高中阶段最大的瓶颈:物理电学部分学得一塌糊涂。怎么判断电流的方向,电场线、磁感线到底怎么分布……我能怎么办?

清华北大500名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清华北大500名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强烈建议收藏起来! 前言: 一定要认真的看完,只要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自己或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习的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五大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 都有一个好题本 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 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

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我是刘畅之,一个彻彻底底成长在普通班的学生。 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情,拖着一车教材和练习册,来长郡报到,我绝望地认为这就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开学后才发现,地狱的生活其乐融融,每天乐得像个傻子一样,这里跑跑那里看看,放学后和一帮同学横扫路边的小吃摊,课间时凑在一起谈论各自喜欢的歌手,成天玩得没心没肺,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年我十五岁,打网游,听苦情歌,追美剧追到发疯。 有一次班主任做了一个“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调查,我在问卷上毫不犹豫地填下“北京大学”这四个字,然后得瑟了好久,仿佛自己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北大校门一样。当时我同桌填的是“清华大学”,他坚持认为清华比北大好,为此我还跟他吵了好久。那时候真的天真得以为考清华北大就像自己当初考长郡那样,只要高三熬熬夜,最后再来个百日大冲刺总会上来的。现在想来真是幼稚,清华北大怎么可能说考就考呢,如果当初不用功读书,只怕考湖大都会成问题。 开学后不久,那份可爱的闲情逸致一点点地被吞噬,我开始后悔初三那个暑假的无所作为,痛恨当初怎么就没报个预科班什么的,别的同学都是一副学过了的样子,而我还在为作业绞尽脑汁,从前可不是这样的啊。从前我可是学得轻松玩得自在,老师喜欢爸妈骄傲,作业在学校就能做完,晚上看看电视上上网,考试照样考得好,怎么突然就成了这个样子呢?数学的难度一下子来了个三级跳,定义域值域奇函数偶函数那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好几次我还因为做不出题哭鼻子,恨不得把《考一本》撕得稀巴烂,怒气过后,还是不得不很窝囊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冥思苦想。 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在班级排名13,年级排名248,比想象中的要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同样是一个脑袋,凭什么别人的就那么好使?同样是一张卷子,凭什么有的人一路做下来顺风顺水还大呼过瘾,而我拼死拼活只能得一点步骤分?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落于人后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偶然的事情,但很多偶然里边都藏着必然。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因为暴雪,不得不推迟到下学期开学。我们一家人在乡下过年,由于天冷,我一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复习,扎扎实实从概念入手,课本上的例题被我做了一遍又一遍,辅导书上的题目被我扫得一干二净。题目做多了,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很多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东西回头再看,一下子豁然开朗。 开学前的考试,很多题我都有一种他乡遇故人之感,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如鱼得水,原来我也可以一张卷子做下来不喘气不卡壳。所以在得知自己考了班上第一名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开心倒是真的,回报竟然来得这样快。 正是这次考试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激起了我学习的欲望。如果把人的学问比作一个圆,把圆外的空白比作未知,那么刚开始我只是一个小圆,因为对未知了解甚少,很容易感到满足。但渐渐地,当这个圆慢慢变大,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并开始对探索未知充满了兴趣。

五百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总结

五百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总结 (声明:此博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去考清华北大,而是从中要领略的习惯和态度。) 通过对他们的研究总结出来了共性的部分:学习能力三要素;高效学习八环节。八环节是三要素的具体化。 学习能力三要素 1.规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效的学习方法。 规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三句话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是三个层面,规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方法的基本要求和基础组成部分。没有规的行为,就养不成习惯,养不成习惯就形不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所以对学生的指导,要从行为开始。只有改造好学习过程,才有好的学习结果。

归纳了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的学习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 ●都有一个好题本 ●新课下来一定先预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 ●做作业要计时 只有改造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才有好的学习结果。 高效学习八环节 ●1.计划管理 ●2.预习管理 ●3.听课管理 ●4.复习管理 ●5.作业管理 ●6.错题管理 ●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只要抓住这八个环节,一定考上清华,北大! 调查发现,清华北大100%的学生在高中都有错题本,30%的还有好题本。

追踪调查还发现,清华北大学生,他们多数其实只做到这八大环节中的5-6个,做到6个是最多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做到7个,那简直就了不起了。做到这5-6个环节,就调整了学习行为,就改变了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那必然带动成绩直线上升。 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学习时间上的通盘的计划,要遵照计划运行。每天按部就班,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期间,非常明确什么时间干什么,预习、听讲、复习、做题、整理错题,有规律按计划执行,每科知识、每个知识点都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由于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习惯成自然,所以可以在轻松快乐中高效学习。 2.预习管理 很多学生感觉听课很累,其实听老师讲课完全可以轻松不累地听,这就必须要预习。有效预习才能有的放矢、有有弛轻松高效听课。高考状元、成绩好的都

他们如何考上清华北大 鹤山一中

他们如何考上清华北大? 2009年08月29日星期六4:58 P.M. 专题文/图本报记者曹乃付 施舒哲: 攻克难题增加信心 今年高考总分:676分 录取学校:清华大学 学习经验:读书最重要是有信心,碰到难题不要被吓回去,难题做不出来不是因为你不会做,而是因为你没信心去做! 施舒哲是今年高考江门地区的物理单科状元,其分数为146分。此外,他数学单科147分的高分,也名列江门地区第二名! 高考取得如此好成绩,施舒哲认为这来自于自己重积累、早准备的学习理念。从初中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积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到了高中的时候,就要注重总结学习方法,比如尤其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高中的习题集很多,但我做得很少,漫无目的地去做一大堆测验卷,效果不会很好;我各科都有个错题集,要是发现有什么知识点存在疏漏,我会马上记录下来,并专心去功克它。”他还举例说,有些同学有畏难情绪,碰到难题首先是头疼,而后就开始恐惧、逃避;他偏偏喜欢找些难题来做,因为难题一旦被功克,那种满足感真好,也很能增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施舒哲身上得到了印证。他说:“我最喜欢数学和物理,因此信心也很足。” 除了学习,施舒哲最大的课余爱好便是打篮球。尽管学校的假期很少,但一有假期,他还是会充分利用假期放松自己。他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假期里我睡觉比较多,再就是看电视,CBA、NBA以及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我都喜欢看。” 历经十余载寒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施舒哲真诚地忠告后面的同学:“读书最重要是有信心,碰到难题不要被吓回去,难题做不出来不是因为你不会做,而是因为你没信心去做!” 劳永斌: 小说伴随读书生涯 今年高考总分:665分 录取学校:北京大学 学习经验:要相信老师,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师的那一套太老套,从而偏离老师甚至排斥老师。 被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收至旄下的劳永斌,给人最深的一个印象便是思维逻辑非常严谨,每说一件事,他总是正说之余又折回来反说。“他考虑问题很全面,很辩证,人很稳重!”劳永斌的班主任对此表示认同。 与鹤山一中的多数学生不一样,家住沙坪的劳永斌因为离校近而选择走读。他说,走读使他可用来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因此他经常要“开夜车”,把浪费在路上的时间“抓”回来。尽管如此珍惜学习时间,但年轻人爱玩的天性在他身上并没有消失。“很多人都对学生看小说有异议,担心会影响学习,我并不担心,可以说,武侠小说伴随着我的读书生涯。” 劳永斌说过的一段话令记者记忆深刻,他说:“读完高三的人看高三,感觉有很多人将高三和辛苦划等号;其实,只要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再辅之以坚持,应该不至于到苦的地步。高三并不意味着就要埋头苦读,这一年里尤其要注重劳逸结合,不能效率低下地成天对着教科书。”他说,放假的时候可以适度放松,但一定要适度,不然就易放难收。另外,他还忠告,要相信老师,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师的那一套太老套,从而偏离老师甚至排斥老师。老师讲的东西,也许大体上你都懂了,但只要有一处细节不明了,就等于全盘不知。 劳永斌还对鹤山一中的封闭式管理比较认可。“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学会自主,平时生病了可以自己处理,洗衣服啊,铺床啊,这些都是以后进入社会必须掌握的,我们在学校就得到了锻炼,这很好。” 李文超: 要力争超前学习 今年高考总分:653分 录取学校:北京大学 学习经验:学习要超前;再忙都要挤时间运动,要懂得放松;还要敢于尝试,有的东西自己不一定能做好,但不试就永远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 李文超的高考充满了戏剧性,因为他原本很担心的语文科目,结果却是发挥得比较好。由于对语文考试成绩不是很乐观,李文超高考时的情绪变得紧张。“这种紧张可能影响了后面几科考试的情绪。”李文超针对自己的成绩这样分析。 不过,从与记者的接触来看,李文超倒不像是个容易被情绪左右的人。他是个开朗活泼的男孩,学校的各种体育、文娱活动,他都踊跃参与。李文超是学校管乐队的小号手,每周都要进行一次排练;此外,他还是学校足球和羽毛球队的队员。姚明、易建联受万人追捧,李文超也很喜欢看关于他们的新闻;他还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周杰伦,“他的歌,我基本上都会了。”采访那天,记者有意对他设置了一个小小的考验——当众为大家唱一首歌。尽管有一丝羞怯,他还是很快亮了亮自己的嗓子。 兴趣广泛的他同时兼顾学习,并且学习成绩还一 直在别人前面。他告诉记者:“高三的成绩不是来自高 中,而是来自初中。要力争超前学习,还在高一高二 的时候,我就开始涉猎大学的部分课程,高三的时候, 我已经在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准备了。” 最后,李文超合盘托出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忠告: 学习要超前;再忙都要挤时间运动;要懂得放松,学 会寓学于乐,比如听英文歌;还要敢于尝试,有的东 西自己不一定能做好,但不试就永远无法挖掘自己的 潜能。“如果能把高中生活重新过一遍,我会力争看一 些没看过的东西,即使高三也是如此。” 如同现在的天气,高考录取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度也很高。第一批重点录取结果 出来后,鹤山一中有3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这个 结果推波助澜,进一步点燃民众的言谈热情,无论是 普通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各类空前的报道热情, 都在不知不觉浇铸一个疑问:来自于同一所学校的他 们是如何考上清华北大的? 家长 平时多沟通信任很重要 在中国,考上北大和清华无疑是检验非学历阶段 教育成效最具说服力的因素之一。作为家长,尤其是 北大和清华学子的家长,他们有何育人秘笈可资借 鉴?且看看他们的说法。 考取北大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的劳永斌,要 在北京大学呆上8年时间,对此,他妈妈告诉记者, “最主要是看孩子自己愿意不愿意,如果他自己喜欢, 我不觉得时间长。”劳妈妈说,自己平时比较注意和孩 子沟通,以及时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我们很少直接告 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劳妈妈说,处于高中时期的孩子,父母要想办法 弄清他心里在想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没必要限 制孩子看电视,看些新闻节目还蛮有益的。“劳永斌喜 欢看报纸、杂志,对此我也没所谓。我们家的经济条 件一般,做父母的要淡定点,用心地去做一件事。” 无独有偶,李文超的父母也对孩子表现出足够的 信任。“他读书都是靠自觉。作为家长,我们只是做好 自己的服务工作,我们最操心的是孩子的身体;他自 己想去北方读书,我们很赞成他到远的地方去见识一 下别样的风情和文化。” “这个时候的孩子正处于朦胧的青春期,拍拖问题 让很多家长操碎了心,这方面你们不担心劳永斌吗? “记者问到。”我们会直接而坦诚地和他交流这个问题, 不会忌讳或没法开口。”没有犹豫,李文超的父母很快 作出回答。 学校 浓郁重教氛围是最大优势 每年的高考都是牵动人心的大事,今年,鹤山一 中占尽风华,江门地区仅有的三个北大清华录取生它 一门独占!这不禁令我们思考:鹤山一中独占鳌头背后 的深层机理是怎样的? 鹤山一中有自己的总结:一,这是学校优良传统 和勇于创新作风的结果,这一结果作用在师生身上会 产生一种自觉的努力、勤奋、上进行为,会形成学习 的动力;二,学校由管理机制促教风,教风促优良传 统校风,校风促质量,质量又反过来优化了办学环境, 并形成良性循环;第三个方面,学校“三年一体”的高 中教学策略居功至伟。再者,这与学校大力推行素质 教育、积极开展文体、读书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以及“高 三五特殊”原则大有关系。 不过,该校一位副校长还有一番经验之谈:一个 地方的教育与当地领导的开明与远见密不可分,没有 政府的支持,我们寸步难行。另外,学校所在区域的 教育氛围和民风对我们办学很有影响,民间重视教育, 认可我们推行的一些严苛但很必要的教育手段,那么 学校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也容易出成果;反之,家 长过于溺爱孩子,教师放不开手脚去教,则难之又难。 鹤山人民对教育的重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家长学校政府…… 一个都不能少 鹤山一中今年共有950名学生参加高考,到7月 15日一本补录开始前为止,已有321人被省内外名校 录取,其中施舒哲被清华大学录取,李文超和劳永斌 被北京大学录取。放眼江门地区,鹤山一中这3名被 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竟然是全江门仅有的3人! 成绩如此骄人,鹤山一中的学生到底有何不同? 养育出清华、北大学子的几位父母,他们有何育人秘 芨可为相授?……日前,记者深入鹤山一中采访,果然 大有收获。 通过和三位考取清华和北大的同学深入交流,记 者由衷地体会到,成功绝非偶然,学生、学校、家长, 社会、政府,每一个因素都是促使成功的必要因素。 记者采访的这几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成 熟、稳重、心理素质好,性格开朗、大方、全能、理 智”,这也是几位同学的班主任和老师一致的评价。记 者与其对话也发现,他们各自都有成功的技巧,如超 前学习、及时归纳、劳逸结合、兴趣多元等等。由此 可见,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潜心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学 习方法非常重要。 此外,这几位高分考生个个都比较自信,而这, 在他们的父母身上都能找到根源。与很多父母“捧在手 里怕热了,含在口里怕化了” 的溺爱与娇宠不同,这 几位学生的父母,基本上都能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他 们不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香,睡不甜,“狠心”地让他 们“自力更生”;即使碰上敏感的话题,他们也可以开 诚布公地与之沟通。 鹤山一中的校领导也衷心地表示,鹤山人民重教 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以及当地政府的开明,使该 校许多独特而新颖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手段,得以排除 众议、及时推行;家长们对学校的的普遍信任心理, 成就了鹤山一中的竞争优势。

清华北大学霸的作息时间计划表

清华北大学霸的作息时间计划表 合理的作息时间计划可以让同学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大学霸的作息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1北大学霸的作息时间表5:00-5:30起床,洗漱半小时 5:30-6:00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花费的时间 6:00-6:30教室自习读英语文章或者单词 6:30-7:00背语文诗歌或者美文 7:00-7:45吃早饭,边吃边看书,一般是看英语单词,背诵古诗什么,或者是看看理化生的公式,不能浪费任何时间 7:45-8:00休息 8:00-8:45第一节课 8:45-8:55课间空里不上厕所就会提前复习下节课的内容,十分钟很多了已经。 8:55-9:40第二节课 9:40-10:10跑操时间,这段时间我会拿着一个小本子,在整队等待期间会背诵英语单词的,背首古诗10:10-10:55第三节课 10:55-11:05课空期间会复习下节课的内容 11:05-11:50第四节 11:50-12:40去食堂加上吃饭然后去宿舍,吃饭期间可以看一看美文,有助于写作文12:40-1:40睡午觉,睡好觉一下午有精神

1清华学霸马冬晗的作息时间表早晨6:00到6:40 起床、吃早饭(周一的早上还要锻炼) 8:00前 主要内容是复习、做题、上自习 11:25到13:30 吃午饭、午休、打印课件、自习等 20:55到22:30 吃晚饭、洗澡、系统复习、听cnn英语等 凌晨1:00以后 “大学四年,我每周都要完成学习计划表。通过每学期16张学习计划表,我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马冬晗说,大学前三年,她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小编推荐:高中学霸的时间安排表 这张计划表上,从周一到周日,马冬晗将时间安排细化到每个小时。还有她对自己每做一件事的要求。比如周二23:00以后的自习,她写着“追求高效”,周三的则是“坚决完成任务”。每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她也有“高效”“专业”“抓紧时间”等评语。计划表的最后一行则是“一天总结”,如周三的总结则是一句“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视频中,马冬晗在不到6分钟的答辩里紧凑地宣传了自己的“光辉学史”:三年学分总成绩班级第一;各种科研、竞赛获奖28项;担任精仪系各类球队的队长,还能跑马拉松、主持晚会、朗诵诗歌。 有网友调侃马冬晗是“全能女神”,尤其是那张密密麻麻的计划表,成了网友们膜拜的“神器”:她把每天的时间都切割到了每一个小时,连午休的那一个钟头都能挤进去两三

是否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

是否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 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解释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问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非常稳定”: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这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说明问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绘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城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北大清华公布自招初审名单 京浙学霸名列前茅.

北大清华公布自招初审名单京浙学霸名列前茅 2018-05-10 新京报讯 (记者王俊)近日,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和北京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的“2018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陆续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公示。通过初审的学校中,人大附中拔得头筹,共62人入围两所学校的初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共1719人通过北大自招初审,与2017年的1512人相比,略有增加;清华大学今年自主招生报名初审通过1172人,去年通过人数是849人,增加幅度较大。 京浙学霸通过初审人数排名前两位 从学校来看,在通过北大清华两校初审的名单里,人大附中入选人数最多,共62人,湖南长郡中学通过55人、衡水第一中学通过54人。其他入选人数较多的为北京十一学校(48人)、浙江省杭州二中(45人)、北大附中(44人)、长沙市雅礼中学(44人)、北京四中(40人)。 从地域来看,北京地区入选人数最多,通过清华、北大自招初审的北京学生分别为191人、234人,各自占比16.3%、13.6%,共计425人。浙江省排名第二,通过北大自主招生初审的人数为182人,入围清华初审的为73人,共计255人。湖南省、山东省、江苏省等教育大省紧随其后。 特别优秀者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通过初审只是第一关,后续还要通过测试来获得降分资格。 根据清华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通过初评的学生,须参加初试和复试,初试采用笔试形式,通过两门考试,分别为数学与逻辑。此外理科综合(物化)或文科综合(文史)任选其一;在初试之后是复试阶段,包括专业测试和体质测试。 获得两校自招认定的学生,在高考中可降10分到60分录取,特别优秀者可降至一本线录取。 ■ 数说:北京43名学霸同时入围两校初审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学霸同时取得了两校自主招生的资格。北京人数最多,有43人同时拿到“入场券”。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努力就能够上清华北大吗?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咨询。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阻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阻碍。 她讲明讲:“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专门大的阻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情愿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刻、金钞票,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咨询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关于个人进展的重要阻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许多网友发咨询:光靠个人努力,“穷小孩”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咨询卷调查,咨询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往常到过最远的地点是哪里”、“最喜爱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咨询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觉,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出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觉,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专门稳固”: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咨询入学前活动半径,事实上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截了当询咨询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专门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专门大的有关性。 因此,这项咨询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有关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同时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连续。 然而,关于那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讲明咨询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晋军还通过多年的课堂随机调查描画出一名清华本科生的典型形象:出身都市、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每年与父母起码外出旅行一次,甚至高中就有出国游学的经历。

清华学霸学习方法

清华学霸学习方法 1.都有一个错题本 2.都有一个好题本 3.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4.先复习后做作业 5.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