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

分权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
分权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

学年论文

题目分权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 08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生姓名丁强

学号 0804225 完成日期 2011 年 5 月 11 日

分权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

丁强政法学院

摘要:分权思想就是对国家机构各部门的权力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必要的限制

及约束,以使权力的运用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防止权力滥用等权力腐化现象和行为的发生。分权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17、18世纪由政治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最终完成理论框架,并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得以丰富和验证,而且趋于完善。分权思想对中国政治模式的构建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国家机构的分权与制衡与西方的分权理论是有本质区别的。

关键词:分权制衡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

Power Division and the evolu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Dingqia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Power Division and the agencies and departments to the State a reasonable division of powers and the necessary restrictions and constraints to the use of power to meet the people's interests and requirements, to prevent abuse of power such as corruption phenomena and behavior. Power Division and the earliest days of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times, 17,18 century by political thinker John Locke, Montesquieu,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inalized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be rich and validation, and tend to improve. Power Divis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model has some impact, but decentraliz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the Western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theory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Key words:Decentralization Checks and balances Separation of powers People's Congress

一、古代分权思想的萌芽

(一)古希腊模糊的“分权思想”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分权思想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出现使得分权思想和分权制度以萌芽的状态存在于这些小小的城邦之中。

柏拉图提出了“混合式”的国家原则,第一次把分工思想用于解释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职能。他认为国家是由于社会分化和分工而形成的,同时他不仅把分

工原理作为国家存在的基础还提出国家应当有治国、护国、生产三个阶段,①统治者管理国家,军人保护国家,工人和农民搞好生产和服务。柏拉图的这种分工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看成是合乎自然,高于家庭和部落人们的共同生活形式;政治制度是各种成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地位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的分配。他把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三要素作为构成一切政体的基础,其组织不同所构成的政体也不一样,若使整个政体成为一个健全的机构各要素就必须良好的组织。亚里士多德关于三要素的论述第一次说明了实现国家权力的三种机能的分工,可以说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分权理论。

(二)古罗马的分权制衡思想

古罗马城邦共和国与希腊城邦大体上是平衡发展的,再向东扩张中发达成熟的希腊政治哲学和罗马人高超的政治实践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波利比阿以希腊传统的政治“循环论”为基础提出:所有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蜕化变质,“而纯粹的政体都必然有一个生长

和灭亡的过程。”②他把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暴民政体这六种政体描述为一个前后相继依次蜕变和更替的过程。他认为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实行的是将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种制度相融合的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全体公民分别掌握着重要的、但又不是全部的权利。“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

体”③波利比阿的这种“混合政体”观点所描述的制约与平衡并非他想象中的那

样完善,他的贡献在于为希腊混合政体的理论找到了实际的例证。

古罗马的另一位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西塞罗认为一种优良的政治体制应该由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不同政治力量结合而成。上、中、下各阶层协调意见组成的国家靠各阶层协和一致而达到和谐,这也是每个国家最紧密、最牢固的安全纽带,没有正义国家也不复存在。在西塞罗看来,罗马共和国黄金时期的混合政体实现了一种“权利义务和职责的均衡分配,使得官员拥有足够的权利,杰出的人们的

意见具有足够的威望,人民享有足够的自由。”④他的这些观点其实是对波利比阿

政体循环思想的一种重复,肯定混合政体的主张,只有三种单一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的“平衡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他还认为混合政体之所以有效运作主要应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6—157页。

②张杰:《西方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英美法三国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③波利比阿:《历史》,第6卷,第11章,第12节。

④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该归功于罗马贵族和元老院的杰出作用,以及公民们对于贵族和传统习俗的服从。西塞罗的贡献在于继承了混合政体理论政治理论,对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二、近代分权思想的形成与完善

(一)近代分权思想的形成

洛克是近代政治思想家中最先明确地提出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对外权的人。立法权是指享有权利来知道如何运用国家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利;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利;对外权是负责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的一切人士和社会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利。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但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它只是相对于执行权和对外权而言的,立法权最高才能保证其所制定的法律具有约束力。洛克从社会契约论出发划分出对外权,同时他也指出从对外权的实际运行来看,它与执行权并没有区别。“如果执行权与对外权掌握在可以各自行动的人手里,就会导致纷乱和灾

祸。”①所以为了有效的行使权利,应把行政权和对外权都交由君主掌握。洛克的

名为“三权分立”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二权分立”,他的分权思想的缺陷在于对司法权的重视不够,但他的这种分权思想对后来法国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权学说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而保障自由的条件就是要防止权利的滥用。孟德斯鸠主张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权力制约权力,建立一种能够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政治体制,以确保人们的自由。这就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基础。孟德斯鸠把国家的权力划为三种:“立法权、有关国际法

事项的行政权力、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②第二种即行政权力,第三种

为司法权。为了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由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机关掌握。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应由立法机关贵族院和众议院同时拥有;行政权由国王掌握;司法权由法院所行使。“一旦立法权和行政权结合,一旦司法权同立法权和行政权结合,一旦三权同时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手,自由就不存

在了。”③因此,三种权力分开掌握和分开行使,能够有效地达到相互合作相互制

约,防止权力的滥用,从而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孟德斯鸠的这种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理论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关权力分工、保持权力平衡的理论渊源,他的分权思想是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确立。

(二)近代分权思想在美国社会实践中的完善

杰斐逊、汉密尔顿等人根据洛克、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并结合美国的实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三权分立”国家,使理论成为现实。

杰斐逊认为,任何国家的权利都不能集中于一个主体,否则会权利膨胀,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就会被毁灭,暴政就会出现。所以在分权制约方面,他指出政府必须在人民的控制之下,以防止出现个人独裁的暴政。他主张不仅中央的立法、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91页。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5页。

③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行政和司法机关要分权,而且中央与地方分权,实行联邦制。立法权授予国会且国会实行两院制,“任何法律必须同时得到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批准”①,通过两院

的相互约束可以达到集思广益,避免错误的效果;行政权由总统掌握,为防止总统权力的无限膨胀而导致个人独裁,他反对总统连选连任;司法权属联邦最高人民法院及由国会建立的下级联邦法院系统,他提出司法权过大会使它凌驾于国会和总统之上而破坏三权的平衡,为此他主张限制司法机关的权力。杰斐逊认为,“为了在美国真正实现民主自治制度,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必要的,但中央过

于集权是不行的”②。因此要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层层分权把国家的权力尽量分散

到各级政府,这样有利于避免官僚主义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汉密尔顿把霍布斯的专制理论和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单单将三权分开并不能达到防止暴政的目的,必须使三权相互牵制平衡,对三种权力进行制约。第一,立法权上,总统有法律提案权和对立法机关所指定法律的有限否决权,最高法院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有宣布是否违宪的权利;第二,行政权上,立法机关对行政官员有质询权和弹劾权以及总统签订条约和任命官员的批准权,法官对行政官员拥有某些审判权;第三,司法权上,国会由决定最高法院法官人数的权力,有批准最高法院以外各级法院的设立的权力,由宣判叛国罪的权力,由弹劾、免职法官的权力等,总统有特赦权和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权。由此可见,三权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美国建国后的政治模式基本上就是综合杰斐逊、汉密尔顿等人的主张而确立起来的,是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分权理论”发展达到成熟的时期。

三、分权思想在中国的体现

分权思想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体现,随着苏联解体中国成为现阶段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民主政治方面中国借鉴西方国家的分权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

中国国家机构规定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构分别行使。第一,立法机关: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第二,行政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

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由于我国

特殊的国情,除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等一般地方行政机关外,我国还在一些特别行政区域内设置特别地方行政机关,如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第三,司法机关:

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

关。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受国务院和各级行政机关首长领导,法院与检察院直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

①张杰:《西方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英美法三国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②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5条

人民代表大会在诸国家机关中居于首要地位,任何其他国家机关都不能超越它,也不能与它并列。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并对全国人民代表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公安机关与司法机关属于行政系统,受国务院和各级行政机关首长领导,而法院与检察院不是行政机关,不受国务院系统领导,而是同各级政府首脑一样,直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在中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副总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领导。公安部正副部长和司法部正副部长是在国务院总理产生后由总理提名产生。

“三权分立体制形式上是国家职能的分工,实质上是一种资本集团(后来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对国家政权的分享机制和它们之间利害冲突的调节

机制。”①由于中国国情,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分权思想虽在中国国家机构设

置上有所体现,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参考文献

[1] 张杰:《西方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英美法三国为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 陈荷夫:《论中国民主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Z]

[5]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 ,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 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3版

[7]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M],王焕生译,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 波利比阿:《历史》[M],第6卷,第11章,第12节

①陈荷夫:《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A卷基础篇)(解析版)

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A卷基础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0·辽宁沈阳高一期末)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③奴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影响。①:一种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就说明这种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也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②:城市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②项不合题意。③:奴隶社会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材料没有体现奴隶社会的剥削与压迫,③项不合题意。 ④:判断一种社会制度变革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标准就在于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④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2020·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一期末)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样的生产关系( ) A.由原始社会中氏族议事会决定B.由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 C.决定了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D.由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决定 【答案】B 【解析】A:选项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不是原因,A不合题意。B: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B符合题意。C:原始社会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C错误。D: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制,D错误。故本题选B。 3.(2020·山东文登高一期末)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有自己的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报告

吉林省自学考试《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考核报告 题目:案例三、案例四 考生姓名:周塞男 考核号:A1166 准考证号:293813101166 考核教师:

目录 案例三:TCL项目研发成本的控制案例..................(1)问题1:TCL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什么?研发成本的控制有效吗?为什么?..............................................................(1)问题2:TCL公司应如何从全局出发来考虑项目成本的控制?..............(2)问题3:请简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和作用?..........................(2) 案例四:三峡工程的进度管理...........................(3)问题1:请问三峡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特点?为什么要分三大层次即业主层、监理层和施工承包商层进行进度管理 (3) 问题2:为什么说项目进度的管理与控制关键在于项目进度基准计划?为什么进行项目进度基准计划修改必须慎重?.................................................(4)问题3:从三峡工程的时间管理中你能学到什么?...........................(5)参考文献........................................................(6)

案例三:TCL项目研发成本的控制案例 问题1:TCL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是什么?研发成本的控制有效吗?为什么? 答:(1)TCL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和目标成本作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从细节出着手,分析预算成本,保持成本和收益的联动关系,维持成本和收益的一定比例。 (2)非常有效,TCL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对项目研发成本的控制。 TCL的发展不仅有赖于敏锐的观察力、强劲的研发力、生产力、销售力,还得益于对项目研发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使产品一进入市场便以优越的性能价格比迅速占领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3)由于成本在广义上包含了设计(研发)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三大部分,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成本控制方面往往只关注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等方面的控制。 如果以研发过程的成本控制作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这才是产品控制成本的关键。研发成本的控制有效。 我们知道,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了产品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重点是不同的,即设计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服务成本。实际上,产品研发和设计是我们生产、销售的源头之所在,一个产品的目标成本其实在设计成功后就已经基本成型,作为后期的产品生产等制造工序(实际制造成本)来说,其最大的可控度只能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提高装配加工效率(降低制造费用)。 有一个观点是被普遍认同的,就是产品成本的80%是约束性成本,并且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也就是说,一个产品一旦完成研发,其目标材料成本、目标人工成本便已基本定性,制造中心很难改变设计留下的先天不足。 如何保证我们设计的产品在给定的市场价格、销售量、功能的条件下取得可以接受的利润水平,我们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引进了目标成本和研发成本的控制。目标成本的计算又称为“由价格引导的成本计算”,它与传统的“由成本引导的价格计算”(即由成本加成计算价格)相对应。 产品价格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质及市场竞争力。一旦确定了产品的目标,包括价格、功能、质量等,设计人员将以目标价格扣除目标利润得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就是我们在设计、生产阶段关注的中心,也是设计工作的动因,同时也为产品及工序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衡量的标准。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含解析必修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白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指( )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后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 ) A.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之所以无法实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 A.认识不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 B.只是提出了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C.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D.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改造措施 4、《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5、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同时又指出,他们总还在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如今,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与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以及归纳,对近年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未来几年内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项目管理模式在全球的范围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应用在工程上,也运用在建筑、电子、金融等行业,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而工程项目管理是相对较传统的行业,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对我国的建筑行业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 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成果有建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实行项目管理资格认证制度、组织模式创新、项目管理技术发展等。下面将主要对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创新和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发展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我国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和未来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做出简要分析。 1.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随着人们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推行和发展,主要包括项目集成化和结构化管理技术、项目风险管理技术、项目过程测评技术、项目管理可视化技术以及项目回顾和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价思想与方法、大型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方法等。 1.1.项目集成化和结构化管理技术 在项目的组织、计划和控制的过程中若采用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有效的对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进行控制,并整合形成管理的整体化和集成化,有效的促进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目前最主要的项目管理集成化和结构化技术包括项目结构分解技术、组织构分解技术等。项目管理的结构化,不仅对项目的组织、人员安排、工程进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有效的为项目集成化提供了框架,实现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

浅议洛克的分权理论

浅议洛克的分权理论 【摘要】:洛克作为西方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论述社会契约论思想和国家分权理论在中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洛克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出发,论证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权利的转让,政府的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其实质是立法权和执行权这二权的分离。深入探讨了公民社会中各种权力之间相互制衡的问题。笔者主要通过简述洛克分权理论的来源和内容,概述洛克分权理论的特点,并对洛克的分权理论作简要的评论等三面着手。 【关键词】:洛克;分权理论;人民 洛克发展了一种权力观念,即政治权力不应基于权威而是基于同意。基于这种理念他首次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和自由主义眼光来研究权力制约问题。洛克认为,就人类的天性来看,他们是自由、平等而独立的,并且这种状态不经本人同意不得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是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公民社会的唯一办法,就是人们之间形成一个共同体,以达到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是他们的自由和财产得到最大的保障和不受侵犯。从自由状态和社会状态的两种自由出发,洛克认为:“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那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在此基础上,洛克提出了立法权。他又进一步论证了立法权应该与执行权与对外权区分开来。作为西方宪政理论的一项重要原则,分权理论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研究洛克的分权理论对研究近代民主以及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都有深刻的意义。 一、洛克分权理论的概述 洛克分权理论的产生产的原因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已有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开始提出了政治统治权利的需要。而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却在鼓吹“君权神授”的旧思想,他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暴发。在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在洛克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综合测试)(解析版)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下列不属于对立阶级是( ) A. 氏族成员和氏族长 B. 奴隶主和奴隶 C. 地主和农民 D. 资本家和工人 【答案】A 【解析】A.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氏族成员和氏族长不属于对立阶级,故A符合题意。BCD.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都属于对立阶级,与题意不符,故不选BCD。 2.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始社会绝大部分处于旧石器时代 B. 奴隶制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C. 石器工具在封建社会得到广泛使用 D.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ABD.依据教材可知,原始社会绝大部分处于旧石器时代,奴隶制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三项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说明,但是题目要求选出错误选项,ABD不符合题意。C.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石器是人们制造和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C符合题意。 3.下列有关科学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A.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 三大工人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C. 唯物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D.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答案】D 【解析】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B.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排除B。C.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排除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

IT项目管理第一次作业

第一章走进IT项目管理 P32 1、请谈一谈你对项目与项目管理的价值的认识,举例说明项目和项目管理的价值所在。 项目价值是指项目具有明示和潜在的功能,能满足利益相关方明示和潜在的需要。组织通过日常工作来维持基本运行,通过项目来推进自身的发展和壮大。项目最主要的价值来源是通过完成业务目标来获得的,而要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效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价值在于知识积累。 比如:小米跟进GOOGLE研发独立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统,GOOGLE每升级新一版安卓系统,小米就形成新项目,跟进研发。通过项目管理,分部门,分阶段优化原有操作系统,创造适应中国人习惯的安卓系统,不断实现企业自身价值。 7、在PMBOK的9个知识领域中,哪几个是核心知识领域?为什么称它们为核心知识领域? PMBOK四大核心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之所以称其为核心知识领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将形成具体的项目目标。 13、一个软件系统通常包括哪几部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软件系统通常包括在计算机运行中能够提供所希望的功能和性能的程序;使程序能够正确运行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描述系统结构的系统文档和如何使用与维护系统的用户文档。 程序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命令序列,是软件的窗口,它展示着系统的能力;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正确操纵信息的设计结构,是软件的根本,它决定了系统的价值;文档是与程序的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是软件的灵魂,它关系到系统的命运。 18、查阅一些网站,读一篇写得不错的IT项目管理文章,用1~2页篇幅概括文章的内容(要求附文章及来源) 在文章中提到很多IT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本文中系统的细节的几大类,如:用人不当、流程问题、计划问题和沟通问题。并且在这几个类中又有细分常见的项目实施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和建议。 一、在用人不当中,列举了缺乏适当的人员与技能和缺乏富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两个细节。 二、在流程问题中,列举了没有遵循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流程太多太杂、对项目变更缺乏追踪、对项目动态缺乏了解项目经理圈子和对小问题掉以轻心,这个几个细节,并给出建议。 三、在计划问题中,列举了没有定义项目范围、风险评估过于随意、对用户抵触心理认识不足、和时间进度表欠完善等细节,详细的给出了作者的建议。 四、在沟通问题中,列举了对不合理的项目期限不作反驳影响和与项目支持者、参与者缺少沟通两细节,针对这两个细节给出相应的建议。 IT部门在项目管理上的失误大多是由计划不当或沟通不畅所引起的。这些错误严重降低了项目的成功几率,公司在众多项目的实施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在文中罗列出几类常见的项目实施管理失误,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实践操作中加以比照、测量与改善。 文章标题:IT项目管理中要注重细节问题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历程 摘要: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可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主题与主线就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由于在总体上照搬苏联模式,我国建设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毛泽东则从1956年2月起,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搞得更快更好。”①毛泽东认为,《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开创了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邓小平对这一基本结论的揭示和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共性与个性、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特征,又体现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重要、最具有创造性的命题,也是最核心的理念与追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最重要的命题,都首先是针对苏联模式和苏联范式的,一是在实践上针对苏联模式,一是在理论上针对苏联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命题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和苏联范 ①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团长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5.18. ②邓小平文选[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IT项目管理从理论到实践

第十三章IT项目监理与审计 本章知识要点 ?IT项目监理与审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组织对信息系统依赖度越来越高,IT项目工程监理与审计将在企业IT治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学习完本章后,应当掌握如下知识: (1)IT项目工程监理与审计的重要性。 (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和IT审计资质。 (3)IT项目工程监理的定位、范围、依据和内容。 (4)IT项目监理实施的4个阶段。 (5)信息系统审计的分类与流程。 (6)基于COBIT的IT项目审计。 (7)IT项目工程监理与审计的区别。 13.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从项目监理公司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工作职责是完成用户方的委托,对IT项目建设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协助甲方组织IT项目的招标、评标活动; ?协助甲方与中标单位签订IT项目的开发合同; ?根据甲方的授权,监督并管理开发合同的履行; ?根据监理合同的要求,为甲方提供技术服务; ?监理合同终止后,向甲方提交监理工作报告。 13.1.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概述 1)我国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发展 ?项目的成功需要一个站在公正立场上的第三方机构对工程实施的过程进行质量把关和管理协调。 ?我国信息工程监理开始迈向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师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指导者和执法人。 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资质管理 ?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工程监理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资质。 ?监理单位资质等级划分从综合条件、业绩、监理能力和人才实力四个方面进行区分。3)IT项目工程监理的相关知识 ?目标:加强沟通,保证项目的关键技术指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 ?定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IT项目工程监理合同,对IT项目工程项目实 施监督管理,以保证IT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达到预定的目标。 ?范围:-监理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意愿来商定监理范围和业务内容。 ?依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合同的法律法规。 13.1.2 IT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 ?四控制:质量、进度、成本和变更控制; ?三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 ?一协调:协调相关单位及人员间的工作关系。 13.1.3 IT项目监理的实施 ?IT项目工程监理从承接监理业务、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开始,到竣工验收、出具监理报告结束。 ?包括准备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关键词:财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维持市场化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因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财政分权问题作出了研究。所谓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财政分权视为打破中央计划束缚,走上自我持续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基本框架如果按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多级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财政分权。但是,现实是地方政府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作用很大,基于此西方财政分权理论逐渐产生,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以蒂布特(Tiebout)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然后马斯格雷夫(Musgrave)、奥茨(Oates)等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和发展。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一)蒂布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蒂布特(1956)首先从公共品入手,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政府间的竞争,一旦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结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选民,就必须按选民的要求供给公共品,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奥茨及布鲁克纳(Brueckner)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理性的居民的确要比较享受居住地公共服务的收益与履行纳税义务的成本,在居民的约束下,地方政府有最有效提供公共品的动力。(二)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思想马斯格雷夫(1959)从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宏观经济稳定与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负责,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另外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他还指出在公共品供给效率和分配的公正性实现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必要的分权是可行的,这种分权可以通过税种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固定下来,从而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权力。[!--empirenews.page--] (三)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奥茨在《财政联邦主义》(1972)一书中,通过一系列假定提出了分散化提供公共品的比较优势,即奥茨“分权定理”:对某种公共品来说,如果对其消费涉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并且关于该公共品的单位供给成本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同,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的任何特定的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率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下级政府能够和上级政府提供同样的公共品,那么由下级政府提供则效率会更高。由于奥茨分权定理的证明是建立在偏好差异和中央政府等份供给公共品的假定上,这些限制性条件似乎有点强加于人,很难使人信服,后续的研究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Oates(1999)指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就很可能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出,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此时也就无财政分权存在的必要性,但现实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居民的偏好、公共品提供的成本比中央政府了解的多,更具有信息优势;迫于一些政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认识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理论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在不断接受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 像这门课不断创新与发展一样,每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会是曲折上升的,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等时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理论借鉴中,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搞好我们特有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通过变革旧体制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和总结。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人类社会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发展阶段: (3)生产关系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管理组织:氏族议会制度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附加) 3. 私有制的确立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1)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劳动发生变化:氏族:共同劳动----家庭:个体劳动;生产资料:氏族公有----家庭私有 (2)私有制确立标志:最早生产工具和牲畜家庭私有。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3)原始社会的解体:贫富差距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 4.阶级含义: (1)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团体 (2)形成: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阶级:奴隶和奴隶主 5.国家 (1)产生: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2)含义:国阶级矛盾吧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标志:建立了军队、法庭等暴力机关 5.奴隶社会: (1)产生: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2)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4)评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被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第二节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1)产生: (2)生产力表现:A.铁制农具B.耕作技术C.水利事业D.手工业E.商业和城市生产关系特点:①内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意义:p5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 (3)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4)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5)阶级斗争及表现: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2.资本主义社会 (1)产生: (2)生产关系:①特点: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建立基本条件:A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B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③过程: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 (3)(资产阶级革命)形成、确立标志及意义: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经显示出很大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经济危机: ①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②原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③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必然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为什么?)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

项目管理实习报告

项目管理实习报告 关于《项目管理实习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目管理实习的进行能帮助实习生们验证自己的职业抉择。项目管理实习报告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项目管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总的来说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可以分为四块:(1)、了解了—般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2)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学、建筑结构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和初步的认识;(3)、通过亲身参观施工实践,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4)、通过亲身观察施工现场的工作和劳动,向老师和工地工作人员学习请教,了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产中的生产技术技能。 二、实习内容 1、看图识图:我们看图的图纸的项目为萧山恒逸金榈湾24号楼,架空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上六层,结构总高度18.150米,建筑表面积为3815.97平方米,总体积为8586.29米。其为结构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的民用建筑物,设计使用期限50年。图纸主要包括他的结构图,单体图,单体大详图和节能专篇及设计说明。 2、工地参观学习:本次工地实习主要参观的是宋都阳光国际位和校医院。宋都阳光国际位于城市东部杭州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及钱江新城二期东扩地带——江干区九堡南片区,地块北临杨公路,西接圆梦园别墅区,东为规划房产项目,南面钱塘江,沿江面视线非常好,具有极佳的一线江景资源。宋都阳光国际总体定位高端,整体设计融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于一体,通过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超前的生活理念打造一个集亲水性、园林化、生态式、标志性为一身的滨江高品质生活高尚住宅区。而校医院也是我们学校最近在建的一个新工程,由浙江省省直建筑设计院负责设计,由浙江建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将在今年的10月份左右完工。 本次参与实习的是我们大三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的阅历并不丰富,所以

浅析分权与制衡理论

浅析分权与制衡理论 姓名 XXX 学号 XXX 院系 XXX 专业 XXX 班级 XXX 2014年12月20日

自人类政权建立以来,分权与制衡的问题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学者们就提出了分权制衡理论。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分权制衡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提出了一整套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设计。分权与制衡原则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直至近代才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得以确立和完善。那么,究竟怎样的权力划分模式更有利于管理的同时又能保障公民权利呢?本文将通过西欧典型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分析,从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高度对“分权制衡”进行正本清源的认识,对我国分权制衡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作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分权制衡;政权;制度

一、分权与制衡理论发展过程 (1) (一)古希腊时期的分权制衡思想 (1) (二)古罗马时期的分权制衡思想 (2) (三)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分权制衡思想 (2) 二、典型国家分全模式分析 (4)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 (4) 1.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4) 2.英国地方行政组织 (4) (二)美国——总统制 (5) 1.美国联邦行政组织 (5) 2.美国州行政组织 (5) 3.美国的地方行政组织 (5) (三)法国——半总统制 (5) 1.法国中央行政组织 (6) 2.法国地方行政组织 (6) 三、中国政治制度的问题及策略 (7) (一)中国政治制度概况 (7) 1.中央机构 (7) 2.地方行政组织 (7) (二)中国政治制度问题 (7) 四、结论 (9) 参考文献 (9)

一、分权与制衡理论发展过程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学者们就提出了分权制衡理论。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时分权制衡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提出了一整套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设计。 (一)古希腊时期的分权制衡思想 古希腊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一种是用金子做成的,次好的是用银子作成的,而普通群众则是用铜和铁作成的。用金子作成的人适于作卫国者;用银子作成的人应该是兵士;而其余的人则从事体力劳动。正义就在于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柏拉图的思想为我们型构出一个“理想国”模式,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他的分权思想。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名篇《政治学》中对“混合均衡”政体理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亚氏认为,所谓“混合均衡”政体理论,主要是指在城邦范围内的主要利益集团联合起来参与到政府的正常运作中去,分享并行使政府权力,旨在防止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独自坐大,掌握控制其他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和优势。亚氏在继承柏拉图“混合均衡”政体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细化。首先,亚里士多德从“人性恶”。的逻辑起点出发,认为权力及掌权者都不值得信任,每一个拥有权力之人都倾向于无限扩大自己的权力,且在行使权力时就难免不施展其体内的“恶性”,权力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极易被滥用,导致腐败、专制,损害人们的利益。所以,权力必须被约束。而只有权力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所以要对权力进行划分,并使之彼此独立、互相制约。因而“人们互相依仗而又互相限制,谁都不得任性行事,这在实际上对个人都属有利”。其次,亚氏认为混合政体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社会各个阶级、阶层都参与到城邦的政治中去,满足其利益要求和主张,实现把权力分给不同的阶级(君主、贵族和平民),使城邦中各阶级、阶层的力量达致一种平衡的状态;第二,在不同政治机构中不同的政治原则的混合。亚氏认为城邦的立法者在构造一套理想的运行体制时必须考虑到三个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亚氏的“三机能说”第一次说明了国家权力的三种

计量财政学专题1:财政分权及其度量

专题1:财政分权及其度量

什么是财政分权? n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 n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n在中国,财政分权理论也被称之为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是当前财政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

多级政府结构:财政分权的背景 n多级政府结构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效率的解释。n理想的多级政府结构:能够提供公共产品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n也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规范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考虑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政府级次间进行合理配置以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如何分配的问题,代表人物有蒂布特(Tiebout)、奥茨(Oates)和马斯格雷夫(Musgrave),所以又称之为TOM模型。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n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多级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财政分权。 n现实是,地方政府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为何存在多级政府?),而且作用很大,基于此西方财政分权理论逐渐产生,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以蒂布特 (Tiebout)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然后马斯格雷夫(Musgrave)、奥茨(Oates)等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和发展。

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 n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介绍 一、课程名称沿革: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课程性质 1)硕士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2)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另一门为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 课程教学大纲及其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容及其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自觉性。 二、教学方式 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和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导论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四、教学时数、成绩构成和考核方式学时:36学时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考核方式:课堂开卷考试。 五、教学参考材料 1、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 3、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导论 一、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方法和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涵义 1.从词源上看,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原意是同伴、同伙的、善于社交的等。其本意包含着平等、友爱、集体等内含。到近代,这一词演变为英文的social,意思是“社会的”。这个形容词再加后缀ism,即构成为现在英文中的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程名称要点梳理考查重点对点练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 阶级社会的演进 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原始社 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 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 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历史命运 1-8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科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和诞生标 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1-6 学习目标

知识导图 要点梳理 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原始社会的地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 (2)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 ①旧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 ②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业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选择题考点,特别是“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特别提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教材没有】 生产力生产关系 含 义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内容①物的因素: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 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 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②人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 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②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③产品如何分配。 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选择题考点】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起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会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选择题考点】 (4)原始社会的氏族 ①组成: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作用、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③部落联盟的形成: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5)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个体劳动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③私有制确立【选择题考点】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