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设计参数汇总(1)

通风空调设计参数汇总(1)
通风空调设计参数汇总(1)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

6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7.人体衣着的热阻

CLo 值 uk

8.人体新陈代谢表 (w/m2)uk

9.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TR (冷吨)

10冷负荷种类估算、

二、送风风速标准

4.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10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11.通风系统之流速

三.送风口风量速查表

四.膨胀水箱的设计

1.水箱容积计算

当95-70°C供暖系统V=0.031Vc

当110-70°C供暖系统V=0.038Vc

当130-70°C供暖系统V=0。043Vc

式中V——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即相当于检查管到溢流管之间高度的容积),L;

Vc——系统内的水容量,L。

2.膨胀水箱选用

开式高位膨胀水箱

适用于中小型低温水供暖系统,膨胀水箱规格见下表,构造见国标图。

3.膨胀水箱设计安装要点

膨胀水箱安装位置,应考虑防止水箱内水的冻结,若水箱安装在非供暖房间内时,应考虑保温。

膨胀管在重力循环系统时接在供水总立管的顶端;在机械循环系统时接至系统定压点,一般接至水泵入口前,循环管接至系统定压点前的水平回水干管上,该点与定压点之间,应保持不小于1.5-3m的距离。

1.膨胀管、溢水管和循环管上严禁安装阀门,而排水管和信号管上应设置

阀门。

2.设在非供暖房间内的膨胀管,循环管理体制、信号管均应保温。

3.一般开式膨胀水箱内的水温不应超过95°C。

四.冷凝水管的设计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注:

(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1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2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3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

(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1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2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3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参考Word)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验收规范 1 一般规定 1.1本章适用于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1.2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等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1.3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所使用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必须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 1.4 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的绝热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核查或复验: 1对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热回收装置等设备的风量、风压及热工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2 对风机的风量、风压、效率等技术性能进行核查; 3 对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吸水率进行复验; 4 对合同中约定的复验项目进行复验。 1.5通风与空调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6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按本规范3.3.4条的规定执行。当需要重新划分检验批时,可按照系统、楼层、建筑分区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2主控项目 2.1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中的送、排风系统、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水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进行分室(区)温度调控。对有分栋、分户、分室(区)冷、热计量要求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能实现相应的计量要求。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核对。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2.2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风管材料的品种、规格、厚度与性能等,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和现行国家产 品标准的要求; 2 风管的严密性及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 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3 风管与部件、风管与土建风道及风管间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4 需要绝热的风管与金属支架的接触处、复合风管及需要绝热的非金属风管 的连接和加固等处,应有防冷桥的措施。 检验方法:按设计施工图核对、尺量、观察检查,查阅产品进场验收记录、检查风管及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记录。

(空调)统一设计规范和要求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为了统一中央空调设计理念,规范空调设计要求,达到空调方案的可 行、可靠,满足客户对空调效果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空调设计规 范和要求。 一、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房间的功能,房间的面积, 各房间是否需要空调, 业主对空调的基本要求和意向,以便做方案比较与设计。 2、根据各房间的面积、功能、负荷大小来选择末端设备型号,负荷大小要 考虑房间的朝向,房间内设备散热、围护结构的隔热程度等。 3、设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房间负荷配置、内外机配比、设备安装 位置、水泵、冷却塔等要符合规范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新风量配置,风 管设计长度、风速、静压、室外机安装高度,噪音,气流组织形式等。 4、方案比较:根据工程的基本情况确定最经济适用的方案。基本情况有机 房位置、能源、空调使用情况等。根据各房间负荷的大小,对主机设备进 行选型设计。根据末端设备的流量配置水泵流量,计算水系统沿程阻力确 定水泵的扬程,再选水泵的型号。对方案要有个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设 计参数,主机安装位置、冷却塔安装位置、空调方式等。
二、空调主机设计参数 序 号 1 2 房间名称 旅游旅馆、标准间 酒吧 冷负荷 序 指标 号 ( w/㎡ ) 100~130 320~350 19 20 房间名称 医 院 :一 般手 术室,超诊所 冷负荷 指标 ( w/m 2 ) 100~150 300~500

3 4 5 6 7 8 9
西餐厅、咖啡厅 中餐厅、宴会厅 商店、小卖部 中庭、接待
160~200 220~300 100~160 90~120
21
洁净手术室 X 光, CT,B
120~150 130~200 200~350 250~400 100~120 120~250 300~400 100~120 130~200 150~200 75~100 90~140 80~90 200~250 180~220
22 商场、百货大楼 23 影剧院:观众席 24 休息厅(允许吸烟) 化妆室 25 26 体育馆:比赛馆 27 观众休息厅 (允许吸烟) 28 贵宾室 29 展览厅、陈列室 30 会堂、报告厅 31 图书阅览 32 科研、办公 33 公寓、住宅 34 餐馆 35 足浴休闲
小会议室 (少量吸烟) 200~300 大会议室 (不许吸烟) 180~280 美容、美体 220~260 160~200 90~120 250~350 200~250 250~350 100~120 100~120 140~160 170~230
10 健身房、保龄球 11 弹子房 12 室内游泳池 13 舞厅(交谊舞) 14 舞厅(迪斯科) 15 办公 16 医院、高级病房 17 家用户式空调 18 KTV
三、空调末端设计参数 序 号 1 2 3 4 5 房间名称 旅游旅馆、标准间 酒吧 西餐厅、咖啡厅 中餐厅、宴会厅 商店、小卖部 冷负荷 序 指标 号 ( w/㎡ ) 180-200 320-350 200-230 260-320 200 19 20 21 房间名称 医 院 :一 般手 术室,超诊所 洁净手术室 X 光, CT,B 冷负荷 指标 ( w/m 2 ) 200 300~500 200 130~200 200~350
22 商场、百货大楼 23 影剧院:观众席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 室内设计参数与室内舒适标准及卫生要求有关,包括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流速、噪声和空气中含尘量六项指标。 1、室内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应采用22~28℃。高级民用建筑或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的建筑可取低值,一般建筑或人员停留时间短的建筑应取高值。 冬季空调应采用18~24℃。高级民用建筑或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的建筑可取高值,一般建筑或人员停留时间短的建筑应取低值。 2、室内相对湿度: 夏季空调应采用40%~65%,一般的或人员停留时间短的建筑可取偏高值。 冬季空调应采用30~60%。 商用中央空调系统一般用于高档公寓、别墅和面积较小的办公、商店、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对于业主来说,希望空调系统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希望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尽可能低。空调负荷计算表面,室内温度提高1℃,相对湿度提高5%,空调负荷将降低6%~8%,因此室内设计参数如温度、相对湿度的标准不应过高。 3、室内空气流速(人员活动区): 室内空气流速对人体的舒适也有一定的影响,夏季冷风或冬季热风流速过大,会有不舒适的吹风感。一般夏季空气流速要求不大于0.3m/s,冬季要求不大于 0.2m/s。 4、噪声: 噪声过大将有损于人体健康,因此噪声指标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空调设计人员应对空调系统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5、洁净度: 对于民用建筑,对空气中含尘量的要求不高,一般在空调风系统中安装初效过滤器即可。对于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采用中效过滤器。 6、新风量: 一般住宅的层高较低(2.8m左右),新风处理设备(例如:新风机组)及新风管的布置将很困难,而且住宅建筑中,人员密度非常低,因此常依靠门窗渗透,或间歇开窗引入室内新风来稀释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保证人员卫生健康要求的

通风空调课程设计说明书

通风部分 (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基本资料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基本资料 (2) 第一章设计内容 (2) 2.1 确定通风方式 (2) 2.2 送风量和排风量的计算 (3) 2.3 管道系统布置与水力计算 (3) 2.4 风机选择 (4) 空调部分 (5) 第一章工程概况 (5) 1.1 建筑概况 (5) 1.2 设计参数 (6)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 (6) 2.1 室内冷负荷计算 (6) 2.1.1 用冷负荷温度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6) 2.1.2用冷负荷系数计算窗户因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6) 2.1.3 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4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7) 2.1.5 室内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2.1.6 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8) 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确定 (9) 3.1 冷热源机组的确定 (9) 3.1.1 冷热源方案分析 (9) 3.1.2 空调系统划分送风区划分 (9) 第四章空调机组的选择 (10) 4.1 空调房间风量、冷量的确定 (10) 4.2 末端设备选型 (11) 第五章风系统设计计算 (11) 5.1 风系统设计概述 (11) 5.2 通风管道的选择 (11) 5.3 风管水力计算 (11) 第六章水系统设计计算 (12) 6.1 空调水系统形式的确定 (12) 6.1.1 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2) 6.1.2 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 6.1.3 水循环水力计算 (14)

通风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营业及办公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770m2。地下一层为车库及各类机房。要求进行地下室的通风排烟设计。 1.2 基本资料 本工程位于市中心,动力与能源完备,照明用电充足,自来水和天然气由城市管网供应。土建专业提供地下室平面图一张。 第一章设计内容 2.1 确定通风方式 地下一层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地下停车场产生,而地下停车场内汽车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怠速状态下,CO、HC、NOX三种有害物散发量的比例大约为7:1.5:0.2。由此可见,CO是主要的。根据TT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的空气,将空气中的CO浓度稀释到《标准》规定的范围以下,HC、NOX均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由《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版)]及《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1998(2001版)]中对地下车库设消防排烟的规定知:本建筑属于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在面积超过100m 2,且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无窗或固定窗房间是指机械排风排烟设施。 在考虑地下汽车库的气流分布时,防止场内局部产生滞流是最重要的问题。因CO较空气轻,再加上发动机发热,该气流易滞流在汽车库上部,因此在顶棚处排风有利,排风口的布置应均匀,并尽量靠近车体。新风如能从汽车库下部送,对降低CO浓度是十分有利的,但结构上很难做到,因此,送风口可集中布置在上部,采用中间送,两侧回。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系统安装简

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计算常用数据.

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计算常用数据 普通洁净厂房 一. GMP对洁净度的要求 名称 空气洁净度≥0.5μm 微粒 粒/m3 ≥5μm微 粒 粒/m3 浮游 菌 个/m3 沉降菌 (Φ90 皿·0.5h) (个/皿 静态动态静态动态静态动态静态动态 中国 98版 GMP 百级≤3.5*103不作0 不作≤5不作≤1不作万级≤3.5*105不作≤2*103不作≤100不作≤3不作 10万 级 ≤3.5*106不作≤2*104不作≤500不作≤10不作 30万 级 ≤10.5*106不作≤6*104不作不作不作≤15不作 中国兽 药 GMP ≤3.5*103不作0 不作≤5不作≤0.5不作≤3.5*105不作≤2*103不作≤50不作≤1.5不作 ≤3.5*106不作≤2*104不作≤150不作≤3不作

≤10.5*106不作≤6*104不作≤200不作≤5不作二. 药厂洁净车间应控制的设计参数 应控制的参数GMP(1998)兽药GMP(修订稿) 空气洁净度级别(含细菌 要求要求 浓度) 换气次数(送入洁净室的 未要求要求 风量/室体积) 工作区截面风速未要求要求 静压差要求要求 温、湿度要求要求 照度要求要求 噪声未要求要求 新风量未要求未要求 三. 洁净室一般净时间: 1. 100级 2min; 2. 1万级 30min; 3. 10万级 40min;

4. 30万级 50min; 四. 几种GMP推荐的换气次数空气 洁净度级别中国GMP (1992) 中国GMP实 施指南 (1992) 中国GMP (1998) 中国兽药 GMP实施细 则 (1994) 中国兽 药GMP (修订 稿) 中国药品包 装用材料、 容器注册验 收通则 (2000) 1万级≥20 ≥25 未要求 ≥20 ≥20 ≥20 10万级≥15 ≥15 未要求 ≥15 ≥15 ≥15 30万级未要求 未要求 未要求 未要求 ≥10 ≥12 100万级未要求 ≥10 未要求 未要求 未要求 未要求 一般不大于30%; 五. 工作区截面要求 1. 气体流向:垂直单向流、水平单向流; 2. 单向流气体速度: 空气 洁净度级别中国GMP (1992) 中国GMP 实施指南 (1992) 中国GMP (1998) 中国兽药 GMP实施细 则 (1994) 中国 兽药 GMP (修 订 中国药品 包装用材 料、容器 注册验收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汇总

说明:本目录收集载有暖通空调制冷专业内容(章、节)和相关内容的国家标准GB、国家标准建筑系列GB50×××、GBJ、建设部标准CJJ、CJ、JJ、ZBP、ZBJ等的目录,有些标准规范虽用于公共建筑和专门工程建筑,但并无暖通空调内容章节故不收录。 一、基础类 1.1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应用 1.2GB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1.3GBJ1-8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4GBJ144-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1.5GBJ155-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6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 1.7CJJ65-95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1.8GB140-59输送液体与气体管道的规定代号 1.9GB4270-84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 1.10GB4457-84至GB4640-84机械制图 1.11GB11943-89锅炉制图 1.12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1.13JGJ35-87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1.14JGJ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15GBJ300-88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6GB/T16732-97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1.17GB/T16803-97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术语 二、暖通空调一般设计规范 2.1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2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3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共设计规范 2.4GB50189-93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2.5GB50264-97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6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2.7CJJ34-9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8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2.9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2.10GB11790-89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三、住宅及公共建筑类 3.1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2GBJ96-8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新风系统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新风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情况; 2、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设计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用会议室,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层高为3.20米,人数约105人。 三、新风量确定: 按照采暖通风和设计规范并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需要新风量计算如下: 1、按每平米地板面积新风量指标计算:20X220=4400m3/h; 2、按每人最小新风量计算(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105X40=4200m3/h; 3、按保证室内环境换气次数计(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220X3.2X6=4224m3/h; 四、设备选型及说明 以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计算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确定总新风量为4000m3/h—4500m3/h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尺寸,选用一台或两台新风换气机。这样既可以保证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等量的室内烟雾等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双向换气还可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损失,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 一、设计参数 (一)、室外计算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0% (二)、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25±2℃相对湿度:55% 冬季:温度:18±2℃相对湿度:45% 二、负荷的确定 1、本工程空调负荷包括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 风负荷及其他符合: 其中:建筑负荷为50w/m2,人体负荷为65w/m2,灯光负荷为40w/m2,新风和其他负荷为150w/m2; 2、根据以上单位面积负荷计算出总空调负荷为: 230X305=70150w。 三、空调设备选型 1、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安装11台风机盘管; 2、根据上述空调负荷计算结果,每台风机盘管负担6.3KW, 因此选用11台型号为FP-12(008型)的风机盘管,单台参数 为:冷量约6.2KW/台,风量约1350m3/h。

(完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标准号:GB 50019-2003 ◆发布日期:2003 年 ◆实施日期:2004 年4 月1 日 ◆发布单位:建设部 ◆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 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 2.1.1 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 -20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 ℃;中作业不应低于12 ℃;重作业不应低于10 ℃。 注:( 1 )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 2 )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 -100m2 )时,轻工业可低至10 ℃;中作业可低至7 ℃,重作业可低至 5 ℃。 三、辅助建筑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 浴室25 ℃;更衣室23 ℃;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 ℃;办公用室16 -18 ℃;食堂14 ℃;盥洗室、厕所12 ℃。 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可参照有关专业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 2.1.2 条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内生活地带或作业地带地平均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民用建筑及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不宜大于0.3m /s ;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当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20kcal/ (m3 · h )] 时,不宜大于0.3m /s ;当室内散热量天于或等于23W/m3 时,不宜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 2.1.4 条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生产厂房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应根据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其与工作地点温度的允许温差,按[表 2.1.4 ]确定。 夏季工作地点(℃)[表 2.1.4 ]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 1 -2 ℃。 第 2.1.5 条设置局部送风的生产厂房,其室内工作地点的允许风速,应按本规范第 4.3.5 条至第 4.3.7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 2.1.6 条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舒适性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 温度应采用24 -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0.3m /s 。 二、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宜采用0.2 -0.5m /s, 当室内温度高于30 ℃时,可大于0.5m /s 。 注:设置空气调节的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5.1.1 条的规定。 第二节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第 2.2.1 条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历年平均不保证 5 天的日平均温度。 注:本条及本节其他文中所谓“不保证”。系针对室外空气温度状况而言,“历年平均不保证”,系针对累年不保证总天数或小时数的历年平均值而言。 第 2.2.2 条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第 2.2.3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第 2.2.4 条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历年最热月14 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 2.2.5 条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1 天的日平均温度。

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准备

暖通空调设计基本准备 空调设计的范畴 一、采暖工程设计:又分室内、室外和热交换站; 二、空调工程设计:主要分舒适性空调和洁净(工艺性)空调; 三、通风防排烟工程设计; 四、冷库设计。 所需资料 一、设计规范标准; 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 三、施工规范; 四、图集; 五、制图标准; 六、产品样本。 设计规范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暖通部分); 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6(暖通部分); 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9、《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 12、《冷库设计规范》(GB 50072-2010)。

1 二、设计手册及其他资料 1、《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陆耀庆); 2、《简明空调设计手册》(赵荣义、钱以明、范存养、赵荣之); 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 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 7、教材等。 三、施工规范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 50738-2011) 四、图集 1、《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2005年版); 2、《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暖气工程》(91SB1-1)(2005年版); 3、《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制冷工程》(91SB7-1)(2005年版); 4、《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热力站工程》(91SB9-1)(2005年版); 5、《风管支吊架》(03K132); 6、《离心式水泵安装》(03K202); 7、《建筑防排烟及暖通空调防火设计》(07K103-1)。 五、制图标准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2、《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10;

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第四章室内和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4.1内空气设计参数 4.1.1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舒适性空调泛指生活环境中如居室、办公室、餐厅等对温度、湿度没有太高的精度要求的空调方式。舒适性空调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要求见表4-1所示。 表4-1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温湿度及风速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见表4-2所示。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见表1-4-3所示。 表4-2 部分建筑的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 表4-3 民用建筑空气调节房间室内计算温度

4.1.2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见表4-4至表4-5所示。 表4-4 工艺性空调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表4-5 机械工业部分室内参数要求 4.1.3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要求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标准值见表4-6所示。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见表4-7所示。 表4-6 温、湿度标准值 表4-7 电子计算机房的温、湿度条件

4.2 室外空气设计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 K 室外气象参数可按下面简化公式计算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t K = 0.47 t x + 0.53 t r (℃) 式中 t x ——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 (℃) t r ——累年极端最高温度 (℃) 2、 夏季空调室的计算湿球温度t s (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 湿球温度t s 应分区计算 (1) 北部地区 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西藏等省、自治区计算公式如下 t s = 0.72 t sx + 0.28 t sr (℃) (2) 中部地区 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江苏、安徽和湖北的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书_范文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为上海市某办公楼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该办公楼属大型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55000㎡。地下两层,地上二十八层,建筑总高度为99.6m。地下两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二十八层均为办公用房。该建筑的主要功能间有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全楼冷负荷为3080千瓦,全楼采用风冷热泵机组进行集中供给空调方式。 本建筑位于上海市。上海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21°43′,北纬31°16′。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但由于地处沿海,雨季较为分散,以夏季雨量最大。夏季空调室外日平均温度30.4℃,办公室室内温度26℃,湿度65%,室内风速v ≤0.3 m/s;冬季办公室室内温度20℃,湿度40%,室内风速v≤0.2 m/s。 设计的依据主要有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上海市某办公楼空调通风系统设计》、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HV AC暖通空调节设计指南、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GB 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明通风设计手册等。 考虑该大厦为办公楼,空调的运行时间主要在上班时间,所以计算负荷时本设计取的时间为6—18时。此设计中的建筑主要房间为办公室,大多面积较小,且各房间互不连通,应使所选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对各个房间的独立控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选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房间内布置吸顶式风机盘管,嵌入暗装的形式。将该集中系统设为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从室外引入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全部冷负荷及部分的新风湿负荷。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由百叶风口下送和侧送。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异程式,冷水泵四台,三用一备。 在冷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主机和风机盘管的选型,并通过风量、水量的计算确定风管路和水管路的规格,并校核最不利环路的阻力和压头用以确定风机和水泵。 通风设计方面,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设计成机械送排风为主,自然进排风为辅的方式,其换气每小时不小于6次;卫生间排风设计为排风扇机械排风到外阳台,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10次的换气量计算;考虑到办公室吸烟问题,也采用排风扇机械排风到外阳台,排风量为送风量的80%。电梯前室及楼梯间设计加压送风。 该设计按照建筑结构及其要求制定空调方案,力求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能够满足办公舒适性。此外还要从空调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及建筑整体的美观度考虑。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应用,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先进。能够有效的管理,一次性投资,后期使用方便,并且不占用建筑的有效空间。本文就是对中央空调的设计到选型,到校核计算的一个说明。从使用性到科学性再到经济性上做到好的结合。方案选择是整体考虑以及设计的总体思想,计算部分是整个设计的基础,绘图部分是与设计施工相联系的实际的走管和安装。三个部分相依相承,都与整个工程密不可分。各个部分都要保证科学合理,正确无误,经济适用。 本设计是真实性课题的典例。其中,有理论的分析计算,有中央空调方案的选择论证,有实际的绘图安装。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实例。设计计算主要有冷负荷的计算,送风量的计算,管路的计算等。冷负荷的计算确定了各个房间的空气状况和调节条件,以及整个工程的负荷量。是确定室内空调调节方案的主要数据。也是选择冷水机组最主要的参考数据。送风量和管路的计算是面向实际设备和管路的数据资料。都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在上面主要阶段完成以后还要对一些具体细节的问题加以论证思考并列出解决方案。比如管

给排水常用设计参数

出水、排水和水位的要求 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因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2.、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 3、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 条文说明 4.3.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水池的技术要求 1、消防水池是出水管的设计能满足有效容积被全部利用是提高消防水池的有效 利用率。减少死水区,实现节地的要求 消防水池(箱)的有效容积是设计最高水位至消防水池(箱)最低有效水位之间的距离,消防水池(箱)最低有效水位是消防水泵水喇叭口或水喇叭口以上0.6m 水位,当消防水泵吸水管或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计防止旋流器时,最低有效水位为防止旋流器顶部以上0.2m 2.消防水池设置水位的目的是保证消防水池不因放空或各种因素漏水而照成的有效灭火水源不足的技术措施 3、消防水池溢流和排水采用见接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污水倒灌污染消防水池内的 水 提示: 1,消防水池(箱)的有效容积可根据有效水深计算 2、喇叭口吸水管也可以在最低有效水位上方出池壁 3 在逆流水位、最低有效水位时应报警 4、水位位于正常水位的50~100mm时,应向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报警消防水泵启动后低于正常水位时报警应停止 5、室外水池的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可采用电子显示装置 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有效容积为:V=3.6*(∑QPtp-Qbtb) V——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m3)

QP——消火栓、自喷等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流量(L/s) Qb——补水流量(L/s) t——火灾延续时间(H) (2)计算步骤 1、根据建筑类别和火灾危险性,确定消火栓延续时间: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为1h 补水时间取最大值 2、根据建筑类别和规模。确定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的设计流量 3 、注意计算出消防水池容积与规定值要进行比较不应小于100m3 仅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3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一) 4.。3 散热器采暖 4.3.1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 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 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4.3.2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3.3 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5 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不宜超过下列数值: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20片 细柱型25片

长翼型7片 4.3.6 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数量进行修正。 4.3.7 民用建筑和室内温度要求较严格的工业建筑中的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散热器数量的折减;暗设时,应计算管道中水的冷却对散热器数量的增加。 4.3.8 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 4.3.9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4.3.10 垂直单、双管采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串联连接;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亦可同邻室串联连接。 注:热水采暖系统两组散热器串联时,可采用同侧连接,但上、下串联管道直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直径相同。 4.3.11 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3.12 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采暖与通风设计规范(二) 4.4 热水辐射采暖 4.4.1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4.4.2 低温热水辐射采暖,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应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 4.4.2 辐射体表面平均温度(℃)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数据中心空调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服务器集成度的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的能耗急剧增加,这就要求数据中心的空调设计必须高效、节能、合理、经济,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浅谈下数据中心空调的特点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数据中心气流组织机房专用空调节能措施 数据中心是容纳计算机房及其支持区域的一幢建筑物或是建筑 物中的一部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数据处理设备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保证数据通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析一下数据中心机房空调设计的特点和机房空调的节 能措施。 一、冷源及冷却方式 数据中心的空调冷源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直接膨胀风冷式系统、直接膨胀水冷式系统、冷冻水式系统、自然冷却式系统等。 数据中心空调按冷却方式主要为三种形式:风冷式机组、水冷式机组以及双冷源机组。 二、空调设备选型 (1)空气温度要求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中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成 3级。对于A级与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其主机房设计温度为2 3±1°C,C级机房的温度控制范围是1 8―2 8°C 。 (2)空气湿度要求 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中规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成3级。对于A级与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其主机房设计湿度度为40―55%,C级机房的温度控制范围是 40―60%。 (3)空气过滤要求

在进入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前,室外新风必须经过滤和预处理,去除尘粒和腐蚀性气体。空气中的尘粒将影响数据机房设备运行。 (4)新风要求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必须提供适量的室外新风。数据通信机房保持正压可防止污染物渗入室内。 三、气流组织合理布置 数据中心的气流组织形有下送上回、上送侧回、弥漫式送风方式。 1.下送上回 下送上回是大型数据中心机房常用的方式,空调机组送出的低温空气迅速冷却设备,利用热力环流能有效利用冷空气冷却率,如图1所示为地板下送风示意图: 图1地板下送风示意图 数据中心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将机柜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摆放。在热空气上方布置回风口到空调系统,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 2.上送侧回 上送侧回通常是采用全室空调送回风的方式,适用于中小型机房。空调机组送风出口处宜安装送风管道或送风帽。回风可通过室内直接回风。如图2所示为上送侧回示意图: 图2上送侧回示意图 四、节能措施 1、选择合理的空调冷源系统方式 在节能型数据中心空调冷源形式的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冷源系统形式的节能性以外,还要综合考虑数据中心的规模、数据中心的功率密度、数据中心的投资规模、工作人员的维护能力、数据中心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数据中心的基础条件等。 2、设计合理的室内空气温湿度 越低的送风温度意味着越低的空调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笔者认为冷通道设计温度为l5―22℃,热通道为25―32℃。 3、提高气流组织的效率 数据中心空调气流组织应尽量避免扩散和混合。在数据中心机房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oc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8]102 号文件“关于印发《2008 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国内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编制组,共同编制本标准。 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实践经验,吸收了 发达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最新成果,认真分析了我国暖通空调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多次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以及业内专家的意见,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本规范共分11 章和10 个附录。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设 计计算参数,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振,绝热与防腐。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 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 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暖通空调规范编制组(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政编码100013),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名单: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天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设计说明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新风系统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情况; 2、暖通空调设计标准,设计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办公用会议室,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层高为3、20米,人数约105人。 三、新风量确定: 按照采暖通风与设计规范并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将需要新风量计算如下: 1、按每平米地板面积新风量指标计算:20X220=4400m3/h; 2、按每人最小新风量计算(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 105X40=4200m3/h; 3、按保证室内环境换气次数计(考虑有一些吸烟状况):220X3、 2X6=4224m3/h; 四、设备选型及说明 以本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计算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确定总新风量为4000m3/h—4500m3/h满足要求,根据现场尺寸,选用一台或两台新风换气机。这样既可以保证向室内提供经过过滤的新鲜空气,同时将等量的室内烟雾等污浊空气排到室外,双向换气还可以减少室内冷热量损失,起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部分:空调系统 一、设计参数

(一)、室外计算参数 1、冬季空调计算温度:-1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45% 2、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 3、2℃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60% (二)、室内计算参数 夏季:温度:25±2℃相对湿度:55% 冬季:温度:18±2℃相对湿度:45% 二、负荷的确定 1、本工程空调负荷包括建筑负荷、人体负荷、照明负荷、新 风负荷及其她符合: 其中:建筑负荷为50w/m2,人体负荷为65w/m2,灯光负荷为40w/m2,新风与其她负荷为150w/m2; 2、根据以上单位面积负荷计算出总空调负荷 为:230X305=70150w。 三、空调设备选型 1、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安装11台风机盘管; 2、根据上述空调负荷计算结果,每台风机盘管负担6、3KW, 因此选用11台型号为FP-12(008型)的风机盘管,单台参数 为:冷量约6、2KW/台,风量约1350m3/h。 第三部分:安装及其她说明 1、本工程施工安装应遵循《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空调设计参数(精)

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l/s 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l/s 楼主 1.匹 1匹(HP=2500W 严格来讲是2499W,这是日本人规ǖ?也是根据能效比EER 计算出来的. 此匹和一般说的马力完全两个概念,但这个匹就是有那个马力计算出来的.

1马力=735W,一匹的定义就是输入1马力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功率大小, 这里面就有一个系数的问题,日本人规定的这个系数是3.4(日本人说这个3.4是最应该的最小的能效比EER了 所以 1匹=735*3.4=2499W 2.kj 和度这两个都是能量的单位,其余几个是功率的单位 度的表示就是KWH,指的就是你家的灯泡耗了多少电量,你要记得交电费啊. 1KWH=36000kj 能量单位你最常见的是卡和千卡(cal和kcal 1cal=4.1868j(这个最常见,初中的课本上就有的 3.冷吨一般用RT表示,但冷吨分三中,美国冷吨,日本冷吨和英国冷吨, 我们平时说的和最常用的都是美国冷吨,用US.RT表示,US就是美国的缩写了. 1US.RT=3516.7W 那两个中英制冷吨比较大些,是3800多吧,日本的小些. 4.大卡设计院的人最喜欢说大卡了,有的厂家比如大金的机器铭牌上的数字表示的单位就是大卡,我们一般见到的是W,比如KFR-25GW/Y 25表示2500的单位是W 大卡就是Kcal/h,kcal本来是能量的单位,但除以时间就是功率的单位了 1Kcal/h(1千卡/时=1.163W 5.BTU/h, 这是个英制单位,国内用的很少的 1BTU/h=0.293W,所以这个单位很小的

厂家中McQuay机器铭牌中有的用的是这个单位 空调水管管径采用的假定流速的方法,水管进出水管的流速度取值大根在什么范围,对于规范第 4.0.6条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一、吸水管: > 直径小于250毫米时,为1.0~1.2米/秒; > 直径在250至1000毫米时,为1.2~1.6米/秒; > 直径大于1000毫米时,为1.5~2.0米/秒。 > 二、出水管: > 直径小于250毫米时,为1.5~2.0米/秒; > 直径在250至1600毫米时,为2.0~2.5米/秒; > 直径大于1600毫米时,为2.0~3.0米/秒。 设计时流速需不需要设计的这么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