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

FED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 FC20090169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伍戈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伍戈1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摘要: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JEL:C31; F12; F83

一、引言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吸取战争的教训,避免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矛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作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际机构,基金组织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金融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基金组织受到了各种批评和改革的压力,但作为当前货币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其领导地位仍然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基金组织定期发布的经济预测以及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领域,目前基金组织已几乎成为了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摇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经济分析团队中(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洲银行、巴克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金管局、美国经济研究局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直接来自于基金组织。事实上,这些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导向。无庸质疑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都充分吸收了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有关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在现实中的成功。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1作者简介:伍戈,男,博士,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电子邮箱: wuge@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笔者感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期间得到David Cowen, Shogo Ishii, Yi Wu, Jianhai Lin等的帮助。当然,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反映供职单位的意见。

基金组织有一套完整的分析宏观经济的方法和数据库系统,其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工作论文及其众多出版物之中。归纳起来,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分析方法

在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中,整个宏观经济可以简单地分成四个部门:实体经济部门、对外部门、货币部门和财政部门(如图1)。宏观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系

图1. 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分析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国经济中发生了一笔机器设备的出口业务,该业务首先直接体现在国民收入账户的净出口项目下。但进一步追索,我们会发现这笔业务还将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项目下,此外该业务涉及的税收还将体现在政府财政报表中的财政收入项目下。进一步追索,该出口业务所获得的外汇收入会进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并进入到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看似一笔简单的经济交易行为,却在实体经济、对外、财政和货币四大部门同时得到体现,影响着经济的方方面面。在技术层面,上述经济关系具体体现为数据库中EXEL表格的相互链接。

(二)汇率评估:CEGR方法

汇率监督一直是基金组织的核心使命,相应地,汇率也成为基金组织关注的核心经济变量。目前基金组织使用CGER(Consultative Group on Exchange Rate Issues)的方法来定量评估均衡汇率的水平。该方法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开先旨在用多边的视角来评价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目前该方法已经扩展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具体来说,CGER是试图运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综合评价一国的汇率水平,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平衡法、均衡实际汇率法以及外部可持续法。

1.宏观经济平衡法

宏观经济平衡法(Macroeconomic Balance)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起经常账户余额和一系列宏观变量(财政余额、人口老龄化指标、净外汇资产、石油储备、经济增长率等)的计量经济关系;第二步,计算“均衡的经常账户”。这主要通过第一步建立的方程并结合基金组织对方程中各自变量的预测值计算而得到“均衡的经常账户”;第三步,计算均衡的实际有效汇率。该汇率是使得“均衡的经常账户”与当前经常账户的缺口为零的汇率水平。

2.均衡实际汇率法

均衡实际汇率法(Equilibrium Real Exchange Rate)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用面板回归方法估计实际汇率和一系列宏观变量的均衡关系;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方程,用基金组织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中期预测值来直接计算“实际均衡汇率”;第三步,当前的实际汇率和第二步得到的“实际均衡汇率”的差异即为需要调整至均衡状态的汇率变动值。

3.外部可持续法

外部可持续法(External Sustainability)是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补充,主要是考察一国外部的可持续性与经常账户、贸易余额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均衡”的贸易或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例,该比例能使一国净外汇资产稳定在一基准水平;第二步,比较第一步计算得到的“均衡”贸易或经常账户值和基金组织中期预测值之间的差异(缺口);第三步,计算需要调整的实际有效汇率值,使得第二步的缺口为零。

(三)债务可持续性分析

债务可持续性分析(Debt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DSA)是基金组织在经济政策监督和贷款决策中衡量一国中长期债务可维持性的定量方法。该分析主要考察在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下一个国家或政府是否能够维持其债务水平而不出现违约等风险。这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共债务(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二是对外债务的可持续性。

DSA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各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值来估计债务/GDP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债务的可持续往往要求债务/GDP 长期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不能出现无限扩大或发散;第二步,对债务/GDP 比例进行敏感度分析,主要考察可能出现的一些“冲击”,即重要变量(如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等)的变化对该比例的影响。事实上,在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过程中,基金组织工作人员与各国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重要数据(财政、外债和宏观经济)的收集和预测方面,一旦数据收集完整后,债务/GDP的预测值及其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往往可以利用先前编制好的模板自动计算并制图出来(如图2)。

图2. 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敏感性分析

(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

左图:基期和历史场景右图:实际利率冲击(%)

来源:IMF. Staff Report for the United States2008 Article IV Consultation, July 2, 2008.

注:阴影部分代表的是实际值。右图中冲击幅度为半个标准差的实际利率变动。右图的右下角方框中还列出了实际利率的基期(Baseline)和场景(Scenario)的平均预测值以及过去10年的历史(Historical)平均值。

(四)全球经济模型(GEM)

最近几年间,基金组织开发了名为“全球经济模型”(Global Economy Model, GEM)的跨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研究各国间经济的相互影响。该模型包括家庭、企业、政府三个微观经济主体,其中,家庭进行消费并向企业提供劳动力和资本,企业提供产品,政府征收税赋并进行公共支出。图3描绘了一个最简单的两国模型,劳动力和资本结合形成可贸易的最终产品,该产品可被用于本国和外国的消费和投资。

贸易

贸易生产

生产图3.简单的GEM 结构

图4描绘了稍微复杂的两国模型。该模型增加了三个方面的现实特征。一是生产过程被细分成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结合生产出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如石油、制造业半产品等)。在第二阶段,这些中间产品结合本国和外国的劳动力和资本形成最终产品;二是最终产品可被分成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这种细分有助于理解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例如,可贸易部门相对不可贸易品部门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能解释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迅速升值的原因,即所谓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alassa,1964; Samuelson,1964);三是模型中增加了销售部门。大量的微观经济研究表明,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国家售价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部门的影响,销售部门的加入有助于更加全面

贸易生产 贸易

生产

在上述GEM 中,一旦模型的最终结构确定后,就可开始进行参数选择和政策模拟。GEM 模型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微观基础,并能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跨部门和跨国影响。目前,该模型被用于分析欧元区劳动力和产

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石油价格高企对全球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等重要现实问题的研究之中。

三、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一)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的特点

1.系统性的思维方式,用数据说话

从上述内容来看,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研究十分强调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分析视角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个宏观经济部门(如央行、财政部等)。在技术层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国别经济数据库,各个数据库往往相互链接。在基金组织内部,每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都至少由3-4名经济学家负责紧密跟踪和监测,并负责对宏观数据和经济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并不盲目相信各国官方提供的数字及信息,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些数据和信息并不一定真实,而且可能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基金组织经常推算和甚至大胆“创造”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尤其是对于那些数据不完整的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基金组织往往先确定美国等系统性重要国家及主要大宗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国经济的预测或模型,从而得出结论并提供政策建议。

2.市场化的基本理念

由于基金组织的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在欧美名校获得博士学位,普遍受过良好的西方经济学训练,因此他们总体上都相信市场的力量,认为价格应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反对行政干预等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措施。但近年来,基金组织的市场化理念有所调整,变得更加务实一些,例如基金组织对资本管制的看法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就有所变化,由一味地反对转向更加中庸;又例如,在2008年上半年的通胀应对措施中,基金组织并没有直接反对一些国家采取的行政措施,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研究的方式探讨该用什么方式应对通胀压力,采用行政性管制措施还是市场调节。进一步,在行政性管制措施中,哪种又是对经济扭曲程度最小的措施,逐个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

3.注重实地调研的作用

由于各国的经济情况千差万别,除了依赖互联网、新闻媒体及官方提供的信息外,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还十分注重去各国实地调研的作用。他们每年至少访问其所负责的国家1-2次,如果有重要经济事件或基金组织参与的贷款项目,访问频率会相应增加。在对各国的实地考察期间,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与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统计局长甚至总理等宏观经济决策者们面对面地沟通,因此他们对宏观决策者一般都比较了解。此外,他们还与其它准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等进行广泛交流,努力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信息,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4.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

作为国际货币金融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基金组织拥有广泛的关于国别经济的历史资料。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很擅长使用这些资源,经常对经济政策进行纵向历史比较和横向跨国经验评估,从中获得启示与借鉴,为当前各国经济改革和政策制订提供建议,具体内容涉及许多重要议题,包括:历次石油危机的比较、各国应对通胀的政策比较、汇率体制转型的国际比较等。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 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尽管基金组织十分强调经济分析技术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问题的处理和政策建议中却时常带有较强的政治意图,而且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例如,关于汇率体制转型的路径选择,其实基金组织内部有许多很务实的研究和政策建议,但到了基金组织的管理层,他们似乎只强调汇率的水平,而“故意”忽视转型路径的选择,并试图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此外,在对各国经济政策进行评价时,基金组织往往采用“双重标准”,例如,我们很难听到基金组织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批评,更多的是在美国颁布某经济政策的第一时间对其“歌功颂德”(事实上,美国经济政策中也有许多是不合理的),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基金组织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政策建议的真实意图。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美国是基金组织的第一大出资人,具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在这种治理结构下,确实很难保证该组织的公正和公平。

2.技术工具的科学性

目前基金组织运用大量的模型工具来进行经济分析,但各国复杂的现实情况难以完全用模型来描绘。例如,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们正试图将CGER的定量方法逐步扩展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第四条款的磋商中,但事实上,该方法理论基础依然很薄弱且仍在不断完善之中,直接将这些并不太成熟的方法直接运用于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政策评估的正式文件中,似乎显得有些草率,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3.政策建议的及时性

尽管拥有一大批监测各国经济的经济学家队伍,但是基金组织缓慢的业务流程使得其政策建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打上了折扣。例如,基金组织针对各国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可以说是非常全面的,但该报告从起草到完成,直到最终经过其执董会讨论通过,一般要经历数月,期间各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再者,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一般一年只出版一期,其政策建议的滞后性十分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基金组织作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国际组织,却没有对危机进行早期预警,可见其在这方面的业务已经落后于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

四、启示与借鉴

(一)宏观经济决策者的素质

从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我们可以得到宏观经济决策者的一些必备素质。首先,决策者应该有系统的思维视角,即经济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刻舟求剑”都是行不通的,经济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考虑政策组合的作用。另外,由于宏观经济的复杂性,每个人的观察视角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决策者应充分意识到“兼听则明,偏听则废”。在研究的态度方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金组织经济学家注重实践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调研的过程中,不耻下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也是获得最

真实经济信息的重要前提。

(二)以史为镜,以他国经验为鉴

基金组织强大的跨国案例分析平台可以为我们的经济研究提供很多有价值的资源,甚至提供成功的捷径(但不能照抄照搬)。一方面,历史往往可能重演,通过时间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他国的许多宝贵历史经验,而不需要用一国的经济去做“重复试验”;另一方面,加强各国同一时点的横向比较,可以更加真实地比较各国政策的优劣,从而找出最优的方案。此外,基金组织所出版的一些报告的文风也值得学习,数据完整,图文并茂,注重比较,言简意赅。

(三)懂得西方经济理论和模型等技术性细节的重要性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许多经济政策建议和评价的背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利益偏向和价值取向,甚至可能隐藏着十分复杂的政治意图。国际金融舞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基金组织的理论和模型也被用于许多政治性很强的经济论战之中。有时,一个并不是很强的经济命题(甚至是伪命题)被反复引用或“炒作”,还有可能真的成为杀伤力很强“武器”,即所谓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这对于那些并不熟悉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和模型等技术性细节的人而言,无疑是吃“哑巴亏”,在这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理论”和“技术”的劣势。对于有些重大的经济金融问题,其实中国无法回避,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影响着世界。因此,懂得西方经济理论和模型等技术性细节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

(四)谁最了解中国经济?——借鉴基金组织分析框架的同时,应充分结合本国的实际

基金组织的宏观分析体系中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但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谁最了解中国经济?西方的经济学家、商业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本土经济学家或是本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者们?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走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的道路,我们并没有盲目相信西方学者的建议,而是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北京共识”。这被证明是相当成功的。因此,在充分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且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道路的同时,我们不能轻易被所谓的“专家”所“忽悠”,在具体路径选择方面,应努力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有益于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最佳经济决策。

主要参考文献

1. IMF. 2004, Debt Sustainability in Low-Income Countries-Proposal for

an Operation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2. IMF. 2004, Debt Sustainability in Low-Income Countries: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an Operation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3. IMF.2008, Staff Report for the United States 2008 Article IV

Consultation, July 2.

4. Jaewoo Lee, Gian Maria Milesi-Ferretti,Jonathan Ostry, Alessandro

Prati, and Luca Antonio Ricci. 2008. Exchange Rate Assessments: CGER Methodologies. IMF Occasional Paper, No. 261.

5. Tamim Bayoumi.2004. GEM: A New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 Model. IMF

Occasional Paper, No. 239.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 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 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 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员国的就业、 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 国派正、副理 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 长或中央 银行行长担任。每年 9月举行一次会议, 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 小由其所缴 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 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 24 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 国家(美、日、德、法、英)和 另外 俄、沙)任命。其余16 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国分 别组成16个选区 选举产生;中国为单独选区, 一席。执行董事 每两年选举一次; 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 务工作,任期 连任,现任总裁是 克里斯蒂娜 ?拉加德 四名副总裁。 该组织临时委员会被看作是世界两大金融机构 之一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决策和指导机构。该委员 会将在政策合作与协调,特别是在制订中期战略方 面的充分发挥作用。委员会由 24名执行董事 组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与 世界银行 共同举行年会。 创始背景 8名由基金份额最大的 5个 3个国家(中、 亦有 总裁由执行董事 5年,可 ,另外还有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GDP在衡量一国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时存在着哪些不足? 答: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它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GDP只计算了那些在市场中存在并能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无法反映非市场活动及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 (2)GDP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GDP水平高并代表居民生活质量高。 (3)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无法通过GDP 衡量。 (4)GDP没有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成本,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这三个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 答:名义GDP衡量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剔除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 实际GDP是指规定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年价格,以此作为尺度来计算其余各年的GDP。与名义GDP相比,实际GDP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了实际产出的变化。 潜在GDP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在该时期内的最大产出能力。 3.宏观经济学的三大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经济学对于产出增长的探讨有什么特点? 答:(1)在封闭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学的三大目标包括: ①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实际GDP的增长),稳定且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也显示了一国的综合国力正逐步获得提升。经济增长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在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效果可能会不一样。 ②维持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对于维持一个经济的健康运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减少了一个市场化国家以货币作为主要流通手段时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物价的不稳定通常是与

IMF宏观经济模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 摘要: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 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引言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吸取战争的教训,避免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矛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作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际机构,基金组织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金融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基金组织受到了各种批评和改革的压力,但作为当前货币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其领导地位仍然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基金组织定期发布的经济预测以及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领域,目前基金组织已几乎成为了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摇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经济分析团队中(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洲银行、巴克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金管局、美国经济研究局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直接来自于基金组织。事实上,这些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导向。无庸质疑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都充分吸收了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有关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在现实中的成功。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基金组织有一套完整的分析宏观经济的方法和数据库系统,其研究的成果直接体现在基金组织第四条款磋商、工作论文及其众多出版物之中。归纳起来,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的四部门分析方法 在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中,整个宏观经济可以简单地分成四个部门:实体经济部门、对外部门、货币部门和财政部门(如图1)。宏观经济是不断变化的系统,各个变量相互影响,一个变量的变动可能引发其它一系列变量的变动。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业务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业务,近十年来,IMF在货币领域起 着怎样的作用。 宗旨: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业务:1)监督: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和成员国的政策,并跟踪各地的经济和金融情况,在必要时提出警告; ?2)贷款: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贷款; ?3)技术援助和培训:帮助成员国发展健全的制度和经济政策工具。 ? MF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 IMF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特别在2007-2008环球金融危机、2005年印度洋海啸中,IMF向市场注入资金,促进资金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对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稳定国际金融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 2.简述世界银行集团的各个机构的宗旨和业务。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宗旨:通过对生产事业的投资,资助成员国的复兴和开发工作;通过对贷款的保证或参与贷款及其他和人投资的方式促进外国和人投资,当成员国不能在合理的条件下获得私人资本时,则在适当条件下以世界银行(World Bank)本身资金或筹集的资金及其它资金给予成员国直接贷款,来补充私人投资的不足;通过鼓励国际投资,开发成员国的生产资源,提供技术咨询和提高生产能力,以促进成员国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及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业务:对发展中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对成员国政府或经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资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但又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建设项目。 国际开发协会 宗旨:世界银行的无息贷款(软贷款)和赠款窗口,通过向生产性项目提供贷款,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业务:向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工程和发展项目,提供比世界银行贷款条件更优惠的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公司 宗旨:配合世界银行的业务活动,向成员国特别是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重点私人企业提供无须政府担保的贷款或投资,鼓励国际私人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以推动这些国家的私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doc资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20082103232 国贸2班武天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产生的原因: 在19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期间,许多国家试图通过大幅度加强对外贸易壁垒来应对本国经济的下滑。有些国家还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以提高在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限制其公民自由持有外汇。然后这些尝试被证明是弄巧成拙,导致世界贸易急剧下降。许多国家就业和生活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国际货币合作崩溃致使国际货币合作基金组织创始人计划成立一个机构,该机构负责监督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和国际收支,使国家和本国公民能够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新的全球实体将确保汇率稳定,并鼓励其成员国消除阻碍贸易交流的限制。 1944年,联合国赞助的财金会议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45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会面,商定了建立一个国际经济合作框架。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各国在会议上签订了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的协议。1946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运作。是为二战完结后之重建计划的一部份。 作用: 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 中国的关系: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大陆的代表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80.901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3.72%。中国共拥有81151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3.66%。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2010年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2.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至今,IMF已有182个成员国。 基金组织设5个地区部门(非洲、亚洲、欧洲、中东、西半球)和12个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汇兑和贸易关系、对外关系、财政事务、国际货币基金学院、法律事务、研究、秘书、司库、统计、语言服务局)。其宗旨是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和平衡发展;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定,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 IMF主要业务活动有:向成员国提供货款,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研究扩大基金组织的作用,提供技术援助和加强同其它国际机构的联系。 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位次升至第8位2001年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关于中国特别增资的决议,将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由原来的46.87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61亿美元),提高到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83亿美元),从而使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位次由原来的第11位提高到了第8位。 各成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构成该组织的资金来源,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动用自己的份额,并可从基金组织借用相当于份额一定倍数的资金。同时,份额还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相应义务。增资后,我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与加拿大并列第8位,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银行巨头们私有的欧美中央银行以及其它一些掌控了世界经济命脉的银行家们所掌握的(欧美中央银行一般是私有的,这些国际银行家们掌握了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这些政府真正的幕后之手)国际金融组织。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总部设在华盛顿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该组织宗旨是通过一个常设机构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和协作提供方法;通过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把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基金组织向成员国临时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按照以上目的,

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等。 制定成员国间的汇率政策和经常项目的支付以及货币兑换性方面的规则,并进行监督;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为成员国提供有关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等会议场所;促进国际间的金融与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维护国际间的汇率秩序;协助成员国之间建立经常性多边支付体系等。国际货币基金的使命,是为陷入严重经济困境的国家,提供协助。对于严重财政赤字的国家,基金可能提出资金援助,甚至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受援助国需要进行改革,参阅华盛顿共识。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大陆的代表权。中国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为80.901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3.72%。中国共拥有81151张选票,占总投票权的3.66%。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2010年中国的份额将由目前的3.65%升至6.1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不过,改革后拥有17.67%份额的美国依旧拥有“否决权”。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

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完整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 宏观经济学:社会(一个国家、地区)总体经济运行及其后果核心问题:经济波动与就业、价格与通胀、经济增长与发展

页1页,第10共. 二、各章知识点分析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了解与识记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均衡国民收入理论和总量分析方法 2、GDP的内涵,(知道什么项目计入GDP,GDP与GNP的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的关系) 3、核算国民收入的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需要了解) 4、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区别 5、GDP折算数 二、理解与分析 1、国民收入各个核算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了解与识记 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含义及简章经济的假设条件 2、均衡产出的含义及条件 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理解与分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4、其他消费理论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重点) 2、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略)的各个乘数(重点) 第14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经济学投资的概念、投资函数、投资的影响因素 2、IS曲线的含义 3、货币需求函数、交易需求及投机需求 4、凯恩斯陷阱、古典极端 5、LM曲线的含义 6、货币的供给(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二、理解与分析 1、两部门、三部门IS曲线(方程)及其移动(IS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2、均衡利率的决定及其变动(LM曲线的推导——图形分析)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均衡的变动 4、失衡的区域及失衡的恢复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点章节) 页2页,第10共. 一、了解与识记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理解与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一般情形、极端情形) 3、挤出效应的内涵、图形分析、影响因素。 4、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第16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点章节) 一、了解与识记 1、自然失业率(结合第18章充分理解) 2、财政政策、政策工具(哪些是扩张性的,哪些是紧缩性的?)、局限性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总原则是什么?——“逆经济风向行事” 4、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价格决定,买空(多头),卖空(空头),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可以略看) 二、理解与分析 1、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关系:四个目标是矛盾统一的。矛盾:(依据菲利普斯曲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不能同时实现;统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统一体,(根据奥肯定律)降低失业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如何发挥作用? 3、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局限性是什么? 4、利用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 5、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的区别(了解) 第17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了解与识记 1、总需求的含义及构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 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描述 本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一 年份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第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亿元) 2012年 38,459.47 52,373.63 199,670.66 231,934.48 117,253.52 2011年 35,197.79 47,486.21 188,470.15 205,205.02 103,874.43 2010年 30,015.05 40,533.60 160,722.23 173,595.98 83,101.51 2009年 25,607.53 35,226.00 135,239.95 148,038.04 68,518.30 2008年 23,707.71 33,702.00 130,260.24 131,339.99 61,330.35 2007年 20,169.46 28,627.00 110,534.88 111,351.95 51,321.78 2006年 16,499.70 24,040.00 91,310.94 88,554.88 38,760.20 2005年 14,185.36 22,420.00 77,230.78 74,919.28 31,649.29 2004年 12,335.58 21,412.73 65,210.03 64,561.29 26,396.47 2003年 10,541.97 17,381.72 54,945.53 56,004.73 21,715.25 2002年 9,398.05 16,537.02 47,431.31 49,898.90 18,903.64 2001年 8,621.71 15,781.27 43,580.62 44,361.61 16,386.04 2000年 7,857.68 14,944.72 40,033.59 38,713.95 13,395.23 续表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登 记失业 人数(万 人) 374,694.74 210,307.00 4.95 78,894.00 102.6 102 917 311,485.13 183,918.60 4.79 78,579.00 105.4 104.9 922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 FED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 FC20090169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伍戈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若干思考 伍戈1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摘要:本文对国际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进行探讨。该分析框架主要包括四部门分析方法、CEGR汇率评估方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全球经济模型(GEM)等具体内容。从中可以体现出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中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市场化的基本理念以及用数据说话、注重实际调查、强调国别经济的比较研究等特点。在上述基础上,我们可看到其经济分析中面临着经济问题的政治化、技术工具的科学性以及政策建议的及时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宏观经济,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JEL:C31; F12; F83 一、引言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了充分吸取战争的教训,避免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矛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货币金融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运而生。作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国际机构,基金组织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全球金融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尽管基金组织受到了各种批评和改革的压力,但作为当前货币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机构,其领导地位仍然是其他机构在短期内难以超越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的研究方面,基金组织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和竞争实力,长期以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基金组织定期发布的经济预测以及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研究领域,目前基金组织已几乎成为了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的“摇篮”。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的中国经济分析团队中(摩根士坦利、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洲银行、巴克莱、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香港金管局、美国经济研究局等)的主要研究人员都直接来自于基金组织。事实上,这些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的导向。无庸质疑的是,他们的研究方法都充分吸收了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有关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金组织的分析框架在现实中的成功。 二、基金组织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1作者简介:伍戈,男,博士,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电子邮箱: wuge@https://www.360docs.net/doc/551886122.html,。 笔者感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期间得到David Cowen, Shogo Ishii, Yi Wu, Jianhai Lin等的帮助。当然,文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反映供职单位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