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标准

WLAN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标准
WLAN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标准

《WLAN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WLAN技术与应用课程代码:1812CB 建议课时数:32 (其中实践课时数:8)学分:2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WLAN技术与应用》是通信技术专业里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光接入网技术》和《通信线路工程》等课程,后续的学习课程可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毕业综合实践》等课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项目为单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加深对WLAN技术的必备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移动网络、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WLAN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主要针对通讯设备生产商(中兴、华为)、设备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以及工程外包公司、业务代理商、通讯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等的工程、维护、销售、生产、监管等相关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结合移动通信的特点,让学生在项目任务的完成工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团队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有: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认知、无线局域网设备认知。IEEE802.11无线网状网技术,包括网络规划、网络建设、网络维护和管理以及无线网状网的典型应用。AC初始化配置、AP认证及WLAN配置流程、安全配置等。

课程的总学时为32课时,2个学分。

2课程目标

使学生具备成为本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全面掌握通信工程的监管、通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质检等岗位所需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技能,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实现,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知识目标

●了解无线IEEE802.11技术;

●掌握无线网状网的设计与规划、无线网状网的测试方案和方法;

●掌握无线网状网的工程实施,包括现场场勘、设备配置和安装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无线IEEE802.11技术实现无线网状网工程的设计;

●能够实现宽带无线接入;

●能够设计和实现无线网状网的测试方案;

●能进行移动通信管理软件的基本安装,具有对系统设备及相关链路进行配置的能力;

●能从事无线设备进行常规的维护及管理工作;

●能了解网络优化的流程及内容,能协助完成相关简单工作;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守时、质量、规范、诚信、责任等方面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项目的选取要科学,体现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4.2教学建议

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充分利用课堂实验,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本门课程理论较多,要多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4.3教学条件

(1)专业教师要求:教师需具备与课程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课程持续将设提供有力支持。

(2)校内实训环境:

现代通信综合实训中心:配备有如下设备

4.4课程资源

(1)注重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教材注重实际项目、行业最新知识与成果的介绍,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建设多媒体资料,开发适合与学习情境内容相关的PPT课件、Flash

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体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

(3)充分利用网路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在线问答、试卷杨题库等多种学习资料,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答疑,补充课堂及实践教学。

(4)积极利用专业论坛、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5)与企业共建融实训教学、社会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造就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4.5教学评价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要检测学生对相关设备配置的理解,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分100分,平时考核占30%,期末终结性考核占70%。

平时考核方面包括: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等。

期末终结性考核采取开卷形式,是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注重专业理论掌握程度和专业理论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核。

5.其它说明

(1)加强网络课程与资源库的建设,尽快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网辅助教学。

(2)本课程标准由于涉及特定的校内实训室的设施设备,以及特定的校外合作企业,主要适用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学生。

[附]课程负责人:蒋爱如专业负责人:吴冬燕

学术审定人:系(院、部)主任:章雯制定(修订)时间:2016年5月

无线网络技术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ppt1··5) ①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在电磁波频谱中仅低于可见光的频率。 红外线的优势:易于设计;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带宽不受限;使用频率不受限。 ②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 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h3cppt··34) ①数据帧: 用户的数据报文 ②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例如:RTS、CTS、ACK等 ③管理帧: 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例如:Beacon、Probe、Authentication及Association等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①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 ②AP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 ③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 现响应 ④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 ⑤AP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 1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2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3物理建筑的构成4AP的位置 5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 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ppt1··55) 虚拟载波监听(Virtual Carrier Sense)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包括目的站发回确认帧所需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虚拟载波监听”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才不发送数据。 这种效果好像是其他站都监听了信道。所谓“源站的通知”就是源站在其 MAC 帧首部中的第二个字段“持续时间”中填入了在本帧结束后还要占用信道多少时间(以微秒为单位),包括目的站发送确认帧所需的时间。 6.无线交换机+Fit AP系统构成特点是什么?(h3cppt··63) 1) 主要由无线交换机和Fit AP在有线网的基础上构成的。 2) AP零配置,硬件主要由CPU+内存+RF构成,配置和软件都要从无线交换机上下载。 所有AP和无线客户端的管理都在无线交换机上完成。 3) AP和无线交换机之间的流量被私有协议加密;无线客户端的MAC只出现在无线交换机 端口,而不会出现在AP的端口。 4) 可以在任何现有的二层或三层 LAN 拓扑上部署H3C的通用无线解决方案,而无需重新 配置主干或硬件。无线交换机以及管理型接入点AP可以位于网络中的任何位置。 7.试述AP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_option 43方式。 1) 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option 43属性(携带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信息) 2) AP会从option 43属性中获取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然后向无线控制器发送单播发现请求。 3)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 4) 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 5)AP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2018级)(张显德)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标准 学 院:理工学院 教 研 室:智能制造与维修 授课时间: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编 制:张显德 适用对象:201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2018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2018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 参考学时: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8 课内实践学时:26 适用对象:201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能力课,包括与汽车有关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半导体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基础等基本知识,同时介绍了基本电工电子仪表、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程实操性非常强,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汽车涉及到的电工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对电路进行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中学物理电学知识,其后续课程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来构建学习情境。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适用、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以演练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在练习过程模式的指导下,实施小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 [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

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内与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加大实验比重,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 的电学问题;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要求考核要求 号 1 晶体二极1 、熟悉二极管器1. 半导体的概念;二极管的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专业课〗 《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二O一二年八月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三)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生产过程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生产过程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浅谈无线技术及其应用(一)

浅谈无线技术及其应用(一) 【摘要】文章阐述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从各个角度全面探讨了无线技术与传统有线网络的区别,并通过无线技术在悉尼机场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无线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关键词】无线技术;优势;互联网;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部分。但传统有线网络在某些应用场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布线、改线以及调试的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等。从而使迅速增加的网络需求形成了严重的技术瓶颈。因此,以高效快捷、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局域网应运而生。 一、无线技术与传统有线网络的区别 无线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无线传送方式提供传统有线互联网的所有功能,但不会受到线缆的限制。网络系统的基础设备不再需要埋在地下或藏在墙里,它可以是移动性的,也可以随组织的成长发生变化。在无线网络中,终端不像在有线网络中那样,必须保持固定在网络中的某个节点上,而是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做任意的移动,同时要求能自如的访问网络中的资料。大体来讲,无线网络和传统的有线互联网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点。 (一)组网灵活性差异 由安装上无线网卡的几台PC机互通信息就可以组成一个纯无线网络系统,当然也可以与原有的有线网络相结合,对原有网络进行扩展。因此,无线网络组网方便、快捷,安装和拆除都很简单,有很好的灵活性,特别适合展馆的临时组网。相对而言,有线网络的组建就需要考虑网络设备以及线缆的选择,铺设线缆的场地的选择。如果对原有网络进行扩展,还要进行网络兼容性等问题的考虑和解决。 (二)网络部署方式不同 有线网络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线缆,并且网络节点是固定的,只有确定了目的地点,才能进行访问。而无线网络不受网线限制,可以随时建立和拆除,它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任何时候都可以访问网络数据,不需要指定明确的访问地点,用户可在网络中漫游,这是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本质区别。 (三)网络各层的功能不同 为了达到网络的透明,无线网络希望在逻辑链路层就能和别的网络相通,这就使得无线网络必须将处理移动工作站以及保持数据传送可靠性的能力全做在介质访问控制层。这和有线网络在介质访问控制层的功能是不同的。 (四)抗干扰性差异 有线网络有一个很明显但又难以避免的弱点,就是线路本身容易遭到破坏,因此抗毁性较差。无线网络采用直接序列技术和跳频技术,因此,无线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五)长期投资费用不同 有线网络的安装,需要高成本费用的线缆,租用线缆的费用也较高,尤其是那些网络覆盖面比较广的大型网络系统。从长远来看,无线网络从安装到日后维护,以及网络的扩展都有很大的经济优势。 二、悉尼机场的无线技术实施背景 悉尼机场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持续经营最长的商业机场之一,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乃至全球最繁忙、规模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每年至少有将近25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经由悉尼机场而出入澳大利亚,因此悉尼机场所要承受的旅客对高质量服务要求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管是到国内外旅游的旅客,还是商务出差的从职人员不断地增加,显然这势必给悉尼机场的经营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同时也给悉尼机场的各方面基础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代码:311102 教学时数:75 学分:5 制订人:杨德明完成时间:2010-9-27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是在对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的职业资格研究分析后,根据汽车电子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参照汽车电工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制定依据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充分考虑职业成长规律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机构。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基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设计与实施工作任务设计的项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高级技术人员所必须具有的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以适应社会、市场及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1)掌握电路、磁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了解变压器电路,电机、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子电路中元器件特点。 (4)熟练掌握交流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5)清楚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6)熟练掌握数字电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情景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00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学时:154学时+1周综合测评 开课学期:2011-2012学年下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作为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三位一体、以赛促学”项目的重点改革科目,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授课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以“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工作任务的实施,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器件使用,理解典型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特性,了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过程,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环节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继续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培养学生进行电气与自动控制设备技术改造、调试与维修的熟练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以典型电子产品单元电路的分析、制作、调试为手段,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掌握典型数模电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设计、制作、调试的基本技能,具备电子电路的应用能力,了解从电子电路到电子产品的设计思路,掌握电路设计制作技术报告编写、产品设计方案展示等相关知识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工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数字电路部分: 1)掌握数制和码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掌握逻辑事件的基本描述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以及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与设计方法;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Wi-Fi 无线覆盖网络区域的形成,如何在覆盖广、带宽高、低使用资费的Wi-Fi无线局域网络中,提高信息安全性及IP地址的有效分配,减少无效IP地址占用变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WiFi;IP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Wifi Wireless LA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Zhang Ning (China Telecom Group,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Telecom Branch,Changchun13003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Wi-Fi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area to form,how to cover a wide bandwidth,high and low use rates of Wi-Fi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to improv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IP addresses,reduce occupancy invalid IP address into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课程代码:C2-2 开设时间:第2学期学时数:90 一、课程概述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它是针对中级电子元器件检验员、初中级电子设备装接工、初中级电子设备调试工、初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岗位工作人员从事的电子元器件测试、电子线路板装接与焊接、电子线路板调试、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线路板故障分析,诊断和维修、简单电子线路设计等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其所需的元件识别与测试、电路分析、电路装接、电路调试、电路测试、电路维修、电路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整流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滤波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集成稳压电路的组成; ?集成稳压电源的安装; ?集成电源的调试与参数测量; ?直流电源的故障排除; ?开关直流稳压电源的构成框图; ?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成; ?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分析; ?分压式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分析;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安装; ?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调试与测试; ?音频单管放大电路的故障排除;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集成放大电路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能识别、检测及选用电子元器件; ?能识读电子电路图; ?能进行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能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 ?能使用面包板制作电子线路;

?能进行电子线路板的调试和检测; ?能进行电子线路板故障分析、诊断和维修; ?能进行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 ?能利用信息媒体检索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及相关资料; ?能阅读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及相关资料; ?能进行电气安全操作; ?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决策和实施,并准确进行自我评价和吸纳他人评价意见。 (三)素质目标 ?具有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 ?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具有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协商沟通能力; ?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规和安全、环保、成本、质量控制等职业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人际交流能力;爱国、爱校、爱岗精神;诚信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勇于创新、敬 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文明、友善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电工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了电路分析的基本能力,掌握了安全用电常识;《电子基本功实训》课程使学生掌握了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初步掌握手工焊接技术,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分析、组装与调试能力。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单片机技术应用》、《EDA技术应用》、《信号检测与处理》、《嵌入式技术应用》、《智能产品规划与实施》等课程打下相关专业基础。 四、教学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以“电子电路的分析、组装与调试”为载体,由5个项目构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学习,通过共同完成项目资讯、电路分析、实验论证、电路装接、电路调试、总结评价等学习过程,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合理正确的电路分析、装接、调试、维修方法,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

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锦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4)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5) 五、课程实施建议 (9) 六、岗位职业能力标准 (15)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学时:90 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 课程性质:电子技术是一门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电类专业学生所学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部分,应用性很强,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后续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先导课程:电工技术应用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技术是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三方面知识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的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大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熟悉模拟电路的基本元器件、掌握基本单元放大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等等。教学中着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才能转化为专业能力。

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浅析

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浅析网络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组建局域网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没有事先做好布线工作而苦恼了,而今我们可以利用无线WLAN技术来搭建内部无线网络。无线网络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低,组建无线局域网的家庭已经不在少数。但无线网络的传输原理及如何能够增加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还是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无线网络的原理吧。 无线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结晶,它提供了使用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人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潜在的手段。一般而言,凡采用无线传输的计算机网络都可称为无线网。从WLAN到蓝牙、从红外线到移动通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无线网络的应用典范。它不采用传统电缆线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变化。说得通俗点,就是局域网的无线连接形式,也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我们经常看到的WLAN就是指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原理和普通有线网络一样,也是采用了ISO/RM七层网络模型,只是在模型的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使用了无线的传输方式。尽管目前各类无线网络的标准和规范并不统一,但是就其传输方式来看肯定是以下两种之一:无线

电波方式和红外线方式。采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不仅覆盖范围大、发射功率强,而且还具有隐蔽性、保密性等特点,不会干扰同频的系统,具有很高的可用性。所以现在的计算机无线网络基本都是采用此种方式。 很多采用无线局域网的用户可能会遇到信号不稳定、掉线、信号死角等问题。目家庭常用的54M无线路由的信号覆盖范围足以遍布普通家庭。但是信号会受到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衰减,障碍太多,玻璃、墙等等都会对无线信号造成衰减。还有电器,如微波炉、冰箱、空调、电视都会阻碍信号的传播。阻隔信号最厉害的就是金属,如果你家的承重墙中的金属多,那墙另一面信号就会弱很多。所以AP或者无线路由的摆放位置一定要做好。 无线路由摆放位置合理,解决了信号穿透性的问题,但信号传输还是不理想,出现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频道冲突,无线信号串扰所造成的。54M无线信号频道有11个,如果附近有邻居使用的信道跟我们的一样,那么,我们双方的无线信号都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一个频道的信号会同时干扰与其相邻的两个频道,即频道6的信号也会影响到频道5和频道7,所以我们在设置无线信道的时候,应该尽量使自己的信道离其他信号频道两个以上。但要如何来确定邻居用了哪个频道呢?可以用Network Stumbler扫描一下,看看附近都有哪些无线信号,都使用了哪个频道。即使无线信号不广播SSID号和进行WEP 与WPA加密也可以通过Network Stumbler扫描出来。 还有一些是对天线的改进,更改增益,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码: 6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40 学分:2 制定日期:2010—11—12 第一次修订日期:2011—03—26 第二次修订日期: 。..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素质课,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必修课,是技能考证课程,《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 1.2课程的定位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门课程,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制图》、《汽车原理及构造》为前导课程,对《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和《汽车电气设备及维修》进行解构和重构而形成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仪表台拆装及实车线路检测实训》、《汽车综合故障检测》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课程及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电器及电子检测及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该课程属于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1.3修读条件 具有高等数学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具有基本的读图和识图能力,英语达到国家三级水平.前期必须已经合格修读完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汽车原理及构造、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等专业课程,最好有汽车制造厂的生产实习经历,会驾驶汽车。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①能正确描述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结构、作用和常用术语。 ②能正确描述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③掌握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检测及故障排除的流程和方法. 2.2技能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吉林财经学校 电子教研室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电子技术方面的入门性质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某些领域,以及为电子技术基础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及计划性,本着及时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原则特指定本课程标准。要求授课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要求先行学完物理和电工基础。 (三)设计思路 1.体现21世纪电子技术的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体现能力本位的职教特色。 3.吸收了本课程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充分考虑中专学校的教学实际,力求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4.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强提高应用能力的实验。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课程进行整体优化。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是: 1.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能力目标是: 1. 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2. 能阅读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 具有查阅手册等资料的能力; 4. 能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思想教育目标是: 1. 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A. 模拟电路部分 1. 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和动态性能 计算和分析。熟悉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 掌握运算放大器特点、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线性和非线性)。 4. 掌握放大器反馈极性的判别、负反馈的基本方式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 掌握正弦波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比较器、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 理及主要应用。 6. 正确运用下列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静态工作点、输出幅度和波形失真的图解法; 分析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法;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处理工程实际问题时的估算法。 7. 具有以下能力:初步读图能力;具有对基本电路性能指标的定量估算能力;根据 功能要求,具有选定适当基本电路和选择元器件的能力。 B. 数字电路部分 a. 器件及电路方面 1.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正确理解正、负及混合逻辑; 2. 熟悉集成门和集成触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 3. 掌握基本功能电路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b. 基本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详]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主要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与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加大实验比重,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 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 关心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 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课程容和要求] 序 教学容课程容与要求考核要求 号 1 晶体二极1、熟悉二极管器 1.半导体的概念;二极管的单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总学时数:6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8学时、实践课学时16学时)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高职非电专业的基础课,是汽车相关专业学习汽车电子类课程的基础。 为后续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奠定基础。本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从事现代轿车电子维修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 (二)课程定位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工业电子学和电工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饿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从事汽车电子相关查产业及维修行业铺平了道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整个课程有若干个电子与电工相关的知识体系构成,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相关知识、磁路和变压、电动机的主要知识及半导体器件的运用、数字电路中的整流稳压知识和汽车计算机电控介绍。其学习要考虑如下因素: (1)教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中国高职学生和职业能力培养特点职业教育的特点,要符合完成具体的工作目标。 (2)学习的前后顺序可以考虑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排列方法。 (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学习的设计要尽量以汽车上相关的知识如交流电、数字电路、及汽车电控为例子讲解。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学生掌握汽车电子电工方面的知识,能够理解与运算电工电子现象与原理,并能够自学相关的汽车电子类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社会职业能力和方法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直流电路的特性及等效电路,学会运用电路基本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2、掌握交流电路的因素和原理,并能对三相交流电路进行相关的分析。 3、掌握电磁感应和变压的原理,并对其应用能够理解。 4、对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原理与结构要熟悉。 5、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和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陈小祝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编码】***(不知道)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学时数】96学时(6*16W) 【学分数】6学分 【开设时间】第2学期 【编制人】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电子信息系陈小祝副教授、高级工【审批人】湖南汽车工程职院电子信息系王海波系副主任、讲师签名:年月日

一、课程概述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当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任务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彻底打破了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成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是对电子产品工艺和生产人员、电子工程师、简单电子产品设计人员、自动控制设备检修员、机电设备维护人员等所从事的测试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线路板、检测电子产品参数、维修电路板及整机产品、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元件测试、焊接、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该课程分成五个项目,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项目的制作、调试、设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积极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自信心,使教学过程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此课程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电工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够熟悉熟练测试与识别电子元件,能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原理,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会查阅元件资料,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方法,能根据不同电路设计电路测试方案,可设计简单电子产品,并具有较强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 二、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及模拟电路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见仪表的使用方法 (3)元器件的正确选择能力(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把英语作为分析技术资料的辅助工具) (4)低频、模拟电子电路识图与分析能力 (5)电路安装设计与焊接能力 (6)电路测试方案设计能力和测试数据分析能力 (7)电路故障排除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控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技术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一般分析方法和基础技能,为深入学习本专业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考虑到课程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原理要有所了解,更重要的要加强对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从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总目标出发,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较大程度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实验室、实训室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教学平台。即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景氛围的教学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室配置了常用工具、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常用元器件、实验实训装置等设施。创造了任务和条件就在手边的氛围环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实践学习的欲望、兴趣和冲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技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学时:48学时 开课学期: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方法。 2、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轿车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辅助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电控安全系统、车载网络系统、自诊断系统等一些先进的轿车新技术。 3、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 (二)素质目标 1、具有自学能力,以适应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新结构和新技术发展变化; 2、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 1、具有元件测试、数据流分析、在线检测和总体故障分析的能力,以及现代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使用。 2、具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所必需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基本技能。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门课程是在先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在学习的。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素质。

五、教学资源及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尹力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月 (二)教学参考资料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张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现在汽车维修》黄虎夏令伟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王秀红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三)教师团队及教师素质 (四)教学场地、设施、网络资源 课堂教学:讲授内容以捷达轿车和别克轿车为主要参考车型;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 考试() 2.课程考核标准 (1)态度纪律考核标准:占总成绩的20% (2)单元实践考核标准:占总成绩的2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2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学分 4.5学分课程学时70学时 修读学期第2/2/2/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应用电子技术(嵌入式产品开发与应用方向) 合作开发企业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执笔人裴蓓、李铁维审核人孙延娟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根据该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本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小组活动、课内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及整机产品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该课程分成若干个项目,将职业行为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完成项目的设计,制作,调试,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和简单设计能

力。 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基础。通过前修课程高等数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本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通过电工基础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本课程所需的电路分析、电路运算能力。 后续课程为:数字电子技术。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该三个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在整流电路中的应用。 (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分析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分析方法。 (4)掌握功率放大电路及集成功率放大器分析方法。 (5)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方法 2.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仪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检测元器件的能力。 (3)培养学生检索与阅读各种电子手册及资料的能力,并把英语作为检索与阅读的辅助工具。 (4)培养学生识读与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