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金融监管改革,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2009年以来,各国政府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启动了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为主线的金融监管改革。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金融监管曾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职能之一,但在中央银行不能身兼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两大职能的观点支持下,中央银行经历了金融监管职能分离浪潮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为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纷纷扩大了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权限。这意味着,国际传统的金融监管理念正在转变,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问题。

一、后危机时期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国际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的金融运行模式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国家对中央银行的监管权力进行了剥离,一些国家在金融监管中出现了“去央行化”的趋势。但是,理论界对于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职能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而在实践层面,即使是实行相同监管模式的国家,中央银行介入金融监管的程度也不相同。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开始对过去秉持的金融监管理念进行反思,着手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制度,而增加中央银行的监管权限,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国际组织对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认识

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年报中指出,各国及国际社会应按照宏观审慎的原则开展金融监管,以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实体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2009年4月,在G20伦敦峰会上,决定将原来的金融稳定论坛(FSF)改组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作为全球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组织。FSB的主要职责是评估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推动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监测市场发展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制定工作进行战略评估。FSB成立了脆弱性评估委员会(SCAV),对国际金融业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判断,以强化全球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

根据G20峰会的要求,巴塞尔委员会(BCBS)及其他金融监管标准制定组织在分析金融危机根源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IMF在 2010年对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工作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监测系统性风险的必要工具。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设计和运用进行研究,评估它们在防范危机方面所起的作用。BCBS于2010年底公布了《巴塞尔协议III》的正式文本,要求提升银行资本质量,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监管,控制对银行经营的杆杠率,以增强金融体系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BCBS要求国际银行业从2013年开始实施新的监管标准,2019年全面达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建议将现行的“实际减值损失法”变更为“预期损失”或“现金流”法,以

对信贷损失进行早期确认,降低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

(二)欧盟:设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

2009年6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方案。方案指出,由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货币与金融稳定,因此应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领导作用。改革方案提出设立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ESRC),作为欧盟的宏观审慎监管者,负责监测欧盟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维护欧盟金融体系的稳定。2010年9月,欧盟理事会宣布了新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成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ESRB),对欧盟区域内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同时成立银行业监管局、保险业监管局和金融市场交易监管局,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ESRB由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担任主席,以确保其独立性。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提高了欧洲中央银行的监管地位,赋予其更大的监管权限,欧洲中央银行将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领导作用。泛欧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欧洲中央银行勺欧盟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而各国中央银行在本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中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三)美国:赋予美联储全面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

2010年7月1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决定成立由美联储、财政部以及其他主要联邦监管机构参加的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主要职责是防范和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法案明确了美联储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职责及其核心地位,赋予美联储作为“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职责,同时也赋予其维护金融稳定的权力。扩权后的美联储将全面负责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监测,监管对象从商业银行延伸至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包括规模较大、关联较深的,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为主的金融(银行)控股公司、大型保险公司等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的金融企业。大型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及其他投资机构,除接受证监会(SEC)监管外,还要同时接受美联储的系统性风险监管。经过这次改革,美联储实现了由中央银行到“金融监管超级警察”的跨越,成为美国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主要部门。

(四)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权力被削弱,赋予英格兰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

英国从1998年开始由独立于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局(FSA)负责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本次危机表明,这种监管体制不利于系统性风险的识别、防范与危机的有效应对。200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2009银行法案》,明确了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监管中的法定职责和核心地位,强化了其金融监管职能。《法案》提出,在英格兰银行理事会下面设立金融稳定理事会(CFS),该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担任主席)、两位副行长及四位英格兰银行非执行理事组成。2010年 6月,英国财政部宣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方案指出,英国现在的金融监管结构已经失灵,必须改革由三方(FSA、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共治的金融监管体系,FSA的金融监管职能必须交还给英格兰银行并成为英格兰银行的下属机构。根据该方案,英格兰银行内部将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FPC)和审慎监管局(PRA),前者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和维护金融稳定,后者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改革之后,英格兰银行将全面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责,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末,BIS就意识到,仅对单个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不足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提出应在加强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IMF和世界银行于1999年联合推出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运用宏观审慎分析方法对各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评估。2009年1月,

由各国政府部门和理论界资深人士组成的30人集团经过研讨,发布了题为《金融改革:一个金融稳定框架》的报告。报告建议,应赋予中央银行足够的监管权力和必要的政策千具,使之不仅能在危机时期发挥作用,也能在信贷快速扩张时期实施逆周期监管。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都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

(一)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

金融业系统性风险是整体性、行业性和全局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所引起的,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微观审慎监管着眼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往往忽视金融体系内部、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规避金融管制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交叉持有金融产品加速了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的传导,放大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各类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市场繁荣的经济环境下,各类金融机构会选择相同的经营策略,从而使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激励。中央银行是各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机构之一,能够借助其为制定货币政策而进行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本国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判断,保证宏观审慎分析的全面性,避免由不同监管机构开展分析而出现“条块分割”的格面,导致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风险不能被准确识别。此外,借助本国中央银行与IMF、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可以从全球视野开展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因此,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有利于在国家层面上实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

1999年,美国开始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金融格局的变化引发了监管框架的调整,美联储作为联邦政府的综合监管机构,负责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必要时可对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进行有限制的监管;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保险同业协会和州保险厅等机构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各监管机构如果认为美联储的监管不适当,可优先行使自己的裁决权,从而?现?金融监管“去央行化”的趋势。这种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混合的监管体系,导致监管重叠与监管真空并存,既降低了金融监管效率,也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在英国,自1997年将金融监管职能从英格兰银行分离出去后,由于缺乏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督权,英格兰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和评估受到制约。而拥有金融监管权的FSA因缺乏宏观管理的经验,在金融监管中缺乏宏观意识,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效果不显著。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由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会实现金融稳定成本的最小化。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拥有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中央银行的管理下,金融机构更能够适应货币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更有动力去研究在不同政策环境下影响金融稳定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逆周期调控措施。2010年,英国财政部长奥斯本(Osborne)指出:“只有独立的中央银行才有对宏观经济的广泛理解,并作出宏观审慎决策”。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可以促使其灵活运用各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抑制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有助于“最后贷款人”作用的发挥

过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既负责金融监管,又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会产生金融机构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经营,而经营失败又依赖中央银行救助的问题,因此主张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以消除这种道德风险。从此次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大量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情况看,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也无法消除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例如在英国这种监管职能分离的国家,大型金融机构都相信

英格兰银行会在它们出现困难的时候给予救助,所以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缺乏动力去遵守审慎原则和市场纪律。可见,金融监管权是否独立,并不是中央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必然产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前提条件。Goodhart(1999)认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是因为信贷市场不完善,银行因具有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而具有潜在的脆弱性,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可以使单个银行免受流动性危机的威胁,并避免单个银行的倒闭将对整个银行体系造成紊乱效应。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在于其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如果负责流动性管理的中央银行没有宏观审慎监管权,其最后贷款人的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Frydl and Quintyn(2000)指出,从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主要通过事前预防性政策和事后挽救性政策,前者能够减少金融风险的积累,后者则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如果中央银行不具有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就会出现专业金融监管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流动性,而有能力提供流动性的中央银行因缺乏监管授权而行动迟缓,这都会削弱最后贷款人作用的发挥,对维护金融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四)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有助于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具体目标虽然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即保持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并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紧密相联,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银行系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此次金融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币值稳定、资产价格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有必要考虑更长期的三者共同稳定的问题,将币值稳定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结合起来。中央银行通过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可以更好地了解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提高中央银行的货币决策能力。同时,通过逆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控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也为金融体系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可见,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不存在明显冲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看,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关注宏观经济领域的问题,防止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以及经济波动过大对金融体系造成威胁。美联储理事会成员Ferguson(2000)认为,“联储的货币政策由于其监管职责而取得了更好的成效,而它稳定价格的职能也使其监管职责取得丁更好的效果”。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获取制定货币政策所需的信息,而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又能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这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

三、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思考

(一)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法律地位

从国际上看,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的主体应包括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业监管机构,如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FSRB)的成员由欧洲中央银行和金融业监管机构共同组成;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的成员包括财政部、美联储、证监会等机构。将宏观审慎监管者确定为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业监管者联合体的做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监管机构之间权力相争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并促进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达成一致。

随着我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个专业管机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大部分监管职能已经分离出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然而,《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确赋予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者的地位,而只是要求其“依法监测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根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对于保险业和证券业的金融监管,则完全由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牵头组织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

管理局等单位组成跨部门小组,对我国的金融体系进行金融稳定评估,并从2005年开始每年发布《金融稳定报告》。然而,同于我国未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尚不明确,缺乏要求其他金融监管机构配合落实宏观审慎监管的权力。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并纳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但银监会和保监会也在不同场合表示要担负起银行业和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职能,表明我国监管部门对宏观审慎监管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权限还存在着理解方面的分歧。为此,需要从法律层面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的权责,建立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监管、专业监管机构参与宏观审慎监管并负责微观审慎监管的构架,共同制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组织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

(二)赋予中央银行开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

宏观审慎监管要求监管主体密切关注贷款增长、资产价格变动、银行业杠杆比率、金融体系流动性等宏观因素,从整个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评估金融机构在风险暴露方面的共性特征与相关性、经营模式的可持续性、单个机构的经营行为是否会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从国际上看,目前对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开发成果还不能充分地满足实践的需要。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或准备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构,但相关的政策工具还比较单一。因此,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开发研究,使宏观审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当中,对推进宏观审慎监管十分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台了各项经济刺激政策和措施,但这些措施中有关宏观审慎监管的内容不多,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指标和监管政策工具的开发和运用比较滞后。为此,必须推进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将其成果及时运用到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中去,促进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

我国金融体系属于银行主导型模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或与银行业务相关的领域,所以银行业监管不可能像非银行业监管那样完全独立于人民银行,而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稳定的职能也需要倚重银行业监管。人民银行是市场流动性的最后提供者,必须对信贷市场和信用总量进行管理和控制,这就需要人民银行具有对系统重要性的监督管理权。此外,与专业监管机构不同,中央银行的监管着眼于整个金融领域,负责监管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这也需要赋予人民银行监管所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

(三)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机制

为了保证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有效运作,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十分必要。从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大局考虑,宏观审慎监管应对微观审慎监管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要求专业监管机构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与之配合;专业监管机构在实施微观审慎监管时,应服从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并为之提供支撑。由于我国目前中央政府还没有明确界定中央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监管与专业监管机构负责微观审慎监管的分工合作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三个专业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目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就监管分工合作签定了备忘录,但这只是微观审慎协调机制,还需要建立宏观审慎协调机制,即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只有建立起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方面的协调机制,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宏观审慎监管的实施,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为此,要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共享数据库。专业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及时提供信息数据,保证人民银行准确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宏观审慎监管措施。

(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境外的金融风险极易传导并影响到本国金

融体系和经济体系。金融风险的国际传染性使得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日益重要。人民银行除了需要协调国内外金融和经济政策外,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与国际标准与准则的制定和全球金融监管的决策,构建金融机构跨境监管的协作机制,共享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信息,防范金融风险的跨境传染。本轮金融危机的一个启示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新秩序的重构,应成为推进我国宏观审慎监管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建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时,要充分利用我国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的地位,授权人民银行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运作的有益做法,构建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增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1.填空 1、 中央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结构、分 支机构设置 p23 2、 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权≠最终决策权 p5 3、 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经济发行、财政发行 p80 4、 央行发行准备金的种类: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证券 准备(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 p82 5、 央行负债业务中央行票据的定义:中央银行债券是为调节金融 机构多余的流动性,而向金额机构发行的债务凭证。中央银行 债券发行时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特殊性:一是期限较短,二是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金融宏观调控 而发行。发行中央银行债券是中央银行的一种主动负债业务, 其实施对象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P88 6、 央行能否控制货币(货币供给是否是外生变量):p189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实际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决定的,而是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中央银行可通过各种货币政策措施的使用来调控货币供给量,即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决定的。(央行能否控制货币) 7、 央行的统计信息体系主要包括:金融统计、景气调查 p156 8、 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利率、(贷款量、 汇率)p202 9、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 币。 P205 10、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P216 1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异同:(1)着眼点存在差异(2)运用的工具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复习题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 管》复习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美国中央银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A.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依法正式成立 B.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C.美国第二国民银行的正式成立 D.美国全国货币委员会的正式成立 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采用(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A.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一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C.二元式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D.多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3、(B.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存款机构按照法定要求缴存到中央银行的存款。 A.法定贴现金 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备付金 4、1936年,(B.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A.弗里德曼 B.凯恩斯 C.哈耶克 D.威克塞尔 5、(C.货币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 A.货币的中性 B.货币的非中性 C.货币的外生性 D.货币的内生性 6、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能够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是(D.基础货币)。 A.存款货币 B.贷款货币 C.法定货币 D.基础货币 7、(A.物价指数)是目前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 A.物价指数 B.利率指数 C.收入指数 D.信用指数 8、由于需求转移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9、凯恩斯主义者主张将(B.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A.短期利率 B.长期利率 C.短期货币供给量 D.长期货币供给量 10、以下不属于金融监管对象的是(D.商业银行聘用员工的行为)。 A.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 B.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行为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第十一章中央银行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 1.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A.跨国中央银行制 B.单一中央银行制 C.复合中央银行制 D.准中央银行制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单一中 央银行制2.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 立性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是()。 A.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中央银行制 C.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二元式中央银行制 度 3.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将()。 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增加货币供给 D.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业务。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4.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 A.筹集资金 B.增加盈利 C.回笼货币 D. 扩大经营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业务。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 是: 回笼货币 5.下列()不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 A.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B.监管全国金融业

C.集中存款准备金

D.充当最后贷款人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职能。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提供经济信息服务 6.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特定社会经济目标有()。 A. 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 B. 增加社会福利 C. 促进经济发展 D. 保障充分就业 E. 平衡国际收支 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性质。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发展 , 保障充分就业 , 平衡国际收支 7.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 国外资产业务 B. 政府债券 C. 再贴现和再贷款 D. 金融机构存款 E. 对金融机构债权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业务。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国外资产业务, 政府债券 , 再贴现和再贷款 , 对金融机构债权 8.中央银行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使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 A. 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的缺陷的需要 B. 提高票据交换和清算效率的需要 C. 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D. 解决政府筹资问题的需要 E.金融监管的需要 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条件。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的缺陷的需要 , 提高票据交换和清算效率的需要 , 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 解决政府筹资问题的需要 , 金融监管的需要 9. 下列业务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有()。 A.货币发行 B.金融机构存款 C.再贴现 D.政府存款 E. 再贷款知识点提示 : 中央银行的业务。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货币发行 , 金融机构存款 , 政府存款 10.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 A.国外资产 B.对非金融企业债权 C.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D.对政府债权

央行的职能、作用

中央银行的主要作用 一、中央银行 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它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 二、中央银行的职责: 1)货币发行的银行 1,发行货币,即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人民币的法律地位,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我国境内的一切公债私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版发行,任何单位不得印制,发行代币票券,以替代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中央银行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办理存款、放款和汇款的业务对象。 3)政府的银行,中央政府作为政府的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入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1,经理国库; 2,代理国库券的发行; 3,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管理; 4,制定,发布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监管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5,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6,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进行国家间和国际间的金融合作。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制度,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法律制度。 2,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背书让于中央银行兑换现款,中央银行于票面金额中扣除自兑取日至到期日之间的利息和手续费用后,将票据的余额付给再贴现申请人。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及外汇,吞吐基本货币,依次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中央银行可以经常地、连续地操作金融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主动采取措施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状况,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4,确定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规定各种期限的存款利率和放款利率的幅度,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须按照此基准利率进行资金活动。 5,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 商业银行的职责和业务 一、商业银行: 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资金的金融企业,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银行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和货币资本的企业,其从事放款和投资业务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和其他形式吸收的资金。 2,支付中介职能,即货币经营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其间接业务上:包括汇兑业务,代收业务和代理业务等,这是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和提供社会财富服务最主要的方式。

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

第十七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稳定 一、填空题 1.一般而言,金融稳定具有、、的特征。只有在金融稳定的状态下,金融机构作为___________的功能才能够得以有效发挥。 2.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____________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从中央银行理论及各国央行的实践来看,所有国家都把__________作为中央银行的第一目标。 4.FSAP通过三个层次评估金融体系是否稳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了监测一个经济体中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客户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关注金融稳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与中央银行的(B)地位有关。 A.发行的银行 B.最后贷款人 C.政府的银行 D.银行的银行 2.金融稳定性评估框架中(C)是核心部分。 A.当前金融市场条件的监督 B.宏观金融联动效应监督 C.宏观审慎监督 D.宏观经济状况的监督 3.原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分离,中国人民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职能是在(C)年。 A.2001B.2002 C.2003D.2004 4.以下(D)项属于广义协调但不属于狭义协调的监管主体。 A.中央银行B.政府有关部门 C.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D.金融行业公会

5.(A)对本国金融业实施伞式监管制度。 A.美国B.德国 C.波兰D.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稳定的“三根主要支柱”包括(ADE)。 A.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B.市场主体的适应性 C.市场交易和秩序的稳健性D.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E.健全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2.FSAP框架下进行的金融稳定评估,通常采用的三种分析工具有(BCD)。 A.宏观审慎监督 B.金融稳健指标 C.压力测试 D.标准与准则评估 E.巴塞尔协议 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稳定局的主要职责有(ABCDE)等。 A.评估金融系统风险 B.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研究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 C.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协调发展问题 D.参与有关机构市场退出的清算或重组工作 E.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4.外汇业务统计指标体系包含(ACE)等。 A.外汇交易市场的统计 B.银行资本充足率统计 C.国际储备统计 D.相对通货膨胀率统计 E.对外投资统计 5.《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各项指标包括(ABCD)。 A.金融发展情况指标B.银行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C.证券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D.保险类金融机构监测指标 E.金融市场监测指标 四、判断且改错 1.因为金融稳定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金融机构、市场和实体经济才能实现,所以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全局性的特征。()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20世纪初。清政府因整理币制,于光绪三十年(1904)由户部奏准设立户部银行,额定资本白银400万两,后又增拨20万两,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8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经理国库、发行纸币。 清朝灭亡后,1912年1月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尔后与交通银行一起受北洋政府控制,部分承担中央银行职责。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组成中央政府时曾经设立中央银行。1926年北代军攻克武汉,同年12月在武汉设立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但这两大中央银行实属当时军事需要,随军事进退伸缩,故没有全部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1月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额定资本2000万元,由政府拨款。该行行使经理国库和统一发行货币权力,并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原广州的中央银行1929年3月改为其分行,1933年改称广东银行。尔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与中央银行一道享有货币发行权。1937年7月成立四行的“四联总处”,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42年7月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银行,同时集中黄金、外汇储备统一管理,统一经理国库。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

中央银行的职能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见下页图)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这是中央银行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在现代经济中,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一个重要的标志。 政府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必须为政府服务,这是早期中央银行的一个主要职能。 1、代理国库。各国中央银行都负责经办政府的财政收支。中央银行代理政府财政收支业务一般都是无偿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财政存款一般也不支付利息。 2、对政府融资。 第一,对政府提供贷款。对政府临时性资金需要提供短期贷款,这些贷款在财政年度内就能偿还,所以不会引起货币流通的混乱。短期贷款的方法主要是国库券的贴现或国家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的短期放款。有的国家对中央银行的这种短期贷款有严格的限制。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第二,购买政府债券。购买方式有直接购买和间接购买。直接购买指中央银行在一级市场上直接购买政府债券,直接向政府提供信贷。很多国家禁止。间接购买是指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债券,间接向政府提供信贷。(美国就是) 第三;透支。容易引起高度通货膨胀。 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中央银行一般都代办政府债券的发行和还本付息,保管黄金、外汇储备或办理买卖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4、代表政府加入国际金融组织,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处理有关国际金融事务。 5、充当政府金融顾问。 银行的银行 所谓银行的银行,是指其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业务关系,这种特殊业务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金准备中心。 实行集中准备制度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法偿能力,这是集中准备的最初目的。二是有利于调整货币供应量。三是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从而可以扩大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美国最早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他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 2、票据清算中心。(开始于英国) 首先,他使银行之间的清算简便易行;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其次,中央银行能及时准确地检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再次,便于中央银行及时掌握社会资金的运动状况,实行信用控制和调节。 3、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是指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融通资金。融通资金的方式主要有再贴现和再贷款。从发展的历史看,首先出现的是再贴现,后来才出现再贷款。 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加强整个信用机构的清偿 力,增强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并且可以运用再贴现率这个工具来控制和调节信用。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作者:

-----------------------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 的思考 摘要关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回顾我国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变迁的过程出发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现实矛盾进行了分析具体讨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一定粘连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确立“大统一、小分设”体制的方案相应给出了具体解决银行监管体制若干矛盾的思路对改进银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进行了展开分析 自从证券业监管和保险业监管从人民银行陆续分离出去以后人民银行虽然还负责着对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

司、租赁公司等的监管但银行业的监管已成为人民银行的主要监管职能因此人民银行的体制变动就成为银行监管体制的连名词1998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使人们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其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产生了新的争议和讨论争议的内容不外乎有三一是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的关系问题;二是银行监管的体制问题;三是银行监管的路径依赖和基础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应该说从1984年以来的18年间中国的中央银行在调整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始终谨慎从事这与我国各方面对中央银行作用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有关同时中央银行的地位在不断调整之中中央银行的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之中大致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

第九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知识点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 两个基本前提 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 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集中货币发行权、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管理金融业、国家干预。 2. 历程 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 英格兰银行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被公认为近代央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央行的演变过程。 3. 三个途径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专门设置的央行:美联储。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 界定:不能把中央银行看作一般的政府机构,但是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而是应该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 表现: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3. 独立性的模式独立性较大的模式: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德。 独立性稍弱的模式:名义隶属于政府,实则独立性较大,如英日。独立性较小的模式:接受政府指令,如意大利。 知识点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常考的重要考点) 1. 发行的银行 2. 政府的银行 3. 银行的银行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 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

求基本一致。 以稳定货币为前提,适时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等,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 政府的银行: (1)代理国库。主要是预算收入的缴纳、划拨和留用,预算支出的拨付。 (2)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代理国债发行等。 (3)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4)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5)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以弥补政府在特定时间内的收支差额。(6)作为国家的最高金融管理机构,执行金融行政管理职能。 (7)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3. 银行的银行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及有关金融机构:相互调剂准备金、增强清偿能力;机构稳定;为非现金结算创造条件。 存款人:保障资金安全。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控制全社会货币供给量;强化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2)充当最后贷款人:票据再贴现、票据再抵押 (3)组织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组织外汇头寸抛补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管理、稳定市场汇率。 4. 管理金融的银行 (1)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在稳定前提下谋求经济增长。 2)颁布金融法律法规。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知识点3】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根据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 (一)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三)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五)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六)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七)经理国库。 (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十)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十一)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十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十三)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十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被重新定位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宏观调控部门,肩负“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三大支柱职能,担负14项主要职责。作为央行业内人士,都需要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透彻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按照新职能大的指向,从组织机构的整合、职责任务的再造等诸多细节上去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央行新职能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显见如下特点:一、新职能突出了人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专业化,为今后人行充分履行金融宏观调控职能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新的“三定”方案中,“一个强化”引人注目,“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灵活运用利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之前,人民银行似乎从来不声称自己制定货币政策,每年的银行货币政策报告也是《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但笔者注意到:从今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起,已经把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视野之内,并且不再局限于就事论事,转而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几个突出问题,如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开诚布公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的人民银行正以全新的姿态、精力集中地以专业化水平履行新时期中央银行职能。 出乎预料的是,央行“三定”方案对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改革,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去分解货币政策司,这也正好说明决策者更注重强化货币政策的核心地位和执行力度,以专业化的水平和灵活的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从而会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更精干、更专业、更独立。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许有心人已经嗅察到货币政策目标表述上的微妙变化。 二、新职能把维护金融稳定的大任交予人行,央行责无旁贷地全面主导金融风险调控 “三定”方案中,“维护金融稳定”取代了原有的“金融监管职能”,单列为央行三大支柱职能之一,这是改革以来第一次明确将“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可谓任务艰巨而光荣。央行职能调整后,无论从社会来看,还是从金融工作自身来看,金融稳定才是

02中央银行的职能、组织形式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章中央银行的职能组织形式及其与政府的关系 讲义 本章分别介绍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类型、中央银行的资本来源和机构设置、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等内容。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从多个方面了解一般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一般表述 (一)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掌管一国现金货币的发行权。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的特权,是国家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它是最基本的职能,因此有人讲一部中央银行发展史,首先是一部货币发行权逐渐走向集中,垄断和独占的历史。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硬币辅币的铸造,发行有的由中央银行经营,有些国家则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发行收入归财政,然后由中央银行投入流通。 (二)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为普通银行提供服务: 1.开立存款账户,提供票据交换和支付清算服务; 2.通过贴现窗口和公开市场操作为其不断地补充流动性(准备金);3.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央行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行和金融机构,央行行与其业务对象的业务往来,仍具有银行因有的存、贷、汇业务特征,央行为商行,金融机构及政府提供支持与服务。 (三)中央银行是国家(政府)的银行 央行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负有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和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的责任。 1.经理国库; 2.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3.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 4.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 5.履行国家交付的其他职能:金融安全、征信管理、反洗钱等。 二、关于中央银行职能的另一种常见表述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全国的金融业实施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应该担负和履行的职责,它既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央银行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据。中央银行利用货币信用杠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 一、按照中央银行承担的任务来划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可分为: (一)发行的银行,只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货币发行; (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经理国家金库业务,向政府提供信用,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监督金融机构,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活动,并管理国家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中央银行承担政府的银行职能时,它主要执行的职责: 1、政府的财政金融顾问。 2、中央银行服务于国家财政,代理国库。 3、直接向政府贷款,中央银行直接给政府无息或者低息贷款。 4、代表政府进行黄金与外汇的交易,并负责管理国家外汇、黄金储备。 5、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三)银行的银行,他的业务对象一般仅限于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他不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不与企业或居民直接发生关系。 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如果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时,可以将持有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或要求抵押贷款,得到自己所需的资金。 (2)银行存款准备金的保管者,中央银行根据银行法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其存款的种类与金额,按一定比例提取存款准备金,无息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帐户”此项准备金不能由银行动用,而由中央银行集中保存,并根据扩张和紧缩银根的需要,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的幅度缩减或者扩大自己的信贷规模,影响商业银行的投资和贷款。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财经管理学院论文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1.金融监管的定义 (2) 2.金融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3) 3.金融监管的方式 (3) 4.金融监管的结构 (4) 5.金融监管的手段 (5) 6.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 (6) 7.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7) 8.金融监管案例分析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1)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进入混业经营时期,国内金融业正面临更大挑战,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有效性更为突出。本文主要从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央行监管的效率,并提出对策建议。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体制等方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造性地革新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金融监管主体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业监管机构微观运行机制金融监管问题 【引言】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如今, 在金融信息化、混业化不断加深, 金融自由化与深化不断推进, 金融创新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 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已成为十分必要的手段。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全面进入“后WTO过渡期”的加速调整阶段, 改革的速度和力度逐渐加快, 因此,通过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越来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第八章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本章主要讲解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的基本情况和目前体制下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基本分工,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监管职责和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性,掌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法定权力,掌握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一、1992年以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1.1984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另一方面全面行使金融监管职责。 2.1984年1月1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成为我国的货币当局和全面承担对金融各业监管职能的金融监管当局。一直到1992年底,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基本上属于集中单一型监管体制。 二、分业监管格局的逐步形成和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二十年来,金融监管体制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 1.1992年12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成立,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管理证券业。证券委是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的主管机构,证监会是证券委的执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证券经营机构的审批和归口管理。 2.1993年我国正式将“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作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明确规定。 3.1997年11月,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对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权划归证监会。 4.1998年4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证券委与证监会合并组成了新的证监会,全面负责对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 5.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监管全国商业保险市场。至此,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监管的体制得以确立。 6.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统一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转变为“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三、现行体制下各监管主体的基本分工

中央银行的职责

14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这是中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集中体现。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经济政策之一。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运行与金融业密切相关。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授权以及自身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统一、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于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保障货币政策实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从我国的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14.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17什么是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 在?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障。 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 14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这是中 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 集中体现。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条件 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经 济政策之一。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 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金融运行与金融业密切相关。中央 银行根据国家授权以及自身在金融体 系中的地位,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统一、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 于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 市场发展和保障货币政策实施具有相 当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 行的重要保证。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 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 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 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 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按照通常意义 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 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 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从我国的 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 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 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 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 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 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 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 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14.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 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 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 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 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 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于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 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 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 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 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 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 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 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 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 重要意义。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 立性是相对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 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 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 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 上。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 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 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 的。 17什么是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 在?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 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 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 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 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 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机构出现 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 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 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 障。 PPPPPPPPPPPPPPPPP 14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运行和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 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可以归结为三个 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这是中 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 集中体现。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条件 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经 济政策之一。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 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金融运行与金融业密切相关。中央 银行根据国家授权以及自身在金融体 系中的地位,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统一、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 于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 市场发展和保障货币政策实施具有相 当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 行的重要保证。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 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 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 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 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按照通常意义 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 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 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从我国的 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 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 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 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 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 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 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 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14.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 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 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 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 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 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于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 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 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 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 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 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 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 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 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 重要意义。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 立性是相对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 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 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 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 上。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 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 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 的。 17什么是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 在?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 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 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 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 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 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机构出现 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 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 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 障。 PPPPPPPPPPPPPPP 14中央银行的职责有哪些? 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运行和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系中去分 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可以归结为三个 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这是中 央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 集中体现。货币政策是现代经济条件 下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基本经 济政策之一。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维护 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而金融运行与金融业密切相关。中央 银行根据国家授权以及自身在金融体 系中的地位,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 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统一、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对 于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促进金融 市场发展和保障货币政策实施具有相 当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 行的重要保证。 4.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具有独立 性,为什么?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是中 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之间 的关系问题。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 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取决于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按照通常意义 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 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 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从我国的 法律规定看,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 项的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是较弱 的,但这只是对中央政府而言,对地 方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等,法律赋予 中央银行完全的独立性。同时在货币 政策操作、业务活动等方面,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就更强一些。如果从历史 发展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明显 地呈逐步增强的趋势。 14.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中央 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 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表述。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 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 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 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 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由于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 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使 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是保 持经济、金融稳定和维护社会公众信 心的一个必要条件。中央银行对政府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其权力与责任 相统一,能够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监管金融业和调控宏观经济方面自主 地、及时地形成决策和保证决策的贯 彻执行,这对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健康、 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 重要意义。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 立性是相对的。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 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中 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 府的任何制约,更不能凌驾于政府之 上。中央银行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 督,在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 政策指导之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因此,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 的。 17什么是金融监管?其必要性何 在?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 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 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 局性。(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 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千家万户和国 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机构出现 问题,将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 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4)金融监 管是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的保 障。 P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