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落叶的秘密

香樟落叶的秘密

春来香樟落叶的秘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树木都抽出了新芽,香樟树也不例外,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平时很少落叶的香樟树却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哗一哗一哗”地飘落满地,在路边,在小区里随处可见。我随手检起一片香樟树叶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这片树叶呈深红色,椭圆形边上有点黄,也有点卷,这是一片老叶。香樟树为什么在春天落叶呢?难道它要死了吗?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的头脑里产生了一个大问号?我决定揭开这个谜。

我首先想到书中去找答案,但是令我失望的是书中只有对秋天落叶的解释,我还是无法找到答案。于是,我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些奇怪的叶子。为此,我还专门带上了放大镜,有了这个宝贝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吧?我心里暗自得意。在放大镜下一片香樟树叶就像是一幅四通八达的城市地图,叶脉就是这个城市的交通线,在叶脉周围有一些细小的斑点和小洞,与这幅美丽的城市图画极不和谐。这难道就是我要找的答案吗?哈哈,原来是被虫子咬坏的呀!正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却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儿子,你在研究什么呢?”于是我就把这个新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并不是每一片叶子都是被虫子咬坏了才落叶的,不信你可以仔细地瞧瞧那些叶片”。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结果发现的确有很多叶片并没有被虫咬的痕迹。看我一脸的迷惑,妈妈笑着说:“一个冬天之后,叶片中的叶绿素大多数都被破坏掉了,所以叶子就渐渐变成了红色。由于营养的耗尽,叶子就渐渐脱落了。其实,春天落叶的树还不止香樟树,还有松树、柏树、龙舍兰、剑兰等等。”

听完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心中的一个谜团被解开了。看着枝头那些翠绿的新叶,我深有感触地说:“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看来还真不少,神奇的科学世界真像一个魔术师啊!”

如何利用落叶做纸

如何利用落叶做纸——Do It Yourself 倪兆君 摘要: 科技大发达,从西汉到现代,我的用的纸都在不断地完善。虽然我们的用纸质量提高了,但是现在有些制纸工厂在制纸时产生的废物污染了我们美丽的大自然。最近,我发现,市场上有卖再生纸。(这是利用西汉蔡伦制纸的方法,做出的再生纸。)我想:蔡伦的造纸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为什么不能用树叶造纸呢?所以,我产生了“如何利用落叶做纸”这个课题,希望能够找出能用树叶造纸的方法。后来我通过大量地查找资料,并动手实践,不断地摸索出了“利用落叶做纸”其中的奥妙。 关键词: Do It Yourself (动手做)落叶再生纸树叶造纸方法 引言: 科技大发达,从西汉到现代,我的用的纸都在不断地完善。虽然我们的用纸质量提高了,但是现在有些制纸工厂在制纸时产生的废物污染了我们美丽的大自然。最近,我发现,市场上有卖再生纸。(这是利用西汉蔡伦制纸的方法,做出的再生纸。)我想:蔡伦的造纸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为什么不能用树叶造纸呢?所以,我产生了“如何利用落叶做纸”这个课题,希望能够找出能用树叶造纸的方法。 正文: 提出问题: 蔡伦的造纸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为什么不能用树叶造纸呢?我产生了“如何利用落叶做纸”这个问题后。我在网上查找了资料,发现树叶的纤维越高,做出来的纸越有韧度。 分析问题: 我又上网查了查蔡伦当年做纸的步骤。蔡伦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树木,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用竹蔑薄薄捞出一层凉干,揭下,造出了最初的纸。大家欢笑声中,试用,发现容易破烂,又将破布、烂鱼网捣碎,或制丝绵时遗留的残絮等,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难以扯破了。为了加快制纸进度,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湿纸上墙烘干,不仅速度快,且纸张平整,更让大家乐开了花。造出了些纸,蔡伦挑选那规正挺括的,进献给和帝。 解决问题:

樟树育苗技术

樟树育苗技术 一、简介樟树材质致密,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家具、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旁” 绿化的优良树种。樟树是常绿乔木,喜光,主根强大,根系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最好。 二、育苗 1.时间。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2.整地。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基肥一般用腐熟厩肥,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 公斤,磷肥50公斤、菜饼150 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 厘米,床宽 1.2 米。 3. 催芽。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 50C的温水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 换50C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 4. 播种。条播行距20 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 公斤,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保持苗床表土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5. 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定苗。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松土除草。秋末停止追肥、灌溉。追肥一般2~3 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 1 0公斤、磷肥 7.5 公斤。樟树1 年生苗可达50 厘米以上,地径达 0.7 厘米以上。 三、移栽时间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每亩1500 株左右。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 1 0厘米左右可定主

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 公斤。这样3 年生苗木胸径可达 3 厘米以上。 病虫害防治 一、白粉病: 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其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防治方法: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 2、发生时用xx 0.3— 0.5 度的石硫合剂,每10 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 二、黑斑病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 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防治方法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 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 三、樟叶蜂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 1 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防治方法: 可用 0.5 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 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 倍液喷杀。 四、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防治方法: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有趣的落叶》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有趣的落叶》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能够善于观察,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因此,注重他们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活动中以树叶的用途为主线,激发孩子的兴趣,符合了中班孩子喜欢表现自己,能说出自己想法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为幼儿提供一些蕴含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观察,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尝试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 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我们教室前有许多风景树,有芙蓉树、法国梧桐等,被秋风一吹,树叶便像一只只蝴蝶似的飘落下来。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追逐飘舞的树叶,并把拣到的落叶握在手中左看右看,舍不得扔掉,有的孩子拣到又大又肥的落叶,高兴的又当扇子,又当雨伞,看到孩子们对落叶如此感兴趣,我决定以落叶为主题和幼儿一起来研究落叶的妙趣。 本次活动的设计注重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大胆想象、初步创新的意识。 从内容上看: 第一部分观察落叶。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的树叶,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第二部分内容树叶的多种用途,教师提供了各种树叶,让幼儿探索树叶的妙趣。 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看:

生活中设置情景,提供材料,充分体现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 境即可,是引导者、支持者;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能充分展示自己,充分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幼儿的发展看: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方式,发展幼儿的能力为 重点。第一环节中的观察和欣赏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落叶的特点。 第二环节树叶的利用,发挥幼儿的想象。让幼儿操作,不仅可以激励 孩子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孩子自主 探索的情况,能够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活动过程,有利于教师对不同 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第三环节通过亲情活动,培养了幼儿的亲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情感和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利用落叶展开想象,锻炼幼儿的创造性及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的亲情感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若干。 2、画纸、剪刀、水彩笔。 3、音乐《小树叶》 4、落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落叶 带领幼儿观察深秋的自然景色,从气温、农作物、树叶变化,感 受秋天快要过去了。重点组织幼儿观看小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情景,

樟树大树移栽主要技术要点

樟树大树移栽主要技术要点 1、移栽时间:1-2月份为宜,此时气温低,树液流动缓慢,可减轻树体水分蒸发,有利提高成活率。 2、移栽方法:(1)锯枝:在主干2米-3米处选择3-4个主枝,在距主干50厘米-60 厘米处锯断,并立即用塑料薄膜扎好锯口,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雨水侵染伤口。其余的侧枝、小枝一律在齐萌芽处锯掉。(2)起树:以树兜为中心,在四周50厘米处由外向内开挖,为避免震动树兜四周的土地,遇有粗根时要用快刀斩断,最后起树时要保留直径60厘米左右的带土根球,并用草绳包扎好。(3)移栽:起树前就开挖好移植穴,穴一米见方,深0.8米。起树后2小时以内就应移栽完毕,栽后浇透水一次。3、移栽后管理(1)防止摇动树干。进入四月份以后,在断根处长出大量新根,比时切忌摇动树干,以免折断新根。2)除萌芽。五月份以后,在树兜、树干长出大量萌芽。为集中养分,培养树冠,每个主枝只留3-4个主芽,可将多余萌芽摘除。(3)除病虫。刚长出的枝叶极易引发蚜虫为害,可用敌杀死药液稀释1000 倍防治。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目的与原则 整形修剪是园林树木栽培及管护中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园林树木的景观价值需通过树形、树姿来体现,园林树木的生态价值要通过树冠结构来提高,园林树木的生命价值可通过更新复壮来延年,所有这些都可以在整形修剪技术的应用下得以调整和完善。此外,园林树木的病虫防治和安全生长,也都离不开整形修剪措施的落实。 第一,整形修剪技术要有利于树冠形成。矮化密植树同样要求在短期内有一定的生长枝量,以保证早期丰产的结果体积。 第二,整形修剪技术要促进营养物质的转换和积累,有利于花芽形成,达到早结果、早丰产和稳产的目的。 第三,整形修剪技术要有利于光照。密植园容易造成树冠郁闭,要通过整形修剪使密植树通风透光。因此,不同栽植密度要采用不同的整形方式,通过整形和修剪达到树密枝不密,光照良好的目的。 第四,密植树要通过整形修剪达到控制树体大小,降低树体高度的目的。梨树极性较强,由于株行距小,树体极易向上生长。应通过整形修剪使树体矮化。 1.服从树木景观配置要求不同的景观配置要求有各别的整形修剪方式。如槐树,作行道树栽植一般修 剪成杯状形,做庭荫树用则采用自然式整形。桧柏,作孤植树配置应尽量保持自然树冠,做绿篱树栽植 则一般行强度修剪、规则式整型。榆叶梅,栽植在草坪上宜采用丛状扁球形,配置在路边则采用有主干 圆头形。 2.遵循树木生长发育习性树种间的不同生长发育习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整形修剪方式。如桂花、 榆叶梅、毛樱桃等顶端生长势不太强,但发枝力强、易形成丛状树冠的树种,可采用圆球形、半球形整冠;对于香樟、广玉兰、榉树等大型乔木树种,则主要采用自然式树冠观型。对于桃、梅、杏等喜光树

落叶回收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落叶回收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一、课程背景分析 (一)资源背景情况分析 1.课题的提出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现在,北京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北京市的很多中小学校的校园和周边社区里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花草,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减少了噪音。学生进入校园,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然而,美丽的校园、洁净的居民社区一到秋季,梧桐、毛白杨等树种的落叶纷纷扬扬,清洁工人加班加点将这些落叶一袋袋,一车车清理出去。这些落叶被清洁工人送到哪里去了呢?是否运往垃圾站进行掩埋或焚烧?在处理得过程中是否污染了环境?落叶焚烧造成的污染与外运时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哪个更大?落叶可否再利用?落叶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学生们再联想到社区、街道的清洁工人又是将这些落叶做如何处理哪?秋季北京市一天可收集多少落叶?又可以利用这些落叶创造多少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大兴一中和大兴三中的学生分别进行调查研究。 2.师资与实验室 大兴一中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大兴三中是大兴区首批中学示范校;大兴教师进修学校综合实践教研员及两校的教师具备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能力,实验室基本具备完成相关实验的条件。 3.外界资源 大兴区域内院校的专家学者可以指导两校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大兴区环卫、环保和园 林部门可以协助完成相关薪资资料的调查分析。 (二)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三)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素质上看,两所学校的学生均具有较高的素质,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从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来看,已具备对秋季落叶的感性认识,但是缺乏对落叶回收和处理情况的了解和理性的分析。两校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参加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具备一些研究问题

落叶的生态功能与利用途径

城市落叶的生态功能与利用途径随着城市绿地的迅速扩大,植物的生理产物——枯枝落叶也大量产生。长期以来,城市枯枝落叶往往被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为了追求整洁美观,常成为绿地养护管理的清除对象,甚至成为衡量养护精细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不仅增加了市容环境管理的压力,更使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土壤质量下降,制约了城市绿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绿地枯枝落叶的特征、功能和生态利用途径,以促进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土壤自肥过程和自我维持机制的发挥,提高绿地自我调控和发展能力。 1 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 1.1 增加土壤养分及其利用率枯枝落叶的凋落量、贮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速率是绿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除土壤提供营养外,覆盖物同样也能提高土壤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特别是钾、磷、钙、镁。这些矿物质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覆盖物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作用。根据东北师范大学温明章?等的研究成果,凋落物平均每增加100 g /m2,有机质、N、P、K的含量分别提高17.9%、7.6%、

26.4%和3.8%。 1.2 枯枝落叶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城市绿地受到人为干预较多,土壤往往粘重、板结,土壤孔隙度小,密度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枯枝落叶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降低渗透抵抗力,在分解时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也能提高土壤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而蚯蚓等土壤动物的增加也能修复板结土壤,改善土壤孔隙性。 1.3 枯枝落叶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枯枝落叶层是许多昆虫等小型野生动物的庇护栖息地,落叶也是一些分解者的食物,而一些鸟类以这些昆虫为食,从而形成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生境。

大班科学冬天的植物祥案

大班科学活动:冬天的植物 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需要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本节课选自新时代教材,前期,我们已经上过常绿树与落叶树,也了解过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小朋友对植物是怎样过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通过认识各种植物的过冬方式,解答孩子的疑惑的同时,生成孩子爱护植物的情感。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2.对植物过冬方式感兴趣,产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上过《落叶树与常绿树》、《小动物过冬》 2.教具准备:课件、麻绳、手偶。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 难点:乐意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冬天到了,天气变的越来越冷,我们看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冬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不怎么出来玩了,我要去找梧桐树姐姐和榕树爷爷玩。 咦!梧桐树姐姐,你漂亮的叶子怎么都掉了? 因为我要落叶过冬呀! 那榕树爷爷怎么长满了绿色的叶子? 我的叶子不怕冷,我不需要落叶就能平安的度过冬天!) 师:小朋友们,小猪发现了什么? 幼:有些树会掉叶子,有些树不会掉!他们要过冬…… 小结:小孩子回答不上再进行总结,冬天的时候,有些树要靠落叶来过冬,还有一些树不用落叶,也能过冬。(落叶过冬和保留叶子过冬) 过渡句:树木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其它植物如蔬菜、水果、花等会怎么过冬

呢?猜一猜你知道的植物会用什么方式过冬? 留芽过冬:杨树、柳树、苹果树、桃树 种子过冬:向日葵、黄豆、狗尾巴草、蒲公英、玉米 根过冬:大丽花、甘薯、土豆、竹笋 幼苗过冬:麦苗、菠菜 幼:小朋友有很多不同的猜想,我们今天就来找找植物们过冬的秘密吧! 二、了解其他植物的过冬方式 1.小草是怎么过冬的?(出示PPT) 师:夏天的小草怎么样?冬天的小草有什么不一样? 幼:变黄了,死掉了,枯萎了…… 师:小草枯萎的地方春天还能长出草吗? 幼:会长出新的小草…… 师:看来小草并没有完全枯萎,它的根还活着呢,只是藏在了地下。除了小草:还有一些植物像土豆也是用根过冬的!土豆就是长在根茎上。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是用根来过冬的? (有些植物让地面上的部分枯萎,它的根藏在泥土里,明年春天还会发芽,这叫做用根过冬) 师:到了冬天蒲公英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蒲公英飞走了,风帮助它过冬…… 师:飞走的蒲公英带着什么?(出示图二) 幼:有蒲公英的种子 师:用种子过冬的植物还有很多,像玉米也是用种子过冬,玉米粒就是他的种子,你还能想到其它用种子过冬的植物吗? (有些植物到了冬天种子会落到地上,春天再长出新的植物,这叫做用种子过冬) 2.扩展提高 师:大自然里还有很多植物,小朋友来帮他们分分类,连一连,找到它们的过冬方式?(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然后进行集体交流验证) 3.组织交流总结

落叶的利用

城市落叶的生态功能与利用 摘要:为合理处置和利用持续增多的城市枯枝落叶,从城市枯枝落咔的生态资源角度出发,在阐述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分解影响因子以及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等方面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人工适当干预,促进枯枝落叶生态利用的途径,提出应将枯枝落叶融入绿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改变以往将枯枝落叶作为固体废弃物予以清除的做法,以促进绿地自我维持机制的发挥。 关键词:落叶生态功能生态利用 随着城市绿地的迅速扩大,植物的生理产物——枯枝落叶也大量产生。长期以来,城市枯枝落叶往往被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为了追求整洁美观,常成为绿地养护管理的清除对象,甚至成为衡量养护精细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不仅增加了市容环境管理的压力,更使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土壤质量下降,制约了城市绿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绿地枯枝落叶的特征、功能和生态利用途径,以促进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土壤自肥过程和自我维持机制的发挥,提高绿地自我调控和发展能力。 1 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 1.1 增加土壤养分及其利用率枯枝落叶的凋落量、贮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速率是绿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子,除土壤提供营养外,覆盖物同样也能提高土壤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特别是钾、磷、钙、镁。这些矿物质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覆盖物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作用。根据东北师范大学温明章?等的研究成果,凋落物平均每增加100 g/m2,有机质、N、P、K的含量分别提高17.9%、7.6%、26.4%和3.8%。 1.2 枯枝落叶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城市绿地受到人为干预较多,土壤往往粘重、板结,土壤孔隙度小,密度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枯枝落叶能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降低渗透抵抗力,在分解时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也能提高土壤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而蚯蚓等土壤动物的增加也能修复板结土壤,改善土壤孔隙性。1.3 枯枝落叶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枯枝落叶层是许多昆虫等小型野生动物的庇护栖息地,落叶也是一些分解者的食物,而一些鸟类以这些昆虫为食,从而形成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生境。 1.4 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 枯枝落叶覆盖能阻止土壤表面杂草种子得到光照,限制土壤种子库杂草种子的萌发和植株形态的形成。而覆盖层下杂草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很多种子在穿透覆盖物得到光照时,已耗尽贮存的碳水化合物。杂草种子越大,种子成功钻出覆盖物的可能性越大,覆盖物所起的抑制作用就越小。另外,枯枝落叶能阻止散落其间的杂草种子的萌发。特别是相对较大颗粒组成的枯枝落叶,如粗糙木屑,是最好的杂草入侵抑制物。在下雨或浇灌后这种抑制物表面很快变干,不利杂草萌发。由于植物残体能被分解成利于保持水分的更小颗粒,抵制杂草入侵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1.5 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和调节土壤温度 枯枝落叶通过限制杂草的入侵、隔离土壤而降低土壤温度和蒸发率、阻断土壤液相和气相之间的水膜等过程,减少土壤水分的丧失。枯枝落叶将土壤与大幅波动的空气温度隔开,土壤比裸地更趋于冬暖夏凉,通过改变土壤表层的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如:可延长根的生长期等。

香樟树整形修剪技术

2013年第12期现代园艺技术应用 可作禽畜青饲料利用。2.3.2 浇水追肥。根据人参果不同的生育阶段供给不同的水量。营养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烈日曝晒,平时要及时浇水,保持湿而不干。生殖生长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供水量要增加。为了保证人参果清香味美,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尽量少施化肥。除施足底肥外,根据苗情生长情况,前期还应追肥2次:一次是在果苗生长到30cm 左右时;另一次在果苗接近开花时,667m 2 施氮、磷、钾肥各3kg ,离苗木主根10cm 外浇灌。开花结果期应适当增施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少量勤施氮、磷、钾复合肥,并注意中耕除草,一般10~15天施1次肥,开花后多施钾肥。 2.3.3 搭架整形。人参果分枝力极强,应搭架栽培,最好 采用竹竿或吊架,以防倒伏。一般情况下,每株留主枝2~4个,种植密度大时留2个主枝,密度小时留3~4 个。当植株少于5片叶时,为了促进根系的生长,不要整枝打杈;5叶后将多余的嫩枝叶去掉,以促进地上部的生长。为了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在开 花当天或开花后1~2天用10~30 ml/L 的2,4-D 蘸花。若每穗花超过5朵,则将多余的花去掉,这样能够提高单果的品质和重量。2.3.4 病虫害防治。疫病是人参果的主要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每周喷施叶片1次,连喷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可用低毒杀螨剂10%螨即死乳油3000倍液和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等 进行防治。但严禁使用乐果或敌敌畏。因人参果对该药特别敏感,可产生毁灭性药害。( 收稿:2013-09-05 )[1]王智琛,俞元芹.河西地区温室大棚人参果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 (蔬菜专刊),2008(6):27-28. [2]王福国,黄少学.高海拔冷凉地区日光温室人参果栽培技术[J].农业 科技与信息,2008(15):23-24.[3]白晓丽,董娟,崔健.人参果的繁殖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14):68.[4]店致宗,王银.甘肃河西洽祁连山冷凉地区人参果栽培技术[J].农业 科技与信息,2006(2):26.香樟树整形修剪技术 于永忠1 姚磊2 赵海榴3 (1江苏省扬中市农业委员会212200;2江苏怡和景观工程有限公司;3 张家港市金港镇规划建设局) 栽植和养护管理过程中,整形修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修剪要求不尽相同。 结合修剪实践,阐述香樟树整形修剪技术及抗逆型塑造。 造型需要保留5~6个分枝,以培养主干。中等规格樟树一般情况下截干后3~5年内长势旺盛,但大部分树干顶端木质部5年左右至上而下开始腐烂,影响整株生长,7~8年后整株长势开始衰弱。所 以现在除苗圃应用截干移栽法外,园林绿化中樟树移栽大多采用带冠移栽。 1.2 带冠树栽植前的整形修剪带冠移栽法基本上是保持原有树冠形状进行移栽,当年即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该方法移栽时技术要求较高,近几年技术日渐成熟,园林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枝叶且保证存活是技术关键,因此枝叶修剪在带冠移栽中显得极为重要。 1.2.1 运输前的树冠修剪。香樟树起挖后上车之前进行树冠修剪,首先去除弱枝和树冠外层幼嫩新叶,保留 60%~70%的枝叶,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水分散失,也便于装车运输。1.2.2 定植前的树冠修剪。到达定植地点后,栽植前再次进行修剪。根据香樟树的根球大小、移栽季节以及根系损伤情况决定修剪轻重,以保持原有树形、根叶平衡香樟( Cinnaomum camphora )为樟科樟属植物。其树形优雅,叶色翠绿,四季常青,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 用。香樟树每年抽新梢2~3次,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及 时进行修剪整形才能保持良好的外形,同时也提高其抵抗暴风雪的能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需要采 取不同的修剪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1 栽植前的整形修剪 香樟树的最佳移栽季节在春季叶芽萌动前后10 天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4月初;反 季节移栽成活率较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材 保障。香樟树栽植前应对树冠进行修剪,保持根系吸水 和叶片蒸腾失水的平衡,才能保证移栽成活率。1.1 截干移栽香樟的整形修剪 一般胸径6~8cm 以下的小规格樟树,在最适宜栽植的春季可以截干移栽。因长途运输,对外地苗圃购进 的超大规格樟树往往也采用截干移栽法。截干法的优 点是可以控制株高和分枝高度,在最佳移栽期甚至不 需要保留叶片,成活率也很高。接近截干点下方的枝叶 应尽量保留,以不超过30片叶为宜。新梢长出后,根据 !!!!!!!!!!!!!!!!!!!!!!!!!!!!!!!!!!!!!!!!!!!!!輨輷 訛

中班科学:《树叶的秘密》

中班科学:《树叶的秘密》 中班科学《树叶的秘密》 教材分析: 对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 叶子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活动是他们熟悉的,也是感兴趣的,并能激发幼儿对科学课的兴趣,挖掘想象力,活跃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主要以感知不同树叶的特点为主,并进行分类,借以多种手段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积极想象、大胆表现的能力。 对幼儿经验能力的分析: 幼儿对树叶并不陌生,中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能够善于观察,还能产生一些与别人不一

样的想法。因此,注重他们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活动中以树叶的特征为主线,激发孩子的兴趣,符合了中班孩子喜欢表现自己,能说出自己想法的特点。 对幼儿学习方式的分析: 让孩子主动参与观察,积极探索,通过体验过程,交流经验,尝试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能充分展示自己,充分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基本特征,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 2、学习按物体特征给树叶分类。 3、喜欢在大自然中观察树叶。 重点 难点 1、感知事物的基本特征。 2、学习按特征进行分类。 设计理念: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

从树上落下来。孩子们看到了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眼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听到他们饶有兴致的在讨论着与树叶的相关的各个问题。看着他们热烈的讨论着,突然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说过:为了儿童的健康,我们必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为了儿童的精神生命,也必须让儿童的心灵与自然界的包罗万象接触。是的,大自然让孩子陶醉,让孩子充满好奇,这是个多好的素材啊!让孩子自由探索,寻求所要的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孩子领略自然的过程发现大自然中的植物美。为此,我们围绕着对树叶的探究活动,设计了“树叶的秘密”这一活动。 设计思路: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初步学习自由探索——在自由探索中寻求答案——通过就留,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落叶资源再利用设计

不識自然的人,總會將落葉視為垃圾而清除之,殊不知在大自然裡,落葉是滋養大地的最佳養份來源之一;而落葉的芳香與聲色,更使得自然界生命的氣息迭添多采。 落葉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的自然資源,不該隨便丟棄、燒毀。為後代子孫著想,我們都應該設法讓它回歸泥土,以便永續利用。 環保教育不應只是回收鐵罐、鋁罐…而已。用盆子、瓶子、箱子裝落葉、泥土,種一些容易生長、較不怕病 蟲害的花木豆菜,應該是值得大家 向學生、家長、親友、鄰居推廣的。 一、為何要做落葉堆 肥? 1.將落葉堆肥化,既可減少垃圾量,又可將之資源化, 作為校園中各種植栽的最佳土壤改良劑和有機肥 料;而且因為無發生臭味之虞,可以大量製作。 2.將落葉製作成堆肥後回歸大地的流程,是鼓勵學生物 質循環利用的好教材範例。 3.在垃圾費隨袋徵收的今天,可以節 省大量經費。所以應該努力的開始 做。 二、有速效法嗎? 利用落葉、刈草等植物性材料做堆肥,常因組成成 分中氮素太低,碳素(纖維)太高,所以堆肥化速度很 慢,欲加速時,可混入高氮含量之材料(如豆渣、豬糞、

雞糞等)。但高氮材料常易發生臭味,是以可使用尿液,或加入堆肥菌種,可加速腐熟速度。通常便當殘渣常含氮素(魚、肉、豆),可集中埋於落葉較深處(30公分以上),其發生之臭味可被落葉吸收,不會外溢,如此亦可加速腐熟。 三、落葉堆肥之使用 這是很好的植栽土之材料!它一旦「葉不成形、碎碎如土」時,即可大量用於各種栽培上。它和泥土以1:1~1:3之比例混和後,可供種植之用。使用之後,偶爾觀察根部發育情形,根應長得白、壯、多,這是植物很健康、很有活力的表示。 落葉堆肥 落葉歸土

三年级科学《植物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植物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植物的四季变化》是“植物与环境”一章中的内容,是学生对于身边生活的植物在四季中变化,有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校园植物,借助视频资料中“部分植物在四季中的变化”来学习的。借以唤起学生对身边常见植物的回顾与关注,并借势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要长期观察的习惯,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变化的目的。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四季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外表上主要表现在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落叶、枯萎等方面。 2.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四季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化也同样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数量。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描述植物的样子,推理植物的样子的原因。 2.逐步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努力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爱自然,关注身边事物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记录、推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逐步增加学生对植物在四季变化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分析植物四季样子改变的原因,理解植物变化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A.杨树、柳树、玉兰树的四季变化课件 B.狗尾草实物及其在四季变化的课件 C.一年四季常绿植物的松树、柏树、大叶黄杨图片 学生准备:对所居住环境中常见植物一年四季变化的课前调查 板书设计: 植物的四季变化 植物的样子,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经历了几个春夏秋冬之后,你们长大了,伴随你们成长的,还有许多植物,也和你们一样经受春夏秋冬的洗礼,在逐渐长大、变化。比如:校园里、上学路上、家里的或家乡常见的花草树木。 2.你能举你熟悉的身边植物生长的例子,试着说一说它一年四季有哪些显著变化吗?(板书课题:植物的四季变化)(根据学生实际生活区域情况来回答) (如:狗尾草:春天发芽、长叶夏天开花、结果秋天枯萎冬天死亡 杨树:春天发芽、长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落叶冬天枝干光秃 大叶黄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 ) 3.植物的种类很多,大家说得更多的是落叶植物,它在一年四季中变化比较明显,也提到了不落叶植物,非常好。 二、走进植物,了解它们的四季变化

落叶的利用

“零落成泥碾作尘” ——再现落叶的价值 小将镇小五乙班张玉莹 入秋后,满街尽是翩翩起舞的落叶,倍感诗情画意的同时,你可有想过:飘零的落叶会以其他面目再次出现在你面前?一名环卫工人说,以前每天只要大清早扫一次,保洁清扫两次就可以了,但最近一天到晚不停歇地来回扫还是扫不完,运垃圾的小木车每天要来回运十几趟。 那么这些凋零的树叶将去何方? 落叶的命运一直比较“坎坷”:它们中的一部分会进入垃圾焚烧厂,焚烧后的落叶除了会留下残渣以外,也会随之产生有害气体,给大气带来污染;另外一部分会随着生活垃圾一起被运到废弃物处置厂进行填埋。 “太可惜了”。把落叶还给大地,是落叶较好的归宿。土壤比较贫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几乎都在2%以下。要知道,一般农田中的有机质含量为10%左右,有机质含量为5—10%的土壤才属于“健康”。随着绿化面积的飞速扩大,和每年不断的栽植树木,每年11月份,不计其数的落叶成了环卫工人的烦心事,大风过后的满街狼籍,也让市民把落叶看做是破坏环境的“坏东西”。可谁知道,落叶是非常好的有机肥原料,其最大优点就是廉价,一些城市已经对落叶进行回收利用,但是,落叶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现在,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随处都能看见树下铺着地毯般厚实的落叶。特别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高峰期数量更是惊人。落叶堆积在树下,不仅会给市容环境造成影响,还有火灾隐患。特别是冬、春两季空气干燥、风多且大,树叶、草渣在落地后无法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迅速腐烂,而遭遇大风天,这些树叶、草渣都将被扬起,对环境和空气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园林和环卫部门每年在秋、春两季都要花大力气对落叶进行清除。

香樟落叶的秘密

春来香樟落叶的秘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树木都抽出了新芽,香樟树也不例外,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可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平时很少落叶的香樟树却在这鸟语花香的季节,“哗一哗一哗”地飘落满地,在路边,在小区里随处可见。我随手检起一片香樟树叶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这片树叶呈深红色,椭圆形边上有点黄,也有点卷,这是一片老叶。香樟树为什么在春天落叶呢?难道它要死了吗?这究竟是为什么?我的头脑里产生了一个大问号?我决定揭开这个谜。 我首先想到书中去找答案,但是令我失望的是书中只有对秋天落叶的解释,我还是无法找到答案。于是,我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些奇怪的叶子。为此,我还专门带上了放大镜,有了这个宝贝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吧?我心里暗自得意。在放大镜下一片香樟树叶就像是一幅四通八达的城市地图,叶脉就是这个城市的交通线,在叶脉周围有一些细小的斑点和小洞,与这幅美丽的城市图画极不和谐。这难道就是我要找的答案吗?哈哈,原来是被虫子咬坏的呀!正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却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儿子,你在研究什么呢?”于是我就把这个新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并不是每一片叶子都是被虫子咬坏了才落叶的,不信你可以仔细地瞧瞧那些叶片”。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结果发现的确有很多叶片并没有被虫咬的痕迹。看我一脸的迷惑,妈妈笑着说:“一个冬天之后,叶片中的叶绿素大多数都被破坏掉了,所以叶子就渐渐变成了红色。由于营养的耗尽,叶子就渐渐脱落了。其实,春天落叶的树还不止香樟树,还有松树、柏树、龙舍兰、剑兰等等。” 听完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心中的一个谜团被解开了。看着枝头那些翠绿的新叶,我深有感触地说:“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看来还真不少,神奇的科学世界真像一个魔术师啊!”

落叶收集处理系统

1.设计背景 秋末冬初叶子纷纷从枝头飘落,是秋日里的美丽景象。但大量的落叶难以清扫和处理,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也给环卫工人了增加劳动强度。目前清扫工作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外,落叶的特点是质量轻、容积大,运输和处理也是目前环卫行业难以解决的课题。以前就地焚烧落叶的处理方法,因对环境的污染已经被严禁使用。现在处理落叶的方法主要是作为垃圾进行填埋,并且垃圾填埋的成本很高,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落叶是有机质,其利用价值极高,不仅可以制作优质的有机肥和燃料,也可以造纸、纸板、作饲料和种植菌类等等。以前也有利用落叶制作有机肥(主要是花肥)和燃料的,但都没有发展起来。其主要原因是松散的落叶占用空间大、热效率较低,导致处理的落叶的成本高,所以松散落叶利用的可行性较差。 有资料表明,仅厦门一个城市秋季每天进入压缩站的枯枝落叶,平时大约在10吨左右,落叶高峰期,这个数字要增加一倍以上。为了将这些落叶送到填埋场,每年厦门至少要花上上百万元的成本。由此可以推算出我国的所有城市每年将产生多少落叶。如果将这些落叶全部当成垃圾拿去填埋或烧掉,岂不可惜?应该想出办法,让落叶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目前我国设计的落叶清扫机(车)只具有收集落叶的功能。落叶收集处理系统同时具有收集落叶和处理落叶的两种功能,并且是将落叶挤压成叶块,便于运输、储存和利用。 2. 工作原理及流程 落叶收集处理系统可分为清扫装置、收集装置、挤压装置和冷却传送四部分,可以实现落叶的自动清扫、收集分拣和压缩处理功能。图1为落叶收集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工作流程图。

图1 落叶收集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中班科学教案: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香樟树育苗技术

香樟树育苗技术 香樟为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产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香樟树育苗技术吧! 香樟树生长习性 香樟树多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于生长在砂壤土,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香樟树扦插育苗 1、插条选择:香樟树用砍伐后的萌蘖苗或健壮樟树的根蘖苗及2年生实生苗木距地面20~60厘米的当年生枝条,扦插育苗成活率可达70~90%,在插条剪取前应经过环状剥皮或环剥软化处理。 2、插穗处理:香樟树插条剪回后再把它剪成长约4~5厘米的插穗,上部留1片叶,叶片较大的可去半片。斜插于畦上,深度为穗的一半,插床为土床,床面铺约5厘米厚的通透性好的心土,苗床上的荫蔽度为90%,插后进行一般管理,每天11~12时淋水1次。 3、扦插时间:香樟树扦插在温度24~26℃、湿度80%以上时进行为好。从生长发育的情况看,2~4月为香樟开花、发芽、抽梢的始期和换叶期,新叶幼嫩,难于选条,不宜扦插。5~10月为新梢生长迅速期,易取当年生枝条,扦插最宜,11~12月温度低不宜进行。 4、扦插管理:香樟树愈合生根期插床温度一般控制在15~28℃,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每周喷射一次0.2%的硼砂液或3%的波尔多液,促进愈合生根和防止病虫害发生。插后前期遮盖尼龙薄膜,至产生愈合组织时开始揭除。根据扦插季节不同,翻床的时间10~15天,次数为2~3次。翻床时发现生根长达3~4厘米的插穗,即移入营养袋育苗。

【中班叶子的秘密教案】中班教案叶子的秘密_树叶的秘密科学教案

【中班叶子的秘密教案】中班教案叶子的秘密_树叶的秘密科学教案 1 教案一: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2、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秸秆和落叶的有效处理

初中秸秆和落叶的有效处理探究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等了解当地秸秆和落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焚烧秸秆和落叶的危害。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整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科学探索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展示、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 3、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 1、组建小课题研究的四个活动小组:信息组,调查组,采访组,实验组。 2、明确各组职责。 信息组:上网或图书馆查寻焚烧落叶和秸秆危害的资料和再利用的方法。 调查组: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走访一些能够有效处理秸秆或落叶的机构,了解处理秸秆和落叶的常用方法。 实验组:开展实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处理秸秆和落叶的方法或措施。 3、实地观察:学生到收割后的农田去看一看,走一走,了解农民处理稻草的办法,为活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4、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万一人家不接受你的采访,我们一定要有理有礼;要注意人身安全等。

5、与街道和居委会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帮助,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时长:一个月 第一阶段:根据主题,制定活动内容和步骤。(第 1 周)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收集资料阶段。(第2、3周) 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成果。(第4 周) 活动开展步骤 1、信息组成员总结实地观察的收获,列举一些错误的处理秸秆和落叶的方法,并分析这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2、调查组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向自己家附近的邻居进行问卷调查。 3、调查组统一组织,利用周末时间,由老师带队,去环保结构参观,并了解处理秸秆和落叶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存在哪些弊端, 4、实验组通过老师组织,研究总结以前的一些方法,开展一次落叶与秸秆处理方法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三、活动小结 我们通过多次的研究性学习,认识到开展探究活动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随着城市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条件有了飞速提高,学生却在家长或长辈的溺爱之中成长,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探究实践意识,而开展这次活动能更好的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