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PLC

单片机

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高频电子线路

信息论与编码

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电子线路CAD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IC设计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系统

雷达原理

工程光学

激光原理

半导体物理

微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

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原理、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原理、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工程、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无线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

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回答:2007-03-26 00:03

电子信息工程其实就是无线电

无线电还分三个大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无线电和通信工程是在本科最接近的专业

区别在后者更侧重于前者的应用

而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分支

计算机专业不是造计算机的,造计算机芯片的是微电子专业

计算机是设计计算机思想和研究应用计算机的

现在所说IT行业大多还是在说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职业

电子和通信产业和 IT软件行业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其中电子技术又是通信和 IT软件的底层基石头

没电子技术就没CPU,存贮器,计算机技术就只是设想

没电子技术就没无线电等通信设备,通信也只是设想

电子在大学教育里是指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含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小学科

其中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可以单独各自做为大专业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小专业,被包含在无线电这个大专业里

通信多只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一级学科:含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小学科。

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也可以被含在无线电里。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是通信工程专业

最后,计算机专业指的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注意其实小学科才是大学真正的“专业”

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些本科专业名字只是个大方向

到研究生和博士,就不存在这样的叫法了

你读研读博的时候专业名字只有小学科了。

教育部官方有一级大学科的评估排名,你可以去教育部网站看看

西电的强项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学科

也就是通信专业和无线电大专业里的信号处理专业是强项

然后电子类方向也还可以

计算机专业就比较一般了

不过最重要还是看你的兴趣了。。。。

如果你喜欢物理,喜欢电子就选电子类的某个喜欢的方向

要是喜欢软件,当程序员,就选计算机

要想今后做电信,移动的通信工程师选通信专业吧

-------------------------------------------------------- guanxiangke 你说的电子信息工程估计是些扩招后充数的院校

西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相当正规的,大三就会分成三个小专业

其中电磁场方向就业最容易,本科生都有机会进研究所(至少目前是)

换其他专业根本不可能

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门槛其实非常高,大三必须会分小专业

本科时:三方向俗称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微波工程三个专业

无线电科学从前就被人成为神秘的 "黑色魔法艺术",

现在很多二流学校根本没实力把他做烂了,学的根本不是无线电核心课程

专业课都学单片机这种过去在台湾只有技校才学的东西去了

西电单片机仅仅是选修课而已。。。。。

那类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和西电这类学校没关系

只要是通信行业内的在招聘的时候,会把西电成点东南清华北邮

这样的无线电名校会和一般学校区分开的,

只是外行人不懂罢了。。。。

在强调一下电子不是一个专业只是一个大学科

电子会分在无线电,微电子,物理电子三大专业里面

自动化和通信专业确实相近,都属于电子和信号系统类专业。但是自动化偏重于强电,和电气与信号控制关系更密切些。前两年基础课都是一样的,专业基础课也相似,像电子电路基础,信号和系统等课程也都要学。但是专业课会差异比较大,那是大三下学期和大四的事了。

如果你计划考通信专业研究生的话,可以从大三时候选修通信专业课程,尤其是研究生招生目录上相关专业的考试科目。到那个时候,你对自己专业的偏好也会更明确了。

自动化和通信专业相比,个人觉得还是通信专业更适合女生一些,因为相关设备更精密,在室内环境工作的概率大一些,女孩子观察相关仪表和设备更细致一些;而自动化专业可能会涉及到机械或电器设备,工作环境可能会差一点(当然不是绝对的)。

自动化与通信工程基础课一样高端课程就不一样了. 基础课就是电路模电数电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当然还有数学基础课,就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些都一样.然后不一样的就是通信工程学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现代交换技术.自动化系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PLC,过程控制工程,电力拖动,运动控制,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还有一些课程也不太一样,就不详细说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更好点吧,自动化不如电气,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学到自

动化专业的知识,自动化专业都说学的不精. 电气自动化偏重强电,而自动化侧比较偏重弱电,

我个人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更好点,无论是从就业还是从考研方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普通)人才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6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通信行业的设计、制造、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设计、开发、应用能力。能在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设计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通信网络的组网设计及教学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规格和要求: (一)知识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系统掌握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二)能力规格与要求 1.具有较强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解决电子通信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3.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规格与要求 1.政治素质要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 2.人格素质要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3.职业素养要求: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队协作、乐于奉献和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三、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视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二)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骆 斌 张大良 邵 栋1 21009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1、引言
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软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 软件工程学科曾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 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 2001 年 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 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 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 界范围内的公认。 我国在 2001 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 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 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 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软件基础,受到良好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 具,参与过实际项目,拥有较好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 IEEE CC2001 的成熟做法, 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 再后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2、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 BAS,计算 机软件基础 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 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 MEP,软件系统与应 用 SSA,软件工具与产品 STP 等 6 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 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 5 个子类的知识领域 简单列举如下: 1)CSE 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 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 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 CSE.CH,系统软件基础 CS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 CSE.DB,网络通信基础 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 CSE.CT 等知识领域。 2)SEM 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 SEM.MA,软件设计 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 SEM.VV,软件演化 SEM.EV,软件过程 SEM.PR,软件 质量 SEM.QA 和软件管理 SEM.MG 等知识领域。 3)MEP 定义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 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 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 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 MEP.FL 等知识领域。 4)SSA 定义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 络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555528239.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 AN,分布式计算 DC,多媒体技术 MM) ,嵌入式与实时
1
骆斌,教授,副院长,博士;张大良,教授,副校长,软件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邵栋,讲师。联系邮件, luobin@https://www.360docs.net/doc/555528239.html,。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详解 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电路;电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本课程在介绍了半导体器件的基本特性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种线性放大器:基本放大组态、差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反馈放大器、集成运放和选频放大器;同 时也将介绍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3、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有:基本逻辑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及脉冲波形 的产生与变换等。 4、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信号与系统概念;连续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的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时间序列分析简介等内容。 5、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微型机的基本组成和整机工作流程,80x86的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x86的总线操作和时序,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输入与输出设备接口,80x86的中断原理及处理过程,A/D及D/A 的与CPU的接口及应用,串行数据通 讯及其接口等。 6、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电磁场运动规律,使学生理解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宏观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介绍其工程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对工程应用中的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了解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电磁场理论的逻辑推理,培养正确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7、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Ⅰ.Program Objectives 本专业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通信工程领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掌握信息科学领域内基础理论知识,获得从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到应用等各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参与设计、开发通信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将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成为能在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系统与工程的设计、集成及开发等工作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produce fully-developed engineers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heath that are trained to develop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skills, a consolidated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o be enhanced with hands-on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in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The graduates in this program are required to develop th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which drive the information age, from acquir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to application. They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y are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graduates are equipped with strong profession English i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ood personality and innovative initiatives. They are qualified to design, integrate and develop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research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other related communities.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Highlights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的调整。一方面调整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了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等内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该套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同类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0引言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颠覆性的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技术正从概念转向实际的应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成功案例,大数据的价值也在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人民币,增速达38%,预计2016~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软件行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阳师范学院作为咸阳市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咸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肩负着培养满足咸阳地方社会需求软件人才的使命,需要把培养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传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找出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我院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中课程体系的建设。 1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自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3+1’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直以来,该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为培养目标,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尚观科技、中软国际、华清远见、蓝鸥科技等西安多家企业联合,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育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进行无缝结合。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2],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规划发展问题。我院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阶段共3个半学年,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体育、人文历史、外语应用能力等;相关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等数学类课程;本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涉及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强调对学生工程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Web软件开发、Linux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移动终端开发等。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4],本着“轻理论,重实践”的原则,我院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课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第23卷第2期2007年6月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Joumalof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 V01.23.No.2 Jun.2007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赵树平 (大连水产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阐述了通信工程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通信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优化与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8X(2007)02-0022-02 近年来,通信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通信工程专业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技术更新最多、最快的专业之一,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需求,高等学校正面临着“教什么如何教,学什么、如何学”的严峻挑战,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由知识型向能力素质型转变。按照对高等院校本科生培养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基本要求,应着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能力的培养;坚持“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基础科学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有所区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突出特色;坚持“拓宽基础、增强适应性”的原则,处理好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加强实践环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而科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一、存在的问题 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目前大部分还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没有一个针对本专业系统的、结构合理的、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分割过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新颖性;教师单向灌输,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幻灯、挂图、黑板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课;实践环节薄弱,课程大多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践环节;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比例过大,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收稿日期:2007-03-10 由以上可以看出,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等存在问题。因此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势在必行。 二、改革的思路 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的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组织调研;第二阶段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开设本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优化;第三阶段是进~步修订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进行重点课程建设,完善理论课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 (1)教学计划要市场化,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并以此为据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要紧跟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2)课程设置要模块化,按模块化结构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3)基础理论要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扩大学生选专业、选课程的自由度,突出个性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优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跨专业选课,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2.改革措施 (1)制定教学计划。设立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新生入学时,先不分专业方向,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个性化培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课或跨专业的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通信工程专业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需要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一些,如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专业划分比较细的时候,本专业可“软”可“硬”,分别倾向于计算机与电子两个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 通信工程专业历来比较热门,基本上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众多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相当受学生欢迎,不仅入学时录取分数高,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分配去向也较好。由于该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使毕业的学生较容易进入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或者在国内享有盛誉的IT企业,如微软、华为等,并且待遇相当优厚,属于“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之一。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比较热门,因此,出国深造难度相对大一些,不过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后出国进修的机会相当多。除各名牌高校外,中科院电子所同样不失为一个完成研究生学位的好去处。通信工程专业属于“朝阳产业”和“知识经济”的一部分,它正随着信息时代和通信技术一起飞速地向前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技术与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主干学科为: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通讯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毕业生应掌握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及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讯、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具有各类通讯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研究及开发的工作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通信行业培养人才,因此它的发展方向和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受到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仍然相当强劲。商用的通信系统逐渐从第二代

电子与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掌握电子与通信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即基本理论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广,要比大学本科提高一个层次。 (二)掌握解决电子与通信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三)了解电子与通信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里技术现状是指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是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四)具有进行本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即能够进行电子与通信软、硬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创新。 (五)具有科研组织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六)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力。 二、研究方向 (一)通信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 研究高速信息网络流量控制、调度算法及协议,自组网络重构与自恢复技术,空天信息网络通信系统,IP电信系统平台及应用,光通信网络规划,云数据中心网络设计等。 (二)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 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和协议,无线通信安全性机制,网络编码与协作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关键技术,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和发射机数学模型,智能天线技术等。 (三)数字信号及图像处理与识别 研究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器件、系统及其应用,智能信号处理专用芯片设计,数字图像处理、识别、传输及应用。 (四)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安全技术、通信与监控系统 研究音/视频实时压缩、编码、处理,加/解密等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软件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期 32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南京大学骆斌张大良邵栋 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 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软件工程学科曾 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2001年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 我国在2001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参与实际项目,拥有较好的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IEEE CC2001的成熟做法,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 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BAS,计算机软件基础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MEP,软件系统与应用SSA,软件工具与产品STP6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5个子类的知识领域简单列举如下: (1)CSE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CSE.CH,系统软件基础CSE.SS,数据库应用基础CSE.DB,网络通信基础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CSE.CT等知识领域。 (2)SEM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SEM.MA,软件设计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SEM.VV,软件演化SEM.EV,软件过程SEM.PR,软件质量SEM.QA和软件管理SEM.MG等知识领域。 (3)ME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MEP.FL等知识领域。 (4)SSA定义了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络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555528239.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AN,分布式计算DC,多媒体技术MM),嵌入式与实时系统SSA.EM,图形软件系统SSA.GH,信息系统SSA.IS(组织和管理GM,系统开发理论SD,智能信息处理IP,ERP系统EP,电子商务系统EC)等领域。毕业生应该深入理解其中至少一个软件应用领域。 (5)ST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掌握的当前主流软件工具与软件产品,包括硬件,网络设备,PL,OS,DBMS,CASE工具等。 2.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在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之后,紧接着应研究课程体系的设计策略。课程体系设计策略包括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和特色课程设置策略。 课程启动策略主要有:(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的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包括:(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区分前两种方法。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确定。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规划一方面应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基础在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复杂软件的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课程启动策略,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也不适合于那些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对于课程组织策略,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强化基础知识;对于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也应避免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从而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 我院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认真考虑了上述因素,采用了 软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5级本科全外文专业)(春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母语为非汉语的具有高中以上(含高中毕业)学历的外国人或海外华人华侨。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了解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文化,符合国际通信领域要求标准的,适应国际通信行业需求的,具备扎实的通信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能在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与网络、通信技术与设备、信息与电子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与维护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通信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等;电子、通信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基础、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具备通信学科和专业的基本能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通信工程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响应与运用能力。 三、主要课程设置 技能课程:基础汉语、高级汉语口语、应用汉语翻译、中国概况、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等必修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等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网络编程等 选修课: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操作系统、现代交换技术等 四、学制 4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技术综合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授予学位 通过本专业各课程学习并顺利毕业的学生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以周计) 注:①实践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 周)(1学分) ②实践2:通信技术综合设计(2周)(1学分)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 何谓通信?顾名思义,通信就是可靠,顺利地送达、传递消息。 十年前港台电影中黑帮大佬手里可以用来砸人的“大哥大”,早已变得如此纤细轻巧、色彩缤纷,并且飞入寻常百姓之手;从前只有数月飞鸽传书才能联系的国外亲友可以用简单方便快捷的E-mail互致问候、即时聊天,甚至装上摄像头开个网络会议。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办学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问题,提出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专业建设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CDIO工程实践教学理念,借助Moodle平台引入群体―探究类教学模式以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实践性高级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特色;本科教育 0 引言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根据工信部2013年1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超过600万人。然而,目前我国每年最多能培养20万软件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大力度培养软件人才储备仍然是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Ⅲ。 1 目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 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792所,普通高职院校1 239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6

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共68个;目前,接近80%的院校都开设有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多个专业,学历、学位层次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精神,实现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关键行业的战略性和紧缺性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从2001年起至今,国家先后批准成立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25个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40个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紧跟发展形式,也先后批准成立超过50多所地方性示范软件学院。2008年,教育部还在高校中批准设立20个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重庆市为例,全市共有57所高等院校,目前开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15所。纵观这些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事实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 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无线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光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多媒体通信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 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60 学分,其中必修(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分为102。学生从无线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11 学分,并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25 学分。每个毕业生要修满22 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包括文化素质类课程 6 学分(其中“两课”延伸课程2 学分)、 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公共选修课4 学分。 六、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其中:实验、实习、实训、上机 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小计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小计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简介 专业核心课程: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 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 信息论与编码原理:本课程着重介绍信源的类型与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这些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通常意义的通信领域,如数字视音频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也适用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等专门领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课程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技术为背景,系统介绍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课程第1-3章介绍通信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其它章节所需的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的数学知识,第4-5章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6-7章阐述数字调制系统和最佳接收原理。 电视原理:“电视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电视原理”课程内容包括了传统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传像和显示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矢量场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静态场的学习,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以及恒定磁场,要求掌握它们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够分析静电场的基本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1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 6月1日修订)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加速中国信息化建设,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一、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 1、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软件产业界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多层次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能够

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 2、培养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针对软件产业的人才需求,本科生阶段强调宽口径培养,不具体细分专业培养方向,但考虑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从而使得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又较深入地认识某类软件系统和应用领域。 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应涵盖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学、工程与职业基础。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应覆盖软件设计开发、软件过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信息系统、图形系统等。 3、培养要求 1、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掌握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授予学位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专业代码: 080703 专业方向:1.无线通信 2.多媒体通信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在第5学期选择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建设和水利电力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健全人格、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和团结合作的专业态度和作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良好的专业道德及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方面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水利电力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信息与通信和水利电力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成为服务于通信及水利电力行业相关领域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能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预期获得工程师资格或者具备相当水平的工作能力。依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通信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相应的系统或模块解决方案,并予以成功实施,达到工程师水平; 3.能够在科研开发、项目实施或产品生产中担任协调、组织或管理角色; 4.能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培养(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通信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获得通信系统设计、实现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 计算机控制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PLC 单片机 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高频电子线路 信息论与编码 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电子线路CAD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IC设计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系统 雷达原理 工程光学 激光原理 半导体物理 微电子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 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原理、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原理、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工程、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无线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

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回答:2007-03-26 00:03 电子信息工程其实就是无线电 无线电还分三个大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无线电和通信工程是在本科最接近的专业 区别在后者更侧重于前者的应用 而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分支 计算机专业不是造计算机的,造计算机芯片的是微电子专业 计算机是设计计算机思想和研究应用计算机的 现在所说IT行业大多还是在说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职业 电子和通信产业和 IT软件行业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其中电子技术又是通信和 IT软件的底层基石头 没电子技术就没CPU,存贮器,计算机技术就只是设想 没电子技术就没无线电等通信设备,通信也只是设想 电子在大学教育里是指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含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小学科 其中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可以单独各自做为大专业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小专业,被包含在无线电这个大专业里 通信多只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一级学科:含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小学科。 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也可以被含在无线电里。 通信与信息系统就是通信工程专业 最后,计算机专业指的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 注意其实小学科才是大学真正的“专业” 计算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这些本科专业名字只是个大方向 到研究生和博士,就不存在这样的叫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