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课件】ch3地下矿床开拓

【采矿课件】ch3地下矿床开拓

【采矿课件】ch3地下矿床开拓

开拓方案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1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 在矿山设计中,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总体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包括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巷道的类型、位置、数目等。本章对选择矿床开拓方案和步骤、基本要求和应考虑的影响因素以及专家系统的应用作简要说明 一、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 矿床开拓是矿床开采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往往决定整个矿山企业建设的全貌,并与矿山总平面布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一系列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矿床开拓方案一经选定并施工之后,很难改变。为此,选择矿床开拓方案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功能: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 (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 二、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 (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偏角、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等; (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裂带等; (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 (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面运输条件、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地面岩体崩落和移动范围,外部交通条件、农田分布情况等;

(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 (7)选用的采矿方法; (8)水、电供应条件; (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 (10)选场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三、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一个矿山,往往有几个技术上可行的而在经济上不易区分的开拓方案,矿床开拓设计是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由于矿床开拓设计内容广泛,它涉及到井田划分、选场和尾矿库的相关位置以及地面总平面布置等一系列问题,往往不能轻易地判断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综合分析比较方法,才能选出最优的矿床开拓方案。用综合分析方法选择矿床方案的步骤如下。 1、开拓方案初选 在全面了解了设计基础资料和对矿床开拓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设计任务书,充分考虑前述影响因素,提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方案,对各个方案拟定出开拓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类型、位置和断面尺寸,绘出开拓方案草图,从其中选出3~5个可能列入分析比较的开拓方案。 在方案初选中,既不要遗漏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又不必将有明显的方案列入比较。 2、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 对初选出的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比较,删去某些无突出优点和难于实现的开拓方案,从中选出2~3个在技术经济上难于区分的开拓方案,列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 3、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初步分析比较选出的2~3个开拓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计算,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开拓方案。 在技术分析比较中,一般要计算和对比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决额和投资回收期;

(完整版)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矿床进行地下开采时,一般都按照矿床开采四步骤,即按照开拓、采准、切割、回采的步骤进行,才能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开拓:从地表开掘一系列的巷道到达矿体,以形成矿井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行人、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系统,以便将矿石、废石、污风、污水运(排)到地面,并将设备、材料、人员、动力及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这一工作称为开拓。矿床开拓是矿山的地下基本建设工程。为进行矿床开拓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例如竖井、斜井、平硐、风井、主溜井、充堵井、石门、井底车场及硐室、阶段运输平巷等。这些开拓巷道都是为全矿或整个阶段开采服务的。 采准:采准是在已完成开拓工作的矿体中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采区),并在矿块中形成回采所必需的行人、凿岩、通风、出矿等条件。掘进的巷道称为采准巷道。D般主要的采准巷道有阶段运输平巷、穿脉巷道、通风行人天井、电耙巷道、漏斗颈、斗穿、放矿溜井、凿岩巷道、凿岩天井、凿岩硐室等。 切割:切割工作是指在完成采准工作的矿块内,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矿块回采前,必须先切割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凡是为形成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切割巷道,例如切割天井、切割上山、拉底巷道、斗颈等。 不同的采矿方法有不同的切割巷道。但切割工作的任务就是辟漏、拉底、形成切割槽。采准切割工作基本是掘进巷道,其掘进速度和掘进效率比回采工作低,掘进费用也高。因此,采准切割巷道工程量的大小,就成为衡量采矿方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行对比,通常用采切比来表示,即从矿块内每采出一千吨(或一万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的长度。利用采切比,可以根据矿山的年产量估算矿山全年所需开掘的采准切割巷道总量。 回采:在矿块中做好采准切割工程后,进行大量采矿的工作,称为回采。回采工作开始前,与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一般还要扩漏(将漏斗颈上部扩大成喇叭口),或者开掘堑沟;有的要将拉底巷道扩大成拉底空间,有的要把切割天井或切割上山扩大成切割槽。这类将切割巷道扩大成自由空间的工作,称为切割采矿(简称切采)或称补充切割。切割采矿工作是在两个自由面的情况下以回采的方式(不是掘进巷道的方式)进行的,其效率比掘进切割巷道高得多,甚至接近采矿效率。这部分矿量常计入回采工作中。 回采工作一般包括落矿、采场运搬、地压管理三项主要作业。如果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进行两步骤开采时,回采工作还应包括矿柱回采。同样,矿柱回采时所需开掘的巷道,也应计入采准切割巷道中。

(冶金行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要点

(冶金行业)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要点

按矿体形状分类 层状矿体——矿体是壹层壹层的。多源于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 特点是:层状矿床的品位,倾角和厚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矿床规模比较大;多见于黑色金属矿床 脉状矿体——矿床主要是由于热液气化作用,将矿物充填于地壳裂隙中生成的矿床 特点是:矿脉和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块状矿床——矿床主要是充填,接触交代分离和氧化作用形成的 特点:形状很不规则。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株等形;矿体大小不壹;矿体和围岩的界限不明显 按矿体厚度分类 矿体厚度:矿体的上盘和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前者称为矿体的真厚度,后者称为矿体的水平厚度。对于急倾斜矿体,常用水平厚度,对于缓倾斜矿体,水平或倾斜矿体常用垂直厚度 极薄矿脉矿体厚度在0.8m以下。(壹个肩宽)开采时要采壹部分围岩,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宽薄矿脉矿体厚度为0.8——4.0m之间。考虑近似水平矿床,用木支护时支护高度不得超过4m,超过4m,支护作业困难很大。用浅孔回采 中厚矿体矿体厚度为4.0——10m之间。壹般此时矿块没走高布置,多用浅孔回采 厚矿体矿体厚度为10——30m,(此时30m为使用没走向布置和垂直走向布置矿块的界限,也能够用沿走向布置矿体)。壹般用深孔回采 极厚矿体矿体厚度在30m之上。采用深孔回采。矿块可垂直走向布置

3)矿块的布置形式1矿块沿走向布置2矿块垂直走向布置3矿块垂直走向布置且凿走向矿柱 为什么要垂直走向布置呢?主要是:1受到允许的暴露面积限制;2受到凿岩设备运搬矿石的设备限制 金属矿床的特点: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矿石品位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矿石和围岩的硬度较大;矿床的含水性 井田划归壹个坑口开采的矿体 矿田划归壹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者是壹部分 矿区划归壹个X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 划分井田时应当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 1照顾到自然赋存条件,及地表地形条件2照顾到生产管理上的方便3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需要4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走向线——岩层的层面和水平面的交线叫该岩层的走向线 走向——走向线的水平方位角叫走向 走向长——矿体沿走向的长度,称为矿体的走向长 倾斜线——在岩层平面内垂直走向的线叫倾斜线 倾斜——倾斜线的方向叫倾斜(或倾向) 倾角——倾斜线和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倾角。也就是岩层面和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叫岩层的倾角 延深——是指矿体在深度上分布情况。可用埋道深度和赋存深度来表示 埋道深度(h)——指矿体上部界线到地表的深度 赋存深度(H0)——指矿体上部界限到下部界限的垂直距离或倾斜距离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1)、空场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 (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 (2)矿体倾角≤30°; (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 (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

(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2)、全面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 (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 (2)矿体倾角≤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 (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 (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 (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 (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 (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3)、浅孔留矿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

全面采矿法在某矿的应用实践

全面采矿法在某矿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18-12-15T11:30:44.1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任青林 [导读] 某矿区面积10.93平方公里,多为原生矿床,属第四勘探类型,矿体产状复杂,开采难度大。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云南个旧 661005 摘要:全面采矿法由于它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在我矿坑下开采中占有很大比例。在生产实践中,全面采矿法的回采工艺得到改进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它的基本方案又衍化出多种变形方案,适用条件得到延伸,应用范围更广泛。 关键词:全面采矿法;应用 一、前言 某矿区面积10.93平方公里,多为原生矿床,属第四勘探类型,矿体产状复杂,开采难度大。其中缓倾斜薄矿脉约占20~30%,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倾角0~30°,厚度≤5米。顶板多为大理岩,稳固~中等稳固;矿体有氧化矿和硫化矿两种,硫化矿较稳固,氧化矿中等稳固。 长期以来,此类矿体主要用全面采矿法进行开采,它在我矿坑下开采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它工艺简单,适应性强,成本低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由全面采矿法的基本方案又衍化出多种变形方案,适用条件得到延伸,应用范围更广泛。 二、全面法采矿法基本方案 全面法采矿主要适用于矿体厚度不大于5米,矿岩稳固或中等稳固,倾角在0~30°之间的缓倾斜薄矿脉。松树脚锡矿全面法采矿是典型的逆倾斜推进方案,中段高30米,同一中段内划分为两个矿块;矿块间留间柱或不留间柱;一个矿块又划分为若干分条或小矿块回采;回采方向由下而上沿逆倾斜方向推进。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矿房的长度一般40~60米为宜,矿房宽度40~60米,两矿房之间留10~12米间柱。矿房内划分若干分条,分条宽10~15米。 中段运输平巷布置在脉内或下盘脉外,采用电耙直接耙矿或采场小溜井转运装车;切割上山沿矿脉走向每隔10~15米开凿一条,沿矿脉倾斜布置。各沿脉切割上山端部连通,形成人行、回风联络道。 矿房回采:回采顺序由一翼向另一翼退采,如果是首采矿块,则可以采取中间向两翼回采方案。回采工作是由切割上山的一侧或两侧沿矿体倾斜全面推进,落矿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进行打眼,装药爆破落矿。凿岩时,要求炮眼方向与矿体的倾斜方向一致,避免炮孔穿入顶板围岩,爆破后增大贫化,同时避免破坏顶板和附近留的矿(岩)支柱。采下的矿石运搬主要靠电耙耙运,采用电耙直接耙矿装车或经采场小溜井转运,在中段平面装车。若遇矿体局部变厚时,一次爆破不能采下全矿石时,耙矿时不能全部耙完,应留作矿石堆支撑打眼,进行第二次或第三次落矿,尽量回收矿源。 采场支护和顶板管理:采场顶板主要由顶底柱和采场中留的低品位不规则矿柱支护。局部顶板不稳时,可用木棚子,垛木或锚杆支护。 矿柱回采:为了回采矿柱时的安全,一般在回采矿房时就将炮孔打好。到矿房回采结束后,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地顺序回采矿柱。部份矿柱不能回采时,就应留作久矿柱。若遇矿石品位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回采,采用可靠的人工造矿柱代替。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材料消耗:全面法开采氧化矿、硫化矿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三、方案改进 为了减少采切工程量,尤其是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矿体,减少不必要的采场建设工程,简化工艺,在实践中,对方案进行了改进:1.沿走向推进方案

地下开采设计

倾斜厚矿体铁矿床地下开采 开拓方法选择课程设计说明书 组别:第二十组 班级:采矿1301 学号: 20121720 20121713 20121724 姓名:温鹏牛奔肖尊志 2016年 5 月 6 日

目录

第1章设计基础资料 1.1 基本条件 铁矿矿体埋深400m,矿体总体走向128°,倾向38°,水平倾角45°,水平真厚度平均30m,属于倾斜厚矿体,地表到下-200m,岩层属于第四纪土,-200~-400m岩层属于含水中等稳固岩,-400~-500m岩层属于稳固片岩。矿石及上、下盘围岩稳固。 1.2 设计基础图纸 基于平面图-生成勘探线剖面图和纵剖面图以及一张中间位置的平面图A3图框中,打印出来。 1.3 开采技术条件 一般来说,必须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然后才能考虑开采问题。 因为我国富铁矿石不多,品位越高,质量越好,我国的工业品位定在大于45%,含磷越低,铁矿石的冶炼和分选的成本越低,是冶炼厂青睐的,价格越较高。 1)开采设备分两种: 1.露天开采:成本低,利润高,主要是利用挖崛机,装载机,汽车,风钻机,炸药等。 2.地下开采:成本较高,还需要坑道支架和通风设备,铺设矿山轨道,利用专门设备小火车运到地表。

如果是向冶炼厂提供矿石,联系到火车车皮就可以,如果是提供半成品,还需要一套设备,最小型的也要100多万元,把矿石磨细,进行初步分选(需要大量的水,要求含铁量在90%以上),然后提供给冶炼厂。 至于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问题,矿山的开采单位一般很难做到,开采时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而矿渣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如果是冶炼厂,会把矿石中的其他元素分离出来,用做其他用途。 2)开采技术条件: 矿体围岩属于稳定中等含水片岩,裂隙不发育,岩石比较完整且稳固,力学强度较高,周围地压情况简单,没有地压集中,岩石稳定性较好。该矿体赋存条件简单,结构稳定,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性类型,矿脉及上下盘岩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对矿体开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水文地质条件: 矿体围岩为分布广,厚度大,致密坚硬,稳固性良好,岩体具有含水性,裂隙水发育,矿脉两侧被包围,涌水量较大。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雨,平巷设计时应具有5‰左右的坡度,有利于自然排水,地下水淹没坑道的危险性较小。 第2章生产能力计算 2.1 矿山服务年限 预计14年采完,年产量12.9万吨,基建期1年,闭坑1年,服务年限16年。

采矿方法总结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要点归纳 2011-1-19 14:06:4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946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 一、空场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 (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 (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 (2)矿体倾角≤30°; (3)厚度≤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 (4)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 (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二、全面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 (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 (2)矿体倾角≤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 (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 (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 (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 (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 (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 (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三、浅孔留矿采矿法 适用于开采矿石中等稳固和围岩稳固的急倾斜矿体,并要求矿石无自燃性、氧化性,破碎后不易再结块。 1.普通浅孔留矿采矿法 (1)矿岩基本稳固的急倾斜矿体;

露天开采课程设计完美版

目录 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 (2) 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2) 1.1.2影响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 (3) 1.2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 (3) 1.2.3开采深度的确定 (3) 1.2.2最小底宽 (3) 1.2.3露天矿台阶要素与最终边坡角验算 (4) 1.2.4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 (4) 1.2.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4) 2、露天开拓方法设计 (5) 2.1矿床露天开拓的影响因素 (5) 2.2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 2.2.1选择开拓方案的原则 (5) 2.2.2 矿床开拓方案的确定 (5) 2.3.1出入沟的布置 (5) 3、露天矿主要开采工艺设计 (6) 3.1穿孔工作 (6) 3.1.1穿孔设备选择 (6) 3.1.2穿孔设备数量计算 (6) 3.2爆破工作 (7) 3.2.1爆破材料 (8) 3.2.2爆破方法选择 (8) 3.2.3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 (8) 3.2.4爆破参数的确定 (8) 3.2.5装药、填塞、起爆方法 (10) 3.2.6爆破网路设计 (11) 3.2.7一次爆破量的确定 (12) 3.3采装工作 (13) 3.3.1 电铲及运输设备类型的选择 (13) 3.3.2挖掘机数量确定 (13) 3.4采装工作面参数及工作平盘的配线方式 (14) 3.4.1台阶高度 (14) 3.4.2采区长度 (14) 3.4.3采掘带宽度bc (15) 3.4.4最小工作平盘宽度及工作平盘宽度 (15) 3.4.5平盘配线方式 (15) 参考文献 (15)

1、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1.1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和因素 1.1.1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圈定的露天开采境界要保证露天采场内采出的矿石有盈利,即采用的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 (2).要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把较多的矿石圈定在露天开采境界内,发挥露天开采的优越性; (3).所圈定的露天采矿场的帮坡应等于露天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保证露天采矿场的安全生产; (4).用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的露天开采范围很大,服务年限太长时,应按矿山一般服务年限确定初期露天开采的深度; (5).下列情况可适当扩大露天开采境界: 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后,境界外余下的工业矿量不多,经济上不宜再用地下开采; 矿石和围岩稳固性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量大,矿石和围岩有自燃危险等,在安全上和技术上不适合于地下开采; (6).下列情况可适当缩小露天开采境界 开采境界边缘附近有重要建筑物、构筑物、河流和铁路干线等需要保护或难于迁移至露天采场影响范围之外; (7).当矿体极不规则,沿倾向厚度变化大,矿体上部覆盖层较厚或地形复杂(如境界内有孤立山头等)时,用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初步确定境界后,再用平

矿床开拓

第三章矿床开拓 3.1矿山年产量、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根据该矿山的年生产量,年工作日为330天(去除法定节假日15天,因天气影响5天,设备维修15天),生产制度为每天两班,每班8小时,分别是8:00~16:00、16:00~24:00依次循环,以此完成年产原矿3.3万吨的目标。 设备的检修制度:小修一个月一次,主要维修小型机械,电器件的保养,调整安全间隙。中修半年一次,主要维修中型设备以及易损的部件。大修两到三年一次,主要维修更换大型设备。 由于Ⅰ-1号、Ⅳ-1号、Ⅴ-1号矿体资源量87812t。由于设计要求年产原矿3.3万t(废石产量为矿石产量的10%),矿石回收率90%以上,矿石贫化率在8%以下,故此开采深度范围内服务年限T===2.6年 式中A ——年产量,吨; Q ——圈定范围内矿体总储量,吨。 K ——矿石回收率,90%。 T ——圈定范围内矿床的服务年限,年。 ——矿石贫化率,8%。 按回采工作条件验证矿山的产量 ①按矿山开采工作年下降深度验算矿石年产量 A==7.2万吨>3.3万吨 式中H——年下降深度30,m/a;《矿山企业设计基础》表7-4。

S——矿体水平面积504.9,m2 (矿体平均厚度×矿体走向长度=504.9m2); γ——矿石容重,3.17t/m3,《矿体垂直纵投影图》中查得; K——矿石回收率,90%,任务书中得到; ' ——废品混入率,10%,任务书中得到; k1——矿体厚度修正系数,取值1.25,《矿山企业设计基础》表7-5。 K2——矿体倾角修正系数,取值1.2,《矿山企业设计基础》表7-6。 ②按经济合理的矿山服务年限验算矿山年产量 年产量A==3.304万吨>3.3万吨 故本设计能满足生产能力的要求。 3.2井田划分及开采方式 3.2.1井田划分原则 ①国家对矿山基本建设时间和年产量的要求。 资源储量87812t,规定年产原矿3.3万t(废石产量为矿石产量的10%), 基建时间为3年。 ②矿床的埋藏特征。 Ⅰ-1号矿体 矿体赋存于Ⅰ号矿(化)脉4~7线间,其形态呈规则的脉状。 地表长260m(地表矿体均被前人采空),矿体厚度一般0.30~1.80m,平均 0.99m,厚度变化系数为42.10%,厚度属稳定金矿体;金品位一般10.00~ 30.00×10-6,平均品位20.77×10-6,单样最高386.35×10-6,品位变化系数(以 单样计算)为200.13%,品位变化属不均匀矿体。 矿体产状与矿脉产状一致,走向45°,矿体倾向南东,倾角82°~88°。 控制最大矿体斜深95m,矿体由三层段高18~27m的沿脉坑道控制。根据坑道工程揭露,矿体向下有延伸之趋势。 Ⅳ-1号矿体 矿体出露于64线pm1、pm2采样剖面和ZK6401孔。矿体呈脉状,走向38°,断层上盘矿体倾向南东,下盘矿体倾向北西,倾角82°~87°。矿体地表沿走向长约80m,矿体平均真厚度1.50m,厚度变化系数为57%,厚度属稳定金矿体;金品位一般1.48~4.56×10-6,单样最高9.73×10-6,平均品位3.27×10-6,品位变化系数(以单样计算)为37%,品位变化属均匀型。 控制最大矿体斜深100m,矿体由二个取样线和一个钻孔控制。矿体向下和偏北东有延伸之趋势。 Ⅴ-1号矿体

《非煤固体矿床开采》习题.doc

《非煤固体矿床开采》习题集 第一章总论 1.矿石、围岩、夹石、废石的概念 2.金属矿床 3.金属矿石 4.矿石品位、工业品位 5.矿岩的硬度、岩石的坚固性、矿岩的稳固性和矿岩的碎胀性 6.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屮,对矿床开采影响较人的因索有: 7.矿体按矿体形状可分为: &矿体按矿体厚度可分为: 9 .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种类可分为: 1().金属矿石按其所含金属矿物性质、矿物纟fl成和化学成分可分为: 11.非煤矿床的特点是什么? 地质构造真复杂,形态品位变化大, 赋存条件不稳定,矿石围岩都很硕。 12.极坚固岩石、坚硬岩石、屮等坚固岩石和不坚固岩石f系数等于多少? 第二章非煤矿床开采的原则 1.矿石的贫化与损失率 2.矿体产状的三要素指: 3.金属矿床的埋藏要素: 4.我国采掘工作的“八字方针”是: 5.矿床开采的步骤分为: 6.有色金属矿山按年产量计“三级矿量"保有年限耍求,开拓矿量几年;采准矿量几年;备采矿量几年。三级矿用是“316”,即开拓三年,采切1年,待采矿量半年 7.按开采准备程度可将矿石储量分为: 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待采矿量 &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为: 9.阶段的开采顺序为哪两种,常用哪种? 10.矿床的开采原则为: 11.计算废石混入率,矿石冋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金属冋收率。 12.某矿开采铁矿床,已知-?矿块的工业储量为84 k(,工业储量平均品位为60%,该矿块采出矿石量80 kt,

釆出矿石品位为57%。若混入的废石品位为15%,试计算:(1)矿石损失率;(2)矿石贫化率;(3)废石混入率;(4)金属回收率。 已知:Q=84kt,T=80kt, Q = 60%,Q'=57%,Q = 15% 求:y,K,p,E ⑴废石混入率(刃 a-a t…60% -57% t_ _ …, _ … / = -------- 7 x 100% = ------------- x 100% = 6.7% 60%-15% (2)矿石回采率(K) T QA K = —(1-刃x 100% =—(1- 6.7%)x 100% = 88.6% 解:°84 (3)矿石贫化率S) a-a60%-57% 1AAr/ _r/ p = ------- x 100% = -------------- x 100% = 5% a 60% (4)金属回收率(E) T QH E = —(1-z?)x 100% = —(l-5%)x 100% = 90.5% 2 84 第三章矿床开拓及采矿工艺 1.矿床开拓方式冇哪些? 2.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木要求是什么? 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而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功能 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牛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牛产 3)基建工程最最少,尽最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 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 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 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而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浓〃/ 3.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偏角、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等 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裂带等 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 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 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而运输条件、地而工业场地布置、地面岩休崩落和移动范鬧,外部交通条件、农 山分布情况等 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 7)选用的采矿方法 8)水、电供应条件 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 10)选场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

采矿课程设计

采矿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前言 第一章井田地质特征 目录 矿井储量及年产量5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范围及储量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5 6 10 第二章井田开拓12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井田内划分 开拓方案的选定 开采顺序 12 15 23 第三章采煤方法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结束语 参考文献采煤方法的确定 采区巷道布置 回采工艺 灾害预防 26 27 31 34 37 38

前 言 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一环,它是继我们学过《井巷工 程》、《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 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 奠定基础。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 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煤层开采设计是煤炭开采重要环节,而煤矿开采技术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的 不同有很大差异。开采方式不对会造成煤炭的极大浪费,甚至会造成伤亡事故的 发生。在 21 世纪,能源极为重要的时代,要适应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就必须 优化开采技术,体现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策略,而合理的开采设计则能有效减 少煤炭损失,将赋存在地下的煤炭高速度,高效率的回采出,满足祖国经济建设 对能源的需求。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 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 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 师指正。 设计题目如下: 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度 8000m,,倾斜长度 2600m 。 煤层埋藏特征:煤层厚度 m 1=3.9m, m 2=2.8m ,煤层倾角α=17°, 层间距 H=10m;表土层厚度 30m,风化带深度 10m; m 1 顶板为砂质页岩,底板为砂 岩;m 2 煤层顶板为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煤层埋藏稳定,井田无较大构造;地 面标高+220m. 煤的容重γ1=γ2=1.35t/m ,煤质中硬,坚固性系数 f =2~3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正常涌水量 Q 正=200 m /h; 矿井最大涌水量 Q 大=300 m /h,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q=7.5 m /d·t;煤有自然性,自 然发火期 11 个月,煤尘有爆炸性。 3 3 3 3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

《采矿学》习题集选 第二篇地下开采 第六章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矿石、废石?划分矿石与废石的原则有哪些? 2.试述确定井田划分的原则? 3.阶段高度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4.矿床地下开采中采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衡量采准工作量的大小? 5.何谓矿石损失?在矿床地下开采中产生矿石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在地下开采中什么是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7.矿床地下开采包括哪几个步骤? 8.何谓三级储量?三级储量计算的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矿床开拓 一、思考题 1.简述平硐开拓法的适用条件? 2.平硐开拓法有哪几种?并分别阐述其适用条件? 3.竖井开拓主要应用于什么条件?竖井开拓有几种方案?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下盘竖井相对上盘竖井有哪些优点? 5.斜井开拓主要适用开拓何种矿体?它于竖井开拓相比有哪些缺

点? 6.斜坡道主要适用什么条件?它比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有哪些优越性? 7.简述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的原则? 8.简述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9.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形式有哪几种? 10.竖井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分别画出各种形式的示意图? 第八章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一、思考题 1.选择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原则? 2.简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 3.试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4.简述矿床开拓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 二、开拓方法选择例题: 例 1.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矿体走向长度为1700~3500米,矿体埋藏深度为300米,矿体平均厚度53米,矿体平均倾角46度,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大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开拓方案? 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阶段高度为70米,矿石平均品位为50~55%。开拓示意图如下:

2020年全面法采矿、出矿作业规程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全面法采矿、出矿作业规 程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2020年全面法采矿、出矿作业规程 1.凿岩—爆破—通风—出矿—撬顶平场—凿岩 2.落矿作业规程应遵循平巷规程的所有条款。 3.凿岩过程中岩工通过观察岩粉避免破坏上下盘围岩,注意观察矿脉错动规律,减少损失贫化。 4.落矿时必须按设计排距,眼距布眼,以降低大块产出率。 5.必须按设计采矿范围落矿,以留足矿柱尺寸,矿体必须采到矿体上下盘边界,以降低贫化率。 6.爆破时,由里向人行天井起爆,采场炮孔超过5个时,必须用导爆管成组爆破,成组点火一人不超过5组,导火线长度应保证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最短不小于2.5m导火线切头长度不小于5mm,一根导火线只准切一次,禁止边打眼边装药以及边装边点,边切边点。

7.出矿时出现矿石悬空应采用长木杆绑炸药爆破震动,使矿石落下,严禁用钎子、木棍等去捅,严禁进入采场下处理及出矿。 8.撬顶平场时,进入作业场之前首先将顺路废石清理干净,撬碴由两人同时作业,挂好照明,一人撬碴,一人照明,要求灯光明亮,精神集中,严禁谈笑打闹,残炮交岩工处理,撬不下来的浮石给上临时支柱,或挂上标志,并上报,撬碴严禁与平场凿岩等同时作业。 9.密切注意采场变化,遇不可预见情况,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上报有关领导,经有关部门人员研究修改设计,方可重新开工。 10.根据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如矿体分支、尖灭、错断、遇破碎带、较大断层等情况,及时通知地质人员给予鉴定,给出解决办法,修改设计方可施工。 11.必须加强采场通风,如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必须立即撤出人员,绝对不允许进行下序作业。 12.上山是上下行人的通道,因此天井底板及联通采场联络道

地下采矿设计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任务书

《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评阅教

目录 1采择矿方法选 (1) 1.1 设计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 (1) 1.1.1矿体倾角 (1) 1.1.2矿体厚度 (1) 1.1.3矿体走向长度及沿倾斜长度 (1) 1.1.4矿石品位及围岩含矿品位情况 (1) 1.1.5矿石及上、下盘围岩种类,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地质构造,矿岩稳固程度及其矿岩接触 情况 (1) 1.1.6矿体的物理机械性能 (1) 1.1.7矿岩允许不支护暴露面积 (1) 1.1.8地表陷落的可能性 (1) 1.2 采矿方法的选择 (1) 1.3 矿块构成要素 (2) 1.3.1对选定的采矿方法,确定矿块的构成要素及矿块布置方式 (2) 1.3.2确定回采工作面形式及允许暴露面积 (3) 2矿块采准切割工作 (3) 2.1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 (3) 2.1.1选择运输设备 (3) 2.1.2确定阶段运输巷道断面尺寸 (3) 2.1.3确定阶段运输巷道布置形式 (4) 2.2 矿块底部结构 (4) 2.3 切割工作 (4) 2.4 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断面尺寸 (4) 2.4.1选择采准巷道、切割巷道施工设备 (4) 2.4.2确定采准、切割巷道断面尺寸 (4) 2.4.3确定采准巷道及切割巷道数量及位置 (4) 2.5. 采准工程量 (4) 2.5.1采准工程量计算 (4) 2.5.2采准工作量计算 (5) 3 回采工作 (6) 3.1 矿房落矿工作 (6) 3.1.1选择凿岩设备及工具 (6) 3.1.2确定落矿参数 (6) 3.1.3按类似矿山条件,确定单位炸药消耗 (6) 3.1.4确定炮孔布置形式,并绘制炮孔布置草图 (6) 3.1.5简述装药及起爆方法 (7) 3.1.6计算一个循环落矿量(T) (7) Q) (7) 3.1.7计算一个循环落矿消耗的炸药量( 1 q) (7) 3.1.8计算单位炸药消耗量( 1 T) (7) 3.1.9计算每米炮孔崩矿量( m 3.1.10简述二次破碎方法 (7)

留矿普通全面采矿方法设计

目录 摘要 (5) 第一章设计依据、基础资料和原则 (5) 第二章一般部份 (6) 2.1矿山概况 (6) 2.2地质概况 (7) 2.2.1地层 (7) 2.2.2构造 (7) 2.2.3岩浆岩 (7) 2.3矿体特征 (7) 2.4矿石特征 (8) 2.4.1矿石结构 (8) 2.4.2矿石构造 (8) 2.5找矿标志 (9) 2.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0) 2.6.1矿床的工业特征 (10) 2.6.2矿石的工业特性 (10) 2.7矿山现用开拓方法 (10) 2.8井巷掘进 (11) 2.9主要阶段运输巷道 (11) 2.10矿井通风与防尘 (12) 第三章专题部分 (12) 第一节采矿方法的选择 (12) 3.1采矿方法的选择 (12) 3.1.1正确选择采矿的意义 (12) 3.1.2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14) 3.1.3设计开采技术条件 (15)

第二节普通全面采矿法 (18) 3.2.1普通全面采矿法的适用条件 (18) 3.2.2普通全面采矿法的特点 (19) 3.2.3普通全面采矿法的矿块布置和构成要素 (19) 3.2.4普通全面采矿法的采切工程 (20) 3.2.5普通全面采矿法的回采工艺 (20) 3.2.6普通全面采矿法工程量计算 (24) 3.2.7普通全面采矿法矿石直接成本计算 (26) 第三节留矿全面采矿法 (29) 3.3.1 留矿全面法适用条件 (29) 3.3.2留矿全面采矿法的特点 (29) 3.3.3留矿全面采矿法的矿块布置和构成要素 (29) 3.3.4留矿全面采矿法的采切工程 (30) 3.3.5留矿全面采矿法的回采工艺 (30) 3.3.6留矿全面采矿法工程量计算 (34) 3.3.7留矿全面采矿法矿石直接成本计算 (37) 第四章矿山企业安全管理 (40) 4.1 设计依据 (40) 4.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40) 4.3《矿山安全生产法》对矿山企业的强制规定 (41) 第一节矿山安全主要技术措施 (42) 4.1灾变设施 (42) 4.2防排水 (43) 4.3抗震 (46) 4.4爆破安全 (46) 4.5采场顶板安全管理 (47) 4.6通风防尘安全管理 (48)

矿床开拓及采矿方法

狮子山铜矿开拓方法及采矿方法 一、开拓方法 1、开采地下金属矿床时,必须先从地表掘进一系列井巷 到达矿体,以建立地表与矿体之间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人行、材料、通风、提升、运输、供水、排水、供电、供风、充填等系统,这些工程的综合就称之为矿床开拓。总共分为单一开拓 法(平硐开拓、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斜坡道开拓)以及联合 开拓法(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狮子山矿是采用平硐、盲竖井以及斜井联合开拓法。 2、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狮子山铜矿体属于一个盘区三个 矿块,一期工程设计井田开采面积为12400m2,二期主控工程 深度在1335.0水平(八中断至十三中段),垂直深度250米, 走向长度400米左右,矿石量3974300吨,地质品位 0.905%,金属量35891吨。三期主控工程深度在1237米水平(十三中断至十五中段),垂深度100米,走向长度500米左 右,矿石量1321985吨,地质品位0.82%,金属量10867.7吨。 四期正在做初步设计预科研。 3、开拓顺序一般按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中 段采用环形运输,分别在矿体上、下盘开掘沿脉巷道,中间 以穿脉贯通。根据矿体埋藏情况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充分利用 原有勘探坑道,阶段高度一期工程为50~69米二、三期工程

为50米。中断高度选择依据:根据地质、技术、经济等因素。基本地质情况:矿体厚度平均为21米,走向N500~600E,倾角700~820,倾向南东,平均走向长360米,垂深670—850米。矿岩硬度f=4~8,中等稳固。技术因素:尽量降低开拓工程总 量和费用,有利于生产和集中管理。 4、矿山开拓方法 (1)根据矿体埋藏情况及矿区地形条件,狮子山铜矿一 期工程设计标高为1585米以上(八中断以上),采用平 硐—溜井加辅助盲竖井联合开拓,竖井提升废石、主溜 井下放矿石至八中断,最后在八中断装矿经主平隆运输 至坑外起点站。一期主溜井在各中段建立分支溜井,下 放至主溜井。各中段平巷采用穿脉运输方式装矿。同时,建立了完善的人行、材料、风水管路系统。通风系统主 要采用东部进风,西部回风方式,风速和风质均达到设 计和有关规范要求,通风效果比较好。 (2)二期主控工程控制标高为1335.0水平(十三中断平 面),用平硐+盲竖井开拓,矿石由主井提升至八中段经 主平隆运输到坑外起点站。十一中段以上废石由付井提 升到五中断运输到大凹子排渣场;十一中断以下的废石 运输在八中段起点站排碴场,各中断运输系统采用脉内、外结合穿脉方案。通风系统采用中央进风、东西两翼回 风;人行、材料主要由付井承担;供风由地表空压站经地

有色金属矿山采矿方法概述

采矿方式主要为露天、坑下开采。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方式按地压控制方式,分为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三大类,以空场法、充填法具多。 1.空场采矿法 根据矿块或矿壁的结构不同与回采作业的特点,空场采矿法可分为全面采矿法、房柱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等。 ????(1)全面采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回采工作面沿矿床走向或倾斜方向全面推进,整层回采。在回采时将矿体内所夹废石或贫矿石留下来,根据需要堆成矿柱来支撑采空区顶板。 ?????该法优点是生产能力大,采准切割工作量较少,采矿成本低,采场通风好,能在采场处理废矿石。但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容易发生大面积冒顶。只适用于水平或缓斜,矿石与顶板稳固,矿石品位分布不均匀或有夹石层的矿床,矿床厚度不大于5~7米。 ????(2)房柱留矿法主要是用于水平和缓倾斜矿床的开采。其特点是在矿块内矿柱和矿房交替布置,回采矿床时留下规则的,不连续或连续的带状矿柱,以此支撑采采区顶板。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2.充填采矿法 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叫充填采矿法。有时还用支架与充填料相配合,以维护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的目的,主要是利用所形成的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并为回采创造安全和便利的条件。有时还用来预防有自燃矿石的内因火灾。按矿块结构和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充填采矿法又可分为单层充填采矿法、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采充填采矿法。按采用的充填料和输出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充填采矿法、水力充填采矿法、胶结充填采矿法。 (1)单层充填采矿法。此法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在矿块倾斜全长的壁式回采面沿走向方向、一次按矿体全厚回采,随工作面的推进、有计划地用水力或胶结充填采空区, 以控制顶板崩落。 (2)(2)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此法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随着工作面向上推 进,逐层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 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 矿房采到最上面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空后, 再进行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填。 (3)(3)上向倾斜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区别是,用倾斜分层回采,在采场内矿石和充填料的搬动主要靠重力。这种方法只能用干式充填。 (4)(4)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很不稳固或矿石和围岩均很不稳固,矿石品位很高或价值很高的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矿体。这种采矿方法的实质是 从上往下分层回采和逐层充填,每一分层的回采工作是在上一分层人工假顶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