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4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案:2.4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案:2.4概率的简单应用

图1

年级: 学科:

课题: 第 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 2、

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体验概率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难点:对例题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1、 10把钥匙中有 3 把能打开门,今任取出一把,能打开门的概率为_______.

2、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1,2,3,4,5,6、如图1是这个立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上的数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的12

的概率是 。

3、如图2,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 地到B 地有2条水路、2条陆路,从B 地到C 地有3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 地不经B 地直接到C 地.则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种.

4.某市民政部门:“五一”期间举行“即开式福利彩票”的销售活动,发

图3

图2

A

B C

E D

F

行彩票10万张(每张彩票2元),在这此彩票中,设置如下奖项:奖金(元)1000 500 100 50 10 2

数量(个)10 40 150[400 1000 10000

如果花2元钱购买1张彩票,那么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是 .

5、根据课本中“人寿保险生命表”,求:

(1)一个62岁的人当年死亡的概率(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2)如果有20000个62岁的人参加人寿保险,当年死亡的人均赔偿金假设为 1.05万元,则保险公司为了不赔本,应将保费标准至少定为多少元?

6、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物满100元者赠奖券1张,多购多得,每10000张奖券作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奖金10000元;一等奖10个,奖金1000元;二等奖100个,奖金100元.

(1)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2)试估计这种促销办法与商品价格打九五折相比,哪一种方法给顾客让利更多?

7、一口袋中装有四根长度分别为1,3,4和5的细木棒,小明手中有一根长度为3的细木棒,现随机从袋内取出两根木棒与小明手中的细木棒放在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求这三根细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2)求这三根细木棒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

(3)求这三根细木棒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何感想?

概率论及其简单应用

概率论及其简单应用 摘要 概率论起源于生活,通过科学的数学研究分析进行深层次的提高于理论化,最终将理论作用于实际,造福于我们平日的生产生活。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本文将简单介绍概率论自实际应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在商业,工业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关键词 概率;起源;赌博;应用 引言 概率的研究从实际生活出发,一步步发展成长,现在已经被应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学习和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是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概率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影响深远。 正文 1.概率论在实际运用中的起源 概率论是一门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学问,但是最初概率论的起源与赌博问题有关。16世纪,意大利的学者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irolam oCardano,1501——1576)开始研究掷骰子等赌博中的一些简单问题。17世纪中叶,当时的法国宫廷贵族里盛行着掷骰子游

戏,游戏规则是玩家连续掷4次骰子,如果其中没有6点出现,玩家赢,如果出现一次6点,则庄家(相当于赌场)赢。按照这一游戏规则,从长期来看,庄家扮演赢家的角色,而玩家大部分时间是输家,因为庄家总是要靠此为生的,因此当时人们也就接受了这种现象。后来为了使游戏更刺激,游戏规则发生了些许变化,结果也有了很大差别。于是他们去请教当时的数学家帕斯卡,求助其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了概率论的产生。 有人对博弈中的一些问题发生争论,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赌金分配问题”,他们决定请教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和费马(Fermat)基于排列组合方法,研究了一些较复杂的赌博问题,他们解决了分赌注问题、赌徒输光问题。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花费了3年的思考,并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了概率论的产生。概率与统计的一些概念和简单的方法,早期主要用于赌博和人口统计模型。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需要了解各种不确定现象中隐含的必然规律性,并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从而产生了概率论,并使之逐步发展成一门严谨的学科。概率与统计的方法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医学、金融保险甚至人文科学中。 2.概率论的发展 瑞士数学家伯努利作为使概率论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的奠基人之一,建立了概率论中第一个极限定理(伯努利大数定理),阐明了时间发生的频率稳定于它的概率。随后,棣莫弗和拉普拉斯又导出了

高中数学学案条件概率

2.2.1条件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探究: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 ”表示,没有抽到用“Y”,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 Y Y,Y Y Y和Y Y Y.用B 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则B 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 Y 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的概率为 1 () 3 P B=. 思考: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因为已知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所以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Y Y Y和Y Y Y.而“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包含的基本事件仍是Y Y 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为1 2 ,不妨记为P(B|A ) ,其中A表示事件“第 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 已知第一名同学的抽奖结果为什么会影响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呢? 在这个问题中,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等价于知道事件A 一定会发生,导致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必然在事件A 中,从而影响事件B 发生的概率,使得P ( B|A )≠P ( B ) . 思考:对于上面的事件A和事件B,P ( B|A)与它们的概率有什么关系呢? 用Ω表示三名同学可能抽取的结果全体,则它由三个基本事件组成,即Ω={Y Y Y, Y Y Y,Y Y Y}.既然已知事件A必然发生,那么只需在A={Y Y Y, Y Y Y}的范围内考虑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p100-101例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例2.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出示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4分之1 。 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 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3分之1 。 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3分之2 。 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出示第101页例2)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3分之1是女生,3分之2是男生。 师:“其中3分之1是女生,3分之2 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 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3分之1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生:因为3分之2是男生,要求男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2份是多少,即12÷3=4(人)。4×2=8(人),也就是说男生有8人。 师:把刚才的解题过程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总结提升。

最新-条件概率示范教案

2.2.1 条件概率(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数学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二节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的起始课,是对概率知识的拓展,为了导出二项分布需要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条件概率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教材利用“抽奖”这一典型案例,以无放回抽取奖券的方式,通过两个思考比较抽奖前和在第一名同学没有中奖的条件下,最后一名同学的中奖概率,引出条件概率的概念,给出了两种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给出了条件概率的两个性质.本课题的重点是条件概率的概念,难点是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通过探究条件概率的概念的由来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归纳、推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特殊与一般思想,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又要自觉的运用化归与转化思想,体现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课时分配 本节内容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主要讲解条件概率概念、性质及计算公式,并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 教学目标 重点: 条件概率的概念. 难点:条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条件概率. 能力点:探寻条件概率的概念、公式的思路,归纳、推理、有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运用. 教育点: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探究点:如何理解条件概率的内涵. 考试点:求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条件概率. 易错易混点:利用公式时()n A 易计算错. 拓展点:有放回.抽球时(|)P B A 与()P B 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三角板 课堂模式 学案导学 一、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有些问题不好解决时经常采用抽签的办法,抽签有先后,对每个人公平吗? 探究: 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师生活动】师:如果三张奖卷分别用12,,X X Y 表示,其中Y 表示那张中奖奖券,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几种可能?能列举出来吗? 生:有六种可能:121221211221,,,,,X X Y X YX X X Y X YX YX X YX X . 师:用 B 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 则 B 包含几个基本事件?

23.2概率的简单应用

23.2概率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 2、紧密结合实际,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如果有人买了彩票,一定希望知道中奖的概率有多大.那么怎么样来估计中奖的 概率呢? 2.出门旅行的人希望知道乘坐哪一中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较小? 指出:概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 用. 二、例题分析: 例1、某商场举办有奖销售活动,每张奖券获奖的可能性相同,以每10000张奖券 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问1张奖券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因为10 000张奖券中能中一等奖的张数是10张,所以一张奖券中一等奖的 概率就是10001 10000 10 ;而10000张奖券中能中奖的奖券总数是1+10+100=111张所以一张奖券中奖的概率是10000111 。

例2、生命表又称死亡表,是人寿保险费率计算 的主要依据,如下图是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经验生命表,(1990-1993年)的部分摘录,根据表格估算下列概率(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1)某人今年61岁,他当年死亡的概率. (2)某人今年31岁,他活到62岁的概率. 分析: (1)解释此表的意思;(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61岁的生存人数为867685,61岁的死亡人数为10853,所以所求概率为01251 .0867685 1085361 61≈== l d p (3)根据表中数据得l =975856, l =856832,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8780 .0975856 85683231 62≈== l l p 三、课内练习 课后习题节选 四、小结 学会调查、统计,利用血管的概率结合实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事件作出合 理的判断和预测,用优化原则作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 同步练习

概率计算方法

概率计算方法

概率计算方法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加大了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考查,体现了“学以致用”这一理念. 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重点,现对概率计算方法阐述如下: 一.公式法 P(随机事件)=的结果数 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出现果数 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其中P(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

摸一个球,请用画树状图法,求两次摸到都是白球的概率. 解析:⑴设蓝球个数为x 个 . 由题意得2 1 1 22=++x ∴x=1 答:蓝球有1个 (2)树状图如下: ∴ 两次摸到都是白球的概率 =6 1 122=. 说明:解有关的概率问题首先弄清:①需要关注的是发生哪个或哪些结果.②无论哪种都是机会均等的. 本题是考查用树状图来求概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观,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一一罗列出来,便于计算结果. 黄 白2白1蓝 黄白1蓝黄白2

四.列表法 例4 (07山西)如图3,有四张编号为1,2,3,4的卡片,卡片的背面完全相同.现将它们搅匀并正面朝下放置在桌面上. (1)从中随机抽取一 张,抽到的卡片是眼睛的概率是多少? (2)从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贴在如图4所示的大头娃娃的左眼处,然后再随机抽取一张贴在大头娃娃的右眼处,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贴法正确的概率. 1 2 3 图 图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和类推能力。 3、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孩子们,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条件概率》示范教案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2.1 条件概率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条件概率的概念在概率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科书只是简单介绍条件概率的初等定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以简单事例为载体,逐步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体会条件概率的思想.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掌握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 抓阄游戏:三张奖券中只有一张能中奖,现分别由三名同学无放回地抽取,问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否比前两名同学小. 活动结果: 法一:若抽到中奖奖券用“Y”表示,没有抽到用“Y ”表示,那么三名同学的抽奖结果共有三种可能:Y Y Y ,Y Y Y 和Y Y Y.用B 表示事件“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则B 仅包含一个基本事件Y Y Y.由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可知,最后一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 的概率为P(B)=13 . 故三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概率是相同的. 法二:(利用乘法原理)记A i 表示:“第i 名同学抽到中奖奖券”的事件,i =1,2,3, 则有P(A 1)=13,P(A 2)=2×13×2=13,P(A 3)=2×1×13×2×1=13 . 提出问题:如果已经知道第一名同学没有抽到中奖奖券,那么最后一名同学抽到奖券的概率又是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组内同学合作讨论,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因势利导. 学情预测:一些学生缺乏用数学语言来表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适当辅助完成.

概率计算方法全攻略

概率计算方法全攻略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中考数学试题中加大了统计与概率部分的考查,体现了“学以致用”这一理念. 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重点,现对概率计算方法阐述如下: 一.公式法 P(随机事件)= 的结果数 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出现果数 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结.其中P(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 =0;0

条件概率知识点、例题、练习题

条件概率专题 一、知识点 ①只须将无条件概率P(B)替换为条件概率P(B A),即可类比套用概率满足 的三条公理及其它性质 ②在古典概型中--- P(B A) P( AB) (AB) P(A) (A) ③在几何概型中--- P(B A) P( AB) (AB) P(A) (A) 事件AB包括的基本事件(样本点)数事件A包括的基本事件(样本点)数 区域AB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 区域A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 条件概率及全概率公式 .对任意两个事件A B,是否恒有P(A) > P(A| B). 答:不是?有人以为附加了一个B已发生的条件,就必然缩小了样本空间,也就缩小了概率,从而就一定有P(A) > P(A| B), 这种猜测是错误的?事实上, 可能P(A) > P(A| B),也可能P(A) < P(A|B),下面举例说明. 在0,1,…,9这十个数字中,任意抽取一个数字,令 A={抽到一数字是3的倍数}; B={抽到一数字是偶 数}; B2={抽到一数字大于8},那么 P(A)=3/10, P(A| B i)=1/5, P(AB)=1. 因此有P(A) > P(A| B i), P(A) v P(AB). .以下两个定义是否是等价的? 定义1. 若事件A、B满足P(A^=P(A)P(B), 则称A、B相互独立. 定义2.若事件A、B满足P(A|B)=P(A)或P(B|A)=P(B),则称A、B相互独立?答:不是的?因为条件概率的定义为 P(A B)=P(AB?/ P(B)或P(B| A)=P(A^/ P(A) 自然要求P(A)丰0, P(B)丰0,而定义1不存在这个附加条件,也就是说,P(AB=P(A)P(B)对于P(A)=0或P(B)=0也是成立的.事实上,若P(A)=0 由0W P(AB) < P(A)=0 可知P(AB=0 故P(AB=P(A)P(B). 因此定义1与定义2不等价,更确切地说由定义2可推出定义1, 但定义1 不能推出定义2,因此一般采用定义1更一般化. . 对任意事件 A 、B, 是否都有P(AB < P(A < P(A+B) < P(A)+P(B). 答:是的.由于P(A+B)=P(A)+P(B)- P(AB (*)

概率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简单应用

概率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简单应用 摘要: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出发介绍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概率方法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简洁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概率论;数学期望;相关系数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它常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学期望;小概率事件;全概率公式;相关系数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突然停电,山洪,雪崩等。因此小概率事件是不可忽视的。又如数学期望无论从计划还是从决策观点看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自觉的利用它从而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从下面的几个具体的实例我们也可以真切的体会到这一点。 一、日常生活中的小概率原理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个贝努利大数定理: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记事件 A 发生的次数为A n ,p 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对于任意正数0ε<,有 lim (||)0A n n P p n ε→∞-≥= 或 lim (||)1A n n P p n ε→∞-<= 根据贝努利大数定律,事件A 发生的频率/A n n 依概率收敛于事件A 发生的概p 。就是说A ,当n 很大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有较大偏差的可能性非常小。假如某事件 A 发生的概率很小。由实际推断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当试验次数很大时,便可以用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代替概率。倘若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很小,则它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也应该很小。例如,若0.001α=,则大体上在10000 次试验中,才能出现1 次。 1、假设推断中的应用 有朋自远方来,他“乘坐火车”(设为事件A1)的可能性为0.3,乘火车迟到的可能性为14,他“乘船”(设为事件A2)的可能性为0.2,乘船迟到的可能性为13,他“乘汽车”(设为事件A2) 的可能性为0.1,乘汽车迟到的可能性为1/15,他“乘飞机”(设为事件A4)的可能性为0.4,乘飞机迟到的可能性为0。现在此人已经迟到,是否需要到汽车站接他?在此只要我们判断出3(|)P A B ,就能知道是否需要去汽车站接他。 1234()0.3,()0.2,()0.1,()0.4P A P A P A P A ==== 1234111(|),(|),(|),(|)04315 P B A P B A P B A P B A ==== 由贝叶斯公式 333341 ()()(|)(|)0.042()()(|) i i i P BA P A P B A P A B P B P A P B A =?==≈?∑ 这是一小概率事件,由小概率原理,这是不会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因此不必去汽车站接。 2、进货问题的应用

高中数学条件概率教案

《条件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理解并掌握条件概率的公式,会解决一些条件概率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学习条件概率的必要性,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探究、学会学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条件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 对条件概率及公式的理解,条件概率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生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分析讨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设问、归纳、讲练结合、适时点拨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2、学法

高一学生知识上已经掌概率的概念,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上不完备,反应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严密,过程不完整;能力上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知识整合和主动迁移的能力较弱,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维的深刻性还需进一步培养和加强,通过让学生“设问、尝试、归纳、总结、运用”,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信息反馈,通过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认识得到深化。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习什么是随机变量、离散型的随机变量以及分布列,这样设计既巩固了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二)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条件概率。例如,投掷一均匀骰子,并且已知出现的是偶数点,那么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与没有这一已知条件的情形有所不同. 一般地,在已知另一事件B发生的前提下,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一定再是P(A). 任一个随机试验都是在某些基本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些基本条件下某个事件A的发生具有某种概率. 但如果除了这些基本条件外还有附加条件,所得概率就可能不同.这些附加条件可以看成是另外某个事件B发生. 条件概率这一概念是概率论中的基本工具之一. 给定一个概率空间,并希望知道某一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试验结果,但

《概率的简单应用》练习题

《概率的简单应用》练习题 ◆基础训练 1.从数字1,2,3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大于21的概率是______. 2.如图,图中每一个标有数字的方块均是可以翻动的木牌,?其中只有两块木牌的背面贴有中奖标志,则随机翻一块木牌中奖的概率为______. 3.某单位内线电话的号码由3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以是1,2,3中的一个,如果不知道某人的内线电话号码,任意拨一个号码接通的概率是_______. 4.从-2,-1,1,2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一次函数y=kx+b的系数k,b 所得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 B.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C.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D.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6.有2个完全相同的抽屉和3个完全相同的球,要求抽屉不能空着,那么第一个抽屉中有2个球的概率是() A.1 2 B. 1 3 C. 2 3 D. 3 5 7.盒子里一共有8个球,其中只有3个红球,随意从中摸出2个球,求出下面几种情况的概率: (1)2个球都是红球;(2)2个球中至少有1个红球; (3)2个球中只有1个红球;(4)2个球都不是白球.

8.A口袋中装有2个小球,它们分别标有数字1和2;B口袋中装有3个小球,?它们分别标有数字3,4和5.每个小球除数字外都相同,甲,乙两人玩游戏,从A,B?两个口袋中随机地各取出1个小球,若两个小球的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赢;若和为奇数,则乙赢.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提高训练 9.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数字,把乙所猜数字为b,且a,b分别取0,1,2,3,若a,b满足│a-b│≤1,由称甲、乙两人“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得出“心有灵犀”的概率为________. 10.小强、小亮、小文三位同学玩投硬币游戏.三人同时各投出一枚均匀硬币,若出现三个正面向上或三个反面向上,则小强赢;若出现2?个正面向上一个反面向上,则小亮赢;若出现一个正面向上2个反面向上,则小文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赢的概率最小B.小文赢的概率最小 C.小亮赢的概率最小D.三人赢的概率都相等 11.如图,这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5次得到5个数字,?依次填在这5个空格内□□□□□,组成一个数. (1)这个数能被5整除的概率是多少?(2)这个数是奇数的概率是多少?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课题:教材第100-103页。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解决分数的简单应用的技巧。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形的涂色部分吗?——出示第100页例1)。 生:这是把1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师:如果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 生: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列式为6÷3=2(个),所以每份有2个苹果。师:那么,每份苹果的个数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呢? 生:这是把6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因为是平均分成了3份,所以其中的1份就是。师:2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 生:把苹果总数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2份就是。 2、教学例2.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出示第101页例2) 生:知道了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是女生,是男生。 师:“其中是女生,是男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意思就是说如果把这12名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女生,2份是男生。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生:因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即12÷3=4(人),也就是说女生有4人。 师:怎样求男生人数呢? 1 / 2

《简单的概率计算》教学设计

《简单的概率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2.了解一类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二)能力目标 1.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建立初步的随机观念. 2.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态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2.了解另一类(几何概率)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数学模型. (二)教学难点 1.了解另一类(几何概率)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 2.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数学模型. 三、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记作投影片§4.3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4.3 B;) 第三张:例题(记作投影片§4.3 C;) 第四张:随堂练习(记作投影片§4.3 D) 四、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手中有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一个袋子中装有8个黑球,2个白球;另一个袋子里装有2个黑球,8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在哪一个袋子里随意摸出一球,摸到黑球的概率较大?为

什么? [生]在第一个袋子里摸到黑球的概率较大.这是因为,在第一个袋子里,P (摸到黑球)=108=5 4;而在第二个袋子里,P (摸到黑球)=51102=. [师]现在,我们把两个袋子换成两个房间——卧室和书房,把袋子中的黑白球换成黑白相间的地板砖,示意图4-7如下:(出示投影片§4.3 A ) 图4-7 图4-7中的每一块方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猫分别在卧室和书房中自由地走来走去,并随意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在哪个房间里,小猫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大呢?(板书课题: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Ⅱ.讲授新课——讨论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1.议一议 [师]我们首先观察卧室和书房的地板图,你会发现什么? [生]卧室中黑地板的面积大,书房中白色地板的面积大. [生]每块方砖除颜色不同外完全相同,小猫自由地走来走去,并随意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具有随机性. [师]很好.这位同学已经能用随机观念,去解释我们所研究的事件.由此可知小猫停留在任意一块方砖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生]老师,我知道了,卧室和书房面积是相等的,而卧室中黑砖的面积大于书房中黑砖的面积,故小猫在卧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并随意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其中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较大. [师]那么,小猫在卧室里自由地走来走去,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为多少呢?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看投影片§4.3 B. 图4-8 [议一议]假如小猫在如图4-8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走来走去,并随意停留在某块方砖上,它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是多少?(图中每一块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通过讨论,借助经验,学生可以意识到小猫在方砖上自由地走来走去的随机性,从而计算出最终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生]方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猫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并随意停留在某块方砖上,那么小猫停留在任意一块方砖上的概率都相同.因此P (小猫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 4 1164=. [师]你是怎样想到计算小猫最终停留在黑色方砖上概率用164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3、分数的简单应用 第2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能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2.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简单应用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导入课题 1.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在研究分数时,可以把什么拿来平均分? 2. 把什么拿来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1份涂色,要涂几个○。(3个) 把其中2份涂色,又涂几个○。(6个) 3.如果把23的涂色,又涂几个○?怎么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2)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阅读与理解。 (1)读题,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说说“其中是女生,是男生”是什么意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分析与解答。 (1)①怎样求女生人数呢?关键是理解哪句话? (其中是女生) ②画12个○表示12名学生,涂色表示其中的。 ③看图再说说“其中是女生”的含义。 (要求女生人数,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出1份是多少) ④怎么列式?12÷3=4(人)。 (2)又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 ①尝试画图表示题意。 ②反馈你对“是男生”这句话的理解。 ③列式解答。12÷3=4(人)4×2=8(人) 3.回顾与反思。 回顾一下我们分析解答的过程,检查一下有无错误的地方,写出答案。 4.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几份是多少。 三、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二第5题。 (1)尝试填写。 (2)说说你的想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概率的简单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概率的简单应用 知识点总结 一、求复杂事件的概率: 1.有些随机事件不可能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其发生的概率,只能用试验、统计的方法估计其发生的概率。 2.对于作何一个随机事件都有一个固定的概率客观存在。 3.对随机事件做大量试验时,根据重复试验的特征,我们确定概率时应当注意几点: (1)尽量经历反复实验的过程,不能想当然的作出判断;(2)做实验时应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3)实验的次数要足够多,不能太少;(4)把每一次实验的结果准确,实时的做好记录;(5)分阶段分别从第一次起计算,事件发生的频率,并把这些频率用折线统计图直观的表示出来;(6)观察分析统计图,找出频率变化的逐渐稳定值,并用这个稳定值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概率的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缺点是估计值必须在实验后才能得到,无法事件预测。 二、判断游戏公平: 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三、概率综合运用: 概率可以和很多知识综合命题,主要涉及平面图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函数等。 常见考法

(1)判断游戏是否公平是概率知识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考热点,这类问题有两类一类是计算游戏双方的获胜理论概率,另一类是计算游戏双方的理论得分; (2)概率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命题者经常以摸球、抛硬币、转转盘、抽扑克这些既熟悉又感兴趣的事为载体,设计问题。 误区提醒 进行摸球、抽卡片等实验时,没有注意“有序”还是“无序”、“有放回”还是“无放回”故造成求解错误。 【典型例题】(2019广东汕头)分别把带有指针的圆形转盘A、B分成4等份、3等份的扇形区域,并在每一小区域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欢欢、乐乐两人玩转盘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时转动两个转盘,当转盘停止时,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奇数,则欢欢胜;若指针所指两区域的数字之积为偶数,则乐乐胜;若有指针落在分割线上,则无效,需重新转动转盘. (1)试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欢欢获胜的概率; (2)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对欢欢、乐乐双方公平吗?试说明理由.

条件概率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8.2.2 条件概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条件概率公式解决有关的简单概率问题. (二)情感目标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和兴趣,加深学生对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认知规律的认识,树立学生善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三)能力目标 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归纳能力及运算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渗透归纳、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条件概率的概念,条件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条件概率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条件概率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 (配合多媒体演示) 问题1:掷一个骰子,求掷出的点数为3的概率. [学生] (回答) 6 1 [教师]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本次试验的全集Ω={1,2,3,4,5,6},设B ={掷出点数为3},则B 的基本事件数为1. 6 1 )(=中的元素数中的元素数Ω= ∴B B P [教师] (配合多媒体演示) 问题2:掷一个骰子,已知掷出了奇数,求这个奇数是3的概率. [学生] (回答) 3 1 [教师]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掷出了奇数后,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3个,它们是1,3,5. 本次试验的全集改变为A ={1,3,5},这时相对于问题1,试验的条件已经改变. 设B ={掷出的点数为3},则B ={3},这时全集A 所含基本事件数为3,B 所含基本事件数为1,则P (已知掷出奇数的条件下,掷出3)= 3 1 A =中的元素数中的元素数 B . [教师] (针对问题2再次设问)问题2与问题1都是求掷出奇数3的概率,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学生] 这两个问题的提法是不一样的,问题1是在原有条件(即掷出点数1,2,3,4,5,6的一切可能情形)下求得的;而问题2是一种新的提法,即在原有条件下还另外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已知掷出点数为奇数)下求得的,显然这种带附加条件的概率不同于P(A)也不同P(A ∩B). [教师] (归纳小结,引出条件概率的概念)问题2虽然也是讨论事件B (掷出点数3)的概率,但是却以已知事件A (掷出奇数为前提的,这样的概率称为A 发生条件下的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板书课题——条件概率) (二)传授新知 1.形成概念 [教师]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引出下列概念: (多媒体演示)设A 、B 是事件,用P(B|A)表示已知A 发生的条件下B 发生的条件概

13.1 概率及其计算

第十三章概率与统计本章知识结构图

第一节 概率及其计算 考纲解读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频率的稳定性、概率的意义、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3.掌握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5.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命题趋势探究 1.本部分为高考必考内容,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都有渗透。 2.命题设置以两种概型的概率计算及运用互斥、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为核心内容,题型及分值稳定,难度中等或中等以下。 知识点精讲 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 ①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②一定不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③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二、概率 在相同条件下,做次重复实验,事件A 发生次,测得A 发生的频率为,当很大时,A 发生的频率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的增加,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A 的概率,记作。对于必然事件A ,;对于不可能事件A ,=0. 三、基本事件和基本事件空间 在一次实验中,不可能再分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所有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 四、两个基本概型的概率公式 1、古典概型 条件:1、基本事件空间含有限个基本事件 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A) = ()A card P A card = Ω包含基本事件数基本事件总数 2、几何概型 条件:每个事件都可以看作某几何区域Ω的子集A ,A 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或时间)记为 A μ.

()P A = A μμΩ 。 五、互斥事件的概率 1、互斥事件 在一次实验中不能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互斥事件。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 ()()() P A B P A P B =+U 。 2、对立事件 事件A,B 互斥,且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称事件A,B 对立,记作B A =或A B =。 ()() 1P A p A =- 。 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联系 对立事件必是互斥事件,即“事件A ,B 对立”是”事件A ,B 互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题型归纳及思路提示 题型176 古典概型 思路提示 首先确定事件类型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特征有二: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及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其次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及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最后计算 ()A P A = 包含基本事件数 基本事件总数。 例13.1 设平面向量(),1m a m =,()2,n b n = ,其中{}, 1.2,3,4m n ∈ (1)请列出有序数组(),m n 的所有可能结果; (2) 若“使得()m m n a a b ⊥-成立的(),m n 为事件A ,求事件A 发生的概率。 分析: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两向量的数量积为0,从而可得m 与n 的关系,再从以上 (),m n 的16个有序数组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即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解析:(1)由{}, 1.2,3,4m n ∈,有序数组(),m n 的所有可能结果为()1,1 , ()()() 1,2,1,3,1,4, ()()()() 2,1,2,2,2,3,2,4, ()()()() 3,1,3,2,3,3,3,4, ()()()()4,1,4,2,4,3,4,4 共16个。 (2)因为(),1m a m =,()2,n b n =,所以()2,1m n a b m n -=-- .又()m m n a a b ⊥-,得 ()(),12,10m m n ?--= ,即22m 10m n -+-= ,所以()21n m =- 。故事件A 包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