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验三 继承、抽象类与包

java实验三  继承、抽象类与包
java实验三  继承、抽象类与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成绩:

姓名:学号:组别:组员: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名称:实验三继承、抽象类与包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抽象类abstract概念。

2、熟练掌握接口interface的概念。

3、熟练包package的概念以及编译运行的方法。

4、熟练掌握内部类inner class的概念。

5、熟练掌握递归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说明代码及运行结果)

1.编写求解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型,圆)的周长、面积的应用程序,要求用到继承、抽象类、异常处理机制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特点。同时要求程序能从键盘上接受几何图形在顶点坐标数据以便求解周长和面积。(几何图形之间的类图关系参看第4章课件56页)。提示:从键盘上输入双精度数的一种方法(程序片段)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BufferedReader key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String x;

x=keyin.readLine();

double a=Double.parseDouble(x);

……

2.完成父类及子类的申明(书上146页,第11题)

(1)声明student类

属性包括:学号、姓名、英语成绩、数学成绩、计算机成绩、总成绩

方法包括:构造方法、get方法、set方法、toString方法、equals方法、compare方法

(比较两个学生的总成绩,结果分大于,小于,等于),sum方法(计算总成绩)、testScore方法(计算评测成绩)

注:评测成绩可以取三门课成绩的平均分,另外任何一门课的成绩的改变都需要对总成绩进行重新计算,因此,在每一个set方法中应调用sum方法计算总成绩。

public class Student{

String id;

String name;

float scoreOfenglish;

float scoreOfmath;

float scoreOfcomputer;

float scoreOfsum;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

}

public Student(String aid,String aname,float ascoreOfenglish,float ascoreOfmath,float ascoreOfcomputer){ this.id=aid;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074126.html,=aname;

this.scoreOfenglish=ascoreOfenglish;

this.scoreOfmath=ascoreOfmath;

this.scoreOfcomputer=ascoreOfcomputer;

//this.scoreOfsum=ascoreOfenglish+ascoreOfmath+ascoreOfcomputer;

this.scoreOfsum=sum();

}

//sum方法

public float sum(){

return(this.scoreOfenglish+this.scoreOfmath+this.scoreOfcomputer);

}

//testScore测评成绩/平均分

public float testScore(){

return(this.scoreOfsum/3);

}

//6个get方法

public String getid(){

return(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name);

}

public float getscoreOfenglish(){

return(scoreOfenglish);

}

public float getscoreOfmath(){

return(scoreOfmath);

}

public float getscoreOfcomputer(){

return(scoreOfcomputer);

}

public float getscoreOfsum(){

return(scoreOfsum);

}

//5个set方法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newid){

this.id=newid;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ewnam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074126.html,=newname;

}

public void setscoreOfenglish(float newscoreOfenglish){

this.scoreOfenglish=newscoreOfenglish;

this.scoreOfsum=sum();

}

public void setscoreOfmath(float newscoreOfmath){

this.scoreOfmath=newscoreOfmath;

this.scoreOfsum=sum();

}

public void setscoreOfcomputer(float newscoreOfcomputer){

this.scoreOfcomputer=newscoreOfcomputer;

this.scoreOfsum=sum();

}

//toString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学号:"+this.id+"\n姓名:"+name+"\n英语:"+this.scoreOfenglish+"\n数学:"+this.scoreOfmath+"\n计算机:"+this.scoreOfcomputer+"\n总分:"+this.scoreOfsum);

}

//compare方法/比较2学生总分

public void compare(Student x){

if(this.getscoreOfsum()>x.getscoreOfsum())System.out.println(this.getname()+"总分大于"+x.getname()); if(this.getscoreOfsum()

}

//equals方法/比较2学生学号是否相等(还没完善)

/*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x){

if(this.getClass()!=x.getClass())return false;

Student b=(Student)x;

if(this.id==b.getid())return true;

}

*/

}

(2)声明StudentXW(学习委员)类为Student类的子类。

在StudentXW类中增加责任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评测成绩=三门课平均分+3)

public class StudentXW extends Student{

String responsibility;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XW(){

super();

//responsibility=" ";

}

public StudentXW(String aid,String aname,float ascoreOfenglish,float ascoreOfmath,float ascoreOfcomputer,String aresponsibility){

super(aid,aname,ascoreOfenglish,ascoreOfmath,ascoreOfcomputer);

responsibility=aresponsibility;

}

//testScore测评成绩/平均分

public float testScore(){

return(this.scoreOfsum/3+3);

}

//toString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学号:"+this.id+"\n姓名:"+name+"\n英语:"+this.scoreOfenglish+"\n数学:"+this.scoreOfmath+"\n计算机:"+this.scoreOfcomputer+"\n总分:"+this.scoreOfsum+"\n职位:"+this.responsibility);

}

}

(3)声明StudentBZ类为Student类的子类

在StudentBZ类中增加责任属性,并重写testScore方法(评测成绩=三门课平均分+5)

public class StudentBZ extends Student{

String responsibility;

//构造方法

public StudentBZ(){

super();

//responsibility="";

}

public StudentBZ(String aid,String aname,float ascoreOfenglish,float ascoreOfmath,float ascoreOfcomputer,String aresponsibility){

super(aid,aname,ascoreOfenglish,ascoreOfmath,ascoreOfcomputer);

responsibility=aresponsibility;

//testScore测评成绩/平均分

public float testScore(){

return(this.scoreOfsum/3+5);

}

//toString方法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学号:"+this.id+"\n姓名:"+name+"\n英语:"+this.scoreOfenglish+"\n数学:"+this.scoreOfmath+"\n计算机:"+this.scoreOfcomputer+"\n总分:"+this.scoreOfsum+"\n职位:"+this.responsibility);

}

}

4)声明测试类,生成若干个Student类、StudentXW类及StudentBZ类对象,并分别计算它们的评测成绩(建议采用:写一个测试函数,该函数以父类student数组作为参数) 。

import java.text.*;

public class test4_1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u=new Student("001","苏轼",56.00f,87.00f,95.00f);

Student du=new Student("002","杜甫",86.00f,75.00f,80.00f);

Student bai=new Student("003","白居易",42.00f,77.00f,65.00f);

Student liu=new Student("004","柳宗元",67.00f,67.00f,67.00f);

StudentXW ou=new StudentXW("005","欧阳修",89.00f,98.00f,90.00f,"数学代表");

StudentXW wang=new StudentXW("006","王安石",98.00f,87.00f,36.00f,"英语代表");

StudentBZ li=new StudentBZ("007","李白",89.00f,87.00f,87.00f,"班长");

System.out.print(li);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li.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wang);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wang.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ou);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ou.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su);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su.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du);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du.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bai);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bai.testScore()));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iu);

System.out.println("\n评测成绩:"+new DecimalFormat("0.00").format(liu.testScore()));

}

运行test4_10的结果如下:

四、习题

1.内部类inner class和外部类的区别?

2.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Java中的接口是一系列方法的声明,是一些方法特征的集合,一个接口只有方法的特征没有方法的实现,因此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类实现,而这些实现可以具有不同的行为(功能)。

作用:接口是面向对象的一个重要机制,使用接口可以实现多态继承;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这些抽象方法由实现这一接口的不同类型来具体;接口还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类之间的常量共享。

与抽象类不同的是:接口允许在看起来不相干的类之间定义共同行为。

3.This和super分别有哪些特殊含义?都有哪些种用法?

this 表示当前类;super 表示调用父类。

在定义类的时候用到,this是当前对象的引用,super是当前对象的父类对象的引用,一般的都是把super用在构造函数中。

五、实验问题及原因

JAVA类的继承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六、类的继承 课程代码:1H10500学分:6 实验类型:实践型实验学时:4个学时 实验时间:2017.11.23 实验地点:5407 班级:计算机164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号:2016011147 姓名:林文辉 一、实验目的 (1)学习JAVA继承的思想 (2)了解JAVA语言继承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内容:在圆柱体类Cylinder里,用一个构造方法调用另一个构造方法 步骤: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类结构图。。。。。。) (1)找出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 (2)设计代表共同状态与行为的类 (3)决定子类是否需要让某项行为有特定的不同的运行方式 (4)寻找更多抽象化的机会 (5)完成类的继承层次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1代码: abstract class Graphics { abstract void parameter(); abstract void area(); }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Graphics{ double h,w; Rectangle(double u,double v){h=u;w=v;} void parameter() { S ystem.out.println("矩形高度为:"+h+",矩形宽度为:"+w); } void area() { S ystem.out.println("矩形面积为:"+(h*w)); } }

class Circle extends Graphics{ double r; String c; Circle(double u,String v){r=u;c=v;} void parameter() { System.out.println("圆半径为:"+r+",圆颜色为:"+c); } void area() { System.out.println("圆面积为:"+(Math.PI*r*r)); } } class ExamAb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tangle rec=new Rectangle(2.0, 3.0); Circle cir=new Circle(4.0, "Red"); Graphics[]g= {rec,cir}; for(int i=0;i

Java集合框架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Java高级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Java集合框架实验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实验目的 1.理解Java集合框架的特点、接口与类之间的关系 2.掌握Java集合框架的List接口,以及List接口的重要实现类LinkedList、ArrayList 3.掌握Java集合框架的Set、SortedSet接口,以及重要实现类HashSet与TreeSet 4.掌握Java集合框架的Map、SortedMap接口及其重要实现类HashMap、TreeMap 5.掌握Java集合框架的Collection与Iterator接口的特点与使用方式 二、实验内容 1、使用List管理对象集合 2、使用Map管理对象集合 3、使用Set管理对象集合 4、设计一个自定义的集合类 三、实验步骤 1、在Eclipse中新建工程(即项目) 2、使用List管理对象集合 1)新建一个包listExample 2)在这个包中新建三个类:Student类,StudentList类,StudentListTest类。 参考代码: Student、java, StudentList、java,StudentListTest、java 3)完善上面三个类,相关要求参考源代码程序的注释,即根据要求修改源代码程序, 给出具体的实现代码(不使用泛型类)。

void addStudent(Student student){//添加一个学生对象 boolean a=true; for(int i=0;i

实验2: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实验2: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一) 实验目的 ●掌握类的定义;掌握构造方法的使用;掌握对象的创建。 ●掌握静态变量与静态方法的使用;了解静态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 ●熟悉访问修饰符的作用;掌握访问修饰符的使用方法。 ●掌握方法的重载;掌握访问器get/set方法。 实验步骤 一、类和对象的创建 1.创建一个圆类,成员变量有半径radius和圆周率pi,提供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并在main方法中创建圆类的对象,调用其计算面积的方法进行测试。 2.编写上述代码,编译运行代码,查看程序执行结果。 ●试述程序中两个类的各自作用。 ●类Circle都封装了什么?求圆面积的初始数据是通过哪个方法实现的?请修改程序采用构造函数的方法初始化数据。 ●类Circle是如何声明的?在类中都声明了什么?在主函数中是如何创建Circle类对象的? 二、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的设计 (一).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练习 1.创建一个类,类名为StaticVariableTest,包含static变量和实例变量,类型为int型,在main方法中分别调用这2个变量并且输出结果。 2.部分源代码如下: 3.将上述代码中的main方法补充完整后,编译运行代码,查看程序执行结果。 ●根据完善后的源码,分析调用静态变量和实例变量有什么不同? (二).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练习 1.创建一个类,类名为StaticMethodTest,包含一个静态方法和一个实例方法,在main方法中分别调用这个两个方法进行测试。 2.部分源代码如下:

3.将上述代码中的main函数补充完整,编译运行代码,查看程序执行结果。 ●根据完善后的源码,分析如何调用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 三、访问修饰符与方法的重载 (一).访问修饰符练习 1.创建一个Person类,在该类中用不同的访问修饰符设立不同的person属性,再创建一个PersonTest类,包括main方法,在此类中分别访问Person类中各个属性。 2.源代码如下: 3.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预测结果中,如果能打印输出,填写程序输出结果,否则填“N”。 ●记录程序运行结果。 表4-3-1预测和验证结果 4.编写上述代码,编译运行代码。在上表中填写程序验证结果。 ●访问private变量时,编译会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能访问private变量?编程实现访问Person类中的private变量。

JAVA洗衣机仿真程序实验报告及代码

一.实验题目:用java编写洗衣机仿真程序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洗衣机(全自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 2.学会软件工程设计中的一系列分析研究,对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软件 模型等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软件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的洗衣机仿真系统的编写与学习,加深了对Java这门语言的了解, 对其中的类的设计,类之间的关系,界面的设计(按钮及布局的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为Java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三.实验要求: 了解全自动洗衣机的简单工作过程及实现。其中包括,洗衣的方式(标准或是柔和)、洗衣中的水位选择(高水位洗衣、低水位洗衣等)等方面需要在人们将衣服放入洗衣机洗衣服之后手动来选择;并且是必须选择的洗衣参数。当选择了一种洗衣参数后,按下启动按钮,洗衣机就会自动完成洗衣服的整个过程。在满足基本功能以外,还需要尽量考虑外观、造型、节水等方面的设计,符合人机界面的基本要求。 四.实验分析: 1.洗衣机需求分析: 标准清洗:浸泡/清洗/甩干 快速清洗:清洗/甩干 大件衣物(冬衣,牛仔类):浸泡(温水,延长浸泡/清洗(延长筒转时间)/甩干床单,窗帘类:浸泡(温水)/清洗 根据衣物的不同用按钮选择上述洗衣模式即可.其中甩干可选可不选. 尽量设计了一个节水功能,可以实现水回收.在无需甩干时水不流走,余下的水可做其他用途,实现节水. 2.主要的类实现 (1).继承类 (2).包括进水,排水,洗涤,漂洗,甩干等成员函数 (3).水位的选择通过参数传递决定进水函数 (4).其余通过调用筒的转动函数(run)并通过一定的参数控制实现

3.程序设计步骤 ≡≥选择水温 ≡≥放入衣物 ≡≥选择洗衣模式 ≡≥脱水 ≡≥排水 ≡≥烘干 ≡≥关闭 五.设计与实现过程: 1.洗衣机类的部分实现: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Washing extends JApplet{ private JFrame jf; private JButton jb1,jb2,jb3,jb4,jb5,jb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Washing flowTest=new Washing(); flowTest.setSize(270,160); flowTest.go(); //flowTest.show(true); } public void go(){ jf=new JFrame("洗衣机功能模拟器"); Container cp=jf.getContentPane(); cp.setLayout(null); jb1=new JButton("入水"); jb2=new JButton("加衣"); jb3=new JButton("脱水"); jb4=new JButton("排水"); jb5=new JButton("烘干"); jb6=new JButton("关闭"); // Container cp=jf.getContentPane(); // cp.setLayout(new BorderLayout()); jb1.setBounds(10, 10, 80, 80); cp.add(jb1); //指定组件追加到这个容器的末尾。这是一个方便的方法为addImpl。 //注意:如果一个组件已被添加到一个已显示的容器,验证必须在该容器调用,以显示新的组件。如果正在添加多个组件,你可以通过调用验证只有一次,已添加的所有组件后提高效率。 jb2.setBounds(110, 10, 80, 80); cp.add(jb2);

Java 接口与类之间继承例题

1,定义一个接口Assaultable(可攻击的),该接口有一个抽象方法attack()。 2,定义一个接口Mobile(可移动的),该接口有一个抽象方法move()。 3,定义一个抽象类Weapon,实现Assaultable接口和Mobile接口,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 实现方法。 4,定义3个类:Tank,Flighter,WarShip都继承自Weapon,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实现Weapon 类中的抽象方法。 5,写一个类Army,代表一支军队,这个类有一个属性是Weapon数组w(用来存储该军队所拥有的所有武器);该类还提供一个构造方法,在构造方法里通过传一个int类型的参数来限定该类所能拥有的最大武器数量,并用这一大小来初始化数组w。该类还提供一个方法addWeapon(Weapon wa),表示把参数wa所代表的武器加入到数组w中。在这个类中还定义两个方法attackAll()和moveAll(),让w数组中的所有武器攻击和移动。 6,写一个主方法去测试以上程序。 interface Assaultable{//可攻击的 void attack(); } interface Mobile{//可移动的 void move(); } abstractclass Weapon implements Assaultable,Mobile { publicvoid attack(){} publicvoid move(){} } class Tank extends Weapon{ publicvoid attack(){ System.out.println("坦克攻击!!!"); } public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坦克移动!!!"); } } class Flighter extends Weapon{ publicvoid attack(){ System.out.println("战斗机攻击!!!"); } publicvoid move(){ System.out.println("战斗机移动!!!");

java 实验七 对象集合 实验报告

实验七对象集合的组织 实验目标: 1.了解Collection、List、Set、Map等常用数据结构的层次结构 2.掌握LinkList、Vector、ArrayList、HashTable、HashMap等类的用法 3.掌握Enumeration(枚举)及Iterator(迭代器)的遍历用法 4.了解自学HashSet、TreeSet这两个Set接口下的重要实现类 5.了解自学比较器接口 实验任务: 1. 填空 List 接口的特点是元素__有__(有|无)顺序,___可以___(可以|不可以)重复; Set 接口的特点是元素__无___(有|无)顺序,__不可以____(可以|不可以)重复; Map 接口的特点是元素是键、值对象,其中__键__可以重复,_值对象__不可以重复 2. (List)有如下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TestLi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Hello”); list.add(“World”); list.add(1, “Learn”); list.add(1, “Java”); printList(list);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List list){ //1 } } 要求: 1) 把//1 处的代码补充完整,要求输出list 中所有元素的内容,请使用三种方式来实现(课本227页,Iterator、增强for循环,普通循环)。 2) 三种代码与执行结果截图 1、用Iterator实现的代码如下: package zi; import java.util.*; publicclass Ex7_2{ publicstatic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Hello"); list.add("World"); list.add(1, "Learn");

完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心得体会范文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课的心得体会经过这几周对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到Java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验课上,我们完成多个实验,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从认识到熟悉,而后到能够自主运用。通过对Java的了解,我发现它确实有很多方便之处,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实现了代码重用和代码扩充,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来说学好Java语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我都尽力理解java编程思想、掌握基本技巧,尽量学到最多的知识。 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培养描述实际问题的程序化解决方案的关键技能,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实际中,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验中,我们理解理论课上的知识,然后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必须在现有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多次实验后,也让我看到了现在学习的一个很大弱点:只听不练,永远不会熟练运用;空记技巧,忽略思想,会在多变的习题中十分无奈。 Java思想:Java是一门面向对向语言,他定义一切都是对象面向对象,就是面对现实; 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对象,他们有分类,就产生了“类”; 他们有不同,类和类之间的不同,使用类来区分; 同一个类中不同的对象的区别,使用成员区分。

所以,面向对象的内部逻辑是分类。 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就象数学上的一些概念,如:空间、群、环、域等 原始的编程思想就象古典数学,人们只在一个集合上探讨问题,没有系统的方法(即运算)定义,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论的一种混乱局面,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于是近代数学向公理化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除了在限定论域(即上面的集合,面向对象也有此概念)外,还在此论域上加进了一套通用的、公认的运算(方法);集合加上集合上定义的运算就构成了数学上的空间、群等,在计算机领域里,就变成为“类”。这种集合上定义了操作的东西利用起来就方便多了,这使得人们讨论问题时都在给定集合的运算能力上下工夫,即有通用性可事半功倍。 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就要想近世代数的分析思想,首先要确定“论域”,即工程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对象”,然后要分类处理,把隶属同一类别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做成一个集合),定义他们之间的运算性质及可以进行的操作,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类,当然以后用到这个类的对象时都要通过已经定义了的操作来完成各项功能,这就是常要求的类的“类的成员变量要通过共有函数来操作”。 我想真正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不应该是编程思想,应该是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才对! 我的理解: 1、将分析过程为抽象的过程:简言之:分成多个小问题(组成部分),

Java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及全部源码流程图

课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有的查阅资料、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软件编程、调试等能力,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及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规律与技巧,为进一步学习web应用开发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 使用本学期学习的Java SE技术(也可以使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习过的Java技术,但是应当以Java SE技术为主)完成多功能日历GUI程序的设计,使之具有如下基本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 3.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程序凸显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功能,形成本小组的特性色。 二、实验要求 1.问题描述准确、规范。 2.程序结构合理,调试数据准确、有代表性.。 3.界面布局整齐,人机交互方便。 4.输出结果正确。 5.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GUI程序实现日历的功能。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以及当前农历,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可以实现显示时钟,时钟能进行整点报

时。可以实现备忘记事功能,能在每天添加、修改、删除记事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在上机实验前,小组成员进行选题讨论,确定小组感兴趣而又伸缩性强的题目多功能日历。 2.在第一次上机实验时讨论分工,分工明确之后,分头合作进行。 3.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最后进行统筹合并,以及程序最后的优化。 4. 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合肥工业大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当包括:实验内容,程序流程图,类结构,程序清单,运行结果,以及通过上机取得的经验。 5.详细的上机实验步骤见任务分工及程序设计进度表。 五、实验结果 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我们小组设计的多功能日历程序能够实现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年日历用12页显示,每页显示一个月的日历。日历可以按年或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的日期,可以为每页日历选择背景图片。另外,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增添了显示农历、显示时钟、添加备忘录、修改备忘录等功能。整体程序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符合操作习惯。 下面是程序运行效果截图: 日历主界面(可以实现每个月的日历,可以按年或按月前后翻动,能够显示当前日期,并能够选择背景图片):

实验二 Java类-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Java类实验(实习)日期 10.17 得分指导教师刘文杰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年级 2017级班次 1 姓名张成学号20171344024 1.实验目的: 1)熟练MyEclipse工具的使用与调试; 2)掌握Java类、方法和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3)熟悉方法重载和覆盖、掌握this和supper关键字使用; 4)掌握4类访问控制符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定义一个类Circle,实现其面积计算功能getArea(); (2)编写程序,读入一个正整数并按降序显示它的所有最小因子。(教材第3章习题9)(3)利用多态性编程,实现求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面积。(教材第4章习题6) 3.实验步骤 1、 public class Circle { public double radius; public Circle(double r) { radius= r; } public double getArea() { return radius*radius*Math.P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ircle area1 = new Circle(5); System.out.println("The area is " + area1.getArea()); } }

2、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输入一个正整数:"); int n=input.nextInt(); int []a=new int[n]; int []b=new int[n]; int p,q=0,m=0; for(p=2;p<=n;p++) { while(n%p==0) { n=n/p; if(n!=1) { a[q]=p; q++; } else { a[q]=p; } } } while(q!=-1) { b[m]=a[q]; m++; q--; } for(p=0;p

Java实验 类和对象

一、实验目的 掌握类和对象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类中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会用UML图来对类进行描述 熟悉修饰符的作用,会用set/get方法对数据进行封装 二、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名为Rectangle的类表示矩形。这个类包括: ?两个名为width和height的私有double型数据域。用来表示宽、高。默认值为1.0。 ?创建默认矩形的无参构造方法。 ?一个创建width和height为指定值的矩形的构造方法。 ?一个名为GetArea()的公有方法返回矩形面积double ?一个静态的Compare方法,比较两个矩形的面积大小是否相等并返回一个布尔型结果,相等返回true,不等返回false; 画出UML 类图,实现Rectangle类,编写测试程序创建两个Rectangle类的对象。第一个对象的width为1,height为1;第一个对象的width为5,height为6。调用compare方法判断两个矩形是否相等并显示结果。 三、实验内容 1.使用Jude工具绘制UML图

2.编写代码实现类Rectangle package edu.neu.li.test; publicclass Rectangle { privatedouble width; privatedouble height; public Rectangle() { this.width = 1.0; this.height = 1.0; public Rectangle(double width, double height) { this.width = width; this.height = width; } publicdouble GetArea() { returnthis.width * this.height ; } publicstaticboolean Compare(Rectangle rec1, Rectangle rec2) { if(rec1.GetArea()==rec2.GetArea()) { 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

Java实验报告及其源代码 Java基本程序设计

实验1 Java基本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设置Java 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 2.了解Java 的数据类型; 3.掌握变量的声明方式; 4.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 5.掌握Java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6.掌握Java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二、实验环境 1.PC微机; 2.DOS操作系统或 Windows 操作系统; 3.Java sdk程序开发环境、eclipse集成环境。 三、实验内容 1.货币转换 在控制台下输入任意一个美元数值,将其转换成等价的人民币数值(假设100美元=636.99人民币)后在消息框中输出。 2.输出两个数的较大值 分别在两个对话框中输入两个任意的数值,显示其较大的数值。 四、实验步骤 1.新建Java项目,并创建package ; 2.创建两个java类文件,分别命名为 CurrencyConversion.java 和 valueCompare.java ; 3.在 CurrencyConversion.java 中写入代码: package FirstExperimen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public class CurrencyConvers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the money(dollar):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moneyOfDollar = input.nextDouble(); double moneyOfRMB = moneyOfDollar * 6.3699 ; String output = "$" + moneyOfDollar + "=" + "¥" + moneyOfRMB ;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output); } } 4.在 valueCompare.java 中写入代码: package FirstExperiment;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public class valueCompar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ingNumber1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Please input the first number") ; double number1 = Double.parseDouble(stringNumber1) ; String stringNumber2 = JOptionPane.showInputDialog("Please input the second number") ; double number2 = Double.parseDouble(stringNumber2); if(number1 > number2)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 number1 + " is bigger"); else

JAVA实验报告-集合框架与泛型机制

Java 语言程序设计 C 实验报告 集合框架及泛型机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课程相关章节知识,通过上机练习,掌握以下知识: 1.掌握 List 接口下 ArrayList 及 LinkedList 的使用方法。 2.掌握 Map 接口下 HashMap 及 HashTable的使用方法 3.掌握集合中泛型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利用集合完成象数据库那样存储数据,并且可以简单查询,利用 map 存储学生信息,字段如下: id ,name,age,实现步骤: (1)创建类,类图如下: (2)在 main 方法编写逻辑代码 (3)运行程序并测试结果 pack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074126.html,;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 private int age ; private String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 this . name =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 this. age=age ; }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String id) { this. id=id;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String id ) { super(); this. name =name ; this. age=age ; this. id=id; } public void sayHi() { System.out.println("name=" +this.getName()+"age=" + this .getAge()+" " + "id=" + this.getId()); } }

java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java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篇一:java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 Java程序设计实验/实习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班级:信息112 姓名:吴连梅学号:XX013305 成绩:A 实验二面向对象编程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与对象基本知识; (2)Java中的继承机制及包(package)、接口(interface)等的设计方法; (3)掌握static、this、super等关键字的使用; (4)掌握Java中两种比较器的用法。 2.实验内容 实验题 1 定义一个类Book,包含两个属性:一个是private的String类型的属性title、一个是private的float类型的属性listPrice,封装这两个属性的四个方法setTitle()和getTitle()、setListPrice( )和geListPrice ()。 基本要求: (1)设计类Book及类BookManagement,在类BookManagement中输出Book类的对象的两个private属性;

(2)重写父类的toString()方法,实现Book类实例的两个属性的输出。 实验过程: 新建工程后,在工程下面建立一个包Book,在包下再建立一个Book类,类中包含两个属性,一个是private的String类型的属性title、一个是private的float类型的属性listPrice,之后是封装这两个属性的四个方法,用快捷键Alt+Shift+S选择gennerate Getters and Setters,再实验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按任课教师的要求书写。 然后就是重写父类的toString()方法,用快捷键Alt+Shift+S选择gennerate toString,快捷重写。 这段程序写完是这样的: 接下来便是BookManagement类,在包book下新建一个类BookManagement, 写完的程序是这样的: BookManagement类中创建了书的对象,在主方法中调用output函数,赋值,输出。程序写完后,将其存盘,再进行运行,得出的结果如下: 实验题2 有两个类:MobileManagement和Mobile,分别描述如图 3.4所示两部手机名称及价格,类MobileManagemen(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java面向对象编程实验报告)t在包,而Mobile在包

java 类的继承 实验报告(含代码)

实验三类的继承 实验目的:掌握类的继承、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对象的向上转型。实验内容:已知若干图形,求以该图形为底的锥体的体积。 实验要求:用面向抽象的思想实现 实验步骤: 1、程序总体框架 2、在shape包中创建抽象类Shape,代码如下: 3、在centrun包中创建一个类Centrun,代码如下:

Centrun这个类为核心类,在之后的代码编写中可以不做更改,getVolume函数用来求椎体的体积,即利用抽象类getArea进行适应性计算。 4、创建一个包myshape,在其中先创建一个Circle类,代码如下:

Circle是对抽象类shape的继承(记得导入shape包),在Circle类中,利用对getArea 函数代码的重写操作,具体实现了求圆的面积这一操作。【此处的具体实现应该放入该图形的具体面积求法。】 5、创建一个包Test,对以上三个包中的代码进行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导入myshape包,在main函数中通过向上转型,实例化shape包中的抽象类Shape,然后调用函数输出圆锥的体积。 6、在求出实验结果1,即调试好shape、myshape、centrun这三个包后,不再更改shape、centrun包,而是在myshape包下新建所需的类,如本次实验所需的三角形、矩形; 7、在myshape包下创建一个类Rectangular,代码如下:

8、在myshape包下创建一个类Triangle,需注意的是,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判断三角形的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不能构成时返回0),代码如下:

实验结果: 1、Test测试包最终代码: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java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进程调度的模拟与内存管理 一、实验目的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就续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并体会优先级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要求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可随时增加进程; 5、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内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 自动从后备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 能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6、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7、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内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8、结合以上实验,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 PCB指针} 9、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10、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1、采用图形界面; 三、实验内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3、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原理 该模拟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要实现的功能有新建进程、进程调度、挂起进程、解挂进程、删除进程,道数和时间片大小可以由用户自己调整,有两种调度策略:按优先权调度和按时间片轮转调度。每个进程可能有5种状态:新建(new)、就绪(ready)、运行(running)、阻塞(waiting)、挂起(suspend)。每个状态都有一个队列用来存放处于该状态的进程,不同的调度策略采用不同的队列实现。当创建进程时,如果内存中的进程数还没达到规定道数,则将新建进程插入就绪

JAVA实验报告一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Java程序设计的实验是Java程序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上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常用Java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调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是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Java 语言程序的基本特点、基本编程方法和基本开发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设计和调试Java语言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已学习的编程语言基础上,讲述Java语言的数据结构和语法规则;基本控制结构和编程技巧;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特点、编程方法和程序设计思路;Java语言的GUI程序和文件及I/O流的编程方法;能够正确配置Java开发环境,并使用相关的编辑、编译、调试、运行命令。 (1)掌握Java语言的编程技巧,能够独立进行面向对象的开发能力。 (2)具有根据编程需求独立查询Java类库文档及相关资料,完成系统的能力。 (3)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程序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收获 (1)Java的安装与配置。熟悉语言环境及简单程序设计的使用练习,正确配置Java 开发环境(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与使用) a)安装JDK Sun公司为所有的Java程序员提供了一套免费的Java开发和运行环境。 可以通过IE或Netscape浏览器浏览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074126.html,/j2se,根据提示可以下载支持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jdk-1_5_0-windows-i586.exe到本地硬盘。 安装的时候可以选择安装到任意的硬盘驱动器上,例如安装到D:\jdk1.5.0目录下,如图1-2。正确安装后,在JDK目录下有bin、demo、lib、jre等子目录,如图1-3,其中bin目录保存了javac、java、appletviewer等命令文件,demo目录保存了许多java的例子,lib目录保存了Java的类库文件,jre目录保存的是Java的运行时环境(JRE)。 图1-2

java中继承的相关知识总结

JAVA中继承的总结 一、继承概念: 把多个类中相同的成员给提取出来定义到一个独立的类中。然后让这多个类和该独立的类产生一个关系, 这多个类就具备了这些内容。这个关系叫继承。 二、何时实现继承 A:继承体现的是:is a的关系。 B:采用假设法 三、怎么实现继承 A:用关键字extends表示 B:格式: class 子类名 extends 父类名 {} C:子类 public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增加自己属性 //重写父类的属性 //增加自己的方法 //重写父类的方法 } 四、继承的好处: A: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B: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

C:让类与类产生了一个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继承的弊端: A:让类的耦合性增强。这样某个类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和该类相关的类。 原则:低耦合,高内聚。 耦合:类与类的关系 内聚: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B:打破了封装性 五、Java中继承的特点 A:Java中类只支持单继承,只能一个直接父类,Object 根类 B:Java中可以多层(重)继承(继承体系) 六、继承的注意事项: A:子类能继承父类的私有成员,但不是都能访问 B: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构造方法,但是可以通过super去访问 C:不要为了部分功能而去继承 七、继承中static用法 A:static: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静态方法,但不能重写 B:static 的属性和方法都是不能覆盖的,因为static修饰的部分都是与对象无关的,只与类有关 八、Java继承中的成员关系 A:成员变量 a:子类的成员变量名称和父类中的成员变量名称不一样,这个太简单 b:子类的成员变量名称和父类中的成员变量名称一样,这个怎么访问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