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

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
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

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

难治性癫痫是神经科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尽管近10年来有很多抗癫痫新药用于临床,但是仍然有30%~40%的患者的癫痫发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1]。因此,研发新的抗癫药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特别是研发那些具有疗效显著、作用方式不同于以往抗癫痫药,并且能够提高药物联用疗效的新药尤为重要。目前,一种抗癫痫新药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商品名Lyrica)正被推向市场。PGB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γ2氨基丁酸(GABA)受体阻滞剂。2004年7月,欧盟批准其用于治疗部分癫痫发作。2005年6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部分性癫痫发作。PGB 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CNS)中α22σ亚基蛋白,对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起作用,不论是在动物模型上,还是在临床上都表现出较好的抗癫痫作用。由于PGB对GABA受体无药理活性,吸收完全、快速、进行线性代谢,98%以上以原形通过肾脏排泄,临床应用观察简便。该药与现有的抗癫痫药物不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便于与其它抗癫痫药物联用以协同抗癫痫作用。因此有理由认为该药的抗癫痫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药理作用基础与方式CNS的神经递质根据其作用突触后膜受体产生的效应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另一种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脑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递质。对这些递质释放的抑制剂能够减少癫痫的发作。PGB就是基于这种理论研发的。

1.1化学结构PGB别名CI21008,PD2144723,化学名为(3S)232氨甲基252甲基己酸,分子式为C8H17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59.23,性状为白色晶状固体。

1.2药物动力学[2]口服PGB后,吸收充分且快速,1h后达最大峰浓度,重复给药后24~48h达稳态。其口服后的生物活性利用度为90%,且与剂量无关。平均半衰期为6.3h,亦与给药量及其次数无关。而最大血药浓度和血浆浓度时间与剂量呈正比。食物对PGB的吸收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在进餐时服药。在动物模型上已经证实血液中的PGB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因此能够影响CNS的兴奋性。PGB在体内的代谢率非常低(<2%),几乎只采取原形方式经过肾脏排泄。因此,当肌酐清除率<60ml/min时应该调整剂量。PGB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不经肝脏代谢,不会诱导或者抑制肝药酶的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系统)。这一特点还决定了它与其它药物之间无相互作用,但还有望

在临床上得到充分证实。

1.3作用机制PGB[3-5]是神经递质GABA的一种类似物,但对GABA受体无药理活性,具有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在神经递质传递过程中,随Ca2+突触前释放增加,神经递质释放增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CNS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一种α22σ亚基蛋白,减少神经末梢的去极化,减少Ca2+内流,从而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tated peptide CGRP )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这很可能就是PGB能够抗惊厥、镇痛、抗焦虑的作用机理,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即使超大量地服用PGB也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为该药不会完全阻滞Ca2+通道,导致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和CGRP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停止。α22σ亚基蛋白在PGB的药理作用中十分重要。如果给α22σ1型蛋白变异的癫大鼠服用PGB,其疗效明显降低[6]。本品虽与加巴喷丁类似,都是GABA的3位烷基取代物,但不论在动物模型或者临床试验中都较后者疗效高,其原因很可能就是PGB 与α22σ蛋白结合率较后者高。

1.4PGB与GABA研究表明,虽然PGB结构类似于GABA,但对GABA受体却无药理活性,亦不经GABA能系统起作用。PGB本身不作用于GABAA受体、GABAB受体、苯二氮艹卓类受体,亦不代谢为GABA的拮抗剂[7],因此不干扰GABA的摄取和降解。这一点已在动物模型上得到证实。

非GABA能系统作用机制在临床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PGB对于临床上涉及到GABA能系统的耐药患者就可能有效。由于其不会导致患者体内GABA水平的升高,就可能不会影响肾功能,不会导致视神经损害。

2 抗癫效果

2.1 动物模型PGB在啮齿动物癫模型上具有一致性的抗癫作用。在最大强

度电休克鼠癫模型试验中证实,PGB能够阻止伸肌强直性癫,该研究表明

PGB能够有效地治疗全身强直痉挛性癫和部分性癫[8]。研究还发现PGB

对化学药物诱发的癫亦具有治疗作用[8]。对于海马点燃的癫鼠,PGB能

够阻止鼠行为的异常和脑电图的异常,提示PGB能够治疗局灶性癫[9]。

在以上试验中还发现对加巴喷丁有效的癫,对PGB也有效,而2.2 且后

者较前者疗效好2~18倍2.3 ,由此可以推测PGB治疗部分性癫和全

身性癫的作用有望强于加巴喷丁,可能较后者具有更持续的抗癫作用2.4 癫临床试验Beydoun等[10]进行了一项PGB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性

癫的临床试验。该试验为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试验,分别给予患者

口服2.5 PGB和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前两组较安慰剂疗效有明显差

异,且具有相似的疗效和耐受性,其主要的副作用是头晕、嗜睡和共济失

调。Brodie[11]采用PGB作为添加治疗部分性癫,其中部分患者伴有继发

性全身性癫,该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共纳入1052例患者,

这些患者均为难治性癫患者。试验一分别给予患者PGB为50、150、300、

600mg/d,每天分两次给药;试验二给予患者PGB150、600mg/d,每天分三

次给药;试验三给予患者PGB600mg/d,每天分两次或者三次给药。试验结

果显示,150、300、600mg/d组PGB疗效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患者的癫发作

次数明显减少,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600mg/d组的有效率接近50%,

每天两次给药方式与三次给药方式疗效没有明显区别。其最明显的副作

用仍然是CNS表现,但程度为轻或中度,而2.6 且可以自限。治疗显效

的这三个组中最多只有≤5%的患者因治疗无效而2.7 退出。此试验

显示PGB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有效,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每天至少需给

药150mg,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每天给予600mg为佳。Arroyo等[12]领导

了在13个国家、45个研究中心进行的PGB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试验。该

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治疗时间为12周,每天给药分别

为150mg和600mg,分三次给药。安慰剂组反应率(responserate,RR)值为

-1.8%,150mg组RR值为20.6%,600mg组RR值为47.8%。后两组疗效均明显

高于安慰剂组,且600mg组高于150mg组。药物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主要为

头晕、嗜睡、共济失调、复2.8 视和体重增加,但程度仅为轻到中度,

导致撤药的150mg组为10%,600mg组为18.5%。由此认为PGB治疗难治性部

分性癫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French等[13]进行的PGB治疗453例难

治性部分性癫的试验中,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方法,

试验时间为12周。将试验对象按安慰剂、50mg、150mg、300mg和600mg

分组,每天分两次给药。试验结果:五个组的癫发作频率分别减少了7%、

12%、34%、44%和54%、后三个组较安慰剂组均有明显差异。应答率(癫

发作减少≥50%)治疗组分别为

15%(50mg/d),31%(150mg/d),40%(300mg/d)和51%(600mg/d),安慰剂组

为14%。由以上试验可以看出PGB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有效。其最小有效

剂量可能为5mg/d,在每天150 mg,2.9 300 mg,2.10 600 mg给药时

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进一步加大药物剂量有可能提高疗效,但由于目

前进行的试验均没有将药物剂量超过600mg/d,是否可以通过提高剂量

来进一步加强疗效有待进一步的试验证明。同2.11 时,目前试验显示

该药物副作用主要为CNS副作用,如头晕、嗜睡、共济失调、复2.12 视

和体重增加,但程度仅为轻到中度,因此导致撤药的比例较低,且副作用

亦与剂量相关,继续加大每日药物剂量后副作用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但

由于目前进行的试验药物剂量均没有超过600mg/d,剂量超过600mg/d时

副作用是否会明显增加亦有待研究,将来有可能寻找到药物副作用适度

而2.13 疗效最佳的更大治疗剂量。试验显示每天两次给药和三次给药

疗效没有明显差别,在临床上采取每日两次给药依从性应该更好(临床

医师处方时最好采取每天两次给药法)。由于PGB经肾脏代谢,因此对于

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该慎用,即使临床尚未发现使用PGB有任何重要

的实验室异常。3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潜在的药物之间相互作用非常

重要,因为有部分癫患者需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抗癫药物。PGB的药物

代谢动力学特点决定了它与其它抗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性小,因

为它的代谢也不2.14 经过血浆蛋白结合。研究还显示它的代谢与细

胞色素P450系统无关,它亦不2.15 可能与经此途径代谢的抗癫药物发

生相互作用

将PGB与丙戊酸、拉莫三嗪、苯妥英、卡马西平联合治疗部分性癫,其剂量为200mgtid,试验结果显示,这些药物的稳态浓度没有受到影响,而且PGB的稳态浓度亦与单独接受PGB的健康人相似,说明PGB的稳态浓度亦不受其它四种药物的影响[14]。另外一项试验显示持续的PGB口服给药对拉莫三嗪、苯巴比妥、

苯妥英、托吡酯和丙戊酸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同时这些药物对PGB的代谢亦没有产生影响[15]。不会产生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决定了PGB可以作为其它抗癫药物的协同治疗药物,给难治性癫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同时对于那些除了使用抗癫药物外,还使用其它药物的患者亦是一种优先选择。其它临床应用临床研究已经证实GB能够缓解疱疹后疼痛[16],减少泛化性焦虑症的评分,减少社交恐惧症的评分[17,18],缓解纤维肌痛[19],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疼痛[20],缓解儿童拔牙后疼痛[21]。这些研究提示PGB在治疗疼痛和精神疾病方面有较广的应用前景。5 结语PGB是神经递质GABA的一种类似物,通过抑制CNS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22σ亚基蛋白而起抗癫作用。不论在动物模型还是在临床试验中都显示了较好的抗癫治疗效果。目前的研究提示予患者150mg到600mg均有效,疗效与剂量相关,即使给予600mg/d副作用发生率仍然较低。因此可以预见PGB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以在副作用可以接受的程度内,通过提高剂量来进一步提高抗癫效果。同时由于该药只经肾脏代谢,与多种抗代谢药物均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临床医师可以将PGB与多种抗癫药物组配来协同治疗难治性癫,但具体的最佳组配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该药的临床试验主要局限于部分发作性癫,是否全身性癫亦可以用PGB单独治疗或者协同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6 参考文献

[1]

KwanP,BrodieMJ.Earlyidentificationofrefractoryepileplsy[J].NewEnglJMe d,2000,342(5):314-319.

[2]

Ben2MenachemE.Pregabalinpharmacologyanditsrelevancetoclinicalpractice [J].Epilepsia,2004,45(Suppl6):13-18.

[3]

StahlMD.Anticonvulsantsasanxiolytics,part2:Pregabalinandgabapentinasa lpha(2)deltaligandsatvoltage2gatedcalci2umchannels[J].JClinPsychiat.2 004,65(4):460-461.

[4]

GajrajNM.Pregabalinforpainmanagement[J].PainPract,2005,5(2):95-102.

[5]

BellittiTR,CapirisT,EkhatoIV,etal.Structure2activityre2lationshipsofp regabalinandanaloguesthattargetthealpha(2)2deltaprotein.[J].JMedChem, 2005,48(7):2294-2307.

[6]

TayorCP.Thebiologyandpharmacologyofcalciumchannelalpha(2)2deltaprotei ns[J].CNSDrugRev,2004,10(2):159-164.

[7]

CzuczwarSJ,PatsalosPN.ThenewgenerationofGABAen2hancers.Potentialinthe treatmentofepilepsy[J].CNSDrugs,2001,15(5):339-350.

[8]

TaylorCP,VartanianMG.Profileoftheanticonvulsantactiv2ityofCI21008(pre gabalin)inanimalmodels[J].Epilepsia,1997,38(suppl8):8.

[9]

WillamsonJ,LothmanCTE,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429598.html,parsionofS(+)23IsobutylGABAandgabap entinagainstkindledhipp2z[],,3、

[10]

BeydounA,UthmanBM,KuglerAR,etal.Safetyandeffi2cacyoftwopregabalinregi mensforadd2ontreatmentofpartialepilepsy[J].Neurology.2005,64(3):475-4 80.

[11]BrodieMJ.Pregabalinasadjunctivetherapyforpartialsei2zures[J].Epil epsia,2004,45(Suppl6):19-27.

[12]ArroyoS,KuglerAR,KnappLE,etal.Pregabalinadd2ontreatment:arandomiz ed,double2blind,placebo2controlled,dose2responsestudyinadultswithpart ialseizures[J].Epilep2sia,2004,45(1):20-27.

[13]FrenchJA,KuglerAR,RobbinsJL,etal.Dose2responsetri2alofpregabalina

djunctivetherapyinpatientswithpartialsei2zures[J].Neurology,2003,60(1 0):1631-1637.

[14]ArmijoJA,SnchezMB,CamposC,etal.Theinteractionsofantiepilepticdrug sinoncologypractice[J].RevNeurol.2006,42(11):681-90.

[15]BockbraderHN,BurgerPJ,KuglerAR,et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PK) analysessofcommonlyprescribedantie2pilepticdrgus(AEDS)co2administered withpregabalin(PGB)inadultpatientswithrefratorypartialseizures[J].Epi lepsia,()

[16]NivD,Maltsman2TseikhinA.Postherpeticneuralgia:thenever2endingchal lenge[J].PainPract.2005,5(4):327-340.

[17]RickelsK,PollackMH,FeltnerDE,etal.Pregabalinfortreatmentofgeneral izedanxietydisorder:a42week,multi2center,double2blindplacebo2controll edtrialofpregabalinandalprazolam[J].ArchGenPsychiatry,2005,62(9):1022 -1030.

[18]Lauria2Horner,BAPohlRB.Pregabalin:anewanxiolytic[J].ExpertOpinInv estigDrugs,2003,12(4),663-672.

[19]CroffordLJ,RowbothamMC,MeasePJ,etal.Pregabalinforthetreatmentoffi bromyalgiasyndrome:resultsofaran2domized,double2blind,placebo2control ledtrial[J].ArthritisRheumatol,2005,52(4):1264-1273.

[20]

LesserH,SharmaU,LamareauxL,etal.Pregabalinre2lievessymptomsofpainfuld iabeticneuropathy: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Neurology,2004,63(11) :2104-2110.

[21]

HillCM,BalkenohlM,ThomasDW,etal.Pregabalininpa2tientswithpostoperativ edentalpain[J].EurJPain.2001,5(2),119-124.

第三讲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

第三章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一、镇静催眠药分类: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及其它如醛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二、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 苯二氮类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一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药物。其中一些也用作抗癫痫药。 (一)基本结构及其化学命名法*: 苯二氮类具有以下基本结构 化学名: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 额外氢的标明法*:杂环母核均含有最大数目的非累积双键,当杂环上某个不饱和碳原子再额外连接氢原子时,即从=CH-变为-CH2- ,这个氢原子称为额外氢,用斜体大写的H标明额外氢, H前面的阿拉伯数字是额外氢在结构中的位码。可以此命名各异构体。例如: (二)苯二氮类药物的发展概况:

氯氮卓(Chlordiazepoxide,利眠宁,Librium,)1960年首先于用于临床。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作用强于氯氮,对其构效关系研究,合成了许多同型物和类似物,例如硝西泮(Nitrazepam,硝基安定)、氯硝西泮(Clonazepam,氯硝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氟地西泮(Fludiazepam)、氟托西泮(Flutoprazepam)等。 地西泮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不仅催眠作用较强,且毒副作用较小,已开发成药物用于临床的有奥沙西泮(Oxazepam,去甲羟安定)、替马西泮(Temazepam,羟安定)、劳拉西泮(Lorazepam,去甲氯羟安定)。 在苯二氮环1,2位上并合三唑环,增加了对代谢的稳定性,并可提高其与受体的亲和力。如艾司唑伦(Estazolam,)、阿普唑伦(Alprazolam,)、三唑伦(Triazolam)等。 此外,在1,2位并合咪唑环,如咪达唑伦(Midazolam)在4,5位并入四氢噁唑环例如卤噁唑仑(Haloxazolam)等,均使作用增强。将苯二氮的苯核用噻吩环置换,仍保留苯二氮类的作用,如依替唑仑(Etizolam)和溴替唑仑(Brotizolam)。 (三)苯二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均含有1,3-二氢-5-苯基-2H-1,4-苯并二氮-2-酮母核,结构中七元亚胺内酰胺环是产生药效的必要结构。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科常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病,也称为强安定剂、神经阻滞剂。 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 1、常见副作用:口干、舌燥、鼻堵、乏力、思睡、心动过速、锥体外系反应。罕见副作用:阻塞性黄疸、粒细胞缺乏、视网膜色素沉着。其中以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剥脱性皮炎、肝损害及低血压性休克最为严重,应高度重视! 2、原则上凡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和躯体改变,均应考虑是否与药物有关,通过减药或停药对此有鉴别和治疗意义。一般而言,抗精神病药无成瘾性,但可能产生躯体依赖。 不良反应具体划为几个方面 1、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1)过度镇静:无力、思睡,尤以氯丙嗪、氯氮平常见。 (2)药源性精神副作用:如意识障碍、消极忧郁、幻觉、躯体性妄想、缄默、紧张样状态、兴奋躁动等。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焦虑不安、激动、凶狠、敌意、极度兴奋和冲动、攻击行为,常为一过性,多见于治疗初期。不需特殊处理。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出现的程度不同,由意识模糊或梦幻样状态到谵妄状态。表现:定向力障碍、言语散漫、错觉、幻觉、兴奋躁动、刻板动作或冲动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可伴脉速、出汗、震颤、构音不清、扩瞳等躯体症状。多见于:用药早期;大剂量用药或在剧增、骤停或更换药物时;联合用药;老年人、有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者。处理主要为减药或停药。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药源性抑郁状态 发生率依次为利血平、氟哌啶醇、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处理:及时减药、停药或加服抗抑郁药,严密观察以防意外。 药源性精神副作用:紧张综合征 症状:缄默、木僵、违拗、蜡样屈曲,重者吞咽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可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膝踝痉挛、震颤等。处理:酌情减药、停药或加用抗帕金森药。 (3)惊厥:任一种酚噻嗪衍生物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以高剂量、低效价的氯丙嗪、氯氮平为多。处理方法:加药宜慢,可加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必要时减药、停药或换药,排除器质性疾患。 10 / 1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4)锥体外系反应(EPS):有五种表现形式1)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四个特征:运动不能、肌肉强劲、震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以上三种锥体外系反应均可减药、停药、合用对抗药。4)迟障(TD):处理:减、停、换药。停抗胆碱能药;对症治疗选用多巴胺耗竭剂,多巴胺阻滞剂;抗组胺药非那根;促大脑代谢药;抗焦虑药安定。说明:TD重在预防。5)兔唇综合征:停药可消失,抗震颤麻痹药可能有效。 (5)植物神经系统:轻的不必处理,如症状持续发展并渐趋严重,则可能出现抗胆碱能中毒综合征或抗胆碱能危象。此时应停药,可用毒扁豆碱1-2mg肌注。恶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伴高热、意识障碍,可能与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和体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青霉素类 1 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或全身大剂量应用时易发生。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肌痉挛;抽搐;脑反射增强;昏迷;偶有精神病发作。 2 变态反应居首位。各种反应过敏性休克,哮喘,血清型反应,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部浸润及过敏性血管炎致颅内压增高较罕见。 3 赫氏反应 4 二重感染 (二)头孢类 1 过敏反应常见表现。 2 胃肠道反应 3 菌群失调与二重感染,第二;第三代为甚。 4 肝毒性多数剂量应用可致转胺酶升高。 5 造血系统偶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6 肾损害以头孢噻啶的肾损害较为显著。偶可致血尿素氮;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苷类合用可增加肾损害. 7 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类均可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的功能,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 8 双硫醒样反应。 (三)氨基糖苷类 1 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按损害大小排序: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目前实验证实奈替米星的耳毒性最小。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发生机制:内耳淋巴液中因为浓度过高,致使毛细胞受损害,先影响高频听力,逐渐导致全聋。 2 肾毒性主要损害近端身曲管。常用剂量时其毒性大小:卡那霉素和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妥布霉素>链霉素。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损害。

机制:因为与肾组织亲和力较高,选择性的积聚于身皮质和髓质,特别是肾皮质。 3 神经几肌肉阻滞作用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呼吸哀竭。可用钙剂和新斯的明对抗,以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多见,其他也不除外,患者肌无力或与肌松药联合用更易发生。 4 其他过敏反应,血象变化,(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酶增高;面部及四肢肌肉麻木,周围神经类,视力模糊,脂肪性腹泻,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四)四环素类 1 消化道反应除一般症状外,可发生食管溃疡。 2 肝损害长期口服或较大剂量静滴时可引起肝损害。 3 肾损害正常应用无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易发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4 可沉积牙齿引起牙齿黄染可通过胎盘和乳汁,影响婴儿骨发育,孕妇授乳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5 局部刺激症状 6 二重感染 7 过敏反应可诱发红斑狼疮或狼疮细胞阳性和一般过敏反应。 8 可生成差向四环素,服用后产生范康尼氏综和症,表现:恶心;呕吐,蛋白尿;糖尿和氨基酸尿;产生肾小管性酸中毒。 9 神经系统损害少见,偶可致良性颅内压升高。 (五)氯霉素 1 再生障碍性贫血难逆转,但少见。 2 红细胞生长抑制较多见,与剂量,疗程有关;周围血象是明显贫血,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3 白血病儿童或50岁以上老年患者多见。 4 灰缨综合征:早产儿及新生儿中采用大剂量后引起的全身循环哀竭。 5 视神经炎症甚至失明,长期大剂量用可发生,可引起听力障碍,共济失调,

癫痫常用药的不良反应

癫痫常用药的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 1.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可引起月经周期改变。 2.较少见短暂的脱发、便秘、倦睡、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异常兴奋、不安和烦躁。 3.长期服用偶见胰腺炎及急性肝坏死。 4.可使血小板减少引起紫癜、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定期检查血相。 5.对肝功能有损害,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和氨基转移酶升高,服用2个月要检查肝功能。 6.偶有过敏。 7.偶有听力下降和可逆性听力损坏。 苯巴比妥

安眠剂量的巴比妥类可致眩晕和困倦,精细运动不协调。偶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中等量即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肺功能不全和颅脑损伤致呼吸抑制者禁用。其药酶诱导作用可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 巴比妥类连续久服可引起习惯性。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此时,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梦魇增多,迫使病人继续用药,终至成瘾。成瘾后停药,戒断症状明显,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 苯妥英钠 本品副作用:常见齿龈增生(儿童发生率高)。应加强口腔卫生和按摩齿龈。长期服用后或血药浓度达30μg/ml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胃炎,饭后服用可减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常见眩晕、头痛,严重时可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语言不清和意识模糊,调整剂量或停药可消失;较少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头晕、失眠、一过性神经质、颤搐、舞蹈症、肌张力不全、震颤、扑翼样震颤等。可影响造血系统,致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罕见再障;常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叶酸加维生素B12防治。可引起过敏反应,常见皮疹伴高烧,罕见严重皮肤反应,如剥脱性皮炎,多形

第十二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又称大仑丁,属乙内酰脲类。静脉注射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药理作用:1本品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2)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3)抗心 律失常;4具有膜稳定作用(阻断电压依赖性钠、钙通道,抑制钙调节激素酶系 统)。 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口服过量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小脑-前庭功能。浓度过高可致精神错乱、昏迷、昏睡。 2慢性毒性反应出现青少年牙龈增生,精神失常,偶见男性乳房增大、多毛、淋巴结肿大3过敏反应可见皮肤瘙痒、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致畸反应妊娠期早期用药致畸胎,即有“胎儿妥因综合征”出现小头症、智能障碍、斜视、眼距过宽、腭裂等。故孕妇禁用,久用骤停癫痫可加剧,甚至诱发癫痫持续 状态。须交叉用药一段时间。 卡马西平:又称酰胺咪嗪,最初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治疗单纯局部性发作和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钠。还可以治疗尿崩症。 苯巴比妥:起效快、疗效好、毒性小和价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对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效果差。因其中枢抑制作用明显均不能做首选药。 扑米酮:价格昂贵,只用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 乙琥胺:属于琥珀酰亚胺类,抑制T型钙离子通道,副作用和耐受性较少,故作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 丙戊酸钠:化学名为二丙基醋酸钠,广谱抗癫痫药,因其肝脏毒性故不作小发作的首选药。 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可能奏效。硫酸镁:口服疗效差且有泻下和利胆的作用。注射给药能抑制中枢及其外周神经系统,使骨骼肌、心肌、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发挥肌松作用和降压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缓 解子痫、破伤风等惊厥,也用于高血压危象。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对比: 1治疗癫痫大发作的药物: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等 2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首选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3治疗癫痫小发作的药物:首选乙琥胺,硝西泮、氯硝西泮、丙戊酸钠等抗惊厥药物: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直肠给药)、硫酸镁。

0032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疗效关系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疗效关系 梁健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州 510180) 摘要:目的:分析抗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2006年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的376例/次应用抗癫痫药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及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癫痫药物应用的总有效率仅为65.9%,中毒患者达9.6%,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数达77.8%。结论在应用抗癫痫药时,不仅应注意血药浓度监测,还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本类药物。 关键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疗效;分析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反复发作为特征,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疾病。在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0.5%~1.0%[1]。在癫痫(EP)发作的治疗中,抗EP药有特殊的作用,常用的抗癫痫药有丙戊酸(Alproata acid,VPA)、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苯妥英钠(Phenobabital,PB)和苯巴比妥(phenobarbita,PB),作为控制癫痫发作的抗癫痫药作用机理目前尚未阐明,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且药物本身治疗窗较窄使得不同患者对剂量需求不同,从而出现剂量不足或因剂量过大时中毒的表现,这为医师临床制订给药方案带来一定困难[2]。随着神经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进展以及抗EP药物治疗监测技术的应用,使EP发作的控制率由60年代的50%提高到80年代的80%以上[3] ,因此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达到剂量个体化就十分必要。 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监测的376例/次应用抗癫痫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数据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等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发现临床抗癫痫药存在的问题,指出治疗药物监测及其临床疗效的关系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门诊及住院部被确诊为癫痫并使用上述4种AED的患者共376例次,其中男女比例为209:167,年龄段由206日~89岁,其中0~14岁93例,15~40岁69例、45~65岁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讲课讲稿

第十二章抗癫痫药及 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抗惊厥药 一、名词解释: 1.抗癫痫药 二、填空题 1.治疗癫痫大发作的主要药物有_____、_____、_____。 2.苯妥英钠是治疗_____和_____的首选药。 3.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与_____相似。 4.硫酸镁静脉给药有_____、_____作用,口服有_____、_____作用。 三、是非题 1.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均有效。 2.乙琥胺可作为防治癫痫小发作的常用药, 3.长期使用苯巴比妥治疗癫痫可引起明显的齿龈增生和小脑前庭系统损害。 4.苯妥英钠可作为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小发作的次选药。 5.苯海索的外周抗胆碱作用与阿托品相似,而中枢抗胆碱作用大大强于阿托品 6.左旋多巴不宜与利血平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台用。 7.左旋多巴不宜与维生素B6合用,后告可降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8.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震颤麻痹时,可减少左放多巴的用量,提尚疗效。 9.左旋多巴需在肝脏转化为多巴胺后才能发挥疗效。 10.帕金森病是由于结节-漏斗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而致,故常用多巴胺治疗。 四、选择题: A型题 1.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A.硫喷妥钠 B.苯妥英钠 D.异戊巴比妥 E.水合氯醛 2.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胃肠反应 9.齿龈增生 D.外周神经炎 E.肾脏严重损害 3.癫痈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 A.乙琥胺 B.酰胺咪嗪 D.丙戊酸钠 E.苯妥英钠 4.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药是( )。 A.地西洋 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乙琥胺 E.乙酰唑胺 5.癫痫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是()

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

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从目前数据显示来看,患了癫痫的患者每年都在增多,现在治疗癫痫病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多数人都会选择药物来治疗癫痫。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药都会有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具有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物也不例外。所以患者要对抗癫痫药物治疗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忽视长期吃癫痫药的副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下长期吃癫痫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吧。 1.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例如苯巴比妥的镇静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引起的头晕、复视、共济失调等与剂量有关。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尽可能不要超过说明书推荐的治疗剂量可以减轻这类不良反应。 2.特异体质的不良反应:一般出现在治疗开始的前几周,与剂量无关。部分特异体质不良反应虽然罕见但有可能危及生命。几乎所有的传统AEDs都有特异体质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有皮肤损害、严重的肝毒性、血液系统损害。新型AEDs中的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也有报告。此类不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在停药后迅速缓解。部分严重者需要立即停药,并积极对症处理。 3.长期的不良反应:与累计剂量有关。如给予患者能够控制发作的最小剂量,若干年无发作后可考虑逐渐撤药或减量,有助于减少AEDs的长期不良反应。 4.致畸作用:像癫痫妇女后代的畸形发生率是正常妇女的2倍左右。造成后代畸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癫痫发作、服用AEDs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造成后代畸形的主要原因。黄山癫痫治疗基地址在哪儿? 通过上文对癫痫患者长期吃药的四种副作用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吧。因此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了。希望患者们在用药时,都能合理食用这些抗癫痫药物,因为您要对您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祝愿广大患者朋友都能早日恢复健康!

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公告]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给大家发表意见的指引 欢迎各位朋友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1.依据发作的型态选择何种抗癫痫药? 2.老年人癫痫患者药物的选择? 3.肝肾功能不佳或者如何选择抗癫痫药? 4.怀孕或哺乳女性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5.卒中患者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6.SAH或AVM患者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原则? 7.脑瘤患者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8.各国指南如何指引抗癫痫药物的选择?(AAN, EFNS, ILAE, NICE or SIGN及本国) Re:[公告]每月一主题---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和大家一起复习抗癫痫药物的应用 不同类型癫痫需不同药物 癫痫有多种类型,不同发作类型需要不同药物。有些药物只对部分性发作有效,有些则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都有效。例如,乙琥胺只对全身性发作有效。在美国经临床研究证明,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去氧苯比妥都能有效控制部分性发作。非班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硫加宾、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和唑尼沙胺等新药对部分性发作也有效。 研究还表明,对全身性发作有效的药物相对较少。那些对部分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惊厥药,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和非班酯。 辨别特异的癫痫综合征对选择药物有重要指导作用。婴儿痉挛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癫痫综合征,主要影响出生一年内的婴儿,使用丙戊酸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伦-格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期的年龄依赖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或非班酯治疗;儿童失神性癫痫最好使用丙戊酸钠或乙琥胺治疗;青年型肌阵挛性癫痫通常使用丙戊酸钠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有些药物可能加重某些癫痫类型的症状。例如,对失神性癫痫的患者使用卡马西平会明显加重失神性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过低病例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患者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过低的影响因素,临床药师为医师提出更换药物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方法:临床药师在临床跟踪患者,关注患者用药期间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协助医师分析患者血药浓度过低的原因,为医生提出建议,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药学服务。 结果:临床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治疗风险,提高了患者用药的疗效。 结论: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关键词癫痫;血药浓度;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抗癫痫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抗癫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涉及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和UGTs酶系,同时,部分抗癫痫药物又能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肝药酶系被抑制或被诱导是导致代谢性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抗癫痫药物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而无效的联合用药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6岁,体重指数:21.22kg/m2。患者于4月26日出现发热、伴咳嗽,体温最高38℃。就诊治后退热,但出现头痛无呕吐。4月29日在家中突发晕厥,无伴抽搐,无二便失禁,约2分钟后神志转清。送至深圳龙岗医院诊治,在诊治过程中突发神志不清,伴四肢抽搐,口角歪斜口吐白沫。予苯巴比妥、地西泮镇静,丙戊酸抗癫痫,治疗期间患者仍反复发作抽搐,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予丙泊酚及芬太尼镇静,加用咪唑西泮和维库溴铵后抽搐好转,但患者仍持续昏迷。5月7日转入我院ICU,复查动态脑电图示:重度异常脑电图(提示癫痫放电);MRI示:双侧颞叶、岛叶、顶叶、杏仁核、海马、右侧中央前回异常改变,考虑为病毒性脑炎。给予甲沷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更昔洛韦抗病毒、莫西沙星抗感染、咪达唑仑、丙泊酚、地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抗癫痫,甘露醇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ICU期间测两次测丙戊酸血药浓度:44.53μg/ml(5-14),43.8μg/ml(5-17)。5月21日经ICU治疗,患者脱呼吸机,呼吸维持良好,癫痫发作明显减轻,转入神经内科,患者呈昏迷状态,仍有面肌抽搐及肢体抽搐。入科后继续给予丙戊酸钠0.6g po.q8h、苯巴比妥钠0.2g im.q8h 抗癫痫治疗,阿昔洛韦500mg iv.drip qd抗病毒,甲沷尼龙琥珀酸钠120mg iv.drip qd抗炎治疗。5月22日,患者癫痫发作仍较频繁,呈昏迷状态,测得丙戊酸血药浓度:12.52μg/ml。经过排查患者使用药物,临床药师提出丙戊酸血药浓度低可能与合并使用苯巴比妥使丙戊酸钠代谢增加相关,不能排除基因多态性的影响。5月22日给予调整抗癫痫药物,逐渐减少丙戊酸钠剂量至停药,改为卡马西平0.2g po. q8h、苯巴比妥钠0.2g im.q8h抗癫痫治疗。抗病毒治疗疗程已足,停用阿昔洛韦。激素用逐渐减量以防止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后综合征,改为地塞 1

抗癫痫药物小结

抗癫痫药物小结 综合二临床药师 刘林夕 抗癫痫药的治疗监护 (一)用药原则 癫痫病是一种反复性突然发作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疾病。癫痫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完全控制发作而没有不良反应,达到最理想的生活质量。但是,必须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取得平衡,因为经典的抗癫痫药完全控制发作不足50%。 治疗原则: 1.单药治疗与多药治疗相比,首选单药治疗,逐渐增加剂量直到控制发作或药物的副作用无法耐受。(▲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和抗癫痫药一般首选单药治疗) 2.如第一种药治疗失败,倾向于选择第二种一线抗癫痫药作为替代,而不是加用新的药物。换药要谨慎,增量和减量都需缓慢,当新药增加到一定剂量后才可将原药停掉。(▲一种药物失败,选择第二种替代,不是合用;增量和减量均需缓慢进行) 3.遇到难治性癫痫需要多药联合治疗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镇静药,如巴比妥类和地西泮。 4.联合治疗应选择作用机制和模式不同的药物,以降低副作用叠加的风险。 5.许多抗癫痫药通过复杂的机制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联合用药时要调整剂量使各药物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多药联合治疗需要做血药浓度监测。 6.如联合用药仍不能产生满意疗效,则应权衡控制发作和药物副作用,选择是二者达到最佳平衡的治疗方案继续用药。 7.抗癫痫药物治疗要针对不同的癫痫类型确定首选药物,同时要在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具体情况(如儿童、妊娠期妇女或老年人)之间权衡利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是这些因素互相作用的最终结果。 不同类型癫痫的药物选择 癫痫类型一线药物替代药物 部分发作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苯妥英钠耗吡酯 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唑尼沙胺 奥卡西平噻加宾 扑米酮、苯巴比妥 全身发作 失神丙戊酸钠、乙琥胺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肌阵挛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拉莫三嗪、托吡酯、唑尼沙胺、左乙拉西坦 强直阵挛苯妥英纳、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苯巴比妥、扑米酮、奥卡西 平、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 部分发作——仅限于一侧大脑;全身发作——两侧大脑同时受累 ▲总结不同类型癫痫的药物选择 ①失神性小发作(以意识障碍为主,也可能伴肌肉张力改变)——首选丙戊酸钠、乙琥胺 ②强直阵挛性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③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意识障碍,对别人言语无反应,无意识动作)——首选卡马西平 (二)治疗监护点 1.抗癫痫药的选择和转换 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治疗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发作,对失神发作无效,甚至可能加重癫痫发作。失神发作最好的治疗药物有乙琥胺、丙戊酸或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和唑尼沙胺可能也有效,而加巴喷丁和噻加宾则无效。丙戊酸一般认为是治疗失张力发作和青少年肌阵挛发作的首选用药,拉莫三嗪、托吡酯或唑尼沙胺则可作为替代者。 传统的治疗强直阵挛发作的药物是苯妥英或苯巴比妥,而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由于和前两者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而使用得越来越多。 ▲总结: ①失神性小发作(以意识障碍为主,也可能伴肌肉张力改变)——首选丙戊酸钠、乙琥胺 ②强直阵挛性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③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意识障碍,对别人言语无反应,无意识动作)——首选卡马西平 2.监测常见的不良反应 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反应可能与剂量或血药浓度相关,也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概述 1. 癫痫发作的分类。 2. 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机制 (1)电生理: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分子水平:增强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功能,抑制Na+、Ca2+通道的功能,增强K+、Cl-通道的功能。 二、常用抗癫痫药物及作用机制 1. 主要抑制钠通道的药物 1)Phenytoin Sodium(苯妥英钠,大仑丁) (1)药理作用: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但对异常放电的形成无效; (2)作用机制:主要作用机制是在治疗量时即阻滞Na+通道,减少Na+内流,所以对各种组织的可兴奋膜,包括神经元和心肌细胞膜,有稳定作用,降低其兴奋性。还抑制神经元的快灭活型Ca2+通道,较大浓度时能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

(3)主要用途:①抗癫痫,是治疗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但对小发作无效。②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使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③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及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 (4)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刺激;②神经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甚至昏迷;③牙龈增生;④叶酸吸收及代谢障碍,甚至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⑤其他不良反应,如过敏等。 (5)体内药动学特点: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多数在肝内质网中代谢为无活性的对羟基苯基衍生物,少数以原形由尿排出。消除速率与血浆浓度有密切关系,低浓度时按一级动力学消除;高浓度时,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血药浓度可明显升高,容易出现毒性反应。 (6)药物相互作用:①竞争血浆蛋白高的结合;②异烟肼、氯霉素等肝药酶抑制剂可降低苯妥英钠的代谢;③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苯妥英钠的代谢;④苯妥英钠可加快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代谢。 2)Carbamazepine(卡马西平):抑制Na+、Ca2+通道,增强GABA的作用,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大发作有效,并可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及神经痛。 3)Lamotrigine (拉莫三嗪):新型抗癫痫药,抑制Na+、Ca2+通道,对部分发作及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 2. 主要影响氯离子通道的药物 1)Valproate sodium(丙戊酸钠) 增加GABA合成,抑制降解、摄取,增强对GABA的反应性,可抑制Na+、Ca2+通道,为广谱抗癫痫药. 2)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 (1)抑制异常放电、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2)作用机制:增加突触后Cl-内流,使膜超极化;抑制突触前Ca2+ 内流,导致NE、Ach和谷氨酸释放减少。 (3)主要用途:镇静、催眠、抗癫痫。 3. 主要作用于谷氨酸受体的药物

常用抗癫痫药物

常用抗癫痫药物 在癫痫发作的治疗中,抗癫痫药物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脑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散,防止癫痫复发。一般将20世纪60年代以前合成的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抗癫痫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 1. 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 Sodium: 特点: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口服一般需3~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为主。苯妥英钠抑制了Na+内流,从而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加大与阈电位的距离,提高了脑细胞的兴奋阈,稳定膜电位,从而阻止病灶放电的扩散。还能使脑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这也与其抗癫痫作用有一定关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有止痛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佳。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发生率约20%。因其抑制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使胶原组织增生。维生素C或保持口腔卫生可减轻此增生,停药3~

6个月可消失。(2)长期服用可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致缺钙。用D3和钙剂可预防和提高疗效。(3)久服骤停可引起发作,甚至诱发持续状态。 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 特点: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放电扩散,使大发作脑电恢复正常。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抗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一线抗癫痫药。 3. 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 特点: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PEMA),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体内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4. 丙戊酸钠(抗癫灵,二丙基乙酸钠)Sodium 2-Propylvalerate,Sodium Valproate,DPA: 特点:不抑制癫痫病灶放电,而是阻止异常放电的扩散。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尤其是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对大发作较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差,但对这两药无效的患者,本品仍有效;为小发作的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考情分析 十二、抗癫痫药和抗 惊厥药 1.抗癫 痫药 (1)癫痫类型 (2)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 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其它药物特点 (4)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2.抗惊 厥药 硫酸镁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一、抗癫痫药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现有抗癫痫药的作用: 1. 作用于——病灶神经元的作用 →减弱或防止异常放电 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 →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一)癫痫的分型了解 1.局限性发作 (1)单纯局限性发作 (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 2.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2)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3)癫痫持续状态 (4)肌阵挛性发作 (二)常用的抗癫痫药: 1.苯妥英钠(大仑丁) 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3.丙戊酸钠 4.乙琥胺 5.苯巴比妥 6.扑米酮(去氧苯比妥) 7.安定(地西泮)

(三)临床合理选药 (1)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如不能控制,加用扑米酮; (2)失神发作(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乙琥胺,也可用硝西泮或氯硝西泮; (3)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4)单纯部分性发作: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5)肌阵挛性发作:氯硝西泮或硝西泮; (6)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肌注或苯妥英钠缓慢静注。 --抗癫痫药--- 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 局限发作大发作,苯妥英钠鲁米那; 卡马西平精神性,持续状态用安定; 慢加剂量停药渐,坚持用药防骤停。 A.卡马西平 B.地西泮 C.乙琥胺 D.丙戊酸钠 E.硫酸镁 1.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的是 2.对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 3.对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A、C、B 1.苯妥英钠(大仑丁) 【药动学】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需连服数日才开始出现疗效,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中。 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可作静脉注射。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高!

抗癫痫西药药物成分的血药浓度监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2429598.html, 抗癫痫西药药物成分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吕雪城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托吡酯血药浓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人体血浆中的托吡酯的浓度。结果托吡酯的线性方程为Y=6.25×10-4X+1.08×10-2,线形范围为0.05~10.00μg/mL,提取回收率为92.1%,在血浆中的平均浓度为0.260μg/m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血浆中的托吡酯的浓度方法简单、可行、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关键词] 托吡酯;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R92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4-81-02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for antiepileptic medicine- topiramate LV Xuecheng Shangqiu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ways and effects of HPLC for detecting human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topiramate. Methods Used the Agilent 1100 HPLC to detect human plasma topiramate concentrations. Results Topiramate linear equation was Y=6.25×10-4X+1.08×10-2, the linear range was 0.05-10.00μg/mL, extraction recovery was 92.1%, while the average plasma concentration was 0.260 μg/mL. Conclusion HPLC determination of human plasma topiramate is simple, practical, high sensitivity that has good recovery. [Key words] Topiramate; Plasma concentration; HPLC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疾病之一,患病率为6‰左右,当前随着我国癫痫发病率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人被癫痫困扰,长期不治愈可伴随有严重的身心后果,其常伴有记忆、学习、行为等认知功能障碍[1]。在药物治疗中,当前应用比较多的是托吡酯,托吡酯可增强抑制性神经递 质作用来发挥治疗效果[2]。不过在托吡酯被吸收后,如何进行血药色谱浓度测定就值得探讨[3]。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人体血浆中托吡酯的浓度,现报道如下。 1 试剂与仪器 1.1 试剂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列表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列表 药物剂量相关的副作用长期治疗的副 作用 特异体质副作用对妊娠的影响 卡马西平、头晕、视物模糊、恶心、 困倦、中性粒细胞减 少、 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皮疹、再生障碍性贫 血、 stevens - Johnson 综合征、肝 损害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神 经管畸形 氯硝西泮常见:镇静(成人比 儿童更常见)、共济 失调易激惹、攻击行 为、多动(儿童) 少见,偶见白细胞减 少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有致畸性及 胎儿镇静、肌张 力下降 苯巴比妥疲劳、嗜睡、抑郁、 注意力涣散、多动、 易激惹(见于儿童)、 攻击行为、记忆力下 降少见皮肤粗糙、 性欲下降、突然 停药可出现戒断 症状,焦虑、失 眠等 皮疹、中毒性表皮溶 解症、肝炎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发生新生 儿出血 苯妥英钠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厌食、恶心、呕吐、 攻击行为、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痤疮、齿龈增生、 面部粗糙、多毛、 骨质疏松、小脑 及脑干萎缩(长 期大量使用)、 性欲缺乏、维生 素K和叶酸缺乏 皮疹、周围神经病、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肝毒性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胎 儿头面部畸形、 心脏发育异常、 精神发育缺陷及 新生儿出血 扑痫酮同苯巴比妥同苯巴比妥皮疹、血小板减少、 狼疮样综合征FDA妊娠安全分级 D级 同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震颤、厌食、恶心、 呕吐、困倦、体重增加、脱发、 月经失调或闭 经、多囊卵巢综 合征 肝毒性(尤其在2 岁以下的儿童)、血 小板减少、急性胰腺 炎(罕见)、丙戊酸 钠脑病 FDA妊娠安全分 级 D级 能透过胎盘屏 障,可能导致神

第十二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抗惊厥药 一、名词解释: 1.抗癫痫药 二、填空题 1.治疗癫痫大发作的主要药物有_____、_____、_____。 2.苯妥英钠是治疗_____和_____的首选药。 3.卡马西平的作用机制与_____相似。 4.硫酸镁静脉给药有_____、_____作用,口服有_____、_____作用。 三、是非题 1.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均有效。 2.乙琥胺可作为防治癫痫小发作的常用药, 3.长期使用苯巴比妥治疗癫痫可引起明显的齿龈增生和小脑前庭系统损害。 4.苯妥英钠可作为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小发作的次选药。 5.苯海索的外周抗胆碱作用与阿托品相似,而中枢抗胆碱作用大大强于阿托品 6.左旋多巴不宜与利血平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台用。 7.左旋多巴不宜与维生素B6合用,后告可降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8.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震颤麻痹时,可减少左放多巴的用量,提尚疗效。

9.左旋多巴需在肝脏转化为多巴胺后才能发挥疗效。 10.帕金森病是由于结节-漏斗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而致,故常用多巴胺治疗。 四、选择题: A型题 1.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A.硫喷妥钠 B.苯妥英钠 D.异戊巴比妥E.水合氯醛 2.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胃肠反应9.齿龈增生 D.外周神经炎E.肾脏严重损害 3.癫痈大发作合并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 A.乙琥胺 B.酰胺咪嗪 D.丙戊酸钠E.苯妥英钠 4.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药是( )。 A.地西洋B.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 D.乙琥胺E.乙酰唑胺 5.癫痫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是() A.乙琥胺 B.卡马西平 D.硝系泮 E.戊巴比妥

药理学 第十二节 抗癫痫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不能用于癫痫小发作治疗的药物是 A、氯硝西泮 B、硝西泮 C、苯妥英钠 D、丙戊酸钠 E、卡马西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苯妥英钠对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疗效好,为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对失神性发作(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该题针对“抗癫痫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464,点击提问】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苯妥英钠是肝药酶诱导剂 B、苯妥英钠对癫痫持续状态有效 C、苯妥英钠可引起牙龈增生 D、苯妥英钠是治疗大发作的首选 E、苯妥英钠对失神发作(小发作)有效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苯妥英钠对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疗效好,为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一定疗效;对失神性发作(小发作)无效,有时甚至使病情恶化。

【该题针对“抗癫痫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468,点击提问】 3、对癫痫大发作和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E、丙戊酸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苯妥英钠对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疗效好,为首选药;其也可以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该题针对“抗癫痫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470,点击提问】 4、苯妥英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 A、巨幼细胞贫血 B、神经系统反应 C、牙龈增生 D、依赖性 E、低钙血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癫痫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471,点击提问】 5、不产生躯体依赖性的药物是 A、巴比妥类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一、A1 1、不能用于癫痫小发作治疗的药物是 A、氯硝西泮 B、硝西泮 C、苯妥英钠 D、丙戊酸钠 E、卡马西平 2、关于卡马西平的特点,错误的是 A、对舌咽神经痛优于苯妥英钠 B、对三叉神经痛优于苯妥英钠 C、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为首选药 D、对癫痫小发作疗效仅次于乙琥胺 E、对锂盐无效的躁狂症也有效 3、对癫痫大发作和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 E、丙戊酸钠 4、苯妥英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 A、巨幼细胞贫血 B、神经系统反应 C、牙龈增生 D、依赖性 E、低钙血症 5、不产生躯体依赖性的药物是 A、巴比妥类 B、苯二氮(艹卓)类 C、苯妥英钠 D、哌替啶 E、吗啡 6、硫酸镁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导泻 B、利胆 C、降压 D、抗惊厥 E、利尿 7、关于硫酸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口服给药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

B、拮抗Ca2+的作用,引起骨骼肌松弛 C、口服给药有利胆作用 D、过量时可引起呼吸抑制 E、中毒时抢救可静脉注射氯化钙 8、硫酸镁抗惊厥的机制是 A、降低血钙的效应 B、升高血镁的效应 C、升高血镁和降低血钙的联合效应 D、竞争性抑制钙作用,减少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E、进入骨骼肌细胞内拮抗钙的兴奋-收缩偶联中介作用 9、下列属于广谱抗癫痫药物的是 A、卡马西平 B、苯巴比妥 C、丙戊酸钠 D、戊巴比妥 E、乙琥胺 10、硫酸镁的肌松作用是因为 A、抑制脊髓 B、抑制网状结构 C、抑制大脑运动区 D、竞争Ca2+受点,抑制神经化学传递 E、阻断剂 11、可引起牙龈增生的抗癫痫药是 A、卡马西平 B、苯巴比妥 C、丙戊酸钠 D、扑米酮 E、苯妥英钠 12、患者男性,40岁。五年前曾患“大脑炎”,近两个月来经常出现虚幻感,看到有蛇或鼠等讨厌动物出现,扑打过程中有时砸坏东西,几分钟后才知什么也没有,诊断为复杂性部分发作(精神运动性)癫痫,可选用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卡马西平 C、丙米嗪 D、碳酸锂 E、普萘洛尔 13、患儿女性,3岁。近来经常在玩耍中突然停顿、两眼直视、面无表情,几秒钟即止,每天发作几十次,医生怀疑是癫痫失神发作,可考虑首选的药物是 A、乙琥胺 B、卡马西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