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全文翻译、重点语句翻译、文常及课文内容梳理[1]

《愚公移山》全文翻译、重点语句翻译、文常及课文内容梳理[1]
《愚公移山》全文翻译、重点语句翻译、文常及课文内容梳理[1]

愚公移山

一、全文带点字解释及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达几万丈。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面:面对,向着。居:居住。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这两座山居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

聚室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而谋.曰:“吾与汝毕

聚:聚集。室:家。谋:谋划,商量。汝:你,这里指复数“你们”。

毕:尽。平:铲平。指:直。于:到

(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杂然

..相许.。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

以:凭借。曾: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损:削减。之:这样的。如……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你的力气,就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石放到哪里呢?”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诸:相当于“之于”。

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遂:于是。率:带领。荷:负荷、挑。子孙:儿子和孙子。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于:到。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遗:遗留。龀:换牙。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到换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变换。始:才。反:同“返”,返回。焉:语气助词。

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止:阻止。甚:过分。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讥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以:凭。余:剩余。毛:草。其:放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铲除,又能把(这么多)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长息:长叹。彻:通。若:比得上。

北山愚公长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孤儿都比不上。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虽:即使。焉:语气助词。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

..而不平?”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穷匮:穷尽。何:什么。苦:愁。

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却不会增加高度,(又)愁什么不能铲平(这两座山)呢?“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应:回答,回应。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操:持,拿。之:的。之:代词,代“这件事”。已:停止。于:向

手持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命:命令。负:背。厝:同“措”,放置。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的南面。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阴:山之北,水之南。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从此,从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高地了。

二、重点语句翻译:

1.甚矣,汝之不惠!

2.何苦而不平?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 且焉置土石?

5.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6.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7.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8.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9.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0.帝感其诚。

三、文学常识:

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内容梳理:

第一段:交代太行、王屋两山的面积(大)、高度(高)和地理位置。

第二段:写愚公决定移山并在家人、邻里的支持帮助下付诸行动。

第三段:写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移山,愚公予以反驳并表达了对移山终能成功的信心。(*对比)以上三段依次写到的移山面临的困难:两山高大——愚公年迈——劳力缺乏——工具简陋——路途遥远——他人嘲笑。

第四段:愚公之举惊动山神,感动天帝,天帝派夸娥氏二子移走了两山。

初中文言文翻译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

初中文言文翻译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初中语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

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愚公移山全文翻译、重点语句翻译、文常及课文内容梳理

愚公移山 一、全文带点字解释及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 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达几万丈。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面:面对,向着。居:居住。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这两座山居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 聚室 ..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聚:聚集。室:家。谋:谋划,商量。汝:你,这里指复数“你们”。毕:尽。平:铲平。指:直。于:到

(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杂然 ..相许.。 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 以:凭借。曾: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曾”应读音为“zēng”,释为“乃”,即“竟然”之意,可以译为“连……都”,用来加强否定语气。) 损:削减。之:这样的。如……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你的力气,就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土石放到哪里呢?”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诸:相当于“之于”。 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遂:于是。率:带领。荷:负荷、挑。子孙:儿子和孙子。 箕畚:用箕畚装土石。于:到。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赋的节选翻译

愚公移山 1课文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 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课文释义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3课下注解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愚公移山翻译

《愚公移山》 ——先秦·列御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译文: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 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了了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先秦·列御寇《愚公移山》 译文: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翼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太行山:在黄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方:指面积。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初中语文 文言文《愚公移山》原文与译文

《愚公移山》原文与译文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

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 太tài 行háng 、 王wáng 屋wū 二èr 山shān , 方fāng 七q ī 百bǎi 里l ǐ , 高gāo 万wàn 仞rèn , 本běn 在zài 冀j ì 州zhōu 之zhī 南nán , 河hé 阳yáng 之zhī 北běi 。 北běi 山shān 愚y ú 公gōng 者zhě , 年nián 且qiě 九jiǔ 十shí , 面miàn 山shān 而ér 居j ū 。 惩chéng 山shān 北běi 之zhī 塞sāi , 出chū 入r ù 之zhī 迂y ū 也y ě , 聚j ù 室shì 而ér 谋móu 曰yuē : “ 吾wú 与y ǔ 汝r ǔ 毕b ì 力l ì 平píng 险xiǎn , 指zhǐ 通tōng 豫y ù 南nán , 达dá 于y ú 汉hàn 阴yīn , 可k ě 乎hū ? ” 杂z á 然rán 相xiāng 许x ǔ 。 其q í 妻q ī 献xiàn 疑y í 曰yuē : “ 以y ǐ 君jūn 之zhī 力l ì , 曾céng 不bù 能néng 损sǔn 魁kuí 父f ù 之zhī 丘qiū , 如r ú 太tài 行háng 、 王wáng 屋wū 何hé ? 且qiě 焉yān 置zhì 土t ǔ 石shí ? ” 杂z á 曰yuē : “ 投tóu 诸zhū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 隐yǐn 土t ǔ 之zhī 北běi 。 ” 遂suì 率l ǜ 子z ǐ 孙sūn 荷hé 担dān 者zhě 三sān 夫f ū , 叩kòu 石shí 垦kěn 壤rǎng , 箕j ī 畚běn 运yùn 于y ú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 邻lín 人rén 京jīng 城chéng 氏shì 之zhī 孀shuāng 妻q ī 有yǒu 遗y í 男nán , 始shǐ 龀chèn , 跳tiào 往wǎng 助zhù 之zhī 。 寒hán 暑shǔ 易y ì 节jié , 始shǐ 一y ī 返fǎn 焉yān 。

愚公移山翻译及注释(三段式)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要,快要。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chéng)——苦于、为......所苦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绕远。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室,家。 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毕力——尽全力 平-铲平

指,直。 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献疑——提出疑问。 以——凭借。 杂然,纷纷的样子。 许,赞同。 曾(cēng)——竟,却。副词,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与“不”连用时,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损:——削减。 丘——土堆。 置——安放。 且——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大家纷纷的表示赞成。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移山 古文翻译、加点字参考资料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1)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 (2)且:将近。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面:面对着。惩:苦于,为……所苦。塞:阻塞。迂:曲折,绕远。居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谋:谋划,商量。汝:你,这里指复数“你们”毕:竭尽,用尽。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险阻,阻塞,这里指险峻的大山。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汉阴:汉水南岸。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献疑:提出疑问。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连……也……,连……都……”。损:削减。丘:土山。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且:况且。焉:哪里。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边上。子孙:儿子和孙子。荷:挑。三夫:三个人。夫:成年男子。叩:敲、凿。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这里是“用箕畚”的意思。京城:复姓。孀妻:寡妇。遗男:遗孤,孤儿。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跳:蹦蹦跳跳。易节:冬夏换季。易:交换。节,季节。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 (3)叟:老头。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句。甚:太过分。惠:聪明,现在写作“慧”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毛:地面所生的草木。其:放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长息:长叹。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彻:通。 若:像,比得过。穷匮:穷尽。加增:增加(高度)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 (3)操:持,拿。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被动句)。负:背。厝:放置。陇断:高大的山。 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

《愚公移山》翻译

1 / 11 愚公移山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字词: 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原文: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字词: 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译: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岸。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字词: 且:将要,快要。面: 面对着。 译: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原文:

2 / 11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字词: 惩:苦于。塞: 阻塞。迂: 曲折,绕远。 译: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都要绕道。 原文: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字词: 室:家人。谋: 谋划,商量。 汝: 你,这里指复数“你们”。毕: 竭尽,用尽。 平险: 铲平险峻的大山。险,险阻,阻塞,这里指险峻的大山。指:直。 译: 就召集家人商量说:

3 / 11 “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 汉水南岸,可以吗?”原文: 杂然相许。 字词: 杂然: 纷纷。 译: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原文: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字词: 曾:竟,却。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丘: 土山。 如。。。何: 把。。。怎么样。焉: 哪里。 译: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竟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挖下来的泥土和石头放到哪里呢?”

原文: 4 / 11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译: 大家纷纷说道: “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原文: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字词: 子孙: 儿子和孙子。三夫: 三个人。 译: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簸箕和箩筐运到渤海的边上。 原文: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字词: 京城: 复姓。孀妻: 寡妇。遗男: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赋的节选翻译

愚公移山文言文愚公移山赋的节选翻译 愚公移山 1课文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课文释义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 愚公移山 作者:列御寇出处:《列子·汤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

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文言文注释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详细翻译导读: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

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人教版《愚公移山》全文翻译、重点语句翻译、文常及课文内容梳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高万仞。 .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 ... 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 ... 其妻献疑 ..曰:“以 .君之力,曾. 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土石?”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 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儿,刚刚到换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 “ 以. 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 ...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又)担心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的南面。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断焉。 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 篇一:愚公移山逐句翻译 愚公移山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方圆。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丈。它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边。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且:将近。面:面对着。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塞:阻塞。迂:曲折,绕远。。 愚公苦于山北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室:家。谋:商量。汝,你们。险,险峻的大山。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5.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相:代愚公。许:赞成。曾,连。。。也。。。损:削减。丘,

土山。汝。。。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 大家纷纷的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6.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诸,之于。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荷,挑。夫,成年男子。叩,敲,凿。 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始,才。龀,换牙。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反,同”返”。焉,语气助词。 从冬到夏,季节交换,一年才往返一次。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惠,同“慧”,聪明。以,凭。毛,草木。其,加强反问语气。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

《愚公移山》注释、翻译、选择、阅读习题

《愚公移山》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2课】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且】将近。 2、【惩】苦于。 3、【塞】阻塞。 4、【迂】曲折,绕远。 5、【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6、【汝】你,你们。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 7、【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尽、全。 8、【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南部。【指】,直。 9、【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10、【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同。【杂然】,纷纷地。【许】,赞同。 11、【献疑】提出疑问。 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14、【且需置土石】况且往哪里置土石呢?【且】,况且。【焉】,哪里。【置】,放置、安放。 15、【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之于”。 16、【荷担者三夫】三个能挑担的人。【荷】,肩负、扛。 17、【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叩】,敲、打。 18、【箕奋】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这里是用箕奋装土石的意思。 19、【霜妻】寡妇。 20、【遗男】指死了父亲的男孩。 21、【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始】,才、刚。【龀】,换牙。 2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易】,更替。【节】,季节。【反】,同返”,往返。【焉】,语气词。 23、【叟】老人。 24、【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朗了!【甚】,严重。【惠】,同“慧”,聪

明。 25、【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 26、【毛】指草木。 27、【其】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长息】长叹。 29、【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0、【不若】不如、比不上。 31、【弱】幼儿,小孩。 32、【虽】即使。 33、【穷匮】穷尽。 34、【苦】愁苦。这里指担心。 35、【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 36、【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已】,停止。 37、【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38、【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方东部。【厝】,放置、安放。【朔东】,朔方东部,今山西北部一带。 39、【陇断】山冈阻隔。【陇】,高地。【断】,隔绝。

《愚公移山》翻译(译文)

《愚公移山》翻译(译文) 【介绍】 【发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近义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终不渝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词性】形容词,褒义词。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雄伟秀丽的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济源县城西北45公里处,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王屋山绝顶海拔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日“天坛”。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山梁西面为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愚公村的人每天要绕过山梁到小有河去取水,愚公便带领他的子子孙孙决心把它移走。现在这条大山梁中间,确实断开一条很大的山口,远远看去,真似人工开挖的一样。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篇愚公移山翻译,对这篇文章有更好的理解以及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