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 : 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

痛,Murphy ' s 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

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W 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 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

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W 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

超声心动图、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

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

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

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W 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

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4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严密观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指导。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

2.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

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

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可门诊拆线。

)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不同意手术患者,退出本路径。

3.术中发现肝胆管结石和/或炎症、胆管癌、肝癌,则进

入相应路径。

4.有并发症(胆漏、出血等)的患者,则转入相应路径。

时间适用对象:

患者姓名: 住院日期:

主□要□诊□疗□工

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开化

验单以及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

初步确定诊治方案和特殊检查项目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 K80.0 )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门诊号:______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

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W 7天

住院第2天

(术前准备日)

住院第1天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等完成术前

总结(拟行手术方式、手术关键步骤、术中注意事项

等)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安排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含标本处置)、自费用品协议

书、输血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

必要时预约ICU

长期医嘱:

□外科二或三级护理常规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临时医嘱: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

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感

染性疾病筛查

心电图、胸片

腹部B超

必要时上腹部CT平扫+增强

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外科二或三级护理常规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临时

医嘱:

术前医嘱:

常规准备明日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或硬膜外麻醉下

行胆囊切除

备皮药物过敏试验

术前禁食4-6小时,禁饮2-4小时必要时行肠道准备

(清洁肠道、抗菌药物)麻醉前用药

术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术中特殊用药病房带药(如抗菌药物、胰岛素等)备血

□入院介绍□静脉采血

□入院评估□健康教育、服药指导

□健康教育□饮食:术前禁食禁饮

主要□服药指导□ 术前沐浴、更衣,取下假牙、饰物

护理□活动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前流程及注意事项工作□饮食指导:禁食禁饮□ 备皮、配血、胃肠道准备等

□静脉采血□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患者相关检查配合的指导□促进睡眠(环境、药物)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医师 签名 住院第3天(手术日)

术前与术中 送患者入手术室 麻醉准备,监测生命 体征 手术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 解剖标本,送病理检 查

长期医嘱:

□ 急性胆囊炎常规护

理 一级护理

禁食 □ □

临时医嘱:

□ □ □ □

术后

住院第4天 (术后第1

日) 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完成手术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

□ □ □ □

□ □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检查手术伤口,更换敷料 分析实验室

检验结果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住院医师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术前0.5小时使用抗 菌药物

液体治疗

相应治疗(视情况)

术晨按医嘱清洁肠 道、留置胃管、 健康教育 服药指导 饮食指导:禁饮禁食 指导术前注射麻醉 用

药后注意事项 安排陪送患者入手 术室

心理支持

□无 □有,原因:

1. 2. 尿管 长期医嘱:

□ □ □ □ □ □ □ □ □ □ □

胆囊切除术后常规护理 一级护理 禁食

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常规雾化吸入Bid

胃管接负压瓶吸引记量(酌情) 腹腔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并记量 尿管接尿袋记尿量 抗菌药物使用 监测血糖(视情况) 必要时使用制酸剂及生长抑素 临时医嘱: □ □ □ □ □ □ □ □ □ □

□ □

□ 吸氧

液体治疗

术后当天查血常规和血生化 必要时查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 明晨查血常规、生化和肝功能等

术后活动:去枕平卧6小时, 助

改变体位及足部活动 禁食、禁饮 静脉采血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疼痛护理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 皮肤护理 管道护理及指导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营养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无

□有,原因: 1. 2. 长期医嘱:(参见左列)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肠外营养治疗 临时医嘱:

□ □ □ □ □ □

□ □

液体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失

更换手术伤口敷料 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 根据病情变化施行相关治疗 抗菌药物使用

体位与活动:协助翻身、取 半坐或斜坡卧位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胃 肠功能恢复情况 疼痛护理

生活护理(一级护理)

皮肤护理

管道护理及指导 记录24小时

出入量 营养支持护理 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 □无 □有,原因:

1. 2.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 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并于手术过程中采集病变部位标本做细菌培养 及药敏试验。 3.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 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腹胆囊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3-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经验治疗需选用能覆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等需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 3.严密观察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4.术后饮食指导。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无明显腹痛。 2.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可进半流食。 2.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可门 诊拆线。

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院2012年版) 一、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ICD-10: K80.1/K81.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症状: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可放射到右肩胛区,高脂餐后加剧;反复发作的胃灼热、嗳气、返酸、腹胀、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部分患者有胆囊点的压痛或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 4.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合并胆囊结石且发生过黄疸、胰腺炎的患者应行MRCP或CT等检查了解胆总管情况。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6-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K81.1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消化肿瘤标志物(CEA、CA199)、MRCP或上腹部CT、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考虑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炎等临床路径

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K35.902/K35.101/K35.003) 行阑尾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 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 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明确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5.鉴别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 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902/K35.101/K35.003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疾病编码。 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胆囊结石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一、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1)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CD-9-CM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无黄疸、胰腺炎; 2.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证实胆囊结石;必要时MRCP。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1.明确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 2.无明确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 天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等; 3.腹部超声;必要时MRCP; 4.有内科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 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不可吸收性钛夹或可吸收性生物夹;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学检查:切除标本解剖后作病理学检查,必要时行术中冰

内科临床路径

目录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1)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 (5)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表单 (7)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 (10) 一、支气管扩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0) 二、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表单 (12)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 (14) 一、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14) 二、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表单 (17)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 (20) 一、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20) 二、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表单 (23)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 (26) 第一诊断为肺血栓栓塞症(ICD-10:I26.001/I26.901) (26) 二、肺血栓栓塞症(低危、中低危)临床路径表单 (28) 三、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高危)临床路径表单 (31) 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 (33) 一、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3)

二、胆总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36)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39)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39)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42) 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 (44) 一、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4) 二、反流食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47) 大肠息肉临床路径 (49) 一、大肠息肉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9) 二、大肠息肉临床路径表单 (51)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55)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55) 二、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表单 (57) 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 (60)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0) 二、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 (63) 肝脓肿临床路径 (66) 一、肝脓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66) 二、临床路径表单 (68) 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 (73) 一、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73) 二、胃恶性肿瘤临床路径表单 (75)

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6-28T15:47:52.570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作者:郭生军 [导读] 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永州市新田县人民医院湖南新田 425700 【摘要】目的探究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92例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进行治疗干预及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照组)进行治疗干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治疗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优化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阑尾炎;胆囊结石;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 阑尾炎指的是患者的阑尾受到炎性因子的影响而出现的病症,该病症属于外科领域常见的病症,经研究,该病症的发生大都与患者阑尾梗阻,阑尾内的分泌物大量积存、阑尾内压力升高、阑尾粘膜损伤、阑尾感染、便秘、腹泻、血管痉挛、血液供给障碍及细菌入侵等因素相关,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阑尾处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及皮肤感觉过敏等病症。胆囊结石指的是患者胆囊部分出现以胆固醇或者胆固醇结石为主的结石,患者患病后经常会出现胆绞痛、右上腹部隐痛、胆囊内高积液等多种病症[1]。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病症复杂,所以必须优化手术方式,以减轻患者痛苦,本实验研究就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联合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9年3月的92例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于实验组的46例患者中,包含男患26例,女患20例,年龄为26-71岁,均值为(47.52±5.09)岁,胆囊结石病症均在0.6-6.9年,平均病程为(3.12±0.95)年,阑尾炎病症均在2.1-6.6小时,平均病程为(3.24±0.87)小时;于对照组的46例患者中,包含男患27例,女患19例,年龄为25-72岁,均值为(47.44±5.12)岁,胆囊结石病症均在0.7-6.8年,平均病程为(3.19±1.12)年,阑尾炎病症均在2.5-6.9小时,平均病程为(3.37±0.85)小时。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在治疗前均未使用过抗结石或者抗炎药物[2]。排除标准:排除肝功能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排除未签署知情协议的患者。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项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以用以实验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患者常规抗感染干预,采用氧气辅助治疗,并进行补液,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的平衡,并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于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取患者的仰卧位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并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肚脐下方位置行手术切口,手术切口长度应以5厘米为宜,进而逐层分离患者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充分展露患者的腹腔,以对胆囊部分进行观察,对胆囊动脉和胆总管进行分离,并保证距离患者胆总管约0.5厘米的位置对胆囊进行切断,应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腹部进行清洗,并留置引流管后,缝合患者手术切口,并于患者右下腹部麦氏点行最少2厘米,最多5厘米的手术切口,对患者的阑尾进行切除处理,并进行残端的清理,对切口进行缝合[3]。实验组应用腹腔镜阑尾胆囊切除术进行干预,取患者的仰卧位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并于患者脐环的上下缘位置行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以1厘米为宜,进而建立人工气腹,行长度为1厘米的手术切口于患者上腹部位置上,并置入腹腔镜,将其作为主操作孔,进而于患者的耻骨与肚脐位置联合中线,使其向左1厘米的位置置入腹腔镜辅助操作,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并对胆囊周围的腹膜组织进行分离,对胆囊管进行鉴别,对动脉进行解剖,切除胆囊组织。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阑尾情况,对盲肠位置进行掌握,并置入抓钳以电凝阑尾动脉,对阑尾系膜进行切除处理,进而对尾部进行套扎,并借助腹腔镜取出阑尾,在手术完成后缝合患者切口,并采用抗生素进行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长、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进行观察记录[4]。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由于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病症严重,病情重叠发作,所以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干预,但是传统开腹手术方式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令患者承受较大痛苦,且在治疗后,患者会出现感染、出血和脓肿等多种并发症,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腹腔镜

2020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版)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 痛,墨菲征(+); 3.辅助检查:超声、CT或MRCP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 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 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MRCP、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 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 培养,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作为调整用药的依据。有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胆囊炎(ICD-10:K81.0)。 既往有胆囊结石或反复右中上腹部不适/腹痛病史。 (二)诊断依据。 1.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如胆囊结石或反复右中上腹部不适/腹痛等。 2.典型的急性胆囊炎的表现:①症状:右上腹痛,可伴有发热。 ②体征:右上腹压痛,Murphy(+),局部肌紧张。 3.实验室检查提示炎症指标升高,如白分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4.辅助检查如B超、CT、MR等提示存在急性胆囊炎表现(如胆囊壁毛糙或增厚等)。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急性胆囊炎,且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2.当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在本次住院期间不需要处理,也不影响本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如急性胆囊炎合并有其他需处理的急性疾病如急性胆管炎等的病例、怀疑或已确诊为胆囊恶性肿瘤的病例等均应排除。 3.拟急诊手术的病例进入路径,而因病情或患者意愿原因导致最终行保守治疗或介入下胆囊引流的病例应排除。

(四)标准住院日。 ≤7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淀粉酶、C反应蛋白 3.出凝血功能 4.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及输尿管 5.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粪常规及隐血 2.X线:胸片、腹部立卧位平片 3.血气分析 4.心肌标志物 5.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两对半、丙肝、RPR、HIV 6.定血型 7.血培养,胆汁培养 8.有条件者可检测降钙素原 9.有条件者于必要时可行CT和/或MRCP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分级以及抗炎支持治疗的反应,选择治疗方案,对于需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例进入本临床路径。

胆囊及阑尾在腹腔镜下同时手术22例分析

胆囊及阑尾在腹腔镜下同时手术22例分析 【摘要】目的腹腔镜下同时完成胆囊及阑尾手术,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在熟练掌握LC手术和LA手术后,腹腔镜下胆囊和阑尾手术同时在脐下弧形1cm切口处进行。结果22例胆囊和阑尾两项手术同一切口进行手术,平均时间2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5天,均治愈。结论胆囊和阑尾两项手术同时进行疗效显著。 【关键词】胆囊炎;阑尾炎;腹腔镜 腹腔镜下同时进行胆囊切除术(LC)和阑尾切除术(LA),我院自2006年12月开展以来至今,共完成22例,现已发展为常规手术,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本组22例,胆囊和阑尾同时切除患者中,女16例,男6例,年龄16—75岁,急性胆囊炎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例,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阑尾炎3例,慢性胆囊炎合并慢性阑尾炎患者7例,慢性胆囊炎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6例,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要求切除阑尾。 1.2 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首先取脐下1cm弧形切口,从该切口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力为14mmHg,再将一10cm的Trocar置入腹腔,然后分别在剑突下,右肋缘下,右下腹做1cm,0.5cm,0.5cm的切口,并再分别置入相应的Trocar。完成LC后,将腹腔镜移至剑突下Trocar内,将脐下Trocar改为操作孔,右下腹Trocar内伸入抓钳配合下找见阑尾,用抓钳提起阑尾并充分暴露阑尾根部系膜,分次电凝、电切系膜至阑尾根部。然后用两枚大钛夹对口夹闭阑尾根部,在阑尾根部钛夹远端5mm处再夹一钛夹,在此之间剪断,在五分之一处停止剪切,轻轻牵拉阑尾暴露两残端,钳夹强力碘棉球自操作孔伸入擦拭残端后剪断阑尾,自操作孔取出。个别较大的阑尾可用取物套钳夹连同Trocar一起拔出。 2 结果 本组22例患者胆囊切除用时12—35分钟,阑尾切除用时5—20分钟,两手术平均用时25分钟,住院时间3—7天,平均住院时间5天。手术后6—12小时肛门排气,术后8小时下床活动,切口均一期愈合。

胆囊结石诊疗常规53013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 一、入院评估 (一)、病史采集要点 1、现病史:详述起病过程,起病缓急,首发症状日期,主要症状及其演变,已用治疗及其经过、效果。最后一次发作时间。 2、既往史:有无黄疸史、胰腺炎史及腹部手术史。注意询问有无心脑肾肺及糖尿病等病史,有无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 3、家族史:家庭成员有无类似病史。 (二)、体格检查要点 1、一般体检:注意检查有可能对手术造成影响的其他器官的功能。巩膜皮肤有无黄染。 2、腹部体检:胆囊区有无压痛,能否触及肿大胆囊及有无腹膜炎。(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1、上腹或右季肋部隐痛、胀痛或右腰背部、肩部不适。可有餐后上腹饱胀、嗳气咯逆、消化不良等。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明显。可有胆绞痛及急性胆囊炎发作史。也可以无任何症状。 2、胆囊区有无压痛,能否触及肿大胆囊。 3、超声检查:了解胆囊大小、胆囊壁的厚度、结石的大小、分布,胆总管情况等。 4、胆囊造影:①口服胆囊造影。②静脉胆囊造影。了解胆囊轮廓、收缩功能、结石等。

5、必要时行MRCP或ERCP,检查胆管内有无结石、蛔虫、肿瘤等。 6、常见的鉴别诊断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胆囊息肉、胆囊癌等。 二、术前准备 (一)、目的 1、使病人处于最佳生理状态,减小手术创伤及并发证,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2、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治疗的合并疾病或异常情况。 (二)、外科手术相关检查 1、血、尿常规 2、血型,生化,电解质,凝血全项 3、HbsAg, 抗HIV, 抗HCV,康瓦氏反应 4、胸片、心电图 5、B超 6、年龄大于60岁查血气分析 7、必要时胆囊造影:①口服胆囊造影。②静脉胆囊造影。 8、有黄疸、胰腺炎病史、B超发现胆管扩张要做MRCP或ERCP 9、必要时行钡餐、胃镜检查以除外胃、十二指肠疾病 (三)、术前宣教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行术前小结,结合患者病情及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进行宣教。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2015年版) 一、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0:K80.0)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93:51.22)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3:51.2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s征(+); 3.辅助检查:B超、或检查,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

版社)等。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1080.0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头孢呋辛钠静脉注射:

胆囊结石(炎)练习题

胆囊结石(炎)练习题 1.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A 肝固有动脉B 胆囊动脉C 胃十二指肠动脉D 肝右动脉 E 肝左动脉C 2.胆囊动脉多源于A 肝左动脉B 肝固有动脉C 胃十二指肠动脉D 肝右动 脉E 胃右动脉D 3.肝外胆道的解剖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胆囊管常有变异B 胆囊动脉常有变异C 胆总管末端多与主胰管汇合 D Oddi括约肌由胆胰管壶腹部括约肌构成 E 胆囊分为颈体底三部D 4. B 型超声(BUS)对哪种结石诊断准确率高? A 胆囊结石B 胆总 管结石C 肾结石D 肝内胆管结石 E 胰腺结石 A 5.对疑有胆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较深者,应选择哪种检查法较合适? A 口服胆囊造影B 静脉胆道造影C ERCP D PTC E 气钡对比十二指肠造影D 6.梗阻性黄疸时,BUS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cm,进一步明确梗阻部位的检查是A 放射性核素胰腺扫描B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C PTC D ERCP E MRI C 7.梗阻性 黄疸时,BUS显示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均不扩张,为明确诊断应选择哪项检查A 放射性核素胰腺扫描B PTC C 低张十二指肠造影D ERCP E C T D 8.胆囊结石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 A 结石的大小、部位、梗阻与否、有无感染 B 结石的大小及部位、嵌顿与否 C 体位的改 变或静卧状态D 进油腻食物后E 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 A 9.Murphy征阳性则提示 A 细菌 性肝脓肿B 急性胆管炎C 肝总管结石D 左肝管结石 E 急性胆囊炎E 10.诊断胆囊结石 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是A BUS B ERCP C PTC D 口服法胆囊造影 E 十二指肠引流术 A 11.引 起右上腹胆绞痛及黄疸的最常见的原因是A 胆道虫回虫症B 急性胆囊炎C 胆总管结石 D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 E 复发性慢性胰腺炎C 12. Charcot三联征间歇发作最大的可能是A 壶腹部癌B 肝细胞癌 C 胆总管结石D 黄疸型肝炎E 细菌性肝脓肿C 13.胆管结石和急 性胆管炎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是A 腹痛、呕吐、寒热 B 腹痛、呕吐、黄疸C 腹痛、黄疸、腹泻D 腹痛、腹胀、昏迷E 腹痛、黄疸、寒热 E 14.胆道手术时,下述哪项不是胆总管探查的指征A 胆总管,肝总管、肝胆管结石B 黄疸或黄疸病史C 胰头肿大、变硬 D 胆总 管增厚变粗E 胆囊积液E 15.急性胆囊炎致病菌的主要来源于A 肠道逆行入侵胆囊B 淋 巴管道C 邻近脏器D 经门静脉E 经胃十二指肠动脉 A 16.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疸穿死致胆汁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 指肠内瘘C 1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原因是A 胆总管结石B 胆总管末端狭 窄C 胆道出血继发感染D 胆总管癌E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A 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关键的治疗是A 输液、输血维持有效血容量B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C 静脉输入大量抗生素D 胆道减压引流解除梗阻E 急诊行胆囊切除术 D 19.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 治疗一般不宜采取A 胆囊透口术B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C 胆总管探查取石去 除病灶D 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E 及时合理使用多巴胺A 20.胆道蛔虫症治疗不恰当的 是A 胆囊切除术B 针刺足三里C 解痉利胆驱虫D 胆总管探查取虫引流E 手术后驱虫 治疗A 21.肝外胆管癌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A 左肝管B 下段胆管C 中段胆管D 上段胆 管E 胆囊管D 22. Courvoisier征阳性的疾病最可能是 A 胆管上段癌B 胆管下端癌C 右 肝管Ⅱ级支癌D 胆囊管癌 E 胆囊体癌 B 23.男性,50岁,3年前曾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现持续黄疸一个月,肝大肋下3cm,血清胆红素为70靘ol.L,BUS显示胆总管直径2cm,下述何种检查方法是最优: A 口服法胆囊造影术B 静脉法胆道造影术C 低张性十二指肠 造影D C T E PTC E 24.女者,49岁,于两年前曾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术后至 今先后发作性右上腹绞痛,黄疸4次,每次均经消炎疗法而愈,此次又发作性疼痛,黄疸,肝大肋下2cm,血清胆红素为20靘ol/L,B US显示直径为1.0cm,为进一步诊断应采用何种方法A PTC B ERCP C 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D MRI E 静脉法胆道造影B 25.男性,15岁, 突发心窝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6小时,疼痛时大汗淋漓,辗转不安,痛止时又平息如常,体检:剑突偏右方有深在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简单安全的方法是A BUS B 右上腹X线平片C 测定血清淀粉酶D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E ERCP A 26.女性,42岁,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病人护理试题 姓名:得分: 一.试题 1 女性,49岁,近半年数次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为夜间睡眠后发作,并向 右肩部放射,检查;肥胖体质,血压110/80mmhg,p90次/分,右上腹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治疗未缓解,反复持续性疼痛加重,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体温38.5℃,此时可诊断为 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胆总管结石 C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D结石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2男性,64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疸1月,上腹胀痛,体重减轻。检查;巩膜及周围皮肤黄染,P90次/分,BP140/70mmhg,血清胆红素征阳性。为进一步确诊选用 A ERCP B PTC C CT D MRI E BUS 3 男性,62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20小时,急诊入院,寒战高热,明显黄 疸,检查;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P120次/分,T40℃,BP90/60mmhg,剑突下压痛,腹肌紧张,WBC20×10的9次方/L。此病人诊断为 A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 肝脓肿 C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D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 女性,47岁,胆囊结石病史4年,曾先后发作胆绞痛4次,BUS显示胆囊内充满型结 石,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哪一种 A 胆囊切除 B 经皮胆镜取石术 C 口服排石饮液 D口服利胆素片 E 口服熊去氧胆酸片 5 Murphy征出现在 A AOSC B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C绞窄性小肠梗阻 D 急性坏死性小肠梗阻 6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细菌性肝脓肿 B 胆囊积脓 C 胆囊坏疽穿死致胆汁性腹膜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二·简答题 1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术后护理常规 答案一DEDABC ● 1.同普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 2.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亦有利于引流。 ●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和心率的情况。胆囊术后有无心律不 齐。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 4.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 染治疗。 ● 5.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 6.“T”形管护理,同“T”管护理常规。 ●7.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并限制脂肪 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8..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对比分析三孔、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价值

对比分析三孔、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价值 发表时间:2018-11-21T11:55:12.5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6期作者:陶大国[导读] 腹腔镜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中。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中心卫生院 638011)摘要:目的对比三孔、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具体效果。方法研究组经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对照组经三孔腹腔镜切除术式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经单孔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有效性安全性均较 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三孔腹腔镜;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应用价值 腹腔镜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中,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们对微创手术疗效、手术切口美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孔腹腔镜术式仅通过脐正中切口植入腔镜器械完成手术,无腹部瘢痕遗留,为了探讨三孔与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式在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应用组间对比的方式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文所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无胆囊结石急性发作不可实施急诊手术者、无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需在实施其他手术者、无免疫抑制性疾病患者、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无妊娠与哺乳期女性。应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组有患者39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在32岁-55岁之间,平均(46.15±6.09)岁;研究组中有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在30岁-57岁之间,平均(45.98±5.73)岁。在基本资料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无巨大差异(p>0.05),具有对比分析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三孔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全麻,保持仰卧位,于脐缘上作小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手术期间维持气腹压力15mmHg左右,退出气腹针,置入腹腔镜、套管针。通过腹腔镜探查患者胆囊、阑尾、腹腔内情况,于耻骨与左麦氏点处联合上方约2cm分别穿刺,置入手术器械,腹腔镜辅助下找到患者胆囊,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显露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距离胆总管3-5mm位置应用钛夹夹闭胆囊管,并将其切断。对胆囊动脉钝性分析,夹闭且切断胆囊动脉,将胆囊颈部提起,切除胆囊,对胆囊床电凝止血。找到患者阑尾,使用抓钳提起阑尾部分,分离阑尾系膜,阑尾系膜游离至阑尾动脉并切断,切除患者阑尾,对残端实施电凝止血,缝合残端,冲洗腹腔,退出手术器械,常规进行切口缝合,使用创口贴保护切口。研究组实施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前6h禁止饮食,入手术室后实施全身麻醉,保持仰卧位,于脐部正中作小切口,用气腹针穿刺,建立CO2人工气腹,术间保持压力在15mmHg左右,退出气腹针,置入腹腔镜与套管针,用腹腔镜探查患者胆囊、阑尾及腹腔内情况,经套管针置入手术器械,其余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统计患者术后对手术切口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计算出不良反应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出血量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手术切口满意度与不良反应率分析 对照组31例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满意度为79.49%,研究组所有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满意度为100.00%;术后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1例患者出现脐疝、1例患者发生腹腔感,不良反应率为10.26%,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不良反应率为2.56%。对以上数据实施x2检验,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 3.讨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性手术应用可伸缩性的手术器械,能显著降低通气切除距离较远不同病变的治疗难度[1],提升安全性。与三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通过脐部置入手术器械,能避免腹部瘢痕残留[2],同时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受到广大患者认可。因脐部是胚胎时期遗留的自然孔道,经该通道进行手术器械置入能隐藏腹部瘢痕,同时能降低阴道、胃肠以及切口感染风险[3],且该手术方式不会对腹腔镜器械提出更高要求,且手术期间操作器械与观察光源同轴还能降低空间异常感,增加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4]。本次研究,接受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切口满意度、手术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较大差异(p>0.05),该结果进一步说明单孔腹腔镜在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优点。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ICD-10:K80.0)行开腹胆囊切除术(ICD-9-CM-3:51.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症状:胆绞痛或上腹部隐痛、发热、偶尔有黄疸。 2.体征:巩膜可有黄染,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B超、CT或MR检查,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偶见血清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0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型; (3)腹部超声;

(4)心电图,胸部、腹部X线透视或平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腹部CT等。 (七)使用抗菌等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头孢呋辛钠静脉注射: 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2-3次; 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 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妊娠合并阑尾炎

妊娠合并阑尾炎 【概述】 阑尾炎的急性发作起因于粘膜下滤泡增长、粪石、异物及肿瘤等引起的阑尾腔排空受阻。阑尾在扩张与发炎的同时可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当局部炎症向周围腹膜扩散,腹部疼痛逐渐转变为持久性,且局限于阑尾区。妊娠期间并发的阑尾炎因怀孕子宫的逐渐扩大,盲肠及阑尾的位置也随之上移,晚期妊娠病人的腹痛部位可出现在右上腹部(图1)。 阑尾炎的发生率并不因妊娠的出现而增高,但妊娠期间阑尾炎的穿孔率明显增高,除了妊娠期血循环内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增高因素外,主要是诊断及治疗上的延误所致。妊娠期间阑尾穿孔及弥散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比非妊娠期高出1.5~3.3倍。妊娠期间阑尾炎合并症的出现使母、婴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图1妊娠期间阑尾位置的改变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妊娠早期与非妊娠期的阑尾炎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腹痛是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妊娠中、晚期大部分阑尾已移位至髂嵴以上,但阑尾位置的上移并不影响内脏疼痛的部位,仍位于脐周及剑突下。然而阑尾一旦出现化脓或穿孔,疼痛的部位主要出现在与阑尾粘连或紧贴腹膜处,后者随妊娠的发展而逐渐上移。 妊娠期间合并阑尾炎患者常不厌食,但恶心、呕吐的出现常与阑尾腔的扩张与腹膜受刺激有关。妊娠初期出现

恶心呕吐不全部是妊娠反应所致,要想到有发生阑尾炎的可能。 妊娠期间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为50%~65%,诊断困难的原因是阑尾位置的变更及腹壁的松弛。鉴别阑尾炎与子宫疼痛常用的方法是进行腹部触诊,病人取左侧卧位,以期获得阑尾的最大触痛区。中、晚期妊娠因阑尾上移后压痛出现至髂嵴以上,但由于腹壁变薄及松弛,不易测出肌紧张和反跳痛。双合诊检查时可发现子宫颈右侧有压痛。三合诊检查盆腔右侧有触痛性肿块,但至妊娠晚期因阑尾上移上述检查常为阴性。 鉴别诊断 因阑尾靠近右侧输尿管及膀胱,阑尾出现炎症时可伴发尿频或脓尿,但需与急性肾盂肾炎相鉴别。此外,还需与卵巢囊肿蒂扭转及韧带综合征相区别。 【治疗概述】 手术治疗 妊娠不是阑尾炎手术的禁忌证,手术不一定引起早产。过分依赖保胎治疗可能在腹腔内留下感染病灶,一旦出现穿孔、毒血症等并发症会发生死胎或早产,危及母、婴安全。阑尾在穿孔前施行切除术通常不会影响妊娠的发展,因此大多数专家主张早期进行阑尾切除术。采用非手术疗法虽可以改善症状,但妊娠阑尾炎的复发率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