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程管理专题讲座结课大作业

——浅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建筑业,现状,发展,“十二五”规划

浅谈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目前政策背景

《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8月18日正式公布。这是“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

住建部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在发展中存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此次“十二五”《规划》下发后将从法规建设、市场监管等方面着手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规划》提出一系列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5%以上,同时支持大型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对此,有分析师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中国钢结构产量将达5000万吨至6500万吨,整个产业前景乐观。[1]

2.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2.1建筑业发展的规模

2011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2012年,我国建筑安装工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439.72亿元,同比增长22.10%;建筑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5.6亿元,同比增长24.56%;建筑业全年完成总产值13.53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16.2%;2012年4季度,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24.4和120.6,较3季度分别回升0.5和3.2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1779亿元,同比下降4.9%,这是近三年

来这一指标首次出现负增长,表明建筑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很大,建筑业发展的波动性加大。2013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60,177亿元,同比增长19.3%;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78.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2%。

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

2011-2013上半年建筑业固定资

产投资情况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201120122013上半年

图2.1 2011-2013上半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2建筑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业总产值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带动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据统计,2006年的劳动生产率是2000年的2.2倍,二人均利润也在稳步增长,建筑业增加值虽然也在逐步提高,但建筑业增加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26%降低到2006年的20%,产值利润业一直在1.5%~2.9%之间徘徊,这一方面说明建筑业目前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行业利润率偏低;另一方面也凸现出建筑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性过强。而通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出经济效益(增加值)却很少。[2]

表2.1 2001--2006年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分析

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建筑企业/个43893 47829 48688 59018 58750 60166 15361 18527 23083 29021 34552 41557

建筑业总产

值/亿元

4023 4968 4654 5666 6899 8136

建筑业增加

值/亿元

294 370 520 621 906 1193

利润总额/亿

67275 76171 86666 101939 117317 131800

劳动生产率/

(元/人)(按

总产值计算)

产值利润% 1.9 2.0 2.3 2.2 2.6 2.9 总体上说,目前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大,建筑业增加值小,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但建筑业的经济效益低,产值利润徘徊不前。建筑业的收益水平较低的状况不仅仅影响到它的产业地位,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它本身的成长发展。

2.3各地区建筑业发展差异较大

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仍然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其中,浙江、江苏两个省建筑业总产值在6000亿元以上,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7%,超过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4;山东、广东两个省超过3000亿元,北京、上海两市为2500多亿元。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这六个省市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50%。

建筑业总产值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其余则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海南和西藏地区建筑业总产值不足百亿元。

从2000年以来,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和上海这六省市始终排在前

六位。其中,前两位始终是浙江和江苏,第三、第四位始终是山东和广东,第五、第六位始终是北京和上海。近年来,第一、第二位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与第三、第四位建筑业总产值距离逐渐拉大。浙江、江苏的建筑业总产值之和已是山东、广东的建筑业总产值之和的两倍以上,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2.4建筑业企业数量减少,从业人数稳定增长,产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到2007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59256个,比2006年同期减少1.5%,这是建筑业企业连续两年增长速度放缓后,首次出现企业数量减少。

2007年建筑业国有企业数量由2006年的8143个减少到2007年的7855个,同比下降3.5%,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建筑业企业减少的速度。

2007年,我国建筑业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为3649.91万人,比2006年同期增长15.8%;从业人数为3085.39万人,比2006年同期增长7.2%,从业人数稳定增长。

国有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继续增长,达到710.5万人,增速为3.5%,增速不足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率7.2%的一半。

2004年以来建筑业企业数量一直低速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但建筑业从业人数一直以7%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这表明建筑业企业近年来在结构上有所调整,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有所上升。[4]

2.5建筑市场更为开放,跨省施工强者更强

2007年,我国各地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24.24亿元,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6.44%,说明超过1/4的建筑业总产值是跨省完成的。

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最高的是浙江和江苏,超过2000亿元,分别达到2883.17亿元、2169.98亿元。浙江跨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本省建筑业总产值的42.5%,江苏占1/3,北京和上海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942.06亿元和624.1亿元。这四个省市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总和的50%。

3.我国建筑业急需提高的方面

3.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技术竞争力

目前国内众多建筑企业处于同层次、同平台上竞争,甚至出现严重恶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技术水平无差距,技术特点不明显。根据目前建筑业的现状,建筑企业首先要注重研究开发适应当今建筑业生产特点、适合企业承包工程特点的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其次,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要制定相应规划,确定技术进步项目或项目群。第三,建筑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合作,研究开发关键专利技术。企业还要加强对大型特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的引进、创新和管理。目前应重点提高建筑业中小机具、手工机具等的机械化程度,尤其是小型手持工具机械化的创新开发和推广应用,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消除因工程质量过于依赖操作人员手工技能所造成的保障性低、可靠度差等状况。

3.2强化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产业人才竞争力

外企进入中国后,高级管理人员本土化趋势明显加快,人才竞争的态势早已拉开。在这场竞争中,中国现有的建筑企业明显优势不足。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不能一味采取守势,应主动研究适用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市场配置人才的新路。同时应挖掘本企业优势,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机制,逐步形成人才高地,为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必要人才保证。

3.3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规模竞争力

中国建筑业是典型的非集中竞争型市场,大量企业经营领域趋同,目标过度集中于综合类承包市场,仅以价格差异作为主要手段进行低层次、重复性的非有效竞争,甚至过度、恶性竞争,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生态,使企业极难达到规模与利润同步增加的效应,形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也催生了大量的腐败问题,进而造成无效工作和隐性失业的增加,很多企业营业额增加,利润却在下降。对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支持国有控股、参股或集体建筑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组整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建筑企业。

3.4面对城镇化机遇,提升产业战略竞争力

对于中国建筑业来讲,面对城镇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应积极推进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以及质量的科学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建筑产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益。探索建筑业供应链内部及供应链与业主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将会产生新的采购和支付方式,使越来越多的承包商介入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立项、制定项目大纲、融资、采购、设计、建设、运营、使用、评估,直到维修、改造和拆除等等。这种变革趋势将对建筑业的基本构成和活动范围产生深远的影响。

3.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产业绿色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产品要想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必须通过国际环保认证,只有做绿色企业、生产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设计、绿色经营,才能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筑企业应主动通过评估自身活动直接和间接的环境冲击,认识未充分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前瞻性地创造有利于创新和提高生产力的解决方案,研发能将成本降至最低的环保新技术与新工艺,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将改善资源生产力放在首位,把改善环境当作拓展生存空间和提高竞争力的机会,铸造中国建筑业绿色竞争力。[3]

4.我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4.1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如下目标:[5]

1、产业规模目标。以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任务为基础,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

2、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

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3、技术进步目标。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4、建筑节能目标。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5、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基本健全;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推行;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6、质量安全监管目标。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

图4.1“十一五”末与“十二五”末各项主要指标对比图

4.2具体措施

首先,社会各方要加强配合,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按照“市场需求、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大中型设计、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拓展服务,创建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且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的大型工程公司和“龙头”企业。第二,要促进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并通过行政手段遏制业主任意肢解工程,支持项目单位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提供项目实施的市场准入平台,为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三,要循序渐进地试点推进施工图与方案设计相分离,使施工图设计逐步位移到总承包单位,为总承包商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化施工方案,实现节能、节材,提供二次深化设计的空间。第四,要面对国际市场“大项目、强业主、高投资”的挑战,积极支持鼓励企业间联合经营,推进工程总承包。

在总体目标上应通过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实现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第二次变革,真正使建筑业从根本上转变为一个高贡献率、低碳绿色、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被社会尊重的诚信产业,一个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管理创新水平的现代产业。

参考文献:

【1】楚风华.“十二五”中国建筑业发展展望【J】.基建管理优化 ,2011 1(86)期:2-7 【2】赵越,师郡.浅析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30:165

【3】栾德成.解读《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中国建设报,2011-09-10

【4】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展望【R】.中国投资咨询网产业研究中心,2008-12-3 【5】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8-18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o中投顾问提示: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一、中国建筑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1、宏观环境向好拉动建筑业高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2003至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达到了24%以上。 建筑和安装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走势相似,近几年增速也维持在25%。 由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市场规模,近年来FAI持续高位,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200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40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利润总额达10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8%。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为50018.62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1561.1亿元,比2006年增长30.9%;2008年1-9月,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7552亿元,同比增长22.8%,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5亿元,同比增长26.8%。如此高速的行业利润增长在近几年行业持续高景气中也实属罕见。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我国建筑业及其发展历程 1.1建筑业的概念 建筑业是以建筑产品生产为对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并没有公认的明确的概念表述,对建筑业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建筑业是指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包括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构配件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等;狭义的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包括房屋和土木工程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其他建筑业等行业。狭义的建筑业从行业特性及统计的可操作性出发,目的在于进行统计分析,通常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采用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采用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本文以广义的建筑业为概念,讨论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1.2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史 从1949年到现在,我国建筑业经历了形成和成长、停滞和徘徊、恢复和发展这样几个上下波动的阶段,各个阶段发展具体特点总结如下。 (一)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1957) 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957年为我国建筑业的形成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可用表1所述一系列事件为标志。

(二)体滞和徘徊阶段(1958?1976) 该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1)在指导思想上,由于左倾思想干扰,建筑业被错误的认定为消费部门而得不到重视,有一段时期建筑业甚至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沦为仅仅是实现基本建设的一种手段,其发展严重受阻。 (2)在发展过程中,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使建筑业的发展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将建筑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纷纷撤消,已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制度被批判,建筑<业的管理陷人瘫痪状态。同时,用非经济手段取代了经济管理。 (3)上述因素造成了建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的极度混乱,建筑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下降。1961年建筑业创造的国民收人仅占国民总收入的2.2%,跌至最低点。施工企业由1958年的高度膨胀到六十年代初期的髙度压缩,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由1957年的3.1%减少为1965年的2.0%。在工程造价提高近一倍的同时,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工程事故之多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三)恢复阶段(1977?1983) 1977年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建筑业以此为契机开始摸索自身的改革之路,进行了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并在全行业推广招标投标制。这些措施为建筑业的改革探索了道路,大大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加大,1983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53亿元,净产值259亿元,分别比1976年增长了1.4倍和1.2倍;建筑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分别由1975年的8.1%和4.5%上升到9.5%和5.5%,建筑业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四)发展阶段(1984至今) 这一阶段我国建筑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引人了建筑工程竞争机制。在1983年全行业推行招标投标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投标,1984年我国招标投标面积占当年施工面积的4.8%,1985年上升为13%,1986年为15%,1987年为18%,1988年为21.7%,1989年为24%,1990年为29.5%,1993年为40.6%,1995年为46%,1996年为54%^。我国建筑业的这一变革对世界建筑工程市场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建立了新的劳动工资机制。经过了恢复阶段改革建筑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探索后,1984.年国务院在《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国有企业除必需的技术骨干外,原则上不再招收固定职工。这一政策加快了用工制度改革。在工资分配上,1984年国有建筑业企业普遍推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3)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把建筑业的改革作为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任务分配开始走向市场调节下的招标投标的轨道,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项目法施工和实施资质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

近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1)

近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的调查 报告(1) 摘要:建筑工作最初是归入农民家庭劳动范围以内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使建筑工人变为按照消费者订货而工作的专门的手艺人。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趋势 列宁曾指出,建筑工作最初是归入农民家庭劳动范围以内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使建筑工人变为按照消费者订货而工作的专门的手艺人。手艺人通常保持着同土地的联系,为范围极其狭小的消费者工作。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保持这种工作制度就不可能了。商业、工厂、城市、铁路的发展提出了对完全不同建筑的需要,这些建筑在建筑样式与规模上与家长制时代的旧式建筑是不一样的。新式建筑需要各种各样的贵重材料,需要大批各种各样的专门技术的工人的合作,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它们建设在大城市里或市近郊,建设在没有居民的地方以及铁路沿线等等,这就是建筑业的形成。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围绕最终建筑产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制造出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积累资金。到了今日,建筑业在自己的产品生产上与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的特点。

1、建筑产品在生产上的发展状况 在产品的生产上,国求产品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地区建筑不同型式的多种多样的房屋和构筑物,每一个建筑产品,都需要一个建筑的单独设计图纸,而在建造时,根据各地区的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就是采用同一种设计图纸重复建造的建筑产品,由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交通、材料资源等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建造时,往往也需要对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作相应的改变,所以建筑业的每个产品都具有其个性化。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必然带来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要从一个施工段到另一个施工段,从房屋这个部位转到那个部位,工程完工后,还应从一个施工地转到另一个工地。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要涉及到很多单位,如: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和安装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单位及运输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要将各方面的力量,综合组织起来,围绕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来进行评价。在建筑产品的每个生产过程中,都具有不可间断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设计的变更、地质情况的变化、资金和物质供应条件、专业化协作状况、效能与环境因素,但影响最大还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为施工是在露天进行的,气候的好坏就直接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综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现代制造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区域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工业区振兴仍然是最为繁荣的建筑市场;发达地区的建筑业生产水平和能力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发展;大中型建筑业企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国外建筑市场的开拓快速发展,市场层次和区域范围更加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较长的时间之内,由于内需政策的需要,各种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区域的发展政策等将陆续出现,中国的建筑行业依然将持续走高。 二、中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 1、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对建筑业来说,通过降低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建筑产品竞争力的发展空间已经在逐渐缩小。强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提高竞争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提高建筑生产的附加值,与高新技术接轨,己经成为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l 2、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中国建筑企业的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难以彻底摆脱,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企业统筹外支出绝对数额居高不下,企业需要分流的人员,特别是富余人员数量偏多,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l 3、综合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在现有改革基础上继续实施深化改革,调整产权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革经营模式和机制,彻底改变传统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与政策,提高总分包机制下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l 4、品牌管理重视不够 建筑企业长期不重视公共宣传的作用,只是在施工项目现场悬挂标语和标识进行小范围的营销,或者制定了品牌战略,也大多华而不实。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筑企业应提倡全员营销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保证在建工程质量、遵守合同承诺、改变维修服务的被动做法,主动回访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承包商的信誉、重视企业形象的创立,积极开展企业形象建设和管理,研究制订企业形象战略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建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建筑市场的一个基本走向是:市场进一步的国际化、规范化,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 第一、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建设规模的总体趋势不是减小而是扩大,这种趋势,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我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开放,很多行业和领域也要取消或者放宽外商投资规模的限制,形成了我国整体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所有这些都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其次,我们正面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三是中国要真正发展成一个后工业国家,时间还不会太快,而我们目前的市场化率还只有37%。因此我认为中国建筑业的好时光还有20、30年。 第二、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为我们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严峻的挑战,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建筑行业的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建筑行业;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建筑业利税总额增加明显,1992年-2002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0,建筑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履行WTO承诺,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同时各种内外部因素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尤其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如何面对问题,灵活应变,寻找解决办法,是我国建筑企业不能不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二、我国建筑行业的品牌策略 中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国建筑业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一方面,品牌展示了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价值,它的形成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品牌是又一个建筑企业综合素质的标识,它不能被企业的规模和业绩所替代。可以说,品牌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及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甚至可以说,品牌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地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第二,“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 , 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 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 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 狭义建筑业” 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 广义建筑业” 的概念。“ 广义建筑业” 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 , 在 WTO 中《服务贸易总协定》 (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3年 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 , 而高于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行业。随着入世过

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 行业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我国也将面临向消费型社会转换,我国经济应该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至少投资是这个趋势。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需求方的变化对于行业、企业盈利几乎是决定性的。而目前投资、需求的前景黯淡势必给建筑行业带来较大压力。 从建筑行业各子行业近年的收入增速可看出,投资的不景气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传统业务快速下沉已经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未来转型与改革是必然趋势。 我国15-64 岁劳动人口占比开始下降(% ) 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下降会影响投资增速

投资增速下行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 2015年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为%,高出9月个百分点,表明资金面的紧张状况较之前有所缓解。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连续6个月回升,10月为%。 固定资产到位资金累计同比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累计值及同比 2015年前11月沪深两市定增的募集资金为9218亿,远超过2014年的6824亿,可见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增强。就建筑行业而言,债务直接融资量继续下降,偏好定向增发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定增募集金额已为历年最高,另外还有亿的定增方案正在审核之中(如果考虑349亿的优先股融资就达到了591亿)。2016年建筑行业定增融资将持续增加,资本市场将为建筑企业并购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筑行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

整体来看,由于投资下行,建筑公司经营承压,大部分企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以度过难关。稳定的资本市场为建筑企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融资支持。 建筑行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增加 一、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自“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提出后,全国各地区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寻找输出过剩产能的机会,以期实现更多价值。从各省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带一路” 的建设工作在获得各省市的关注,现在已经有多项项目在“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启动,预计未来将首先在铁路、航运、水运等基建投资方面得到切实地落实。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二篇:2014年1月-2015年1月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2 第三篇:未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2 1、节约资源 -------------------------------------------------------------------------------------------------------------- 3 2、节能能源 -------------------------------------------------------------------------------------------------------------- 3 3、回归自然 -------------------------------------------------------------------------------------------------------------- 3 第四篇: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市场规模庞大创新能力欠缺 ------------------------------------------------ 3 第五篇:2014年建筑设计行业分析与前景-------------------------------------------------------------------- 4 第六篇: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多元化发展趋势 ----------------------------------------------------------------- 5 第七篇: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6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2012年1月-2015年1月日本季调后建筑设计服务活动指数

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洞察建筑业发展趋势,方能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经营范围——全球化 世界变得平坦,我国承包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时间,但我国建筑业对外开放的门槛依然没有完全放开,资质就是一条过不去的坎。虽然日本清水、瑞典斯堪雅等外资建筑业巨头在国内拥有代表处或公司,小规模开展业务,但以与国内公司合作项目居多。目前这些外资建筑企业对我国建筑企业并不构成威胁,但随着建筑业的进一步开放,难保外资建企巨头不会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装备等优势,通过融投资与承建的联动,参与部分大型项目的竞争,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在其他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国际大型承包商纷纷通过兼并重组,瓜分和抢占市场。从1978年原国家建委和外经贸部递交报告建议我国建筑业“走出去”之后,30余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走出去”成绩不少,但失利亦不少。中铁建沙特亏损41亿元,中海外波兰遭遇25亿元索赔,利比亚战乱我国承包商损失近200亿美元……受欧美主权危机的影响,当地建筑业低迷,发达国家承包商将转战非洲、亚洲等中低端海外市场,挤压我国海外承包商生存空间;中东、北非地区动荡可能继续存在并有蔓延趋势,对我国海外工程市场安全造成威胁;个别地区地方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想抬头,海外承包商面临挑战。外部挑战虽多,关键是中国建筑企业须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加强法律、金融、外贸、保险等人才的培养,打造全球供应链,开展广泛的全球合作,并且员工聘用国际化,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笑傲国际承包市场。 经营模式——全产业链化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工程建设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的项目日趋增多,风险亦加大,业主对建设工程服务需求的综合性和集成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希望转移风险,传统的承包模式正逐步被工程总承包、国际投资、项目融资、国际信贷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合作方式而取代,EPC总承包和BOT等承包方式越来越多。业主越来越要求承包商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从项目的前期策划、项目融资、规划设计,到设备采购、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几乎所有环节,都希望承包商能给予一揽子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模式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 未来建筑企业必须拥有全生命同期理念,基于传统施工业务,纵向整合价值链资源,前端介入项目投融资,后端介入施工后的项目运营,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这不仅来自于业主的压力,也是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不少企业已开辟成立了“特许经营”部门并成为新的利润来源。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一方面,可以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协同效应,开拓更大的市场与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后期项目运营可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可以有效削弱建筑业周期波动性影响。 生产方式——工业化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1.建筑业现状 1.1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 建筑业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即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经济要素投入的拉动,其中特别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客观地说,三十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而非通过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亦不是通过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的,因而这种增长和成长缺乏与之相对称的价值内涵和可复制性。 1.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1.2.1技术人员比例低 在我国建筑业854万正式职工中仅有178万技术人员,其比例仅为20%,是排名第一的教育业的四分之一。另外,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加入,目前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3893万,这使得建筑业的技术人员比率仅为4.6%。 建筑业较低的收入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2010年职工年收入为27529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9%(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2平均技术含量低 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由于长期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通用基础设施、普通工业及民用建筑供应的巨大的缺口。因此,建筑业至今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建筑的巨大需求为主。形成产值的建筑产品中,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建筑,因此对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 1.2.3 资金投入低

建筑业资本含量低,表现为典型的非资本密集型行业。2005年建筑业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建筑业人均资本水平是所有非农产业中最低的行业。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为1.99万元,仅是工业平均水平22.13万元的十一分之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4低收益高负担 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低效是针对建筑业运行效率和社会贡献的评判,对建筑业内部企业来说,行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则更多地表现为效益低下和负担沉重。建筑业的效益和收益状况, 长期以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在低利润的同时,负债率却高居不下,以2005年数据为例,建筑施工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5%。 1.2.5竞争激烈 建筑业企业面临和感受最为深刻的状况,是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行业竞争的特点是,市场整体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而局部市场则表现出竞争不足。 在工程数量大、竞争最为激烈的普通房屋工程领域,直观的竞争现象就是建筑企业数量的激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业内规模相当、业务相类似企业的同类同质竞争,竞争手段主要以价格竞争为表现形式,并伴有为项目业主方垫付部分工程款项的融资条件竞争。 2、建筑行业前景展望 2.1 建筑业前景展望 由于环境因素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建筑业的基本构架、格局和基本形势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2.2行业地位不会变

当今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今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因此,建筑市场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并充满活力的市场。本文阐述了建筑业的概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筑业的国际化、技术创新、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等方面对我国建筑业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关键字:建筑业;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1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因此,建筑市场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并充满活力的市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建筑业大国,但不是建筑业强国。因而,把建筑业做大做强作为实现富民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中国建筑业现状分析 2.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不断完善投资建设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侨资、港澳台投资、国内外金融贷款和自筹资金等,以较高的投资率,注入了巨大的资金。 2.2重大工程建设成就辉煌 我国建筑业在巨大的投资建设浪潮推动下,建设了许多国际一流的我国空前

的大型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建设,如北京的金融街、东方商场、新南站、地铁、国家大剧院、奥运会场的鸟巢、水立方等大型建筑;上海的宝钢、东方明珠电视塔、过江隧道、环球金融中心;京九、青藏、南疆铁路等建设;以全国各省(市)会为中心的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苏通大桥和五纵七横全国城乡公路网建设以及正在开展的农村公路建设;三峡电站、秦山核电、西电东送等电力建设;西气东输及其油气田建设;南水北调和城市供水建设;城市公交和污水处理建设;以及港口机场建设;新一批城市群带建设,布及全国城市的大量住房和工业、服务业和公共建筑。都凝聚了建设业者的聪明智慧、科技创新和辛勤劳动。 2.3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2001 年至今,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持续增长,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交通能源建设、工业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建筑市场呈现勃勃生机,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筑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稳定在 6%左右,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这说明,建筑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从企业数量、人员规模上看,建筑业企业数量一直低速增长,但建筑业从业人数则以 7%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这表明建筑业企业近年来在结构上有所调整,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有所上升。 2.4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保持在 6% 以上。从业人员达到 4 000 万人以上,成为稳定提供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按每个建筑职工供养 2 人计算,建筑业为 1. 2亿多人(约为全国人口总数的 1/10)提供了生活来源。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钢铁、水泥、机械设备制造、家具、家用电器、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保持稳定并不断加强。 3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各级领导和广大从业者,在上述重大项目中和众多工地上,战高

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2017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从固定投资来看,投资完成额增速目前仍旧在下滑,截至2016年10月,全社会固定投资约40万亿,同比增速约8%。和建筑业最相关的房地产固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目前仍旧在低位徘徊,截至2016年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约7%左右,基建投资增速较快,累计同比增速近几个月一直维持在20%左右的水平,在PPP加速,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进一步下滑的情况下,预计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将向上提升。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下滑 房建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下滑

和固定投资完成额不一样的是,建筑业产值和新签合同额近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建筑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速在经过2015年10月之后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向上提升,且目前仍旧在向上通道之中,截至2016年9月,建筑业整体产值累计同比增速约7%左右。从建筑业新签合同额来及增速来看,新签合同额累计增速也处于向上提升通道,截至2016年8月,建筑业新签合同额累计同比增速提升至10%左右。原因可能是基建投资加码,PPP落地加速所致。合同是产值的先行指标,新签合同的提升将会反映到2017年建筑业产值的继续提升上。 建筑业总产值累计同比增速近期出现下滑 建筑业新签订合同额累计增速仍在提升之中

Q3建筑板块预收创历史新高,预示Q4建筑板块营收大幅提升预收款和预付款的分析是营收增长的先行指标。从预收款来看,建筑板块2016年前三季度预收账款平稳增长,增速约10%。但从Q3单季度预收账款来看,2016年建筑板块Q3预收账款达到历史新高,且同比增速高达90%,同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16年1-9月建筑板块预收账款同比稳增约10% 2016年Q3单季度预收账款大增90%达历史新高 从单季度预收账款环比来看,当季预收账款和下一个季度营业收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1)2015年建筑板块Q2单季度预收账款92亿元,较2015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业是生产和经营建筑的行业,这其中包含了建设的规划、勘察和设计、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及安装、建筑环境的运营和管理等。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建筑行业特殊性质还有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情况、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这也是众多建筑学家、建筑业精英着重关注的问题。 建筑企业的施工单位是指拥有一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具有施工生产能力,还要具有承包建设工程任务的营业资质,在建筑工程项目里面能够合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不同形式的建筑产品,按合同得到相应工程款的建筑施工单位[1]。按照施工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好几大类。有专业生产混凝土的单位,有专业生产预制构件的单位,还有负责专业劳务输出的单位。依据他们提供建筑产品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水电、冶金、铁路、市政等专业生产公司,或者分为各种承包形式的单位。 建筑市场是一个拥有着巨大的利润和风险的市场。自从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建筑市场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需要解[2]:建筑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通过哪些方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中国建筑业现状 (一)建筑业成就辉煌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企业生产的一些重大工程让全世界瞩目,这其中重要的代表有:北京鸟巢、水立方,其牵涉的工程结构造型复杂、设计理念超前、使用要求高、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在上海世博会的工程中充分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伟大主题的建筑群落;青藏铁路这一位于全球海拔最高也是全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新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等。这些伟大工程的建造,彰显了中国建筑业的成熟和杰出能力。 (二)建筑业发展的规模 21世纪,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以及增加值得到了良好的增长,在2007年,中国的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了5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2%。建筑从业人员达到2878万人,建筑业增加值占GPD的6%左右,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建筑企业在一直增加,可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却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这些数据有效地说明了我国大中型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建筑产业的集中度在逐步上升。中国建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战略探析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战略探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减弱,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结构失衡现象突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建筑行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影响巨 大。“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经济形势形式,为谋求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建筑行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建筑行业面对的机遇 1、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社会贡献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积累、规范和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数都实现了明显的增长。截止20XX 年,建筑行业从业人规模已经超过了4900 万人,企业数量超过了8000 家,已经成为我国三大行业之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以20XX年为例,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36463 亿元,而建筑业创造的价值约为44725亿元,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建筑业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用工性质,对社会就业,尤其是对吸收农民工进城务工更是发挥了突出的、难以替代的

了作用。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建筑企业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倡导的“走出去”战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在国际知名机构ENR发布的20XX年全球10大国际承包商的排名中,我国建筑企业囊括了其中的前 4 名。 2、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城镇化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最大机遇。自从我国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开始走上快车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 2020年)》提出,要在加速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建设质量,创新城镇化建设方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分散的农民将实现集中性居住,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居民用房需要建设,有大量的棚户区需要改造。为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广大居民的公共需要,还需要建设大量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此外,政府还将为新型城镇提供交通、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可以说,城镇化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各类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建筑业面临的国际市场也更加广阔。随着我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逐步实施,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迎来了新的良机,同时也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建筑行业面临的挑战

2020年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经过2009年的经济低谷以后,开始稳健回升,由此带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对我国201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为6.64%。在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分行业统计中,建筑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32亿元,增长速度为48.6%,为各行业增长速度之最。在就业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业企业平均从业人员累计已经达到4624.27万人,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对我国早日走出经济危机的重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以上数据和事实可以看出,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自2001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产值利润率增速较为稳定,20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已经达到3.6%,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我国建筑业经营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随着建筑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改善,建筑业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从2011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不确定较大,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建筑预算师观察业内各个企业,发现建筑行业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外经济波动的风险;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风险;政策限制风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法律风险;世界原材料供应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2019年上半年,尚未公布建筑业新签合同额的官方统计数据。根据2014年以来的数据预测,2019年上半年建筑行业的新合同价值在6.6%至16.0%之间,与去年相比有所变化。在3%至6.4%之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预计为12.5-13.6万亿元。从市场发展比率可以看出,产业集中度加快,表明建筑业市场集中度加快,垄断竞争市场日益加剧。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的新思潮的新方法。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公害空间,拆除后能回收并重覆使用资源,并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 从业务环境和业务选择方面看,2019年建筑业的发展:从业务运营的角度来看,发生了以下变化: 面对传统建筑业出现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建筑业的变革也迫在眉睫,国家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标准,大力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其中,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智慧建筑都成为了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在2017年年底,住建部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今后五年建筑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指出要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建筑节能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关于对当前我国建筑业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有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建筑市场的规模、企业的数量、资质等级、技术力量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确决策,宏观调控的结果,建设行业也成为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优先发展和巨大的税收来源。 但同时建筑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必将对这个行业乃至带来工程建设不可挽回的遗憾。 (一)建设单位 我认为,建筑业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建设单位的问题是“万恶之源”,因为它是“龙头”,它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同时许多建设单位为了恶意逃避责任,当然也有项目所在地的基层政权为了税收,而成立项目公司,一旦工程结束后,立即注销项目公司,使得许多责任无从追溯。(微文:建设领域成了危害党和政府信誉的重灾区) —1—

1 质量责任远未落实。虽然在《建筑法》中明确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但几乎没有一个建设单位真正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使得所谓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五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形同虚设,无一可以真正落实到位。所以我国房屋建筑的平均寿命仅30年(当然也有规划、大拆大建等原因。我认为,这也是建设单位其他各项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根源)。 2 在工程工期方面。永远把追求工期放在第一位,一是提前开工,在建设手续未办理完毕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施工、监理企业进场;二是违背客观规律和合同约定,强行压缩工期。以上行为导致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产生,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 3 在工程资金方面。一是强行压低工程造价,迫使施工单位低于成本价进行低价竞标;二是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将资金压力转嫁到施工单位;三是拖欠工程款。以上行为加剧了建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留下了隐患,更因工程款被拖欠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频发。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