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4 失业

第四章、失业

第一节、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自然失业率

一、失业率

L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工人数,U失业工人数

L=E+U →失业率是U/L

假设劳动力L是固定的,把注意力放在劳动力中的个体在就业E与失业U之间的转换上。设s代表离职率(rate of job separation),即每个月失去或离开自己的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设f代表入职率(rate of job finding),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离职率s和入职率f共同决定了失业率。

二、稳定状态下的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基本原因

失业的两个基本原因:工作搜寻和工资刚性

一、摩擦性失业

1、定义

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

考虑到劳动力流动的寻常性,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2、产生的原因

①产品需求引起的产品对劳动力需求的转变;②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3、公共政策鱼摩擦性失业

(1)公共政策降低自然失业率

①政府就业机构的信息提供;②政府资助再培训项目。

(2)公共政策提高自然失业率

①失业保障项目→降低寻找新工作压力

二、结构性失业

1、定义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其表现为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因为技能或所处地点不当,无法填补当前职位空缺。

2、引发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最低工资法

当政府阻止工资下降到均衡水平时,政府就造成了工资刚性。对一些工人,特别是不熟练的工人和缺乏经验的工人,最低工资将他们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因此,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对劳动的需求。

可以通过劳动收入所得税扣除→减少政府税收收入

(2)工会和集体议价

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谈判,常常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工会和工会化威胁引起的失业是不同群体的工人——局内人(insiders)与局外人(outsiders)——之间存在冲突的一个例子。

局内人:那些已经被企业雇佣的工人,一般都想使企业的工资保持在高水平; 局外人:失业者,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们在较低工资水平时可能会被雇佣。

(3)效率工资

该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率更高。

采取效率工资的缘由

①工资影响营养;②高工资减少了劳动力的更替(减少了用于雇佣和培训新工人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③减少了逆向选择,提高其劳动力的平均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率;④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减少了道德风险。

第三节、失业的形式

一、失业持续的时间

一方面,如果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那么人们可能认为这是摩擦性失业,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另一方面,很难把长期失业归因于使工作与工人相匹配所需要的时间,长期失业更可能是结构性失业。

因此,政策应该针对占了大部分失业时间的长期失业者。

二、各人口群体的失业率差别

①年轻人与年长者;②黑人与白人。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 失 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8章 失 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劳动力(labor force ) 答:劳动力指一国或地区法定劳动年龄以上的,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召回的所有人。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一国劳动力的规模取决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劳动力参工率以及移民等因素。劳动力是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2.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 答:失业率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是劳工统计中用来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失业程度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是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人数再乘以100%,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失业率可以分别按性别、年龄、种族、产业和职业分组进行计算。西方各国失业者的统计标准并不相同,一般的标准是:凡是统计时没有工作,但在此以前的4周以内曾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此外,包括在失业者统计范围的还有:①暂时被解雇,正在等待召回的人。②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报到,但等待时间达30天以上的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这一指标并不足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失业的严重程度,因为还有那些因为寻找工作太难而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非劳动力人口的“丧失信心的工人”,他们并没有包括在失业者范围之内。 3.劳动力参工率(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 答: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的百分比。这一统计指标反映了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的比率。劳动力参工率用公式表示为: 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 劳动力参工率的高低是家庭工作决策的结果,取决于工资率、失业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态度。在20世纪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参工率方面,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已婚女性劳动力参工率的提高。这是性别歧视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实际工资的上升等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各国男性的劳动力参工率略有下降。在有些国家(例如英国)或有些组织(例如国际劳工组织)也用活动率这个概念来替代劳动力参工率概念,但两者除名称外,计算方法及所包含的意义并没有区别。 4.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华南理工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4 失业

第四章、失业 第一节、失去工作,寻找工作,以及自然失业率 一、失业率 L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工人数,U失业工人数 L=E+U →失业率是U/L 假设劳动力L是固定的,把注意力放在劳动力中的个体在就业E与失业U之间的转换上。设s代表离职率(rate of job separation),即每个月失去或离开自己的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设f代表入职率(rate of job finding),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离职率s和入职率f共同决定了失业率。 二、稳定状态下的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基本原因 失业的两个基本原因:工作搜寻和工资刚性 一、摩擦性失业 1、定义 由于劳动力缺乏流动性,信息交流不完全以及市场组织不健全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一般发生在人们处于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而工作不停变动的场合。 考虑到劳动力流动的寻常性,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2、产生的原因 ①产品需求引起的产品对劳动力需求的转变;②地区间劳动力需求的变动。

3、公共政策鱼摩擦性失业 (1)公共政策降低自然失业率 ①政府就业机构的信息提供;②政府资助再培训项目。 (2)公共政策提高自然失业率 ①失业保障项目→降低寻找新工作压力 二、结构性失业 1、定义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其表现为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因为技能或所处地点不当,无法填补当前职位空缺。 2、引发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最低工资法 当政府阻止工资下降到均衡水平时,政府就造成了工资刚性。对一些工人,特别是不熟练的工人和缺乏经验的工人,最低工资将他们的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之上。因此,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对劳动的需求。 可以通过劳动收入所得税扣除→减少政府税收收入 (2)工会和集体议价 工会领导人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谈判,常常把工资提高到均衡水平以上。工会和工会化威胁引起的失业是不同群体的工人——局内人(insiders)与局外人(outsiders)——之间存在冲突的一个例子。 局内人:那些已经被企业雇佣的工人,一般都想使企业的工资保持在高水平; 局外人:失业者,承担了高工资的部分代价,因为他们在较低工资水平时可能会被雇佣。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

1、 通货膨胀的治理 ①总需求政策:紧缩总需求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②总供给政策:积极总供给政策:⑴减税 ⑵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⑶发展生产 ⑷放松管制 ③收入政策:⑴工资-物价指导线 ⑵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⑶工资-物价冻结 ④其他政策:⑴收入指数化 ⑵币制改革 摩擦性失业 ① 原因:⑴信息不对称 ⑵人员流动的摩擦 ② 治理:⑴加强信息的发布 ⑵增加劳动力的培训 ⑶失业救济 ⑷税收扣除 1、 结构性失业 原因:⑴最低工资法(最低限价) ⑵工会、集体议价 ⑶效率工资索洛模型 (外生增长理论) 从静态到动态—聚焦资本 研究经济增长的三步思路 从函数到制度—考虑人口 从富国到穷国—考虑技术 第一步:聚焦资本 △k=sy-δ k (1) 稳定状态:k=k* y=y* (2) 黄金律水平:MPk=δ (3)增长率:△Y/Y=0

第二步:考虑人口 △k=sy-(δ +n )k (1) 稳定状态:k=k* y=y* (2) 黄金律水平:MPk=δ+n (3)增长率:△Y/Y= n 第三步:考虑技术 △k=sy-(δ +n+g )k (1) 稳定状态:k=k* y=y* (2) 黄金律水平: MPk=δ+n+g (3)增长率:△Y/Y=n+g 有效资本k=K/(E ·L) 实际资本K/L=E ·k 有效产出y=Y/(E ·L) 实际产出Y/L=E ·y 结论:在超长期的国民经济中,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E ↑)才能使经济持续的增长!

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Y=AK 生产函数(不存在资本收益递减的假设) △K=sY -δ K 资 本 积 累 有上述推导不难看出:只要 sA>δ ,即使没有外生技术进步的假设,经济收入的增长也 会永远持续下去。 综上,比较外生模型和内生模型不难看出:生产函数的简单变动可以显著地改变对经济增长的预测。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入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增长只取决于的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都可以 导致持续的增长。 索洛模型中向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过渡 LM 曲线的基石 M/P 是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假设存在一个实际余额供给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用于解释未预期到的物价下降对收入的抑制作用的理论。 大萧条的几种主要解释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失--业-)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6章失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答: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它是经济围绕其波动的平均失业率,是经济在长期中趋近的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 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2.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答: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 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3.部门转移(sectoral shift) 答:部门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同部门和行业的重新配置。由于许多原因,企业和家庭需要的产品类型一直在变动。随着产品需求的变动,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需求也在改变,因此就出现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由于工人改变部门需要时间,所以,部门再配置量越大,离职率就越高,摩擦性失业水平也越高。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部门转移的一个原因是国际石油卡特尔欧佩克引起的石油物价的巨大波动。石油物价的这种巨大变动要求在高能源集约型部门和低能源集约型部门之间重新配置劳动力,这就增加了这一时期的失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 失业)

第28章 失 业 28.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失业的衡量指标 (1)失业 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100%=?失业人数失业率劳动力人数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即: 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 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着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高。 ②一些人寻找工作不成功,并放弃了寻找工作,因此他们未被算在失业者之内。这种行为使失业统计数字偏低。 2.失业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 = C +I +G +NX 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GDP deflator) 5 GDP与经济福利: ∙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100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 第1篇导言 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货币系统:它是什么?如何起作用?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通货膨胀: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开放的经济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失业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8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10章经济波动导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 第15章一个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名 词解释(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新增价值 支出法: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GDP=C+I+G+(X-M) C:个人消费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 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按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计划需求=计划支出=计划产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 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 棘轮效应:由于消费习惯,增加消费易,减少消费难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弗里德曼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 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异同(1)区别,前者偏重于储蓄动机,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未来收入(2)相同点①消费不只与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消费支出变化很小,永久性收入变化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③临时性政府税收政策,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均衡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的国民收入。与计划支出相等的收入 乘数理论的概念指某一影响国民收入因素的增减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化。 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加预计净残值现值等于资本物品的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技术装备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随社会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呈递减趋势。 产品市场均衡概念:产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是指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组合点的轨迹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汇总.doc

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新增价值 支出法:按购买者支出的货币金额汇总而成。GDP=C+I+G+(X-M) C:个人消费I:私人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 收入法要素收入法按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民收入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间接税和转移支付+折旧+误差调整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定时期内本国或本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名义GDP用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经济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均衡产出=计划需求=计划支出=计划产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长,但消费增长的幅度总是小于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边际消费倾向不断递减 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长期消费函数为从零点出发的直线。 棘轮效应:由于消费习惯,增加消费易,减少消费难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 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弗里德曼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永久收入决定的。 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异同(1)区别,前者偏重于储蓄动机,后者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未来收入(2)相同点①消费不只与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②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消费支出变化很小,永久性收入变化引起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③临时性政府税收政策,消费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均衡国民收入概念:国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的国民收入。与计划支出相等的收入 乘数理论的概念指某一影响国民收入因素的增减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化。 贴现率。这一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加预计净残值现值等于资本物品的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技术装备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边际效率随社会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呈递减趋势。 产品市场均衡概念:产品市场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IS曲线:投资储蓄曲线是指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与利率组合点的轨迹 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的。利率决定投资,进而决定国民收入,反方向。 货币需求: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愿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流动偏好陷阱:利率越高,投机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很高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高,

曼昆宏观经济学精要笔记

宏观经济学讲义整理 N ·格里高利·曼昆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一、宏观经济学:1、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应该而且能够干预经济吗? 2、两个流派 3、三大模型 4、四大目标 二、曼昆宏观:1、宏观应该是一个整体 2、年轻、不完善的学科 3、三大指数:①经济增长(GDP) ②通货膨胀(CPI )③失业率 三、三种价格情况 1、价格刚性 2 、价格粘性 3、价格弹性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一、三大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的总收入及其用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物价水平 3、失业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的比例 二、存量与流量 存量(stock):时点上的数量,如个人的财富、失业者人数、经济中的资本量、政府的债务等。 流量(flow):每一单位时间内的数量,如GDP、个人的收入和支出、失去工作的人的数量、经济中的投资量、财政预算赤字等 三、计算GDP的注意事项 ①二手车并不包含在GDP中 ②存货属于GDP ③住房在GDP之中 ④耐用品不属于GDP ⑤那些非生产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性生产、赌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⑥股票不是GDP 四、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实际GDP:按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 名义 实际GDP 五、支出的组成部分 Y C I G NX =+++ 注意:①投资可以是正可以是负,如存货减少,存货投资就是负的。 ②转移支付不是CDP的一部分 六、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①国名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外国的要素支付-面向外国的要素支付 ②国名净产值(NNP)=GDP -折旧 ③国民收入(NI)=NNP-间接企业税

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2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十二章、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一节、总供给的基本理论 一、两种总供给模型 1、粘性价格模型 强调企业不能针对需求变动即刻调整他们索取的价格。 (1)价格粘性的原因 ①企业与顾客之间的长期合约决定; ②一旦企业印制和分发它的产品目录或价格单,改变起来成本高昂; ③可能是工资黏性的反映。 (2)企业的合意价格 企业的合意价格p 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 1)价格总体水平 更高的价格水平意味着更高的企业成本。因此,价格总体水平越高,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想要收取的价格也越高。 2)总收入水平 更高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对企业产品的需求。由于在更高的生产水平上边际成本增加,所以,需求越大,企业的合意价格也越高。 企业的合意价格是:p=P+ a(Y-Y(预期)) 其中a > 0,衡量企业的合意价格对总产出水平的反应有多大 这个方程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预期的价格水平时,产出就偏离其自然水平;参数α表明产出对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作出的反应有多大,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3)表现形式与结论 2、不完备信息模型 (1)假定 ①市场出清,供需平衡; ②每个供给者只生产一种产品和消费很多产品,因此无法观测到所有价格; ③信息不完全,混淆了价格总水平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影响了供给决策,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在短期存在正相关关系。

(2)分析 供给者进行生产决策时,并不知道价格水平,因此使用预期的价格水平P e。当价格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他们都理性但是却错误地推断,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因此生产更多商品。 不完备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价格P超过P e,供给者提高他们的产出。 3、总结 ①两个总供给模型中的每个模型都用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市场不完备性; ②第一个模型假设一些产品的价格是黏性的;第二个模型假设关于价格的信息是不完备的。 第二节、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定义 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有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因而有低通货膨胀率。反之低失业率则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因而有高通货膨胀。(仅短期)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可表示为: Π=EΠ-β(μ-μn)+v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E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μ-μn为周期性失业;v为供给冲击;β衡量通货膨胀对周期性失业的反应程度的参数 长期,古典二分法有效,失业回到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不存在取舍关系。 二、从总供给曲线推导菲利普斯曲线 SRAS曲线:产出与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相关;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变动相关。 三、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假定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基于对现在的通货膨胀的观察而获得的。

曼昆版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单选20 判断|名词解释(提过的名词解释)10 计算(两大题30分)细致分步给分公式 1.国生产总值(GDP) 答: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 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 GDP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围之,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 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用支出法计算的国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各举一个例子。 答: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 (1)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2)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4)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出口)减国购买的外国物品与劳务(进口)。国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的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 2.名义GDP和真实GDP怎样区分 答:名义GDP:用当年的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 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名义GDP并不能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它没有经过通货膨胀校正。 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它经过通货膨胀校正。3.GDP平减指数(定义、计算) 答: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真实的GDP的比率,它是经济学家用来考察经济平均物价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用公式表示为: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第24章 1.消费物价指数CPI(计算、步骤、存在问题、(数据问题)怎样利用CPI进行货币的转换)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100如何计算消费物价指数 1)固定“篮子” 劳工统计局通过调查消费者找出普通消费者“购物篮”中的物品 2)找出价格 劳工统计局收集购物篮中所有物品价格的数据 3)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

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学霸整理地)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题型: 1、单项选择题(1*20=20) 2、名词解释(3*5=15) 3、计算题(12*3=36) 4、分析题(9+10+10或6+10+13.29)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2、研究内容(三变量、四大问题):GDP、CPI、失业率(变量)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学科区别(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中心理论)。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计算规则:给定时期的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P20) (1)GDP是市场价值.而非产量。 (2)GDP只计入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已有产品的产权转让(3)GDP的计算包含了对上一年存货的处理 (4)GDP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价值由价值的增值之和构成 2、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GDP/GNP.NNP/NDP、NI、PI、DPI): (1)NNP=GNP-折旧;NDP=GDP-折旧

(2)NI=NNP-企业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转移支付) (3)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净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股息 (4)DPI=PI-个人所得税 3、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支出法):GDP=C+I+G+NX 4、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换算(CPI\GDP 平减指数): (1)实际GDP=报告期产量*基期价格=报告期名义GDP ×(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是物价总水平的一种衡量指标.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表示固定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相对于基年同样一篮子消费品的费用。是反映消费品(包括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 (3)GDP 平减指数:又称为GDP 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等于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比率.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 5、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 第三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1、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 (1)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 (2)资本与劳动的供给固定不变.即: (3)生产函数: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 = A K αL 1-α 2、国民收入的分配: 其中.总劳动收入;总资本收入 3、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居民的消费支出和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C=c (Y-T );c-MPC ;Y-T :可支配收入 L L K K ==和,=()Y F K L Y MPL L MPK K =⨯+⨯MPL L =⨯MPK K =⨯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 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 平减指数 GDP 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曼昆《宏观经济学》每章关键概念名词解释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对整体经济运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总水平的下降 2.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 3.衰退:实际GDP的减少不严重的时期 4.萧条:实际GDP的减少很严重的时期 5.模型: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目的就是说明外生变量 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6.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7.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 8.市场出清: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使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 9.有伸缩性和粘性的价格:价格能否对供求变动作出即时的调整,长期适用于假设价格 有伸缩性,短期适用于假设价格有粘性 10.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第二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消费物价指数CPI:一个典型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某个基年 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3.失业率:想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 4.国民收入核算: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 5.存量:衡量一个给定时点上的数量;流量:衡量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数量 6.增加值:该企业产出的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的价值 7.估算值:对于一些不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没有市场价格,对其使用价值的估算 8.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名义GDP/物价指数:用 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9.GDP平减指数:又称为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定义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10.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Y=C+I+G+NX) 11.消费:家庭购买的产品与服务 12.投资: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投资是新资本的创造,不包括在不同个人之间 重新配置的资产购买) a)企业固定投资: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

曼昆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第二篇 古典理论: 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 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掌握: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的假设;回答五个问题) ◆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的假设 → 没有考虑货币的作用(第4章的内容) → 封闭经济,不存在贸易(第5章的内容) → 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第6章的内容) → 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不变(第7、8章内容) → 没有考虑短期黏性的物价的作用(第9-13章内容) ◆ 古典的一般均衡模型需要解答的五个问题 (1)什么因素决定国民收入水平? → 假设: 资本存量、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不变 → (,)Y F K L Y == (2)国民收入如何在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 → 假设: 完全竞争(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 Y MPK K MPL L =⨯+⨯ (经济利润为零) (3)什么因素决定产品与服务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 消费决定 → 假设: 仅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改进: 还受实际利率影响) → ()()C C Y T C Y T =-=- → 投资决定 → 假设: 仅取决于实际利率水平 → ()I I r = → 政府购买 → 假设: 是一个政策选择的变量,G G = (4)什么因素使两个市场达到均衡?→ 实际利率的调节 → 产品与服务的供求均衡 → ()()Y C Y T I r G =-++ → 金融市场均衡(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 → ()()Y C Y T G S I r ---== (5)什么因素影响产出在不同用途间的重新配置? → 政府政策(政府购买增加 / 税收减少) → 抬高实际利率,挤出私人投资 → 投资需求变动(技术创新 / 税法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