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管理通用要求

静电防护管理通用要求

静电防护管理通用要求:

1、要落实严格的静电防护制度,制定针对性的静电管理措施。

2、要注意除尘,设备场地要定期清扫,尤其是柜台表面、电器件等容易产生静电的部位;

3、衣服要穿防静电服、穿布鞋子、佩戴耳罩和发带,禁止穿皮衣和皮鞋;

4、对工作环境的安全应格外注意,要禁止在未解除静电场情形下进行拆装和维修等作业;

5、要及时排除静电放电,防止受静电放电的危险;

6、要定期检查和更换静电防护设备,如静电消除器、屏蔽室等;

7、要建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监督检查制度;

8、对一旦发生由于静电灭引起的事故和损失,应按管理制度进行妥善处理。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 静电是在物体表面积累的静电电荷的现象。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并 分离时,静电电荷会在物体表面积累,形成静电。静电可能会对电子 设备、化学品和燃烧性物质等造成损害,因此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一、概述 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是一套用于控制和减少静电水平,确保电子 设备和其他敏感物品的安全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可以涉及以下关键方面: 1. 静电防护意识培训:所有员工应该接受静电防护意识培训,了解 静电的基本原理和损害,以及如何避免静电产生和传递。 2. 静电防护设备:建立适当的静电防护设备,例如接地电线和发生器,用于控制和消除静电电荷。这些设备应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正常运行。 3. 静电安全区域:根据需要划定静电安全区域,以确保对静电敏感 的设备和物品能够在受控的环境中使用和储存。这些区域应有明确的 标识和培训要求,以确保员工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 消除静电电荷:在生产和处理敏感设备和物品时,应采取合适的 措施来消除静电电荷。这可能包括使用静电消除器或提供适当的接地,以确保静电电荷的安全释放。

5. 静电防护监测:建立静电防护监测系统,以监测静电水平并及时发现问题。这可以通过使用静电计和其他相关设备来实现,确保静电防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二、实施步骤 要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esd静电防护管理体系,以下步骤可以作为参考: 1. 制定政策和目标:明确组织关于esd静电防护的政策和目标,并确保能够与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相互兼容。 2. 培训和意识提升:为所有员工提供关于静电防护的培训,包括基本的静电知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通过定期的沟通和意识提升活动,确保员工对静电防护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 3. 评估和管理风险:识别和评估与静电相关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这可以通过静电防护规程、设备维护计划和意外事故记录来实现。 4. 设施和设备控制:确保静电安全区域的规划和建立,包括合适的设备配置和维护。此外,对静电防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5. 性能监控和改进:建立静电防护体系的监测和内部审核机制,以确保其持续有效性。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以提高防护效果和减少潜在风险。 三、有效性与效益

ESD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ESD静电防护治理标准 一、目的: 指导员工正确认识静电防护与点检,标准相关生产人员及进入防静电地域人员的ESD操纵行为。减少或排除静电对产品造成的损坏,保证产品质量平安。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焊组 三、定义: 静电:静电就是物体上多余的电荷。它所产生的效应包含带电体之间力的作用和电场。 ESD:ESD的全称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中文意思为静电放电。即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或外表之间的静电电荷转移。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四、静电防护要求: 4.1 进入防静电地域必须按规定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且要保持干净。 4.2 流水线长头发作业员或任何进入防静电地域的长发人员需将头发扎起。4.3 每天上班各生产线点检使用工具或仪器设备接地是否良好。〔如静电手环、电批、烙铁接地状态〕 4.4 静电环测试说明: 4.4.1 每个员工检查自己的静电环是否良好,并每日一次进行静电带检测。 4.4.3 确认静电环接好地线后,将戴好静电环腕带的手按住测试器上金属测试按键,保持3--5秒钟。 4.4.4 如果测试器上红色*HIGH*指示灯亮或黄色*LOW*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示静电环功能不正常,需要马上更换。 静电环配带:手环扣紧到手腕上,不能将手套或衣物隔开手环。 4.5 保证明显而严峻的静电源远离防静电工作区1米以上,工作区内必须存在的一些静电源远离ESD敏感器件和敏感单板30cm以上。在接触IC、模块、单板等静电敏感器件、组件的过程中必须佩戴防静电有线腕带或防静电手套。 假设单板或模块需要放置在工作台上时,可直接放置于防静电台垫上或用防静电材料去垫衬,但不能用一般白色塑料袋、一般白色泡沫类材料、一般白色气泡袋、其它一般白色塑料制品、白色透明胶带等静电源去垫衬。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引言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静电荷的现象,它的存在可能引起电火花、火灾、爆炸 等危(wei)险。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和实施静电防护管 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适合范围 本规范适合于所有与静电有关的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石油化工厂、电子创造厂等。 三、静电防护管理要求 1. 静电防护区域划分 根据静电危(wei)险程度,将工作场所划分为不同的静电防护区域,并在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识,提醒人员进入该区域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静电防护设施 (1) 接地系统 所有与静电相关的设备和容器都应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确保静电能够有 效地释放到地面。 (2) 防静电地板 静电防护区域内的地板应采用防静电地板,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3) 防静电工具 在静电防护区域内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具备防静电功能,以降低静电的产 生和传导。

(4) 防静电服装 工作人员在静电防护区域内应穿戴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面罩等,以减少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3. 静电防护操作要求 (1) 静电接地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将静电导电物体与接地设施相连,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地释放。 (2) 静电耗散 在处理易燃易爆物品时,应采取静电耗散措施,如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导电涂层等,以降低静电积聚的风险。 (3) 静电防护检测 定期对静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性。 (4) 静电防护培训 对从事与静电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其对静电危(wei)险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四、静电防护管理责任 1. 静电防护管理部门 设立专门的静电防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静电防护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 2. 静电防护管理人员

esd管理标准

esd管理标准 ESD(静电放电)是指在电子设备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静电产 生的放电现象。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可能导致设 备故障或失效,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确保生产和使用电 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ESD管理标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ESD管理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概述 ESD管理标准是为了预防和控制静电放电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准则。它包括了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工作人员的操 作和培训等多个方面的要求。通过严格遵守ESD管理标准,可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ESD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ESD管理标准的要求 1. 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设计 ESD管理标准要求在设备设计和工作环境布置时考虑静电放电的防 护措施。例如,在设备的外壳和内部电路之间应采用可靠的接地措施,以降低静电放电的可能性。同时,工作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干燥和静电积聚。 2.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ESD管理标准要求选择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并在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过程中使用这些材料。例如,工作表面和工作台面应使用有导电或抗静电特性的材料,以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可能性。 3. 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培训 ESD管理标准要求对从事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的工作人员进行ESD 防护操作培训。工作人员应知晓静电的危害性,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并掌握防止静电放电的操作方法。此外,工作人员还应定期接受ESD防护操作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三、ESD管理标准的实施方法 1. 建立ESD管理体系 企业应根据需求建立完善的ESD管理体系,并明确ESD管理标准的具体要求。这包括制定管理制度、标准操作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以供工作人员参考和执行。 2. 进行ESD风险评估 企业应根据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ESD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确定ESD发生的可能性和对设备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评估的结果可用于制定有效的防护计划和措施。 3. 采取ESD防护措施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静电是在物体表面积累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危(wei)险情况。因此,静电防护管理规范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一、静电防护设备 1.1 静电接地装置 静电接地装置是将物体与地面之间建立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便将静电电荷迅速导入地面。静电接地装置应具备以下特点: - 接地电阻小:接地电阻越小,静电电荷导入地面的速度越快。 - 耐腐蚀性强:静电接地装置应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 - 安全可靠:应定期检测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确保其正常工作。 1.2 静电消除器 静电消除器是用于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的设备。静电消除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 快速消除:静电消除器应能够在短期内将物体表面的静电电荷消除。 - 无电磁辐射:静电消除器应采用无电磁辐射的方式,以避免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 耐用性强:静电消除器应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并能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1.3 静电监测仪器

静电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的静电电荷水平和静电放电情况。静电监测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 - 灵敏度高: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微弱的静电电荷和静电放电现象。 - 数据记录功能: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记录并保存监测到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 警报功能:静电监测仪器应能够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静电防护操作 2.1 空气湿度控制 空气湿度对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有很大影响。在工作场所中,应控制空气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以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具体操作包括: - 使用加湿设备: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通过使用加湿设备增加空气湿度。 - 避免过湿:空气湿度过高也会影响工作环境和设备,因此应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2.2 静电防护服装 静电防护服装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电荷的积累和放电。静电防护服装应具备以下特点: - 导电性:静电防护服装应具备一定的导电性,以便将静电电荷迅速导入地面。 - 耐磨性:静电防护服装应具备较好的耐磨性,以确保其长期有效地防护作用。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背景介绍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周围环境中正负电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电荷现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静电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 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生产品质的稳定性,制定和实 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势在必行。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对静电管理的要求和措施,适用于所有从 事静电敏感性产品生产、储存和使用的部门和人员。 2. 职责和义务 (1)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静电管理问题,制定防静电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的有效性; (2)部门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实施防静电管理制度,并配合相关人 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员工应遵守防静电管理制度的要求,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 提高对静电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3. 静电管理措施

(1)建立标识系统:对静电敏感区域、静电防护区域、禁止静电防护区域进行标识,明确区域边界; (2)静电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静电防护设施,包括静电地线、静电导电储存箱等; (3)仪器仪表的选择:在静电敏感区域使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仪器仪表; (4)人员防护:员工在进入静电敏感区域前应配戴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并定期进行漏电检测等。 三、操作规程 1. 静电敏感物品的处理 (1)静电敏感物品应在静电防护区域内进行装配和加工,严禁在非防静电区域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在接触静电敏感物品前,应先进行静电放电,确保身体不带电。 2. 储存和运输 (1)静电敏感物品的储存区域应符合防静电要求,且定期进行检查; (2)在静电敏感物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保证物品不受静电影响。 3. 清洁和维护

静电管理规范

静电管理规范 静电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它的存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不便,还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为了规范静电管理,减少静电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下是静电管理规范的相关要点。 一、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 静电管理的第一步是提高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静电的知识和影响,增强人们的静电意识。同时,要加强对特定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静电的危害性以及如何进行静电管理。 二、静电防护设施的建设 在一些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应该建设相应的静电防护设施。比如,在化学厂、危险品仓库等地方应该装置地面静电连接器,以确保静电能够安全地释放到地下。在医院等环境中,可以设置带有导电功能的地板,以防止静电引起电子设备故障。此外,一些特殊行业如电子制造业等,还需要配备防静电服、静电消除器等专业设备。 三、静电监测和控制 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是可以被监测和控制的。一些特定行业如石化、造纸等可以利用静电监测仪器对可能存在的静电危险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设立地面静电连接器、电子设备的接地线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降低静电发生的概率。 四、静电的安全用电

静电是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而静电的产生与电的流动有关。因此,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静电的产生。例如,在操作电子设备时,要提前接地,穿着防静电服,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另外,注意使用专业的静电消除器,在使用静电涉及的设备时,要先放电,避免电荷积聚。 五、地面和工作区域的清洁 地面和工作区域的清洁对静电的产生和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在一些易产生静电的场所,比如化学实验室、半导体制造厂等,应该保持地面和工作台的干净。及时清除地面和工作台上的灰尘和杂物,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导。此外,地面的湿度也可以影响静电的产生,一些环境可以通过增加湿度的方法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静电管理的规范化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普及知识、建设设施、监测和控制、安全用电以及保持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损害。静电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共同遵守相关规范,才能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六、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 静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净化空气和处理粉尘的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一旦积聚在电子设备和仪器上,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风险。静电除尘技术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力,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质吸附到电极上,并通过电极的清除或清理来实现净化空气和处理粉尘的效果。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化工、石油等粉尘多的行业。

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

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仓库ESD管理规范(防静电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在现代仓储行业中,防静电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静电可能对仓库中的物品和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仓库ESD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仓库ESD管理规范。 一、人员管理 1.1 培训与教育:所有仓库工作人员都应接受ESD防静电培训与教育,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1.2 人员责任:明确仓库工作人员在防静电管理方面的责任,包括每天检查仓库的静电防护设施、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等。 1.3 人员守则:制定仓库人员守则,要求所有人员在工作期间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避免穿着带有静电的衣物和鞋子,同时禁止吸烟、使用手机等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 二、设备管理 2.1 静电防护设施:确保仓库内的静电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如地面导电、防静电地板、接地装置等,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 2.2 静电测试设备:配备专业的静电测试设备,定期对仓库内的物品、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测试,确保静电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2.3 静电消除设备:设置静电消除装置,如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喷雾等,及时消除仓库内可能产生的静电。

三、物品管理 3.1 防静电包装:对易受静电影响的物品进行防静电包装,使用防静电袋、泡 沫等材料包装,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3.2 防静电存储:将静电敏感物品存放在防静电柜、防静电架等专用设备中, 避免与静电物质接触,防止静电损伤。 3.3 静电防护区域:划定静电防护区域,对静电敏感物品进行隔离存储,禁止 非工作人员进入,并设置静电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防静电。 四、工作流程管理 4.1 静电防护程序:建立静电防护程序,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包括物品 的接收、储存、出库等,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防静电要求。 4.2 静电防护记录:建立静电防护记录,记录每天的防静电检查结果、设备维 护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3 静电事故处理:建立静电事故处理流程,包括急救措施、事故报告和事故 调查等,及时处理静电事故,防止事故扩大。 五、定期检查与维护 5.1 定期检查:定期对仓库的静电防护设施、防静电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确 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5.2 定期维护:定期对仓库的静电防护设施进行维护,包括地面导电的修复、 防静电地板的清洁等,确保其功能完好。 5.3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仓库的防静电管理情况,对管理规范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仓库的静电防护水平。 结论:

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静电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减少静电对生产过程和设备的影响,制定本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 第三条本企业负责静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第二章静电安全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安全设施方面: 1. 生产现场应根据静电危险程度进行区域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2. 生产场地应保持干燥,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防护设备。 3. 工厂电源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以防止静电引起的电火灾事故。 第六条人员防护方面: 1. 特殊工种人员需要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 工作人员应佩戴合格的防静电服装、静电帽、静电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3. 禁止在静电危险区域使用或带进易引起火花的物品,如打火机、火柴等。 第七条静电检测与监控:

1. 定期进行静电防护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静电防护装备的漏电测试,确保其防护效果。 3. 设立静电监测点,进行静电工作场所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第三章静电事故处理 第八条静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 在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避难措施,迅速撤离现场,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 2. 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启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通知相关部门报警。 3. 在发生静电爆炸事故时,应停止一切操作,关闭电源,并撤离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第九条静电事故的事故调查与分析: 1. 在发生静电事故后,及时组织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2. 建立事故信息档案,记录事故的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以供以后参考和学习。 第四章静电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十条静电安全教育与培训: 1.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静电安全教育和培训。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6篇

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6篇 【第1篇】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企业防雷、防静电的安全管理、防止雷、电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要求,适用于民爆企业危险品场所。 3、职责 3.1安全保卫部门为企业的防雷、防静电归口管理部门。 3.2企业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防雷、防静电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并定期请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检测。 3.3企业下属单位负责本单位防雷、防静电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4、工作规定 4.1防雷措施; 4.1.1与架空电力线路连接的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应采取防雷措施。 4.1.2建筑行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一类防雷建筑物应有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和防止雷电波浸入的措施,接地电阻均不应大于10;二类建筑物应有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和和雷电波侵入的措施,防直接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且宜与防雷电电感应的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三类

建筑物应防直接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且宜与电气设备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4.1.3严禁在独立避雷针(塔)的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4.2接地保护 4.2.1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除加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或接零。 4.2.2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4.2.3通用电器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必须采用多股裸铜线,并符合截面和机械强度要求,利用串接的金属构件、管道作为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分另焊金属跨接线。 4.2.4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以下规定: a、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接地电阻不应超过5.2; b、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电力设备,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 c、低压电力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4,总容量在100kva以下的变压器、低压电力网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 d、防静电的接地装置可与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同设置,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只作防静电的接地装置,每一次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 4.3静电防护: 4.3.1在易燃易爆场所、有产生静电导致电击危险的场所、有产生静电导致其他事故的场所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对各种静电装置应定期

电子厂静电防护管理制度

电子厂静电防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静电是电子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可能对设备和产品造成严重 的损害。为了保障生产设备和产品的安全,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进行,制定本静电防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电子厂内所有人员,包括员工、访客和承包商等。 三、定义 1. 静电:指物体电荷的不平衡状态,造成静电的原因包括摩擦、电 离和电磁诱发等。 2. 静电危害:指静电在设备和产品中可能引发的问题,如电击、起火、爆炸和设备故障等。 3. 静电防护: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 防止静电导致的危害。 四、管理制度 1. 员工培训 所有员工在入职时应接受静电防护培训,并定期接受更新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工作原理、静电产生和防护措施等。 2. 防护设施

a. 防静电地板:电子厂的生产区域和实验室应铺设防静电地板,以保证静电的良好导向。 b. 防静电工作台:对于需要进行精细操作的工作,应配置防静电工作台,以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 c. 防静电服装:所有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域前,应更换专用的防静电服装,并严禁穿着带有静电的衣物和鞋子。 3. 防护措施 a. 地接: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和保养设备之前,应使用静电导向器材将设备的静电释放至地面,避免电击和设备故障。 b. 防静电包装: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并在出厂前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c. 控制湿度:通过调整室内湿度控制,保持适度湿度水平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4. 紧急处理措施 a. 电击伤害:如发生员工电击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送往医院。 b. 火灾和爆炸: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员工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撤离。 五、责任和监督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前言 静电是在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预防和 控制静电的产生和传导,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和执行一套健 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防静电管 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防静电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防静电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安全,并适用于所有涉及静电产生和传导的部门和人员。 2. 责任和义务 (1)公司管理层负责制定和执行防静电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 实施。 (2)各部门负责落实防静电管理制度,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3)所有员工有义务遵守防静电操作规程,积极参与防静电安全 管理。 3. 静电防护设施和装备 (1)各生产车间应配备合适的静电防护设施,如静电接地装置、 消除静电装置等。

(2)所有使用防静电设备的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4. 防静电培训 (1)公司应定期组织防静电培训,包括静电的基本知识、防静电操作规程以及灭静电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必要的防静电培训,并进行考核。 5.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 (1)应制定相应的静电事故预防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 (2)设立静电事故应急小组,及时应对发生的静电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三、操作规程 1. 静电防护措施 (1)保持工作场所干燥,减少静电的积累。 (2)采用合适的静电接地装置,并保证其有效接地。 (3)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如防静电地垫、防静电手套等。 2. 静电传导控制 (1)尽量避免静电产生的材料和装备直接接触。可采用绝缘材料进行隔离。

防静电管理规定

防静电安全规定第一条为加强防静电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系指在易燃、可燃液体的装卸、输送、调合、采样、检尺、测温及设备清洗过程中防止产生静电和易燃、可燃液体储罐、汽车罐槽车、鹤管、管线、人体等已有静电的消除.不包括雷电、杂散电流的防护和固体、气体、粉尘的防静电. 第三条应消除以下静电引燃的条件: 1.有静电电荷的产生; 2.有足以产生引燃性放电的静电电荷的积聚; 3.有合适的火花间隙,使积聚的电荷以引燃的火花形式放电; 4.在火花间隙中应有可燃性液体的蒸气——空气的混合物. 第四条根据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对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列于表1中. 表1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进入储罐和槽车时,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08

Ω·m者不受本规定约束. 第五条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进入贮罐和槽车时,初流速度不应大于1m/s.当入口管浸没200mm后可提高流速,但最高不应超过6m/s. 1.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含游离水、有机杂质以及两种以上油品混送时的初流速度亦不应超过1m/s; 2.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经过添加抗静电剂,或有专门静电消除器与静电报警仪同时具备的,流速可为6m/s; 3.当液体输送管线上装有过滤器时,对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的输送,自过滤器至装料之间应有30s的缓和时间.如满足不了缓和时间,可配置缓和器或采取其它防静电措施见表2. 表2 进油管与所配缓和器管对照表 第六条储罐、槽车装入易燃、可燃液体时,应做到: 1.严禁从储罐上部注入甲、乙类易燃、可燃液体; 2.罐内液体应进行充分脱水后,方可进料; 3.禁止对装过汽油等高挥发性产品的油罐切换注入低挥发性油品; 4.在储罐变更注入油品时,应进行惰性气体置换,置换后测定空气中的油气浓度,使之符合安全规定范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