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2 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3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4 罪与同情—论齐林沃斯的悲剧

5 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6 An Analysis of Memoirs of a Geish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t Feminism

7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

8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9 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

10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11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

12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13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14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15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6 由英语外来词谈中英文化

17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19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20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蝴蝶梦》

21 Miss Havisham: an Imprisoned Woman in Great Expectations

22 写作教学中的范文教学

23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24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25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26 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

27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

28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29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

30 浅谈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策略

31 中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

32 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

33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34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35 英语经济新闻标题翻译在模因传播中的分析

36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37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开题报告+论)

38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

39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40 论旅游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41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42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43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44 从托妮莫里森透析世纪黑人民族意识演变

45 《等待戈多》中的矛盾分析-分裂的语言与互补的人物

46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47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

48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49 论英语商务合同中状语从句的翻译

50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51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52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

53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54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55 《德伯家的苔丝》苔丝和《红字》海斯特的悲剧命运的比较

56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57 萧伯纳的费边思想在芭芭拉少校中的体现

58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59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 ocabulary

60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61 象征主义视角下《致海伦》中的意象美

62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63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64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65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66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67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68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69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70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71 试论《围城》中四字成语的英译

7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73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74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75 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76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77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78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79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80 论《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81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实施情况研究

82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83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

84 浅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85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86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87 庞德诗歌《在地铁站里》的意象分析

88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roper Nouns in Tourism Texts

89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90 侦探小说的发展

91 突破桎梏——《紫色》的生态女权主义视角解读

92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93 从隐喻视角解析《黄墙纸》的疯癫意象

94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95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96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97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98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99 从《卡斯特桥市长》看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色彩

100 试论用英语电影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101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102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03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104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05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106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107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108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109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110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111 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12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113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

114 探究中学生厌倦学习英语

115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116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117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118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119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称呼语的影响

12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121 永不凋落的玫瑰—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中的海斯特

122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123 交际教学法在当前高中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

124

125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126 论有效开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127 从莎翁作品透视伊丽莎白时期女性社会地位

128 商务英语新词构词研究

129 侠客精神和骑士精神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七侠五义》和《亚瑟王之死》之比较

130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131 从《芒果街上的小屋》透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32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133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134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135 An Analysi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36 汉语习语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137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

13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Kong Yi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39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40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41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

142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143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44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145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46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147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148 商务英语评论中的态度意义分析

149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50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51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152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53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154 A Study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Barn Burning

15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156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157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158 初中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简析及应对策略

159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160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61 浅析情景教学法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162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63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164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浪漫主义情节分析

165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6 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67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168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169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70 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

171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172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173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174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75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176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177 Elements on the Growth of Mary in The Secret Garden

178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179 美剧《欲望都市》中女性语言的语用分析

180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81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182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

183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84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185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186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87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88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189 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

190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191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

192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3 《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欲望分析

194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195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96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97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98 心灵的挣扎:浅析福克纳短篇小说《烧马棚》中萨蒂的困境

199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

200 星巴克的成功之道

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论文(英文)

Abstract Business etiquette, a behavior science, is the norms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usiness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 and their distinctio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changes. With the changing role China played in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we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frequently with foreigners . It is the notable position that makes us have a more normative and courteous criteria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with westerners. This thes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tiquette , lays emphasi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business protocol, it mainly described the general defini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tiquette, embodiment in business interac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Cultural factor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 and the relevant solu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The thesis let us comprehend and receive different stag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business etiquette , “recognition—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through lots of examples, aiming to help us to apply thes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The consequence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 order to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business activities, especiall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xchanges, not only should we know some basic business norms, but also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distinctions of business etiquette mainly caus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rofoundly. Key words : business etiquette norm business exchange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根据我们的所学知识可以发现,中国和西方的早期管理实践中大国的形成都是管理思想萌芽的开始,例如在秦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有关管理国家、巩固政权、统帅军队、组织战争、治理经济、发展生产等方面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具体发展的不同,中西管理思想在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哲学及其由此所决定的管理方法论和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具体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同样是博大精深的,其中也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中国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农业密不可分,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分工之后,中国早期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家,有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老子、孔子、商鞅、孟子、孙子、管子的管理思想最具有代表性。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侧重于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和法治。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与提炼,至今仍在国家和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是在封建的农业社会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是缺乏与近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机联系,二是缺乏与市场经济的紧密联系。同时,它自身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形态。 相比较之下,西方管理思想则是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科学管理运动之后所产生的各种管理理

论,更是直接为现代市场经济服务的,因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优点。这主要是:善于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试验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控制和严密的管理,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整个管理活动的效率,不断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重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专长,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在管理中的作用等。当然西方的管理思想也是有一定弊端的。 中西管理思想各具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且优劣共生、利弊相通。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处和短处,在中西管理思想中往往具有对应和互补的关系。因此,中西管理思想的交流、移植和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改造和重建,是一种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学生姓名:周丽平 指导老师:王亚琼 教学单位:外国语学院 摘要:当社会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十分看重礼貌,东方和西方国家在内涵方面有所差异。这个课题以英汉礼貌用语以及双方的面子维持和礼貌策略,采用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策略、关联性与独立性等概念,就事论事的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具体的间接言语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本文从信件为基础,就双方的礼貌策略和面子维持策略,包括感谢、祝贺、以及其他表情性文字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来分析翻译中必要的调整。 关键词:礼貌与面子策略;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和翻译 一、引言 礼貌是文明的象征,在中西国家礼貌运用广泛,但他们之间有鲜明的对比,在运用当中才能体出来。 二、礼貌与面子策略 贾玉新以Goffman(1959),Levinson(1983),Scollon和Scollon(1995)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认为礼貌是非对称性的,对听话人来讲是礼貌的行为(如祝贺,邀请,感谢),对说话人来讲可能是不礼貌的,即说话人必须有所付出;反之,对说话人有礼貌的(如命令,请示,请求,建议等),对听话人来讲可能不礼貌,构成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礼貌概念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从言语行为来看,积极礼貌可能包括承诺性和表情性言语行为,而消极礼貌则可能包括指示性言语行为,常常涉及到对别人自由的干扰,尽量委婉或策略地表示我们对其他人的尊重。积极礼貌是“对别人表示赞许”,消极礼貌是“对强加(行为)的回避”。R.Scollon和S.W.Scollon在《跨越文化交际一话语分析法》中提到了关联面子(involvement face)和独立面子(independence face)两个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参与和别人的活动,并向别人表明我们在参与;另一方面我们要与其它参与者相区别,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关联面子强调“平等性”,而独立面子则强调“尊重性”。这两个方面相悖相反的,却同时发生。任何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同时面临对自己面子的威胁。 三、案例分析 3.1称呼语的使用和翻译 双方关系的协调,首先体现在双方对彼此的称呼上。般都是dear+full name。英语正式信件的称呼,一般是dear+Mr./Ms.+full name,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语拼音并不能象英语名字一样标志性别,甚至姓氏和名字,(除非已经融入英语文化的名人,比如Jaekie Chen,否则一般的翻译就是Cheng Long),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项目方的格式,就是dear+full name。在翻译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和《飘》中斯嘉丽的性格对比 2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 4 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 5 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 6 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 7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 8 《最蓝的眼睛》中美国黑人小女孩所承受的三重歧视 9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10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形象分析 11 12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13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1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16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 17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 19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20 对美国个人主义和中国集体主义的一些讨论 21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22 小说《珍珠》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23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24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25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的应用 26 分析汉英篇章衔接和意合形合的关系 27 论童话《小王子》的象征创作 28 中美教育的比较及对比 29 不同的音乐折射不同的文化 30 从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探讨PPT使用的利弊 31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32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33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化妆品商标词的翻译 34 英语复合名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35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36 广告英语的翻译 37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 38 The Blindness in King Lear 39 东西方人名文化与翻译—以英汉人名为例 40 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8159827.html, 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 作者:陈忠良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1期 摘要:礼貌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特性。礼貌用语在英汉语中都得到广泛使用,然而在不同文化中,语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在语用上存在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人们消除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常见的英汉礼貌用语,包括致谢语、请托语、致歉语和道别语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它们的语用差异。 关键词:英汉礼貌用语;语用对比;语用差异 中图分类号:H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06-02 礼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指的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礼貌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常常构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导致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礼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带有明显的民族性,每个民族衡量礼貌与否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本文试图找出英汉礼貌用语的不同和相似之处,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英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主要包括致谢语、请托语、致歉语和道别语。在英语中分别对应thank you,please,sorry(excuse me),goodbye,汉语中分别对应谢谢、请、对不起、再见。英汉语中的这些用语,在语义上基本对应,但它们却具有语用上的差异。 1.致谢语:“谢谢”和“thank you”。汉语中的“谢谢”和英语中的“thank you”基本语义是对应的,但两者有着很大差别。首先,“thank you”的使用频率比“谢谢”更高。在汉语中,家庭成员之间基本不用“谢谢”,熟人、亲戚好友之间,也很少用。而英美人则相反,熟人、亲戚朋友、家庭成员之间均用“thank you”这句话。其次,“谢谢”和“thank you”在使用的范围和场合上也有差别。当讲汉语的中国人得到别人的恭维、赞扬或邀请时往往采用谦虚推让、贬己尊人甚至是否认自己的方式,而英美人在受到称赞或邀请时,会高兴地表示谢意。此外,讲汉语的人在接受服务时,常常向服务员表示谢意,而英美国家则相反,往往是服务员向顾客表达谢意。另外,英汉两种语言对于“谢谢”和“thank you”的回答也存在差异。当受别人感谢时,讲汉语的人会回答“不客气”或“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等类似的话,而讲英语的人则会回答“You are welcome”或“I am glad to help you!”等。如果将汉语的回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译成英语为“Never mind. It’s my duty.”而在英语中“Never mind”是在对方表示道歉时才使用的回答语,而“It’s my duty”通常是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的用语,表示是职责所在,不得不为之的意思。最后,英语的“Thank you”并不总是表示感谢,有时作为一种窘迫下的解脱之词,还表示要结束 谈话,甚至表示拒绝的搪塞之词。英语中,“thank you”也常用回答别人的恭维和赞美。在英语中,一般遵循“一致准则”。当有人夸奖时,受夸奖者的回答往往是“Thanks!”或“Thank you (very much)!”。但在中国,面对夸奖则遵循“谦虚准则”。中国人通常是“否认”或“自贬”,如:“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等。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一、引言 礼貌是各种文化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礼貌用语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礼貌用语。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对调和及融洽人际关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本论 (一)“礼貌”概念的不同渊源 1.汉文化中的“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 .汉文化中“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首先,汉英文化中礼貌概念的渊源有所不同。汉文化中现代的“礼貌”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起源于古代的“礼”,即礼制。众所周知,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统治者内部矛盾重重,战争不断,社会动荡。孔子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致力于恢复“礼制”,以便使社会平稳地过渡到一个新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孔子的“礼”并不指“礼貌”,而是指自奴隶社会时期的周朝(公元前1100年)以来的社会等级秩序。通过“正名”,“礼”规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差别,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来说话、做事。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正名”就是要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的等级关系,这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荀子·礼论》也谈到了礼的起源(当然说的是礼制):“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也就是说,礼起源于人类欲望与欲望的难以满足之间的不平衡”[1],因此,无论是孔子还是荀子,都把“礼”看成是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法则,只要人人遵守“礼”,既定的社会秩序就不会打乱;相反,若违反“礼”,就会受到惩罚。 在孔子之后的二、三百年,礼制已完全建立起来。但后来孔子的“礼”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已接近现代意义的“礼貌”概念。西汉戴申所编《礼记》中的重要论述:“勿不敬。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明那时“礼”的概念已包含“尊敬”、“敬意”这些现代“礼貌”概念的要素。而且《礼记》中所表述的贬己尊人,正是汉文化中礼貌的一大特点。因此,汉文化中现代“礼貌”概念的悠久的历史渊源决定着它与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在内涵上完全不同。 2.英语文化中的“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 2.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的渊源礼貌作为一种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在英语文化中也能找到其渊源。英语文化中“礼貌”概念的产生和演变,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在英语中“礼貌”(politeness)是和“宫廷”(court)及“城市”(city)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从词源上说,“politeness”和“polite”都与词根“polis,polit”有直接联系,这两个词根由希腊词根“polis”和“politeia”派生而来,而这两个希腊词根就指城市或城市的管理(city or government of city)。其次,英语中polite的同义词有courteous,urbane和civil。这些词原本都用来指宫廷中或城市中人们良好的言行举止。何兆熊指出:“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证明礼貌和宫廷及城市之间的词汇上的联系。历史上某个时期城市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而另一个时期宫廷中人们的行为被认为是礼貌的。”[2]如上所述,汉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的渊源迥然不同,这种差异必将导致“礼貌”的内涵

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

O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xpressions on Politeness 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I. Introduction引言 II.汉英礼貌原则 A.中西礼貌原则的共同处 B. 汉语和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1.英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2.汉语文化中的礼貌原则 C.汉英礼貌用语与文化价值观念 III.礼貌用语在应用中的差异Difference in the application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礼貌的内涵差异Different views about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2)礼貌的实际语用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性different uses of addressing terms ● 2. 问候上的差异性different uses of greetings ●谦语、敬词的差异性(建议删除这一项) ● 3. 语言称赞策略的差异性Different uses of praising strategy

● 4. 致谢语的差异性Difference in the use acknowledging thanks ● 5.道歉语的差异性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apologising terms ●词语文化内容的差异性(建议删除这一项) (3)中西礼貌差异的原因 IV、Conclusion结束语 参考文献: 《英汉礼貌用语的比较与翻译》 《英汉礼貌用语比较谈》 《中西社会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 《基于文化差异的汉英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

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

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科技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来自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在接触的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其文化差异,以实现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从中西方称谓、问候语、告别语方面的差异,中西方致谢与致歉的差异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三个方面论述关于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问题。 关键词:社交礼仪、差异、中国、西方国家 随着中国逐步走向国际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西方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并掌握和得体的运用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一、称谓、问候语和告别语方面的差异 (一)、称谓 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通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先生”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加上“同志”一词,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领导讲话,“向某某志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就不必细说了。但是,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 (二)、问候语 中国人见面常说: “吃饭了吗?”“上哪儿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 打招呼。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 甚至很反感。因为被问“Have you eaten your meal? ”好像是被邀请吃饭或约会,他们会抱怨说: “我有钱, 我不要他们请我吃饭。”而被问“where are you going ?”则好像自己要去一个不该去的地方, 感觉受到侮辱。因为根据英语交际的习俗文化, 这类句子只能被认为是询问, 而非问候。这就干涉了受话人的自由。这种词典意义上的理解在言语交际环境中是远远不够的。交际中犯文化相关的错误比犯语法的错误更难使人宽容。中国式礼貌问候比起西方式的要随意些。基本上遵循贬己尊人准则。而西方人却有自己一套的寒暄技巧。中国成年人见面寒暄通常是:“最近忙什么呢?家里可好啊?孩子怎么样?”这些都不可直接译为“what are you busy in? How about your kids?”如果直译,会显得很突兀,西方人也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会引起困惑和误解。不了解中方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相反,他们会认为对方在探究自己的隐私,引起不快,所以西方人对这种寒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doing?”在寒暄问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有些话题。西方人不喜欢谈及自己的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所以中国人要特别留意。天气的状况是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如“It’s sunny。”

中西方管理学差异

中西方管理学差异 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都来自西方。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管理是文化的结晶,特定的管理思想是寓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并受特定的文化传统支配和影响,从而带有特定文化传统的特征和烙印。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区别。 说起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对事物的评价方面中国偏重社会,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将自然对象人格化、人际化、伦理化、社会化,注重于强调“天人合一”表现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兴盛。西方偏重自然,将人物化,早期西方核心的管理思想是以管物的方式管人,将人际关系自然化,强调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表现为自然科学的发达。 (二)对效用的评价方中国重整体、群众意识,政治伦理表现为集权至上,个人的忍让、服从和牺牲,自我意识淡薄。西方重个人,强调自我,伦理上表现为自私、竞争、进取心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在对利益的态度方面中国重视轻功,整体的伦理标准代替了利益欲望,祖宗与宗族的教训礼法,比任何实际利益都重要。西方则把欲望看做是人的自然本质与合理要求,把它看作是推动历史的动力,从而将功利作为评价历史的标准。 (四)在认识论的理解方面中国重直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西方重实验,重事实,重逻辑理性。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管理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对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关心世界本源、主客体关系、事物如何发展变化等。虽然他们在简单仪器下的观察和实践缺乏逻辑连贯性,理性的方式并不系统,但人们的这种直接观察总是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抽象思辩是西方思维的特征。而作为东方民族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以直觉和经验为特征。 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各种范畴是靠向内思维得到的,是将各种经验现象酝酿体会、豁然贯通而提出的概念的。这些概念的理解与西方向外思维逻辑演绎所得到的不同,理解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对中医医理和气功的理解,又如对一幅书法作品、一幅国画的欣赏,只能向内领会,才能领略作者的神韵的起伏。 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结构则以整体综合见长。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别,又导致中西方管理学体系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对管理核心的认识上 中国:重视人的力量,认为人是管理的核心。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民本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最新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 Cas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2论简奥斯丁在《傲慢和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和婚姻观 3对林语堂的《吾国和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4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 5从家庭伦理关系视角解读《儿子和情人》的女性主义 6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7凯特肖邦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主题研究 8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紫色》中“家”的解读 10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和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11基于微博(推特)文化的新型营销模式 12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13爵士时代下的狂欢化精神——分析豪华宴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写作手法以及作用 14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5中文古诗词叠词的研究和翻译 16文类、历史和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 17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 18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19中西方鬼怪比较研究 20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21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22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23浅论《汤姆琼斯》的现实主义特征 24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25从功能对等理论谈中国小吃名英译 26简奥斯丁的女权主义在《理智和情感》中的体现 27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28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9中英文颜色词的非对应翻译 30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31《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32女性主义解读《傲慢和偏见》中的柯林斯 33《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4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35论翻译的艺术 36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37《王尔德童话故事》的翻译美学探析 38《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太阳照常升起》中时髦女郎的对比 39Elements on the Growth of Mary in The Secret Garden 40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41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管理文化的比较 不同的文化没有优劣,但是相互之间必有差异。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而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表现在教育领域,只有身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表现在中国科技领域是导致中国科技的落后。 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中国管理文化注重讲集中,求统一,以

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同时,地理的阻隔,封闭的状态造成了思想上的保守,缺乏挑战意识。但是,疆土的封闭也造就了中国人强大的“向心力”,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眷恋国土的情怀,使得我国今日的管理文化也体现出管理文化中的团队精神。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多数为三面或两面临海型,再加上人们对原始土地的开发,使得西方国家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都很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使其更加崇尚管理的精打细作,即所谓的微观管理而不太重视宏观管理。西方国家从其建立之初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的欲望以及在原始的土地开发上彼此强烈的竞争意识。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敛型文化。这种农业文化心态体现在管理文化上有以下特点:首先,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相结合。尽管今天的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在今天的组织中体现尤为明显,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统一,忽视下级向上级的反馈。同时,中国农业社会的统治者也较早的认识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贵君轻”等民本主义对中国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等级制度与以民为本的制度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管理思想的基础。其次,狭义的中庸之道。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了中国人力求稳定、少走极端、和反对冒险的中庸精神。表现在管理上则力求使事物保持稳定、协调、平衡,这就构成了中国管理文化的标准和规范。

学校文明礼貌用语(中英文)

1.上下楼梯,有序右行。 Keep right and in order when using the staircase. 2.轻声慢步,文明礼貌。 Speak gently, walk slowly and keep good manners. 3.不冲撞疯打,不滑行拥堵 Be quiet and in order. 4.课间活动,讲究文明 Cultivate civility when doing activities. 5.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Keep safe when using the staircase. 6.不讲粗话不骂人,不乱丢来不乱扔。 Speak politely and keep clean. 7.防滑防摔防坠防挤 Watch out when walking and running. 8.防磕磕碰碰,防意外伤害。 Keep away the collision and the unintentional injury. 9.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The reason for education is to seek knowledge. The reason for study is to be a true man. 10.你不能改变容颜但可以展现笑容 You can’t change the appearance but you can show the smile. 11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You can’t control the weather but you can change your mood. 12.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You can’t foresee tomorrow but you can hold today. 1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兴趣源于天赋。 Interest originates from genius. 兴趣在于激发培养 Interest lies in stimulating and developing. 14.创新热情在这里激发,创新意识在这里实现。 Innovation enthusiasm is aroused here .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s achieved here. 或者:Here is a place for you to arouse innovation enthusiasm and achiev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15.社会进步靠科学。 Social progress depends on science. 科学发展靠知识。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epends on knowledge. 丰富知识靠努力。 Rich knowledge depends on endeavor.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与分析

汉英礼貌用语对比与分析 06秋专升本学员张先存学号z06205604001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但由于语用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特点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则各不相同.中西方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民族心理和价值观的影响,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礼貌言行.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影响我们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有必要了解汉英礼貌语用方面的差异. 一。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 例1:问候语 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别人见面打招呼,分手告别,也因东西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同。西方人则注重逻辑,他们讲究科学,追求准确、系统的分析和实证,西方形式逻辑中有三大定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在演绎推理中有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语言上表现为重视语言的形式,人称要一致、单复数有讲究、时态有要求,主语和谓语要配合,介词讲究搭配等等,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例如:中文说“你吃了吗?”可以表示字面意义,也可以表示问候,这里的“吃”字后面的“饭”可以省略,不论早饭、中饭、晚饭都可以这样说,也不管什么时候吃的。而英语中可能要说三句不同的话“Have you had your lunch/super/dinner?” 而且他们并不能用来表示问候,除了字面意义,这三句话可能用来暗示一种邀请,但说话人至少要考虑到两个问题:吃的是哪一餐饭,用什么时态,这些问题不清楚,这句话就没法说。 所以,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客套话是:“吃过饭了吗?”“你去哪儿?”而与英美人打招呼,不要说“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他们会以为你想邀请他一起外出用餐或你在打听他的私事呢。而当他们正等着听你的下文时,你却谈起旁的事情。这样往往会使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他们会想,不请我吃饭,干吗问我吃过饭没有?即使你见他正在用餐,一般也不能说“Are you having meal?”(你在吃饭?)或者“You are going to the dinning room?”(你去吃饭吗?)他们认为这简直是无用的话,明知故问,你不是看见我正在吃饭吗? 又如你正巧遇见一个美国人在修理他的汽车,你走过去说声“Hello. ”或者“Hi.”就行了。但是不能这样打招呼:“You are repairing your car?”(你在修车吗?)你这样一问,他会莫名其妙地瞪着你,不明白你是什么用意。 英美人互相打招呼时,一般只需说“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如果遇上熟人,需要与对方多说几句,那么可以谈谈天气情况,或者说说即将来临的考试等。 英美人很尊重别人的隐私(privacy),他们一般不打听对方的私事,更忌讳问别人的年龄和收入。中国人路见时常问,“你去哪里?”,英美人则认为这是自己的私事。 别人邀请你到他家吃饭,当然不能吃完就走,总要再等半小时左右。主人谈兴正浓,你如果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也就不好意思打断他的话锋;主人显得疲倦,缺乏谈话兴趣了,或主人还有别的事要做,那么就该早些告别。关于这些礼貌与习惯,中外都是一样的。例2:告别语

中美礼仪差异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中国闭关自守,对西方不了解,在一次希特勒举行的宴会上,一位中国使节按照在中国的习惯用餐巾去揩拭刀叉,殊不知这种做法在国外是极不礼貌的,仿佛是在责备刀叉不干净。希特勒一见之下,立即命令侍者将全体客人的餐具一律重新换过,使那位中国使节窘迫难堪。再例如,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仪,把一碗吃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在文化方面就美国来讲,中国人赞赏推崇的愚公移山,令全拿搬家不当回事的美国人大惑不解,他们会用智叟的语调发问:“他为什么不搬家?”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他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推掉了饭碗。如此相反的结论,如此巨大的反差,是东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的显现。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当然西方人也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中国游客在美旅游后准备买票回国,凭主观想象买票是肯定要排队的,但当他们进入售票大厅时,见窗口只有一个人在办理手续,另有几个人静静地坐在大厅的边上。我国的游客马上拥至窗口抢购机票,售票员在给中国游客办好机票后,微笑着对他们说:“下次买票请自觉排队,并用手指了指边上的人,当中国人回头看时,他们报微笑,使几个中国人真是无地自容。在现代的社会再犯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以自己的国情来看待别国才会出“洋相”,这有待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因此,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若一无所知,就容易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处于不利的形势。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明确,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美国来说,它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可以说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它合众为一,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很多人被同化了,不管什么肤色,不管讲何种语言,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美国人。他们的宗旨是永远向前看,遥望目力所及的前方,并且迈开双脚前进;自强自立,追求幸福,永不满足。这是他们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而他们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美国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就是美国的魅力。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是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就盲目自大,而应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与习惯,这样交往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了解、研究别国的礼仪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下面,我们对美国的礼仪文化作点研究: 美国成立时间不长,国内各类移民又不计其数,因此美国的礼仪文化可以说是多种文化的汇合,有不少都与中国人的习惯截然相反。

对中西方管理思想差异的分析

对中西方管理思想差异的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趋一体化,跨文化管理亦日益成为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究导致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原因,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特征,从而更好地迎接世界性的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world economy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has also become Chinese theoretical circles and enterprises must face an important issue. Therefore, research led to the East-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caus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helpful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features, so as to better meet the world's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challenge. 关键词:中西方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差异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anagement thoughts; management idea; difference 管理是文化的结晶,特定的管理思想是寓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中,并受特定的文化传统支配 和影响,从而带有特定文化传统的特征和烙印。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方管 理思想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其中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诸如“按等级观念行事”及“和为贵”的思想使中国企业管理者不善于对下级授权,中国企业拥有较大权力的人往往具有某种特权,下属对上级有强烈的依附心理。“仁义治天下”“、克己复礼”,中国企业管理者十分注重感情投资与道德教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强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等等。中国管理文化萌芽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优点就在于强调和谐、稳定与团体意识,这对于避免组织内部的矛盾冲突,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管理更多地体现为人治而非法治,所以在具体规章制度的执行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