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孔子的"君子"人格论

作者:梁国典, Liang Guo-dian

作者单位: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济南250002

刊名:

齐鲁学刊

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2008,""(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4条)

1.朱熹论语集注 1994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1996

3.朱熹孟子集注 1994

4.朱熹中庸章句 199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光松.WANG Guang-song先秦儒家的德、位关系思考——以孔子"有德无位"为线索所作的观念史考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孔子由总结上古政治经验而确立"德位合一"理想, 并从"以德得位"信念出发追求该理想的实现.孔子的"无位"结局使孟、荀在坚持与发展"德位合一"理念时, 不能不对孔子"无位"予以正视与解释; 孟子、荀子在对孔子"无位"事件的解释中, 将理想实现或归于天意或或归于时运, 这在弱化或取消"德"、 "位"结合之必然性的同时, 强化了儒者以"德位合一"为理想、以修德为务、以等待为特征的身份意识.

2.学位论文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例2007

先秦儒家的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顶级的语言大师。承载着他们睿智、深邃思想的语言广为流传,绵绵不衰,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它们不仅丰富了后代无数文人墨客的语汇,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语言风格,甚至还深深地影响了无数代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鉴于此,本文力图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系统研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修辞思想、修辞实践和言语风格,分析它们产生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根源,比较它们与同时期道家、墨家、法家修辞思想的异同,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先秦儒家的修辞特色和历史地位,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对中国修辞学的重要贡献。

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方法和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社会制度更迭,社会形态交替,“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游说盛行,论辩成风,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大限度的运用。在这个特殊时期,儒道墨法等各个学派都在政治观点、哲学思想的阐说中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修辞观点,其中儒家尤为突出。孔子、孟子、荀子对修辞的认识相当一致,他们相互补充、印证,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修辞思想体系。不仅如此,孔子、孟子、荀子还都有具体而丰富的修辞实践,都在言语中娴熟地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然而,学界却对此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存在着与儒家尊崇地位极不相称的、儒家修辞研究的“四多四少”现象。本文拟运用现代修辞学的理论,借鉴文学、美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语义学、语用学、诠释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儒家修辞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

第一章:孔子与“修辞”缘起。“修"、“辞’’二字连用,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为孔子解读《周易》时所用。“修”指修饰,“辞”指包括言辞和文辞在内的、能够完整表意的话语篇章,“修辞”即修饰话语的意思。“修辞”的这一意义肇始了中国修辞学的发端,后人对“修辞"的种种定义均自此引申而来。也就是说,《易传》“修辞”与当今修辞存在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它就是中国“修辞”学科名称的源头,孔子首次提出了中国修辞学的学名术语。

第二章:孔子、孟子、荀子的修辞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修辞见解夹杂于他们对政治、哲学、论辩等有关问题的论述中,表面看起来零碎、分散,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修辞思想体系。他们认为,立言修辞具有强大的社会政治伦理功能,立言修辞不仅可以抒情言志,而且可以使人进退裕如、左右逢源,既可以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保证国家在外交中立于不败之地。鉴于此,他们提出了“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听”等一系列具体的立言修辞方法。他们认为,一个人说话要谨慎,说出的话要符合仁、义、礼、忠、信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既要“情信”又要“辞巧”,言语表达要适合具体时间、场合、对象等方面的需要,做到恰切、得体、合宜。另外,还要会听。会听,即能够对话语作出正确理解。这是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也是立言修辞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知言”主张,孟子则作了进一步阐发,提出了“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等方法,荀子提出了具体的“解蔽”措施等。第三章: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修辞美学。修辞旨在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而语言美正是最佳表达效果的美学表现,修辞价值的实现通过审美价值的实现而体现出来。孔子、孟子、荀子对多种修辞方法、手段、技巧的娴熟、恰当运用,使他们的言语作品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整齐参差的形式美和内蕴丰富的意义美。言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音节的协调、韵脚的相押、音节的重叠方面;言语形式的整齐美具体表现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回环等语句形式的均衡上,参差美具体表现在错综的避复求变、转类的新鲜活泼、长短句的错置、整散句的结合以及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错运用方面;言语的意义美则主要通过比喻、引用、反诘、对比、层递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从不同程度上深化、丰富了语义内涵。

第四章: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风格。宏观上,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实践都充分体现了儒家重内容也重形式的修辞主张,但在具体的言语表达中他们又各具特色,彼此有别。在不同的交际领域,他们面对不同的交际对象,灵活地运用语言,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言语表达风格。孔子言语属典型的口语,感情丰富,用语通俗,句子简短,表现出简约、经济、质朴、平易的一面,也表现出睿智、精警、雍容、温婉的一面。孟子言语多用于论辩

,既具有口头表达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论辩的独特风格。比较孔子,他话题专一,论述严密,语势起伏多变,表现出繁缛丰富、辞藻富丽、气势刚健的特点,展示了雄辩家的风采。荀子言语是典型的书卷语体,因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修饰润色,所以音律优美,用语丰富,句式灵活,辞式多样,表现出富丽华美、明晰爽快、刚健雄浑、严谨有度的风格。

第五章:儒家修辞的特色及产生根源。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修辞,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表现出浓郁的道德伦理色彩、经世致用倾向、内容与形式并重的特点。在他们看来,立言修辞是工具,是手段,人们运用的目的就是用来为道德教化、政治统治服务的,就是为个人修身服务的。这与先秦时期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一方面,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说话的美巧。无论是政治外交还是个人立身处世,人们的言说都要随机应变。另一方面,游说劝服、百家争鸣的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不仅离不开语言,还需要巧妙的言说论辩技巧。高超的言说论辩技巧,可极大地提高表达效果,使听读者快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赢得论辩的胜利。社会、国家、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在儒家那里

,还变成了一种主动、自觉的积极行为,成为个人的主观需求。修辞就是修身的意识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他们的言语活动。另外,前人的修辞意识和文献典籍中的修辞现象也为儒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六章:儒道墨法修辞之比较。与儒家同时期的道、墨、法家也都在立言修辞方面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反对无“信”之美言;墨家以墨子为代表,在实用、功利思想的主导下,重视言辞的论辩作用、论辩过程的严谨,主张言辞要有利于国家和百姓。法家以韩非为代表,注重实用和功利,表现出重本质否文饰的倾向。在修辞有关问题的认识

和处理上,儒、道、墨、法各家有异有同。相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他们都看到了立言修辞强大的社会功用,因此都十分重视言说论辩的技巧。第二

,在立言修辞的宗旨、原则等方面存在相似或相通之处。儒家的“言有物”与道家的“言有宗”异曲同工,儒、道、墨家都强调诚信于立言修辞的不可或缺等。第三,他们的修辞主张与修辞实践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如孔子重文饰,言语却质朴平易;老子重自然,其言语却多韵,句式整饬;庄子重内容反文饰,其言语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墨子、韩非子重功利、实用,其言语则大量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和技巧,不乏文采。等等。

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他们对修辞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认识迥然不同。儒家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道家主张在“言有物

”的基础上,言语表达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墨家主张“先质而后文”,先内容后形式;法家主张“好质而恶饰”,重本质否文饰,重内容否形式。第二,儒家与道家所主张的立言修辞的态度有所不同。如儒家主张“慎言”,道家主张“希言"、“不言”,但“慎言”与“希言”、“不言”的性质截然不同。第三,虽然他们都大量地运用了调音、择句、设格、谋篇等多种修辞手段,但却形成了彼此迥异的言语表达风格。儒、道、墨、法固然不同,即便是同一学派,不同人物的言语风格也相互不同,如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语风格不同,道家老子与庄子的言语风格也不同。

结语: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审视。与同时期的道家、墨家、法家相比,儒家内容、形式并重的观点更全面,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儒家对修辞有关问题的认识已涉及修辞的全过程,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修辞思想体系;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说始终围绕着仁义礼忠信等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修辞方法、技巧的娴熟运用,使他们的言语通俗易懂又深刻精警,极大地方便了儒家思想学说的宣传和弘扬,方便了人们的理解和接受。即便我们今天从现代修辞学的角度去看,儒家的很多观点如“修辞立其诚”、“情信辞巧”、言说要符合具体语言环境、“知言"、“以意逆志"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由此观之,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具有比较明确的修辞意识,并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驾驭语言了。也就是说,先秦时期人们的语言运用并非完全处于一种朦胧、模糊的直觉状态,而已经具有比较明确的目的了。当然,儒家时时处处把“礼”“义”作为规范、衡量立言修辞的标准、尺度,则有失客观和公正,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而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出于挽救“礼乐崩坏”颓危局势的需要,出于维护礼义、王道的需要,儒家提出以符合礼义为准绳的修辞标准,也是非常自然、合于常理的事情,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在所难免。总之,瑕不掩瑜。

3.期刊论文温克勤.WEN Ke-qin略谈孔子"论政"——兼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相贯通的伦理政治思想-伦理学研

究2006,""(3)

本文考察了孔子"论政"和孟子"仁政"、荀子"礼治"以及儒家经典<大学>、<礼运>、<祭义>篇与<孝经>等所体现的政治与伦理相贯通的伦理政治思想,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治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评述了西方一些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对政治与伦理相互关联的认识和论述.认为对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相贯通的伦理政治思想应给予历史主义的科学评价,肯定其所包含的民本、民主、贵民等积极因素,借鉴其德治与法治统一、个性完善与社会完善统一、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统一、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统一的安邦治国的慧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4.期刊论文林旭.LIN Xu先秦儒家对"乐"的美学阐释-枣庄学院学报2006,23(6)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对于"乐"进行了详尽的美学阐释.孔子从"乐"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首开论"乐"的先河,公孙尼子的<乐记>则是对于孔子有关"乐"美学阐释的理论总结,荀子则从"乐"的本体和"乐"社会功能等方面对"乐"进行了系统的美学阐释.

5.学位论文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先秦儒家教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蕴2008

教育(教学)与生命有着一种原始的本然联系,先秦儒家的教学历史就是教学对生命不断追寻的历史,因此,先秦儒家的教学思想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意蕴”。

孔子“生”、“命”的观念反映的是对生命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关照以及在此过程中生命的自由与限制,由此形成了孔子生命思想的基本格调:“道”之遥契,主要表现为“生命的自然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矛盾与张力”与“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生终极意义的矛盾与张力”。因此,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君子人格”体现着孔子教学目标思想的“生命”意蕴,即在提升和遥契中,生命达到了一种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神明之境”。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孔子的教学过程思想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是孔子试图将宇宙生命大化流衍之普遍规律应用于个体生命之成长的一种努力。因此,“遵天启”是孔子教学过程思想的主要特点。

孟子道德之“天”的认识和他的心性学说为“德性”成为天之道与人之道奠定了学理基础,而《周易》中“德”论的逐步完善也为孟子的“德性

”学说提供了文化滋养,由此使得德性成为孟子思想最为基本的生命底色,这种生命底色是以诚为其旨归,以仁义礼智为其具体内容的。因此,在孟子的教学思想中,“圣人人格”表明孟子的教学目标最终落实在“诚”的素质要求上,这种素质要求无论对于圣人还是常人,它的内在性决定了它的可到达性,唯一的不同在于“至诚”路径之不同,圣人是“自诚明”,而常人是“自明诚”。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孟子承认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孟子是把“心之善”放在前提本源的位置上的,因此教育(教学)以“顺应”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以人的“心”的发展方向、水平、境界为基础的。从根本上说,“内求”,即“求放心”,构成了孟子教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荀子的“天命观”和“性恶论”,使得荀子的哲学重心顺理成章地转到了主体之‘为’及作为这种‘为’的结构的‘礼义’上,这意味着荀子对生命外在实践层面的关注以及强调外在规范对生命的制约。因此,在荀子的教学思想中,“君子圣人”反映了荀子对人格的现实社会功能的重视,它不仅在于通过身体力行道德理想而展现出外在的人格力量,而且更在于自觉地担负并完成广义的社会历史使命。而从教学过程思想来看,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强大作用得到了完全的释放,教育(教学)对个体的塑造是一个与人的内在性情相对立的过程,即“反于性悖于情”的过程,这是一条与孟子“内发式”完全不同的“外烁型”的道路。

总而言之,“道-德-礼”的生命思想之衍化,喻示着先秦儒家生命教学思想从理想到现实的衍化过程。而在衍化的过程中,孔孟荀生命教学观既展示出其各自的特色,又有着共同关注的教学主题。

从“生命追寻”的视角去审视先秦儒家的教学思想,新的视角带来新的发现:先秦儒家教学思想中的具体蕴涵对当代教学的借鉴价值;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衍化过程对教学现实有着方法论的启示。而先秦儒家教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则可以作为理解当代诸多教学问题的一种共通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6.期刊论文崔成成概述徐复观对"孔子人性论"的定位与评价-兰州学刊2009,""(1)

文章旨在概述和评价徐复观对"孔子人性论"做出的定位与评价.徐复观一方面将先秦儒家人性论史体系看作孔子人性论的展开和完成,另一方面从孔子人性论的角度论衡了孔子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这两个纬度的定位是孔子人性论研究和孔子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7.期刊论文张永刚.ZHANG Yong-gang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情怀的现实观照-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3(1)

儒家把万物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从孔子的.乐山乐水",孟子的"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到荀子不失.万物之情",先秦儒家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原始生态伦理思想的样本,为现代生态伦理学健康发展和理论建构提供了思想来源.

8.学位论文王珅珅先秦儒家天命思想比较研究2009

天命观是先秦儒家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孟荀对天命问题展开了多维度的阐释与说明,从而构建了以天命观为统贯、以天人合一为宗旨的宏大思想体系。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开辟了天道性命的新意旨,接续转化了传统天、天命、天道观念,赋予了天道人道、天命心性等新的诠定视角。孟子承进了孔子思想中“内圣”一方,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外王”理想,他们分别从不同向度弘显了孔子的儒学理念,创立了各自的天命学说。

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孔孟荀的天命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寻三者天命学说的逻辑演进。笔者认为孔子天命观的核心为“知天命”、“畏天命”,孟子则言尽心知性知天,并对天命做了正命非命之分,要求对命“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荀子“天命”观中则有三层涵义,分别为客观自然规律、道德“诚”“礼”和先天命定之意。

论文的重点是探讨孔孟荀天命思想之异同。此亦为笔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首先,笔者认为孔孟荀三者天命观之异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天命”涵义之异、对待“天命”态度之异及“天人合一”理路之异。在“天命”涵义上,孔子“开启了性命天道相贯通的大门”(牟宗三语),在他看来,天命仍为人内在“仁”德的客观外在的至上依据。孟子则视天命为人仁义礼智的道德本体,心性本具道德善性,天仅乃为表征人内在善端的先验性与绝对性而权设的代名词,并无实际的意义。荀子视天为自然天,天命、天道谓自然天之命、自然天之道,亦即客观自然规律。关于对“天命”的态度,孔子表现为“知天命”与“畏天命”,且在他的思想中天亦摄有人格主宰神帝涵蕴,故“知天”“畏天”即“知”、“畏”上天之令与天生生之仁德。孟子表现为“知天”、“事天”、“立命”,“知天”即尽心知性,“事天”即存心养性,“立命”即“修身以俟”而立正命。荀子则要求“知天”与“不求

知天”。所谓“知天”,指既要知客观自然规律,亦要知人自身的牛养规律。所谓“不求知天”,指不去索求天之所以然和天地鬼神灾变之情状。在“天人合一”的途径方面,孔子知天是践知证知,与天相合乃为个人人生实践当中的印合契应。孟子则旨扩显仁义礼智心性善德,用心官之思去耳目物欲之蔽,立“大体”,制“小体”,充尽涵存人人本固的道德性体以达“天人合一”。荀子“天人合一”则主要通过“知天”与“不求知天”,概为“天生人成”式的宇宙论上的天人合一,和道德诚、礼形上本体论上的与天相合。孔孟荀的天命观异中有同。首先,在他们的思想中天命均涵摄道德意。其次,天命对人皆有制约意。在孔孟那里,天命表现为一种必然命令及外在的盲目必然性,在荀子,天命则为天地万物的客观自然规律。复次,天命皆可知。孔子要求“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所谓的知为践知证知,知个人具体的天命。孟子有尽心知性知天、“修身以俟命”,所谓知天即知人内在心性,亦乃仁义礼智诸德。且在孟子看来,外在盲目必然之命虽不可预不可知,然所谓“修身以俟命”、“行法以俟命”此种对盲目定命的态度亦可谓一种知。荀子思想中有“知天”、“制天”,即求知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人事法则,并对之加以制用而泽利于人类。最后,三者皆重人的主体性、道德理性与实践意识,且旨趣皆为人与天相合而达“天人合一”。

9.期刊论文张群.ZHANG Qun先秦儒家的"文学"观-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

由于汉民族性格中重功利的倾向和以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古代正统的文学观是和"文化"内涵相近的、广义的大文学观.这种观念最早是由作为汉民族早期文化重要代表的先秦儒家确立的.在这种观念的确立过程中,孔子和荀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0.期刊论文高力先秦儒家消费思想-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大"黄金时代".中国以后的政治、经济、伦理、消费等思想理论无不发轫于此,而儒家的消费思想又独树一帜,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共同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消费思想体系,并在中国经济思想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6893493.html,/Periodical_qlxk200805001.aspx

授权使用:西华师范大学(xhsfdx),授权号:7b92ca80-0b72-4ab8-98b7-9e510120ca8d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9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 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 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MAN自居一番。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这一点可要命。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八佾〉)。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八佾〉)。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论语-颜渊〉)。成人之美谁都懂啦。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 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君子务治,小人务力”。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拥有身份和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儒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 那么到底一个怎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同人相处时,既彼此协调合作,又不盲目苟同。而小人正好相反,小人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处人处事“度于礼”,“约于礼”,“君子笃于亲”,“君子上不僭上,下不逼下”,“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等,也就是维护人伦关系的和谐,做到爱亲、尊上、敬友、与人为善。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这里说的义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君子怀德,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徙。这两句就择居而辨君子小人。君子怀刑,刑即典刑,经典法则,君子知法畏法守法。小人怀惠,小人之行,只贪图眼前的小惠。这两句就行动而辨君子小人。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当然也是孔子心目中正人君子的美德。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他看做做人的根本。如果每个人都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而忠是臣子对君王的正确态度,信是对朋友的正确态度。孔子认为有了这种正确的态度才可以称为君子,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安身。对君王不忠,对朋友无信,便是小人。 而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孔子也有自己的看法。 孔子认为,做一个仁人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陶冶情操,修炼性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刚正的人。另一方面,君子还要学习知识,培养才干,造就治国经邦的本领。修身养性需要研讨学问,研讨学问为的是修身养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又比如孔子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做个品德优秀的知识分子,而不要做人格庸俗的知识分子。为此,孔子把得意门生颜回看得很高,认为他粗茶淡饭,褐衣简居,也能不迁怒,不忧愁,安贫乐道,也是君子式儒者的典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说的也就是颜回能恒久地遵守仁义道德,是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

君子_孔子的理想人格

第35卷 第4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Vol.35 No.4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 uly,2009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 胡继明1,2,黄希庭1 (1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市400715;2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 要:“君子”是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仁爱的宽广胸怀、中庸的处事准则、重礼的道德规范、智明而圣的自觉意识、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不欺的为人品行等是其基本特征;其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 关键词:孔子;理想人格;君子的基本特征;内圣外王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841(2009)0420007205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中。李泽厚先生讲到:“我至今认为,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1“《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1]2孔子在《论语》一书中论述的理想人格有君子和圣人。君子是孔子极力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则是孔子想象中的最高人格,是一种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本文仅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进行探讨。 一、君子———孔子理想人格的典范 理想人格作为一种最为完善的人格模式与人格典范,是指人格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各种特征完备结合与有机联系。 “理想人格本是晚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产物,从先秦的时事看,理想人格正与知识分子普遍要求统一天下的愿望相整合。”[2]30孔子在《论语》里关于人格形象描述的词语有圣人、君子、志士仁人、成人、惠人、贤 人、善人、有恒者等,唯有“君子”才是孔子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现实的能够实现的理想人格,而“圣人”则是想象中的最高人格,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虚悬一格的超现实的最理想的人格。因此,“君子”是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即他所培养的“君子”亲社会(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生命意义感(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君子”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君子’一词原为对贵族的通称,自孔子始,才赋予其道德含义,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者的称谓。”[3]张立文认为:“君子是孔子认为现实社会中可以实现的理想人格,圣人是个可得见的终极人格。”[4]孔子认为要成为“君子”,其构成要素包括仁、义、礼、知、信等作为“人”应具有的品质,同时,只有“君子之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君子之行”:见利思义、临危不惧、言而有信。“孔子的人格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理论。他的理想人格即所谓‘志士仁人’,学习并向这个方向最高目标奋斗的人就是‘君子’。背离志士仁人这个目标,违背君子的思想和言行规范的人就是‘小人’。‘小人’是孔子唾弃的一种人格类型。”[5]从人格的角度讲,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模式,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合到社会整体人格之中,不断追求 7 3收稿日期:2009205206 作者简介:胡继明(19632),男,重庆忠县人,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在站博士后;重庆三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人格心理学以及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7年度“春晖计划”科研合作项目“孔子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S2007212 63003),项目负责人:胡继明;西南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孔子健全人格的理论解读”,项目负责人:胡继 明。

浅谈君子人格

《经典世界的儒家哲学》中期作业 题目: 浅谈君子人格 姓名:王荣闯 学号: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彭国翔 上课时间:周一11,12节周二11,12节

目录 闲话两句 (3) 君子人格的诠释 (4) 1.恕道——君子道德品质的来源 (4) 2.中庸——君子的处世之道 (5) 3.亲民——君子的修炼环境与方向 (6) 4.无适无莫——君子的杀手锏 (7) 5.慎独——君子与伪君子之辨 (8) 君子人格的实现 (10) 主要参考文献 (10)

浅谈君子人格 姓名:王荣闯 学号: 班级: 摘要,本文主要以《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讨论了什么是君子人格以及如何实现君子人格。其中,君子人格的论述是从恕道、中庸、亲民、无适无莫、慎独五个方向来论述的;君子人格的实现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角度来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君子人格。 关键词:恕道、中庸、亲民、无适无莫、慎独 闲话两句 初看作业的要求,我的内心第一反应是:老师曾经花了这么多节课的时间,讲的不就是什么是君子吗?四个主体记忆尤深。那这不就成了一个很机械的作业了吗?只要分析一下四个主体不就可以了?但我转念一想,老师和助教哥哥都那么机智,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君子人格和君子的四个主体论是有区别的,依愚之见,君子人格偏重于君子的道德主体,当然也包括其他主体的部分内容,毕竟两类说法是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对君子进行分析,不免交错。私以为老师着重讲了人为什么要有四个主体属性才能成为君子,但对四个主体特别是道德主体所包含的内涵没有特别详细的论述,所以我想这份作业是想让我们分析这部分的内涵也就是所谓君子人格,并从中体会修炼自身的道理吧!想到这里,我自然的想到了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忠恕敬诚勇”等我们朗朗上口的君子品质,但我并不想就此论述。诚然它们属于君子人格无疑,但只是君子人格的某一表象,这样寻找下去将是无穷尽的。正所谓“理一分殊”,我想肯定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去使得君子表现出如此多的良好品德。又如《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因此我想抓住重点,舍弃末端,讨论君子人格的几个重要特征。但因所学有限,所思有限,有些观点不免拙劣肤浅,还望老师同学批判斧正。

孔子论水阅读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 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希望你能从容面对,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 祝你成功! 一、口语交际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让自己 收获许多。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极力反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 。(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一、下列带点字容易读错,请你在正确的音节下面打“√”。栗子(lìsù)摩平(m āmó)含糊(húhù) 寺院(sìshì)计较(jiǎo jiào) 养.....尊处优(chǔchù).二、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窗()艺( )柜( ) 奋( )颤()慑三、按提示要求填空。 吕戴邱陶 1、按音序排列,以上姓氏中,姓排第一,姓排最后。 2、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排列,顺 序应为、、、。3、如果按部首查字法,“戴”字应查部,书写时最后一笔是。四、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带点字的恰当意思,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解: A.剖开 B.消除 C.解释D.明白、懂 E.押送 二、基础乐园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②注解.()③押解.()2、老A 年岁大 B 有经验;老练 C 陈旧D.经常 E.很;极①少年易老.学难成()②老.脑筋③炒股老.手()五、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画栋万()()新张灯()()百()成()()()共赏()()绕梁见()知()()空见()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六、根据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王阿姨工作繁忙。王阿姨坚持每天晚上去培训班学电脑。 2、春天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试着写一写。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 芽苗; 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提示或情境填空。1、把下面的名言或诗句补充完整。(1)言必信,()。《论语》 (2)()全不怕,要留()在人间。(于谦)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56893493.html, 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09-5-4来源:《探索与争鸣》文/罗安宪 [导读]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内容摘要“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如何做到中庸?则需要当事人依据原则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给予灵活处理。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修养不仅包括内在精神的修养,还包括文、艺的培养。孔子的君子论在现代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新型的君子。 关键词孔子君子论仁义 作者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2)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家各派都在寻求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道家以无为而治为救世之方,墨家以兼爱非攻为平乱之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要维护社会秩序,必须恢复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礼仪规范,亦即“复礼”。如何“复礼”?孔子感到,单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已经不能凑效。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周天子的威仪已经丧失。于是孔子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认为“礼”本是根源于人的仁爱之心,不过是人的仁爱之心的外在表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没有“仁”,当然不会有什么“礼”,要复兴“礼”,当从“仁”字入手。如果说,“礼”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那么,“仁”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那么,又如何行“仁”呢?孔子认为,行仁由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行仁是内于己而发于外的,是一种自觉的无任何外在强迫或利益驱动的行为。就个体而言,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无外在强迫、无利益驱动下,自觉自愿地实行“仁”,那么,这样一个人,就是所谓的君子。就此而言,“仁”是靠君子来落实的。孔子的仁论是要靠君子论来实现的,仁论必然要指向君子论。 君子释义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广泛使用“君子”一词。《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

儒家君子人格结构探析.

No.8,2010 General,No. 367 UCATIONAL RESEAR 儒家君子人格结构探析* 许思安张积家 [摘要]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代表。采用词汇学假设,探讨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人格结构。结果表明,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人格为四因素结构,包括社会性因 子、践行因子、中和人格因子和统合人格因子。揭示君子的人格结构,对儒家思想研究有

重要理论意义,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有重要实践价值。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结构 [作者简介]许思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博士;张积家,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31 人格反映一个人的特点,代表人的生活态度 和生活方式,影响人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人际 和谐、生活幸福与事业成功。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在苦苦思索这样一 些问题:什么样的人格才称得上是理想(或健全 人格?理想人格的结构怎样?采用哪些途径可 以培养人的理想人格?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渗透 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人格的理解与思 辨。儒家理想人格“君子”一词的人格含义也必 须通过探查它在人们心中的心理意义才能有全 面而准确的理解。 一、研究方法 (一初始项目的形成 采用词汇学假设研究儒家理想人格的结构, 首先要搜集儒家代表人物描述理想人格的词

汇。词汇来源是否可靠,关系到研究质量。儒家 思想形成于先秦,从汉代起,历经多次改造。因 此,后世儒生的许多看法不一定代表儒家思想的 真谛。因此,词汇来源应以原始儒家的论述为 主。但是,什么是原始儒家?这一问题也颇多争 议。孔子在世时,学说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儒学 在战国初期得到发展,但也未广泛流行。到战国 中后期,由于孟轲和荀卿的阐扬与发展,遂成为 显学。又由于孔门弟子众多,对孔学的取舍不 同,各执一端,从而使儒学发生分化,分裂为子 张、子思、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孙(荀氏、 乐正氏八派(《韩非子·显学篇》,其中对后世影 响最大的是孟氏之儒和荀氏之儒。孔子最注重 “仁”和“礼”。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孟氏之儒发—————————— *本文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8JJOXLX269、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语言加工的认知 机制和语言对认知的影响”(项目批准号:06JDXMXLX0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中文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分析 【摘要】孔子在《论语》中树立了君子人格这一人格典型,其中孔子对“君子”这一概念的含义做出了修正,认为君子是求“道”,并学以致其道的人。君子这一与小人相对的人格有其独特的内涵,包括君子的德性、君子的学问、君子的形象和君子的境界等多个方面,探究君子人格的内涵,不断进行君子人格的修养,对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君子;小人;君子人格;德性 一、君子与人格 1.何谓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无逸》篇中,在西周、春秋时期,“君子”这一概念最初产生时,是对有权位有财产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统称。君子见于《论语》107次,孔子的所谓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身份意义上的君子,即有贵族身份可以没有道德的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即有道德而无贵族身份的人。 “君子”一词通常意义上是与“小人”相对的,在产生初期,君子表示对有身份地位人的统称,而小人就指那些无权利无财富被人统治管理的劳动者们。而孔子则提出了“君子—小人”二分式的人格类型说。据研究,“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其中表示“有才德之人”的“君子”共106次,指“在高位”的“君子”只有1次;“小人”一词在《论语》中出现24次,其中表示“无德之人”的“小人”共20次,意指“老百姓”的“小人”共4次。 2.人格的所在 想要真正了解君子人格,何谓人格也是需要去认真考察的。关于人格一词,它源自拉丁语“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意味着向社会显露自己。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而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们则给人格赋予了品质价值的涵义,人格已不仅指个体内在的潜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的社会性和社会性自我。当前最普遍的人格定义涵盖了三个层面:其一,人的道德品质;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要素;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并没有人格一词,但是却有“人品”“品格”等词语表达与“人格”相近的含义,且更侧重其伦理道德意义。在中国,理想人格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其道德人格,理想的道德人格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主要是君子人格,并且是否为君子并不取决于其经济政治地位。换言之,君子并非主要是从经济与政治的意义上来讲的,君子另有其本质性的内涵。 二、《论语》中对君子人格的具体阐释 首先,孔子继承沿用了“君子”与“小人”原初的含意。在文章许多句子中谈到的“君子”,明显的表现出了它有与“民”的政治地位相对的贵族和统治者的意思,但是继续探索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君子并非仅仅是从经济和地位的意义上讲,而另有其本质上的内涵。 1.君子的德性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他的“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伦理思潮,经孔子总结和发展之后,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思想内容和伦理价值,集中反映了君子的德性。

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礼之用,和为贵。“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将自然、

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可见,中道即是正道。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三是“时中”。如果前面两层讲的是静态的中道,那么,这里讲的就是动态的中道。“中和”的稳定、和谐、平衡、秩序,“中正”的适宜、公平、公正,不是绝对不变、静止不动,也不是因循守旧、掩盖矛盾,而是在动中求稳、在变中求衡、在发展中求正。这一原则可称之为“时中”。时中,就是依“时”而处“中”。“时”是流变不居,“中”是持守正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按照社会发展、时代前进和事物变化的实际情势去把握正确之道。“时中”绝非与时俯仰、随波逐流、媚世取容的处世哲学。“时中”包含着审时度势、把握时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

孔子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中君子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中大部分“君子”指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二、指的是有地位而且道德高尚的人。 具体出处: 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三、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具体出处: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2、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中少部分“君子”指的仅仅是有地位的人。

四、当动词用,指的是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而努力的行动。 具体出处: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意思是君子讲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讲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意思是君子念念不忘道德,小人念念不忘乡土;君子关心法制,小人心系恩惠。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意思是君子懂得正义,小人只讲究私利。 4,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你一定要做个有道德的儒者,千万不要做个没有道德的儒者。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意思是君子事事处处时时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常常局促不安而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意思是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相反。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在草上刮过,草必定向一边倒去。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意思是君子讲究互相协调,而不会盲目随从;小人盲目随从,而不会讲究协调。 9,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意思事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工作很容易,要讨他的喜欢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手段去讨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一定会按照各人的德才,使用的。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浅析孔子君子人格的标准及其塑造 ——以《论语》为文本 蔡振磊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 [摘要]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君子人格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君子, 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理想人格,成为了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君子,一直为人们所希望了解。以《论语》为文本,在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孔子的君子人格进行一番阐述和解读。 [关键词] 孔子君子标准塑造 一提到“君子”,对中国文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在脑海当中浮现出一个品格高尚,以天下为己任,具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而这一人物形象的来源同诞生于春秋时代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孔子将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首先提了出来,并大力倡导君子之风。[1]孔子的君子人格,经过后世儒家学者地传承和完善,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做一名真正的君子,成为了每一个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目标。时至今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君子人格,仍然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论语》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宝贵文献。从《论语》入手,通过对书中关于君子内容地整理和分析,进而真正理解、把握孔子的君子人格。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在孔子之前的典籍中便已出现。例如《尚书》中出现8次,《诗经》中出现186次,《周易》中出现20次。①在这些典籍中,虽然“君子”的含义并不固定,但从总体上看,“君子”一词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特别是与庶人百姓相对的贵族在位者。如“呜呼!我西土君子。” [2] (《尚书·周书·泰誓下》)“彼君子兮,不素食兮。”[3](《诗·魏风·伐檀》)“君子豹变。” [4] (《周易·革·上六》)到了孔子那里,他赋予了“君子”更多道德品质的内涵,使“君子”一词更多地被用来指代一个人品格的高尚。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5](《论语·颜渊》) 在《论语》当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遍布全书的20个章节。②从这些关于君子的论述中,可以大体得出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含义。首先,君子与小人相对,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里的小人,是指道德修养较低的人。通过与其的对比,来反衬出君子的高尚。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里仁》)“君 ①此处数据根据以上三本书的电子版并结合纸质版本对照统计得出,其中《诗经》中“君子”的出现次数包括标题在内,《周易》一书特指不包括《易传》。 ②此处参照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的数据,并经过验证得出。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论语复习资料三: 《(论语)选读》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会考篇目) 一、本题意在引导我们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加深认识。 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不同,但要注意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当然,总体看来,孔子对礼教强调得更多,这是他所关注的—个重点。 二、此题意在通过词义的深入探究正确把握文意。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只有这种解释,才能使“均无贫”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取得一致。 三、此题意在对《论语》中的重要概念给予关注。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可以在总结归纳孔子德治思想(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等)的基础上,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与孔子这里的德治思想作简要对比。 第二课克己复礼 一、此题意在联系相关材料.对材料进行综合思考。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弟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弟,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二、此题意在注意区别原始的孔子和后世改造过的“孔子”。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课外阅读】《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小人24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24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以上系根据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的统计。 以君子和小人作对比,约十三四次,绝大多数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类的简单句子。孔子教育学生,首重德行,所以论到君子修养的地方最多,涉及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这里面很有趣味的一个说法,是君子不器。孔子认为君子须博学广通,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子贡在弟子中最聪明,学业一流,为孔子所喜爱。子贡也终生敬仰老师,孔子过世,弟子依礼守墓三年,惟独子贡守了六年。公冶长篇第四章,子贡问孔子,我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汝,器也。”问是何器,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祭祀时盛放粮食的竹器,上头饰以美玉,相当尊贵。孔子比子贡为瑚琏,意在赞赏他的资质美好。可是瑚琏再华丽,仍然是器呀。 有了孔子所说的不器,老子的大器晚成倒显得小气了。既然不器,还管它是大是小? 孔子说:“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不能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试探考查君子,但君子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相反,小人担不了大任,小事情上却能够玩得滴水不漏。 孔子周游列国,阅人多矣,对于领导者层面上的君子小人,认识深刻,故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此话怎讲?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讨好他却难。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讨不了好。小人正相反。为什么说在君子底下做事容易,在小人底下做事难呢? 君子用人是量才而用,小人则求全责备。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明白,小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决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功夫要用来取悦上司。进一步来讲,小人靠这一套若能成功,在官场一帆风顺,那些被取悦的在上者,自然也都不是君子。 君子小人之辩不是学问,是常识,人皆能懂,然莫能奈何。这一点,孔子已经懒得重复。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6-7

孔子论君子之本—孝 孝是为人之本。 “人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出发点和根本是孝,这就是仁和孝的关系。孝悌之道根源于人类纯真的亲情之情,生长于中国特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社会之中,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悌之道不仅具有道德约束的功能,而且具有法律条文的性质,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因此,其中既有充满着人性和人伦色彩的传统美德,又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对于中华文化的这种遗产,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古为今用。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认为人类的仁爱精神始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实感,这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切近最根本的感情。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做一个君子,首先要专心致力于对父母的孝,只有把这个本立起来,人与人相处的仁爱之道才得以通行。 孔子还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他把孝看作是人的最根本的品德,也是对人进行道德教化的前提和基础。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基本关系,这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称为五伦。从古至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是处于这五种关系之中。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作为

人的这些基本关系大体上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了,而被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替代了。在《大学》这部经典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作了这样的规范:“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个“止”字就是达到的意思。作为君王,你要达到仁的标准;作为臣子,你要敬业,恪尽职守;作为儿子,你要对父母尽孝道;作为父亲,你要对子女行慈爱。与朋友,与同事、与国人相交,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虽然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规范,但其中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仁爱。孔子认为,人类的这种仁爱精神,是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中生发出来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称为“慈”,子女对于父母的爱,称为“孝”,“父慈子孝”是相互的、对应的关系。父母对子女付出了慈爱,子女回过头来报答父母就是孝。孔子论述了三年之丧之所以会成为“天下之通丧”的道理。他说,一个婴儿出生以后,需要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也应有三年的爱心回报他死后的父母。这就是说,孝是子女对父母爱的回报。当今社会,三年之丧的旧礼制作为一个具体的制度已经过时了,但是子女要对父母的爱给予回报,要有感恩之心,这一点,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来说,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值得珍视和提倡。 孔子还认为,兄弟之间哥哥对弟弟要关爱,弟弟对哥哥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评孔子的人格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族影响最大,历史也最悠久。一个是孔府,一个是天师府。 这两个家族历经各朝各代,影响最为久远,超越了每一个封建王朝。孔子个人的成就 和久远影响是导致孔府倍受尊崇的主要原因。 孔子生活的年代,其实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也就是说周朝的礼治已经在诸侯间名存实 亡了。可是孔子却始终坚持正统的儒家观念,影响了当代的有识之士,纷纷从各国赶来向 他学习。 当时的诸侯都知道,孔子是个文武全才的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是不可多得 的人才。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尽管世事不如人意,与他所想相差甚远。可 是他却始终乐观地面对人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孔子一生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高官厚禄。他曾经在鲁国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寇, 以仁义礼乐治国仅三月,人民自行守法,不好意思犯法。这是儒家治国的最高境界,而法 家治国靠的是酷政峻法,人民守法是因为不敢犯法;而儒家治国靠的是礼乐仁义,人民守 法是因为不好意思犯法。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执政成就。 在孔子执政鲁国时,鲁国民心高涨,使得一直想以强凌弱的邻国齐国非常不安,丞相 晏子便想出了与鲁国结盟的办法来讨好鲁国。另一方面齐国通过鲁国的弄臣,赠送名马名 妓来讨好鲁国国君,以消磨鲁国君臣的斗志。鲁国国君慑于孔子的严格,不敢公开接受。 却私下里答应对方,将名妓安置在接近齐国的鲁国境内,并偷偷地瞒着孔子去寻欢。孔子 知道后,觉得鲁国国君胸无大志,亲近小人;自己在祖国难以实现王道政治,于是就离开 祖国去游学。 孔子周游列国求仕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诸侯跃跃欲试,想请孔子来为官,卫灵公就对 此有着强烈的愿望。可是大臣中有人问卫灵公:“我们卫国在治国方面可有人能够比得上 冉有(孔子的学生)?”卫灵公说:“没有”。又问:“我们卫国的将军中英勇善战的可 有人能够比得上子路(孔子的学生)的?”卫灵公也说没有。又问:“我国的谋士外交人 员中可有比得上子贡的?”回答还是没有。“道德声望可有比得上颜回的?”也还是没有。卫灵公听到这里,就打消了请孔子做官的想法。因为把引狼入室,国家都可能拱手送人了。 不过,卫灵公还是对孔子表示了非常地尊重,只是在迎接孔子时,自己乘车与嫔妃同行,让孔子独车随行在后;目的是让孔子知难而退。果然,孔子看到卫灵公如此好色,也 就打消了念头。事后孔子就此事向学生们评价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在孔子从政屡屡失意之后,他开始放弃政治实践,转而去从事思想的传播教育。他对 学生们的教育,都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有很大的感召力。他教育学生们要做到仁、义、忠、勇,要孝、廉、守节,等等。而这些,无一不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去做的。所以 孔子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人能及的.

孔子论水

孔子论水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基本译文 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泛指江海)一定会驻足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犹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犹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犹如君子擅于改造事物;将水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犹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这就是为什么君子观江海必驻足的原因了。(此论乃中华千年文化传承的精髓,望能够观此论者拟比自身,其实水最值得学习的还是能够将万恶沉淀,与人以善) 岁月如同流水,不舍昼夜地流逝。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那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具有真君子的品性。 若“水”,无疑是至仁,至善,至德,至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如水人生,随缘而安。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做人像水。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切都是因为它柔美、滋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